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3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3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3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3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3

李正辉 范玲

内容提要: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的研究不同学者其估计结果不相一致,至今没有统一观点。本文以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为核心,对与之相关的均衡汇率的定义与内涵、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均衡汇率测算的主要模型进行了综述,由此得到研究我国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还存在许多研究空间。并得到均衡汇率测算研究结果不同主要是由于对均衡汇率的定义和确定的影响因素不同等方面所造成的,因而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的方法也各异。

关键词:均衡汇率;测算方法;购买力平价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565(2009)03-0017-07

A Literature R evie w of Estimating RM

B πs Equilibrium Exchange R ate

Li Zhenghui &Fan Ling

Abstract :Recently RM B πs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level has attracted w orld 2wide concern ,and scholars didn πt reach a consensus yet.Around the problem of how to com pute RM B πs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this paper reviewed its definition ,im plication and in 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n summarized main m odels for estimating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through which we know that much w ork on estimating of RM B πs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is still waiting.Finally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ifferent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caused by different means of definition ,im plication and in fluential factors as well as by different estimating methods.

K ey w ords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Estimating Methods ;PPP

3感谢评审专家和编辑部编审人员对本文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①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的分类,并没有将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 )和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NATREX )作为主要类别进行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本文侧重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中的相关问题综述,而FEER 和NATREX 模型的构造和研究中,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均衡汇率的测算。

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常

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激增的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和政策当局关于是否调整人民币汇率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也趋于激化。人民币均衡汇率应是多少?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直接相关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因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义直接涉及测算的范围问题,影响因素涉及测算中影响因素选择,而测算方法涉及的是模型的使用,本文拟从这三个核心问题出发,对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一、均衡汇率的定义与内涵综述均衡汇率的定义本质上就是均衡汇率测算的统计口径。而西方均衡汇率理论当中,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购买力平价模型(PPP )、基本因素均衡汇率

理论(FEER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 )、自然均衡

汇率理论模型(NATREX )以及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 )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现实中不同国家的均衡汇率。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使用或者在其基础上改进使用较多的模型主要为购买力平价模型(PPP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ERER )和其他多因素模型①。

K eynes 在《货币改革论》中对均衡汇率理论进行

了初步的论述。明确区分了价格稳定和汇率稳定,

 第26卷第3期2009年3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 esearch V ol.26,N o 13

M ar.2009

 

价格稳定对应着内部稳定而汇率稳定则对应着外部稳定,这种划分是后来内、外部均衡的雏形[1]。

K eynes在发表《国外汇兑的前途》一文中描述性的提出了均衡汇率的思想。他认为,均衡汇率应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在若干年中能够使经济保持平稳的状态:(1)在国内外现有的自然资源、设备、技术、成本以及正常的就业水平和关税等条件下,国际收支在一定的时期不会受到不适当的压力;(2)该国对外国国际借贷的意愿和能力不会受到不适当的压力;(3)没有黄金的大量外流。这种均衡汇率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基本经济条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即没有根本的结构性变动[2]。

斯坦福大学Nurkse教授对均衡汇率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他把均衡汇率概括为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而不引起国际储备净额变动的汇率[3]。即:贸易不应受到过分限制、对资本的流动无任何特别的鼓励措施、无过度失业前提下能够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汇率,而不是通过扭曲的政策或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率来实现,重点强调的是能实现宏观经济的外部均衡。这一思想为后来的许多学者赞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S wan对Nurkse的思想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汇率的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法。该方法把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宏观经济内外部经济均衡相一致的汇率。其中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充分就业,将外部均衡定义为国际收支平衡[4]。

Williams on在S wan研究的基础上,将资本项目纳入其中。他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中期宏观经济相符的、国内活动水平处在“正常状态”下,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贸易头寸保持在可维持水平的实际汇率值。“正常状态”定义为:充分就业和低通货膨胀(内部平衡)以及经常项目反映了可持续的净资本流动(外部平衡)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内外部同时均衡的宏观平衡上[5]。

姜波克将汇率定义为:汇率是货币国际购买力的反映,同时又是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及其相互关系并实现经济增长的杠杆。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同时实现所对应的汇率水平就是均衡汇率。所谓的内部均衡,是指国内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外部均衡,是指外国在本国的需求等于本国对外国的需求。姜波克认为几乎所有的西方汇率理论和方法,都把汇率作为一个因变量来处理,或把汇率作为一个自变量来处理,二者缺乏有机的结合[6]。由于其认为汇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杠杆,所以在定义均衡汇率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应以经济持续增长的汇率条件替代国际收支平衡汇率条件作为均衡汇率的标准。同时,综合考虑了多个市场的均衡,将资产市场和货币市场都纳入分析的框架。均衡汇率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不会处于一个固定的水平,它会逐渐地移动,从一个均衡水平移动到另一个均衡水平。均衡汇率是移动均衡,而非固定均衡[7,8]。

从文献来看,西方学者的定义都是从实际汇率①出发,也就是说研究的均衡汇率都是均衡实际汇率。但由于视角不同,对内外均衡的定义有所不同,基本上可以把这些文献分为三种典型的定义。一是国际收支平衡论上的均衡汇率定义,主要代表为K eynes和Nurkse对均衡汇率的定义,这两者基本上一致,都强调长期的资本流入和流出分析,重点都是国际收支,但Nurkse似乎更重视内部均衡,二是内外均衡论基础上的均衡汇率定义,主要代表为S wan的定义。S wan在Nurkse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明确区分了内、外部均衡,并分别以一国的潜在生产能力和国际收支均衡作为判断的标准,但是没有涉及货币资本市场,尽管在内外部均衡的定义中,强调国际收支的均衡,但在实际处理中,却明显偏向于以经常账户代替国际收支、而没有对资本账户进行展开。三是中长期均衡基础上的均衡汇率定义,主要代表为Williams on的定义。Williams on在S wan 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资本项目纳入外部均衡的分析框架,基本均衡汇率的概念摆脱了短期的周期性条件和临时因素的影响,仅仅关注中长期经济状况。最后是均衡汇率效应理论基础上的定义,以姜波克、李天栋的定义为典型代表。姜波克、李天栋从维持经济经济增长的角度定义,认为内部均衡是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均衡区间内的增长,外部均衡指国际收支平衡,对于我国来说,内部均衡比外部均衡更重要。现在大部分理论认为,均衡汇率为某个值,实际汇率对该值的偏离就是失调,而姜波克认为均衡汇率可以是多重的,应该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可以称为“均衡汇率区间论”。实际汇率落在某个临界值

