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综述_曹雅娟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综述_曹雅娟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综述_曹雅娟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综述_曹雅娟

收稿日期:2011-12-10

作者简介:曹雅娟(1986-),女,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励仁(1962-),女,天津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研究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综述

曹雅娟,张励仁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对于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正确引导教育对象的

认知、情感、意志,提高教育对象的自身素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基本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界定、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整合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实证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2)01-0123-04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1985年刘达临的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

为代表,之后的30多年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要素、优化途径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倾向于研究心理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但由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跨学科研

究的兴趣、能力与成就,都尚明显薄弱”[1]

,使得思想

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研究仍存在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的深入和理论作用的发挥。因此,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展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的基本理论成果

1.关于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最早对心理环境作出描述的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考夫卡和勒温。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并通过典型案例提出行为环境是指意识中的环境、心目中的环境,并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说明个体之间心目中的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这里考夫卡所谈的行为环境已具有心理环境的意义。勒温在《拓扑心理学原理》中,把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通过案例形象地描

绘了他所说的心理环境,即“整个情境为对于有关个体所可发生影响之物的全体。现实的为有影响

的”[2]

并依此标准将心理环境的事实分为准物理的、准社会的和准概念的三类。勒温倾向于把心理环境定位于以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湖南吉首大学苏世同先生在其《心理环境论》

一文中认为,“心理环境是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通过主体对客观环境的内化、

整合,在一定心理时空表现出来的,对主体心理行为产生实际影响的观念环境。无论是哪一种心理环境以及由这种心理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都只能是客观环境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实在”[3]

,并且建构了一个以心理活动的内

容、

主体的心态和社会的心理层面为主要建构因素的逻辑框架。在他看来,心理活动内容建构包括认知环境、感情环境、意志环境、个性环境;主体的种种心态建构包括个体心理环境、群体心理环境;社会的不同心理层面建构包括民族心理环境、区域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商店心理环境等等。基于考夫卡、勒温以及苏世同等人的研究,目前“心理环境”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高校德育、各科课堂教育、就业、医学等各方面,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梅来源、沈燕的《试论高校心理环境的德育功能》,西北民族大学贺亚丽、周毛先的

《对西北民族大3

21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总第115期)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No.1,2012(Sum ,115)

文史教育

学英语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实证研究》,陕西理工学院程利娜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环境———内隐职业刻板印象》以及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廖霞的《提升人文精神建设医学文化心理环境》等。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第一,关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界定。一是环境总和论。三峡大学陈刚在《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环境》一文中,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中,影响教育主体心理行为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4]。二是心理状态论。福建师范大学林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情绪、情感状态”[5]。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黄彦华认为,“作为一种特殊意义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具体意义上讲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种。其中,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即情绪、情感状态,是非理性因素,包括情绪、情感、信念、意志等。情绪、情感的心理倾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体察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并尊重人的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内化施教内容,在情感上接受、认同、内化施教内容”[6]。三是心理积淀论。三峡大学易小平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既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环境的反映,但又不同于客观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心理反映,它是通过一定心理积淀、扩展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影响;由心理活动内容构建的认知环境、情感环境、意志环境、个性环境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7]。四是心理映像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郭英敏和闵仕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中心项,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还应包括教育对象对于教育的认知模式、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倾向等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以教育对象的认知模式、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以及个性倾向为表现形式的,影响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映像”[8]。从上述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看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的界定不清,或侧重于心理学角度或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来研究思想政治心理环境。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郭英敏和闵仕君在众多见解的基础上提出的“影响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心理映像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提供了一种比较科学全面的概念。第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一是多环境要素说。西南政法大学蒋小蓉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性的风俗习惯,文化舆论环境,校风,人际关系以及包括文娱、体育和校内各种课外活动在内的大学生活方式等”[9]。二是四环境要素说。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郭英敏和闵仕君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解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意志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个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划分多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对象而展开,该类观点强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在内的所有对教育对象心理有影响的一切外部环境因素,有其固然的合理性,但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具体相关因素。第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分类。一是以受教育者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参照为划分标准。三峡大学陈刚在《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环境》一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可分为个体心理环境和外部心理环境两大类。外部心理环境包括校园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其中校园心理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力场,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主要指校园的校风学风、师生关系、教育管理、文明程度等,后者则更强调校园的客观物理环境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绿化等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二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渠道为划分标准。西南政法大学蒋小蓉在《营造健康心理环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一文中则倾向于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渠道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进行分类,认为可将其分为社会心理环境、学校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宿舍心理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的不同理解,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分类的论述也不尽相同。无论是以受教育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参照为划

