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大师贺喜

专家简介 贺喜教授首席针灸美容专家 BTV-1养生堂栏目特邀专家 国医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之子北京针灸贺氏三通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擅长治疗:针灸美容、色素沉着、黄褐斑、青春痘、黑斑;偏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小儿多动、弱智、静脉曲张、神经性耳聋等。 脸——人五脏六腑的窗口 面部的变化反映出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状况,面色萎黄、晦暗、长斑、长痘,皆因某些脏器气血阴阳失调所致。贺氏针灸三通法是“五色诊病”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医理论准确的诊断出病之所在,辨证施治,调经络通气血,内外兼治,标本兼治,效果斐然。 案例:黄褐斑治疗 黄褐斑也称肝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因发于面部,皮损常互相融合,成蝴蝶样,故俗称“蝴蝶斑”。 临床表现:皮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的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可由蚕豆大到铜钱大或更大,边缘多清楚,表面平滑,无鳞屑,无炎症,无自觉症状。皮损多发生于面部中央,以颧、鼻、额及口周为多见。个别患者可波及全面部。鼻部及其两侧皮损,有时互相融合,形成蝴蝶样。 【治则】调理气血。 黄褐斑是西医病名,本病是黑色素分泌过多,沉着于面部皮肤,故属于色素沉着性病变,本病的发生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临床女性发病较多。 本病发于面部是其表象,实则反映了气血失调的内在病理变化,中医有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之说,又有肝藏血及肺主气,外合皮毛的论述。正常情况下,气血充足,上荣于面,则面色润泽。如气血不足,或心肝肺的功能发生障碍,则导致经脉之气郁滞,气血失和,面部失于荣养

故发此证。治疗上取肺俞、肝俞附近的痣点(心俞亦包含在内),挑刺出血后拔罐,可调理气血,祛郁除滞,通达经脉,荣养面部,以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

一、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二、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

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三、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三)疗效评价 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 【四、皮肤针】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2013年普及版

2013年普及版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第一篇针刺类技术 第一章毫针技术 毫针技术,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毫针技术的适应证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第二章头针技术 头针技术是指在头皮特定部位针刺的一种治疗技术,适用于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呆病等)及痛证等病症的治疗。 第三章耳针技术 耳针技术是用特定针具或丸状物在耳郭相应穴位实施刺激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本技术依据中医学中耳郭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联系的理论,以及望耳的形态、色泽可以辅助诊断疾病等原理,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防治疾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及某些功能紊乱性病症。 第四章腹针技术 腹针技术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该技术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图1),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主要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 第五章眼针技术 眼针技术是在眼眶周围的特定穴区进行针刺的一种微针技术,具有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手法轻、操作简、安全无痛的特点,凡用于针灸治疗的疾病都可用眼针治疗,特别适用于中风、眩晕、头痛、不寐、郁证、痿证及痛证。 第六章手针技术 手针技术是指针刺手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技术。该技术的产生,是以生物全

息理论为基础,即把内部脏腑组织器官缩影投射于手部特定区域,通过刺激相应反应区,达到调整脏腑、治病防病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各类急性痛症(如急性腰扭伤、头痛、胃痛、痛经、坐骨神经痛等),对产后缺乳、小儿遗尿、支气管炎、哮喘、心律失常、皮肤瘙痒症等,亦有较好的效果。 第七章腕踝针技术 腕踝针技术是以针刺人体的腕部及踝部区域来治疗疾病的针刺操作技术。其理论依据为将脏腑与体表不同区域相关联,再将不同体表区域与腕踝部各个区域相对应,然后通过刺激腕踝部特定区域,达到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痛症,神经系统疾病及内科疾病。 第八章三棱针技术 三棱针技术是用三棱针刺入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技术,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实证、热证或瘀血、疼痛等。 第九章皮内针技术 皮内针技术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技术,临床上主要包括揿钉型皮内针(又称图钉型皮内针)和颗粒型皮内针(又称麦粒型皮内针)两种针具。具有作用时间长、操作方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类疾病,如颈肩、腰、腿痛、头痛、痛经、失眠、焦虑症等。 第十章火针技术 火针技术,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技术中的一种特殊针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常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第十一章皮肤针技术 皮肤针技术是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技术。皮肤针是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按照工具的形式及针数的不同,有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和丛针(针数不限)之分。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皮肤病、疼痛类疾病、失眠等。 第十二章芒针技术