①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在经济中的对应物,是跨国经济中两国的商品和劳务的兑换比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价格水平表示法,另一种是价格指数表示法。

 ?18 ?统计研究2009年3月 

内,则经济处于根本均衡状态。

在人民币汇率测算模型中,不同的测算模型对其定义没有严格给出定义,但从模型设计中分析, PPP假设实际汇率是平稳时间序列通过确定基期实际汇率水平,基期实际汇率水平被认为是均衡实际汇率水平,然后通过价格水平的调整,并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就可以得到基期以后的实际均衡汇率,这种测算方式是建立在中长期均衡基础上的,所以其定义口径属于中长期均衡基础上的均衡汇率。BEER将重点放在实际有效汇率行为本身,所以其定义口径是以效应理论为基础的定义。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ERER)是也是以实际效应为基础,同时强调内外部均衡的均衡汇率定义。其他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的多因素模型基本是以效应为基础进行定义。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测算模型对均衡汇率有不同的定义,其在发展过程中是由状态到均衡的发展过程,而各种定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均衡的理解不完全一致,有些侧重内部均衡,有些侧重外部均衡,有些认为需要内外均衡;另外,对均衡状态理解有些认为是点状态,有些认为是区间状态。在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以内外部均衡和实际效应为基础定义均衡汇率居多。

二、均衡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尽管在不同国家均衡汇率测算研究中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如有些侧重宏观经济影响因素,有些侧重微观的结构,但在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研究中,考虑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显著特点,如实行外汇管制、存在贸易壁垒、存在平行汇率(通常指黑市汇率)等,影响因素的总体类别基本一致,即基本上是考虑经济基本因素。

PPP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时,因为其假定实际汇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影响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际汇率序列本身的冲击效应,另一方面影响因素为可贸易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价格的变化和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BEER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而构造的均衡汇率测算模型,但其重点放在实际有效汇率本身,在均衡汇率定义的口径上与姜波克所定义的具有一致性,所以有些文献使用该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将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基本因素向量、短期影响实际汇率的暂时性因素向量和随机扰动项的函数。

由于ERER模型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测算而构造的,所以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时大部分是从该模型出发确定影响因素的,ERER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他们之间存在的系统来估计均衡汇率。他们对影响因素确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变量上,代表性文献主要是Edwards和M ontiel的研究中。

Edwards从外部的贸易条件、政府对非贸易品的消费、对资本流动的管制、贸易限制和交易管制的严重程度、技术进步和投资对G DP的比率几个方面分析了均衡汇率的影响因素。贸易条件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技术进步将增加经济实体的生产率,从而导致均衡汇率升值;政府对非贸易品上升会使均衡汇率升值;资本流动自由化既可能使资本账户改善,也可能使资本账户恶化,这取决于资本账户自由化之前本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利率差。贸易限制和交易管制的严重程度,经常账户自由化通常会导致进口增加,导致均衡汇率下降。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表明:技术进步将会增加该经济体的生产率,从而导致均衡汇率上升,反之,均衡汇率下降。投资对G DP的比率,投资比消费更侧重于进口,投资对G DP的比率增加将会增加国内吸收,从而恶化经常账户,最终导致均衡汇率的下降[9]。

M ontiel(ERER)将影响均衡汇率的因素分为四类:一是国内供给面因素;二是政府支出在贸易品和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比例变动;三是国际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贸易条件、外部转移收入、世界真实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四是商务政策因素[10]。

其他的模型研究也基本上是从ERER出发,利用统计上的一些检验,从统计结果上确定影响因素,这些研究在国内文献研究中居多。

许涤龙、任英华认为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因素为: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差、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干预、市场预期与政治因素、他们认为这些因素正向或反向的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11]。

窦祥胜,杨 认为贸易条件、外资流入、关税、出口补贴、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等基本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认为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

第26卷第3期李正辉 范玲: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19 ? 

状况,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12]。

赵西亮、赵景文综合Williams on、Edwards、M ontiel 的观点,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选取了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影响因素:(1)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比。该值上升,均衡汇率上升。(2)相对贸易条件,定义为出口单位价值与进口单位价值之比,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引起本币升值,但贸易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引起本币升值,否则引起本币贬值。(3)对外净资产占G DP的比重,净资产对外余额的减少将导致中长期实际汇率的贬值,反之会升值。(4)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往往伴随着本币汇率的贬值。(5)财政政策变量,选取政府支出占G DP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政府支出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结构,如果主要消费非贸易品则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升值,如果是消费贸易品则会引起实际汇率贬值[13]。

洪礼阳认为汇率是由本国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从投资和储蓄变动的因素入手确定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得出国外净资产、相对贸易条件、开放度、货币供给量为主要因素,其中,国外净资产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开放度和货币供给量有着反向影响;相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收入效应起主要作用时,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反之,则反向影响。这点与赵西亮、赵景文观点一致[14]。

关于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因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国内的学者基本上是借鉴西方均衡汇率理论,这些理论用来估计我国的均衡汇率时,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变量如何选择值得进一步的商榷;(2)还有些变量的数据难以取得,学者们用其他的变量代替,但是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可代替的指标也需进一步的探讨。

三、研究综述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出现不同的模型方式,并侧重于实证研究主要有购买力平价模型(PPP)、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ERER)等。

