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杨学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天津 300071)

摘要:本文对三线建设背景、区域、评价、调整改造、经验教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与领袖人物关系研究等七个方面,简要梳理近30年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学术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综述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我国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的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不断增多。据对1980到2010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论文的统计(截止2010年12月31日检索),国内学术界发表的有关三线建设的论文大致有241篇。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线建设的背景研究

三线建设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肖敏,孔繁敏认为三线建设动因一是立足于战争,立足于早打、大打、打原子弹战争,抢时间、争速度。二是为了逐步改善工业布局。①持此观点的还有马英民。②

陈东林认为,除了备战和改变中国工业布局这两个动因之外,还有第三个原因,即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工业比投资农业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人类历史到了社会主义时期,总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优先发展重工业可以使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特别是邻国日本战后经济起飞,也大多要经过一个高积累的初期阶段。所以中国“三五”时期继续用高积累解决工业化问题也是必然的。③

王培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三线建设的原由。一是适应战略转变的需要,确保备战任务的落实。二是三线建设的决策,借鉴了中外现代史上反侵略反压迫战争的经验教训,是中共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三是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西部内地的经济建设,创建新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四是毛泽东出于在国内反修防修的考虑,把三线建设也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④

黄荣华认为,三线建设从决策形成到得以付诸实施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国防原则的绝对化;二是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思想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延续和发展;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理论的不足以及经济建设中“左”倾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四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五是出于均衡生产力布局的需要。⑤

董宝训认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从国家安全、工业布局、反修防修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运行规律等

①肖敏,孔繁敏.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J].经济科学,1989(2).

②马英民.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J].北京党史研究,1997(1).

③陈东林.从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2).

④王培.60年代中期中共转变经济建设方针的原由[J].北京党史研究,1997(1).

⑤黄荣华.三线建设原因再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六个方面对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①

三线建设的背景研究呈现出不断细化的现象,这是研究深入的体现。但是要取得更大的突破,还有待于发掘更多原始档案文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将会寻找到三线建设动因的更多因素。

二、三线建设区域研究

以独立的省份或城市为单位进行三线建设研究,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研究三线建设的热点。分省进行区域研究涉及到了所有三线省份。

戴安林以湖南三线建设为研究对象,认为湖南省西部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湖南的三线建设经历了全面铺开,掀起高潮,逐步结束三部曲。它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湖南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当今进行西部大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②

晁丽华是研究云南三线建设最权威的学者。认为云南处于援越抗美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国防一线,同时又是我国地缘国防战略的大后方。既是“一线”又是“三线”的特殊地缘政治环境,赋予了云南三线建设独特的面貌和经验。在1964年至1980年的云南三线建设历程中,经历了两个建设高潮。这场特殊的“备战经济”建设,为保卫边疆安全、巩固国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章运用一手档案、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各个阶段的规划部署、实施过程,分析出现的问题,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③祝德桂认为三线建设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初具规模,建立了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工业基地;二是贵州的生产力布局有了很大改善,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贵州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四是建成了以贵阳为枢纽的铁路网创造了贵州经济腾飞的交通条件;五是三线建设的成就是贵州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坚实基础。④张才良也从贵州入手,回顾了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贵州三线建设的曲折历程,探讨其成败得失,得出了对西部大开发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启示。⑤

汪红娟回顾了甘肃三线建设,得出甘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状况及资源条件,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同时提出理性地分析甘肃三线建设的得与失,对我们当今的经济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⑥代宏刚认为甘肃是三线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省份,三线建设对加快甘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防工业布局、促进原材料和设备制造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及带动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⑦

孙燕京,岳珑认为陕西工业的发展、变化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紧密相关。在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强力度的直接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扩张,使陕西工业跳跃式地进入现代工业化的行列。与此同时,以现代国防工业为主体的陕西工业经济结构日益完善。但是,陕西工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存在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正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确立,陕西工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新的历史机

①董宝训.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②戴安林.20世纪60-70年代湖南“三线”建设述评[J].文史博览(理论),2009(12).

③晁丽华.“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9(4).

④祝德桂.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J].贵州文史丛刊,1995(3).

⑤张才良.贵州三线建设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

⑥汪红娟.甘肃三线建设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8(3).

⑦代宏刚.论三线建设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遇。①岳珑从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的关系入手,总结了“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陕西城市化提供借鉴。②徐凯希认为三线建设时期,湖北因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成为大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之多,居三线各省前列。围绕建立三线战略后方基地而展开的五大会战,形成了湖北的钢铁、汽车、石油、电力、化工五大产业基地。不仅湖北工业的整体实力和布局得到明显改观,同时也为今天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③蒙爱群,覃坚谨对广西三线建设发展的历程作简要回顾,以考证史实,理清脉络,为广西三线建设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④高新生对新疆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建设概况做了初步探讨和简要评价。⑤樊丙庚,分析了四川三线建设的情况并总结了其经验教训。⑥

张凤琦以重庆城市化为切入点,认为当代重庆城市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如果说“一五”时期的恢复性发展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是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时期的话,那么,三线建设时期则促成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卫星城镇体系的形成。三线建设对于促进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特定时期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也留下了许多历史教训。⑦

刘吕红,阙敏突破以省份为对象来研究三线建设,从更微观的角度选择了攀枝花市进行研究。认为,攀枝花是一座年轻的资源型城市,其形成与三线建设紧密相关。攀枝花城市形成路径以攀钢基地为基础而形成攀枝花城市。影响攀枝花城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形势判断是背景;资源禀赋是基础;区位特别是条件;政府组织是动力。⑧

三线建设的区域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有些高校研究生还把此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来研究。但是研究者大多都是以某个省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人把某个城市、县城为研究对象。三线建设兴起了一大批城市,不应该忽视这些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城市。

三、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对比研究

中共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以后,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三线建设,把三线建设作为建国以后的第一次西部开发,并将它与如今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加以比较研究,得出为现今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这方面发挥了能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成为推动研究三线建设的巨大动力。

于霞认为三线建设是六七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建设、进行战备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当年的三线建设为今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今日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总结三线

①孙燕京,岳珑.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②岳珑,王涛.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一五”计划、“三线”建设与陕西城市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1).

