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西方音乐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最新西方音乐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最新西方音乐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最新西方音乐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第七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70——1920年)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70——1920年)第一节历史文譬匕背景及音乐特点概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之一,巨大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急剧变化,一些新的哲学思潮蜂拥而出,如泰纳(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柏格森(法国)的直觉主义哲学,还有尼采(德国)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斯宾塞(英国)的社会生理学,以及重新流行起来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所有这些都对欧洲的思想、文化和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学艺术流派方面,这个时期占主流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潮。但随着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的出现,也相应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左拉)、象征主义文学(马拉美)、印象主义画派(莫奈)等。在俄国、东欧、北欧主要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结合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向前发展,出现了托尔斯泰、易卜生、莫泊桑等著名作家。政治、社会、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各项新发展和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对20世纪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乐家中有两种消极的世界观:一类对社会现实不满,但又找不到出路而苦闷彷徨;另一类人则脱离现实脱离社会,用虚伪的艺术来麻痹自己,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东欧和北欧一些被压迫民族国家的音乐则侧重于表现民族独立运动以及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发展民间音乐。欧洲音乐出现了一些崭新的特征,形成了某些新的流派,对20世纪的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基础。法国音乐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着重要意义,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弗朗克创建法国民族音乐协会并亲任主席,联合夏布里埃、肖松、丹第、福雷等人,形成了法国民族乐派。当然,更加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德彪西受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成为法国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继德彪西之后,拉威尔、杜卡被认为是带有一定印象派音乐特征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方面,德奥的地位相对来说有所下降。在交响曲和交响诗的创作方面,较为重要的作曲家有布鲁克纳、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舒曼和舒伯特之后,欧洲的艺术歌曲乐史与尔仵赏忻创作陷入低潮,沃尔夫的创作使人们对德奥艺术歌曲有了新的认识-在意大利,由于真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而出现了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莱翁卡瓦洛的《丑角》两部真实主义歌剧代表作,使欧洲歌剧艺术山此跨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普契尼以《艺术家的小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等歌剧杰作,将意大利歌剧艺术推上了又一个顶峰,他的成就可以视为意大利歌剧艺术最后的辉煌;;俄罗斯的音乐通过格拉祖诺夫、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大等人的努力,在继续保持俄罗斯音乐遥远广袤,淳朴自然等朴点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向欧洲学/J,使俄罗斯音乐很快就有厂国际声誉;-美国音乐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具彳/多元化(国际化)、发胰速度快和吸收性强等特点,除·厂本地印第安人的旨乐之外,美国音乐中的元素大多米自欧洲、·小洲、大洋洲以及亚洲;麦克道尔、艾犬斯等人对美国早期的专业音乐做出厂自己的贡献:籼斯特的歌曲创作以具旋律流畅,简单动听和朗朗上口而深受广泛欢迎;.第二节法国音乐一、法国民族乐派法国在经历厂巴黎公社的革命风暴和普法战争以后,人们又,/政治以及社会变笮普遍感到厌倦,对远离社会现实的事物反倒逐渐产牛兴趣;普法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法闲人的民族感情,对意大利和德国歌剧垄断法国音乐舞台的状况感到不满,尤其对歌剧中的“北格纳热”产生反感、当时法国大歌剧已经衰落,舞台卜盛行的足奥芬巴赫的轩歌剧,器乐创作dl很不景气;;以弗朗克和圣—桑为代表的一批法国作曲家,于1871年创建厂“民族音乐协会”,标志看法国民族乐派的诞生、该协会在组织创作和演出法国作曲家的作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加入协会的作曲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是交响乐和室内乐创作),发扬了本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促进了法国音乐事业沿着自己的轨道不断发展;,首先应该提到的人物足塞扎尔·弗朗克(CesarFranck,1822一1890),弗朗克原籍比利时,1822年]2月10日生于列日,1890年11月8日卒于巴黎,.起初,父亲想把他培养成钢琴家,即人当地钢琴学校学习,11岁时就以钢琴家的身份在比利时巡回演出:1837年人巴黎旨乐学院学/J,1842年毕业后定居巴黎,1858年起在圣克罗蒂尔德教堂任管风琴师,因其出色的

