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伤寒论选读 本科试卷B

伤寒论选读 本科试卷B

伤寒论选读 本科试卷B
伤寒论选读 本科试卷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XX年级(本科及七年制)《伤寒论选读》期末考试试卷B(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A春秋时代 B东汉末年 C战国时代 D 西汉末年

2、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A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B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C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D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

3、阳明表虚证,选用: A、四逆汤 B、理中丸 C、桂枝人参汤 D、桂枝汤

4、下列各证,应表里同治的有: A蓄水证 B蓄血重证 C气痞兼表 D大结胸证

5、苦酒汤主治:A、少阴阴虚咽痛 B、少阴客热咽痛C、少阴客寒咽痛 D、少阴病咽中生疮

6、“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治用:A、小柴胡汤 B、大承气汤 C、白虎汤 D、调胃承气汤

7、大青龙汤证的病机主要是:A寒邪束表、内郁化热 B风邪袭表、营卫不和C寒邪袭表、营阴郁滞 D外感寒邪、内伤饮食

8、“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针对这种病机,选方应用:A小青龙汤 B大青龙汤 C麻黄汤 D苓桂术甘汤

9、“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治宜: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C四逆加人参汤 D吴茱萸汤

10、生姜泻心汤证的主症A噫气不除,心下痞 B下利日十余行,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C干噫食臭,心下痞硬 D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

11、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治宜:A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B多饮暖水,汗出愈C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D五苓散主之

12、病人心下痞硬,下利次数甚多,食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宜用:A半夏泻心汤 B黄连汤 C甘草泻心汤 D生姜泻心汤

13、脾约的病机是: A胃燥热所致脾津穷约 B脾阴虚心火旺 C脾气虚失运 D肠胃气滞邪结

14、原文“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其无汗的机理是:A阳明中寒,欲作固瘕 B湿热郁滞,汗不得泻C阳明中寒,寒饮内停 D阳气久虚,蒸化无力,无以化汗

15、柴胡桂枝汤证具有以下除哪项以外的主症:A心下支结 B轻微呕吐 C肢节烦疼 D胸胁满微结

16、原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 A麻黄汤 B桂枝汤C桂枝人参汤 D麻黄细辛附子汤

17、少阴病提纲脉证的机理较确切的说是: A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气血不足 B邪入少阴,心肾阳虚,气血不足C邪入少阴,心肾虚衰,水火失济 D邪入少阴,心肾虚衰,阴寒内盛

18、真武汤证的治法是 A温阳散寒,益气养血 B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C扶阳温经,散寒除湿 D温阳散寒,化气行水

19、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是:A血虚寒凝,血脉不畅 B血虚感寒,寒邪凝滞,气血不畅 C血虚感寒,阳衰阴盛 D 气血两虚,经脉失养

20、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选用 A桂枝加葛根汤 B黄芩汤 C葛根汤 D桂枝人参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下列说法恰当的有:A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B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C讨论了病变部位、证候特点、邪正消长及立法处方等问题D将外感疾病及杂病的各种证候抽象化E可作为一切疾病的分证纲领

2、大结胸证可见:A项强,如柔痉状 B潮热 C但头汗出 D小便不利 E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3、阳明病的外证有:A身热 B汗自出 C大便闭 D不恶寒,反恶热 E腹胀满

4、下列哪些方剂的组成是正确的A柴胡加芒硝汤是大柴胡汤去大黄、枳实,加芒硝B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大枣,加桂枝、干姜、瓜蒌根、煅牡蛎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小柴胡加龙骨、牡蛎、铅丹、大黄、桂枝D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加芍药、枳实、大黄E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合桂枝汤

5、下列哪项治用附子汤:A少阴病,下利,脉微者 B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者 C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 D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E少阴病,心下悸,头眩

6、附子汤与真武汤相同的药物有:A芍药 B炮附子 C茯苓 D人参 E白术

7、乌梅丸的主要适应证有:A蛔厥 B脏厥 C久利 D热厥 E厥阴上热下寒证

8、厥证可见于:A乌梅丸证 B瓜蒂散证 C白头翁证 D白虎汤证 E吴茱萸汤证

9、当归四逆汤证的证候表现有哪些 A 手足厥寒 B 呕吐 C 下利 D 身疼腰痛 E脉细欲绝

10、属于白头翁汤证的症状是:A下利 B口渴 C腹痛 D里急后重 E肛门灼热

四、填空(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心下痞,而复,附子泻心汤主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

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下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主之。

4、凡厥者,便为厥,厥者,是也。

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主之。

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7、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8、证见脉浮,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或下利,心烦不得眠,治当用:

9、可用于太阳蓄血证治疗的方剂: 10、阳明病提纲:

五、论述1、赤石脂禹余粮汤、桂枝人参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均治下利,如何区别运用?2、试从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的组方配伍、功用的异同,阐述三方所主治证候的区别。3、分析“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的临床意义。

六、病例分析(本大题共5项,每项2分,共10分)

患者于昨日沐浴,不慎感冒,自服复方阿斯匹林片数。服后汗出甚多,衣衫尽湿,今晨反觉全身骨节酸痛,不愿行动;不发热,微恶风,全身有微汗,舌淡苔白,脉沉迟。

病因:病机:治法:用方:药物:

一(每空1分)1B 2B 3D 4A 5D 6D 7A 8A 9B 10C11C 12C 13A 14D 15D 16B 17C 18D 19A 20C

二、(每空2分)1ABCDE 2ABCE 3ABD 4E 5BD 6ABCE 7ACE 8ABDE 9AE 10ABCDE

三、(每题2分)1、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2、清便欲自可:大小便尚属正常。3、往来寒热:发热恶寒交替出现。

4、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5、周时:一昼夜。

四、(每空1分)1、恶寒汗出者2、中风 3、桂枝人参汤4、阴阳不相顺接 5、大陷胸汤 6、喘而汗出者 7、渴欲饮水,无表证者 8、猪苓汤 9、桃核承气汤及抵当汤 1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答题要点:赤石脂禹余粮汤涩滑固脱以止利,主治下焦不固,津液失于约束的久利不止,滑脱不禁;(2分)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主治太阳病误下,表证未解,反伤脾阳,脾气虚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之证;(2分)葛根汤解表止利,主治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之下利,属表里同病,但以表证为主者;(2分)葛根芩连汤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主治表证未解,挟表热的热利,因邪热下迫大肠,表里皆热,暴注下迫,故大便粘秽,汗出而喘;(2分)黄芩汤清热止利,主治少阳邪热内迫肠道,利下粘秽,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者。(2分)

2、答题要点:

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中均用大黄,故均有攻下热实的作用,主治阳明实热证,症见发热或潮热,心烦,谵语,腹胀满或腹痛,大便难等。(1分)调胃承气汤中大黄配以大剂芒硝,辅以甘草,全方具有良好的通便泻热作用,且泻下而不伤肠胃,适用于阳明燥热重而结聚较轻的证候,临床见蒸蒸发热,心烦较重,兼有腹胀满,大便硬等症。(3分)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并合以厚朴配枳实,全方具有通便泻热,攻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阳明热重,肠胃结聚亦重,症见潮热,心烦谵语,腹胀满痛,大便闭结等。(3分)小承气汤中大黄配以小剂量的厚朴、枳实,全方虽有泻下导滞的作用,但力量较轻,适用于阳明实热轻证,症见微热,或潮热,微烦,大便硬等。(3分)

3答:脉沉尚未至微细或脉微欲绝,说明阳虚不甚,尚未出现厥逆、吐利诸典型的少阴里虚寒证。(2分)既然病情未至危重,但又强调“急温”,关键在于病入少阴,涉及人体根本,每每阳亡迅速,死证颇多。所以,少阴之治,贵在及早。(3分)脉沉显示了阳虚征兆,故治当急温,以防亡阳之变。若此时延误施治,则吐利、厥逆诸症接踵而至,导致病重治难。(3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治疗学思想。(2分)

六、病例分析患者于昨日沐浴,不慎感冒,自服复方阿斯匹林片数。服后汗出甚多,衣衫尽湿,今晨反觉全身骨节酸痛,不愿行动;不发热,微恶风,全身有微汗,舌淡苔白,脉沉迟。