贺氏针灸三通法

贺氏针灸三通法

贺氏针灸三通法全国研修班(第三期) 国医大师、著名针灸医家一生心血结晶!医德、医术、医功立体传承! 国医大师嫡传子女亲临指导!明显提升您的医术! 深入研习“三通法”真功,疗法先进,疗疾迅速! 【研修班总顾问】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 【主办单位】 1、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 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是我国著名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于1991年亲自创立,以专门研发、普及贺氏针灸三通法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北京市级社团组织。研究会成立十多年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北京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和针灸同仁的支持努力下,研究会在贺氏针灸的研发和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2、北京华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北京市东城区华佗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前身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华佗培训学校,成立于1988年,坐拥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教学资源。二十年来,我们专注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的人才培养,为相关行业培养的保健按摩师、保健刮痧师、中医美容师、中医针灸师、中医养生师、康复理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超过30万人次,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数万名,是全国培训卫生保健、美容养生人才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政府职能机构和学员中享有良好的口碑。 【支持单位】 1、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针灸学会是由全国针灸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学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术交流,组织专家对国家重点课题进行论证、研究,开展科学考察活动,推广科技成果,普及针灸科学知识,培养针灸人才,编辑出版学术刊物。 2、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正式工作关系的非政府性针灸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宗旨是促进世界针灸界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学术交流,进一步发展针灸医学,不断提高针灸医学在世界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成立于1985年6月20日,直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旨在团结和组织中医药工作者,特别是民间、民营中医药人员和民营中医药机构,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掘、整理、验证、创新、推广民间中医药,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国和世界医药界的学术交流。 【主要师资】 1、贺书元—贺普仁教授之长女,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副会长 2、贺林-贺普仁教授之长子,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 3、贺小靖-贺普仁之孙女,贺氏针灸三通法传承人 【贺氏针灸三通法简介】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精研内难,通览甲乙,汲取历代医家思想之精华,融合自己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而总结出来的针灸疗法,其内容为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疗法为主的“温通法”,以三棱针放血为主的“强通法”。“病多气滞,法用三通”,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在于“通”,针刺疗法的最终目的也在于“通”,而众多疾病的根结在于“不通”。贺氏三通法不同的针具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的效应,注重针具的锻造、医功的修炼。

针刺干预脑缺血炎症因子实验研究进展_张秀婷

[15]冯高华,朱虹,孙峰,等.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IgE、TGFβ_1及TNF-α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3): 273-276. [16]李海宁,刘涛.止哮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9):11-12. [17]陈志兴,胡国华.加味射干麻黄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208-210. 收稿日期:2014-03-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202765,81102652,81303053) 作者简介:张秀婷(1990-),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制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通讯作者:韩冰冰(1978-),女,山东平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微循环及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E-mail:sumusu@163.com。[18]李厚忠,林峰,金秀东,李孟全.咳尔康口服液对哮喘大鼠几种生化指标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11(1):46-48. [19]张树萍.黄芪精口服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0(21):82-83. [20]王艳杰.穴位贴敷TDD药贴对哮喘豚鼠TNF-α和ET-1含量的影响[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21]司小兵,陈淑彦,关东升,等.“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L-8及TNF-α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 (6):6-8,13. [22]袁雪晶,孙轶秋,王素梅,等.固本防哮饮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100例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12): 2306-2309. [23]袁雪晶,夏晨,汪受传.固本防哮饮对哮喘缓解期小鼠的治疗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3):257-260.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9.093 针刺干预脑缺血炎症因子实验研究进展 张秀婷1,韩冰冰2,梁情情1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029;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近年来,关于脑缺血的炎症反应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是多因素、众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脑缺血时炎症反应促进了继发性脑损害,是脑缺血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刺干预脑缺血炎症有较好疗效,文章对针刺对脑缺血炎症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74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9-2012-02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卒中发病总数的50% 70%[1]。近年来,脑缺血的炎症反应中的炎症因子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是多因素、众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缺血→炎症→血栓→再缺血”是一条重要的恶性损害链锁反应[2]。脑缺血时炎症反应促进了继发性脑损害[3],是脑缺血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针刺抗炎治疗对临床更有效地防治脑缺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现将针刺对各炎症因子的作用影响综述如下。 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致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过程中重要介质,其在外周血中的水平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张亚敏等[4]发现脑缺血再灌注早期,针刺组大鼠外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低于未经干预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中后期,随着炎症损伤反应的抑制,针刺组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表达强度低于模型组,而IL-6表达上升,提示针刺百会、足三里穴在脑缺血损伤早期可能通过下调外周血清IL-1β、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脑缺血损伤中后期可能通过上调IL-6的表达促进脑组织的损伤修复,发挥脑保护作用。郭永明等[5-6]发现通过对IL-6的调节,发挥其抗炎、神经保护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可能是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之一;针刺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区脑组织IL -8的合成和分泌,调节血清IL-8的含量,抑制炎性细胞的黏附及浸润,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倪光夏等[7]也发现醒脑开窍针刺法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异常升高的IL-1RI、TNFR-Ⅰ的mRNA 的表达,且该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进而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是具有多效性作用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它能通过促进凝血、增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诱导黏附分子或其他炎性介质表达,从而加重缺血性脑损伤。王占奎[8]等发现针刺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TNF-α受体mRNA 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致炎因子受体过表达而阻断凋亡信号的传导,延长脑缺血时间治疗窗,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在缺血超早期3h介入针刺治疗为最佳时间。TNF-α在缺血早期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对脑组织有损害作用,但晚期则通过多种机制对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霍则军等[9]发现随着全脑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TNF-α呈动态增高的过程,针刺可降低再灌注后升高的WBC数量和TNF-α水平。罗文舒等[10]发现大鼠MCAO后TNF-αmRNA表达开始增加,针刺督脉组脑缺血再灌注12、24、72h TNF-αmRNA表达减少。提示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