即兴演奏才能而名闻遐迩:图7—1弗朗克(1822—1890)第七章跨世纪的转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70—1920年)1891872年任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在不懈的努力下,弗朗克的管风琴演奏艺术日臻完美,终于在1885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称号及其勋章。1886年被选为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弗朗克的创作包括清唱剧、歌剧、宗教音乐、交响音乐、室内乐以及钢琴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等。代表作有交响诗《可憎的猎人》(1882)、《恶魔》(钢琴与乐队,1884)、细小调交响曲》(1888)、《交响变奏曲》(钢琴与乐队,1885)、《小提琴奏鸣曲》(1886),《弦乐四重奏》(1890)等。细小调交响曲》作于1885—1888年间,这是他惟一的交响乐作品。音乐的中心主题表现了苦难辛酸,向往光明幸福,最后征服内心的孤独苦痛。全曲共三乐章,第一乐章为不太快的快板,由全体乐器强而有力的齐奏呈现;第二乐章将慢板乐章和诙谐曲相结合,形成三段曲式;第三乐章为不很快的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弗朗克生前主要以管风琴演奏家身份活动,其创作直到晚年才受到重视并在音乐界享有崇高声誉。他的创作,尤其是交响乐作品,以严谨明晰的结构,将悠长动听的旋律同色彩鲜艳的和声融为一体。弗朗克擅长运用主题材料贯穿手法,喜爱使用复调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新古典主义的出现。他力求在音乐中把浪漫主义的形象性和古典主义风格的清晰性结合起来,同时把热情的情绪、严整的结构、管风琴式的复调化管弦乐织体、朗诵式的曲调、丰满复杂的和声、清晰的转调等熔于一炉。他的创作富于哲理性,趣味高雅,思路清晰,鲜明地表现出其法国民族特色。在“民族音乐协会”的旗帜下,还有几位作曲家也应该提及。他们的创作虽然不丰富,但是个别作品特点鲜明,流传广泛。爱德华·拉洛(EdouardLalo,1823—1892)西班牙裔法国作曲家。少年时代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6岁时人巴黎音乐学院。1845年开始创作一些室内乐作品,但不为人所注意,仅靠演奏小提琴和教学为生。70-年代,由于民族音乐协会的成立和与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结识并得到支持,演出了他的一系列器乐作品,继而获得了较大的声誉。他为改革管弦乐做了许多工作,尤其在协奏曲体裁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为小提琴与乐队写的《西班牙交响曲》(1873)将风俗性的主题加以交响性的处理,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协奏组曲。他首先采用西班牙民间音乐素材作为作品的主题,开法国作曲家以西班牙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之先河。其他重要的作品有:细小调大提琴协奏曲》、《g小调交响曲》、《挪威狂想曲》和们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埃曼纽尔·夏布里埃(EmmanuelChabrier,1841—1894)法国作曲家、钢琴家。6岁开始学习钢琴,在即兴演奏方面有特殊的才能,8岁时即尝试作曲,有“音乐神童”之誉。1856年,遵父母之命来到巴黎学习法律。学成之后于1861年在法国内务部任职,但仍勤奋地学习钢琴与和声、对位。他与丹第、福雷等文艺界的人士交往,并不断地受到文艺新思潮的影响。1880190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年他辞去政府职务,专心作曲。1883年到西班牙旅行,创作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初演后即获好评,成为他的代表作。晚年体弱多病,创作较少。夏布里埃一生创作有歌剧10部,管弦乐曲6首,还有许多钢琴曲和歌曲。他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瓦格纳的影响,富于戏剧性,但也有抒情和幽默的一面。他善于使调式音乐和复杂的和声统一起来,在有一定创新的基础上又不乏保持法国古老音乐的韵味。他的钢琴音乐的创作追求管弦乐的效果,既突出和发挥了钢琴的特点,又注重音色和层次的对比。夏布里埃的其他创作还包括一些钢琴曲和歌曲等。埃内斯特·肖松(ErnestChausson,1855—1899)法国作曲家。虽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的艺术才华,但与夏布里埃的命运一样,也遵父命于1875年来到巴黎法学院学习,1877年成为巴黎法院的高等律师。由于对音乐艺术的痴迷,使得他最后还是放弃了法律而投身于音乐。1879年人巴黎音乐学院,随马斯内学习配器法,1880—1883年期间又旁听弗朗克的课程,并深受瓦格纳歌剧的吸引。他除了从事音乐创作之外,还积极参与由圣—桑、弗朗克等人组织的民族音乐协会的各种活动,并于1886年任该会的书记。正当肖松在音乐创作和音乐社会活动蒸蒸日上之时,一次不幸的车祸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肖松的作品包括声乐、器乐和戏剧音乐,并以器乐作品著称于世。他的小提琴与乐队的《音诗》(1896)根据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