(一)购买力平价模型

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测算均衡汇率实证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如果实际汇率为平稳时间序列,那么认为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这是长期均衡汇率可以通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得到。首先需要确定基期水平,基期水平上的实际汇率被认为保持在均衡汇率水平上;然后,通过相对价格变化对基期实际汇率的调整,可以得到以后的实际汇率,将以后各期的实际汇率和基期实际汇率相比较,可以判断实际汇率是否还维持在均衡汇率水平上。

易纲对人民币绝对购买力平价和可贸易品平价进行了测算,他估计的结果是,1995年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约为l美元合412元人民币;估计值比名义汇率l美元合8-35元人民币高出约50%[15]。Chou,Shih运用1978-1994年期间的数据,检验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16]。赵登峰在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直观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运用协整技术对中美两国货币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尽管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但是,购买力平价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存在的[17]。杨 ,窦祥胜采用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估计结果表明1985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高估的现象,1985年以后则出现高估和低估交替出现的现象,并且人民币高估或低估的平均幅度有所缩小。但是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和西方货币购买力平价关系不成立,不能用来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18]。如Melvin,Zhou[19]、刘阳[20]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认为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二)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BEER)

Clark和MacD onald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BEER是将现实的实际有效汇率解释为具有长期持续效应的经济基本因素向量、中期影响实际汇率的经济基本因素向量、短期影响实际汇率的暂时性因素向量和随机扰动项的函数。

张晓朴运用该模型对1978-199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在1997年以前共有两次高估,第一次是在1984-1986年,第二次是在1989-1990年;共有两次低估,第一次是在1986 -1988年,第二次是在1991-1995年[21]。刘阳通过非套补利率平价推导出均衡汇率的决定模型,对1980年1季度至2003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分

 ?20 ?统计研究2009年3月 

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实际汇率在整个年代都是低估的,当前我国汇率低估程度为10%左右[20]。施建淮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1年1季度-2004年3季度。他的主要发现是:(1)从1994年4季度起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2)1992年2季度-1994年4季度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1995年1季度-1999年2季度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而1999年3季度往后的时期人民币汇率重新转为低估,并且低估程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2]。胡再勇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对1960-2006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5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1996-2005年的名义汇率基本上都是低估的,且低估程度在2000年达到顶点,然后逐渐下降;2005年约低估417%,但到2006年,受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名义汇率反而高估约019%。从实际汇率错位情况来看,1993年及以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是高估的[23]。

以上研究虽然采取的基本理论是一样的,但是估计结果不尽相同,有些结论甚至截然相反。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选取的样本区间不同,有些采用年度数据,有些采取季度数据;(2)选取的解释变量不同。

(三)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ERER

Edwards(1989)提出有影响力的ERER模型,在该模型中通常有如下的假定:开放经济小国、存在双重汇率、价格完全弹性、市场完全竞争。该理论的关键就是,将经济基本因素分解成永久部分和暂时部分,利用永久部分来捕捉均衡实际汇率的轨迹。在上述假定下,构造了包括资产决定、需求部门、供给部门、政府部门和外部部门5个部分的16个方程,得出长期均衡实际汇率的模型。

林伯强通过这个模型估计出人民币1955-2000年间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被低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1997和1998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明显的高估,到2000年人民币高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24]。张斌利用1992-200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贸易条件和开放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均衡汇率在中长期内面临升值趋势,从1994-2001年,人民币均衡汇率累计升值2016%[25]。王维国通过修改的ERER模型,建立了一个得到实证研究强有力支持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选取了贸易条件、开发度、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基本因素,用该模型对1980-2003年间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了估算。1980-1985年、1995-2002年人民币高估,1986-1994年、2003年人民币被低估[26]。李祺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研究认为:1982-1985年、1996-2002年人民币持续高估;1986-1995年人民币持续低估[27]。

(四)其他模型

国内一些学者意识到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的不足,并开始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发展。陈志昂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均衡汇率做了测算,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均衡,他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脆弱性和低汇率高储备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了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虽然目前对这种理论的争论很多,但这也开辟了均衡汇率研究的新方法[28]。

陈建梁、卢万青认为BEER、ERER这些汇率决定理论事实上不能解释受宏观和微观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汇率形成机制。应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外汇储备、通胀率、工资水平、利率和开放度等因素,从而建立了国际竞争力平价的多因素汇率决定模型[29]。

童汉飞、陈浪南提出一种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ES VD J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估计设计出贝叶斯MC MC推断法,得出的结论是:在管理浮动汇率机制下,人民币汇率的日常波动持续在较小范围,但如果供求双方发生显著失衡,人民币汇率将产生跳跃行为,由此引发异常的汇率风险[30]。

陈浪南、林伟斌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各类外汇市场参与者,即外汇指定交易银行、流动性需求者、流动性供给者以及中央银行等,在人民币汇率日内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共同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31]。

王曦、才国伟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32]。

第26卷第3期李正辉 范玲: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21 ? 

王维华、高亚莉资产市场方法为基础,通过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变化之间的EC M模型,对1994-2007年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没有太大偏离。2005年7月以来,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随着“小步微调”的改革方式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的偏离水平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33]。

四、基本结论与述评

通过对上述相关问题的综述,我们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核心是均衡汇率的测算问题,而与之相关的有定义的口径(与测算直接相关)和影响因素两个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一方面,就各种实证模型来分析,购买力平价模型忽略基本经济要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因此用来估计人民币汇率错位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1)购买力平价理论完全忽略了资本的流动,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可能不是均衡实际汇率;(2)该模型假定均衡汇率固定不变,一旦经济的基本因素变化带来均衡汇率持久的改变,即实际汇率不再是平稳时间序列,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存在偏差。

BEER模型也具有改进空间:(1)重视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这块比较欠缺,实证研究缺乏理论支持;(2)分析不完备,仅考虑析局部的均衡,即只考虑到资产市场的均衡,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3)汇率的决定因素根据经验分析得出,具有主观性。

