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新时代启示

论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新时代启示

论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新时代启示
论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新时代启示

Advances in Philosophy 哲学进展, 2020, 9(3), 125-13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6c9410833.html,/journal/acpp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6c9410833.html,/10.12677/acpp.2020.93020

论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新时代启示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杨泽光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9月1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23日

摘要

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独自承担起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工作。面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工业革命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以及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这些新现象,晚年的恩格斯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他立足于欧洲大陆经济状况的分析,深入挖掘出了股份制这一新事物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的因素,由此呼吁无产阶级应当依据不同的历史阶段采取不同的革命策略,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这些新认识为新时代的中国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人民主体立场以及完善共产主义道路方面带来了重大启迪。

关键词

晚年恩格斯,垄断资本主义,股份制,普选权,两个必然

On Engels’ New Understanding of Capitalism in His Later Years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the New Era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Engels’ Birth

Zeguang Yang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Sep. 1st, 2020; accepted: Sep. 16th, 2020; published: Sep. 23rd, 2020

杨泽光

Abstract After Marx’s death, Engels went from behind the scenes to the stage, and took on the task of gui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lone.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caus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pitalism from the stage of free competition to the stage of monopol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Engels in his later years made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continent of Europe, he dug out the socialist factors contained in the new thing of joint-stock system, and called on the proletariat to adopt dif-ferent revolutionary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so as to further develop the theory of “two inevitabilities” and “two impossibilities”. These new understandings have brought great enlightenment for China in the new era in promoting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d-hering to the people’s main position and improving the path of communism. Keywords

Engels in His Old Age, Monopoly Capitalism, Shareholding System, Universal Suffrage, Two Inevitabilities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sodocs.net/doc/6c9410833.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一生站在马克思的身边,倾其所有的在学术思想领域和物质层面给予他最大的支持。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更是担起发展马克思的重任,成为了“第一小提琴手”。十七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发迹,由此为濒危的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为资本主义带来了新的变化,推动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诸此变化却也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以质疑和挑战。恩格斯在此情境之下,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对资本主义规律进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这些新认识、新思想对于同样处在充满“新变化”的新时代之下的中国具有重大启迪。

2. 晚年恩格斯所处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

十九世纪末期,步入晚年的恩格斯同时也步入了资产阶级发展的新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展开,这次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之维与生产组织之维的变化,并且这种经济层面变迁的余威也波及到政治、社会层面,由此带来了资产阶级统治手段的调整和工人生存条件的改善。

2.1. 生产力变化之维:工业革命致使生产力跃迁,经济发展结构发生变化

对火的运用推进了人类文明,对电的掌握造就了生产力的提升。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革新,使其产生了质的飞跃。一方面,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生产工具与生产力水平直接相关,从传统的人力、畜力的动力工具到发电机以及电动机的发明,落后的生产工具被新型的生产工具所取代,这无疑使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劳动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大,劳动范围相继扩张。通讯工具的革新、交通工具的进步使劳动对象不再局限于狭窄的区域,打通了区域间的联系。生产力不成比例的疯狂增长使其跃迁到了另一个维度。

Open Access

杨泽光

资本主义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于商品贸易领域,在“轻工业”领域得以确立。内燃发动机、发电机的产生催生了重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支柱变为了“重工业”。因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19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工业产值增加了一倍之多。曾经因经济危机仿佛进入暮年的资本主义又散发出了勃勃生机。

2.2. 生产组织变化之维: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股份制应运而生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社会的生产与发展信奉自由竞争,而当历史的时钟流转到工业革命期间,自由竞争逐渐为垄断所取代。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是生产力的跃迁,加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的社会的无序竞争以及政府坚守“守夜人”的角色定位,使得经济危机更加频繁的出现。小企业在危机中倒闭,资本则流向大企业,出现了资本积聚与聚集,垄断组织由此应运而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走向了垄断资本主义。从1884年开始,英国的钢铁厂和纺纱厂较之以往成倍数增长。在德国,短短半个世纪不到,德国的卡特尔已经发展到了三百多个,垄断组织遍布各个行业和部门。美国也是如此,美孚石油公司垄断了几乎美国国内的整个石油产业。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了大量垄断组织。除此之外,使资本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股份制公司强势出场。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股份制公司已然发迹,并且扩张发展迅猛、呈异军突起之势,已然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极大影响[1]。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19世纪末期的最新变化。