病因:太阳表证发汗太过病机:营血不足,肌肤失养

治法:调合营卫,养荣益血

方剂: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物:桂枝芍药甘草人参大枣生姜

《伤寒论》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突然歪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热色:即红色。 3.纯阴结:没有兼夹证的阴结。《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4.四逆辈:辈,类也。指四逆、理中汤一类的方剂。《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注:“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 5.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手足厥冷。 6.追虚逐实:损伤不足的正气,增加有余的病邪。 7.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8.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9.合病:初起两经或两经以上同时发病的,称为“合病”。 10.面垢:面部如蒙油垢。 二、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3.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7.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9.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10.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三、单项选择题 1.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D.汗出与否 2.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 3.太阳伤寒表实证见“未发热”的原因,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4.下列证候,附子汤的主证?背恶寒,手足寒身体痛,骨节痛口中和脉沉 5.太阳中风汗出的的机理是。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6.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三承气汤中都有大黄大承气汤厚朴用量最重大承气汤枳实用量最多三承气汤中大黄用量都一样 7.以下哪一方要求“顿服之”?C.调胃承气汤 8.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A.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B.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C.呕者加生姜二两D.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9.黄连阿胶汤的药物组成是。 D.黄连、阿胶、白芍、黄芩、鸡子黄 10“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A.太阴 1.太阳蓄水与蓄血证的鉴别要点是。B.小便利与不利D.有无神志症状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试题库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一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选用( )⑴桂枝加葛根汤⑵黄芩汤⑶葛根汤⑷桂枝人参汤 2、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A、白通汤B、四逆汤C、通脉四逆汤D、四逆散 3、桂枝新加汤证得身痛,其病机就是:A、阴阳两虚B、营血不足C、风湿束表D、寒邪外束 4、桂枝人参汤方得组成就是( )⑴桂枝汤方加人参⑵桂枝汤合理中汤 ⑶理中汤加桂枝⑷理中汤加人参 5、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⑴大柴胡汤⑵小柴胡汤⑶小承气汤⑷柴胡加芒硝汤 6、生姜泻心汤证得主症为⑴噫气不除,心下痞⑵干噫食臭,心下痞硬⑶肠鸣下利,心下痞硬⑷呕吐而利,心下痞硬 7、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者,宜选用(⑴四逆汤⑵白通汤⑶通脉四逆汤⑷白通加猪胆汁汤 8、桂枝去芍药汤证得脉象就是:A、脉浮B、脉数C、脉促D、脉滑9、茯苓四逆汤得适应症就是A、昼夜俱烦躁B、昼日烦躁,夜而安静C、头眩,身瞤动D、身不痛,但重 10、头汗出得病机就是:A、郁热上蒸B、虚阳上奔C、营卫失调D、阴阳两虚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背恶寒可见于⑴小青龙汤证⑵白虎汤证⑶附子汤⑷白虎加人参汤证⑸真武汤 2、用蜜得方剂有:A、乌梅丸B、麻子仁丸C、抵当丸D、猪肤汤E、大陷胸丸 3、大陷胸汤主治脉症为⑴项亦强,如柔痉状⑵心下痛,按之石硬⑶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⑷脉沉紧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4、心下痞,可见于⑴大黄黄连泻心汤证⑵旋复代赭汤证⑶五苓散证⑷甘草泻心汤证⑸生姜泻心汤证 5、乌梅丸可治疗⑴厥阴寒证⑵厥阴热证⑶久利⑷蛔厥⑸厥阴上热下寒证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脐下悸,欲作奔豚”者,治以 2、“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者,大青龙汤主之。” 3、“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 , ,不恶寒,反恶热也。” 4、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下止, ,表里不解者, 主之。 5、“厥阴之为病,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6、小柴胡汤得运用原则就是“”。 7、“自利不渴者,属,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 8、坏病就是指。其治则就是“”。 9、“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主之。” 10.“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主之。” 11.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主之。 12、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用方。 1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主之。” 14、“凡厥者, 便为厥,厥者, 就是也。” 15、“阳明病,若能食,名;不能食,名。“ 16、大黄黄连泻心汤得煎服法就是。 17、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人尿得作用就是。 18、栀子豉汤证得病机就是。 19、论中以清酒加水煮取药物得就是与两方。 20、大柴胡汤证得病机就是。 21、桃核承气汤中大黄得作用就是: 。 22、黄连汤中桂枝得作用就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 伤 寒 论 》 本 科 试 卷 及 参 考 答 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试卷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试时间 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号 得 分 签 字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 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 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请填入: A.心烦腹满 B.昼日烦躁不得眠 C.身热不去 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E.卧起不安 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内热偏盛 B.湿热较盛 C.阴虚较盛 D.热与水结较盛 E.邪在阳,表不解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A.桂枝汤 B.大青龙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 A.先煮 B.后下 C.用麻沸汤渍之 D.与它药同煮 E.以上均不是 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 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 E.以上都不是 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 A.五苓散证 B.甘草泻心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E.旋复代赭汤证 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考试试卷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的打“√”,错误的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大青龙汤证主证俱备,无论脉浮紧或浮缓,均可用大青龙汤治疗。() 2. 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虽相同,但其功效却不相同。() 4. 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是先煎附子后纳三黄共煎而后取汁服之。() 5.调胃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 6. 阳明病初起,可能有不发热而恶寒的病证。() 7. 四逆散证的四肢厥冷是由肾阳虚衰所致的。() 8. 桂枝人参汤由桂枝汤加人参组成,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缓,神疲乏力, 四肢倦怠。() 9.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0.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得分阅卷人 四、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太阳中风证中汗出的机理是:() A.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2. 附子泻心汤证,除“心下痞”外,应有:()

