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

布依族传统体育

布依族主要居住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有2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90%。布依族在安顺地区的镇宁、紫云、六盘水及关岭、毕节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四川、云南也有少数布依族居住。布依族是一个古老本土的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在长期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成分,现今已成为人口较多的民族。布依族除了个别地区的少数人信奉天主教以外,多数人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一般迷信鬼神。布依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与壮语和傣语有密切亲属关系,传统体育活动与壮族、傣族也有一定的联系。

归纳起来,布依族传统体育运动主要有以下项目:

1、跳竹竿

竹竿舞又称“打竹舞”、“跳竹竿”、“打柴舞”或“跳柴”,有着非常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时,人们都要聚集在一起跳竹竿,而且往往都是通宵达旦。场面豪迈洒脱,气氛很热烈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跳竹竿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活动。 2、耍狮

布依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舞狮是布依族中流传很广而且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活动之一。布依族舞狮起源于三国时代,但在南北朝后才盛行起来,到元、明、清时期,此项活动得以广泛开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舞狮运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的变化,这项古老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布依族主要聚居的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镇宁、紫云和关岭等自治县,凡布依族居住较多的乡镇几乎都有舞狮队,甚至有的乡镇有几十支舞狮队。布依族的舞狮活动是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布依族舞狮子,与其他民族的玩法风格小有不同。布依族人的“舞狮”“狮”由人装扮而成,头罩纸扎“狮头”,身覆彩布“狮身”,两人扮演的为“大狮”,一人独扮的为“小狮”。玩的时候一人扮武士持彩球在前逗引,“狮子”则在后随舞,翻滚纵跳,摇头摆尾。“舞狮”分文、武两种,“文狮”表现温顺,有舔毛、瘙痒、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得勇猛,有登高、跳跃、彩球、腾转等动作。

3、划竹排

三月三是布依族很隆重的祭祀日,初三祭山神,初四祭冰雹,初五祭龙潭(水神)。节日里,青年男女要举行划竹排的比赛,比赛结束后会下河打水仗、游泳等,在岸边的会唱起山歌,吹木叶。此项活动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提供了好机会。

4、打陀螺

布依族的陀螺,其制作材料多为青铜木,形状很像漏斗,直径一般约为4到8厘米。布依族的打陀螺比赛有好几种形式,一种是比“凶”,即加快旋转的速度,并向对方的陀螺撞击,两个陀螺相撞之后,便停止抽打,陀螺先倒地的一方为输。另一种比“久”,这种比赛一般是在个人之间进行。还有一种比“快”,这种比赛的形式比较常见。

5、玩山

就是到山上去玩耍,这是布依族欢度节日的活动方式之一。每缝到了春节、六月六、七月半等传统节日,特别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姑娘们会穿上秀丽的衣裙,带上精制花包;小伙子则骑上配鞍的大马,揣起心爱的竖笛;老人吆喝着披红的水牛,背上调好的撒拉;小孩子们穿上节日的新衣,拿着彩色的鞭炮,一起聚集在固定的山岭坝子,进行跳舞、唱歌、吹撒拉、斗牛、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活动。青年男女进行丢花包等,以此来寻找自己的爱侣;老年人则凑在一起谈古说今。场景真是人山人海,到处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气氛。古时候,布依族主要以狩猎为生,当猎获了较大的野物,整个部落都要祭山神进行狂欢。后

来族人逐渐以农牧业为生,生活比较稳定,狂欢的形式逐步固定,这就是玩山的起始。布依族玩山的场所沿用了跑马坡、跑马坪等旧称,过去玩山主要是赛马活动,时代不停地变化,因此又逐渐增添了新的内容。一九八一年六枝特区的板照、常寨等地的玩山,增加了篮球、跳高、赛跑、游泳、跳远等活动。

6、秋千

布依族的秋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观音秋,又称为十字秋,由四个人同时在水车形的秋千上打转,夜间在秋千上挂上灯笼,别有一番情趣。另一种叫做夹板秋(又称磨秋),由一人着地转动秋板,另外一个人向上翘起做各种动作。

7、丢花包

康熙年间编纂的《贵州通志》蛮僚篇说:“仲家……于孟春跳月,用彩布编为小球如瓜,谓之花球,视所欢者掷之。”康熙以后,在各布依族居住的府、厅、州、县的方志中,对“挪花球”、“丢花包”均有记载,说明清代以后布依族的男女青年丢花包已普遍盛行。丢花包是在布依族男女青年之间流传的体育游戏活动,各地丢花包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多在春节、六月六或七月半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举行。花包最早是以花布包作球形,后来改为枕形。有的一侧钉有提绳,有的则边缘缀有“耍须”,还有的四角缀有花边。枕袋里装有米糠、小豆或棉花籽。丢花包的方式是男女相对站立,各站一排,距离十多米,互向异性投掷。刚开始随意投,渐渐的改为爱慕谁就多掷向谁,如果对方也愿意多向自己投掷,就表示有情意,可以邀请定期幽会,以此来互相了解,加深感情。丢花包还有很多传说,据说很久之前,盘江一带有个布依族姑娘名为糠妹,长得比攀技花还美丽,不仅勤快、还很能干,向她求婚的人非常多。某一年的正月十三这一天,有七个青年一齐来向糠妹求婚。她想了想说:“你们后天吃过早饭以后,都到寨子边的草坪上等着,我丢七个布包给你们,谁要是拣到我最心爱的布包,我就和他成亲。”青年们走了后,糠妹用黄、青、红、白、绿、灰、蓝七种布做了七个和鹅蛋那么大的布包,里面分别装入粳米、粘米、糯米、小米、高梁、小麦、米糠。正月十五那天早饭过后,糠妹拿着七个布包来到草坪上,见到七个青年中有六个已经等在那里,她将布包向他们甩过去。大家争着去抢那些装有粮食的布包,只有那个装米糠的蓝包没人拣。晚来的青年满头大汗地跑来,看到只剩下了蓝布包,心灰意冷地拣起来。糠妹开始选自己心爱的布包了,她问那六个青年:“你们为什么来得这样早?”六人中有人回答:“为了早看到你,我起床后脸都没洗就来了。”有人说:“怕今早起不来,我昨晚吃过饭就睡了。”糠妹又问晚来的青年:“韦牛,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啊?”韦牛说:“今早我起床后,帮阿妈磨了五斗包谷,又上山砍了一挑柴,然后帮隔壁老孤奶家挑了三挑水,就赶后了。”听到这,糠妹大声宣布:“我最喜欢蓝色糠包。”就这样,糠妹嫁给了勤劳正直的韦牛。从此,盘江一带的布依族青年在选情侣时,兴起了丢布包。因为是糠妹起的头,她选中的又是糠包,因此叫做“丢糠包”。后来,糠包越做越精致、越漂亮,人们又叫它“丢花包”。

