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语文高三必修一必修二课本复习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三必修一必修二课本复习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三必修一必修二课本复习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三必修一必修二课本复习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整理

第一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沁(qìn)园春橘(jú)子百舸(gě)争流怅寥廓(liáo)(ku?)嵘(zhēng)(r?ng)挥斥方遒(qiú)浪遏(a)飞舟开天辟(pì)地吝啬(lìn)(sa)嬉(xī)游

澄(ch?ng)清召(zhào)唤凄(qī)厉不驯(xùn)明澈(cha)灰烬(jìn)脊(jǐ)骨不屈不挠(náo)摇曳(ya)睫(ji?)毛瞳(t?ng)孔曙(shǔ)光轻蔑(mia)惆怅(ch?u)(chàng)给(jǐ)予叮咛(níng)迂(yū)回眺(tiào)望撩(liáo)起

喧(xuān)响坐标轴(zh?u)噼噼(pī)啪(pā)啪絮絮(xù)叨(dāo)叨狂妄(wàng)自信迷惘(wǎng )炫(xuàn)耀晨曦(xī)沉湎(miǎn)面面相觑(qù)宠(chǒng)爱溺(nì)爱怪癖(pǐ)粘(nián)着你粘(zhān)贴抹煞(shā)摭(zhí)拾诧(ch à)异横(hang)蛮祈祷(qí)(dǎo)磕(kē)绊(bàn)颤(chàn)抖冰雹(báo)夭(yāo)折碾(niǎn)成引吭(háng)试啼自艾(yì)自怜焦灼(zhu?)

干瘪(biě)入不敷(fū)出藐(miǎo)视刻薄(b?)薄(báo)片啮噬(nia)(shì)吮(shǔn)吸恪(ka)守赐(cì)予钦(qīn)佩教诲(huì)兢兢(jīng)刹(chà)那犄(jī)角擂(l?i)鼓纤(xiān)巧瞠(chēng)目结舌商榷(qua)忐忑(tǎn)(ta)雏(chú)形斟酌(zhēn)(zhu?)甄(zhēn)别思忖(cǔn)妥帖(tiē)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沁园春怅寥廓瞳孔遒曙光轻蔑沉湎晨曦摭拾急躁惆怅怙恶不悛翱翔磕绊淘汰蒙蔽恪守啮噬

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瞠目结舌犄角面面相觑干瘪残骸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百舸:大船。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浪遏飞舟:阻止。嬉游:游戏,玩耍。明澈:明亮而清澈。

不驯:不顺服。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惆怅:伤感、失意。不屈不挠:不屈服。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迂回:环绕。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似水流年:像水一样流逝的光阴。流年,光阴。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炫耀:照耀;夸耀。沉湎:沉溺。

摭拾:拾,拣。文中指袭用现成的词语。怨天尤人:尤,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焦灼:非常着急。自艾自怜:自己怜惜悔恨自己。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刻薄:(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地苛求。

落寞:寂寞;冷落。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深深地。

完美无瑕:完善、美好,没有缺点。瑕,缺点。

瞠目结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多形容吃惊或窘迫的样子。瞠:瞪眼睛。

举棋不定:拿起棋子不能决定怎么下。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棋,主意,主张。

势不两立:敌对双方矛盾尖锐,其势不能并存。也比喻矛盾不可调和。势,形势。

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一线生命。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去。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

死前残存的喘息。

百无聊赖:喻指思想感情没有依托,非常无聊。聊,依靠。

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一如既往:完全跟从前一样。既,已经。

二、文学常识

1、词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2、作家作品

①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②郭小川(1919--1976),河北丰宁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后长期在新闻、宣传、文艺部门工作,并坚持诗歌创作。先后出版《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诗选》等十余本诗集。郭小川作为一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鸣,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诗人还善于把强烈的时代精神与自身日益成熟的诗歌艺术结合起来,借助浓郁的抒情、鲜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构思,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并引起长久的思索。他曾采用阶梯式、民歌体、自由诗、新辞赋体等多种诗体形式进行创作,尤其是在学习我国民歌和古代诗歌、词赋的表现手法,倡导与实践新格律体诗歌创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③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评。他的诗作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态度,足以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

④潘洗尘,1964年生,1982--1986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中文系,现为天问文化传播机构董事长。

⑤杨子,本名杨选堂,1927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行政院参事兼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

事长。

⑥张洁(1937--),生于北京,原籍辽宁,从小被父亲遗弃,靠母亲抚养长大,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1981年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这是中国第一部拥护邓小平路线的政治小说)等。《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电视剧《有一个青年》获全国优秀电视剧评一等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她的许多小说意境含蓄深沉,文笔清新,富有散文的抒情,如同一幅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的拨动读者的心弦”(黄秋耘语)。

⑦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

⑧毕淑敏,女,汉族,祖籍山东文登,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8卷)等。

第二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跋涉(básha) 闲暇(xiá)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a) 麻痹(bì) 钥(yào)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木直中(zh?ng)绳槁暴(pù) 参省(xǐng) 骐骥(qíjì) 须臾(yú) 跬(kuǐ)步舟楫(jí) 锲(qia)而不舍

契(qì)约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镂(l?u) 句读(d?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苌弘(cháng h?ng) 真知灼(zhu?)见卓(zhu?)越出类拔萃(cuì) 炽(chì)热疑窦(d?u) 器皿(mǐn)

谄(chǎn)媚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慰藉:安慰。戕害:伤害。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举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同类的事。

3、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揉使之然也:"揉"通"煣",火烤。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2)古今异义(前面是古义,后面是今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博地学习,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者某事物金石可镂:金属制品,黄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表结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一般的人,大众

