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届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第1练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有答案)

2015届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第1练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有答案)

2015届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第1练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有答案)
2015届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第1练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有答案)

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第1练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某同学在进行100m跑,测得跑至50m处时其速度为9m/s跑到全程时间一半6.5s时其速度为9.8m/s,跑至终点时其速度为8m/s,则该同学在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7.7m/s B.9.8m/s C.8.5m/s

D.9m/s

3.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6km/h,第二列为54km/h.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5s.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125m

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为125m

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为75m

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度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度

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

5.客车运能是指一辆客车单位时间最多能够运送的人数.某景区客运索道的客车容量为50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如图)单程用时10min.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

的运能约为()

A.5m /s,300人

B.5m/s,600人

C.3m/s,600人

D.3m/s,300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6.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只要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在研究运动规律时,可以把整个物体看成质点D.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时,则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7.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B.若速度变化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C.若速度变化率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8.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度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在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2,则()

A.v1=10.5m/s B.v1=8m/s

C.v2=39m/s D.v2=38m/s

9.若以固定点为起点画出若干矢量,分别代表质点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则这些矢量的末端所形成的轨迹被定义为“速矢端迹”.由此可知()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线段

B.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射线

C.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矢端迹是线段

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矢端迹是圆

三、计算或论述题

10.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速度大小为v2=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1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d=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3

1

km/s.

1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14.甲、乙两列火车在双轨铁道上相向而行,它们的速度均为v 1=10m/s.当它们相距20m 时,一只鸟以v 2=20m/s 的恒定速度离开甲车车头飞向乙车车头,当它到达乙车时,立即返回,这样连续在两车间来回飞行,问:

(1)当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飞鸟飞行的路程为多少? (2)鸟在甲、乙两列火车车头间第一个往返的时间是多少? 能力提升

15.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A.15km/h B.18km/h

C.20km/h D.25km/h

16.如图所示,左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右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根据右图求:

(1)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1练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

1.C 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比值.

2.A 解析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比.

3.B 解析 用相对运动求解

4.A

5.A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数据,其平均速度s m t

s

v /5==,因单程用时10min ,则1h 运送6次,其运能为50人×6=300人. 6.CD 7.CD

8.BD 解析 当t=0时,对应x 0=5m , 当t=2s 时,对应x 2=21m ,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s m x x v /82

21=-=, 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s m x x v /381

2

32=-=

. 9.BD 解析 速度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方向不发生变化,因此其速矢端迹是射线;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其方向始终与半径垂直,因此其速矢端迹是圆. 10.根据加速度的定义,t

v v a ?-=0

1, 题中v 0=4m/s ,△t=1s

当v 2与v 1同向时,得21/614

10s m a =-=

当v 2与v 1反向时,得22/141

4

10s m a -=--=

11.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s m v v v v v s v s s

t t s v /122//222

1212121=+=+=+=

12.如图,A 表示爆炸处,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 1表示爆炸声

直接传到O 处所经时间,则有d=vt 1 ①

用t 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 处所经历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222)2

(2vt h d

=+ ②

已知t 2-t 1=△t 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t dv t v h ?+?=2)(2

1

2 代入数值得h =2.0×103m

13.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飞得的距离为

h 3

3 对声音:t v h 声=,对飞机:

t v h 飞=3

3

, 解得

声声正倍v v v 58.0)(58.03

3≈≈= 14.(1)两列车相遇时间s v s

t 121

=

鸟飞行的路程m t v s 202==' (2)飞鸟从甲第一次飞到乙的时间

s v v s t 3

2

211=+=

飞鸟从乙第一次返回到甲的时间

s v v t v s t 9

2

221112=+-=

总时间s t t t 9

8

21=

+= 15.C 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信息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 min 内,车子前进的距离(即车轮转过的周长)为210×3.14×0.508m=335m ,所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h km /201000

603600

335=??.故C 选项正确.

16.(1)设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传到汽车的时间为t 1,传播距离为s 1,测速仪第二次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传到汽车的时间为t 2,传播距离为s 2,则s 1=vt 1,s 2=vt 2 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s =s 1-s 2=v (t 1-t 2)=17m

(2)汽车接受到两次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

)(20

19)30163015.41(s t =?-?

