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宋明理学 (2)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宋明理学 (2)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宋明理学 (2)
高中历史备课参考 宋明理学 (2)

第4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儒学也深深影响着佛教、道教。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形成

北宋时,儒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有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所以“理学”又称“程朱理学”。

2.内容

(1)二程:①理学思想的核心: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先有理而后有物。②他们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③在认识论上,他们提出“格物致知”。

(2)朱熹:①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②他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③他提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④他进一步发挥了“格物致知”,提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影响

(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日形成“朱子学”学派。

分角度比较二程和朱熹的主张

(1)宇宙观

①“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伦理观

①“二程”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②朱熹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认识论

①“二程”提出“格物致知”。

②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三.陆王心学

1.主张

(1)陆九渊: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①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故这一学派被称为“陆王心学”。

②他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③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④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影响

(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与之相对应“二程”的观点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答案】B

【解析】朱熹的观点是伦理观的内容,所以在四个答案中找“二程”的伦理观点即可。2.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的根本区别( )

A.求“理”的方法不同

B.对“理”的认识不同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D.义利观的不同

【答案】B

【解析】A只是两者表面的不同。朱熹的“理”是外在的,而陆九渊的“理”是内在的,“心即理也”,这是他们的本质不同。两者都是唯心主义思想,所以C也不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