8、跳把式

布依族把兵器的种类称做“把”,演练时的动作和套路称做“式”,“跳”则为演练,“跳把式”因此得名。“跳把式”起源于民俗活动,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为了不使“把式”被忘掉,在一些祭祀集会中,就会把兵器拿出来练习,一是为了使这些兵器套路得以沿袭相传;二是为了练好武艺,防御和抗击前来冒犯的敌人。表演时八种兵器同时使用,其中大刀、三尖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跳把式套路比较多,以对刺、对杀、对打为主。无论用哪种兵器,都各有特点,即严格又很规范,动作即迅速又有力度,刚键利索。可以集体练,男女对练,单人练,武艺高强的人经常进行单练或者双人表演。

9、武术

布依族武术是布依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中华武术大家庭的重要部分之一。布依族武术文化如果从主客体的角度进行划分,主体为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在表现; 客体

为布依族武术的实体内容,如: 拳谱典籍、技击套路等。布依族武术是典型少数民族的武术,首先它的武术文化具有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其次它的武术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多与日常生活习惯和反抗压迫的军事斗争有着重要的联系。简单理解布依族的武术文化可以这样认为:布依族武术文化主要是布依族武术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认为布依族武术文化是布依族武术技击外在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布依族人们思维与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现象。如果从其历史、地域等背景来定义布依族武术文化,可以认为布依族武术文化是以布依族民族文化为创造主体,在布依族聚居的区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明显的布依族民族特色和稳定文化结构,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区域社会影响力。

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概况

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概况 从类型上看布依族民居建筑不是通常所谓的经典建筑也不是所谓的通俗建筑,而是民俗学重点研究的民间建筑,是我国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它与庭院式、穴居式、蒙古包式等建筑类型有很大区别。其房屋顶一般为悬山式,还有少量的歇山顶和重檐,由于对汉文化的借鉴,也有少量硬山式的屋顶,有的外围加上高高的马头墙护体起到防火防风的作用。硬山式的屋顶与山墙平齐,所以主要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而悬山式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则适合于温和多雨的南方气候类型。因为悬山式屋顶不仅有前后出檐,在两侧山墙上也有出檐,能更好的遮挡雨水,减少风雨对房屋的侵蚀,布依族民居选择悬山屋顶,并非具有民族性,而是区域性气候使然。 布依族民居大体类型除了布依族先民从巢居延续来的上层住人下层养猪牛的干栏式以外,还有与其它民族文化交融的平地楼形式。就房屋的单体结构来看,其房屋类型是对中国古建筑中的穿斗式结构的继承发展,其内部全部采用的是传统的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穿合,不用一钉一铆。从就地使用的建筑材料来看主要又有石板房和木楼两种。 从历史上来看,远古时代的布依族先民曾采用什么样的住房形式,由于目前民族学、考古学资料没有为我们提供有关这个问

题的足够证据,同时因布依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现代的文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加以记载,因此到今天为止我们仍不能考证。关于布依族干栏式建筑的历史信息在一些汉文文献中有零星的记述。不过,?干栏?一词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在史籍中出现,之前都说?巢居?。布依族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百越人(?布依族?这一名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定的)。20 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考古学家们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广西等原百越民族的发祥地和分布地,陆续发现了7000多年以前古越人的一些建筑遗址。从结构特征上看,与后来的干栏建筑极其相似。同一时期在云南、湖北等地发掘的青铜器时代的遗址和器物上也发现了干栏建筑的遗址和铸型。说明了干栏式建筑是古越人典型的居住形式。对干栏这种建筑形式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著作,当时称为?檐巢?、?巢居?、或?构木为巢?。特别是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里面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这样就一语道破,?巢居?这种建筑形式是南方越人的典型居住特征。而?干栏?一词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在史籍中出现,?干栏?又作?干阑?、?杆栏?、?阁阑?、?高栏?、?葛栏?、?麻栏?等。《魏书》(第 101 卷)记载,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现在大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上层住人,下层养畜即为干栏。 从上面众多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布依族曾经有过巢居的历史。在对六枝特区调查采访中,捞河(己酉、大寨、箐脚寨