带状疱疹针灸治疗体会

带状疱疹针灸治疗体会 带状疱疹是累及神经的常见皮肤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发病率更高一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手段单一,效果稳定性较差,且常导致后遗神经痛,特别是老年人疼痛难以言状,甚至彻底难眠、痛不欲生。我们从1992年至今以穴位注射为主治疗不同时期的各种程度的带状疱疹112例,1例10次治愈,余均3~7次治愈,止痛快、疗程短,效果明显,稳定性好,患者满意。现将主要体会介绍如下。 1早期明确诊断,防止延误病情 临床发现不少带状疱疹患者早期均因疼痛而来就诊,并多诊断为腰腿痛、颈肩痛、偏头痛、腹痛、胁痛等来行针灸治疗,但数日后查体才发现局部有簇状水疱,再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带状疱疹。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增加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因此对不明原因的各种疼痛,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如何鉴别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①追问病史。有无外伤史、平素过度疲劳史。腰腿痛患者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和既往腰痛史,而本病则无。西医认为本病与免疫系统有关,很多患者会有近期疲劳及反复感冒的主诉和感觉。②疼痛的程度。疼痛是共同的症状,骨伤疼痛(除骨性损伤及严重的软组织伤外)及内科疼痛(除癌性疼痛外)患者一般还都能忍受,而本病的疼痛在发病1周至出疹前,疼痛剧烈难忍,大部分患者有一抽一跳及烧灼样疼痛主诉。③疼痛伴随症状。骨伤科患者除疼痛外,一般伴有功能活动的障碍,因涉及损伤韧带、筋膜及肌肉附着点。内科病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视力障碍、眩晕、发热等症状。而本病除了疼痛明显、剧烈外,多无其他伴随症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在治疗各种疼痛时,作为针灸医师不能只沿用传统的诊疗套路,要重视再次诊断,对不明诱因的疼痛,要拓宽思路,认真仔细查体,追溯既往病史,观察疼痛的特点,全面分析病症,及时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2辨证止痛为要,分期因人施治 2.1早期此期疱疹尚未发出,属邪郁肝胆。在疼痛处局部消毒后用大剂量病毒唑注射至皮下。 典型病例:患者,男,56岁,干部,1992-03-09就诊,主诉左侧面部及后枕部皮肤奇痛难忍1 d,经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舌红,苔薄,脉弦细,症属邪客少阳,治以疏利少阳,行气止痛,局部消毒后用大剂量病毒唑注射皮下,并循经取支沟、阳陵泉穴,每穴注射0.5 mL维生素B12,次日痛减,再巩固1次即愈。 2.2急性期此期疱疹已出,属肝胆湿热。伴剧烈疼痛,个别人不痛,视疱疹面积的大小,面积小可先拔罐(此期刺络易感染),后局部皮下注射,若面积大则先疱疹部位皮下注射,用病毒唑和维生素B12,采用3∶1的比例混合注射疱疹皮下。并循经取阴陵泉、阳陵泉穴注射维生素B12,每穴0.5 mL。