《歌颂爱情的胜利》写成,反映了那种后期浪漫主义朦胧压抑的心境。这部作品以异国情调的旋律、绚丽的和声、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配器,向听众展示了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民间传奇。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降B大调交响曲》(1890),该作在和声、曲式和突出的抒情性方面明显地受到了弗朗克的影响。丹第(VincentD’Indy,1851—1931)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1岁开始学习钢琴及和声,表现出优异的音乐才能。普法战争期间曾服兵役,战后参加“民族音乐协会”。1872年,在弗朗克的举荐下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跟弗朗克学习复调音乐写作技法和作曲。作为弗朗克忠实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了老师的传统,作品结构严密,贯穿了复调的织体和色彩的和声,音乐清澈透明。丹第非常喜爱民间音乐,并有意识地纳入自己的创作中。他对瓦格纳的音乐也十分痴迷,从瓦格纳那里吸取了主导动机的手段用在自己的作品里。1886年发表的《法国山歌交响曲》表明他已经摆脱了德奥音乐的影响,走上了民族乐派的道路。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运用了一些法国民歌曲调,使该作品成为他的代表作。其他作品有:歌剧《钟之歌》(1885)、交响诗《华伦斯坦》(1881)、双簧管与乐队的《法国民歌主题幻想曲》(1888)、交响组曲《山间夏日》(1905)等。1894年,丹第创办了一所音乐学院并自任院长,主要讲授作曲法,后来将讲稿整理出版,为4卷本的《作曲法教程》。!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Faure,1845—1924)在这个时期众多作曲家中,福雷也是一位值得重视的人物。福雷1854年进入巴黎音乐学校,学习圣咏及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音乐。从60年代开始,跟随圣—桑学习钢琴,有很深的师生情谊。毕业后在雷恩的一所教堂里任管191风琴师,廾廾始进行音乐创作.从]870年起,先后在巴黎圣母院等教堂任管风琴师和合唱长,1896年被巴黎音乐学院聘为作曲教授-1905午仟巴黎旨乐学院院K,1909午义被选为法兰内艺术竿:院院十:..在法国作曲家的群体中,福雷既是釜—桑的学生,又是德彪西的同代人,还是拉威尔的老师,所以别人给他的影响和他给别人的影响都是较多的.福雷的创作远离最新的探索,更多地体现在对壬—桑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继承丫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并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和声语汇以及乐思处理方面预示—厂印象主义的出现-他的旨乐语言纯沾洗练,具有良好的旋律天赋,作品构思精密严谨..福雷最喜爱纯音乐的休裁,如室内乐、声乐小品,钢琴小品等.这些作品形式严谨。有优美的曲调和细敛的和声,曲式结构精巧玲珑,音乐表现含蓄,充满厂诗意,旨乐透射出山衷的抒情.他的音乐在法国受到青睐,在国外的名声也与口俱增,他写有歌剧、戏剧配乐、宗教旨乐、管弦乐、室内器乐重奏、钢琴曲和艺术歌曲等,其中声乐作品有很高的造诣,而器乐作品山充满歌唱性;他的很多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月光》)和钢琴曲等器乐曲都表现出法同古乐所独具的优稚、明晰的特点:作品以《安魂曲》(1888)和《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组曲(1898)最为知名.二、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在文学艺术方面,许多流派源巾法国i如左拉的自然主义小说,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歌,莫奈的印象主义闽派,以及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其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艺术f法,村欧洲各国产牛了很大影响;在音乐领域,一些法国音乐家克服厂原先对瓦格纳旨乐的有日崇拜,发㈩厂复兴民族旨乐传统的呼吁;虽然,当时的法国音乐界未能逃脱世纪术颓废思潮的影响,消极悲观或躲进艺术象牙塔而不问世事也较为普遍,但这毕竟是——个革命的时代,不但文学、绘画的创作手法上要求革新,音乐创作也同样追求变革创新:法国音乐开始了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当时代表人物是德彪丙和拉威尔.1.生平简介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1862年8月22闩生于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昂莱,1918年3月25日卒于巴黎:德彪西自幼学习钢琴,1872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拉维尼亚克、迪朗等名师,1880年转入吉罗的作曲班-1884午以清唱剧《浪子》获罗马大奖;;图7—2德彪四(●862—1918)神;;在校学习期间,德彪四就表现出对传统音乐理沦的反叛精曾两次利用暑假到俄国接触俄罗斯音乐,深受穆索尔斯基