+=? 汽车速度s m t

s

v /9.17=??=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动能 动能定理练习题

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动能 动能定理练习题 考点: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能力级别:Ⅰ)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计算公式:221mv E k = .国际单位:焦耳(J). (3)说明: ①动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个标量.计算公式中v 是物体具有的速率.动能恒为正值. ②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 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例题】位于我国新疆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燥,风力强劲,是利用风力发电的绝世佳境.设该地强风的风速v =20m/s,空气密度ρ=1.3kg/m 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m 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电功率的大小为多少?(取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时间t 内吹到风力发电机上的风的质量为 vts m ρ= 这些风的动能为 22 1mv E k = 由于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所以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 W s v t E P k 531012 1?≈== ρ 2.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动能定理 (1)内容: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 12k k E E W -=合 或k E W ?=合 (3)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①合W 是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 合=W 1+ W 2+ W 3+…….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②因动能定理中功和能均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定理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③不论做什么运动形式,受力如何,动能定理总是适用的. 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联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 它并不意谓着“功就是动能的增量”,也不意谓着“功转变成动能”,而意谓着“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外力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动能就变化多少”. ⑤合W >0时,E k2>E k1,物体的动能增加; 合W <0时,E k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具准备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概念总结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标明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数轴); 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3.质点的认识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习题及答案

2010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 目录: 1、我爱我家 2、青春随想 3、岁月如歌 4、微笑着面对生活 5、让世界充满爱 6、漫游语文世界 7、感受自然 8、走上辩论台 9、脚踏一方土10、好读书,读好书11、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2、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一、我爱我家 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开出了花。在2009年5月12日,红花中学九(3)班开展了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温馨回忆:请你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付出最多的是什么 答案略 2、体验亲情: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答案示例:①成长的驿站,心灵的乐园②家是心灵的港湾 3、感受家庭: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家的感受。 答案示例:①家是昨夜依旧未眠的严父②家是今晨忙碌不休的慈母③家是风雨中的搀扶④家是夕阳下的依偎 4、美好积累:请写出与家有关的课文一篇,歌曲一首,古诗两句,名言一则。 答案示例:课文:《风筝》、《散步》歌曲:《吉祥三宝》、《让爱住我家》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 5、回报亲情: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答案示例:(1)给父母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2)帮父母做家务事: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3)陪父母聊聊天: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6、消除代沟:为消除母子代沟,增进母子感情,你一定有一些好的建议,请写出几条。 答案示例:①多与母亲谈心②抽空和妈妈一起做家务③陪妈妈散步、看电视。 7、情感升华:在《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的眼里,祖国是家,大陆是家;在同学们的眼里,除了父母的家,还有哪里可以为家为什么呢 答案示例:寝室是家、学校是家、集体是家……因为…… 二、青春随想: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答案示例:①青春的魅力②珍惜青春,笑看生活③放飞青春,放飞梦想④青春

高三物理专项基础训练:第22练 天体运动的综合问题

第22练天体运动的综合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合肥精品教育(国购广场东侧梅园公寓5#602)王老师物理辅导电话:187--1510--6720 1.美国的“大鸟”侦察卫星可以发现地面上边长仅为0.36m的正方体物体,它距离地面高度仅有16km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卫星离地面越近,它的分辨率就越高,那么分辨越高的卫星() A.它的运行速度一定越小 B.它的运行角速度一定越小 C.它的环绕周期一定越小 D.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小 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因受大气阻力作用,它近似做半径逐渐变化的圆周运动则() A.它的动能逐渐减小 B.它的轨道半径逐渐减小 C.它的运行周期逐渐变大 D.它的向心加速度逐渐减小 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地球卫星只能绕地心做圆周运动,而不一定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地球周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必然大于7.9km/s C.在地球周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必然大于7.9km/s D.在地球周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如其空间存在稀薄的空气,受空气 阻力,动能减小 4.在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它们的速率可能不同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5.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这颗行星的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 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6.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行星运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7.我国将于2007年底发射第一颗环月卫星用来探测月球.探测器先在近地轨道绕地球3周,然后进入月球的近月轨道绕月飞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