③徐凯希.湖北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

④蒙爱群,覃坚谨.广西三线建设的概况[J].传承,2008(2).

⑤高新生.新疆三线建设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⑥樊丙庚.四川“三线”建设[J].城市规划,1988(6).

⑦张凤琦.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7(8).

⑧刘吕红,阙敏.“三线”建设与四川攀枝花城市的形成[J].唐都学刊,2010(6).

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今日的西部大开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①

李相合,陈红认为三线建设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中央政府的战略指导和扶持,是西部开发的保证;基础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条件;引进科学技术和培育科技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决策者思想观念更新是西部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主体单一化,会束缚经济的发展;资金渠道的单一,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忽视地区特色经济,会使经济缺乏增长点。②刘占祥,吕峰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建设与开发——三线建设入手进行了研究,客观地分析了三线建设的得失,并据此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③

史向军总结三线建设的得与失,既可以史为鉴,在西部大开发决策过程中避免出现新的误差,也可以更好地解决在西部大开发推进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使得我国西部大开发更好、更深入地发展。④

王庭科认为在酝酿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三线建设堪称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同时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西部大开发,不是三线建设简单的重复和延伸,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⑤

黄莉认为三线建设是指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后方建设运动;而西部大开发,则是指发生在20世纪末并将延续下去的,对中国西部地区新一轮大规模的开发。对比研究两次西部开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冷战”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以及国内经济状况,使中国两代领导人制定了两个不同的中国发展战略。由“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三线建设是国际局势突变,周边形势紧张和国内经济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西部大开发则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内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提出的,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体现。三线建设实现了西部经济的第一次快速发展;新一轮的西部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三线建设为新一轮西部开发提供了历史的和现实的借鉴。⑥

王卫方比较了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两个战略,认为二者具有大部分相同而小部分不同的地域范围,面临着既相类似又相区别的时代背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开发方式,而后者对前者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三线建设为西部开发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⑦

李相合,曹霞认为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但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三线建设的简单延伸或重复。西部大开发在开发背景、开发体制、开发内容、开发布局等多方面都存在与三线建设时期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必须始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西部开发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西部开发

①于霞.“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长白学刊,2001(1).

②李相合,陈红.“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经验与教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3(6).

③刘占祥,吕峰.从三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④史向军.从“三线建设”看西部大开发[J].理论导刊,2001(10).

⑤王庭科.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党的文献,2000(6).

⑥黄莉.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5).

⑦王卫方.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7).

与少数民族地区科教的发展相结合。①

汤子琼认为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的以发展国防军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开发运动。三线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国家投资兴建起来的工业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决定在新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文章还认为在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中,三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②

在国家新的又一轮西部大开发正进行之际,加快三线建设与第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对比研究,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这是研究三线建设学者又一个全新的使命。

四、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研究

三线建设的调整与改造学术界研究比较薄弱,研究的学者也比较少,主要以李彩华和陈东林为代表。

郦锡文,张苹认为三线调整改造己取得初步成效,如:国家补助投资与项目建成进度大体同步;部分调迁项目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军民结合的新路上升了一个台阶;稳定了队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与投资超概算并存,导致建设拖期;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完全兑现;有的项目确定关停,报废损失过大。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和建议:三线调整改造的领导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性问题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妥善解决方案;适当增加国家对三线调整改造的投资;军民结合要选准产品,适应市场需求;迁址要慎重抉择,以迁入中小城市为宜。③

李彩华认为20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愈发不协调,国家着手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主要内容与方式是中观和微观的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一线、三线合作等方面;三线调整改造具有布局调整为主与其他方式兼顾、政府扶持与企业自谋出路相结合等特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三线建设遗留问题的矫正,是三线地区经济、国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完善。④

李彩华还指出三线调整改造的实践证明,国家下决心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的决策是正确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第一,基本解决了三线建设在布局上的遗留问题和突出矛盾,救治了一批濒临倒闭的亏损企业和处境艰难的停缓建单位,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整、改造、搬迁、军转民,成长起一大批优秀企业,使一批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应运而生,逐步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和企业集团。第三,稳定了三线建设单位员工队伍,使人才流失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在充分肯定三线调整改造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总结调整中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发掘三线企业潜能,为西部开发服务有重要意义。问题主要有下面两方面。从宏观看,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急剧东移,对已经形成格局、但配置并未完成、综合生产能力也未最终完成的三线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影响了三线企业效益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从微观看,三线企业的过度搬迁是三线调整的另

①李相合,曹霞.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②汤子琼.三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③郦锡文,张苹.对“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一点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1990 (11).

④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3).