]92四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作品影响:在巴黎听到佳美兰音乐的演奏,对其鲜明的色彩深感兴趣-又由于同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的交往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并产生了一系列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如1890年写成的钢琴曲《01加莫组曲》,其中的《月光》一曲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廾端:此后20年中,相继创作了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大海》,钢琴曲《意象集》、《组曲》,《版画集》、《儿童角落》等印象主义音乐杰作,2.德彪西创作风格的形成德彪西是法国第一个完全脱离传统束缚的音乐家-他曾经接受厂长达12年的严格的音乐教育,非常熟悉和;厂解传统的音乐文化,这对加强他的音乐修养,提高演奏技巧和作曲技巧来说,无疑是极有帮助的。但是,德彪西并不屈从于古典音乐的传统和规范+早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他就对传统的和声规则感到厌烦,欲求新的突破-他广泛吸收了各囚、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及同日寸代作曲家的长处,如瓦格纳的综合艺术,法国的马斯内、萨蒂的作曲技巧,特别是对萨蒂那种朴实奔放的手法尤为欣赏。188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上演奏的东方音乐那新颖的节奏,独特的旋律,奇特的复调、和声尤其使他人迷:东方艺术重感官享受、轻盈多姿的风格吸引了他,这在他后来的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许多音乐史学家称德彪西为印象主义音乐家,主要与印象派绘画行关:1874年,莫奈作了《日出·印象》这样一幅图画,采用了有悖于传统的于法,被批评家称之以“印象画派”;;在当时,这是一个贬义词,主要用来指称那些追求创新,刁;按传统手法创作的人或作品+印象画派的作品色彩明快,笔法简练,这也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追求的,加上对于新于法的敏锐感觉,逐渐形成了他独创的美学观点和创作风格,表现了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美学观点;;图7—3莫奈的《日出·印象》德彪西是一个不肯安分的人,被冠以“印象主义”也是很自然的;。也不可否认,德彪西确实在技巧上和理论上受到了印象画派的某种程度的影响,这住他的作品中也有所表露÷但另一方面,从德彪西创作的歌曲、钢琴曲、管弦乐曲以及歌剧来看,其实他受象征主义的影响更

第七章跨世纪的转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70一Ⅱ920年)193多,他的作品许多是取自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如德彪西的歌曲创作多取自魏尔伦、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象征主义诗人,歌剧也是取自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的剧作,还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及一些钢琴曲,手法也是象征主义的。他的许多音乐理论也是与象征主义者同出一辙的。所以可以这样说:德彪西的作品虽然被称为印象主义,其中却有着强烈的象征主义的倾向。如果要更为准确地将他定位,称为象征一印象派音乐家似乎更为贴切。德彪西作品的主要特点是:音乐较少外在的热情,注重描绘性,借助标题和丰富的音响色彩变化引起人们的遐想;器乐旋律多以细碎的片断作自由的不对称的发展,声乐旋律则兼具朗诵性和抒情性;和声的功能性减弱,色彩性加强,并常采用高位叠置的和弦与平行和弦;扩大了音阶、调式、调性的范围,常使用中古调式、五声音阶及全音阶;以不规则的节奏细分造成朦胧气氛或富有生气的律动感;配器精致细腻。德彪西的晚期,因健康和战争的原因,创作量减少,作品显示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对传统的进一步突破,音乐语言更加复杂化,出现了多调式的因素;另一种则是传统创作法的复归。这两种倾向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主要作品介绍德彪西的作品主要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也有人物肖像和生活风俗的,但没有社会题材,多表现作家从自然景物或生活风俗中获得的主观感受。德彪西的创作除了早期的一些歌曲外,主要是在钢琴领域和管弦乐领域,歌剧仅有一部。钢琴作品主要有《波西米亚舞曲》(1880)、《两首阿拉伯风格曲》(1880)、《小组曲》(1889,由4首小曲组成)、《贝加莫组曲》(1890—1905,共4首小曲)、《钢琴组曲》(1896—1901)、《版画》(1903,共3首)、《欢乐岛》(1904)、《意象集》(1905—1907,2集共6首)和24首钢琴前奏曲(1910—1913)。从钢琴作品可以看出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发展。德彪西早期的作品未超出传统的风格,但已经开始形成德彪西的风格,如《贝加莫组曲》有歌曲的韵味,飘忽不定的梦幻的意境(第一、二两曲),第三曲《月光》中,富有象征性的缓慢下滑的音调,似乎是月儿的浮动。此后的《版画集》、