2.3. 统治手段变化之维: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出现,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改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体系的变化,资本主义也由自由竞争阶段步入垄断阶段,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揭开繁华的面纱,确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经济危机的频频发生使得大量企业工厂没落,仅存的企业主为维持运转对工人阶级进行更加残酷的剥削。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工人阶级纷纷加入工会和工人政党,试图捍卫自己的利益。由此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给了资本主义世界沉重的一击。资产阶级为了使自身的统治不会破裂,不得已调整了对工人阶级的统治手段。一方面,继续用暴力手段对工人阶级的罢工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则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民主措施试图缓和阶级间的矛盾。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出台了“二月法令”,以法律的形式改善工人的状况。禁止企业对女工和童工的大量雇佣、规定工人的劳动时间以及适当的提高工人所得。同时还采取措施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状况加以保证。之于英国,政府进行了适当的社会改革,禁止雇佣未成年工人。同时,颁布了十小时工作时间法律条例,要求资本家保障工人于工作期间的安全情况。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诸多改革,使得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状况有了良好改观,但不可忽视的是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仍旧存在,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统治仍未改变。

3. 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恩格斯在人生末期目睹了眼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变化,同时也洞察到资本主义在这个发展阶段呈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趋势。他因此产生了对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这些新思想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思想体系。

3.1. 科技进步与经济改革为资本主义开拓发展空间

在《共产党宣言》中,恩格斯连同马克思发出了“资本主义的丧钟要敲响了”的怒吼,在《资本论》中写下了“剥夺者要被剥夺了”的字眼。然而在恩格斯的晚年,他看到受工业革命洗礼的资产阶级并未丧生,而且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

杨泽光

式的、沉睡的欧洲人。”[2]其修正了资本主义将要迅速灭亡的结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3]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没有因为1847年的大危机而走向衰败,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后走向复苏,拉开了工业时代的序幕。英国以废除谷物法为始端,并且配套以相应的财政改革措施,这使得英国一跃站上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德国革命为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使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工业经济,拉开了经济繁荣的序幕;美国在近几十年发展突飞猛进,迅速崛起,大有替代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势。晚年的恩格斯看到了历史的变迁,及时的修正了之前的结论,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尚有发展潜力。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2. 信用制度萌生社会主义胚芽

在马克思生前,信用制度刚刚崭露头角。面对这一新事物,他看到了“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4]。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是提出:股份资本会使资本更加社会化,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完成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自身不断的扬弃最终会过渡到全新的生产方式。

恩格斯根据证劵交易所和股份制的新发展,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完善,认为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蕴含着社会主义因素。以股份制为代表的信用制度未来“要把全部生产,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以及全部交往,交通工具和交换职能,都集中在交易所经纪人手里,这样交易所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最突出的代表”[4],然而股份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为将来由整个社会即全民族来实行剥夺做好了准备”

[4]。一方面,恩格斯指出攫取暴利的股份制垄断组织的规模迅速扩大,遍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

是马克思提及的规模的“二次方”或“三次方”[5]。工商业部门大部分企业逐渐通过资本积累变为股份企业;在农业方面,交易所成为了农业土地的实际控制者。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股份制公司蕴含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到了一定历史阶段将为整个社会实行剥夺作好了准备。私人所有的资本和生产由股份制的出现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质,这将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本和生产的社会化提供可能性,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可能性。

3.3. 时代背景影响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抉择

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外部条件的改变,提出无产阶级应当找寻并采取新的革命手段。

马恩早期所主张的暴力革命的手段在当下的背景下已经显的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为这里斗争的条件也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旧式的起义,1848 年以前到处都起过决定作用的筑垒巷战,现在大大过时了。”

[3]我们对此不应抱什么幻想,因为在巷战中起义者对军队的真正胜利……是极其罕见的。而起义者指望

获得这样的胜利,也同样是罕见的。”[3]。

资本主义统治手段的变化以及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普选权”这一新的革命手段。资产阶级对于工人阶级的赤裸裸的剥削变的相对文明和隐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有时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不得不“讨好”无产阶级,例如德国工人党面对俾斯麦政府,通过选举的方式获得了“千百倍的好处”。同时工人阶级政党也在发展中逐渐壮大,有了运用“普选权”这一武器的能力。由此恩格斯认为,“普选权”从欺骗手段变为了革命的工具。

