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三家巷》看“五四”价值观向革命价值观的转变

从《三家巷》看“五四”价值观向革命价值观的转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28297320.html,

从《三家巷》看“五四”价值观向革命价值观的转变

作者:张凯丽

来源:《商情》2014年第39期

【摘要】《三家巷》从“五四”青年的人生观、婚恋观入手,将“五四”话语边缘化,写实性地科学论证革命的合理性,揭示“五四”价值观向革命价值观的转变。

【关键词】“五四”,革命,价值

文学的政治教化功能由来已久,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是中国文学传统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文学也成了政治表述的工具”,它打着“反帝反封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培养新思想、新文化的青年,促进社会的转型。但是,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新的社会体制的建立,政治对文学有了不同的需要。欧阳山在1942年酝酿,1957年着手写,1959年发表的《三家巷》艺术地演绎了青年学生由“五四”价值观向革命价值观的转移。

一、“五四”话语的边缘化

欧阳山在《三家巷》里塑造了几个出身于不同家庭的“五四”青年学生形象,他们是手工业家庭周家的周泉、周榕、周炳;买办资本家家庭陈家的陈文雄、陈文娣、陈文婷;地主官僚家庭何家的何守仁等。在小说叙事的开端,他们明显拥有话语权,“五四”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得以集中的体现,他们是传统的叛逆者、时代的急先锋、社会的弄潮儿。但在小说的叙事中不时发出与此不同的声音。周炳是欧阳山创作的“比较典型、比较有教育意义”的主角。开篇第一章,12岁的他就敏锐的发现学校老师讲的不对——认为不念书的人是愚蠢的——这是对“五四”话语权的第一次质疑。周炳是因学费问题几次辍学,所以小说叙事站在周炳的立场?揭示“五四”话语的局限性,不是他们不念书,而是念书的机会没有垂青他们。如果说年纪尚小的他缺少思量、认知有待商榷的话,三家巷里的中学生的认识则比较成熟,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他们谈起“五四”热情澎湃,经常在半夜还在热烈地讨论“怎样才能使中国富强”,尝试用各种民主观念为国家前途出谋划策。为了表示态度的坚决、立场的坚定,他们甚至盟誓立贴,参于罢工,民主之志确锐不可当,洪流之势已经形成,国家前途指日可待。但在革命进入实质性阶段时,情势急转直下,他们迅速分化:陈文雄叛变,何守仁与张子豪、李民魁很快站在反动势力一方,只有周榕、周炳继续革命。言行的反差、正义的失守引人深思:“五四”话语难道只是美丽的词藻、迷人的空谈、情绪的发泄?“五四”话语中的“婚姻自由平等”在形式上最新潮、程度上最彻底、情感上最富有吸引力,“五四”青年的价值最能在此有所实现。《三家巷》中代表“五四”话语权的年轻人因为摆脱掉封建婚姻礼教的束缚,有了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他与情与理她们应当将自由恋爱进行到底。当买办资本家的陈文雄与手工业家庭出身的周泉相恋时,三家巷的长辈们不得不承认?“这世界兴自由了”,周围的姐姐弟弟们没有人不愿意以他们为榜样。在众人眼里陈文雄博爱、慷慨,从父亲那里要回周家的房契,而且资助周泉姐弟上学的学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