《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

《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 《运动的描述》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运动的描述》物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定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学习参照物这个知识点,学生能够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正确的认识并会做出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并会根据参照物的选定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能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不同。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节日燃放的烟花、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布朗运动。解释说明:无论从宏观世界还是到微观世界,宇宙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着,而如何正确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引出今天的课程——运动的描述(板书)环节二:生成新知 (一)机械运动 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动现象。 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 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 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教师总结:这样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运动叫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 给出一个说法: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这样的说法严谨吗?引出——参照物这个知识点。(板书) 给出一个图片: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你的列车开始缓缓的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的列车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里,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由此引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提问:同学们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1:有。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 生2: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 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视频播放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 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 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 故选AD。 【点睛】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求相距的距离。 2.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末运动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故C正确;

专题训练1【答案】

专题训练一 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A . )t t (t t )t t (x 2212121+-? B .)t t (t t )t t (x 212121+-? C . )t t (t t )t t (x 2212121-+? D . ) t t (t t ) t t (x 212121-+?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则当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BC ) A .3 s B .5 s C .7 s D .9 s 3、某质点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 ,又经过2 s 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 ,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 B .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C .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 .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 4、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 2 D .若汽车以25 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8 s 内的位移比第5 s 内的位移多6 m ,则汽车的加速度以及9 s 末的速度分别为(D ) A .a=3 m/s 2 v 9=15 m/s B .a=1 m/s 2 v 9= 17 3 m/s C .a=2 m/s 2 v 9=14 m/s D .a=2 m/s 2 v 9=18 m/s 6、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 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 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 1=15 m/s 向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 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 m 处正好匀减速至v 2=5 m/s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 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 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 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 2。求: (1)汽车过ETC 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 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高三物理基础训练20

3 高三物理基础训练20 1、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 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 点,弹簧处于原 长h 。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 环下滑过程中 A .圆环机械能守恒 B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h 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圆环动能最大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劈P 的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 、B ,C 为一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挡板。A、B质量均为m,斜面连同挡板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系统静止于光滑水平面。现开始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于P,(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F=0,挡板受到 B 物块的压力为θsin 2mg B 、力F 较小时A 相对于斜面静止,F 大于某一数值,A 相对于 斜面向上滑动 C 、若要B 离开挡板C ,弹簧伸长量需达到k mg /sin θ D 、若θtan )2(g m M F +=且保持两物块与斜劈共同运动,弹簧将保持原长 3、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 、abcd 的边长均为L ,电阻均为R ,质量分别为2m 和m ,它们分别系在一跨过两个定滑轮的轻绳两端,且正方形导线框与定滑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两导线框之间有一宽度为2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开始时导线框ABCD 的下边与匀强磁场的上边界重合,导线框abcd 的上边到匀强磁场的下边界的距离为L 。 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当导线框ABCD 刚好全部进入磁场时,系统开始做匀速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 ) A .两线框刚开始做匀速运动时轻绳上的张力F T =2mg B .系统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22 mgR v B L = C .导线框abcd 通过磁场的时间23 3B L t mgR = D .两线框从开始运动至等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总焦耳热332 4434-2m g R Q mgL B L = m α h A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三维) 1.知识与技能:(1)理解 ..质点的概念,并能明确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 (2)知道实际选取参考系时的原则;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 同;能在具体问题中分辨出参考系是何物体;没特别说明时,参考系就是指地球或大地 (3)知道坐标系的概念,知道并能够运用坐标系定量、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和位置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的过程,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 (2)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探究体验,使之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3)体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 ....的哲学价值观,并渗透德育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后续)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判断及相应的思想方法;运动相对性题目教学策略:通过问题的讨论,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拓宽,达到攻克难点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大量贴近实际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的探究模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资源1.演示器材:模型小汽车、乒乓球 2.图片资料:“神舟”5号发射、返回过程、GPS定位器、飞机空投、火车五、板书设计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没有大小、形状但有质量的点) (2)实物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质点是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2、参考系: (1)定义: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3)选择的原则: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三维坐标系(立体坐标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教案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参考系 质点 1.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选取原则: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它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二、位移 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