A.身痛 B.恶寒无汗 C.恶寒汗出 D.下利 E.厥逆 3.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先解表,后温其里 D.先温里,后解其表 E.解表温里,表里双解 4. 桃核承气汤的治法是:() A.清热化瘀,通下里实 B.清热活血,分消湿热 C.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D.活血化瘀,泻下里热 E.以上都不是 5. 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 A.麻黄汤 B.麻杏石甘汤 C.小青龙汤 D.大青龙汤 E.葛根汤 6. 大结胸病的治法是:() A.清热涤痰开结 B.攻逐水饮,涌吐痰实 C.泻热逐水破结 D.攻逐水饮,通下瘀热 E.攻下实热,涤痰宽胸 7. 下列三承气汤比较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三承气汤中都有大黄 B.大承气汤厚朴用量最重C.三承气汤中大黄都后下 D.大承气汤枳实用量最多E.三承气汤中大黄用量都一样

内经与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内经与伤寒论》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 2、《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始见于 A、《黄帝内经》 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E、《脉经》 3、《素问》之名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4、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 D、《黄帝内经太素》 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5、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类经》 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 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D、言行统一,道德高尚 E、天人合一,五脏一

体 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A、精气论 B、元气论 C、黄老学 D、形气论 E、阴阳论 8、“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A、春三月 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E、四时 9、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寒变 B、痎疟 C 飧泄D、痿厥E、洞泄 10、据《灵枢?天年》篇所述“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之“四脏经脉”是指 A、心脾肺肾及其经脉 B、肝心脾肺及其经脉 C、脾肺肾肝及其经脉 D、肺肾肝心及其经脉 E、肾肝心脾及其经脉 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出下窍”,“浊阴”是指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 E、营血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气”的病因是 A、寒暑 B、喜怒 C、湿邪 D、燥邪 E、劳作 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形”的病因是 A、寒暑 B、喜怒 C、悲 D、恐 E、劳作 1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15、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有所忆谓之 A、意 B、心 C、志 D、思 E、虑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伤寒论》本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得分:___________ 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白虎汤证“脉浮滑者”其病机是: A.燥热结聚胃腑 B.邪热充斥内外 C.表热过盛 D.外有表证,内有燥实 E.外有微寒,内有燥热 2.“伤寒下后,——,栀子厚朴汤主之”。请填入:A.心烦腹满 B.昼日烦躁不得眠 C.身热不去 D.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E.卧起不安 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A.内热偏盛 B.湿热较盛 C.阴虚较盛 D.热与水结较盛 E.邪在阳,表不解 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选用何方: A.桂枝汤 B.大青龙汤 C.小青龙汤 D.苓桂术甘汤 E.五苓散 5.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的用法哪项是正确的:A.先煮 B.后下 C.用麻沸汤渍之 D.与它药同煮 E.以上均不是 6.桂枝加桂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 B.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C.心阳虚,冲脉之气上逆 D.心阳虚,肝胃之气上逆E.以上都不是 7.“心下痞”一症可见于下列除哪项之外的证候?A.五苓散证 B.甘草泻心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 D.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E.旋复代赭汤证 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________主之”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白虎汤 E.栀子厚朴汤 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的治法:A.清热化滞,滋津润燥 B.清热燥湿,坚阴止利 C.泻热和胃,软坚润燥 D.泻热通便,消滞除满 E.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10.阳明腑证,失下,昏不知人,气喘舌焦,首选方是: A.白虎汤 B.大承气汤 C.四逆汤 D.四逆加人参汤 E.白虎加人参汤 11.治寒湿发黄“于寒湿中求之”是指: A.发散寒湿 B.温下寒湿 C.发散寒邪,淡渗利湿 D.发散寒湿,补脾利湿 E.温阳祛寒,除湿 12.发热,汗自出、时时恶风、心烦、口燥渴、脉洪大,治用: A.竹叶石膏汤 B.栀子豉汤 C.白虎汤 D.桂枝汤 E.白虎加人参汤 13.“伤寒吐后腹胀满”宜用: 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B.调胃承气汤

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试卷

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试卷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 题分10 10 10 20 30 10 10 100 得分 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胃中干 2.须臾 3.劳复 4.口中和 5.协热而利 6.日晡所 7.心下支结 8.脾约 9.并病 10.坏病 得分阅卷人 二、原文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太阳之为病,,。(1) 2. 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3. 太阳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4.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 6)