贺氏三通法

贺氏三通法 贺氏三通法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不断加以总结提高,在众多的针灸疗法中,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而总结出来的针灸治病方法,其内容为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疗法为主的“温通法”,以三棱针放血为主的“强通法”。 一、核心学说 “病多气滞,法用三通,分调合施,治神在实”为贺普仁教授针灸学术体系的核心学说。 病多气滞 这里的气特指人体的不和之气——邪气。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中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邪气客体则经络气滞,邪气滞血则为瘀。贺普仁教授认为,气滞造成的经络不通、气血失和最终导致的是阴阳失调,这事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不可逾越的病理过程。 法用三通 法用三通的精髓为:通调为本,知调阴阳。通经活络为手段,调和阴阳为目的。针灸三通法就是采用各种针灸方法,通过刺治灸疗罐排,达到化滞破阻通经络、气机运行、机能状态复常、疾病向愈的目的。在三通之法的三种针具针法中,虽然毫针疗法是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疗法,但它不能代表针灸疗法的全部,也不能替代其他针法。法用三通,涵盖九针通之大术;三足鼎立,化用九针调之大法。九针各有其用,应对不同的疾病、病程,施用不同的针法,治愈疾病靠的不仅是针方穴效的合力,同时靠的也是不同针具针法的合力。重拾九针应有的价值,是对先贤的最大尊敬,是对中国针灸最为重要的承传。 分调合施 分调合施的涵盖有二:一是三通之法的和合而施;二是针、灸、药法的和合而施。三通各法在分调中具有不同属性。微通法以渐调为主,通过循经渐调,调气行血,调和脏腑阴阳。温通法以扶调为主,通过扶调,扶正补虚,祛病强身。强通法以速调为主,通过开诀速调,放瘀出邪,激络破阻,疏经促通。依据病因,明察病位,病灶为的,有的放矢,根据病症、病程取法用针,或单法而用,或二法、三法合施,或两法合施于一针一穴,三法融会,贯通而用,灸药大助,和合施治。 治神在实 治神是针灸学科的根本大法,治神在实的根本就是把针灸“治神”大法落实到临床实处,强调“治神在实”是针灸临证的根本要道。 二、三通法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在于“通”,针刺疗法的最终目的也在于“通”,“通”是针灸疗法的特点和特长,“通”是针灸疗法治病的先决条件。针灸的方法多种多样,尽管手段不同,但使经脉、络脉畅通的目的是相同的,针灸疗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经络“通”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其他治病目的。因此,贺普仁教授认为,针灸疗法的根本作用机理是,它以“通”为法,以“通”为用,只有通,才能使阴阳调和,只有通,才能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贺氏三通法是贺老通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在其所运用的多种刺法中选择出来的使用方法,不同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①颈部肿块即一般于出生后即可触及位于胸锁乳突肌内呈梭形长质地较硬无压痛。②斜颈患儿头斜向肿块侧(患侧)。③面部不对称:一般2岁后呈现出面部五官不对称。④颈部X线可进一步确诊。所有病例排除眼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等疾病,部分采用B超了解肿块部位、大小、性质与邻近组织的关系。1.2 一般资料:选取我校第二附属中医院2011年2月~2011年12月门诊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年龄5d~1.1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治疗手法 2.1 对照组:(1)患儿仰卧,平放于治疗床上,施术者坐于患儿患侧,将患儿头颈微转向键侧,使患侧胸锁乳突肌充分暴露,用滑石粉作为介质揉患侧胸锁乳突肌,手法力度适中,时间约为5min为宜。(2)向健侧牵拉头部,幅度由小渐大,时间约为2min。(3)双手托住患儿头部,慢慢使下颌旋转摇动,时间约为2min。(4)用扫发在患儿斜方肌(桥弓穴)上进行,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时间约为5min。(5)用拿、捏、揉等方法,力度从轻逐渐加重揉患侧斜方肌、冈上肌等肌群组织,时间约为6min。整个治疗过程做到用力均匀、柔和、持久。每日治疗1次,每次约20min,7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1~3个月。 2.2 治疗组:除上述手法外配合自拟舒筋汤(羌活5g、伸筋草3g、木瓜3g、透骨草2g、血竭1g、冰片1g)煎成水局部外敷。 两组皆7天为1疗程,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拟定。痊愈:头部无歪斜,活动自如,各方向活动不受限。好转:头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头部轻度倾斜,活动 轻度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组别列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8 20 6 2 92.8 对照组20 15 5 3 85  注:配合中药外敷的治疗组优于单纯推拿手法的对照组,P<0.05。 4 讨论 目前小儿先天性斜颈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现代医学大多认为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所造成:(1)颈部静脉受阻;(2)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3)产伤;(4)血肿。祖国医学则认为是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在分娩过程中局部气血逆乱,瘀血停滞所致[4],属“筋缩”范畴。运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本病,以达到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的目的;且能促进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肌肉紧张状态,纠正颈部倾斜的异常姿势。