一失误,有的造成了更多的损失。三线确有少数企业非迁不可,但已经在当地落户的一个个增长点和工业区,通过完善交通和其它配套条件完全能发展起来就不应搬迁。过度的搬迁,搬走后,厂房遗弃或使用价值小,搬迁后建新厂,使企业背上债务包袱,造成巨大的浪费。许多企业由于没有形成新的产品和生产能力,重新陷入困境。①

陈东林指出1983年中央确定了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1986年开始,历经三个五年计划,从布局、产品方向、产业结构和技术改造几个方面,对三线企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改善了企业的外部环境,稳定了职工和科研队伍,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体制转变,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准备。②陈东林继续指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中国经济面临着拨乱反正、重新发展的机遇。经过两年徘徊中的前进,在深刻的反思中,对三线建设决策和过程的评价,引起了一场争论,中央的表态及时地稳定了三线地区的人心。但是,三线究竟向何处去,不仅关系到这一地区的亿万群众和成千上万的企业,而且是全局意义上、更深层次上国家经济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问题。1978年至1983年,邓小平和国务院先后提出了“军转民”的大战略,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两个大局观,三线地区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决策等,为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埋下了伏笔,为踟蹰不前的三线地区找到了根本出路。③

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也是后期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研究的分量上显得很不足,这是学术界不可忽视的一块。

五、三线建设评价研究

关于三线建设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仍然评价不一。主要争论焦点集中在三线建设是失大于得、是有得有失还是得大于失三个方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联系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通过有关部门解密的档案,了解到当时各方面情况,逐步得出比较客观的认识。江泽民1991年4月视察攀枝花钢铁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当年三线重点工程时这样评价三线建设“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宋毅军认为,江泽民的评价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评价。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见解和认识会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客观性、正确性,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④而学术界的研究就呈现出从单一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到更加全面辩证的评价过程。

周民良则认为,三线建设是错误的形势判断,错误的体制构架加上错误的区域布局,使得三线大规模投资的机会成本过高,大大延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如果三线地区的大量投资被安排在其他区域,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面貌可能会是另外格局。除此之外,三线建设延续了“一五”以来重视重工业建设的问题,使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矛盾进一步加剧。⑤

孟仁忠对三线建设持完全肯定态度。他认为三线建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完全正确的,它不光是增强了年轻共和国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⑥

①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得与失[J].当代经济研究,2005(6).

②陈东林.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3).

③陈东林.20世纪80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大调整[J].党史博览,2004(5).

④宋毅军.论中共领袖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得大于失[J].军事历史,2007(5).

⑤周民良.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政策思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4).

⑥孟仁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西部开发思想比较研究——兼谈新时期军事经济建设[J].军事经济研究,2001(1).

宋宜昌从赶超战略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以它为依托的军事工业角度对三线建设作出分析。他认为三线建设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以比较高的代价,在与世界主要超级大国的抗争中,直接或非直接地打赢了两场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大战事,并迫使他们付出了几十倍的高昂代价。从这点出发,我们应该对三线建设和兵工事业策划者、实施者和建设者表示应有的理解、尊重和感激之情。①李宗植认为三线建设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第一,基本建成了我国战略后方的国防工业生产和科研基地,改善了国防工业的布局。第二,显著地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使之逐步趋向合理。第三,推动了三线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明显地改变了那里的落后面貌。肯定成就同时,留下了许多短期不易解决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缺憾,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指导方针上“左”的错误。第二,难于形成生产能力,更难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第三,农轻重、新老企业、新老基地、生产生活等比例关系不够协调。第四,经济效益差。②

李久林认为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正确的,三线建设的成就是主要的。三线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是:过分突出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建设;决策比较匆忙,对改变生产力地区的布局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建设规模过大、项目过多、要求过快过急,具体布局分散;有些项目没有按照程序办事,建设前准备不足,设计过于简单,追求工程进度,忽视质量。③

令人欣慰的是学术界对三线建设的评价研究越来越客观。然而,这并非就是终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其评价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再认识。

六、三线建设经验教训研究

辛文认为三线建设中的主要经验教训有以下四点:一是对于当时国际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三线建设的决定过于匆忙。二是建设规模过大,内容过多,搞得太全,要求太急。三是缺乏磨前顾后,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四是在厂址选择和布点方面,没有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方针多建设一些中小城镇,而是过分强调“山、散、洞”,结果把工厂搞得过于分散,一个工厂分散达几公里,甚至一、二十公里,给企业组织生产和安排职工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多困难。④

任健,陈谟指出中国进行三线建设是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的一项伟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的方向是正确的,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不可否定。但要正确看待战备与战争的关系;正确看待备战布局要相对分散以求生存与发展经济要相对集中以求效益的关系;从战区独立作战的后勤保障看,三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简单地把三线建设看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包袱。⑤

李曙新认为三线建设不仅在当时具有备战的意义,而且对后来的经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均衡方面,对三线建设在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改变我国在1949年前形成的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工业畸形布局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效益方面,既认为三线建设在防止外敌入侵方面的作用是一种最大的效益表现,又对三线建设投资回报率不高的问题进行了辨析。最后得出的启示是:在任何形势和条件下,都必须妥当处理好均衡目标与效益目标的关

①宋宜昌.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6(3).

②李宗植.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③李久林.对三线建设评价问题的再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3(5).

④辛文.对三线建设的一些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1982(8).

⑤任健,陈谟.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军事历史,2001(1).

系,努力求得两大目标的协调发展。①

李彩华,姜大云认为中国大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一是准确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是确定包括三线建战略后方的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前提;二是改善生产力布局,是艰巨、长期和循序渐进的任务;三是战略后方的建设要尽量遵循经济规律;四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中国全局力量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三线人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②

沈贯力认为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增强了西部经济的实力,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三线建设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首先要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其次要改善生产力布局不能非此即彼,要协调发展;最后中西部地区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③

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很多文章都有所涉猎,但是把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作为单独研究的学者还很少,大多只是在文章末尾顺便做几条简单总结。这样得出的经验教训大都都千篇一律。作为当代中国建设史上奇迹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还有待于总结。

七、领袖人物与三线建设研究

三线建设倾入了国家许多领袖人物的心血。以此对领袖人物三线建设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陈立旭认为毛泽东搞三线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他关于三线建设的思路是随着国内外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毛泽东为三线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物质、精神、经验三方面的遗产。④张晓刚认为,毛泽东的三线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全国要搞大后方;现在再不建设第三线,就如同大革命时期下不下乡一样,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不但要注意大三线建设,同时要注意小三线建设,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三线建设要有两手准备,也可能你没有建设起来它就打,也可能建设起来又不打了,要将战备和内地长远建设结合起来;建设战略后方,要贯穿“为人民”的思想。⑤

韩洪洪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党中央决定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邓小平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参与了三线建设的决策。在三线建设实施过程中,他多次到西南、西北三线工程较多的地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许多重大项目的决策都与他有关,许多困难是在他直接过问下解决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三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和党中央作出了“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战略决策,使三线军工企业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得到协调发展。

⑥叶菊珍也认为邓小平在三线建设的决策、实施中起过十分关键的作用,并在新

①李曙新.三线建设的均衡与效益问题辨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

②李彩华,姜大云.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③沈贯力.三线建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J].传承,2008(7).