5. 太阳病不解,,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 已,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6. 伤寒,,,炙甘草汤主之。(177) 7.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身无汗,剂颈而还,, 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8. 凡厥者,,便为厥。厥者,。(337) 9. 少阴之为病,,。(281) 10. 伤寒解后,,,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得分阅卷人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的打“√”,错误的则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大青龙汤证主证俱备,无论脉浮紧或浮缓,均可用大青龙汤治疗。() 2. 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虽相同,但其功效却不相同。() 4. 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是先煎附子后纳三黄共煎而后取汁服之。() 5. 调胃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 6. 阳明病初起,可能有不发热而恶寒的病证。() 7. 四逆散证的四肢厥冷是由肾阳虚衰所致的。() 8. 桂枝人参汤由桂枝汤加人参组成,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缓,神疲乏力,四肢倦怠。() 9.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0.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得分阅卷人 四、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太阳中风证中汗出的机理是:() A.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2. 附子泻心汤证,除“心下痞”外,应有:() A.身痛 B.恶寒无汗 C.恶寒汗出 D.下利 E.厥逆 3.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温其里,里和表自解 C.先解表,后温其里 D.先温里,后解其表 E.解表温里,表里双解 4. 桃核承气汤的治法是:() A.清热化瘀,通下里实 B.清热活血,分消湿热

《伤寒论》试题及答案

《伤寒论》试题 一、单选题 1、气喘,咳痰清稀,宜服用哪方() A.麻黄汤 B.桂枝加杏子厚朴汤 C.桂枝汤 D.小青龙汤 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 A.气血损伤惊悸证 B.心阳虚烦证 C.心阳虚惊狂证 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 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 A.桃花汤 B.猪苓汤 C.麻黄细辛附子汤 D.吴茱萸汤 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吴茱萸汤的主治证() A.胃中虚寒,食谷欲吐 B.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C.少阴吐利,手足逆冷

D.胃虚停饮,心下痞硬 5、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 A.发汗太过,损伤心阳 B.心气不足,气血虚少 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 D.心阳不振,心阴不足 6、太阳蓄水证“消渴”的病机是() A.水饮内停,阳虚不化 B.里热伤津,津液不足 C.饮停气阻,气不化津 D.阴虚有热,水热互结 7、“虚烦”的含义是() A.正气虚致心烦 B.心烦由阴血虚所致 C.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 D.虚热扰心致烦 8、阳明病的基本病机是() A.胃肠燥热亢盛,里热实证 B.里热炽盛与肠中糟粕相结 C.邪热结滞于胃 D.里热炽盛,津亏液耗

9、麻子仁丸证的脉症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腹满痛 B.大便硬 C.不更衣十日无所苦 D.趺阳脉浮而涩 10、"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其中“协热而利”意指() A.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下利 B.太阳与少阳合病而下利 C.热结旁流之下利 D.里寒夹表热下利 11、"“麻沸汤”是指() A.麻醉用的汤剂 B.煮沸的水 C.麻黄煮沸去上沫 D.即麻黄汤 12、"白头翁汤证的病机是() A.少阴邪热,内迫阳明,损伤肠络 B.厥阴寒热错杂,壅滞肠道,损伤肠络 C.肝经湿热下注,损伤肠络

伤寒论考题【伤寒论考试】

伤寒论考题【伤寒论考试】 伤寒论学习掌握内容 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 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者,谓之并病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 热越:即热邪发泄于外之意 阳浮而阴竭: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 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口中合: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消渴:形容口渴太甚,急欲饮水,饮不解渴之状 水逆:宿水内停,新水不能受纳,以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 虚烦:指无形热邪扰于胸膈而致的烦躁。虚,非正气虚,乃与有形实热相对而言,意指热邪之无形

协热而利:协,合也。热,指表热。协热而利,指表热不解而兼下利 酒家:指嗜酒之人 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心中懊憹: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藏结:证候名。藏亦作脏。指由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 痞:证候名,指痞证,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肠燥便结者 汗出濈濈然:濈,水外流;汗出濈濈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 不了了:了,完结.结束,清楚之意。不了了,指病症基本已,但仍有不舒适的觉潦水:指地面流动的雨水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 自利: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 脾家实:实,此处指正气充实,非邪实,即脾阳恢复之义

伤寒论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一) 1.根据《伤寒论》原文,下列脉象中具有复言病机意义的是:
A.阴阳俱紧
B.阳浮而阴弱
C.阴阳俱浮
D.汗出与否
2.对于麻黄汤来说,下列煎服法哪项是错误的:
A.温覆取微汗
B.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D.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3.麻杏石甘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主要的鉴别点是:
A.前者以喘为主证,后者以下利为主证
B.前者脉数,后者脉促
C.前者汗出而喘,后者喘不汗出
D.前者无大热,后者身大热
4.茯苓四逆汤证的主要病机是:
A.肾阳虚
B.气液亏损
C.阴阳俱虚,阳虚为主
D.阴阳俱虚,阴液不足