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 =Δv Δt 。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是矢量。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3)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4)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5)甲的加速度a 甲=2 m/s 2,乙的加速度a 乙=-3 m/s 2 ,a 甲>a 乙。 (×) 2.(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1T 1和P 14T 1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江水运动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 B .“太阳东升西落”中太阳以地球为参考系 C .“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刻 D .“第3 s 末”和“第3 s 内”都是指的时间间隔1 s [答案] ABC 3.(多选)(人教版必修1P 14T 2和P 29T 2改编)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C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D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答案] BCD 4.(教科版必修1P 14T 2改编)下列所说的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 .子弹以800 m/s 的速度撞击到墙上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标准标准答案详解1.doc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1 Billy is a boy of fifteen. His parents died three years ago. One day when he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he (1)______ a wallet. He returned it to the owner, Mr Baker. He gave his (2)_____ to the boy. As the boy had no job, Mr Baker made hi m work for him in his (3)______. Billy worked so hard that Mr and Mrs Baker were (4)______ with him. Mr Baker loved planting (5)______. The week before last, he brought a few trees home, planted them in the (6)______ himself and watered them every day. Several days (7)______, he had to leave for another city. Before he started, he said to Billy,“Take good care of the trees. Some boys near our house always want to steal them. ” “Don't (8)_______ about them.”answered Billy. Six days passed and Mr Baker came back. He asked, ”(9)_______ anyone ever come to steal the trees? ”“No, sir,”saidBilly,“Tostop someone from stealing the trees, I (10)______ them up six days ago. I have hidden them for almost a week! ” ( )1. A. found B. bought C. carried D. wanted ( )2. A. walked B. pity C. thanks D. excuses ( )3. A. factory B. office C. town D. home ( )4. A. pleased B. angry C. strict D. popular ( )5. A. flowers B. grass C. vegetables D. trees ( )6. A. garden B. office C. city D. room ( )7. A. ago B. later C. before D. after ( )8. A. think B. talk C. learn D. worry ( )9. A. Did B. Does C. Has D. Will ( )10.A. sent B. pulled C. put D. picked 题解与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介绍的是Billy 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到Mr Baker 去做工了。他一直工作得都很出色,但这 一次却没有做好。 1.A.根据一般的常识,应该是在街上发现钱包。 2.C. 由于 Billy 将钱包还给了失主Mr Baker ,他一定会感谢 Billy 的。 3.D. 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 Billy 是在 Mr Baker 家里工作了。 4.A. 根据上句“Billy worked so hard”可知 Mr and Mrs Baker 一定对 Billy 的工作表示满意的。 5.D. 根据后面的“he brought a few trees home”可判断出 Mr Baker 是喜欢树的。 6.A. 树肯定是种在园子里的。 7.B. ago 和 before 都表示“以前”, after 表示“在以后”,但它用在时间段之前;later用在时间段之后表示“在以后”。 8.D. 这里是 Billy 的许诺,他答应照看好这些树的,所以他才不让Mr Baker 去担心这些树。 9.C. 根据当时的情景,这里用完成时态最合理。因为对当时来说,Mr Baker 想要了解的是到当时的情况。这正是现在完成时的用 法之一。 10.B.根据文章的意思,那时Billy 一定是把树拉倒之后才藏起来的。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2

2018-2018高考物理动量定理专题练习题(附解析)

2018-2018高考物理动量定理专题练习题(附解 析)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小编准备了动量定理专题练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大小改变? B.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方向改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D.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2、在下列各种运动中,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增量总是相同的有(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3、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动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B.动量大小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变速运动? C.如果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冲量相等(不为零),那么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若某一个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这个力对该物体的冲量也一定为零? 4、在距地面高为h,同时以相等初速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体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 P,有 ( ) A.平抛过程较大 B.竖直上抛过程较大 C.竖直下抛过程较大 D.三者一样大