在此特别要注意恩格斯并不认为“和平革命”是唯一的手段,也并没有放弃暴力革命。同时,恩格斯一再强调必须要注意和平革命手段的局限性。“只要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

杨泽光

且还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3]暴力革命依旧是必要的革命手段。

3.4.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思想需要发展与坚守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3]马恩二人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工作,并且发出了资本主义将要灭亡的预言,呼吁同资产阶级展开最后的决战。但是恩格斯在生命的最后岁月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科技的进步为资本主义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承认了先前对于资本主义迅速灭亡的观点有所不妥[6]。他晚年在致安倍尔的信中写道“这样一个腐朽陈旧的建筑物,当它实际上已经过期之后,如果风平气稳,也还可以支撑数十年”[7]。恩格斯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也进一步的发展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

恩格斯在肯定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的同时,也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也是毋庸置疑的。资本主义尽一切办法推动科技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在限度内进行不断的自我优化和更新,经济不断发展、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问题不断改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热火朝天的变化和努力却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资本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必将招致历史对资本主义的遗弃。在恩格斯晚年的许多著作和信件当中都表现出了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4. 晚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新认识的新时代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时钟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但是恩格斯晚年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敏锐洞见和深刻认识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4.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恩格斯在晚年在分析了欧洲大陆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改革和科技的进步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起死回生,得出了资本主义尚有发展潜力的结论,这充分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为我们在新时代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了启迪。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其不仅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而且是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二十世纪之初的一场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形势呈现盘根错节之势,加之我国经济也暴露出来了诸多的结构性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此背景之下,牢牢抓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中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而科技创新是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一环。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国家还有差距。首先,我国的科技水平总体来说还有待提高;其次,科技支撑社会和经济发展能力较为欠缺;最后,科技研究成果并没有转换为经济的增长。这便是我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位于风口浪尖的背景下,科技的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以及我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8]。一方面,要通过自我创新摆脱对于法国国家的技术依赖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大胆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增强自身的创新自信。最后,通过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战略势差”,由此在一些领域取得压倒性优势。

4.2. 不断发展和完善股份制,发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19世纪初期股份制在资本主义世界蓬勃兴起,恩格斯觉察到了股份制蕴含着的社会主义因素,这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启迪。股份制是为缓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私有制经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产物。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股份制,并于本世纪初全面推行。但

杨泽光

是应当注意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而应当因地制宜的对股份制不断加以发展完善,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一,发展股份制必须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目标。资本主义归根结底是为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所服务,由此带来的是大多数人的苦难。中国应当将股份制带来的经济优势转化为国家强大的国力,转化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转化为人民的幸福安康。第二,注重股份制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股份制相关法律的调整范围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对股份制有关的基础性制度采取法律形式予以规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三,要注重国家监管与市场机制的调和。国家的干预和介入是我国的制度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防止财务造假等问题的发生。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的监管机制,使政府和市场协调配合。

4.3. 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

恩格斯晚年看到了工人阶级利用“普选权”取得的胜利,提出革命策略的选择必须考虑资本主义外部条件的变化,必须从普通大众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更要意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奋斗者。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的根本立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9]。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不是扶摇直上的,而是经历波澜和沧桑之后最终走向成功。

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步入新时代,我们的宝贵经验不能舍弃,因而更要把人民群众始终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二,坚持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中华民族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的加持。如若离开人民,国家和社会将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伟大力量。

其三,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我们既要依靠人民又要服务人民,由人民推动的发展必须要回报人民。

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就要在发展中秉持共享发展理念。人民的利益即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首先要摸清人民的真实意愿,其次要在行动中改善民生,最终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价值旨归;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新时代,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于于“五大发展”

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伟大”历史使命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之中。

4.4. 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要求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长期性、必然性以及复杂性相统一的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都是伴随着挑战和苦难。在历史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未能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犯了一些错误。一个年轻的政党可以犯错,但是必须警醒。我们党及时的拨乱反正,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落后的生产力不再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发展往往伴随着问题,应当看到当下的中国还有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涌现出了许多的新问题,发展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不断增加;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挑起贸易战在经济上向中国施压,还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影响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应深入领会“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参考文献

[1]王志林, 杨凯. 恩格斯晚年对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现代意义[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30(1): 89-93.