5.下列证候中,哪项是太阳蓄水证的辨证要点:
A.心下痞
B.烦渴欲饮水
C.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脉浮数
D.小便不利
6.下列十枣汤的煎服法和注意事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A.若下后病不除者,即刻加服半钱
B.先煮肥大枣 10 枚,去渣,纳药末
C.芫花、大戟、甘遂分别捣为散
D.平旦温服之,强人一钱匕,瘦人半钱
7.太阳病的头痛是:
A.头项强痛
B.头顶胀痛
C.两侧头痛
D.以上都不是
8.患者恶寒发热头痛,项背拘急不舒,无汗,鼻塞流青涕,周身酸楚不适,纳减,食后欲呕,小便清, 苔白,脉浮。治宜:
A.麻黄汤
B.桂枝加葛根汤
C.葛根汤
D.大青龙汤

伤寒论经典考试试题

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联考 伤寒论(一级)试卷 课程代码(301004009) 学年、学期: 专业、年级: 试卷代号: A1 考试时间: 试卷共(页): 7 一、默写原文(每小题4分,共20分) 1.原文第 247条,麻子仁丸证。 2.原文第159条,误下后致心下痞硬,下利不止的不同证治。 3.原文第103条,大柴胡汤证。 4.原文第338条,乌梅丸证。 5.原文第322条,少阴急下证。 二、改错题(请将原文中错误部分划出,并改正,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厥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59)

2.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勿更与之;若不转气者,更服一升。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 可更与承气汤也。(214) 3.阳明病,发潮热,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郁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4.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五六日,舌上黄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5.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浮滑,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实,当吐之,宜瓜蒂散。(166) 6.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潮热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7.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5) 8.伤寒脉洪而厥者,表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9.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10.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胁下硬满,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 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汤主之。(147)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

伤寒论测试题及答案汇总二121.下列哪一症不是太阴病的主症: C A.自利 B.食不下 C.胸下结硬 D.腹满而吐 122.太阴病“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指当用: D A.理中汤 B.四逆散 C.四逆汤 D.理中、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123.太阴病的治法是: B A.温经回阳,益气补虚 B.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C.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D.温经散寒,通阳化气 124.桂枝加芍药汤的药物组成是: A A.小建中汤去饴糖 B.桂枝人参汤加芍药 C.桂枝汤倍芍药加厚朴 D.桂枝汤倍芍药,干姜易生姜 125.太阴病,“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的原因是: D

A.脾气虚弱,易致腹泻 B.脾阳不振,寒湿内盛 C.脾阳不振,本已自利 D.胃气虚弱,防其伤正 126.太阴病“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是因为: C A.湿邪化燥,病转阳明 B.中阳衰败,生化无源 C.脾阳恢复,寒湿自退 D.脾阳下陷,阴液下竭 127.完成原文“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______ …”: B A.发汗

B.吐下 C.解表 D.以上都不是 128.下列脉证,不宜使用小柴胡汤的是: D 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而不去者 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 D.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胁下满,小便难者129.下述哪项不属于小柴胡汤的加减法? C A.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 B.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

C.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D.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130.柴胡加芒硝汤证的治法是: A A.和解少阳,兼泻热去实 B.和解少阳,兼软坚散结 C.和解少阳,兼清解里热 D.和解少阳,兼清热利湿 131.患者,男,近二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厚,脉弦 浮滑而数。治宜: D A.小柴胡汤 B.大承气汤

2018自考伤寒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自考伤寒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六经病最基本的治则是: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整阴阳 D.三因制宜 E. 标本缓急 2.下列《伤寒论》中描述的脉象,除哪项外均为桂枝汤证脉象: A.脉浮数 B.脉浮缓 C.脉浮紧 D.脉洪大 E. 阳浮阴弱 3.身黄如橘子色,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腹微满者,宜用:

A.抵当汤 B.栀子柏皮汤 C.茵陈蒿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小柴胡汤 4.下列哪一项是乌梅丸的主治证: A.脏厥 B.寒格 C.久利 D.热利下重 E. 血热下利 (二)A2型题 1. 患者,女,43岁。有慢性胃炎史。三天前服棕子后,入夜感寒,自觉心下痞满,不欲饮食,伴恶心欲吐,腹中鸣响,大便不爽。舌淡,舌苔黄白略腻。临床最佳辨证是。 A.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B.半夏泻心汤证