布依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材料

布依族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10大部分:1、布依族民族简介,2、布依族民族建筑,3、布依族节日,4、布依族歌舞,5、布依族服饰,6、布依族饮食、7、布依族体育运动,8、布依族婚俗、9布依族神话传说、10布依族宗教信仰。 一、布依族民族介绍: 布依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总人口2545059人(1990年),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 布依族的先民,一般被认为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从民族语言、古称、自称及地理分布考察,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后来由于长期分居,经济文化生活及风俗习惯产生了差异,便逐步形成了布依与壮两个民族。 二、布依族民族建筑: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建筑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布依族民俗风情

布依族民俗风情 1、源流与分布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布依族人口有5.46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曲靖市的罗平县、富源县,罗平县布依族人口占据了云南全省该族人口的70%,主要集中在其南部、东南部的南盘江、八大河、块择河、多依河、黄泥河流域的八大河布依族乡等几个乡镇。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由古代百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自称有“布依”、“布越”、“布饶”、“布曼”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无方言差异,只有土语的区别。现在云南布依族男女老幼均通用壮话、汉话,只有在日常用语中,还保留少量布依语的词汇。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民间保存的宗教祭祀用书是用汉字作记录符号所记录的经典。1956年,国家为布依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写方法为基础的布依文,但在云南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2、民居民俗 云南布依族居住地区多为喀斯特丘陵地貌,山川起伏,河流纵横,风光秀丽,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布依水乡”或“水乡布依”的美称。云南有名的“罗平多依河—鲁布革”风景区即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布依族风情融为一体的著名旅游地。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竹木掩映,一般二三十户自成村落,同村寨的人家大多有血缘亲属关系。房屋依山建筑,层叠而上,不论干栏、竹木、土石或砖瓦式结构,都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布依族的建筑形式较完整地保留了百越民族干栏式建筑的风格,与傣家竹楼很相似,所不同的是用木头作为主结构,竹子仅做篱笆围墙或铺地板作晒台。居住在半山的村寨,房屋依山而建,形成半干栏式建筑风格的“吊脚楼”,使建

布依族历史文化

布依族历史文化 一、布依族概述 布依族历史悠久,名称繁多,古代称“濮”或“僚”、“都匀蛮”;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元、明、清称“八番”、“仲苗”、“青仲”、“仲家”、“水户”、“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布依族早在上古就生活在今贵州地区,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原驻民。布依族与壮族同源,由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部族演变而来。 布依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大约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年,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隋唐时期,封建领主经济兴起,王朝始给其首领封号,实行羁縻政策。至明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备。至明末清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批湖广、四川等地汉民进入贵州,市场交换日益繁荣,出现了诸如贵阳、安顺、都匀、独山、兴义等重要市镇和商业贸易中心。 据1990年的人口统计布依族人口2545059人,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地区、毕节区、六盘水特区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理等地也有分布。 布依族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宜于农耕,农业以水稻为主。布依族大多居住在平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处,故素有“布依水乡”、“水乡布依”的美称。布依族地区林业也较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区之一。 二、布依族文化之语言文字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红水河南岸的壮族北部方言略同,部分兼通汉语,使用汉文。布依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三个土语区,过去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 三、布依族文化之宗教信仰 布依族信仰多种神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社有社神,每个村寨都建有土地庙。一些古老或奇特的大树,或巨石悬崖以及山洞,都被认为有神灵。甚至耕种的水田也有神。有的还供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等。自明及清以后,佛教、道教、天主教传入布依族地区。布依族的祭祀和占卜都由本民族“濮摩”即巫师主持。占卜分为鸡骨卦、竹卦、蛋卦、米卦等等。鬼神有善恶之分,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恶鬼则相反,可捉弄人生病,降下灾祸。信仰的神,每一种都是一大集团,每个集团有若干成员。神灵之间有等级之分,各有名字和职司,职司最高者为“报翁”,即皇帝。还有统领军队的将领、执法的法官等等。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外,道教、佛教的许多神祗和菩萨亦受到敬奉。 四、布依族文化之文学 布依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其题材广泛、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于想象力,而且有独特的格律和韵律。民间广泛流传有神话、故事、童话、寓言、谚语、诗歌等口头文学,传述古老的民族历史,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有《洪水潮天》、《十二个太阳》、《报老多采青石盖天》、《赛胡细妹造人烟》、《卜丁射太阳》、《茫耶寻谷种》、《三兄弟找水》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类似传说还有很多,如《花溪的传说》、《三月三的由来》、《六月六的由来》等。有关乐器的传说有《铜鼓的来历》、《月琴的来历》、《姊妹箫的来历》、《勒尤的故事》等等。 诗歌:民间诗歌是布依族的韵文作品,种类较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劳动歌、叙事诗、习俗歌、盘歌、情歌、苦歌、儿歌等。劳动歌有《种秧歌》、《棉花歌》、《刺绣蜡染歌》等。习俗歌有《造酒》、《敬酒歌》、《接亲歌》、《送亲歌》等。情歌有《月亮歌》、《只要哥真心》等。儿歌有《小青蛙》、《巴山豆》、《燕大哥》等。叙事诗有《河东与河西》、《王仙姑》、《南荷班》等。 戏剧:地戏:因为是在平地演出,不搭戏台,所以称为地戏。民间传说布依族演地戏是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九年级生物摸底考试试卷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九年级生物摸底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5七下·楚州开学考)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时选择了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则他看到的细胞被放大了多少倍() A . 50 B . 100 C . 200 D . 400 2. (2分) (2016七上·淮安期末)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链正常流动() A .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 . 草→吃虫鸟→鼠→青蛙 C . 草→兔→食草昆虫→猫头鹰 D . 狐→兔→蜘蛛→草 3. (2分) (2015七上·太原期末)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4. (2分) (2017七下·福清期中) 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号试管不变蓝色 B .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 ②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5. (2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蘑菇等生物。下列有关阐述正确的是()