杨泽光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徐觉哉. 恩格斯晚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理论遗产——1883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休止符[J]. 当代世界

与社会主义, 2015(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7]贾淑品, 沈文娟. 晚年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的认识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的启示[J]. 党政研究, 2018(4):

78-8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如何正确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命运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处和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总旋律,并将会长期保持这种既对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借鉴的“双赢”局面。两种制度的国家都在相互学习,取他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任何一方在短时期内或在不久的将来都不会完全战胜另一方,资本主义不会,社会主义更不会。资本主义没有像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所说的那样寄生、腐朽、垂死,还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经过了大大小小数次经济危机后还是能够快速转机,寻找到新的生机,包括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不例外。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复苏的迹象,真是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既是我们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资本主义,只有正确认识其发展变化,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就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面。,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通过自身的调适和改革,从传统形态转变为当代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获得了新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滞后和失误,在社会主义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遭遇了严重的挫折,苏联、东欧等一批国家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倒向了资本主义轨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低潮,处于痛苦的历史转型期。这样,世界资本主义不仅加固和强化了它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在地域范围上也得到了扩展。这种情况容易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前途、命运的认识上,在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上,产生迷茫与困惑。在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以“世界历史”的眼光,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本质、前途和命运。 (一) 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自我调适、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能力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的新科技革命、自我改革、资本扩张,导致它获得新的发展。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对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的容纳能力,当代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生命力。它依然具有的自我调适、自我修复能力,源于两个基本要素。其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资本主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2)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2.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1)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2)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①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②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3)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表面是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考点: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人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考点: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1)危机对社

