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忧郁的解剖

忧郁的解剖

武志红,心理学家。

对于很多人而言,孩子的到来,意味着可以经历第二次童年,一个可以修补的童年。我们都梦想一种童年的救赎,在童年经历恐怖的时刻,经历沮丧的时刻以及其他的特殊时刻,现在,我们的孩子让我们能够返回童年,进行干涉。但是,父母对自己童年的救赎,也许就是对孩子的伤害。究竟如何是好?生育是一种选择,爱是生生不息。

关军为人父母是一件大工程

很少接受图书推荐事宜的尹建莉前不久在微博欣然推荐了关军的《无后为大》这本书,她说作者从一件个人化的小事入手,写的却是对教育、社会、未来、生命、自我的看法和态度。诚实,悲悯,洞若观火。

《无后为大》真正的内核却是我们该如何审视我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又如何为人父母。他把自己关于生孩子方方面面的纠结和恐慌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揭开来。

采访时,关军表示,自己出版《无后为大》绝不是为丁克这一群体做代言,他认为生或者不生是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存在优劣问题。他更看重的是,这一话题带来的,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审视自己的传承和传递的问题。

在书中,关军披露了自己内心的一些惶惑。他对自己无意识接受到的传承进行了打量和分析。美国的家庭治疗专家马睿〃玻文提出过一个?代代相传?理论,主要意思是如果家族中有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会一代代?遗传?下来,直到它被很好地解决为止。而越是添

岁,关军越在私德上不安起来,觉得自己属于?某些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的那种人。

他回忆起自己童年遭遇过的和暴力相关的恶作剧,并一直觉得自己并未把它当回事,但当家里有一只叫?瓜瓜?的小狗进门,他才看见自己有些童年的?屈辱?等待释放,他把很多恶作剧的手段用到了?瓜瓜?身上,虽不构成虐待,他却看到了自己心中阴暗的部分,并看到了自己对童年暴戾记忆的仿效和报复,显然,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被隐藏和转移。

而在一个叫《可怕的尹建莉》章节,文中关军列举了几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陈述的细节,譬如孩子磕碰到小板凳时,尹建莉在抚慰孩子的同时,还和孩子一起给板凳揉揉疼……他因此觉得尹建莉可怕,她让他知道陪伴孩子成长有着那么精深且难以穷尽的法则、规律和细节,为人父母是件多么大的工程。

毫无疑问,关军是敏感地觉察到代际传承中存在糟糕模式的那类人,他看到很多家庭假借爱、家庭伦理之名,对孩子实施的过度占有和控制,以及这些给孩子个性带来的压抑和伤害,并觉得这种病毒具有遗传性,在抗体能力不够确定的情况下,他愿意选择一种常人看似决绝的应对方式:拒绝繁衍是结束祸害的唯一手段。

【对话】

我们缺乏对人的尊重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一些自己和父母相处的小摩擦,个人界限感的模糊,你觉得这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里是否有一定代表性?对于中国传统家庭代际间矛盾的根本问题,你觉得是什么?

关军:这种摩擦非常有代表性。我觉得,父母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必意识到的控制欲,属于人的本性,很难完全避免,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它,不要放纵它。代际间最根本的问题,我想还是缺乏对一个独立个体生命的尊重,由此就滋生出做父母的许多特权,危害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生命体验。

新京报:对于无后的选择,能感觉到你在坦承自己的自私,表示这种选择很大一部分是出于维护自己自由的意愿,书出版后也有很多80后对此话题表现出关切,你如何看待背后的原因,是整体性的个体自我意识开始发育壮大,还是更多是出于一些现实的考虑,譬如生存压力导致的生育意愿降低?

关军:我想是两种因素形成了合力。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承受的压力远超前人,他们也算互联网一代,眼界打开了,这些都强化了他们自我意识方面的诉求。同时,作为崇尚消费主义的一代人,他们恰恰赶上了现实生活压力陡然增加的时节,结婚生育变成了巨大的负担。我赞同?生育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的观点,所以,80后体现的理性思考是一种必然。

武志红抚育孩子,也是抚育童年的自己

在关军的《无后为大》中,多次提及心理学家武志红的著作《为何家会伤人》。最近,武志红推出新作《为何爱会伤人》,尽管从?家?