421

分标准,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渠道为划分标准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两者太过侧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因素的外部环境,过于宽泛。第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作用与功能。一是思想政治心理环境的作用。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作用与功能的论述多是从对大学生的熏陶感染、导向以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两个方面入手。西南政法大学蒋小蓉在《营造健康心理环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到心理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熏陶感染、制约、促进作用;复旦大学辛慧丽在《论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社会心理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中提到社会心理环境的综合作用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立东在《和谐校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场的构建》中提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场的作用就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思想政治心理环境的功能。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郭英敏和闵仕君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解读》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功能表现为心理动力功能、价值导向功能、情感支持功能、感染渗透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第五,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研究多从国家政策、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改善教学方式等因素入手,这些建议和对策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石河子大学何慧星、薛林月的《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及优化———以新疆高校为例》中提到优化心理环境要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和党在民族地区的基本政策、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良好环境;福建师范大学林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建》中分别从提高学生的认知环境、情感环境、意志环境以及培训教育者心理知识、优化教育行为、创设教育情境两个大的角度分析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途径;三峡大学陈刚在《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环境》中提出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三峡大学易小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心理环境探析》一文中认为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通过提高大学生认知环境、渲染大学生情感环境、磨砺大学生意志环境、重视个性心理的差异来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心理环境。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的趋势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界定、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整合力度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实证研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后续研究的重点内容。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界定的不完善,使得在概念基础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分类、功能、优化及构建等问题的探讨未达成完全的一致,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的不完善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缺乏合力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因。在后续研究中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奠定科学的概念基础。第一,应避免概念界定中的两种片面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界定上,既要避免偏重于从强调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的纯心理学角度的概念界定倾向,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又要避免侧重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对教育对象影响的所有心理因素,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是对主体心理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第二,应科学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念。沈国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过主观调控和创造而形成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优良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个宽泛的中性概念,是对所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素的总和。”[10]对在后续研究中科学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这两个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思路,避免在研究中将两者等同使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理解的过于宽泛化。

2.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整合力度。武汉大学沈壮海提出“以社会意识形态与人

521

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为研究重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其研究对象的高度综合性、复杂性与整体性而言,这一学科在本质上更应当成为一种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应当更加自觉地遵循跨学科研究的路径。然而,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兴趣、能力与成就,都尚明显薄弱”[1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就是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予以跨学科研究的一种积极尝试,把心理环境的概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通过对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环境因素的有效掌握,能够正确引导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提高教育对象的自身素质,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成敏的《心理环境: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以及西南政法大学蒋小蓉的《营造健康心理环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文章对于明确心理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研究价值、为促进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有效的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心理学相关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影响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所有心理因素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借鉴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拓宽两个学科研究的契合点等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实证研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应面向社会,面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加强自身的实证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心理特征或个体心理特征为研究的切入点,有效掌握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环境因素,正确引导教育对象的认知、情感、意志,提高教育对象的自身素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实证研究应遵循的基本研究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实证研究中,应注意加强研究对象的针对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加强研究对象的针对性是指在研究中应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如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等群体特有的心理特征,分析影响该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环境因素,引导对象群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提升该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他素质;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指应加大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等实证方法在研究中的运用,通过研究中得到的真实、客观、科学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科学地把握影响研究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因素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建议和方案。此外,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理论体系形成的同时,还应侧重于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构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构建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11]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

[2][德]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3]苏世同.心理环境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陈刚.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环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林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建[D].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

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2007.

[6]黄彦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情绪与情感[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5).

[7]易小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良心理环境探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8]郭英敏,闵仕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解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8).

[9]蒋晓蓉.营造优良心理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

文,2006.

[10]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张敬燕]