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案例

案例1:离奇的微软垄断 初临战火 1974年,刚刚创建的微软公司即致力于为个人电脑编制基础软件。1980年,该公司被选择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BM)的个人电脑设计操作系统,从此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磁盘操作和视窗操作软件制造领域的霸 主。由于微软公司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对该公司是否把MS—DOS与应用软件捆绑在一起销售展开调查,后来,由司法部接手继续调查。这一时期正值微软开发“视窗”操作系统之际,许多软件厂商认为该软件将使微软更加具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于是,司法部把调查重点放在了视窗系统上。直到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微软同意不再要求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软件安装,从而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调查。 烽烟再起 就在微软官司缠身的时候,全球因特网服务领域崛起了一批优秀企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网景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对该领域不甚重视的比尔.盖茨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立即全力补救。1995年5月,比尔·盖茨对该公司的互联网战略进行了调整。11月,微软推出“探索者”2.0版。之后,微软要求个人电脑制造商如要安装视窗95操作系统就必须在该系统上安装“探索者”浏览器。微软以后推出的视窗操作系统,直接内含“探索者”浏览器。微软公司还投资参与了“空中因特网计划”,拟将288颗低轨卫星送上天,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通信网。这一做法使网景公司的市场份额从80%降到62%,微软的份额则从零猛增至36%,招致网景等公司的极大不满,也引起司法部的注意。 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再次起诉微软公司,12月美国地区法官托马斯.杰克逊签发禁止令,要求微软公司不得勒令计算机生产商安装视窗95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IE4.0浏览器软件。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南卡罗来纳州后退出)联合提出诉讼,声称微软公司非法阻止其他软件厂商与其进行正当竞争以保护其软件的垄断地位,控告微软公司违反美国的反垄断法。6月23日,一个由3名法官组成的上诉委员会取消了杰克逊法官对视窗95操作系统软件的限制令,称微软公司有足够的理由将浏览器软件与操作系统软件捆绑销售。 1998年10月20日,司法部向哥伦比亚地方法院递交了上告微软的诉状,认为该公司将安装IE作为电脑制造商申请“视窗95”使用许可条件的做法严重违反了1995年签订的协议,应对其课以巨额罚款。两个月后,哥伦比亚地方法院驳回这一要求,但宣布了另一项临时裁定:禁止微软把安装IE浏览器作为个人电脑制造商申请其操作系统使用许可的条件。但1999年5月12日,哥伦比亚地方上诉法院裁定,微软的“视窗98”不受该项禁令的影响。6月23日,上诉法院作出终审裁决,认定哥伦比亚地方法院的禁令是错误的,并判决微软无罪。 开庭审理 由于上诉法院5月12日的裁决对司法部大为不利,5月18日,司法部和20个州政府又分别向哥伦比亚地方法院递交诉状,指控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在经过几个月的多方取证之后,10月19日,这桩备受世人瞩目的“微软不正当竞争案”正式开庭审理。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练习题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 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 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D) 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4.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BCD)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6.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ABCD)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ABD)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七十七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8.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BCD)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专题概括】: 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历史分期】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出现近代曙光) 1、背景:1)、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影响: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欧美少数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2、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拓展探究】: 1、《独立宣言》和攻占巴士底狱产生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宣告美国诞生,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对他们所作所为产生影响?(启蒙运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对欧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现代法制社会先河;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美法两国在革命中相互影响的史实?(美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支持;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 4、美国两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三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追求民主、自由、富强等)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9中期)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表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认识与理解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并非始于马克思; 19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英国和欧洲大陆产生了相当一批政治经济学家,他们尝试从原则上去理解、认识和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马克思的批判思路由哲学、法学、社会学逐渐转向政治经济学。这一方面是其自身思想发展的逻辑性结果: 对异化劳动关系的实证性论证,只能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入手; 另一方面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氛围有关。不过从一开始,马克思与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存在着从前提到原则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分歧。私有产权、等价交换以及拥有和交换规则的普遍性,是政治经济学 ( 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观念性基础,马克思则尝试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家们所为之论证的原则及其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悖论的揭示,完成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为此,马克思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学著作,写下了数量可观的阅读笔记和手稿,这些文献涉及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从政治、哲学与伦理三个方面所进行的批判。本文即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厘析马克思的批判思路。 所有权在经济领域体现的是人与劳动对象的法定关系,是人们一切经济行为的基础。马克思在写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时开始其研究思路由哲学向经济学的转向,所有权关系成为其讨论中的基本关系。这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一是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其二是人与自身活动对象化结果的关系; 前者体现为劳动与资本、自然资源 ( 土地等) 的关系,后者体现为劳动与劳动结果的关系。在1857—1858 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中,马克思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关注这一问题: 一方面是纵向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展开;《大纲》的魅力也许正在于此。1859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 以下简称“《第一分册》”) 是马克思在《大纲》基础上尝试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六分册中的第一册,实际上也是这一计划中出版了的唯一一册; 该分册出版后,马克思的整个研究计划发生了改变。我们在该分册的初稿片段中能够看到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的反思,这其中就包括所有权问题。在《第一分册》的初稿片段中,马克思对所有权问题的关注对象,除了洛克的劳动本体论,即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对其劳动对象的所有权解释之外,还列举了其他经济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诞生的重要标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以尚处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阶段的欧州为写作的社会舞台,早期的资本主义既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也相当程度地暴露了它令人恐惧的破坏力。所以,《共产党宣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采取的并不是简单否定的态度,而是采取理性分析的态度。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些赞誉之词,使得资产阶级自己对自身的辩护都显得苍白无力。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现在来看,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资本主义还在不断地发展,还在前进,尽管步子很慢,有时候也遭到挫折,比如2008年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但总体来讲,资本主义还在往前走,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两个不可避免”原理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但是这个代替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几十年,甚至于也不是一两百年就能够完全实现的。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但实际上只是在个别国家获得了胜利,这样社会主义国家一定有一个阶段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处,二者同时存在。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这两个制度并存的现实不会改变。在这个并存的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既要认清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同时又要正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说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资本主义在经营这个过程当中的确累积了许多经验,这个经验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是有启发意义的,是可以借鉴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和资本主义打这样那样的交道是必要的、正常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相互学习的。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马克思谈及的未来社会的发展,由于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人的思想水平和教育水平普遍极大的提高,旧的分工模式将被淘汰,强迫的分工将变成人们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启示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启示 摘要 我国虽然位列大国之中,却仍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悬殊差距,一直是我国在迈向更强之路上,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虽然身为社会主义国家,但经济的发展却没有这种政治界限之分,我国的经济改革之路正是在邓小平等一代领导人在国外多方考察之下,走出来的。今天我们将再次回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去寻找和发现新的启示。 【关键词】:罗斯福新政马歇尔计划欧盟经济一体化 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件。虽然我们国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截至2008年6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股票数额从2007年6月的290亿美元激增至995亿美元,截至2008年6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类资产首次突破1.205万亿美元。在2008年我国国民拥有约2万亿美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这2万亿元的外汇储备中拥有7000亿元表现为美国的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作用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节节下降,使我国外汇资产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美元的急剧贬值,使我国通过贸易顺序差积累起来的财富迅速蒸发。而这些财富却是由我国底层劳动任命所积累起来的血汗钱,而且还导致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而这些钱足以解决我国现在人民的就医难,贫困儿童上学难问题中的任何一项。由此我国在经济发展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首过往的路,才能走的更远。因此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之路,还是很有意义的。 在这条道路上,罗斯福新政,马歇尔计划,欧盟经济一体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罗斯福新政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929年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