跳跃到?爱?,对象有所转换,但话题却始终关联,而且更像是一种话题的延伸。

武志红认为成年后的恋爱很像童年关系的轮回,它被用来重温童年美好和修正童年错误。亲子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孩童,长大后,会在恋爱关系中试图修正童年父母关系中的错误,从而会有将恋人改造成想象中人的愿望,这种愿望势必造成另一方的抵触,构成婚恋中的冲突。他认为如果能观察到自己和父母关系中的错误模式,亲密关系的建立将不再轮回,而是成为一个孵化器,将内在的孩童升级到成人状态。

当他将爱情关系跟童年联系起来:童年时,我们人格的基本定型,大约在6岁。恋爱中会让人重温童年,而且之前潜意识深处改造父母、纠正童年错误的愿望会被唤醒,随之被投射到恋人身上。如果改造失败,恋爱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婚恋中,如果把对方当成一种幻想的投射,就很容易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制造爱的困境。

武志红说很多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疗愈感,是因为这个过程中,他同时抚育了自己内心的孩童。而且很多人是在生完孩子后,去看心理医生的,因为有些内心的冲突,他必须去解决。在《无后为大》中,关军讲到自己一个朋友在给孩子的书信集里写道: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你到来的意义,它意味着我可以经历第二次童年,一个可以修补的童年。有很长时间,我都梦想一种童年的救赎,在我的童年经历恐怖的时刻,经历沮丧的时刻以及其他的特殊时刻,现在的我,能够返回童年,进行干涉。

写作《为何爱会伤人》时,武志红更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恋爱表现更多可以去观察他(她)在童年时和异性父母的互动模式。但考虑到中国沿袭很久的重男轻女的习俗,他现在觉得中国人是普遍性地缺乏母爱的。因为女孩在成长中获得的爱不充分,通常也不能够充分给予。这种不充分,通常指的是一种能力,而非愿望。

童年凶猛,特别是婴儿期,如果他对情感的呼喊没有被母亲准确看到、回应到,他可能会不自觉关闭他的情感,因为对于这个世界缺乏天然的安全感。这也使得他在爱与自由的践行中,有着一种特别的障碍。

【对话】

自由和爱都是奢侈品

新京报:《为何爱会伤人》中有个很重要的结论就是,恋爱其实是将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模式投射到成年后的外部关系上来,那这种结论是否会过度夸大了童年的作用?

武志红:我个人认为,童年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是不为过的,当然,这肯定不是问题的全部,只是其他原因可能更难以被觉察到。我的文章和书中,之所以强调恋爱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连接,因这是一个容易观察的角度,是想通过对方的觉察,引出具体的真实的感受。

新京报:中国家庭普遍在爱与自由方面的理解上存在问题,有着各种扭曲变形,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武志红: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便无法完成独立,也无法实现自由。如果父母给予的爱匮乏,这个孩子成年后,很容易从自己的

孩子上寻找满足,就会特别想控制,让自己的孩子弥补上一代的一种缺憾:有个人可以完全属于我。还有一种人,不去爱,只觉得在完全享受自由,不被占有,不被剥夺,过得不错,但除非他封闭自己的内心,否则很容易崩溃。而如果封闭内心,把心关上,随着时光流逝,他会有一种可怕的空洞感。所以,我觉得爱在自由之前,自由更像是一种流动,是一种活泼,一种丰盛,让你和大地有所连接。

在中国,孩子的自由还是奢侈品,因为大家普遍性的对亲密的、连接的渴求还没有被满足,所以才出现那么多大家庭,老人非要跟来住等抹杀界限感的现象。大家也喜欢不分你我,喜欢大锅饭,喜欢热热闹闹,这种对于连接和爱的需要很像一种婴儿状态。在爱中,也存在着一方被另一方吞没,结果造成伤害的现象。其实,好的爱,是要看见对方,看见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现实境况中争抢早教班、择校等现象,很多时候是大人自身不安全感的折射,他们把自己对于生存的焦虑、对于竞争的恐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但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请让孩子们慢慢长大,给他充分自由。孩子往往是在父母给予的领地中,通过自治自理

学会自责自律的。给孩子阳光般的爱,又要给孩子阳光灿烂般的自由,但前提是,父母自己内心就有这样的爱与自由。

洪兰&尹建莉

?父母内心应强大?