A . 葫芦藓、蘑菇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 . 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 . 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 . 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6. (2分)(2018·广东模拟) 蝉的生殖发育和蝗虫类似,会蜕掉一层“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 . 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因为它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C . 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D . 与蝉属于同一发育过程的生物还有蜣螂、蜜蜂、家蝇 7. (2分)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细胞能够无限地生长 B . 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C . 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D . 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发生改变 8. (2分) (2018八上·房山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骨骼肌收缩是运动形成的动力 B .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 全身的骨通过骨连结形成了一个整体 D . 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骨骼和肌肉协调完成运动 9. (2分)(2017·晋江模拟) 如图为肾单位的模式图,图中对尿的形成有滤过(过滤)作用的结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0. (2分) (2016七上·阜阳期中) 现在世界上已有2万~2.5万个品种菊,这体现了生物的() A . 遗传多样性 B . 形态的多样性

布依族民居

布依族民居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 布依族民居 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城关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是石头建造,三四层的石楼就有几十栋。由于石料是浅灰白色,加工后更显晶洁,所以白天看镇宁,银光闪烁;月夜看镇宁,凝霜盖雪。为此,古有“银镇宁”、俗有“银色镇宁”之美誉。该镇的石建筑,历史悠久的已有600多年的风雨历程,所以既堪称为凝固的音乐,又可当作不朽的史诗。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八下·九台期末) 如图所示,生活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筷子 B . 瓶起子 C . 羊角锤 D . 独轮车 2. (2分)要使图中的杠杆平衡,分别用FA、FB、FC的拉力,这三个力的关系应是() A . FA>FB>FC B . FA<FB<FC C . FA>FC>FB D . FA=FB=FC 3. (2分)四个同学在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A . 体重最大的 B . 时间最短的 C . 速度最大的 D . 做功最快的 4. (2分)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 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 . 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豆浆主要是豆子加热后达到熔点熔化形成的 5. (2分) (2017八下·沾益期末) 对下图所示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 . 踢出去的足球“飞行”一段路程后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B . 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力 C .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 . 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弹性势能最大 6. (2分)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动能越大,速度一定大 B . 物体的动能越大,做功越多 C . 物体的动能越大,质量一定大 D . 物体的动能越大,能做的功越多 7. (2分) (2017八下·安岳期末) 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B . 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C . 小明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明对篮球做了功 D . 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8. (2分)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B .

布依族婚俗文化

宁南布依族婚俗文化 第一部分概述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北距西昌129公里,南临金沙江与云南省隔江相望。全县面积1666.6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级行政区,总人口18万余人,其中以汉族、彝族和布依族为主。布依族主要聚集在宁南县新华乡中村村和西瑶乡拉洛村,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由农家自已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男子喜穿对襟短衣、长裤、包头巾,妇女穿右衽大襟衣,着长裤或褶子裙,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首饰。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在布依族的婚俗文化主要体现在接亲、发亲、拜堂、坐家等四个部分组成的。 “浪哨”即谈情说爱的意思。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是唱歌,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 布依族婚俗中的订亲 布依族普遍实现一夫一妻制。过去,青年男女之间交往比较自由,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外出劳动等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表达爱慕之情,如男方同意,就可以盟誓订下终身。结婚的双方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为女儿择偶时,尤

其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还流行订“娃娃亲”(亦称“背带亲”)的习俗。目前,宁南布依族的婚姻多为自由恋爱和媒人说合相结合。青年男女相恋后,父母也同意,男子家要准备一坛酒及香、纸、糍粑(糍粑必须有12个,以10个送女方父母,2个送媒人)等礼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以之祭家神,并请来家族长者、亲友一同喝酒,商议亲事,俗称“吃罐酒”,宣告双方正式订婚。姑娘的头发也要从中间分开编辫,表示已经许配人家。 布依族婚俗中的接亲 男方家准备五马三轿,猪肉(一方一肘),糯米粑6挑、米酒6担(表示六六大顺之意)。大小开合12封,糖果、点心若干。接亲队伍数十人,在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在两个押礼先生的带领下,形成浩浩荡荡接亲队伍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数十名青年男女用竹杆将迎亲队伍拦于进女方家的路口,双方对歌、敬酒,男方家唱赢、抛拦路粑,女方家才撤杆放行。到了女方家堂屋后,两个押礼先生将男方家所带接亲礼物(红糖、米酒、糯米粑、礼金等)点交给女方家。此后,女方家亲友虽然同意收礼了,但仍迟迟不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必须要等到新娘方将要去送亲的能说会道的女青年代表们与新郎方来接亲的语言丰富的男代表们“讨价还价”谈妥,接受了男方给的“青年钱”后,才允许开始摆酒席招待接亲客人。接亲的客人要在女方