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读书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用不着,不需要

吾从而师之:跟从并且,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学制的初级阶段

(3)一词多义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4)望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6)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乐师;学习)犹且从师而问焉(老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7)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8)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9)焉

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于其身业,则耻师焉(句末语气词)10)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嗟"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感叹。)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11)其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代指"中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代"书")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中语气词,表揣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代词,他/他们)

其可怪也欤(指示代词,"这")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代词,指前文的"君子"即"士大夫")12)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丛)

……而耻学于师(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不拘于时(被)其皆出于此乎(在)

13)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啊"或不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用于一般陈述句或语气轻微的感叹句句末,表示认定,"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用于句末,与疑问代词"何"呼应,表示反问,"呢"。)14)则

于其身业,则耻师焉(连词,表转折,"却"。)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词,表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用在谓语前面,帮助表示判断,"就是"。)

15)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以"作"因"讲。)16)者

假舟楫者(……的人)此数者用兵之患业,而操皆冒行之(代词,……的情况)

子瑜者,亮兄谨也(表判断)

17)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

锲而舍之(表承接)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臂非加长也,而见者也(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登高而招(表承接)

18)故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明知故犯(故意)温故而知新(原来的东西)(4)词类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5)特殊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煣以为轮(省略句)

二、文学常识

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

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3、作家作品

(1)赫尔曼o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代表作《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3)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今辽宁省凌源县),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昌黎韩愈",人们也称他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评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4)王梓坤,数学家,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人。他在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于1984年首次提出"尊师重教",并与北师大部分教授建议在全国设立教师节。全国人大次年通过决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第三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岁亦莫止(mù) 狁(xiǎn)(yǔn) 不遑(huáng) 载饥载渴(zài) 靡盬(mǐ)(gǔ)

忧心孔疚(jiù) 我行不来(lài) 骙骙(kuí) 小人所腓(f?i) 雨雪霏霏(yù)

象弭(mǐ)喧嚣(xiāo) 筏船(fá) 寰宇(huán) 肴馔(yáo)(zhuàn) 神裔(yì) 宅邸(dǐ) 眷念(juàn) 魂牵梦萦(yíng) 酒阑灯灺(lán)(xia) 惦念(diàn) 喜上眉梢(shāo)

绮窗(qǐ)搭讪(shàn) 悠邈(miǎo) 褪色(shǎi) 一饮一啜(chu?) 田塍(ch?ng)

濡染(rú) 烙印(lào) 匝数(zā) 侘傺(chà)(chì) 铩羽而归(shā) 恬淡(tián) 缔造(dì) 谪居(zh?) 低徊(huí) 欷嘘(xī)(xū) 根深蒂固(dì) 发轫(ran) 檀香山(tán)

方兴未艾(ài) 含辛茹苦(rú) 翘首(qiáo) 桑梓(zǐ) 蕞尔(zuì) 翰苑(hàn)

别墅(shù) 逃遁(dùn) 熠熠闪光(yì) 静谧(mì) 奇诡(guǐ) 悲怆(chuàng)贫瘠(jí)矫饰(jiǎo) 游泊(b?) 酥骨(sū) 迁徙(xǐ) 戈壁(gē) 按捺(nà) 憔悴(qiáo)(cuì) 颠簸(bǒ) 惶惑(huáng) 丰子恺(kǎi) 抛锚(máo) 崔颢(hào) 廿七(niàn)辜负(gū)

粘合(nián) 什刹海(chà) 菜圃(pǔ) 烟垢(g?u) 渗浸(shan) 打夯(hāng)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狁靡盬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霏霏喧嚣筏船寰宇肴馔神裔喜上眉梢眷念绮窗

魂牵梦萦酒阑灯灺宅邸惦念搭讪一饮一啜悠邈崎岖田塍濡染烙印匝数侘傺

铩羽而归恬淡缔造谪居低徊欷嘘发轫檀香山根深蒂固翘首桑梓蕞尔方兴未艾翰苑别墅逃遁含辛茹苦静谧奇诡贫瘠熠熠闪光雄浑悲怆矫饰游泊酥骨迁徙戈壁按捺憔悴颠簸惶惑丰子恺抛锚崔颢什刹海辜负菜圃烟垢渗浸打夯

3、重点词语释义

薇亦作止:作,生,指初生;止,句尾语气助词。

岁亦莫止:莫,同“暮”。

靡室靡家:靡,无。

不遑启居:不遑,不暇,没有空。

载饥载渴:载,又。

靡使归聘:聘,问候。

忧心孔疚:孔,很。

彼尔维何:尔,同“”,花盛的样子。

彼路斯何:路,同“辂”,大车。

戎车既驾:戎车,兵车;既,已经。

四牡业业:业业,高大的样子。

四牡骙骙:骙骙,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腓,隐蔽,掩护。

岂不日戒:日戒,天天警惕戒备。

忧心孔棘:孔棘,非常紧急;棘,急。

雨雪霏霏:雨,下(雪);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什么疾病和事故。恙,病。

惠赐: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

费尽心机:用尽了心思。

寰宇:寰球,天下。

肴馔:丰盛的饭菜。

审慎:周密而谨慎。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非常深切,达到梦中都在牵挂的地步。

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打破尴尬局面而主动找话说。

悲欢离合: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铩,摧残、伤害。

悠邈:久远。邈,遥远。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方兴未艾: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形容事物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逃遁:逃跑,逃避。