ERER只考虑均衡汇率的长期影响因素,而没有考虑短期因素,也没有考虑到该模型的适用条件—它是一个小国或依附型经济模型,这样的国家小到不能影响自己的贸易条件,显然,我国不属于小国。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是依照国外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的。因此,考虑我国均衡汇率测算中的具体性也存在研究空间,我国特定的经济状况很难满足均衡汇率理论,如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还存在许多的障碍,资本流动也受到制约。国内一般认为我国经济处在初级阶段,适当的国际收支顺差是有利的。国内一些学者意识到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的不足,并开始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陈志昂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均衡汇率做了测算。童汉飞、陈浪南提出一种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ES VD J模型。王曦、才国伟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王维华、高亚莉以资产市场方法为基础,通过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变化之间的EC M模型。这些模型的实际运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还任重道远,尤其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我们在研究时应将制度改革考虑在内,而不能照搬西方理论。

最后,因为在定义和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上存在分歧,各个模型的变量选择更是存在很大的分歧,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完全一样。尽管国内学者尝试运用不同的变量来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情况,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并且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上述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对均衡汇率理论需要持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K eynes,J.M.A T ract on M onetary Reform[M].as reprinted in J.M.

K eynes,C ollected Writinzs London:M acm illan,1924,(4):60-67. [2]K eynes,J.M.,The Future of the F oreign Exchange.Lloyds Bank

Lim ited1935,6(4):527-535.

[3]Nurkes,Ragnat.C on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M onetary Equilibrium,In

American Econom ics Ass ociation.19501Reading in the Theory of Intern ational T rade,1945,(5):3-34.

[4]S wan.Longer2Run Problem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R].Paper

presented to Section G of the C ongress of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 ealand Ass ociation for the Advan2cement of Science,M elbourne,1963,

(10):35-40.

[5]W iiliams on,John.On Seeking to Im prove I MF C onditionality.The

American Econom ic Review,1983,(73):354-358.

[6]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新探索.东南学术,2007,

(2):96-102.

[7]姜波克,许少强,李天栋.经济增长中均衡汇率的实现与作用.国

际金融研究,2004,(12):51-58.

[8]姜波克,李天栋.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的新视角及其意义.国际

金融研究,2006,(4):60-66.

[9]Edwards,S.Real Exchange Rate in the Developing C ountries:C oncept

and M easurement[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 ic Research W orking Paper.1989,(2950):458-564.

[10]M ontiel,P.J.and Hinkle,L.E.Exchange Rate M isalignment:An

Overview.[C].in Lawance E.Hinkle and Peter J.eds.Exchange Rate M isalignment:C oncepts and M easurement for Developing C ountries.

New Y ork:The W orld Bank,1999:1-32.

 ?22 ?统计研究2009年3月 

[11]任英华,许涤龙.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统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23(119):95-97.

[12]窦祥胜,杨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软

科学,2003,(12):32-39.

[13]赵西亮,赵景文.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BEER方法.数量经济技

术经济研究,2006,(12):33-42.

[14]洪礼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财经界,2007,(7):255-256.

[15]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经济研究,

1997,(10):26-35.

[16]Chou W.L,Shih Y. C.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the Chinese

Renm inbi.Journal of C om parative Econom ics,1998;26(1):165-174.

[17]赵登峰.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购买力平价的计量分析.财经论丛,

2004,(5):52-57.

[18]杨 ,窦祥胜.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购买力平价方法.科学技术

和工程,2004,4(2):140-142.

[19]M elvin M.Zhou S.D o centrally planed exchange rates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capitalist rates?Journal of C om parative Econom ics,1989,13(2): 325-334.

[20]刘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动态.经济科学,2004,(1):83-92.

[21]张晓朴.均衡与失调:1978-1998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金融

研究,2000,(8):83-92.

[22]施建淮,于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1经济

研究,2005,(4):34-45.

[23]胡再勇.人民币均衡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1962-2005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3):17-29.

[24]林伯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估计的测算.经

济研究,2002,(12):60-69.

[25]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实证模型研

究.世界经济,2003,(1):3-12.

[26]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

研究,2005,(7):3-14.

[27]李祺.人民币均衡汇率单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

研究,2006,(2):24-31.

[28]陈志昂.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一个劳

动力平价视角,2005,(12):46-49.

[29]陈建梁,卢万青.竞争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中大管理

研究,2006,1(1):1-14.

[30]童汉飞,陈浪南.管理浮动机制下的人民币汇率行为分析.数量

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15-123.

[31]陈浪南,林伟斌.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经济学,

2007,7(1):255-282.

[32]王曦,才国伟.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经济研究,

2007,(5):27-39.

[33]王维华,高亚莉.基于资产市场方法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66(1):70-75.

作者简介

李正辉,男,湖南衡阳人,1974年5月生,湖南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金融统计,宏观经济统计。

范玲,女,1983年5月生,湖南邵阳人,湖南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金融统计。

(责任编辑:李峻浩)

《统计研究》正文题名

正文题名要求言简意赅,切中选题;字数不得超过20字;一号标宋字体排版。

正文题名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英文题名置于英文摘要上方),文章与基金项目有关的,需在正文题名右上角用“3”进行题名标注。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呼应注的形式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用六号宋体,标在首页十字线下。

例1:3本文获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2006kjb00356)资助。

例2:3本文为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2006kjb00356)阶段性成果。

例3:3本文为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2006kjb00356)最终报告。

英文题名及以下英文文章署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等用常用英文字体排版即可,以下不再说明。