前不久,台湾知名教育家洪兰到北京参加自己新书《好孩子》的首发。洪兰是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脑科学家,曾出版译著几十本,她已近古稀,但康健、明朗、神采奕奕。语气轻柔,语速却极快。新书非新作,是老作品精粹的提取。而操刀者是创造了400万册销售神话的作者尹建莉。

被称为大陆家教第一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推出后,作者尹建莉全力写就第二本家教书,蛰居简出。2011年夏天,她到

台北参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繁体版首发,见到了台湾知名教育家洪兰。之前,她就通过文字对洪兰有所了解,觉得彼此在教育理念上,价值观相通,所做的事又都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所以是殊途同归。到台湾,尹建莉深有感触的是,台湾社会有过的一些教育迷思正是当下大陆在经历的。她深知当下大陆市面上有太多教育的陷阱,很多育儿书硬伤累累却大行其道。她就萌生把洪兰这些有着充分科学依据的文章介绍到大陆的想法,为此,她甚至停掉了新书的写作,全心投入。

洪兰表示,自己感知到的大陆父母过于?忧心??焦虑?了,有的人孩子才三个月就在担心他的天赋在哪里,然后抢着送孩子去早教班或者高级幼儿园。她觉得其实无需如此。她一直试图用大脑实验

的观点来告诉父母,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这回事。因为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认为人的大脑过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变的观念是错误的,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脑。所以家长没必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她说人生好似马拉松,起跑早晚都能赢。

而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网游,洪兰从科学依据上给出自己的看法,就是孩子在一些常态情况下玩网游是可以增强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她同时认为提早入学对孩子完全没有好处,让孩子学好语文比学外语更重要,有多动症的孩子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得到缓解。

尹建莉觉得现实境况中争抢早教班、择校等现象,很多时候是大人自身不安全感的折射,他们把自己对于生存的焦虑、对于竞争的恐慌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大陆家长还是要学习强大自己的内心?她说。同样,洪兰说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社会压力,养成良好品德才是家长最为重要的事,她希望大陆家长能学会择善固执。

【口述:童年记忆】

洪兰规则之内给充分自由

传承与阻隔的话题让我想到媳妇熬成婆的说法。在婆婆苛刻下过来的媳妇自己做了婆婆后,会择何种态度对待媳妇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有的人因曾深受其苦,会对做媳妇的处境颇多体谅,推出新政,而有的人可能正好找到机会,向其释放和转移她积攒的痛苦。

父母对我们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会传递给我们价值。我出生于一个严谨的军人家庭,父亲对我们管理很严,这种严格给了我很多受益的东西。譬如,我从小被教导,什么东西要放在什么地方,这样你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不去找东西,而我的先生,因为来自另外的家庭,你就会发现,他此生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找东西上,也因此,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让他沿承了我的习惯。

但当我成年后去美国,有了对比,才发现中国家庭的严厉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父母大都没有明确告诉你规则,你也是总是通过他们的聊天和对人、对事的态度去判断对错,而且往往在被骂后,你才能通过经验去总结规矩的界限,更为严苛的,就是孩子要时常看父母的眼色行事。在美国,就很不同。很多人以为美国家长会很放任,其实,他们同样是有规矩的,只是,在大的规矩之内,他们给你自由,而且绝对不会盯着你来纠察。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因为用功,会请家教到家里来学法律。那时,我们姊妹六个一旦吵闹就会被骂,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常常无所适从。而在美国,他们的家长通常会告诉你,现在是上课时间,请回到自己的房间,在那个房间,你可以随意做什么,而在集体性空间,你就需要保持安静。所以美国的孩子很小的时候,能正确区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不同以及他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也曾遇到过,考试报名、抄笔记、甚至选择午餐是荤还是素都要去看妈妈脸色的