熠熠:形容闪闪发光。

概莫能外: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

静谧:安静。

奇诡:奇特,诡异。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悲怆:悲伤。

迁徙:迁移。

寂灭:沉寂灭绝,也指死亡。

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

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

撼动:摇动,震动。

按捺:克制,抑制。

惶恐:惊恐而疑惑。

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毫无趣味。

惦念:心里牵挂,念念不忘。

以此类推:根据这一事物,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

粘合:粘贴胶合,引申为聚合。

僻静:地方偏僻、清静。

贫寒:穷苦。

辜负:对不起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等。悠然:形容悠闲舒坦的样子。

仓皇:仓促而慌张。

恒久:永久,持久。

见证: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虚无: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二、文学常识

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依据内容及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诗大部分是民歌。

-7-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上合称“六义”。

2、四言诗:每句4字或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民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情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逐渐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少数诗作。

3、荷马史诗简介: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相传是公元九世纪一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始祖,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这是人类童年时代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4、摄影散文《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

5、柯灵: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少时因家贫失学,走上了文学道路。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7、韩少功:1953年生。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由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2000年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8、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4年,老舍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此间他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的驾驭语言,善于准确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

第四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煮茗(míng) 蛰(zh?)居闽粤(mǐn)(yua) 丰腴(yú) 赭(zhě)色乌桕(jiù) 远阜(fù) 诳语(kuáng) 惊骇(hài) 雾霭(ǎi) 喷薄(b?) 阴霾(mái) 攫来(ju?) 混沌(dùn)

瘴气(zhàng) 剔(tī)透粗犷(guǎng) 奔放不羁(jī) 千峰万壑(ha) 咆哮(páo)(xiào) 壬(r?n)戌举酒属(zhǔ)客窈窕(yǎo)(tiǎo) 冯(píng)虚御风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 酾(shī)酒横槊(shu?)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a) 嫠(lí)妇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u) 衽(ran)席攒蹙累积(cuán)(cù) 斫榛莽(zhu?)(zhēn) 箕踞而遨(jī)(jù) 颢(hào)气引觞(shāng)满酌僇(lù)人

施施(yí)(yí)而行焚茅伐(fá) 无尽藏(zàng) 垤(di?) 涟漪(lián)(yī) 鼬(y?u) 蓊郁(wěng)

鳘鱼(mǐn) 忧悒(yì) 酢(cù) 追溯(sù) 嗥叫(háo) 驯服(xùn)

迸发(bang) 毛骨悚然(sǒng) 蜿蜒(wān)(yán) 湍急(tuān) 饿殍(piǎo) 艾蒿(hāo)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煮茗蛰居丰腴赭色乌桕诳语惊骇雾霭阴霾攫来剔透粗犷奔放不羁千峰万壑壬戌棹扣舷袅袅酾酒横槊相与枕藉嫠妇愀然引觞满酌施施而行涟漪忧悒酢追溯嗥叫毛骨悚然蜿蜒饿殍艾蒿

3、解释下列词语。

诳语:骗人的话。忧悒:忧愁不安。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安谧:安宁,安静。

愤世嫉俗:对于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憎恶。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息息相通:说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饿殍:饿死的人。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4、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1)举匏尊以相属(通“樽”,酒杯)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3)山川相缪(通“缭”)4)自余为僇人,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5)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通“趋”,往。

(2)古今异义(例)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古义未尝今义没开始

攒蹙累积古义重叠、积压今义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从这时今义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古义更换交替今义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古义拨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古义接近今义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从前今义朝

故为之文以志古义记今义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3)一词多义(例)

1)如

A 纵一苇之所如(往)B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好象)

C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比得上)

D 如期完成(按照)

2)属

A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D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亲属)

E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固

A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 雍州之地,yao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4)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5)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6)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7)苟

A 苟非吾之所有(假如)

B 欲苟顺私情(假如)

8)虽

A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9)异

A 始指异之(称奇)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10)特

A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

B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11)为

A 余自为像人(成为)

B 故为之文以志[为(表目的)]

12)而

A 觉而起,起而归(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B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饰,译为“地”、“着”)

C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13)乎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B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C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用于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4)词类活用(例)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5)特殊句式(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二、文学常识

1、赋:“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作家作品

1)郁达夫:名文,字达夫。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2)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提倡“古文”创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5)梭罗:作家、思想家。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6)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沙乡年鉴》的作者。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整理

第一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轮廓(ku?) 翌(yì)日孩稚(zhì) 虔诚(qián) 跌宕(dāng)

恬静(tián) 禁锢(gù) 憧憬(chōng jǐng) 绚(xuàn)丽丰饶(ráo)

如醉如痴(chī) 毋(wú)宁瞥(piē)一眼粗糙(cāo) 骇(hài)人

曙(shǔ)光蓓(bai)蕾奢侈(shēchǐ) 祈祷(qídǎo) 隐遁(dùn)

铿锵(kēng qiāng) 亘(gan)古不变坍圮(tān pǐ) 熨贴(yùtiē) 攫(ju?)

捋(lǚ)着触须撅(juē) 步履(lǚ) 隽(juàn)永时髦(máo)

昵(nì)称人寰(huán) 突兀(wù) 摇曳(ya) 昊天(hào)

仓猝(cù) 一幢(zhuàng) 凛冽(lǐn lia) 拯救(zhěng) 攫住(ju?)