④陈立旭.毛泽东与我国的三线建设——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探索,2003(6).

⑤张晓刚.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概述[J].军事历史,2001(1).

⑥韩洪洪.邓小平与三线建设[J].党的文献,2005(4).

时期三线建设的整改、转型中发挥过决定性的作用。①

宋毅军,孙彦波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的三线建设中,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三个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努力建立中苏两党、两国团结关系,争取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二是研究制定了以备战为中心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出三线建设要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三是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一系列会议,指导实施三线建设计划。②此外学术界对李富春③和程子华④与三线建设也有研究。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三线领袖人数的研究还是多集中在少数几位中央领导,对各省、各地方的主要负责人物还少有研究。

参考文献

[1] 辛文.对三线建设的一些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1982(8).

[2] 叶子彤.进一步发挥三线企业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1983(9).

[3] 张怀渝.总结三线建设经验促进西南的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1985(8).

[4] 顾金池.谈发挥三线建设的作用[J].开发研究,1987(2).

[5] 郎一环.三线建设与西南开发[J].开发研究,1987(3).

[6] 吴传钧.调整布局促进三线建设[J].开发研究,1987(3).

[7] 李宗植.我国三线建设及其得失浅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8] 扈伦.贵州的三线建设[J].贵州文史丛刊,1988(4).

[9] 樊丙庚.四川“三线”建设[J].城市规划,1988(6).

[10]肖敏,孔繁敏.三线建设的决策、布局和建设:历史考察[J].经济科学,1989(2).

[11]郦锡文,张苹.对“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一点认识[J].宏观经济研究,1990(11).

[12]祝德桂.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J].贵州文史丛

刊,1995(3).

[13]孙东升.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大转变——三线建设决策形成述略[J].党的文

献,1995(3).

[14]宋宜昌.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6(3).

[15]王培.60年代中期中共转变经济建设方针的原由[J].北京党史研究,1997(1).

[16]马英民.当代中国建设史上的创举——三线建设[J].北京党史研究,1997(1).

[17]陈东林.从吃穿用计划到战备计划[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2).

[18]王小刚.发挥三线建设潜力促进西南优势资源开发[J].社会科学研究,1998(3).

[19]高新生.新疆三线建设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0]李曙新.三线建设的均衡与效益问题辨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

[21]宁志一,刘晓兰.论三线建设与四川现代化进程[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6).

[22]刘占祥,吕峰.从三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23]宁志一.论三线建设与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0 (4).

[24]周民良.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与政策思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4).

[25]王庭科.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党的文献,2000(6).

[26]陈东林.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J].教学与研究,2000(8).

[27]梁昱庆.谈毛泽东关于“三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1).

[28]任健,陈谟.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军事历史,2001(1).

[29]于霞.“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长白学刊,2001(1).

①叶菊珍.试论邓小平在三线建设中的作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5).

②宋毅军,孙彦波.刘少奇与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和思考[J].军事历史,2008(6).

③郑婕.李富春与三线建设(上、下)[J].世纪桥,2010(12),(14).

④单兰山.随程子华调查大西南三线建设[J].百年潮,2010(6).

[30]张晓刚.毛泽东三线建设思想概述[J].军事历史,2001(1).

[31]岳珑,王涛.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一五”计划、“三线”建设与陕西城市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1).

[32]孟仁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西部开发思想比较研究——兼谈新时期军事经济建设[J].军事经济研究,2001(1).

[33]董宝训.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1(1).

[34]董颖.近20年三线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3).

[35]王卫方.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7).

[36]史向军.从“三线建设”看西部大开发[J].理论导刊,2001(10).

[37]黄荣华.三线建设原因再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8]李相合,曹霞.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9]陈东林.走向市场经济的三线建设调整改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3).

[40]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3).

[41]黄莉.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5).

[42]袁宝华.“文化大革命”期间三线建设的物资保障[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4).

[43]李久林.对三线建设评价问题的再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3(5).

[44]陈立旭.毛泽东与我国的三线建设——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探索,2003(6).

[45]李相合,陈红.“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经验与教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6]徐凯希.湖北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

[47]陈海秋.关于三线建设评价的分歧与争论[J].唐山学院学报,2004(1).

[48]汤子琼.三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社科版),2004(3).

[49]张才良.贵州三线建设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

[50]陈东林.20世纪80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大调整[J].党史博览,2004(5).

[51]孙燕京,岳珑.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2]韩洪洪.邓小平与三线建设[J].党的文献,2005(4).

[53]李彩华,姜大云.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4]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得与失[J].当代经济研究,2005(6).

高扬文.三线建设回顾[J].百年潮,2006(6).

[55]晁丽华.特殊“备战经济”:对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认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6]宋毅军.论中共领袖关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得大于失[J].军事历史,2007(5).

[57]张凤琦.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7(8).

[58]蒙爱群,覃坚谨.广西三线建设的概况[J].传承,2008(2).

[59]汪红娟.甘肃三线建设述论[J].河西学院学报,2008(3).

[60]张赛群.抗战时期大后方开发与“三线建设”之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61]叶菊珍.试论邓小平在三线建设中的作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5).