布依族风俗体验馆

布依族风情体验馆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2012年2月20日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第三部分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第四部分加工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第五部分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第六部分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第七部分项目组织计划和人员安排 第八部分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部分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十一部分项目效益评价 第十二部分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第十三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布依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源于古代“濮越”(又称“百越”、“越骆” )中的一支,属古越民族,属汉藏语系壮侗族壮傣语支。“百越”是多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说:“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有“北方胡、南方越”之说。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引发持续三个多世纪的中原汉人移民潮。与此同时,珠江流域各土著民族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百越”发展成为俚、僚、蛮等族系,汉后始称俚僚。唐后期“俚”续渐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獠”。史籍常将俚僚并称,有学者据此认为俚僚本为一个族系,与汉族逐步融合者为“俚”,不融合者为“獠”(“僚”)。僚是壮语、布依语RAEUZ (我们)的汉语译词,《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从居住地及语言等民族习惯上看,布依族与壮族都应属于“百越”中“西瓯”的一支。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2001年)。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1953年经过本民族内部协商,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法定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有着悠久的民族史,民风淳朴。古往今来,布依族形成自己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征,语言、饮食、民居、服饰、娱乐、婚俗、丧葬仪式等都独具特色,建立布依族民俗体验馆,能增进各民族友谊,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各族人民凝聚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布依族民俗体验馆属民营企业,是布依族文化实业化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开创未来的平台。该企业由商人投资承办,接受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向国家缴纳税款,民俗专家、市场经纪人作出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和创立指导,有广大民间艺人参与,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减少人口“盲流”,缓解交通压力、经济压力,使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 该民俗体验馆在黔西南州兴义市设总部,在全州各景点设分店,按照一种经营模式进行操作,自负盈亏,定期交流各层次人员,共同推进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 布依族有很多支系,由于地域原因和历史原因,各地穿着打扮、语言习俗、饮食习惯上又各有差异。大致来看,居住在黔西南州的布衣族可分为南北两个支系,普安、晴隆的布衣族属于北部支系(“布哪”),兴义、安龙、兴仁、贞丰、册亨、望谟的布衣族属南部支系(“布侬”)。从穿着打扮上看,兴义、安龙、兴仁的布衣族和贞丰、册亨、望谟的布衣族又有所不同。建立布依民族风情体验馆,能增进各地布依族之间的交流,加强民族认同感,还能向兄弟民族、向世界展示不一样的布依文化,让他们了解和体验到布依族,打消顾虑,增进团结,共创和谐。 布依民族风情体验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体验区:服饰体验区、饮食体验区、民居体验区。总部的体验区全方位展示各地布依族风情,分部的体验区重点展示当地布依族风情。比如在兴义总部的服饰体验区,就要展示盘江八县(市)布依族服饰,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和体验到黔西南布依服饰。告诉游客:若想进一步了解和体验到,还可以到各地体验馆去体验。这样设置悬念,整体推进全州旅游业。 在布依饮食体验馆,可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和体验到布依族糯食、素食、荤菜、野味,不同的季节设置不同的主题。如清明节、“七月半”展示花糯米制作,重阳节、农历十月初一、春节前后展示打糍粑等。 在总部的民居体验区,可以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到布依族各支系民居特点与民俗,如婚丧习俗,剪纸染纸艺术、民间陶艺、布艺、木工、铁艺等等。一些濒临失传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比如铜鼓、干栏式建筑、八音坐唱、布依戏、民族语言、民