创痛(chuāng) 田凫(fú) 椋鸟(liáng) 潺潺(chán)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翌日虔诚恬静禁锢憧憬绚丽毋宁攫住瞥一眼坐落亘古不变坍圮熨贴捋着触须撅步履隽永昵称人寰余暇铿锵缘分蓓蕾突兀摇曳仓猝凛冽拯救田凫椋鸟潺潺昊天奢侈祈祷曙光

3、解释下列词语。

瞥:很快的看一下。翌日:次日,第二天。

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禁锢: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如醉如痴:形容做事情非常着迷。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变幻莫测:变化难于琢磨。测,预测。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没有改变。熨帖:贴切,妥帖。

坍圮:毁坏、倒塌。灼烈:火烧、火烫般的。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扶弱济困:扶持弱小的人,救济困苦的人。蹑手蹑脚:形容行动小心轻捷。

一筹莫展:比喻束手无策。疑神疑鬼:形容疑虑重重。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人寰:人间。寰,广大的地域。

突兀:高耸。兀,高高地突起。峥嵘:高峻。

摇曳:摇荡。曳:拖,拉,牵引。仓猝:匆忙。猝,猝然。

凛冽:刺骨的寒冷。创痛:因受创伤而感到的疼痛;痛苦。创,创伤。攫住:抓住。昊天:广大无边的天。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栩栩,生动的样子。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艺术作品或室内陈列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明目张胆:原形容很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昂首阔步:抬起头,大踏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勇往直前。

莫名其妙:不能说出其中的奥妙。无法解释或不合常理。

凄风苦雨:原形容天气恶劣。后也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二、作家作品:

1、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作品有《我生命的故事》,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此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

3、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4、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父与子》是他的代表作。

5、劳伦斯,英国作家。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作的突出特点。他的作品还有《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等。

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天的活动,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人类生活的全面考察。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而且,作者还以自己的痛苦精力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写作技巧: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揣摩意味深长的语句。

2、《我与地坛》:实际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生活

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写作技巧:言辞恳切、准确,感情真挚、深沉,立意新颖独到。

3、《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艺术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写作技巧: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的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第二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狙(jū)击瓦砾(lì) 一撮(cuō)盐粘(zhān)住匮(kuì)乏

翘(qiào)尾巴胡诌(zhōu) 窒(zhì)闷模(mú)样肆(sì)虐

衣襟(jīn) 泥泞(nìng) 梗(gěng)概嗜(shì)好欢呼雀(què)跃

吝啬(lìn sè) 颤(chàn)动甲胄(zhòu) 威风凛凛(lǐn) 跛(bǒ)脚

颠簸(bǒ) 径(jìng)自吞噬(shì) 瞳(tóng)孔冥冥(míng)

无济(jì)于事襁褓(qiǎng bǎo) 胡子茬(chá) 惊骇(hài)万状揪(jiū)紧

烟熏火燎(liáo) 愕(è)然褪色(tuìshǎi) 器械(xiè) 霎(shà)时间

肃穆(mù) 粗犷(guǎng) 闪烁(shuò) 啐(cuì)烟头瞭(liào)望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狙击瓦砾一撮盐粘住翘尾巴胡诌窒闷模样冥冥

烟熏火燎衣襟泥泞梗概嗜好吝啬颤动甲胄跛脚匮乏威风凛凛颠簸径自吞噬瞳孔无济于事襁褓胡子茬揪紧肆虐惊骇万状愕然褪色器械肃穆粗犷闪烁瞭望霎时间啐烟头欢呼雀跃

3、解释下列词语。

狙击:埋伏在隐秘地点伺机袭击敌人。胡诌:随口瞎编、胡说。

震荡:振动、动荡。多指社会、声音等。颤悠:颤抖摇晃。

肃穆:严肃、安静;严肃和睦。吞噬:吞食;并吞。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粗犷:粗野,粗鲁;粗豪,豪放。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济,有益,帮助。惊骇:惊慌害怕。

欢呼雀跃:欢乐地呼唤,高兴得像雀儿一样的跳跃。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瞭望:登高望远;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人。

冥冥:黑夜,黑暗。窒闷:因呼吸困难或氧气不足而导致的心胸不透气感。

二、作家作品。

1、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2、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3、安妮·弗兰克,犹太少女。《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

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

1、《一个人的遭遇》:小说节选部分写的是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从俘虏营逃回后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事故等,突出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不幸。写作技巧: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在叙述中,穿插抒情、议论,这些抒情和议论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闪烁着口语的智慧。

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的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各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品的基调灰暗、沉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

3、《安妮日记》: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4、《图片两组》:第一组的四幅照片,都是摄影者捕捉的战争中人们的生活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他们告诉人们,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人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一切。第二组的两幅照片,摄影者通过人群场面来表现主题。画面上人们的笑容是摄影者着重表现的内容。

第三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厥(jué) 弥(mí) 殆(dài) 洎(jì) 嫱(qiáng) 辇(niǎn)

摽掠(piāo) 鼎铛(chēng) 逦迤(lǐyǐ) 锱铢(zī zhū) 庾(yǔ) 涡(wō)

骊(lí) 鬟(huán) 霁(jì) 椽(chuán) 纶(guān) 酹(lèi)

榭(xiè) 舷(xián)梯簇(cù)新挪(nuó)动拾(shè)阶而上翘(qiáo)首半晌(shǎng) 虔(qián)诚湔(jiān)雪顷(qǐng)刻海风轻拂(fú) 寒风凛(lǐn)冽归咎(jiù) 饶(ráo)恕亚裔(yì)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厥弥殆洎嫱辇票铛逦迤锱铢庾涡骊鬟霁椽纶酹榭舷梯簇新挪动

拾阶而上翘首半晌虔诚湔雪海风轻拂寒风凛冽归咎饶恕

3、解释下列词语。

蜀山兀:形象词用如动词,这里指树林被砍光了。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盘盘焉: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样子。”气候不齐:一样。