用多种手法在斜方肌、冈上肌等肌群进行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肿块消散,加上用舒筋活血的中草药制成的药液外敷能使局部血流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促进肿块的吸收,降低肌肉的紧张度,软化肌腱,从而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1]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07.[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儿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1.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04-405. [4]洪学斌.图解婴童按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47.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赵 芳* 摘 要:目的:观察针灸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针刺围刺法、刺络拔罐、灸法治疗46例带状疱疹患者。结果:46例患者经10次以上治疗后,痊愈3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其中疱疹已愈后遗神经痛6例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4例,症状缓解2例。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以缩短病程,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疗法;围刺;刺络拔罐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9-0052-02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以成年人多见,约半数中老年患者还可能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持续数月或更久,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蜘蛛疮。《外科启玄·蜘蛛疮》曰:“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以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样疱疹和剧烈疼痛为特征。笔者在门诊以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灸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46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4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8人,女18人,年龄27~72岁,皮损分布胸前11例,背部19例,头面部3例,上肢3例,下肢1例,腰骶部9例。其中21例在就诊时经过抗病毒或中药口服治疗。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1个月。有6例为疱疹已愈,有明显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 1.2 方法:就诊患者无论是否经过先期治疗,均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治疗原则选取相应的经络及穴位,多以局部皮损区为主,治法上选用针刺疗法、局部围刺法、刺络拔罐法、艾灸法等,行解毒泻热、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之效。①针刺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在治疗上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的经络及穴位,以体针、围刺、夹脊穴为主。病变在上背、胸、肋部位的患者,取患侧曲池、支沟,双足三里、阳陵泉;病变在腰、腹部或以下者,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院(750001) 2012年8月19日收稿配以患侧三阴交、太冲、足临泣,双合谷。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刺1次,针刺1次/d,10次为1疗程。可同时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选用1.5~2寸毫针,脊柱旁开1寸,针尖斜向脊柱方向,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施提插手法行针l次,1次/d,10次为1疗程。围刺以局部常规消毒,然后根据疱疹面积大小取1.5~2寸毫针数枚,距离疱疹周边约0.5cm处平刺约1寸~1.5寸左右,针尖朝向皮损区中心,针距问隔1~2cm左右,行捻转泻法,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依据皮损情况配合体针给予隔日治疗。围刺法能有效地封闭病邪于络脉,勿令他犯。 ②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在尚未形成水疱的部位,用梅花针局部叩刺令皮肤出血,叩刺范围适当超过皮损部位,重刺出血后拔火罐5min~10min;对于形成水疱的,以三棱针点刺,在疱疹间隙处点刺4~5次,立即在点刺局部以闪火法拔火罐5min~10min,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局部皮肤渗出物即可。运用刺络拔罐法,具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的作用。③针刺配合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可给予灸法。在疱疹及皮损周围3cm范围用艾条回旋灸30分钟,使局部温热为度,隔日一次。《医学入门》中“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依据带状疱疹为湿热内蕴,故灸法能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1.3 疗效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疹 2 5内蒙古中医药