民族风情:布依族艺术——舞蹈

布依族的舞蹈布依族舞蹈多是集体舞,有“织布舞”、“伴嫁舞”、“狮子舞”、“龙舞”、“铜鼓刷把舞”以及“花包舞”、“转场舞”等等。是布依族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深爱人民群众喜爱。织布舞:是布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在黔南惠水、罗甸一带。织布舞以轻巧的舞蹈动作,真实地描绘布依族姑娘从开荒、播种、采棉、抽纱、纺线到织成布匹的生产劳动过程,表现出她们终年辛勤劳动的形象。表演时,两人面对面两手握着两根木棍,另一人站在木棍上,随着两根木棍此上彼下的动作两腿曲伸,并弯腰用手在两根木棍中间左右穿梭,做种棉、收棉、纺纱、织布等动作,边舞边唱。乐曲、歌词多采用民间流行的《种棉歌》。铜鼓刷把舞:主要流行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县和荔波县。因表演时以击打铜鼓作为指挥和伴奏,演员手持刷把,翩翩起舞,故称为“铜鼓刷把舞”。这种舞蹈多在年节期间演出,表演的男女青年有一二十人,每人手持刷把,随着铜鼓的节奏,表演不同形式的舞姿。铜鼓刷把舞有的地方也叫“粑槽舞”,与铜鼓刷把舞道具略有不同,多在晒谷场表演。舞者各持一根约1.5米长的竹竿,咚咚触地,交叉拍打碰竿,边走边跳。开始由两男对打,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双脚腾空跳跃,之后参加者逐渐增多,队形变成两行交叉,圆圈走动,高潮时人更多,队形从两行变成四行。整个舞蹈由击鼓者指挥,动作随着鼓点节奏进行。花包舞:又称糠包舞,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布依族地区。多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期间,在宽敞的坝子上进行。舞蹈时,参加人数不限,男女面对面约15米的距离站成两排。舞者手上各拿一个花包,载歌载舞,互相抛掷。花包用蜡染或织锦花布制成,内装谷糠或棉籽,大小约10至15厘米左右,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菱形等,边上系有丝穗和彩带。舞蹈动作有蹉步向前、转身、起步、退步等,舞姿柔和,优美自然。男女之间常以互掷花包表达爱慕之情,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舞蹈。龙灯舞:俗称“耍龙”,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布依族民间有许多有关龙的传说。人们格外喜欢龙,崇拜龙,春节期间,各地都有耍龙的习俗。龙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的是用竹篾编扎成龙架,糊上白纸,画上或帖上彩色鳞片。有的是用长幅布匹制作而成。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制作的工艺技巧,以龙头最为讲究。布依族舞龙,用锣、鼓、铙、钹、唢呐等乐器伴奏,一般由寨老舞龙头,先向上跃举一步,然后才按乐曲节奏追逐先导的绣球左右翻滚,龙身,龙尾随着摆动。舞完一圈,龙头又向上跃举一步,龙身又再次翻滚舞动,有的观众则鸣放鞭炮或用烟花喷射龙身取乐。布依族舞龙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每年正月初八、九出龙,各村寨都作好准备,迎接龙队进村表演,龙队先向各家各户拜年、祝福,然后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六日才收龙、烧龙,形式非常地隆重。狮子舞:俗称“耍狮子”,是一种具有较高技巧的舞蹈。主要流行于黔西南安龙,册亨一带,是布依族民间龙灯会的主要节目之一,常在春节期间或农闲时表演,也有的人家在婚丧期间表演。由两演员共披一张用布绘成的彩色“狮子皮”,饰演一头雄狮。表演时,先在地上跳跃翻滚,随即攀到用八九张方桌叠摞成的高台上,盘旋戏舞,翻滚自如。当观众聚精会神观看时,“狮子”突然从高台上猛跃而下,动作惊险,扣人心弦。耍狮有太狮、少狮和文狮、武狮之分,太狮为两人合扮的大狮子,少狮是一人独扮的小狮子,还由一人戴假面具扮成武士,手持彩球逗引“狮子”作各种技巧表演。表演文狮要尽量表现其温顺性格,有舔毛、搔痒、打滚、抖身理毛等动作;表演武狮则要尽量表现兽王勇猛的性格特点,有跳跃、跃打、登高、腾转踩球等技巧较高、难度较大的动作。转场舞:流行于黔西南盘县特区,来源于祭祀。相传老人去世后,要请道士举行“转场”仪式,后来就演变成为“转场舞”。表演时演员穿上红黄颜色道袍,头戴花冠,分别敲击大钹和铜鼓,人们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气氛十分热烈。红灯舞:俗称跳“红灯”,布依族一种歌、舞、武术合一的艺术形式,流行于

布依族文化概况

布依族文化概况 布依族是贵州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布依族人口近250万。主要居住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次是安顺地区、六盘水市和贵阳市郊。贵州省其他地区也有部分布依族人分布。 布依族,据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考证,是属于古越人中“骆越”的一个支系。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布依族人应该是黔贵之地的原住民之一。 布依族人在历史上的称谓,有“蛮越”、“夷濮”、“俚僚”、“仲家”、“水户”、“土边”等。1953年11月4日新华社报道:“一九五三年冬召开的布依族人士协商统一民族名称的代表会议……认为解除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家’、‘土边’、‘本地’等等不是布依族的自称。会议通过,今后应根据布依族人民共同的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 布依族语言文化 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文化。布依语,特别是其语汇(语词及谷语、谚语等)部分,保存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本民族的传

统文化。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各地布依语的词汇基本一致,语法相同,语音有细微差别。所以,布依语无方言差异,只有土语区别,各地布依族人都可以用本民族语言交流。 布依语分为三个土语区。都匀、独山、荔波、平塘、罗甸、惠水(部分)、册亨、兴义、兴仁、安龙、贞丰等县,属第一土语区。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开阳、安顺、惠水(大部分)等县,属于第二土语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等县,属于第三土语区。 布依族人与兄弟民族交往,通常以汉语为交流工具。布依族在历史上有语言而无文字。其民间现存的宗教祭祀用书,大约始于明代,是用汉字作记音符号记录的。有一种称为“方块布依字”的,包括“借汉布依字”和“自造布依字”两大类,实际上仍是用汉字或汉字偏旁组合来记录布依语。1956年国家创制的拉丁字母布依文,目前正在推行之中。但是有人提议,布依族和傣族、壮族同出一源,语言相通,其文字可以“联盟”,实行东、西两大方言区的联盟文字。 布依语汇中,反映其农耕(主要是稻作)状况、居住条件、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的词汇和谚语非常多。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八)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八)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阅读。 (共7题;共90分) 1. (15分)下面是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升降趋势监测项目升降趋势 身高↑肺活量↓ 体重↑视力↓ 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 (10分) (2019四上·金东期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金华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请阅读下面的调查表并回答问题。 垃圾分类调查表 年龄段划分调查人数分类人数所占比例不分类人数所占比例 少年1008686%1414% 青年1005455%4646% 老年1003232%6868%

(1)从上述调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请为“金华市垃圾分类”写一条宣传标语。 3. (4分)阅读公交站牌,回答问题。 (1)这个站点的名称是________,经过这一站点的公交线路有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想到“节制闸”,选择________路公交车好,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你想到人民医院去探望住院的舅舅,你应该选择________路公交车,一共坐________站下车,票价为________。 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人体海洋” ①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 ②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0%~