[62]陈东林.三线建设决策的确立[J].党史文苑,2008 (5).

[63]宋毅军,孙彦波.刘少奇与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和思考[J].军事历史,2008(6).

[64]沈贯力.三线建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J].传承,2008(7).

[65]梁月兰,柴云,李方.陕西“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访陕西省原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任钧[J].百年潮,2009( 3).

[66]晁丽华.“国防一线”的“三线建设”——云南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J].学术探索,2009(4).

[67]夏飞.毛泽东与三线建设[J].党建,2009(9).

[68]戴安林.20世纪60-70年代湖南“三线”建设述评[J].文史博览(理论),2009(12).

[69]单兰山.1965年随邓小平秘密视察西南三线建设[J].百年潮,2009(12).

[70]刘炳峰.“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的前奏[J].传承,2009(17).

[71]代宏刚.论三线建设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72]刘吕红,阙敏.“三线”建设与四川攀枝花城市的形成[J].唐都学刊,2010(6).

[73]单兰山.随程子华调查大西南三线建设[J].百年潮,2010(6).

[74]郑婕.李富春与三线建设(上、下)[J].世纪桥,2010 (12),(14).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2班姓名艾尼瓦尔·吾斯曼学号20112555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开放、互动、自由的环境,公众可以随时在这个公开的环境中表达意见和看法。而公民在网络上表达观点和看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近几年以来政府部门和社会看重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同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和管理。作者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文献,就现在网络所拥有的表象分析,对于舆论所表达的概念,还有出现的问题及其必要性展开梳理,期望能为网络舆论的治理提供全面的总结资料。 关键字:网络舆论、网络论舆监管、文献综述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ffairs offers an open, interactive, free environment, the public can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at any time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While citizen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in the network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f some of the inevitabl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ocial harmony, so in recent ye ars sinc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manag ement network, while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s col lected a lot of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a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necessity, status, and its im pact on the conduct of the system comb, hoping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inform 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目录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1)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3)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3)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3) (三)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4) (四)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必要性 (4) (五)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内涵 (4) (六)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5) 二、国内外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一)国外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二)国外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监督和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7) (三)国内网络舆情监管的研究现状 (8) 三、我国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一)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被动,行动速度迟缓 (9) (二)网络舆情监管部门执行网络法规刚性不强 (9) 四、网络舆情有效监管的路径选择 (10) (一)政府信息公开 (10)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10) (三)完善对网络舆情预防和处理 (11) (四)完善网络立法 (11) (五)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 (12) 参考文献 (12)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篇一: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被称作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作为双刃剑的网络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舆情危机,正如一网友所说:“每个人都是一羽话语蝴蝶,同频共振即可掀起舆论风暴。而互联网给了每个人一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蝴蝶又有了麦克风,更容易形成话语声浪、文化波涛”。所以,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现状: 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一方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种传媒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煽动某些事件;另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如果一时不能获得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消息,就会通过网络等获取信息。“一边是随心所欲的发布信息,一边是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发布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怎样传播,获取信息的人们的怎样反应??这些都属于网络舆情的范畴,如何及时地发现这些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党委政府维护自身形象、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地区已经意识到网络舆情对一个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舆情监管体系,可以开展网上舆情的采集、分析、处理等,但只局限于小范围之内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近年来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辱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丁 也 (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 466001) 【摘 要】自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国内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拓展和创新。为更好地了解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本文根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结果,选取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从网络舆情的概念、形成与传播、收集与研判、监控与引导以及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网络舆情;传播;研判;引导;预警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开始成为舆情汇集的新通道、传播的主阵地。作为现实社会舆情问题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网络舆情也渐渐走上社会发展的舞台,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根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结果,试选取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期全面展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供理论界参考借鉴,并以此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周如俊、王天琪(2005)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刘毅(2006)认为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徐晓日(2007)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纪红、马小洁(2007)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 一些研究者从新闻传播学维度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规律进行了探讨。周如俊、王天琪(2005)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源于社会矛盾、个人意见的扩展以及偶发事件的激发等诱因。张勇锋(2008)通过对《旅游新报》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在“量”和“质”上的梳理与分析,指出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曹劲松(2010)指出,依据时间轴线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刘毅(2007)认为,电子邮件和新闻组、即时通讯工具、BBS、博客和维客四类网络言论传播渠道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途径。曾润喜、徐 晓林(2010)以新浪网新闻《村官疑因考试领先公安局长之子被设套成逃犯》为研究样本,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后发现,网络舆情受到新闻刊发时间的影响,与信息获取便捷度正相关;网络舆情受到网络舆情事件涉及地区的影响,与互联网普及率正相关;网络舆情受到使用媒介类型的影响,互联网网民是主体,手机网民逐步增加;网络舆情的网民态度受到情绪的影响,容易指向党政机关和整个社会,呈现一边倒趋势。 三、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 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就网络舆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前学术界就此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李雯静、许鑫、陈正权(2009)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从指标设计、分类、构建等方面,在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预警的工作流程中,按照主题将信息分门别类,统计、计算出若干指标值,对舆情进行横向、纵向的监测和评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舆情工作者对舆情突发事件进行研判及态势预测。 郑魁、疏学明、袁宏永(2010)根据公共安全网络舆情研究的需求,将中文分词技术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提出基于ICTCLAS分词技术的网络舆情热点信息的自动发现方法,并通过1个突发事件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该方法读入新闻文本并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从词频表中去除停用词,合并多单位关键词得到突发事件热点信息关键词列表,对网络信息及时进行检索,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柳虹、徐金华(2011)提出了一个包括舆情信息采集、信息预处理、特征提取、VSM生成、热点发现算法和评价指标等几个部分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模型,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K-means方法和SVM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VM对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方面具有比较好的优势。 刘毅(2006)研究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作用,认为内容分析法在网络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内容挖掘、对网络的结构挖掘和对网络的使用记录挖掘上,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描述网络中传播的舆情信息;(2)推论网络舆情信息传播主体的意图以及态度和情绪的倾向性;(3)描述和推论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变化趋势。黄晓斌、赵超(2009)研究了文本数据挖掘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作用。文本挖掘的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分析、文本总结、趋势预测等。文本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网络舆情进行描述;(2)对网络— 0 6—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深度学习综述