18岁的孩子。她的妈妈对孩子有过度的控制欲,甚至认为孩子度蜜月,自己也是可以跟去的。她认为自己的孩子必须成功,而成功的定

义是考上医学院。这是对孩子自由的全部占领,非常恐怖,整个孩子都是要废掉的。

因为自己的一些得失,我在教育孩子时,会尽量明确对他的要求,然后在大的范围内,给他充分自由。其实,孩子往往是在你给予的领地中,通过自治自理学会自责自律的。

尹建莉教育就是要接受和转化不完美

我的童年也有伤疤

这个话题很有问题意识。这像一个成年后的排毒过程,排除既有模式的毒。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要持续终生。在生孩子前,我同样是无意识的,当时,读卢梭的《爱弥儿》我是当小说看的,而当有了孩子,一切开始变化。可以说,我不是那种排毒完,才养育孩子的,而是同时进行。因为是同时,在教育女儿中,我也是犯了很多错误,有些及时修正,有些则追悔莫及。

相比大多数同龄人,我的原生家庭是相当不错的。当时,很多父母打骂孩子是常见之事,印象中,我只挨过妈妈一次打,可就这一次,也让我记忆深刻。我三四岁时,在一个村子生活,可能因为民风淳朴或者穷,很多人家都不锁门。当时,自己年幼,全然因为好奇,有天和小朋友打开一家人的门,进去玩。母亲知道后,打了我几下,让我十分委屈。其实,当时母亲只要向我说明,别人家的院子不要随便进,我就完全可以明白的。还有一次,因为经济方面的考虑,母亲给我买了一双偏大码的鞋,预备可以多穿几年,我因为穿着不舒服,就左右脚互换,这样可以稍紧一些,本是聪明之举,母亲却误以为我

又不分左右脚了。于是一通批评。我当时小,很委屈,但说不出来。这件事让我一直记着,并提醒我,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错事,一定不要轻易批评他,要想办法了解他的想法。

孩子往往敏感,在人生之初,你如果用一种粗暴的方式给他树立规矩,往往容易留下折痕。考虑到自己童年的不被理解,不被体谅,我在做母亲后,就特别有同理心。记得在我女儿小时候,我在做饭,她自己玩,许是好奇,她把整瓶的化妆品涂在了脸上,那是当时非常贵的一个物品,却被她弄得一遍狼藉,按照一般的家长,可能会勃然大怒,但我知道她不过是好奇,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笑着对她说,别动,妈妈给你照张相。那张照片被我拍下来,现在还是家里的宝贝。其实,孩子很多时候的捣蛋,不是恶意之举,只是思维上的偏差。还比如,女儿小时候,有段时间总把垃圾扔到沙发后面,说过了,还扔。后来才明白,孩子以为垃圾只要扔到看不见的地方就是干净。试想如果我批评她一顿,孩子会多么委屈。

我的童年记忆,让我懂得用心体察孩子,并经常自我提醒。可即便如此,同样犯过不少错误。女儿三四岁的时候,因为回老家玩得太投入,已经很懂事的她有两次居然把屎拉裤子里。情急之下,我板起脸训斥她几句,但她一句:?妈妈你怎么不生一个会‘拉粑粑’的宝宝??一下点醒了我,让我非常痛心:孩子不过是玩得忘性,自己的数落却让她产生如此大的自我否定。这之后,初中时,她因为在一个私立学校就读,一度爱打扮,好名服。其实依现在看来,她是被周边气氛所影响,也还小,自我不够强大,所以价值观模糊,都是可以理

解的,但因为我当时一个?好虚荣?的定性,让她成年后还为此感到伤害。

在为人父母前,我们都是孩子。遭遇过不理解,遭遇过被作业奴役,遭遇过暴力教育,长大后,一些忘性大的人反而如法炮制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没有对自己吸纳的错误模式有所认识,也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去释放它,于是,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东西时,仇恨被投射和释放出来,而孩子就是弱小的。可即使体察到这些的人,同样还是会偶尔犯错,所以排毒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阅读是很好的排毒方式