《意象集》都表现了德彪西不同于传统的独特的风格。《版画集》集中体现了东方音乐对他的影响,气氛朦胧,音乐富有想像性。《意象集》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手法,意境迷人,富有画像色彩,其中也有对全音阶和五声音阶创作的新尝试。德彪西后期比较重要的钢琴作品是《24首钢琴前奏曲》,由于短小,乐思也更为集中、单一,主体多样而富有变化,尤其注意对色彩、光的描写,想像丰富,多表现各种自然现象的音响与感觉。《前奏曲》的第一集,音乐形象非常生动,连续不断的变化和异国情调的想像,就像是一幅幅素描和夸张的漫画展现,又像传说、散文诗歌在音乐中的集会;《前奏曲》第二集在音乐语言和创作技巧上较第一集有新的进展,在情调上,依然是朦胧的意境,双重调性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独特新颖的和声在《24首钢琴前奏曲》中展现得尤为鲜明,例如最后一首《焰火》。在

194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钢琴作品中,已经显示了德彪西独特的风韵,并且在内容题材方面也扩展了钢琴艺术的表现范围。管弦乐作品德彪西重要作品的另一部分是管弦乐,主要有:《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夜曲》(1893—1899)、《大海》(1903—1905)、《弦乐四重奏》(1893)等。《牧神午后前奏曲》是早期最重要的作品,根据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诗《一个田神的午睡》写成。音乐描绘牧神慵懒的情态,以及他的梦幻和他的追忆,朦胧如梦的意境,使人不断产生联翩幻想。节奏自由并富有变化,全音阶的游移不定,有一种奇特、梦幻般的境界。他的旋律的线条、和声的序进、透明的配器、纤细的色调等一切都是新型的,有着鲜明的象征主义的特征。在此,德彪西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并在以后的作品中逐渐成熟起来。《夜曲》如同印象画派的作品,由三幅各自独立的“画面”组成的:“云雾”、“节日”和“海妖”。按照德彪西的解释,三幅画描绘的含义是这样的:“云”是天空呆滞不变的画面,云朵缓慢而凄凉地掠过,在白茫茫、灰色的虚无飘渺之中消融;“节日”是狂欢节的画面,具有节日气氛的热闹的舞蹈节奏与空气在弥漫中闪烁。“海妖”则是海及其无穷尽的律动,从洒满银色月光的波涛中传出赛伦(希腊神话中以歌声引诱航海人投人海中的女海妖)神秘的笑声和歌声。作品中表现的是从自然中捕捉的瞬间印象和虚幻的想像。《大海》是德彪西最富于印象主义特色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903至1905年间。三幅素描所表现的都是作曲家对大海的印象,这时,已转入了对大自然做逼真的描写,笔触刚健有力,配器手法丰富,和声自由复杂,色彩丰富,大海的波涛,光的变化等等,使之成为一部杰作。歌剧歌剧《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1902)在德彪西的所有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此歌剧创作于1892—1902年间,是根据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剧作改写的一个爱情悲剧。虽然他只有这一部歌剧,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20世纪的歌剧创作风格。象征主义诗歌本身对语言的音韵要求极严,必须达到音乐的境界,用声音引起读者的联想。所以,在《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中,德彪西非常注意让音乐配合原诗的韵律,追求与原作一样的神秘、安详、静穆的效果。通过《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德彪西已经确立了自己的音乐语言,调性的自由与平行和弦的运用,使音乐极端不稳定和不完整,许多短小的动机只起暗示和象征的作用,配器极其精致然而富于色彩,使这部歌剧成为歌剧史上的一部杰作。4.对德彪西的评价在法国音乐史上,杰出的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人们称他为“法兰西的灵魂”。他的音乐,同柏辽兹和比才一样,代表着法兰西民族音乐文化的某些方面,德彪西的音乐已经成为法国音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他首先打开了由浪漫主义音乐走向现代主义音乐的通道,其历史作用一点也不亚于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

null

null

null196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拉威尔的钢琴创作吸收了拉莫、库普兰古钢琴音乐的清新、典雅的风格,并使之与象征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钢琴音乐风格,清晰、优