目录 1 深度学习的概念 (1) 1.1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2) 1.2 深度信任网络模型 (3) 1.3堆栈自编码网络模型 (4) 2 深度学习算法 (5) 2.1深度费希尔映射方法 (5) 2.2 非线性变换方法 (5) 2.3 稀疏编码对称机算法 (6) 2.4 迁移学习算法 (6) 2.5 自然语言解析算法 (6) 2.6 学习率自适应方法 (6) 3 深度学习的实际应用 (6) 3.1 语音识别 (7) 3.2视频分析 (7) 3.3 人脸识别 (7) 3.4 图像识别和检索 (8) 4 深度学习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8) 5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深度学习综述 摘要: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各领域上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简要论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模型、算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最后说明深度学习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Review of Deep Learning Abstract:Deep leaning is a new field in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It is a which simulates the human brain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human to interpret the data.In recent years,deep leaning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in various fields.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concept,model,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deep learning. Finally, explains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eep learning. Keywords:Deep learning,neural network,machine learning 1 深度学习的概念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图像识别与检索、语言信息处理、语音识别等多领域中都取得较为成功的发展。深度学习应用的发展基础在于建立模型来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连接结构,在处理图像、声音和文本这些信号时,通过多个变换阶段分层对数据特征进行描述,进而给出数据的解释。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 深度学习的概念最早G. E. Hinton 等于2006 年提出。基于深信度网(DBN)提出非监督贪心训练逐层算法,为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随后提出多层自动编码器深层结构。此外Lecun等人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学习算法,它利用空间相对关系减少参数数目以提高训练性能。 同机器学习方法一样,深度机器学习方法也有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之分,不同的学习框架下建立的学习模型不同。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就是一种深度的监督学习下的机器学习模型,而就是一种无监督学习下的机器学习模型。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文献综述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文献综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在民众中得到普及,我国的网民数量也迅速增加到今天的5.13亿左右。由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影响力的增加,我国公民和网民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的相关问题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从总体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政府网络治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从文献中,我们发现网络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当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就如何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掌控能力方面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如在谢金林的《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 理念、策略与行动》、《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郑曙村和张勇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刘良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姚引良.刘波和汪应洛的《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等

文章中都详细阐述了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方法及策略,体现出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重视。但在网络治理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写不足与缺陷。根据近两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看,2009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有15件,负面事件有14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2010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负面事件6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75%。说明当前网络热点事件往往反映的是政府的负面信息,直接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及领导干部的形象。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把握社情民意的实时镜像,辅助政府决策参考,同时管理好网络平台,建立政民沟通的公信通道,构建网络和谐舆情,是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二,对网络舆情治理主要问题的解决路径的研究。针对政府网络治理存在的问题,关于如何使政府构建网络和谐舆情的探讨越来越多,如张勤和梁馨予的《政府应对网络空间的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孙柏瑛和李卓青的《政策网络治理: 公共治理的新途径》、黄颖和陈水生的《网络治理视野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上海浦东市民中心为例》、李小梅和李尚敏的《论“网络治理”模式下中国政府角色的新定位》等文章中均有体现。 第三,基于我国的发展情况,我国学者给出来如下的政府治理模式: 政府层面上: (一)、理念上的转变。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首先政府要以战略

网络舆情综述

浅析网络舆情综述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与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正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的时代。作为拥有4亿网民听众的网络舆论正式踏上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的地位,而从2012年底至2013年2月初这一小段时间内各类网络舆情的井喷式爆发与其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更是证明了网络舆论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舆情对于地方税务局来说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认清其发挥影响力的实质与应对方式。本文旨在立足于专家人士对舆情最新解读与理论,分析探讨面对网络舆情时各部门占据主动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优势寻找拓展纳税服务新途径。 一、网络舆情综述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与网络舆情的出现与发展 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到我国以来,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全新媒体形式。这种建立在数字技术与网络通讯基础之上的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电视、博客、播客、微博、网上论坛、手机移动信息平台、对话链、虚拟社区、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等。而形式的广泛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则为其吸引来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庞大人群受众。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

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此同时,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以手机终端为主的微博用户及地区论坛应用方面出现较快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网络舆情,是“由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1],换言之,网络舆情就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网民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传播形式公开表达的具有针对新的意见、态度和情绪的总和。而当这种讨论趋向于统一时就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正面或者负面的社会力量,并有效影响着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方向从而改变社会现实现象。总是,在网络传播成为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的背景,一旦社会出现突发敏感事件,公众舆论会迅速集聚在网上,网络舆情事件也就随之形成。 2013年3月有人微博发表题为“孙志刚十年祭”的文案,在重新提起2003年广州孙志刚案的同时更是对网络舆情发展十年过程的总结。从2002年的4580万至2012年底的5.64亿,最近十年来网民规模迅速扩大是推动网络舆情发展的主体因素。随着互联网进入以博客、RSS、P2P、社交网(SNS)、即时通信(IM)等为主导的Web2.0 阶段,网民可以就任何关键字设立专门的论坛,任何对此事件或话题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互联网技术“为网络舆论兴盛准备了技术条件” [2]。随着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舆情开始逐渐受到各