C.生姜泻心汤证 D.调胃承气汤证 E.桂枝人参汤证 2.患者,男,42岁。一周前患感冒,发热39℃,伴恶寒,身疼。经服用西药退热药及抗病毒药后热退。然仍周身不适,寒热往来,胸胁满闷,恶心欲吐,口苦不欲饮食,双太阳穴处疼痛而胀,脉弦,舌苔黄白。临床最佳辨证是: A. 桂枝汤证 B. 柴胡桂枝汤证 C. 小柴胡汤证 D. 大柴胡汤证 E. 柴胡加芒硝汤证 3.患者,女,37岁。体质素虚,近日因自学高考学习紧张,睡眠不佳,伴心烦意乱,自觉居室狭小,憋闷难耐,常欲奔赴室外。脉细数,舌红少苔。临床最佳辨证是: A .猪苓汤证 B.黄连阿胶汤证

C.栀子豉汤证 D.茯苓四逆汤证 E.竹叶石膏汤证 4.患者,女,23岁,未婚。经行腹痛多年,近日加重,经前及经行时少腹冷痛,经量少而色暗,伴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甚则呕吐清水,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弦而细。临床当以何方为主进行化裁。 A. 四逆汤 B. 当归四逆汤 C.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D.桂枝汤 E.乌梅丸 (三)B型题 A.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汤 B.桂枝新加汤 C. 桂枝加葛根汤 D. 桂枝加附子汤 E.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治疗宜用 2.太阳病下之后,脉微恶寒,胸满者,治疗宜用:

《伤寒论》综合测试题(一)

《伤寒论》综合测试题(一)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郁冒 2、胸胁苦满 3、除中 4、并病 5、霍乱 6、中风 7、热色 8、纯阴结 9、四逆辈 10、蛔厥 二、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太阳病,发热,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_______________,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_______________者,麻黄汤主之。

3、伤寒,医下之,_______________,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_______________,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_______________,微呕, _______________,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6、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_______________,心下痛,_______________,大陷胸汤主之。 7、阳明病,谵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承气汤主之。 8、自利不渴者,属太阴,_______________,当温之,宜服 _______________。 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猪苓汤主之。 10、伤寒解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叶石膏汤主之。 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黄连汤证的主要证候是;饥不能食,食谷欲吐。

伤寒论考试重点大题(供参考)

1,伤寒论本来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字机,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00年-219年) 2,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清简述其病机。 太阳中风证: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病理特点是腠理疏松,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太阳伤寒证:证见恶寒,无汗,身体骨节疼痛,脉浮紧,病理特点是,腠理致密,卫阳被遏,营阴瘀滞。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汗出与无汗,脉浮缓与浮紧。二者虽均为风寒袭表所致,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卫阳不固,营不内守,故见汗出,汗出后营阴内弱,故脉搏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固件无汗与脉浮紧。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中风证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伤寒证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 3,桂枝汤证的兼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4,桂枝汤方后的煎服方法 桂枝汤方后的煎服方法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内容。其服药与护理方法归纳如下a,药后啜粥-服药须臾,啜热稀粥一碗,一则借谷气以充汗源,一则借热力以鼓舞卫气,使汗出表和,祛邪而不伤正。B,温覆微汗——服药啜粥之后,覆被保温,取遍身微似有汗为佳,切记大汗淋漓。因汗多则伤正,邪反不去,病必不除。C,如一副汗出病愈,即应停服。意即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伤正,d,不效继进——如一副无汗,继进后服,又不汗,后服可缩短给药时间,办日内把三幅服完。若病重服一剂汗不出者,需昼夜给药,可连服二至三剂。e,药后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滑,肉面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防恋邪伤正。 5、何为“麻黄八症”?简述产生机理。 “麻黄八症”亦称“伤寒八症”,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八个症状,包括头痛、发热、神通、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由于风寒束表,肌肤失煦,故见恶风寒;卫闭营郁,经气运行不畅,故头身疼痛;寒邪外束,腠理郁闭,故见无汗;肺气不宣则作喘。 6、简述麻黄汤证与葛根汤证的区别。 两者皆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伤寒表实证,证候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故见表实而喘,虽有头项强痛而无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为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故见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而无喘。 7,葛根汤与葛根加加半夏汤 两者相同之处:都是风寒束表,內迫阳明为病。 所异者:前者是证见太阳病兼太阳经输不利的项背强几几,及风寒內迫大肠,传导太过,证见下利,后者是是内犯胃腑,胃气上逆,证见呕逆。“不下利,但呕者”即风寒邪气内犯于胃的病理机转,此时用葛根加半夏汤,以葛根汤发散风寒,加半夏和胃降逆。若胃与大肠具受其累则呕利具发,临床亦为常见,也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8,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有何异同? 两者皆为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为表虚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汗出恶风”;葛根汤证为伤寒表实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无汗恶风”。汗出与否是两者的鉴别要点。 9,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继续教育伤寒论试题

1、足以反映少阴病特点的脉证是( ) A、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 B、心烦不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 C、精神萎靡,似睡非睡,脉微细 D、以上都不是 5、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6、以下除哪项外,均可见喘症? A、麻黄汤证 B、桂枝汤证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E、小青龙汤证 8、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 。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9、大陷胸汤证腹痛的特点为 A、绕脐痛。 B、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不可近。 D、腹满时痛。 E、心中结痛 11、下后胸满用桂枝去芍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其针对的病机属性是。 A、肺阳虚 B、肾阳虚 C、心阳虚 D、心胸阳虚 E、心阴虚 13、《伤寒杂病论》作者: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18、以下除哪项外,均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之一?