第26卷第3期李正辉 范玲: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研究中的相关问题?23 ?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飞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进出口贸易行业也随之高速发展,凭借着我国广袤的资源和大量的低廉劳动力,我国净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年攀升。截至到2015年,我国出口贸易行业的增幅远远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与此同时,我国也实现了从经济发展初期的贸易逆差向改革开放后的贸易顺差的转变。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外贸行业不仅连年稳定地增长,还在整个出口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越来越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并且通过对中国与各种贸易情况的分析发现,我国与各国的贸易伙伴会受到各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贸易关系并不稳定。 汇率是调节进出口贸易最有效的货币工具,我国对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探索从未停止脚步,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都将人民币汇率机制根据当时的国情及经济形势进行更新调节。时至今日,中国所施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赋予人民币汇率较强的弹性,以此,用以适应我国出口行业在未来将面临的严峻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人民币走向国际将是必然,汇率市场将挣脱现有的管制变得更加开放,开放的同时也意味着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将增多,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详细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为在汇率变动下的出口行业提供相关解决问题的建议。 1.2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本文将以“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为中心,通过对经典的购买力平价学说、弹性分析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及中国目前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从“出口价格”、“贸易流向”、“商品结构”、“持续时间”等四个方面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对课题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口影响”课题的背景及对其展开研究的意义,梳理本文的整体思路及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此同时交代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有关于人民币汇率及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的来源。

论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精编版

论1994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因此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汇率制度是货币比价一系列关系总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制中关于外汇资源配置的一种价格机制,但反映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主体之间,而且还涉及到国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演变为一种国际政治关系。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以前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但是,人民币名义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贬值,至1994年年初人民币元/美元下浮8.17人民币元/美元,同时,中行汇买价、中行钞卖价|汇卖价、央行中间价成同等趋势的下降。由于现汇的买入需要支付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费用,所以中行钞买价略低于中行钞卖价。 2.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为稳定货币不贬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选定了汇率不贬值,并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我国货币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现汇和现钞买卖价保持相对稳定。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了制度性开放阶段,僵化的、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9月31日,现钞买价陡然上升到了819.38,比上个月上升了12.33。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再次市场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结果。 3.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自公告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说明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向更富弹性的方向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同时导致现钞和现汇买卖价持续下降,中行的尽管汇率水平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并不明显,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尚待进一步完善。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时间序列模型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时间序列模型 一、背景意义 近年来,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讨论非常激烈,尤其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而人民币被公认为与美元挂钩,人民币汇率再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纷纷呼吁中国对人民币重估使其升值。然而,如果盲目的升值又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1、会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商品以“物美价廉”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缺少外资,或者是外资骤减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3、对发展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4、导致购买力提高,从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故现阶段稳定人民币汇率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目前的状况与85年的日元很相像,国内长时期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同样的持续对美国的顺差,快速累积的高额美元储备,美国同样的双赤字恶化,美元持续走低的压力,甚至相似的低利率,最终我们也受到了同样的升值压力。 鉴于此,我们完全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准确的研究和预测,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数据,最终能采取适当的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选择2004年以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月度数据,先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然后借助模型对未来三个月的汇率进行预测。 二、数据的预处理及模型识别 (一)数据来源:教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附录1.6 (二)数据预处理 下面通过对汇率序列xt及其差分序列Dxt的折线图、相关图和偏向关图分析判别其平稳性以及识别模型形式。 1、对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序列 (1)汇率序列的折线图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人民币汇率研究 数学建模

人民币汇率研究 问题提出: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有不少经济学家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学者希望提高人民币对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另一些学者则希望稳定人民币的汇率。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下列问题: 1、以英镑汇率或日元汇率为例研究其变化对该国经济的影响; 2、人民币汇率与主要货币(如英镑、日元、欧元等)的汇率关系; 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因果关系;经济增长 一、引言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与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因而这些国家以竞争性货币贬值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严重地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虽然如此,中国政府出于对国际社会负责的考虑,多次向国际社会公开承诺并实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在目前东南亚金融危机日益深化和日元不断贬值的国际金融环境下实属不易。从而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在此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人民币汇率能否继续保持稳定。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管理浮动的人民币汇率能延续汇率并轨以来的稳定性。由于汇率的变化取决于汇率制度和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而给定汇制(管理浮动)的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其基本的决定因素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因此,管理浮动汇制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的界定以及模型的实证分析,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本文在下面首先讨论我国均衡汇率的确定模型。通过对有关汇率的各种模型进行比较,建立了自己的模型,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数据作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个汇率与各种相关经济变量的回归形式。随后讨论了汇率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中用到了因果关系理论。结合实际数据通过因果分析得出它们的因果关系,并且根据这种关系提出了对今后中国汇率政策改革的建议。 本文论述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讨论我国均衡汇率的确定模型。首先对有关汇率的各种模型作了简要介绍,针对各种模型的长短,本文建立了自己的模型,讨论了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第二部分讨论了汇率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中用到了因果关系理论。本部分不是通过论述性的文字讨论汇率与中国经济的关系,而是结合实际数据通过因果分析得出它们的因果关系,并且根据这种关系提出了对今后中国汇率政策改革的建议。 二、人民币汇率模型的建立及讨论 Ⅰ、关于几种汇率模型 正确确定一国汇率水平的重要性,早已为各国所认可。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枝奇葩,中国受到了强烈的关注。而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讨论正在逐渐升温,有关人民币汇率确定的理论也是纷繁复杂。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各种理论的特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无疑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汇率决定理论和均衡汇率理论。但是对人民币的实证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不适用于197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可能受到某些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影响。同时,即使假定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超长期适用于人民币汇率,是一种确定超长期均衡汇率的有效方式,但是超长期有效对于选择合理的汇率政策是不够的。当基本经济要素在中长期驱使均衡的实际汇率发生变化时,甚至会造成政策误导的严重后果。 目前在西方较有影响的均衡汇率理论,包括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和ERER理论等。