网络舆情及其预警研究综述

江苏科技信息June 2013 ■ 杨菁赵岩 摘要: 文章收集、整理了关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的不足及展望,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关键词: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危机管理 网络舆情及其预警研究综述 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研究是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而新兴的学科,随着网民数量的大量增加,该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近几年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方面的研究。本文收集、整理了该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方面的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1.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的预警研究,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针对互联网对舆情的影响或网络舆情展开。Savigny和Heather认为,当代社会舆论总体上由大众媒体促成,并通过沟通系统创造出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沟通工具,与传统的媒介相比对公众舆论 有重要作用。Christen等通过实验比较了地方、国家和互联网新闻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Kobayashi和Tetsur通过调查互联网的应用对日本舆论的影响,认为互联网是公众获取和理解政府政策的有效工具。除此之外,各国政府还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言论、信息及一些商业行为进行管理规范,如美国在9.11后发布的《爱国者法案》和法国的《信息社会法》等。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虽然与网络舆情有关,但并没有专门以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危机作为研究对象,仅仅从管理角度进行了一些研究。 还有一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则主要偏重于危机事件的应对及决策,大多从群体决策理论框架和批判理论角度出发。从20世纪初开始,学者们就将群体思维用于解决群体讨论、群体决策、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虚拟社群,其讨论方式、决策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很像一个 小群体,所以出现了许多以群体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行为的论文。另一些学者的研究以批评理论为工具,探讨网络传播群体中成员的社会背景及性别角色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其关注的重点多是不平等和压迫现象。还有一些文献集中于公众舆情对一任政府及政府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政策评论及影响上,如:对伊拉克和海湾战争的民意研究、对克林顿政府的民意研究等。 2.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预警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和完善的转型时期,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也迫在眉睫,受到各学者的广泛关注。 理论体系方面,当前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如信息的过度控制导致舆情泛滥;应急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响应速度慢;舆情监测分析手段落后;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引导缺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内蒙古经济、资源、环境发展中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MS1008。内蒙古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内蒙古经济、资源、环境非均衡发展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JSZ12047。 作者简介:杨菁,内蒙古工业大学,讲师,博士。赵岩,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 战略研究 12

BP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研究-综述(最新整理)

BP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研究 摘要: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已广泛于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本文将主要介绍神经网络结构,重点研究BP神经网络原理、BP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及改进和深度学习的研究。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算法分析、应用 1 引言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即ANN ),作为对人脑最简单的一种抽象和模拟,是人们模仿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信息处理功能的一个智能化系统,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人工神经网络以数学和物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并建立某种简化模型,旨在模仿人脑结构及其功能的信息处理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最有吸引力的特点就是它的学习能力。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萌芽开始,历经两个高潮期及一个反思期至1991年后进入再认识与应用研究期,涌现出无数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成果,包括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最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是多层网络BP算法,Hopfield网络模型,自适应共振理论,自组织特征映射理论等。因为其应用价值,该研究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学者们在多领域中应用[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问题进行研究优化解决。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多个神经元连接构成,因此欲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必先建立人工神经元模型,再根据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及控制方式不同建立不同类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现在分别介绍人工神经元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仿生学在科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工神经元模型的建立来源于生物神经元结构的仿生模拟,用来模拟人工神经网络[2]。人们提出的神经元模型有很多,其中最早提出并且影响较大的是1943年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学家W. Pitts 在分析总结神经元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MP模型。该模型经过不断改进后,形成现在广泛应用的BP神经元模型。人工神经元模型是由人量处理单元厂泛互连而成的网络,是人脑的抽象、简化、模拟,反映人脑的基本特性。一般来说,作为人工神经元模型应具备三个要素: (1)具有一组突触或连接,常用表示神经元i和神经元j之间的连接强度。 w ij (2)具有反映生物神经元时空整合功能的输入信号累加器。