布依文化

浅析布依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 兴义市则戎乡安章中心小学李荣美 布依族的文学价值:语言质朴自然,出自于心,信手拈来,口头活用,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感情深沉。这不正好与我们博大精深的语文相连了,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是有必要在授课中掺入布依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教学生对生活的周围事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语文则可以给他们之间搭一道沟通的桥梁。如口语交际,写作,这两个大板块。口语交际想必不要多说,我们都知道,就是用平时生活中的语言再用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加工一下,与周围的人们用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需要多多留心观察周围并结合自己心智的功能加工,使之糅合成可以自己灵活应用的话语。在布依族人们看来她们最简单最易接受的方式便是唱情歌,也叫对山歌。布依族自古以来是一个深情的山区民族,其音乐文化有着含蓄、幽深、意远的文明素养,蕴藏音乐之内,这也是布依文化的精华所在。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一位匈牙利作家巴托克说:“一首农民歌曲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典范,它是以同巴赫赋格或莫扎特的奏鸣曲相媲美。”歌曲固然从属于音乐范畴也不外呼它没文学的成分融入其中。21世纪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从中我们提炼出布依文化的这种手法,来引领我们的学生在学语文中也把它们应用其中。相信这样我们就不像别人所说的“书呆子”除了会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这也就显得布依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这是一项多么宏伟的工程,必须的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携手共进。 布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好客的比较优秀的民族,他们言行举止文明,有礼貌的视为世人学习的楷模,在生活中他们也相当讲究卫生习惯,诚实守信是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应灌输给孩子们的。教育不光是教知识给学生,

布依族概况

布依族概况 布依族现有人口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 云南有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 布依族由秦汉时期古代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仲苗”等,自称“布依”、“布饶”、“布雅依”、“布曼”,他称有“仲家”、“沙人”等。等。 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广西迁来,明代有部分汉族融合其中。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识别、确定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在罗平县八大河布依族乡和富源县。 布依族妇女善于纺织和刺绣。 布依族喜欢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几户或几十户为一寨,也有上百户至几百户的。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会美德,处处尊重老人。一家有难,全族相帮。聚居村寨都有族老或寨老,出现纠纷时多听其调解。 布依族注重多代同堂,男性当家,儿子有家产继承权。弟兄分家要共同赡养老人,大哥掌管家谱。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布依族经济 布依族自古就以农业种植为主要 经济来源。早在秦、汉时代,布依族地 区的社会生产力已有了较大发展,农业 生产已相当发达。 大约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布依族的 社会生产力又有了新的发展,农具中锄 头的重量和长度都普遍增加了,锄口也 由过去的贴钢改进为夹钢。从前用棍棒

脱粒,这时学会了使用挞斗打谷,效率大大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了产生民族压迫和封建剥削的根源。随之又完成了城镇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布依族地区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今日布依族地区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国前,布依族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建国以后,建起了钢铁、煤碳、电力、机器制造、化工、纺织、建材、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皮革、食糖、酿酒、食品加工、卷烟、造纸、印刷、电子等工业,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少数民族产业工人发展到数万。富有民族特点的布依族蜡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品驰名中外,畅销日本、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农业产量连年递增,水利设施、水电站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食产量大增。 农林牧副渔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布依族科学 布依族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农耕。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以农为业,主要种植水稻,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因此,布依族的生产技术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上。 布依族地区的耕地分水田、旱田、旱地三大类。田又可分为滥田、水车田、堰田、冷水田、塘田、井田、干田、梯田和腰带田等;旱地又可分为平地、坡地和斜坡地。 布依族人民根据所处地区土壤气候等不同的自然规律,不断积累生产经验。 在耕作技术上,历来按季节播种、插秧,注意田间管理与庄稼收割。犁田深度一般约四至五寸,旱地约三至四寸。水田一般两犁两耙或一犁一耙即可插秧。 在水利灌溉方面,布依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方法和设施。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修建堤坝、水塘或用竹筒水车、龙骨车引水灌溉。其中以竹筒水车灌溉最具特色,对箐沟、溪流两岸的稻田有很大优越性。居住在河谷、平坝地带的布依农民,大都修建沟渠引水灌溉。 在掌握季节、不误农时和加强田间管理方面,明、清两代,布依族就已掌握了“二月动犁,三月播种,八月收割”的耕作规律,并总结出“动作稍迟则苗子不盛,夏初无雨则收必歉,入秋日午,禾正扬花,一有大风,则莠不实”的生产经验。 1949年以后,布依族地区的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

布依族简介综述

布依族简介 一、服饰 布依族服饰喜用青、蓝、白三种颜色。 解放前,布依族青壮年包头帕、头帕多为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作对襟短衣和长襟大衫,裤为长裤,裤脚较长,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和长衫。(第二)土语区和(第三)土语区妇女之间服饰区别较大,解放后,布依族男子多穿汉族服装。(第三)土语区妇女服饰分为便装和盛装两种。 便装:衣服以蓝、青色为主,大襟短衣,领口处用衣料做盆花扣子钉上,胸前戴绣花蓝靛围腰,系鲜艳腰带(除已婚者),盘长辨盖以头帕,头巾共十二层,里面八层用棉布花线镶边,外面四层上下两端挑花织锦,已婚妇女不戴头巾,而戴用青布和竹壳做成的"更考"。 盛装:上穿斜襟短衣,绿色盘肩,用各色花线把两边小正方形摆成半圆绣在衣肩上,领圈右边挑花织锦。袖分三段,中间织锦,上下两段蜡染,衣服下部均为一寸宽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围腰,系浅色腰带。下穿长至脚背的蜡染百褶裙。盛装在隆重的节日才穿戴,盛装的绣花织锦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一套精美的盛装需三、五年才能做成。另有一种百褶裙,布依语称“粉令”,上部花纹与蜡染裙相同,但裙身系绛红色自染布料做成,古朴、典雅、庄重,多为老年妇女喜爱,于喜庆和隆重场合穿着。(第二)土语区妇女穿大襟衣和长裤,衣裤边沿镶有蓝杆和花边,系绣花围腰。 布依族青年妇女喜戴银制的虫、鱼、花、鸟头饰及银质或玉石手镯。 二、食 县内布依族以大米为主食,个别地多田少的村寨以苞谷为主食。喜糯食,逢年过节均要蒸糯米饭或打糯米糍粑。喜饮酒,多自酿自烤米酒和苞谷酒,一般为30度左右,四时皆有酿造。十冬腊月,要做糯米甜酒和糯米刺梨酒,以备