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在漫长排毒过程中最好的礼物就是阅读。大学时,我是一个不擅社交,有些自卑的孩子,在大量的阅读中,我的精神得到发育和强大。所以我是非常认可朱永新所言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句话。在阅读中,我建立了对于人之为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人性的把握,对于自由和爱的把握。

刚有孩子的时候,我有过所有母亲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盲目跟风。女儿一岁多刚学走路时,先生到外地工作,我曾经独自带孩子非常艰辛,甚至在某些瞬间感觉要崩溃,但是在阅读、自省中,我慢慢找到了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当然,这期间,我的先生给了我很大的正能量,他结婚时面对的我,是一个生活能力奇差的人,他给予的是接纳、欣赏,甚至是幽默化之,这让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为感同身受。所以好的两性关系也会是一个人排毒的重要推力,它让你更充满能量。

做这些反省,是想说明:人都有缺陷,孩子有,父母也有,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或者转化它。

《给樱桃以性别》珍妮特〃温特森

新星出版社 2012年6月

还会有作家比温特森更懂得如何在历史与现代中穿梭自如吗?这本在2009年曾被泰晤士报遴选为?60年60佳图书的小说?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作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在写作中的自由绽放。17世纪的英国,臭气熏天的泰晤士河边一个女巨人和她所收养的弃儿身上会发生什么?可以发生的可多着呢,单是弃儿约旦在追随园艺师前往百慕大群岛一路上遇到的十二个跳舞的公主的故事,你就得为温特森拍案叫绝。这十二个故事已经远远跳出文学本身,带给人们诸多的深入思考,看似童话故事的背后,其实是作家本人用文学的形式对异性和同性间的关系进行多种探索的途径。在书中作家暗示了书名的来源,樱桃嫁接也是对世界的一种重组,她用这本书也在呼吁她到今天一直坚持的男女同权的政治主张。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特朗斯特罗姆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2年3月

在特朗斯特罗姆获奖之前,诺奖已经有整整15年没有垂青一位诗人了。这本书的入围,不仅仅是对诗人本人的敬意,也是对诗歌的敬意。诗人与中国诗人有着深厚友谊,许多中国的诗人都曾经是他瑞典家中的客人,北岛在《时间的玫瑰》里就曾经翻译过特朗斯特罗姆

自传《记忆看见我》中的内容。如果可以,北岛愿意把时光倒回至1985年他第一次到特朗斯特罗姆的?蓝房子?的那个片段,那个时候诗人还没有中风,在场的所有人也都还健康。如今已经中风20多年的诗人,他说的话只有妻子莫妮卡能明白,其他人只能偶尔听懂他说的?ja?(好!)诗人中风后,北岛写过一首诗?你把一首诗的最后一句/锁在心里——那是你的重心/随钟声摆动的教堂的重心/和无头的天使跳舞时/你保持住了平衡……?诗人看完流下了眼泪。

《北京,最后的纪念》阎连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3月

这是一本向梭罗的《瓦尔登湖》致敬的书。三年前,南四环,711号园,阎连科过上了一段诗意栖居的田园生活:养花、种菜、观察动植物、泛舟、写作……农民出身的他,在这片都市中的世外桃源,恣意地进行着他天真甚至怪异的动植物实验,似乎欲重新找回与土地和大自然的精神联系。然而,170多年后,阎连科的田园生活远没有当时的梭罗完满,这种不完满不仅在于后来的被迫中断,也在于人们的各种疑惑和不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干什么都要讲究效率的社会里,阎连科显然过得太没有效率,甚至是一种癫狂。到底是阎连科异化了,还是对他投向质疑神情的现代人异化了,值得思考。

《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8月

和马原的20年磨一剑不同,刘震云一直保持着高产,而此次他高产出的新作,也延续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不是在《一

句顶一万句》形成的,早在《手机》里已经见端倪,有人将其总结为——似是而非的车轱辘话。和许多同年代的中国作家不同的是,刘震云算是比较早将乡村经验与城市经验相结合的人,而且他总是追随热点话题,比如像这本新书中所涉及的上访问题。主人公李雪莲从自己的离婚案展开,因为国家机构的种种不作为,这件事逐渐变成了一件大事,并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李雪莲告了20年的状,其实只为了纠正一句话,但一切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不过与其说这是一本好小说,倒不如说这更像是一个好剧本。