5、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初动量成正比;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末动量成正比;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动量变化量成正比;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6、质量为m的物体以v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达到最高点,速度变为0,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和重力的冲量分别是( ) A. -mv和-mgt B. mv和mgt C. mv和-mgt D.-mv和mgt 7、质量为1kg的小球从高20m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小球接触软垫的时间为1s,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空气阻力不计 )为(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难点: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明和小丽同司机有不同的看法。 请你思考:小明和小丽与司机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机械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P16~1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甲:正在飞奔追赶猎物的猎豹;乙:天空中下落的流星;丙:小明骑车上学;丁:月亮每天都在绕地球转动。总结这四个实例,它们共同的规律:位置发生(选填“发生”或“没有”)改变,都是机械运动。 知识板块二参照物 自主阅读教材P17~1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小强连续拍了两张照片,如下图甲、乙所示,黑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白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不变。以水杯为参照物,黑蜗牛是运动的,白蜗牛是静止的。 4.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离地面3 000 m的高空表演时形成的一定造型。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B运动员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知识板块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主阅读教材P1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型加油机的空中加油技术。如图所示,位于上面的是加油机,位于底下的是受油机。要实现空中加油,两架飞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1: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静止。 问题2:受油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运动。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方案做一做:把课本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问题1:选择桌子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运动的。 问题2:选择课本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静止的。 问题3: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问题4: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m/s 2m/s 2a = = 22504m/s 4m/s 1 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2.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一时间(x 一t )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3.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专题复习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2019·辽宁大连二模)如图甲所示是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的部分原理图,已知电源电动势E=1.5 V,内阻r=1 Ω,灵敏电流计满偏电流I g=10 mA,内阻r g=90 Ω,表盘如图丙所示,欧姆表表盘中值刻度为“15”。 (1)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Ω”区域的某挡位时,其内部电路为图甲所示。将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调零后多用电表的总内阻为________ Ω。某电阻接入红、黑表笔间,表盘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 (2)若将选择开关旋至“×1”,则需要将灵敏电流计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一阻值为________ Ω的电阻,再进行欧姆调零。 (3)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对二极管正接时的电阻进行粗略测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欧姆表的表笔A、B应分别接二极管的C、D端 B.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 C.若采用“×10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角过大,应换“×10”倍率,且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D.若采用“×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刻度“15”与“20”的正中央,测量值应略大于175 Ω 2.(2019·广东珠海一模)某同学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时连接的电路如甲图所示: (1)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选填“R1”或“R2”)的电流; (2)若断开电路中的开关,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则测得的是________。 A.R1的电阻B.R2的电阻

C.R1和R2的串联电阻D.R1和R2的并联电阻 (3)将选择倍率的旋钮拨至“×10”的挡时,测量时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应将选择开关拨至________挡(选填“×100”或“×1”),将两根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停在0 Ω刻度线上,然后将两根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若此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丙所示,则所测电阻大小为________ Ω。 (4)乙图是该多用表欧姆挡“×100”内部电路示意图,电流表满偏电流为1.0 mA、内阻为10 Ω,则该欧姆挡选用的电池电动势应该为________ V。 3.(2019·福建高中毕业班3月质检)某同学用内阻R g=20 Ω、满偏电流I g=5 mA的毫安表制作了一个简易欧姆表,电路如图甲,电阻刻度值尚未标注。 (1)该同学先测量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E,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两表笔短接,调节R0使毫安表指针满偏; ②将阻值为200 Ω的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此时毫安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 mA; ③计算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 (2)接着,他在电流刻度为5.00 mA的位置标上0 Ω,在电流刻度为2.00 mA的位置标上________ Ω,并在其他位置标上相应的电阻值。 (3)该欧姆表用久后,电池老化造成电动势减小、内阻增大,但仍能进行欧姆调零,则用其测得的电阻值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为了减小电池老化造成的误差,该同学用一电压表对原电阻刻度值进行修正。将欧姆表的两表笔短接,调节R0使指针满偏;再将电压表接在两表笔之间,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16 V,欧姆表示数为1200 Ω,则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 Ω,原电阻刻度值300 Ω应修改为________ Ω。 4.(2019·山东泰安一模)如图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最大阻值为20 kΩ的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 μA,内阻为600 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 V挡和5 V挡,直流电流1 mA 挡和2.5 mA挡,欧姆×1 kΩ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