待客或自食。客至,必先饮酒,待客,一般男客男陪,女客女陪,长者和主客正坐,饮酒拈菜由长者带头。此外,布依族还好吃狗肉、牛肉。 三、住 县内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而居,几十户至几百户聚族为寨,小的村寨也有十多户,无单家独户散居者。 房屋建筑多因地制宜,利用斜坡建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或前半部为楼房后半部为平房,楼底仍作牲畜圈舍,少数吸收汉族建筑形式,修成平房。房屋结构多为“内木外石”,柱头多用杉木、楸树或香椿做成,屋顶盖瓦或石板,家中生活用具有石碓、石磨、石钵、石槽、石缸,村寨多有石砌寨墙,附近山上也多有石屯,形成一种比较典型的石头建筑群。 布依族房屋,堂屋设有神龛,堂屋左右两边为灶房、寝室、客房,室内设有火塘作冬季烤火用,每个村寨寨中或寨旁建有土地庙供奉山神,也是聚会议事的地方。 四、家庭 布依族家庭为父亲家长制,父亲作为家长有掌握家庭经济和支配家庭成员的权力。家长年老去世后,由长子继承,素有“兄长为父、兄嫂为母”的传统观念。丈夫去世,妻子可继承和使用丈夫生前的,财产。妻子改嫁,则失去支配财产的权利。 布依族家庭结构有两代人的小家庭,也有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儿女长大分家时,由家族长者出面主持,财产除了留给父母的“养老田”和未出嫁女儿的“姑娘田”外,其余田地和房屋均平均分给儿子,田地由长子选择,房屋由幼子选择。无嗣人家财产归其亲属继承,出嫁的女儿无财产继承权。分家后,父母多同最小的儿子居住。 五、婚姻

布依族民居阅读答案解析

布依族民居阅读答案解析 布依族在历史上发展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发展至今已经形成成熟的木或木石结构两种形制,其中黔南、黔西南、黔西地区的布依族山区仍然以传统的木制干栏为主,而黔中地区的布依族则以石制干栏为盛行。 布依族源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百越人。考古学家们在原百越民族的发祥地和分布地,陆续发现了最早7000多年以前古越人的一些建筑遗址和铸型,说明了干栏式建筑是百越人典型的居住形式。 布依族的干栏式民居建筑是我国最早的民居形式之一,它与庭院式、穴居式蒙古包式等建筑类型有很大区别。其房屋顶一般为悬山式,还有少量的歇山顶和重檐,由于对汉文化的借鉴,也有少量硬山式的屋顶、外围加上高高的马头墙护体防火防风。 就布依族村寨的布局结构而言,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依山势而建,面临从深远的山谷迂山越坎而来的河流小溪。布依族人聚族而居,族是由若干个有相近或相连血缘的房族构成的;房族又是由若干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构成的;大体上一个房族居住在一个共同的地段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 布依族传统民居中的室内呈“H”型布局,这正是受儒家文化敬天法祖治世观念影响的体现。中心为中厅也称堂屋或明堂,普通百姓的一切祭奠及重要活动都可以在中厅完成,例如婚丧嫁娶、祝寿贺宴等。中厅一般是正南坐向,即古文献所讲的“感天地,正四方”。

无论是传统的木架结构还是石板结构,通常情况下都分上、中、下三层。由于布依族是田间稻作的农耕民族,所以其居住空间也与他们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与其思想信仰、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中层是房屋的主体,里面包含有火塘、伙房、中厅(堂屋)、卧房。火塘是布依族的主要生活场所。根据房屋的形式,火塘有不同的设置,居住在平地楼的布依族,火塘一般设在一楼,但对于大部分的布依族而言,火塘都设置在二楼堂屋靠里侧一间,在室中间挖小坑,四周垒石条或砖,火塘内铺草木灰,中间一般置放三角铁架,用于安放烧饭煮菜的锅具。火塘正上方悬挂一长方形吊炕或吊钩,作为熏制和烘烤食品之用。 伙房即厨房,是布依族从火塘生活形式逐步发展过渡而来的布局形式,伙房里垒有灶台,放有碗柜,布依族做饭做菜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伙房,而火塘只是冬季烤火、年节熏烘腊肉之用。堂屋是布依族整个家庭的重心,堂屋整个空间有四根大的穿枋穿构而成,这四根穿枋人们称呼为“四大落雁”。 在堂屋正中的墙面上会搭神台,用来供奉家神。他们的神台装饰得精致大方,年节或家里有什么大事都要先供奉祖先,希望取得祖先庇佑,确保家人安康、家畜兴旺。 堂屋后室设老人卧室,两侧各分两室。老人的卧室比较简洁,年轻人的卧室布置得相对新整。室内的家具都为木质上漆,格调古色古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