62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 ___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的冲击波也比较强烈。这诸多的因素,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儿童存在四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儿童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大量 ___的事实,都向我们说明一个问题,现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 ___的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关于健康的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可见,健康的内涵已日渐深广,心理健康已纳入衡量健康与否的标准之内。 《中共中央 __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不同社会人群心理健康调查,包括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综述,并对中国人心理问题趋多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1 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教授〔1〕认为心理健康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接受的能力、有理想有追求和保持常新的心态。黄希庭教授〔2〕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另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健全人格状态。根据中国文化特点,他认为可把中国健全人格者的标准归纳为: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2 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2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黄希庭、郑涌〔3〕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 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 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 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 8%〔4〕。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 2 2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河南省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占77 80%,重度焦虑水平的学生占2 52%〔5〕;对北京市2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综述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现担任高中年级的心理教师。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校积极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我的工作向各位领导进行一下汇报。 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学生心理发展观,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本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接纳差异,助人自助”的教育理念;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帮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解决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根据教育部最新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有以下几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所以心理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为主要载体,就能充分发挥学校各课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除了课堂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放了心理咨询室及做好个体和团体辅导。尤其是在学生的团体中进行共性问题的团体辅导,效果较好。 在高中阶段,男女生交往问题比较突出。之所以说是男女生交往问题而不说是“早恋问题”是因为我不愿意给学生乱贴标签。所以,当我发现我班的班长和一名女生来往过密超过了正常的男女生交往时,我没有对他当面指出他在早恋,而是和他像朋友一样进行了一次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探讨。他很聪明也很信任我,把自己的情况主动跟我说了,然后我们一起分析他这行为给他带来的利和弊。之后,我告诉他,我信任他能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会当做我俩之间的小秘密。过了不久,他就告诉我他和那个女生约好一起努力,等考上大学再好好地谈一场恋爱,享受恋爱的美好。在高中阶段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在全年级各个班开展了一次以“爱情是什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他们相互探讨什么是爱,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是什么。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他们明白了“爱是一种伟大的、美好的力量,爱是让人进步的动力”,学校中的友谊是最纯洁的,那是大家一块奋斗,互相支持与鼓励,在学习阶段最美好的就是同学友谊,这是值得一辈子珍惜的的。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回到友情上来了。 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对考试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障碍,作为心理教师我们积极配合毕业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考虑心理的调适,包括深呼吸松弛法,联想放松法,积极暗示法,转移刺激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等一些心理辅导,坚定学生的信念和决心,增强临考心理素质。毕业班的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充满矛盾心理,我们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来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缓解他们因考试和就业带来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程,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心理教师一个人所能支撑的保护伞。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健康、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县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课堂活动的 指导的研究实施方案 桦甸市第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执笔人:丁仁凯 一、课题的提出 (一)实验背景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特殊发展阶段。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可塑性大,同时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和生活的日益复杂,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教育,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矫治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应当成为当今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则是整个 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基础教育中尚未明确规定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中也很少有人专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而目前教育的现状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少年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由于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面临代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亟需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与挑战,尽管我国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还只是刚起步,尤其是农村,更是薄弱。 国外尤其是欧美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早,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体验,这一方面对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好的启发,另一方面对我们也是一个压力和挑战。 (三)理论依据 1.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自主发展能力的生长和成熟,教育是教书和育人的工作,教育是针对人、为了人的工作,而教育要做好“针对人、为了人”的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以使教育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最直接的途径,这是本课题提出的唯物主义理论依据。 2.人的心理是一方面是先天造成的,更多的是后天的家庭、学 校、社会中的诸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人的心理是发展变化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终在发展中实现解决。《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旨在透过差异与差别的学生心理现状,确定教育的内容,把握教育的最佳的切入点与方法,这是本课题提出的心理学依据。 3.当代中国教育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学 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落实,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因材施教,这是一个俞来俞紧迫的任务。《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的意义在于实现育人的个性化,解决心理问题个别化,以避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后出现的负面效应,如:不敢管、不会管等不适应现象,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新形势的适应,这是本课题提出的教育学依据。 4.社会学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而且呈现多元化特点。中学生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小学到中学,从儿童到青少年角色转换迟缓和低度发展造成的。《当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尽快地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不同社会人群心理健康调查,包括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综述,并对中国人心理问题趋多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1 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教授〔1〕认为心理健康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接受的能力、有理想有追求和保持常新的心态。黄希庭教授〔2〕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另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健全人格状态。根据中国文化特点,他认为可把中国健全人格者的标准归纳为: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2 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2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黄希庭、郑涌〔3〕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4〕。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 2 2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河南省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占7780%,重度焦虑水平的学生占252%〔5〕;对北京市2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6〕。对559名浙江省湖州市4~6年级小学生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达229%〔7〕。某些特定中小学生群体如重点中学学生、农村中小学生、民族中学生、宏志班学生、辍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 3 幼儿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人意。对深圳市罗湖区3047名4~6岁幼儿调查发现,其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259%。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9〕。[!--empirenews.page--] 2 4 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1999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10〕对辽宁省14个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2005年对28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33%〔11〕。某些特定教师群体如农村中小学教师、高校女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2 5 军人、护士、运动员、企业家等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军人总体心理状况良好,但也有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如与人交往时容易自卑、敏感、感到不被理解、感情易受伤害及对他人求全责备等。调查发现,50%以上的临床护士存在程度不等的头痛、腰痛、精力下降、神经过敏、内心过分担忧、记忆力减退、做事不放心、工作没有耐心等多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而以记忆力减退、容易遗忘最为突出,占768%〔12〕。对河南省女运动员调查发现,躯体化、病态人格、抑郁、疑心分别为44%,31%,24%,24%,其他几项因子最低检出率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宝塔区杜甫川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

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学校工作新局面。 二、课题界定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对待学生的方式。二是有意识地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如把“遵纪守法”、“学会负责”等内容和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二)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 学校教育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建设、班集体建设。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发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校、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以及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使学校、班集体真正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研究文献综述演示教学