梳晓鬢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雷霆乍惊:突然。

秦爱纷奢:豪华。直栏横槛:栏杆。

可怜:可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用作意动,以之为鉴。千古:从古到今,极言时间长。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才的人,文中指英雄。舷梯:上下轮船、飞机等用的梯子。翘首:抬起头来望。

成仁: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湔雪:洗雪。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的用法与此相同。

燕赵之收藏:动词用如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下句的“经营”用法同此。

国:地方。华:花白的。顾:回望。堪:能够。赢:落得。归咎:归罪。

4、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暴霜露(“暴”通“曝”,冒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勿”,不要。)(2)一词多义(例)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词)

兵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名词)

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形容词)

故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因此,连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得诚不得已(能够,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

亡诸侯之所以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暴暴秦之欲无厌(凶暴的,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暴霜露(暴露,动词,读暴pù)

终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为”意为“治理”,动词;后“为”是“被”,介词)为至丹以荆卿为计(作为,动词)

邯郸为郡(成为,动词)

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副词)

始速祸焉(才,副词)

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动词)

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表示最小的整数,数词)

一肌一容(所有的,全部、权,形容词)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的,结构助词)

秦人视之(它,指代金玉珍宝)

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他们,指代“秦人”)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往,去,动词)

使使负栋之柱(让,动词)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连词)

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动词)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动词)

(3)古今异义(例)

率赂秦耶(古义:一概,全都。今义:率领;不慎重)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在的,事实上)

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下而从六国破亡多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直走咸阳(古:趋向;今:行)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精密;今: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天气特征;今: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韩魏之经营(古:搜集保存;今:策划并管理,计划和组织)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值得怜悯)

(4)词类活用(例)

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始速祸焉(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

日削月割(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骊山”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构”的处所:从骊山)

廊腰缦回(名词“腰”“缦”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回”的状态: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缦带一样)

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名词“蜂房”“水涡”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矗”的状态:像

蜂房,像水涡)

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名词“龙”“虹”,受状语“何”修辞,用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鼎”“玉”“金”“珠”分别作“铛”“石”“块”“砾”的状语:“把鼎”“把玉”“把金”“把珠”。“铛”“石”“块”“砾”作省略主语“秦人”的谓语,用作动词:“视为铛”“视为石”“视为块”“视为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

族秦者秦也(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

奈何取之尽锱铢(形容词“尽”带宾语“锱铢”,用作动词,取尽)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动词“收藏”“经营”用作名词:收藏的珍宝,聚敛的珍奇。形容词“精英”用作名词,指金玉珍宝)

(5)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被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战。洎牧以谗诛函谷举

3)特殊句式。

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

辇来于秦(介词结构后置)(长桥复道)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省略主语)

二、文学常识

1、“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

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

2、作家作品

(1)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2)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俱佳。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表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咏史诗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清丽生动,为世传诵。著有《樊川文集》。

(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4)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开创了豪放词派,在坚持抗战,用诗词抒发爱国感情方面,又与陆游齐名,把南宋爱国

主义文学创作推向高峰。

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

1、《六国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以古讽今。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2、《阿房宫赋》: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写法的主要特点:想象、比喻与夸张;描写、铺排与议论;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3、《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80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不禁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我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写作方法: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落日》:这是一篇事件通讯,对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标志性事件作了即时报道。结构图示如下:

签字场所8点多

代表到来8点半,8点50分

准备(7点多)

仪式开始9时整,9时10分,9时18分

投降书脏了9时18分以后

写作方法:叙述、描写、说明和议论融为一体。

6、《消息二则》: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下跪

结构感受

影响

《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

编撰的原因、目的及意义

倒金字塔结构新教材内容

教材的使用方式和范围

第四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踱(du?)步梵(fàn)婀玲霎(shà)时淅沥(xīlì) 擎(qíng)天

仓颉(ji?) 薄(b?)荷苔藓(tái xiǎn) 舐(shì)犊蓊(wěng)郁

惊悸(jì) 夹(jiā)克抛掷(zhì) 呢(ní)帽岑(c?n)寂

沾(zhān)染脖颈(gěng) 释鳏(guān) 瞑(míng)目机杼(zhù)

粜(tiào)卖麂(jǐ)皮汜(sì) 怔怔(zhang) 氤氲(yīn yūn)

抻(chēn) 钝(dùn)响蹒跚(pán shān) 芒(máng)刺蹙眉(cù)

踌蹰(ch?u chú) 寒暄(xuān) 尘芥(jia) 羁绊(jībàn) 懵懂(měng)

牛犊(dú) 欺侮(wǔ) 歇憩(qì) 落(lu?)空翠幄(w?)

擂(l?i)鼓敕(chì)造纨绔(wán kù) 錾(zàn)银盥(guàn)洗

条褥(rù) 嗔(chēn)视内帷(w?i) 斟(zhēn)茶两靥(ya)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踱步梵婀玲霎时仓颉苔藓舐犊蓊郁

惊悸抛掷呢帽沾染释鳏瞑目擎天

机杼粜卖麂皮汜抻钝响岑寂

蹒跚芒刺踌蹰寒暄尘芥羁绊氤氲

牛犊欺侮歇憩擂鼓敕造纨绔斑驳

錾银条褥嗔视内帷斟茶两靥怔怔

盥洗翠幄懵懂蹙眉

3、解释下列词语。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幽僻:深远,僻静。

袅娜:柔美的样子。倩影:美丽的影子。倩,美丽,美好。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岑寂:寂静。