《蒙马特遗书》邱妙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8月

?拆生命的房子,用砖块来盖小说的房子。?这是卡尔维诺对小说家的定义。那么,邱妙津拆自己生命这座房子拆得足够彻底,而她盖起的小说的房子,就是这本《蒙马特遗书》。单是想象一下在写完这20封信之后用一把剪刀直接刺入心脏,并?如己愿?结束年仅26岁的生命,你就可以想象到邱妙津会是一个性格多么极端激烈的女人。距离邱妙津自杀已经过去了17年,多年后,大陆的读者才有机会看到这本书。台湾的同志化运动比大陆走得更远更早更深入,而在邱妙津的时代,台湾女同志面对的艰辛、困难、歧视远远比现在更多。书中涉及一些话题和情感,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着今天的大陆。而对弱势群体的宽容度,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另外,今天把女同志称为?拉拉?,其实也是最早起源于邱妙津之笔。

《偶发空缺》 J. K. 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

故事以英国西部帕格镇中一位教区议员的猝死开始,罗琳由此铺陈开,将镇子里夫妻、朋友、恋人、同事等各种不同关系间的矛盾逐渐撕扯开,试图描绘出众生百相,微缩的现实。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想到,罗琳在《哈利〃波特》之后转身得如此彻底。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作家,因为某本书获得市场成功,太明白读者想要读到什么,而一直孜孜不倦地写读者想要的东西,但罗琳显然更希望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早在2005年,她就曾经说过,《哈利〃波特》之后她的第一本书说不定会非常糟糕,可人们依然会买,出版商会竞相出价,一切只因为,她写了《哈利〃波特》,这让她非常不安。?我只是需要把这本书写出来,我很喜欢它,以它为傲,对我来说这就够了。?勇敢的转型,又明白写作的初衷不是为读者的罗琳,显然应该因为她的勇敢,而得到足够的加分。

《牛鬼蛇神》马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5月

归隐20年,马原交出新作《牛鬼蛇神》。本书在《收获》连载时,就得到其编辑的高度评价,让人们对这部作品也是充满了期待。人、鬼、兽、真实、假象、宗教……各种描写在这部小说中交织在了一起。半个世纪两位少年的成长,构成了马原想要展示的人生图卷。中国大陆作家在以往的写作中,更趋向于对外的探索,而相对欠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思考,在这个部分,这本书向前迈出了一小步。两个少年半世纪的成长,不免让人们想起黑塞的代表作《纳尔齐斯与歌尔

德蒙》,在这本书中黑塞对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等哲学问题的思考比起《牛鬼蛇神》也更深刻。但肯于迈出这一步,本身就值得鼓励。

《生命册》李佩甫

作家出版社 2012年3月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作家们把目光无可逃避地投向这里。38万字的《生命册》,主人公一步步从乡村走向城市。先是进入省城大学教书,之后接受大学同学的召唤,辞去稳定的工作一路北漂,从住地下室到给别人当?枪手?挣得人生第一桶金,之后奔赴上海在商场继续拼搏。主人公?我?的故事,大概是过去一个世代的人群里许多人的代表,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世代,文学总是得到某种题材的空间和机会。和以往大陆作家只是讲故事不同,这本书李佩甫也在试图从文学技巧的其他方面做出尝试,比如他说自己采用了树状结构的写法。这种从单纯讲故事,到转向文学技巧探索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

《高铁》韩松

新星出版社2012年9月

韩松还记得?7〃23?的晚上,他正在家改书稿,突然手机短信的提醒音响了:温州发生中国高铁史上空前惨烈的事件,伤亡数百人。这也某种程度上有了《高铁》这本书。不过此《高铁》非彼?高铁?,里面蕴含的还是大量的科幻元素。但此《高铁》又的确是韩松根据近些年高铁本身的快速发展得到的灵感书写书的故事。在讲述科幻故事