针灸三通法

贺氏针灸三通法学习及运用 1、三通法介绍: 【微通法】 本法就是指毫针疗法。毫针在古代称之为“微针”、“小针”,《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微通的内在含义在于毫针微调经气,疏通经脉,好似小河流水,涓涓细流,在临床操作中从持针、进针、行针、补泻直到留针、出针各个环节都要求运用正确针法,掌握气机变化的规律,从而真正理解针刺的精微奥妙之处。细究之,“微通法”三字各有其深刻的含义。微者,《中华大字典》云“小也,细也”。古人将毫针称为“微针”、“小针”,代表此法的主要工具是微针、毫针,微字的深刻内涵还在于说明毫针刺法的微妙。通者,《中华大字典》云:“通者,顺也,利也。”又云:“不滞也,平畅也。”故通之意为通利、调和、平畅,通字说明微通法的目的。运用于针灸学中,通之意在于通经络,调气血。因为疾病发生无论寒热虚实,其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调。针灸治病之目的即在于调和气血,使阴阳达到相对的平衡,也只有如此,才能治愈疾病。故可以这样定义:微通法即是以毫针作为工具,使经络气血通调和畅,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贺老把数十年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微通法,以后不断总结研究,丰富其内容,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学说。 【温通法】 温通法是以火针和艾灸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温阳祛寒,疏通气血,以治愈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温通法包括火针和艾灸两种方法,病势急者多用火针,病势缓者多用艾灸。 贺老从6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火针疗法的研究和探讨,翻阅大量古书,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对它的适应症(证)及治病机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治愈了大量的病例,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应用范围广泛,疗效可靠,因此值得普及和推广。本法是指用火针和艾条治疗的方法。火针疗法虽自古有之,但现今医生已很少使用,贺老重视火针,并将其提升到与毫针同等高度。火针既是针具的名称,又是一种针法的名称。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焠”乃火灼之意,“燔针”即火针,是言用烧红的针以治痹证的方法。《伤寒论》、《千金翼方》、《针灸大成》等医籍中均有关于火针的论述,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大多用于虚寒等病症。灸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治疗针刺效果较差的某些病症,正如《灵枢·官能》所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或结合针法,针灸并用以提高疗效。灸法的作用较为广泛,其中最基本的是温散寒邪,《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灸法多用于治疗寒邪为患、偏于阳虚诸证。 【强通法】 本法指的是放血疗法,即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的病情,放出适量的血液而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针具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xx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贺氏三通法是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提出的针灸治疗疾病3种基本方法.既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 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聚。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症状重者可出现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出现湿疹和溃疡。西医一般采取穿弹力袜或用绷带,使曲张的静脉处于萎瘪状态,或直接采用手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长久站立或行走,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止,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曲张的静脉,可直接使恶血出尽,祛瘀而生新,血脉畅通,临床效果颇佳。 临床资料 46例病人均为近2年在特需门诊采集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8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30年,患者常感下肢酸胀疼痛,行走时间长和站立久时便觉症状加重,查体主要是外形的改变,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肢体外形表现主要是蜿蜒,扩张而突出于皮肤的静脉,大多出现于小腿前内侧和后面,小隐静脉受累时,曲张的静脉往往分布于小腿的后而靠下部,可延伸至踝的外侧和足背,而小腿的上部未见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与结果 采用温通法,火针取静脉曲张部位为阿是穴,将直径0.5cm,长5cm的钨锰合金火针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速刺疾出,刺破曲张的静脉,勿用干棉球按压,使血自然流出,血变而止,待血止后,用干棉球擦拭针孔.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其中40例全愈,患肢静脉曲张消失,无肿胀疼痛不适.4例好转,患肢静脉不 在怒张,但时有肿胀疼痛感,2例患肢静脉仍明显曲张,行走时肿胀疼痛同前,总有效率百分之9.6,即便严重者都会有很好的改善. 5贺老曾用三棱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取得明显疗效.但近年广泛应用火针放血治疗此病,将温通法与强通法有机结合,发现其疗效更为显著,可使疗程明显缩

中药、针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8例

中药、针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8例 【关键词】皮肤针;围针;火罐;中药;带状疱疹 笔者自2005年10月-2010年6月,采用中药内服,结合围针、皮肤针叩刺后拔火罐治疗带状疱疹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33例,女35例;年龄20~40岁38例,60岁以上15例;病程2~3天37例,1周以上16例,10天以上5例。疱疹位于胸胁部27例,腹部17例,背部13例,肩部8例,颜面部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12g,栀子15g,黄芩12g,生地15g,当归15g,前仁12g,泽泻12g,木通12g,胆草15g,甘草3g。发于胸胁部加玄胡12g,川楝子12g;发于腹部加苍术12g,牛膝12g;发于肩背部加蒲公英15g,大青叶15g;发于颜面部加野菊花15g,牛蒡子15g。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

1.2.2 针灸、拔罐 (1) 局部围针:在疱疹连结成块(成片)的周围,皮肤消毒后,用1寸毫针沿皮刺向成块疱疹的中心,每针相距1~2寸左右,以泻法取得针感后,留针20min。(2)体针取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发于胸胁加期门,发于腹部加内关,发于肩部加大椎,发于背部加肝俞,发于颜面部加外关。针用泻法,留针20min。(3) 皮肤针、拔火罐:经过局部围针和体针治疗,取针后,以皮肤针在疱疹连结成块处,从神经根处向外叩刺,以患者自觉痛感稍减或微痒舒适为度。疱疹破裂后,再以闪火法在局部拔罐,使疱液尽出。 1.3 治疗结果 1.3.1 疗效标准疱疹完全消失,疼痛完全消失为治愈;疱疹大部分消失,疼痛大减为显效;疱疹部分消失,疼痛有所减轻为有效;疱疹无减少或增多,疼痛无缓解为无效。 1.3.2 治疗结果 68例均治愈。其中3天以内痊愈者32例,5天以内痊愈者27例,7天以内痊愈者9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72岁。200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于感冒2天后突发右侧胸胁部疱疹,沿神经排列,成簇,并有米粒大小水疱,疼痛剧烈,近衣被尤甚,夜不能寐。在门诊经病毒唑输液治疗2天无效而来我科就诊。就诊时痛苦面容,呻吟不断,舌红苔黄腻,脉弦。用上法,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贺氏火针治疗静脉曲张 贺氏三通法是著名针灸学家贺普仁教授提出的针灸治 疗疾病3种基本方法.既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 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聚。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其表现主要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症状重者可出现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出现湿疹和溃疡。西医一般采取穿弹力袜或用绷带,使曲张的静脉处于萎瘪状态,或直接采用手术治疗。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长久站立或行走,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止,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曲张的静脉,可直接使恶血出尽,祛瘀而生新,血脉畅通,临床效果颇佳。 临床资料 46例病人均为近2年在特需门诊采集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4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8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30年,患者常感下肢酸胀疼痛,行走时间长和站立 久时便觉症状加重,查体主要是外形的改变,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肢体外形表现主要是蜿蜒,扩张而突出于皮肤的静脉,大多出现于小腿前内侧和后面,小隐静脉受累时,曲张