人民币均衡汇率: 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人民币均衡汇率: 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张 斌3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了均衡汇率模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关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建立了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并估计了相应的单方程模型。本文的特色在于:(1)基于中国经济现实建立了理论模型,为选取模型中决定实际均衡汇率的基本面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2)紧扣均衡汇率的中长期概念,模型中全部采用真实变量;(3)利用季度数据估计方程,估计参数更加贴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和均衡汇率的关系。分析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均衡汇率面临升值趋势,1994-2001年期间平均每年升值2.6%,推动均衡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品部门相对较快的生产率进步和国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 关键词 均衡汇率 单方程模型 人民币升值 3张斌: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电子信箱:nonflesh @https://www.sodocs.net/doc/6b12103828.html, 。 ①均衡汇率又可分为短期均衡汇率和中长期均衡汇率,正如M ontiel (1999)所指出的,短期均衡汇率的形成包含了诸多泡沫因素和短期因素的影响。利率差异、短期国内外有效需求的影响,甚至是官员讲话都可能会影响到短期均衡汇率水平,准确估计短期均衡汇率不现实也没有太多政策含义。我们这里所关注的是中长期均衡汇率水平,它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一个国家中长期内的均衡汇率运动趋势。 一 简要说明 将名义汇率调整到与均衡汇率运动趋势相一致的水平,是开放型经济体宏观经济决策的一项核心任务。它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外部收支可持续性,也是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保障(M on tiel and H ink le ,1999),同时也是获取市场信心、防御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最根本的保障。 如何找到开放型经济体的均衡汇率水平是汇率宏观问题研究的一项核心任务。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本文中,我们利用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分析框架测算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①。这套分析框架是均衡汇率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们广泛使用。为了能够更合理地利用这套研究框架,我们结合中国国情对单方程分析框架的理 论模型做了修改,并在方程中使用90年代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指数在90年代保持了持续的升值趋势。促成人民币在中长期升值的原因主要来自供给方面,相对生产率快速增长和FD I 的持续流入是促成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归结到制度层面,中国成功的市场制度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最终促成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升值。 本文以下共分为四部分:第二部分比较各种 ? 3? 期11第年3002 3济经界世

最新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一览(1952—2019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改正:①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绚烂的未来。

②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比璀璨的未来。③画线部分保留其中一个。④将“无限绚烂的”删除。⑤将“无比璀璨的”删除。(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8-12题(10分) 8.宋或北宋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共1分,每空0.5分) 9.(1)意趣,情趣(2)茂盛(3)道路或路途(4)遮盖或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0.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地中央”。(共1分,意思对即可)(2)蔚然深秀(1分) 11.示例: ①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见,这是一座“造型奇巧之亭”; ②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可见这是一座“山水情趣之亭”; ③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可见,这是一座“太守之亭”; ④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见,这是一座“醉翁之亭”;

人民币汇率文献综述

人民币汇率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依次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研究的不同领域问题,对近几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介绍,大致的描述出近几年的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形势进行了大致的勾勒;然后本文介绍了人民币汇率所面对的问题和相关影响的分析,其中也包括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起来,而在之后,我国加入了WTO,随着每年贸易额稳定增长的同时,汇率也开始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成员,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变更都牵动着国际经济的神经。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在运行中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自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0元左右,并且外汇资产以美元计价。在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做出了重归“有管理的浮动”的改革,它对汇率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部分的改革,由盯住单一美元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 以上简单的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当前情况和我国目前现行的汇率制度。而该制度下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在面对世界货币干扰波动的影响下也开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下文就开始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对近几年人民币汇率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由此得出一些结论。 二、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 自2002年开始,西方社会经济领域就一度的要求人民币升值,学术界都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币汇率是低估了的。而在2005年前后,各个国家都开始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或是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或是基于国内经济压力,或是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的主要经济大国都将逐注意力转向了如何摆脱危机,而人民币则在这两年中稳稳的度过。 2010年之后,世界经济开始渐渐复苏,似乎也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中,他们又将注意力移向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稳定了两年的人民币汇率开始松动了,人民币又面临了新的一轮升值压力当中。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学术界的研究也是层层递进,深入探析。张永国(2011)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大致化成了四个方面: 1.中外利率差异情况,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地提高; 2.货币供应量状况,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过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促使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The RMB rate forms the mechanism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简称汇率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在我国加入WTO 后新的开放形势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开始,人民币汇率生成逐渐走向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尽管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上符合中国国情,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事求是地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存在着以下缺陷。一、形成机制扭曲。二、缺乏灵活性或弹性。三、调整缺乏准确依据。四、较高的维持成本。因此,需要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93年之前是第一阶段,实行汇率双轨制,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固定,市场汇率自由浮动。 2、第二阶段从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2005年7月汇改之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不发生波动。

3、第三阶段从2005年7月“汇改”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人民币汇率呈持续升值的态势。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小插曲,受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再次盯住美元。2010年6月重启汇改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单向升值。 可以说,直到2014年之前,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始终是比较低的,要么是盯住美元不变,要么是爬行盯住美元单向升值。这种情况在2014年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安排,从2014年3月17日起,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格浮动上限由1%进一步扩大至2%。从实际走势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14年先贬后升再贬,走出了一个“N字形”,波峰波谷差高达1481个基点。2014年可以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元年”。 2015年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年份。从2015年8月1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这一举措增强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另外,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