的同时,他也在行文间注入他的思考,在后记里他提到,?在高速运动中,我很快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车外的景物,与乘坐低速列车时看到的,已然很不一样……?我们的速度是提升的,但是我们的文明进程一定是前进了吗?碎片生活的今天,我们一定要什么都那么快吗?不过说到底韩松还是一个媒体人,他曾经说过,科幻就是明天的新闻。不过这一次,希望他书里的故事不要成真。

《奇迹集》黄灿然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很难说黄灿然在写这些诗歌的时候,自己对每首诗的真实思考是怎样的,但任何一个感性的人,都一定会有自己对这44首诗歌的深度思索,结合各自的生活。《奇迹集》里有对生命最普通场景的描写——电车或是路边的一个老人,在公园长凳上谈心的母女……也有对最常见事物的涉猎——?生活像个火炉,有些人围着它坐,享受温暖,渐渐感到疲乏……?更有像?我的世界?这样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诗人所要告诉众人的,他说?我一点都不孤独,不是你所想象的,甚至不是我所想象的。我的灵魂有很多朋友和将出现的朋友,主要是过去的诗人、音乐家、哲学家的灵魂,我跟他们交谈,日日夜夜,无时无刻……?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伟大灵魂相遇,这是阅读里最美好的事情了。

《羊道》李娟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的场景,一共有三卷。在与大自然生死相依的过程里,人类既渺小也伟大,顺从自然,并从中得到自由,自在自乐,这是李娟和她的牧民朋友们世代经历的,只不过李娟将这些变成了文字。李娟的文字当然是真诚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她所生活的环境还来不及把很多问题变复杂,与动物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她身上并非一句空话。但是这份最简单纯真的部分能否一直保持下去,却是一个未知数。在最初人们发现李娟的惊叹过后,在城市久居的人们带着各种诱惑接近这个女孩,她能抵抗得住吗?这倒是一个在未来可以持续观察的问题。至少,在这三卷书里,她带给我们的感动似乎减少了。

《夭折的记忆》吴亮

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

若干年后,当那些人已经不再年轻,当其中的有些人已经功成名就,当某个人可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再有人讲起那些他们年轻时的老故事来,总是别有一番风味。就好像,今天再去看杜普蕾、巴伦博伊姆、帕尔曼、祖克曼、祖宾〃梅塔当年合作的那首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你难免不会感慨万千,那时他们还年轻,那时他们还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们需要这样的偶尔回首,即便没有视频,也请留下些文字,诚如吴亮在这本书中所做之事。顾城、孙甘露、陈村、王安忆、吴洪森……就着炒面、凉皮、扇贝、黄酒……即便那时他们还没有出名,但他们都得承认,那是一段好年华。

《江城》彼得〃海勒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1月

涪陵在海勒斯的眼中不仅仅只有榨菜,这里更有他用心投注的情感与岁月。1996年8月的一个夜晚,他从重庆登船,顺江来到涪陵。那时候的涪陵还没有铁路,公路也很糟,随后的两年,这里成了海勒斯的家。就在这本书即将在美国出版的2001年,涪陵有了第一次通往重庆的高速路,铁路也在修建,人民不需要再坐船去涪陵了。又过了两年,三峡大坝一期完成,一些江畔之城被淹没……涪陵的变迁只是中国诸多城市变迁的一个代表,但却透露着在城市化进程里的飞速和冷漠。一个个水坝的修建带来的却是更多的问题,城市淹没,人民离乡背井,这些到底是必须的还是可以商量的?书中不光有作家本人对城市的观察,更有他对人性的思考。他曾经指出他的学生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接近,彼此扶助,但其中某个成员或多或少有些与众不同的话,他们会非常残忍地对其形成孤立之势。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等三部卡达莱

花城出版社2012年1月

《错宴》是卡达莱最近的作品,2009年在法国出版。描写二战期间发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城吉罗卡斯特的故事。古拉梅托大夫是阿尔巴尼亚吉诺卡斯特市(这正是作者卡达莱的家乡)的著名外科大夫,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的战车开到吉诺卡斯特市时,占领军指挥官弗里茨〃冯〃施瓦伯上校让人告诉古拉梅托大夫,他要见古拉梅托大夫一面。正是这次见面过后,阿尔巴尼亚的人质被弗里茨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