濑:湍急的水。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更,经历。

怨府:怨恨集中的地方。这里指埋怨的对象。淡然:漠不关心的样子。

俨然:文中指摆出庄重的样子。出格:与众不同。

讪讪:难为情的样子。怔怔:因吃惊而失神愣住的样子。

悲悯:悲天悯人,形容富有同情心。涎皮:嬉皮笑脸。

莞尔:微笑。忖度:推测,揣度。

内帷:内室,女子的居处。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寒暄:问寒问暖。指见面时谈些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二、作家作品。

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是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2、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3、汪曾祺,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浦桥集》、《塔上随笔》,文学

评论集《大淖记事》。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4、孙犁,原名孙树勋。早期作品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50年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开创者。《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

5、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6、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

7、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叙。

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

1、《荷塘月色》: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第一部分:点明心境,交代缘由;第二部分: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三部分: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四部分:江南采莲,向往憧憬。写作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用词精当,又运用了叠词,博喻和通感,描写形象,十分传神。

2、《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3、《金岳霖先生》: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以恬淡作底蕴,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自然洒脱的“散”之美。

4、《亡人逸事》:作者精心选择了亡妻一生中四个重要的横断面——“缘定”、“初识”、“持家”、“临别”,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作者悼念亡妻,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

5、《祝福》: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写作技巧: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

6、《边城》: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写作技巧: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语言文白杂糅,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

7、《林黛玉进贾府》: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情节的发展。写作技巧:全文以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写环境与写人物交错起来,使笔势有变化,情节有波澜。写环境有详有略,写人物有虚有实,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巧妙构思。

(完整)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全解 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单元概览】 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选编的7首中国诗歌,2首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九首诗的主题可以用一个“情”字来贯穿:《沁园人?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错误》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阅读时,把握这些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每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就不难理解了。在学习中,我们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去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诗歌,也都是意象运用的成功典范。对它们思想感情的理解,离不开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意象,就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是客观事物在人心灵中的投影,是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诗歌的情感表态一般都要借助意象。我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如“明月”、“杨柳”、“秋风”、“斜阳”等,其内涵早已超越客观事物本身,而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积淀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在作品中一看到这些词语,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 【方法指要】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现代诗歌基本体例及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在阅读鉴赏中,能感受诗歌的形象,品味它们的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要做到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阅读要求,就需要我们对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对作品进行真正的阅读鉴赏。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现代诗歌鉴赏的原材料,一般有两大来源:一是现代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导学一体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学法建议】 1、认真阅读“前文梗概”,精读文本。 2、研习文本要注意找出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的作用。 3、找出索科洛夫在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的语言,分析语言的特点。 【预习】 1.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前苏联作家。生于顿河维辛克镇克鲁日林村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926年肖洛霍夫开始构思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经过14年时间,四卷本分别于1928、1929、1933、1940年出版。该作品和小说主人公在苏联引起多次争论,但由于它在苏联文学史上别开生面地反映了广阔的历史画面,生动真实地表现了哥萨克民族在1912年至1922的动荡岁月中的历史,这部小说仍然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并于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在此期间,肖洛霍夫还发表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的第一部(1932),第二部于1959年发表,全书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苏联个体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过程,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小说的成功使作家在苏联文学界地位进一步提高。 卫国战争期间,肖洛霍夫作为随军记者,在前线又写下许多的随笔和短篇小说。其中主要有特写《在顿河》(1941)、《在顿河上》(1941),《在个萨克集体农庄里》(1941)和《战俘》等。短篇小说有《憎恨的科学》(1942)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从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角度来写战争,对战争进行反思,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思考 ①本文的情节波澜起伏,而这点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活动变化展示出的,试作具体分析。 ②本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他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讲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③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整合

高一语文教材整合方案 高一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为高三的语文学习奠基。 二、整合背景: 学校逐步深入的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三、学情解说 本届学生中考成绩极低,语文基础不好,学习能力极低,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难度极大,且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学习。 四、整合方针: 降低起点,放低要求,改变目标,培养学习能力,指向高考。 五、整合方案: (一)了解语文必修①教材的编写意图 1.力求照顾高一学生“初始”的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①是提供高中必修课起始阶段使用的,所以,在选文、撰写导语以及确定“研讨与练习”的题目上,不但力求照顾高一学生“初始”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力求体现初高中语文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上的异同,以便明确师生在认知上的定位,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教和学在效果上达到本质的提升。 2.落实本套书综合性的特点 “综合性”是指: 第一,教学目标的综合。教科书中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就必修①第一单元,要求对本单元的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这是“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而本单元选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其三个维度目标在本单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课程内容的综合。学科本身各种要素的综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等。例如,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就是对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综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阅读或拓展课外未知的阅读,培养积累整合、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内容的综合由此得以体现。又如,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研讨与练习”第四题:“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必修一)汇总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分析(必修一) 我省我市从今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对于这套新教材,不少教师还较陌生。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能切实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本人学习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照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具体认识、分析、使用好这套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贯穿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方面目标: 积累·整合----知识、能力的积累与融会贯通,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整合而形成的语文基本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感受鉴赏基础上的深层次提升、吸收和内化(人文与知识)。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应用·拓展------实现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应用目的。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学习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发现·创新----更高层次上的目标(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