深度学习发展现状

深度学习发展现状 王宇航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 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逐 渐收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各个尖端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深度学习已经在诸 多领域取得客观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思想,着重介绍了近 年来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 关键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无监督学习 1引言 2011年,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吴恩达领导Google的科学家们,用16000台电脑模拟了一个模拟人脑神经网络出来,并向这个网络展示了1000万段随机从YouTube上选取的视频,看看它能学会什么.结果在完全没有外界干涉的条件下,它自己识别出了猫脸.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机器学习与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机器识别”有所不同.现有的很多此类识别,需要人工输入一些用于对比的数据,或者一些已经进行初步分类、打好标签的数据,机器通过学习这些数据的共同点,得出规律,然后再去将规律应用于更大规模的数据中.粗略地说,这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需要人工输入初始数据,有时候还要对识别结果进行判断,由此促进机器的学习速度. 而深度学习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它基于一种学术假设:即人类对外界环境的了解过程最终可以归结为一种单一算法,而人脑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这种算法,分化出识别不同物体的能力.这个识别过程甚至完全不需要外界干预. 还是以识别猫脸为例:吴恩达给神经网络输入了一个单词“cat”,这个神经网络中并没有辞典,不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但在观看了一千万段视频,它最终确定,cat就是那种毛茸茸的小动物.这个学习过程,与一个不懂英语的人,在没任何人教他的时候,通过独立观察学会“cat”的过程几乎一致. 上述事例是深度学习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通过以上事件意在形象的向读者说明深度学习的基本思想.本文意在向读者介绍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_曾润喜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 曾润喜 【摘 要】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网络舆情的外部性、网络舆情的技术与系统构建等四个角度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予以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 网络舆情 综述 Abstract:This paper has revie wed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condition related with the net work opinion from four angles,which is th e theory of network opinion,network opinion control mechanisms,externalities of netw ork opinion,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f or net work opinion.It has also discussed th 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tw ork opinion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China. Key words:China netw ork opinion revie w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最好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对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对大量论文进行研读和对研究机构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和发展状况加以分析。 1 论文统计 2009年3月1日,以“网络舆情”和“互联网舆情”为篇名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期刊文献共83篇,剔除重复和不切题的文献,总计统计期刊论文70篇。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开始于2005年,研究论文呈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4篇,2006年9篇,2007年20篇,2008年28篇,2009年1月即有9篇。这些论文散见于各类期刊上,既有实践性期刊,也有学术性期刊;既有技术类期刊,又有社科类期刊,这反映出尽管网络舆情的研究刚刚兴起,但已经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2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分析 2.1 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研究 2.1.1 网络舆情的概念 中山大学周如俊[1]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天津社科院刘毅[2]认为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南开大学徐晓日[3]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华中科技大学纪红[4]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天津社科院王来华[5]认为“舆情”在其狭义上是指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而网络舆情,则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2.1.2 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 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天津社科院毕宏音[6]研究指出网民表现出五大主体特征:社会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群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主体发生交叉和重构;网民所表达的舆情不能被视为全体民众的情绪、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编号:08B22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与网上应急处理”(编号:08W L1111);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编号:H F0601208407)。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通 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 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这不仅是毕业论文撰写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 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络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 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 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最重要的是对 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 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 略介绍发展趋势。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例如,写算法的可视化研究现状,应 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算法的可视化研 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 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 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 较靠近的内容来写。多从网络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范文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维可视化是一个重 要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人员己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有许多成熟的 技术己经应用到实际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可视化软件产品,如3DMAX、MAYA、EVS、 AVS 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游戏、电影动画、工业设计以及其它专业领 域的研究,而与GIS 联系较少。可视化理论与技术用于地图学与GIS 始于90 年 代初。1993 年,国际地图学协会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16 届学术讨论会上宣告成 立可视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定期交流可视化技术在地图学领域中的发展状况 和研究热点,并加强与计算机领域的协作。 1996 年该委员会与美国计算机协会图形学专业组进行了跨学科的协作,制订了一项称为“CartoProiect"的行动计划,旨在探索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可视化中, 同时也探讨怎样从地图学的观点和方法来促进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1998 年 2 月由B.H.Mccormick 等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

中国网络舆情综述

2009中国网络舆情综述3.txt∞-一人行,必会发情二人行,必会激情三人行,必有奸情就不会被珍惜。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2009中国网络舆情综述人民网>> 舆情频道>> 文章内容 受权发布:南大-谷尼网络舆情报告卷一 2009中国网络舆情综述 2010年04月19日09:43 作者:杜骏飞 6. 民族主义情绪相对平和 2009年尽管是建国60周年,但是网络舆情中民族主义情绪相对比较平和,没有出现2008年“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圆”、“火炬传递海外受阻”等民族主义色彩强烈的舆情事件,排名前100的舆情事件中,仅“方静间谍门”事件(见本书第三章第59条)中体现了些许民族主义情绪。 近年来的网络舆情事件表明,在网络环境中,对民族不利的事件往往更能引发网络舆论,而类似于建国六十周年这样可以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事件,尽管传统媒体报道很多,但却很难成为网民讨论的对象。 7.新老媒体互动加强,网络舆论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 网络舆情的产生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新老媒体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互联网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已经是大势所趋。总结2009年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过程我们发现,新老媒体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情况,传统媒体首先就某一事件进行报道,经过门户网站转载后,引发第一轮网络舆论;此后在一些BBS和网络社区出现相关的讨论帖,同时部分专业人士通过发表博客就事件进行评论,形成第二轮网络舆论。 第二种情况则更为普遍,事件首先出现在博客、微博客、SNS社区、BBS等网络媒体上,经过网络写手和BBS版主推动,引发网友大范围关注,形成第一轮舆论;关注度达到一定程度,传统媒体会跟进报道并核实消息,最终形成较为完整、可信度较高的事件信息,这些信息被互联网再度转载,引发门户网站新闻评论、BBS评论、博客评论,形成第二轮舆论。 2009年的舆情事件中,大部分都遵循第二种新老媒体互动的规律,天涯、网易论坛等影响力较大的BBS已经成为许多传统媒体的重要新闻来源,网络舆论为传统媒体设置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三篇推荐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三篇推荐 指定舆情信息人员,按照工作安排,确实加强舆情信息队伍建设,抓好舆情信息报送工作。在全镇53个行政村建立舆情信息员和兼职信息员,要求信息员必须从基层搞调研,要求信息员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切身体会,深刻理解相关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镇委领导聘请市技术学院老师开展网站管理人员、舆情信息专职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开课讲解防治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在网上泛滥,引导镇内舆情信息认真开展,也积极配合舆情信息的收集、报送工作,安排组织人员担任专职信息通讯员,全力配合舆情信息的收集、报送工作。积极培训信息队伍的业务工作能力,我们还积极与各新闻媒体加强联系,达成共识,合力开创新局面。 对一些网路中出现本单位工作中容易误解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更大范围的不良社会反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作为工作人员,在发现问题之后应该及时向本单位相关部门反映,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为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不良影响而及时采取相应对策。积极解决问题的同时

协调相关人和部门控制出现问题的影响并采取删除相关帖子,此外,对于前期工作做得不到的地方及时纠正,并且说明今后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信息的及时公开,也请大家对于我们的工作能够予以理解和支持。 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上网氛围 强化管理,加强沟通。江南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相关网站、论坛负责人做好对涉及较敏感问题的相关言论、帖子,认真审核把关,同时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配合工作。镇委领导积极推动镇网站的创建。积极创建推动镇内网站的建立,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并要求网站建立好后和日常管理。 强化互动微信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领导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党委领导牵头建立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与镇里副职领导协调工作安排布置。并建立工作群、工作微信平台。强化运用网络平台,健康适度上网。积极开展微信平台,镇委机关各部门创建微信平台,200余人创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