的静脉往往分布于小腿的后而靠下部,可延伸至踝的外侧和足背,而小腿的上部未见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与结果 采用温通法,<火针>取静脉曲张部位为阿是穴,将直径0.5cm,长5cm的钨锰合金火针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 速刺疾出,刺破曲张的静脉,勿用干棉球按压,使血自然流出, 血变而止,待血止后,用干棉球擦拭针孔.经上述方法治疗后, 其中40例全愈,患肢静脉曲张消失,无肿胀疼痛不适.4例好转,患肢静脉不 在怒张,但时有肿胀疼痛感,2例患肢静脉仍明显曲张,行走时肿胀疼痛同前,总有效率百分之9.6,即便严重者都会有很好 的改善. 5 贺老曾用三棱针放血治疗静脉曲张,取得明显疗效.但 近年广泛应用火针放血治疗此病,将温通法与强通法有机结合,发现其疗效更为显著,可使疗程明显缩短,大大减少患者痛苦.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且 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火针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疗效, 火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火针针具已经发展到电火针、电热针,治疗范围则扩展至内科、

带状疱疹专题

带状疱疹专题 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伴剧烈疼痛的皮疹为特征的皮肤性疾病,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好发此病。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或鼻粘膜侵入人体,通过逆行轴突运转方式入侵神经系统,然后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内长期潜伏存在,呈休眠状态,平时不发生任何症状。当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伤或受抑制时,带状疱疹病毒便被激活,在受侵害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而发病。 临表: 1.中老年居多,春秋多见,好发部位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2.特殊表现:(1)眼