利率与汇率均衡

《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笔记—经济研究2015.5 一、文章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非均衡现象如何出现,并采用最优路径方法寻找最优的解决非均衡现象出现的方法。 大多数其它研究都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因此作者选取了开放经济视角。作者提出将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定义为使两国经济体中的家庭和企业同时达到行为优化,宏观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即均衡利率是指在稳态上使产出缺口为零,在动态上不影响产出缺口变动,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利率水平均衡汇率是指可以满足(均衡)利率平价的汇率水平。那么在两国模型中,本国利率、外国利率与两国间汇率会互相产生影响。 均衡利率最早可以追溯到“自然利率”,即对商品价格中性既不会使之上涨也不会使之下跌的利率水平Taylor(1993)利用理性预期模型对西方七个国家数据的动态随机模拟分析表明,根据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与政策目标的差距进行利率调整,最有利于中央银行保持产出和价格稳定。因此,货币政策遵循泰勒规则,经济就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如果政策利率长期偏离规则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可能反受其害。 泰勒准则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名义利率。对均衡利率的估算提出了三种方法,计量经济滤波法、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法、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文章中使用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来计算。 均衡汇率的概念最早由凯恩斯在1935年提出,Nurkes(1945)从实际汇率角度明确提出均衡汇率的概念,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内部充分就业与外部收支平衡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汇率。计算均衡汇率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宏观经济计量法发现汇率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宏观经济变量的中长期均衡水平推算汇率均衡水平。但是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均衡汇率自身的影响,所以文章认为研究是有贡献的。二、模型的假设、技巧与结论 (1)国家:假定宏观经济中包含两个经济体(国家):本国和外国,两国除了大小不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差别每个国家包含四个典型经济代理人:居民消费者、中间商品厂商、最终商品厂商和中央银行。 (2)居民:两国居民偏好和企业生产技术一致,每个国家居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中同时包括国内生产商品和进口商品。居民同时持有本国和外国政府的无风险债券。 (3)商品生产: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经济体中存在有差异性的中间商品厂商利用在劳动市场上雇用的劳动力和在资本市场上租借的资本存量,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中间商品,然后在垄断竞争市场将中间商品卖给最终商品厂商。中间商品厂商面对的是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制定中间商品价格的权利。其次,最终商品厂商利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将中间商品进行加总,并在最终商品市场卖给居民消费者。 (4)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都服从泰勒规则,并且具有相似的反应函数,但反应函数中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外国货币政策执行工具(名义利率)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变化,而本国货币政策利率在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变化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两国间名义汇率的变动情况 (5)其它:假定居民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垄断者,具有制定名义工资的权利,从而通过居民最优行为将居民工资黏性加人模型,使模型可以体现出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替代关系。 在模型建立中加入了利率平价理论与费雪方程,两国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实际利率相

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模型

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模型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英镑汇率的变化对英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人民币与主要货币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问题一中,我们研究了英镑汇率的变化对英国贸易额的影响,建立了汇率x 与贸易额y 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U bx a y ++=。通过网络查找,得到1992年—2004年英镑汇率与英国贸易额数值,运用Mathematica 拟合出英镑汇率x 与英国贸易额y 之间的关系:x y 327.11279.3941-=。 用R 检验法检验回归结果,发现汇率与贸易额之间成负相关性。 在问题二中,我们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日元、欧元的汇率关系进行了分析。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变化没有相关性,因而未给出相关方程,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我们对查找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关系式如下: 对美元:43210315.018133.32169.2747345.9325.376x x x x y +-+-= 对欧元:23706.16928.73004.834x x y +-= 在问题三中:我们用回归分析法与置信区间法来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从而找到人民币汇率在(6.9812—9.6098)之间变动时,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有不少经济学家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学者希望提高人民币对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另一些学者希望稳定人民币的汇率。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下列问题: 1.以英镑汇率或日元汇率为例研究其变化对该国经济的影响; 2.人民币汇率与主要货币(如英镑、日元、欧元等)的汇率关系; 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精编_推荐】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稿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李金玲 [内容提要]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多种因素,本文对传统汇率制度和市场汇率制度稍加以分析,引出中国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升值背后所隐藏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人民币的升值战略思考来预测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文章强调分析汇率问题应该从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影响来评价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关键字:今昔对比经济政策未来发展 目录:引言 正文 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二、人民币汇率政策及汇率制度选择 三、外汇管制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 四、人民币升值战略思考 五、人民币未来汇率预测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的升值行情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经济领域专家关乃至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学专家所高度关注。近来人民币汇率创下自汇率改革以来新高,1美元兑换人民币报7.7977元突破7.8元整数关口。当下,很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开始关注起

理财问题,人民币汇率自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首先来感受一下当今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中间价图:人民币元/1美元人民币元/1欧元人民币元/100日元 人民币元/1港元人民币元/1英镑 从此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民币的价值确实是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美元、日元、港元来说就更为明显。就一个简单例子而言:原本一个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花,须美元折换成人民币,共计需要34万元左右。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原本34万元的人民币费用而如今只需要32万元人民币就可以解决了。于是,我们都惊喜的说“人民币更值钱了”! 正文 一、范式转换:传统汇率分析--市场汇率分析 传统汇率分析范式具有的一个特征是:强调某一项因素后而构建出理论模型,然后根据这种模式测算均衡、合理的汇率水平,最后围绕这种汇率水平来制订汇率政策。而实际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绝不能简单用模型来测算汇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实现了全天候的交易,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摘要】确定均衡汇率是汇率管理的关键。本文从介绍国内外均衡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BEER理论,选取1994年1季度到2008年4季度的相关季度数据来进行简要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究均衡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为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提供依据,并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均衡汇率的实际影响情况。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BEER模型实证分析 一、均衡汇率理论概述 1、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理论) FEER模型最先由Williamson(1994)提出,后来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该学说认为所有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会影响均衡汇率的变动。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是一种同时保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衡量内部均衡的指标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衡量外部均衡的指标为国际收支产生一个足以维持中期活动的头寸。 FEER方法不受短期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基本经济要素的长期变化。但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其可操作性差,由于测算过程涉及到大量与CA、KA相关参数的设定,使得结果的参数敏感性较高。此外,一些对实际汇率行为有影响的经济变量并没有包括在FEER 的测算框架中,因而FEER方法计算的均衡实际汇率在实证意义上是否存在是不明确的。 2、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理论) 该理论由Jerome L. Stein(1994)提出,是指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由实际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并能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实际汇率。NATREX均衡可以用下式描述:I-S+CA=0。其中I表示投资,S是储蓄,CA是所需的经常项目差额。由此可见,当存在过度需求时,实际汇率R将会上升,以实现新的均衡,即当这些反映存量的指标变动时,NATREX所确定的均衡汇率就变成了移动均衡。 虽然该方法综合流量—存量分析在中长期给出均衡汇率的调整过程,但仍具有一些缺陷。其一,由于该方法是一般均衡方法,诸多的联立方程使得其相应的估计存在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不强。其二,该理论主要针对的是测算均衡汇率的中长期动态调整过程,对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的意义不大。 3、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理论)