必修二文学常识 1、史铁生:《我与地坛》作者,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2、劳伦斯:《鸟啼》作者,英国作家,代表作品《儿子与情人》、《虹》等。 3、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 4、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黄雀在后》等。其作品主要艺术特色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5、师陀:《说书人》作者,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谷》、《果园城记》。 6、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作者,苏联作家,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7、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者,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8、朱启平:《落日》作者,中国记者,《落日》被看成是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 9、杜牧:《阿房宫赋》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有《樊川文集》,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0、苏洵:《六国论》作者,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有《嘉祐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1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稼轩长短句》。 12、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散文集《你我》等。 13、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作者,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14、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作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红楼梦》。 15、鲁迅:《祝福》作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16、《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17、沈从文:《边城》作者,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等,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总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一总复习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重点说明: 本单元有诗歌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普通妇女的歌颂之情。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要多读,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描述性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也称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学习要点: 第1课沁园春·长沙 一、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 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二、课文再现 背诵《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三、写作素材 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年青春激情的写照。 第2课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一、课文再现背诵重点语段: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二、写作素材 春雨带来生的喜悦。踏着雾湿的小路,撑一把伞,一把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轻轻走进杨柳成荫、烟雨如织的江南小道。江南的烟雨,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悠悠地飘落。柳岸风堤撑纸伞的仕女们,走在云雾之间一般,带起梨花的清甜的香味。江南的生活充满诗意。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苏教版必修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同“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3、万几宸翰之宝。(同“机”)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⑴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⑵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⑶以地事秦。(侍奉) 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焚烧/化成焦土) ⑸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 ⑹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 ⑺朝歌夜弦。(唱歌/弹琴) 2、名词作状语。 ⑴日割月削。(一天天/一月月) ⑵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 ⑶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⑷朝歌夜弦。(早晨/夜晚) 3、形容词做动词。 ⑴不能独完。(保全) ⑵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底) ⑶始速祸焉。(招致) 4、动词做名词 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的金玉珍宝) 5、使动用法。 ⑴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6、意动用法。

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三、古今异义。 ⑴其实百倍。 古:它的实际情况。 今: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表转折意,副词) ⑵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与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⑶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⑷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谋和力量。 今: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古:旧事,成例。 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⑹至于颠覆。 古: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以至于”。今: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②表示令提一事。 ⑺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 今:表示又一次。 ⑻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⑼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_背诵总复习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 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默写)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

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_,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嗟乎!_____________!

完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整理 第一专题知识整理 一、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橘.子(jú)嬉.游(xī)澄.清(chéng)召.唤(zhào)凄.厉(qī)不驯.(xùn) 思忖.(cǔn)明澈.(chè)灰烬.(jìn)脊.骨(jǐ)摇曳.(yè)睫.毛(jié)瞳.孔(tóng)妥帖.(tiē)曙.光(shǔ)轻蔑.(miè)给.予(jǐ)叮咛.(níng)迂.回(yū)眺.望(tiào)甄.别(zhēn)撩.起(liāo)喧.响(xuān)狂妄.(wàng) 迷惘.(wǎng)炫.耀(xuàn)晨曦.(xī)商榷.(què)沉湎.(miǎn)宠.爱(chǒng)溺.爱(nì)怪癖.(pǐ)粘.贴(zhān)抹煞.(shā)犄.角(jī)摭.拾(zhí)诧.异(chà)横.蛮(hèng)颤.抖(chàn)冰雹.(báo)夭.折(yāo)擂.鼓(léi)碾.成(niǎn)焦灼.(zhuó)干瘪.(biě)藐.视(miǎo)刻薄.(bó)薄.片(báo)刹.那(chà)吮.吸(shǔn)恪.守(kè)赐.予(cì)钦.佩(qīn)教诲.(huì)沁.园春(qìn)坐标轴.(zhóu)峥嵘 ..(chóu chàng) ..(zhēng róng)吝啬 ..(lìn sè)惆怅 祈祷 ..(zhēn zhuó) ..(tǎn tè)斟酌 ..(niè shì)忐忑 ..(kē bàn)啮噬 ..(qí dǎo)磕绊 百舸.争流(gě)怅寥廓 ..(liáo kuó)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è)开天辟.地(pì) 不屈不挠.(náo)絮絮 ..(dāo)面面相觑.(qù)引吭.试啼(háng) ..(xù)叨叨 自艾.自怜(yì)入不敷.出(fū)瞠.目结舌(chēng) 二、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瞳孔曙光轻蔑沉湎晨曦摭拾急躁惆怅翱翔磕绊淘汰 蒙蔽恪守啮噬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犄角干瘪残骸 沁园春怅寥廓挥斥方遒 怙恶不悛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似水流年:像水一样流逝的光阴。流年,光阴。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自艾自怜: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怨天尤人:尤,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x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 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 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 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 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阿房宫赋》(必修二)高中苏教版原文对照翻译讲课教案

《阿房宫赋》(必修二)高中苏教版原文对照 翻译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光秃了,阿房宫盖起来了。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日。阿房宫从骊山向北构筑宫殿,折而向西,一直通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回环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 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旋屈曲的样子,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几万座。长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几条复道在半空像彩虹,(人们看了要诧 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迷茫不清,使人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 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妃嫔媵(yì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 楼下殿,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六国王侯的宫妃和王侯的女儿、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走下宫殿 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 (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唱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打开 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 梳妆的镜子;一团乌云在浮动,原来是早晨宫女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脂膏,原来是宫女泼掉的脂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宫女在焚烧椒兰香料烘熏衣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 辘辘(lù)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过;车声听起来越来越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这些妃嫔公主们的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高考名句默写必背完整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高考名句默写 必背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高考名句默写必背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____。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 4.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______。 5.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7.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8.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博我以文,___________,欲罢不能。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 1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2.问之,则曰:________________,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1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可谓智力孤危,_____________,诚不得已。 17.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 19.使六国各爱其人,_____________;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21.故国神游,___________,早生华发。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 22.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文言文翻译

与韩荆州书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做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不因他们贫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在楚汉游历。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请您加以考虑。