美、画面生动形象,把钢琴表演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第一部比较重要的钢琴作品足《水的嬉戏》(1901),作品显示厂拉威尔钢琴艺术的无限的表现力.这是属于象征主义的作品,山喷泉、瀑布和溪流发出的音乐之声激起灵感,却较少朦胧气息,具有拉威尔独特的清新、明朗和细致;拉威尔较重要的钢琴套曲《镜》(1905)山五酋曲子组成,和声极有特色,它标志着拉威尔在和声演变中一次相当大的变革:其他还有《夜之幽灵》(1908)、《库普兰之墓》(1917)及1931年创作的《左手钢琴协奏曲》等;.拉威尔的管弦乐作品主要有交响组曲《西班牙狂想曲》(1907)、《鹅妈妈组曲》(1911)、《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组曲》(1912)、《波莱罗》(1928)等;其中最宏伟、影响最广泛的是《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组曲》和《波莱罗》,《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组曲》选材自古希腊神话的作品,作品原是三场芭蕾舞剧,后来作者从中选出精华部分组成两套组曲,尤其是第二组曲,使他名声大振。作品宏伟华丽,旋律优美自然,配器精致,对西方舞剧音乐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波莱罗》是独幕芭蕾舞剧,“波莱罗”是西班牙的一种双人舞:经过拉威尔的处理,西班牙风格并不突出,但配器极有特色,音响丰富,色彩鲜明多变,节奏鲜明,也正是这部作品,使他名扬全世界。拉威尔的成长道路与其他现代艺术运动的带头人所经历的有些相似,在艺术思想上他深受象征主义诗人、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大胆地改变了自己的艺术成长之路。尽管拉威尔对步德彪西后尘的说法不予认同,可由于时间相距很近,人们还足习惯上将拉威尔看成是德彪西的追随者,并进而把他列入印象主义音乐家的行列:拉威尔和德彪西二人都生活在浪漫主义的沃土中,但部在一定程度上背叛了19世纪的艺术精神,都在努力地开辟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随着创作的日趋成熟,拉威尔逐渐摆脱了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的束缚,使他的音乐不论在形象的刻画上,还是旋律、和声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显示出与德彪西不同的、独特的个性-拉威尔更多地接受厂古典音乐传统的影响,回到更古老的法国传统上,将它的典雅、清新与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遇到古典大师们使用过的节奏、音型等,使旋律非常新颖、迷人,音乐形象鲜明,清晰优美、在作品的内容上,除了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拉威尔也多从古代的童话传说中选取题材?建议聆听的曲目《波莱罗》(1928)CD囚}《西班牙狂想曲》(1907)CD1121~]四、杜卡将作曲家、音乐评沦家保罗·杜卡(PaulDukas,1865一1935)列为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

第L章跨tU纪的转折——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70—1920年)197这一观点可能难以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但杜卡的作品中带有较多的印象主义风格因素,也许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说法+杜卡的一生都是在巴黎度过的,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很早就刘音乐产生了兴趣,14岁时就开始了作曲的尝试,1882年完成了普通教育之后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跟随杜布瓦和吉罗学习作曲,1888年毕业时以一合合唱作品获得罗马二等奖,后被留在该校任教,同时还为多家报纸撰写音乐评论文章,直到最后的日子;;我国音乐家冼星海1935年春考入巴黎音乐学院时,就曾在杜仁教授的高级作曲班上学习过:杜卡对自己的工作十分严格,对别人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时小心谨慎,对将要公布的旨乐观点从来都是考虑再三,因而著述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杜卡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就已经创作了一些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但只是到了1892年才第一次获得公开演出的机会、1897年,随着《C大凋交响曲》和交响诙谐曲《小巫师》的相继首演,杜卡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才被人们认可为有才华的作曲家+杜卡的早期创作,明显受到瓦格纳和弗朗克音乐风格的影响,带有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质?进入成熟期之后,他外始借鉴并巧妙运用了印象主义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通过他的处理使之独具一格:印象主义那色彩斑斓的配器色调对于杜卡来说简直是得心应手、他时常写出一些既与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相似,又体现个人精致特点的音乐,这也许就是杜卡与印象主义音乐之间存在的本质关系-可以说杜卡是在不断地吸收各种音乐流派所长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其中印象主义音乐对他的影响特别大,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印象主义音乐基础之上的。同时,杜卡也通过音乐创作宋表现自己对印象主义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