A、心下痞 B、肠鸣 C、呕吐 D、下利 E、噫气不除 19、调胃承气汤证的热型是 A、潮热。 B、往来寒热。 C、蒸蒸发热。 D、夜热 E、下午发热。 ?第1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5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6题:您的选项是:B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8题:您的选项是:A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9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11题:您的选项是:D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13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18题:您的选项是:E 结果:正确得分:5.0 ?第19题:您的选项是:C 结果:正确得分:5.0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 A、表邪未解,脾虚水停

《伤寒论》测试题含答案(优质严制)

《伤寒论》测试题一2015.06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是() A.春秋时代B.西汉末年C.战国时代D.东汉末年 2、《伤寒论》中变证的概念是() A.实证突然转为虚 B.热证突然转为寒证 C寒证突然变为D病情发生性质变化,超越六经范围 3、并病的涵义是() A.两经病归并为一经B.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C.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D.一经病证兼有其他证候 4、治疗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应首选()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麻黄附子细辛汤 5、太阳中风证中汗出的机理是() A. 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 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 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 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桂枝汤的适应征() A.汗出恶风 B.头痛发热 C.咳嗽痰黄 D.鼻鸣干呕 7、桂枝汤服法中指出,服药后,“啜热稀粥”,其意在() A.助药力以发汗,以散风寒之邪 B.防止发汗太过,以伤阴液 C.防止发汗太过,以伤阳气 D.补脾气以助运化 8、桂枝去芍药汤证中“脉促胸滿”的机理是() A.误下邪陷,与水气相结于上焦B.误下邪陷,痰热阻于胸中 C.邪陷胸中,正气欲抗邪外出之势D.邪陷胸中,胸阳被遏,郁而不伸 9、麻黄汤证的病机是() A.风寒袭表,营卫失调,营阴外泄B.风寒袭表,卫气被遏,营阴郁滞C.风寒袭表,邪入经输,经气不利D.风寒袭表,卫气被遏,阳郁内热 10、小青龙汤用于() A.外感风寒,内有气滞 B.外感风寒,内停水饮 C.外感风寒内有里热 D.素有痰热又感风寒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是四逆汤加茯苓( )8.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四逆汤主之( )9.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小承气汤。( )10.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猪苓汤主之() 六、简答题:(共25分) 1.桃花汤与白头翁汤均可治疗下利便脓血,其症候特点、病因病机有何不同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皆可治喘,其病机特点有何不同? 3.结合原文简述厥证的病理及特征。 4.简要回答下述症状出现的机理。(每小题2分,共10分) ①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宜大承气汤。 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③阳明病,若中寒者……手足濈然汗出……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④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虽暴烦下利日数十行,必自止…… ⑤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七、分析病案,(要求对主症进行分析,写出病机,治则,方药。10分 张某,60岁,近几天头痛,发热,全身紧感时恶寒,咳,喘,咳吐白稀泡沫痰,量多,胃脘部痞满,有时恶心欲呕,口渴不欲饮,舌苔白腻,脉浮紧数。 八、论述题(10分)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条) ①何谓“大实痛”?“腹满时痛”、“大实痛”的机理。 ②传统观点认为太阴里实证是实在阳明气分,李克绍老师提出本证为实在太阴脾络,病在血分。结合所给原文从本证的病因病机、药物分析、使用注意等几个方面论述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中医《伤寒论》考试试卷(一卷)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 2、头项强痛:强,强硬、不柔和之意,此作不柔和解。头项强痛,即头痛项强。 3、合病:两经或三经症状同时出现者。 4、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口中粘腻不清爽。 5、日晡所:即15至21时,阳明病欲解之时。

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及部分伤寒论试题答案汇总

《伤寒论》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B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 症状?:C 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8、《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D、张景岳 E、张志聪 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 B、桂二麻一汤。 C、桂二越一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茵陈蒿汤。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 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 A、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 ) 。:E A、黄连汤 B、栀子干姜汤 C、麻黄升麻汤 D、干姜芩连人参汤 E、乌梅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