我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我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XXXX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 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新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因此,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而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成为占主导 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具有实际的支配和控制权。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的冲突和动乱,建立并实施了普及

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猛发展。到了20世纪末期,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它们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即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4、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三是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四是其它的阶层与集团的发展。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国家可以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可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

谈谈你对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谈谈你对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积累了空前的社会物质财富;它开辟了世界市场,不断把世界上各个孤立地区的人群从互相隔绝状态中解放出来,逐步融为一体;它创造了政治文明改变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使民主共和制度为一切文明民族所认同;它所创造的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政治规范则被证明是颇具效果的社会管理方式而称为人类文明的公共财富;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民主、平等、自由等等成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与新年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创造了空前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价值观念。虽然资本主义具有这些优点,但其同时也存在缺点:资本主义以最大的欲望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用血和火去侵略亚非拉美各民族地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造成经济危机的出现。在资本主义早期,大幅度发展经济,追求工业化,造成环境的恶化等等。随着生产的发展,贫富差距也在增大,劳动者无力消费起这么多的“过剩产品”,也就是马克思讲的劳动力再生产环节受到了阻碍。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中,分配和消费两大环节出现在故障。这就导致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危机。虽然可以通过税收调节贫富差距,通过补贴,信贷等措施增强底层劳动者的消费能力来避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但是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其注定要灭亡。1、根据马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变化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不可能永远存在,社会形态也一样,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一定会取代原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为合理的也是更适合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形态,所以社会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的。2、根据马哲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临界点时,就要发生质变。质变过后,又会在新的阶段不断发生量变。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也是由一系列的量变积聚最后发生质变来完成的。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当资本主义还能容纳(通过生产方式的不断调整)一定的现代生产力时,它就不可能灭亡,所以也就不能认为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一蹴而就的事。它的灭亡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3、矛盾统一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尽管它不断调整统治策略,也只能是暂时缓和了下矛盾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探索 1、原始蒙昧时期:西方古代神话传说:人本有罪,人性向恶。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本来自于自然。事在人为,人能胜天。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者,人也。”孟子最早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3、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人是理性的生物。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德谟克里特:“人是一个世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4、文艺复兴时期:人是有理性的生命体。人本平等,应当友爱。人有追求享乐的天性。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一课。)请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时间在哪一个国家诞生的? 学生回答:略。 设问:你能列举当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吗?为什么你的列举中没有苏联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苏联建立后因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直到他解体前,他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在他发展的最高峰他甚至可以与资本主义的老大哥美国平起平座。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解体呢?其解体对世界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再重温那段震惊世界的历史巨变。 ―――设计意图:一巩固知识,概括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二是设计坡度较小的问题,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进行铺垫。 多媒体展示:影片剪辑“苏联解体” 教师引导:看了这段影片,我有几个问题想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几个问题。