人民币汇率研究

摘要 汇率是重要的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的信号。判断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关键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所以,如何使我国的汇率制度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目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论文从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入手,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外汇

目录 一.汇率制度的简述 (3)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3)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3) (一)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 (3) 四.针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应采取的措施 (4) (一)针对人民币汇率上升应采取的措施 (4) (二)针对人民币汇率下降应采取的措施 (5) 结语 (5)

一.汇率制度的简述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指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西方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实行固定汇制。后来由于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开始采用浮动汇率制。 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货币的比较价值,最终取决于国家实力的比较,也受到供求关系和各自货币发行总量的影响,一般判断汇率走势考虑下一些因素: 1、外汇储备。22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成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34.96%,随着中国贸易盈余日益增加,外汇储备还将持续上升,而全球经济霸主美国截止22年3月却只有565亿美元,仅相当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不仅已接近全年的进口规模(1.5个月)且是短期债务的5.4倍多; 2、贸易顺差(逆差)。22年中国贸易总额达627.9亿美元比上午增长21.8%,全年出口总额较上午增长22.3%至3255.7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较上年增长21.2%~2952.2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由上年的226亿美元扩大到33.5亿美元; 3、国际资本流向。随着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2年首次居世界首位。巨大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长期较快的经济增长、加入世贸、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得22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合同金额为8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达527.43亿美元,增长12.51,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4、产品竞争力。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1998年以制造的名义工资水平衡量,美国是中国的近5倍,日本是中国的3倍,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中国的4—5倍,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中国的劳动力优势相信在未来1年内仍会继续维持下去,中国制造技术水平虽不高,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便宜,能得到广大消费者接受。甚至国际上开始有种说法:中国开始生产的产品其它国家就不要生产了。此话虽然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政治稳定程度。[911事件]后,西方大国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恐怖主义的恐吓,人们的安全感下降,同时由于中东和朝鲜问题的存在,主要经济体的前景均不明朗。中国虽然也面临通缩和就业的压力,但总体上保持了一技独秀的局面,政局稳定,国内外均没有明显的威胁。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一)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 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首先是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 (二)一定情况下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_一_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 策依据是什么? 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汇率体制必须与市场经济的体制相适应,因此货币应当是可兑换的,其价格应当反映供求关系,适应具有较高开放度的开放型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就是说,汇率应该是能够浮动的。早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确定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还对汇率改革与其他金融改革的顺序形成了大致的共识,即在汇率改革之前应先行完成以下三项工作:(1)银行部门改革取得进展,银行体系得到加强;(2)减少对外汇交易某些不必要的管制,包括部分资本账户的管制;(3)外汇市场得到深化和发展,能够为国内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避险工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3年底,国家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包括注资、不良资产核销和股份制改造等,2005年上半年,又对工商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这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有三家进行了重组,并实施了股份制改造。三万家农村信用社的改造也是2003年开始启动的,目前已完成了一多半。其他金融机构的改革也正在积极推进。当然,要想在银行体系全部完成一轮改革后再着手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太可能,所需时间过长。但有必要做好 大部分工作。中国的商业银行分为四个层 次,即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 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已 大致完成3/4的改革和重组,即每个层次的 70%~80%已摆脱过去的困扰,开始进入良 性发展阶段。 此外,取消了一些对资本账户交易不必 要的管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稳步扩 大;个人和企业经常项目下交易的限制进一 步放宽;市场准入及业务限制放宽;金融市 场基础建设也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奠定了基 础。 2005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条件也相 当不错,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 头,投资过热得到抑制,消费价格指数(CPI) 不高;世界经济运行平稳,美元利率稳步上 升。这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个 重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经过统 筹考虑,实施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政 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 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 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 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了哪 些原则? 答: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 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主动性,就是主要 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 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 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 响。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 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 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 济大的波动。渐进性,就是根据市场变化, 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地推进 改革。 问: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 心内容是什么? 答:核心内容有三方面。第一是人民币 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的一种货币,也就是单一 的美元了,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同时根据 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第二是人民币汇率 将是浮动的,而且浮动的区间也是合理的。 第三是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 人民币在2005年7月21日即日对美元升值 2%。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 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 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问:为什么是“参考一篮子”而不是“盯 住一篮子”? 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 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 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 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 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 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 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 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货币表明外币之间的 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 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 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是机械 地按篮子货币汇率指数的变化来调整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以实现名义有效汇率不变。而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一)编者按: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 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次改革对宏观调控、金融市场、贸易、银行、企业、个人乃至经济生活方方面 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刊发由中国人民银行编写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答》,详细解读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敬请读者关注。 69 ■2005年第24期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统计模型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统计模型研究 ——基于2003年—2010年的数据验证 北方工业大学温征、孙旭、张琦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1) (一)直接标价法 (1) (二)间接标价法 (1) 二、文献回顾 (2) (一)20世纪前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前) (2) (二)20世纪中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期间) (3) (三)20世纪后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 (3)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4) 四、研究过程: (8) (一)相关分析: (8) (二)回归分析 (9) (三)因子分析 (13)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7) 六、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 (17) 参考文献: (19) 附录数据

摘要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在逐渐增大,发挥着更大的市场调节作用,汇率在中国宏观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建立统计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到货币供应量、汇率改革制度对汇率变动影响显著的结论。 关键词:汇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

一、引言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中比较传统、同时也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一类价格决定理论。在汇率理论中,汇率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价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外汇。 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中,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一)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二)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上升,即外汇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