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研究文献综 述

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研究文献综述 何黎肖佳宜张晓知冯依帆 摘要: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并存,复杂的社会现象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学校教育,也使家庭教育面临理想化和现实化的艰难抉择。更由于各种社会化问题的侵扰,当代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反应现象。关注该类学生的成长,并在被个体自身认识的前提下,由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指导其调整心理、行为异常态势,确保其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作出简要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较具可行性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日趋增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和政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以理论指导实践,进行了许多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实践和认识上的偏差,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有许多未能很好解决的、亟待研究的问题。为了更有成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本文就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主要问题做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一)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如辽宁省营口市健康小学为突出“心理健康”主题而编制校歌、校徽、校训,此设计制作的过程,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智慧,浸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内涵;为展示学生“心理健康”风貌而建立“心理健康”橱窗,有个人的、班集体的,也有全校整体的健康心理体验,它时刻激励着每个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为创造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而开设健康走廊、微笑走廊,走廊内还摆着一块小板,每周一句“心灵寄语”,都是在学生中收集上来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警示录;为打开学生心灵之窗而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开放“心理咨询室”,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学生的集会、校园板报、教室园地等多种阵地,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 如河南省郑州市航院附属小学在心理咨询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守平等交友原则、理解尊重原则、教育性原则、因人而异原则、启发性原则、保密性原则等,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面谈咨询,即求助者主动上门,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在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进行,便于求助者充分地倾诉,有助于详细、深入地交谈、讨论,利于准确观察学生的外表、神态,了解其个性特点、情绪反应;2.书信咨询,其优点是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适用于性格内向、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前言】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既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少了,但身体素质差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机会多了,然而心理承受能力差了;因不能接受失败而自残、因无法控制而变成网虫的例子多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就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讨论,本文就2010年至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得出了一些普遍的观点以及一些独特的见解,指出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正文】 一、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镇中学教师陈开文指出:“由于初中生主要处在12—15岁之间,而这一阶段心理发展主要的问题是自我认同”。我们知道,伴随着进入青春期,身体的快速发育及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变得非常强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渴望独立与理解,同时也特别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等。但这时的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矛盾的、不

稳定的,较易受他人的影响,学习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期望,容易与学校发生对立或冲突,缺乏安全感和方向感,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等。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我总结出初中生现存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方面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造成自尊心和自信心上出现问题。由于自我体验错误而出现自卑或逆反心理,自我控制力差而表现出抗挫力弱,无法正视失败。 其次,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初中生的情感上的激荡。无法面对批评,因批评而出现消极、苦恼的情绪。 最后,初中生当中出现焦虑心理、孤独心里和脆弱心里的学生比较多。 2、学习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升学压力过大、厌学情况突出、考试焦虑症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3、人际关系紧张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为:师生关系问题;与父母关系问题;同学间关系问题;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父母对子女期望和要求过高、同学间矛盾和摩擦均会导致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师大版)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导学:历经十几年的学业打拼,终于跨入大学校门,此刻你会发现:一个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开启了另一段新的人生里程。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再次启程,努力打拼,积极进取的动力来自哪里?是什么支撑你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适应和发展是大学期间成长的两大主题。初入大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是适应。这是今后开启任何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任务、初次与原生家庭分离……生活几乎进入全新的模式,需要在很长时间内,耗费一些精力让自己尽快了解和接受方方面面的变化,尝试新的方法,有效应对各种新问题。良好适应之后才能尽快进入发展期。发展意味着能与所处环境相融合,良性互动;找到适合自身、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成长方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实自己,塑造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增长经验,成就理想的人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本章的学习目标。 认识大健康观,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幸福人生的必要因素。从生物—医学、心理—行为、社会—文化三大视角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全面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学会使用心理健康的标准,评估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自觉维护心理健康,主动提升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 1.大健康观 1.1“理想人生” 1.2 幸福人生的要素 幸福感可以理解为,能使健康状态得到改善,以及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的行为模式采纳过程。 汇总很多人对“幸福人生”的解读,抽取出三个基要因素:健康(身心)、工作(或事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核心),用一组数字表示: 1 0 0。 第一个“0”代表工作 第二个“0”代表家庭 “1”代表的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假如工作和家庭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但若没有前边的“1”,人生不仅谈不上圆满,你上交的这份“幸福人生”的答卷也只能是“0”分。没有了健康,后边的两个零将失去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开题报告 负责人: 工作单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并日渐为全社会所关注。一般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约10%-15%,而在一些特定的职业、年龄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学校是高发场所,教师、学生则是高发人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成才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儿童和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要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如何,直接关系于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

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专门提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关心儿童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可以看出,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现在,我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一认识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族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