①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位普通公民,苏联的解体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②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苏联解体 又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的确如此,如果连苏联都解体转轨成了资本 主义国家,得出上面的结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社会主 义的前景似乎大大不妙。事实果真如此吗?社会主义到 底能不能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是 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 3.3.2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一是设计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二是初步引导学生认识苏联解体的影响。 二、探究学习 1.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制度的神话 ①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趁火打劫,为了证明资本主义 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他们列举了许多事例进行证明。他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举例说明呢?请讨论回答。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与强国的崛起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与强国的崛起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周 淼 摘 要 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经历着阶段性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里,一些强国开始衰落了,一些弱国崛起与发展了,探讨这些国家兴衰的原因,对于落后国家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落后国家若能因利趁便,抓住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适应这些新特点,变革生产关系,并趋利避害,便能乘势而上,获得发展。 关键词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强国崛起 发展中国家 作者周淼,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2)。 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资本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也经历着阶段性的变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在 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本主义自产生以来,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今天它已经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里,一些强国衰落了,一些弱国崛起与发展了,探讨这些兴衰的原因,对于落后国家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德日的崛起及启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始于16世纪,最终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是资本家独自经营的资本和企业,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第二阶段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般垄断阶段,资本主义总的特点是垄断组织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资本家与政府的结合日益紧密,抛开了所谓自由主义的外衣,国家逐渐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应该说,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是从来就有的,但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干预和调节的力度和范围都较小。第三阶段是二战后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四阶段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实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竞争与垄断阶段,在垄断阶段,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直至国际垄断。出现这些发展阶段,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迫使资产阶级不断地进行着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在自由竞争阶段,工业革命和自由竞争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集中不断发展和提高,资本主义垄断正是在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集中相适应的资本社会化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每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便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采用了新的生产形式,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在经济上崇尚自由主义,新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清除封建残余,取消一切不利于资本主义的限制措施和政府政策,实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特别是在对外关系上,崇尚自由贸易,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世界性的生产体系,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从而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外市场推销其工业品,另一方面又要从国外得到廉价原料,因此资产阶级必然要求打破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商品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扩张的主要形式。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海外扩张,争夺外国市场,向落 141

评价资本主义

我看资本主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在正式评价资本主义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资本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究竟资本主义什么呢?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着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实现。”但在我看来,对待资本主义,我们必须要辩证地,客观的评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评价: 一、要从同一国家实行两种制度的选择中判断制度的优劣性,而不是站在不同的国情立场上。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内因是最根本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对一定条件下同一实体的不同发展取向作比较,才是对事物作正确判断的前提,否则,就会出现判断的失真。因此,在评价资本主义时,我们要立足于每一个国家的实际国情。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由其国家的发展历史,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状况等综合决定的;而在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失败中得到的经验成果。国情决定其制度,所以不存在大多数国家实行资本主义,或者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就得出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或中国也应实行资本主义的结论,那是不符合实际,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的。 二、要从同一起跑线的制度竞争上认识资本主义,而不是只看现状。的确,当今世界发展现状,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而社会主义国家仍停留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但我们必须明确这不是判断制度优劣的标准。不同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不看历史,只看现在就做出判断,是不正确的。 三、要在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中评价资本主义,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而不是只看发展中的某一阶段就草率判断。如果当从现状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比社会主义好的,但若以发展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150多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其本质存在的弊端:资本主义必将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个人主义等问题,为社会矛盾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线。因此,在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将会如何,资本主义到底是利是弊,仍不是就今天就能草率下结论的。 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资本主义肯定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当然也有其无法掩盖的弊端。但由其发展的历史,其发展条件,其本质而言,其于资本主义国家是适合国情的制度;可是由中国的发展基础,社会背景决定了中国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在中国是注定失败的,这也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因此,在评价资本主义时,必须要立足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以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待。

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论述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100分) 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如下。 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资本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兴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具有实际的支配和控制权。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其二,终身雇佣。其三,职工持股。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的冲突和动乱,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猛发展。到了20世纪末期,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它们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即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4.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三是新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四是其它的阶层与集团的发展。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展历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并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阻碍因素:1.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2.中国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积累和准备。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4.重工业基础薄弱,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推动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 量的源泉。 启示:1.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取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健康发展。 2.稳定的政局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要条件。 3.要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民族科技,鼓励自主研发。做到科技独立。 4.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 1、从产生看: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 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膝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欧风美雨)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 (面粉,纺织等)。重工业基础薄弱。 3、从分布区域看: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资金准备不足,缺乏;?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 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 5、从发展过程上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发展缓慢。(外国资 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的阻碍、主义的压榨)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发展有利 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 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无产阶级)。 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 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新文化运动)。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 资本主义,难以得到独立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 【高频考点】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开始,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的市民,以法国琅城为代表,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使城市的发展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势力的束缚。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他们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黄金需求的增加,同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也促使他们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实现财富的梦想。《马可·波罗行纪》的诱惑、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等也是重要原因。 葡萄牙王室资助的迪亚士、达·伽马,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麦哲伦,在新航路开辟中成就巨大。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虏获黑人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的经营者。“三角贸易”使非洲喪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掠夺: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