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2)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或鼓膜疱疹。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为外耳道疱疹三联征。(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一)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选用。如: 阿昔洛韦1000mg/d,分5次口服,外用阿昔洛韦软膏,聚肌胞聚肌胞2mg,肌注,每天一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西咪替丁西咪替丁0.8g/d,一次口服,或0.2g 每天两次,晚睡前加服0.4g,一日为0.8mg。双密达莫潘生丁25mg,每日3次口服。强力宁方法:强力宁注射液100ml 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法莫替丁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用法:内服法莫替丁 20mg/次,2/d,连服1周。总有效率优于西咪替丁对照组。利巴韦林、Ara-A、干扰素、AMP和口服中、西药物能不同程度抑制病毒,促进病人的康复,及时、有效、足量用药有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增强免疫力药物:强的松、聚肌胞、核苷酸等。促进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2)止痛:去痛片、消炎痛、扶他林、卡马西平。营养神经,维生素B12或B1。西米替丁200mg/次,4次/日连服3天。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9.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与结合针灸治疗,疗程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带状疱疹;针灸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侧。小水疱性皮肤病簇集,常伴有明显神经痛,部分患者可留下后遗神经痛(PHN)或长神经麻痹。在我院在西医常规治疗中用针灸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本院收治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56.5岁,病变33例,腰部23例。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丘疹,水疱,疼痛,烧灼感,和牵涉痛;病程3~15d,平均9d。 1.2分组将5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胸部19例,腰部11例,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腰14例,腰以下12例,平均8.5 d。 1.3 方法两组用更昔洛韦0.25mg和5%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脓疱,头孢亚胺1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血痂,2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0.5 g qd;治疗组和针刺治疗。 1.3.1 重点穴位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阳陵泉;腰部以上病变:曲池,合谷,外关;腰部以下病变:三阴交,血海。 1.3.2 方法一般只有抓住要点,疗效不明显,适当增加1~2结合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皮疹约1.5英寸的针约2cm,25°斜侵彻围刺4~8针,余点直接进针0.5~1.5英寸,采用浮动针灸,30min 1 针,5~10min,1次/d,7次为1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疼痛消失,疱疹痂;效果:疼痛明显改善,疱疹性痂;有效:疼痛缓解,疱疹性痂;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d减少疼痛,3d起吸液开始吸收,7d后疼痛明显改善,疱疹开始后,2w后疼痛消失,疱疹痂。对照组:3d治疗后减轻疼痛,1w后开始吸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3-11-01T10:36:59.53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赵军 [导读] 起效快,能很快地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病程疗程,遗留后遗神经痛机率小;同时针灸治疗成本低,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赵军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银河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412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4组:A组采用基础针刺法,B组采用铺棉灸疗法,C组采用先行叩刺拔罐疗法,再进行基础针刺,D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随访3-10个月,四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及其他后遗症,对带状疱疹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治疗:西医 带状疱瘳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根所致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1],该病症最主要的症状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皮肤知觉性过敏、麻木感、轻微灼热、针刺样疼痛。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甚至失眠,严重者甚至影响到自身生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和优势,因此笔者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治疗此病,并与西药组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对象为2010月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9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采用基础针刺法,B组采用铺棉灸法, C组采用叩刺拔罐法,D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A组23例,B组25例.C组18例,D组24例,均为年龄18-70岁之间,病程1-7d,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例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2],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A组(基础针刺法):首先取穴:阿是穴。操作方法:①围针刺:患者呈卧位式,经消毒后,进针部位选在距皮损边缘0.2cm 处,采用30号1.5-2寸毫针,针尖呈18o角朝向皮损区中心区域。沿皮下进针1-2 cm,入针时间30min,1次/d。②电针:夹脊穴:用同号毫针,与皮肤呈45o,针身向脊柱方向进针,深度以0.8~l寸为宜;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支沟穴、后溪穴:也选取同样毫针,针身与皮肤呈90o,进针深度0.8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同一输出电极的负极接一侧支沟穴,正极接同侧后溪穴。 B组(铺棉灸疗法):取穴A组。操作方法:患者呈卧位,充分暴露阿是穴,并进行常规消毒,将选用的脱脂干棉花撕成蝉翼状(薄棉片中切勿有洞眼),棉片大小约3×3cm2,棉片的数量多少取决于皮损的面积。点燃阿是穴上的薄状棉片,并让其迅速燃尽,每次施灸3遍。 C组(叩刺拔罐疗法):取穴同A组。操作方法:患者呈坐位或侧卧位,保持姿势稳定,对患处进行局部消毒,并将患处完整暴露,再以消毒后的梅花针叩刺阿是穴,力度以局部微渗血为参考,然后将玻璃罐迅速按压在有效部位。留罐5-10分钟,出血3-5ml,然后取罐,用活力碘对患处进行有效消毒杀菌,火罐的型号和数量取决于疱疹面积大小。 D组(西药对照组):①口服盐酸伐昔洛韦(丽珠威)300mg/次,2次/日;②口服维生素Bl片10mg ,3次/日[4]。要对疱疹局部皮肤进行处理,保持皮肤的清洁,注意保护皮损。 1.3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中“蛇串疮”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西氏内科学》和《皮肤性病学》,关于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4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年龄在18-70岁之间;出现疱疹在1-7d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3]。 1.5排除标准凡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均应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内妇女;体质过敏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瘢痕体质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造血系统障碍等原发牲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和血友病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病情危重,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难以判定的患者。 2结果 四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四组患者疗效对比情况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其主要病理成因是病毒引起的神经根发炎肿胀。患者初次感染此病毒后,可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症状,此病毒经原发感染后,可持久地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患者体内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时,如遇感冒、发热等突发症状,病毒又会被再次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直至坏死,被再次激活的病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再次借助周围神经纤维移动侵入到皮肤从而引发急性皮损。 西医目前尚无理想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原则上仍以消炎、预防、缩短病程为主,目前认为抗病毒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步骤,选用有效抗病毒药物可以及时、迅速阻止病毒对神经的破坏,控制急性期症状并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但其医疗成本高,有一定副作用。经临床报道仍有10%-15%的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之后,仍存在严重的神经痛症状,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更高达50%-80%。而针灸因其具有疏通脉络、扶正祛邪、调理全身的功能,并能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轻重、发病部位的不同来选用针刺、拔罐等不同的疗法,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针灸对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疗效;针灸操作安全、方便、副作用少;起效快,能很快地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病程疗程,遗留后遗神经痛机率小;同时针灸治疗成本低,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四种针灸疗法与西药治疗相比在水疱的止疱、结痂、脱痂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缓解疼痛、降低后遗神经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