重庆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2课全套教材

课题:1、沁园春·长沙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批注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 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 奋发向上的热情。 教学重点: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对比写景手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课内美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二、诵读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 1.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 2.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 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 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 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 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粪土当 年万户侯”。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

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 “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研究型拓展(多媒体字幕) 1.把这首词和《沁园春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300至400字赏析短文。 2.把《沁园春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 附1: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布置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四。 课堂练习: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两项是( ) A.“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四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B.有些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聆听着马年新春的激昂鼓点,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激情满怀。在“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大地正飞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前程似锦,活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_知识点整理最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整理 第一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沁(qìn)园春橘(jú)子百舸(gě)争流怅寥廓(liáo)(kuò) 嵘(zhēng)(róng)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开天辟(pì)地吝啬(lìn)(sè)嬉(xī)游澄(chéng)清召(zhào)唤凄(qī)厉不驯(xùn)明澈(chè)灰烬(jìn)脊(jǐ)骨不屈不挠(náo)摇曳(yè)睫(jié)毛瞳(tóng)孔曙(shǔ)光轻蔑(miè)惆怅(chóu)(chàng)给(jǐ)予 叮咛(níng)迂(yū)回眺(tiào)望撩(liáo)起喧(xuān)响坐标轴(zhóu)噼噼(pī)啪(pā)啪絮絮(xù)叨(dāo)叨狂妄(wàng)自信迷惘(wǎng )炫(xuàn)耀晨曦(xī)沉湎(miǎn)面面相觑(qù)宠(chǒng)爱溺(nì)爱怪癖(pǐ) 粘(nián)着你粘(zhān)贴抹煞(shā)摭(zhí)拾诧(chà)异横(hèng)蛮祈祷(qí)(dǎo)磕(kē)绊(bàn)颤(chàn)抖冰雹(báo)夭(yāo)折碾(niǎn)成引吭(háng)试啼自艾(yì)自怜焦灼(zhuó)干瘪(biě) 入不敷(fū)出藐(miǎo)视刻薄(bó)薄(báo)片啮噬(niè)(shì)吮(shǔn)吸恪(kè)守赐(cì)予钦(qīn)佩 教诲(huì)兢兢(jīng)刹(chà)那犄(jī)角擂(léi)鼓纤(xiān)巧瞠(chēng)目结舌商榷(què)忐忑(tǎn)(tè) 雏(chú)形斟酌(zhēn)(zhuó)甄(zhēn)别思忖(cǔn)妥帖(tiē)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沁园春怅寥廓瞳孔遒曙光轻蔑沉湎晨曦摭拾急躁惆怅怙恶不悛翱翔磕绊淘汰蒙蔽恪守啮噬 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瞠目结舌犄角面面相觑干瘪残骸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百舸:大船。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014年高中语文苏教版新教材目录(附必修一至必修五)

2014年高中语文苏教版新教材目录(附必修一至必修五)2014年高中语文苏教版新教材目录 (附必修一至必修五) 必修一 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相信未来(食指) 六月,我们看海去 (潘洗尘) 回旋舞 致橡树(舒婷)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回旋舞(保尔·福尔) 光阴的故事 雨巷(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错误 (郑愁予) 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荀子)

师说(韩愈)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写作 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老舍) 我心归去(韩少功) *肖邦故园(雅-伊瓦什凯维奇)(必三调来) 乡关何处 前方(曹文轩) *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 写作 像山那样思考 大地的眼睛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神的一滴(梭罗)(次序调整) 像山那样思考(奥尔多利奥波德) 与造物者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此两篇顺序调整)赤壁赋(苏轼) 写作 必修二 珍爱生命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鸟啼(劳伦斯) 大爱无垠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顺序调整)*说书人(师陀) 写作 和平的祈祷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海因里希伯尔) 永恒的瞬间 落日 图片两组(第二组全换) 写作 历史的回声 后人之鉴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赋(杜牧)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写作 慢慢走,欣赏啊

荷塘月色(朱自清)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永远新的旧故事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顺序调整)祝福(鲁迅) ﹡边城(节选)(沈从文) 写作 必修三 语言,存在的家园 汉字的王国 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汉字王国中的“人” 【瑞典】林西莉清辞丽句必为邻 咬文嚼字(朱光潜) *简笔与繁笔(周先慎) 号角,为你长鸣 烈士的抉择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五人墓碑记(张溥) 底层的光芒 品质(高尔斯华绥) 老王(杨绛) 写作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材分析(课文分析+知识点)[1]

高中语文必修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材分析(课文分析+知识点)高一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 必修一第四单元 教学时刻: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梳理 茸鞴培社会已进入信息期间,各种传媒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新闻以其壮大的承载能力天天大规模地传播着公共信息,可以说关注新闻已成为我们每小我天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如何有效地解读新闻,本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本单元四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哪样新闻》是消息,《包身工》是报告文学,《飞向太空的航程》是通信。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期间的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故国这一庞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哪样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本人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期间的作品,笔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楚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权势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员工的罪过。 通信《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舒畅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学习这一单元的文章,要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平常特性和结构体式格局,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

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捉住有用信息,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品的期间背景,掌握笔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短新闻两篇》 (一)复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平常特性和结构体式格局,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掌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笔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3、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首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4、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培养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 (二)课文团体感知 1、说明表明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问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脱离香港,消散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闭幕,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奥斯维辛没有哪样新闻》: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笔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无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许多东西,的确没有哪样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笔者照旧要写一写,由于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任务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希奇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哪样希奇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动,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假如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如何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太平,却施展阐发出对纳粹罪行的深刻揭露。 2、明了背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