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学焦点问题研究综述(郑乐平、李骏)

社会学焦点问题研究综述(郑乐平、李骏)

社会学焦点问题研究综述(郑乐平、李骏)
社会学焦点问题研究综述(郑乐平、李骏)

近年来社会学焦点问题研究综述

郑乐平李骏

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关注重大的社会过程和问题,如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三农问题?等;二是在建构?本土化?学术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主流社会理论家和海外中国研究学者的成果,并与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开展越来越多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受个人学术兴趣和专业素养等因素的影响,采取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大体来说,当代中国社会学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国家与社会、?三农问题?、城市化及其发展模式、社会公正和?关系?模式等方面。

上篇:国内学者的观点

一、论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社会学理论之一。从李培林于1992年发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文以来,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转型的研究开始不断丰富,对于社会转型的概念界定、时段划分、特征、维度、内容、方式、机制、结果、标志等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近几年,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转型的阶段划分

吴忠民认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半叶的社会转型表现出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情状,建国后30年间的社会转型总体呈现出一种不规则性,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的社会转型则大致进入了一个正常、快速和健康的推进时期。(吴忠民,2003)张宪文认为,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的基础上,具有理性的、主导性的社会转型,是中国由一个具有初步现代性的社会向建设较为发达的现代社会迈进的转型,因而是划时代意义的真正的社会转型。(张宪文,2003)郭德宏综合二人的观点侧重指出,当前的社会转型并非一帆风顺,而至少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工人、

农民阶层的边缘化和贫困阶层或底层社会的形成,收入差距的拉大和悬殊使很多人充满愤懑情绪,腐败现象严重蔓延,社会犯罪迅速增加和罪恶势力极端猖獗,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郭德宏,2004)

郑杭生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处于?加速期?,为适应量化研究和社会指标的需要,应从?社会转型度?和?社会转型势?两个视角来把握这个转型时期的特点。(郑杭生,2003)

许欣欣通过对人们职业评价和未来择业取向的变化以及实际状况的实证研究,指出中国社会结构深层变动的三个趋势,即精英阶层的分化以及进入精英阶层渠道的增加引发中国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重组,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人们的市场取向日益增强,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引发国人整体人格提升的开始。这表明,中国已由发端时的单方面经济体制变迁时期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全方位整体变迁的时期。(许欣欣,2005)

转型的特征

李淑梅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涉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诸领域的深刻变革,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这些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并存于当代中国社会,它们相互挤压并相互制约,使得转型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中国应该利用后发优势,以跨越式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型和人的重塑。(李淑梅,2005)王雅林更为清晰地解析了中国社会转型这种?时空压缩?特征所表现出的客体性、主体性和制度建构三个向度。他指出,中国的社会转型既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社会客体形态的?双重社会转型?,又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的社会主体形态的?双重社会转型?,为此必须发挥制度文明的整合作用和协调功能。(王雅林,2003)无独有偶,戚功也提出,在中国社会转型同时具有本土化的?内模式?和全球化的?外模式?的情况下,沟通二者的关键就是制度化,并进一步区分了支持性制度化与修复性制度化两个转型进程。(戚功,2003)

郑杭生认为,中国大陆社会转型具有复杂性和二重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于富裕层与贫困层、?发展困境?与?类发展困境?、社会优化与社会失衡、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等若干矛盾对立统一体。(郑杭生,2003)刘祖云指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是走向市场与走向开放。(刘祖云,2003)

杨森在现实层面上总结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表现,包括:社会主义制度

的自我完善,经济上由计划经济结构向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及工业社会转型,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型,由伦理道德基础上的?人治?社会向民主法制社会转型。(杨森,2003)

转型的结果

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对法律运行、法律发展和公众法律意识变迁都提出了独特的要求。(谭毅溪、赵维贞,2004)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成功的关键是改革、发展和稳定,而政治文化对转型的作用是双重的,因此,建构成熟的法治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保证社会顺利转型的惟一正确选择。(祝天智、黄汝涓,2003)

有学者认为,西方社会发展经历了从世俗到宗教再到世俗的大循环过程,而中国则基本上一直沿着以人本身为主体构建社会生活的发展路径。因此,中国也需要一段个体充分发展的时期,但这种发展不是在和神的对照中产生,而是在和社会关系的对照中获取。(王处辉、邹千江,2004)有学者认为,社会转型造成了中国人的二元人格,从长远来看,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将从对立走向整合。(刘祖云、胡蓉,2005)此外,社会转型还造成了中国社会组织的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并存,从长远来看,将从二元走向一元。(刘祖云、田北海,2005)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整合体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行政整合功能不断趋于弱化,经济、法律整合功能日益增强;单位的整合功能不断减弱,社区的整合功能逐渐加强;国家的整合力量渐渐削弱,民间整合力量正在兴起。(程美东,2004)还有学者补充,随着社会转型,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整合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中间组织、法律制度及文化价值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戴桂斌,2003)对于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研究,国内学者提出了若干观点。杨善华、苏红在张静提出的?政权经营者?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乡镇政权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的角色转向了?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的角色;杨瑞龙认为,转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是介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导型之间的?中间扩散型?,其特征是地方政府成为第一行动集团,地方政府对制度创新进入权的竞争,地方政府的自发制度创新可以获得事后追认;洪银兴和曹勇认为,中国经济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扮演了市场行动者的角色;王绍光和胡鞍钢认为,中国政府在转型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在自由市场经济

的一般作用和对市场失灵领域加以干预,还应承担一系列特殊功能。(丘海雄,徐建牛,2004)

转型的模式

周冰、靳涛将中俄为代表的两种转型方式概括为平滑模式和突变模式,提出了转型方式由初始条件和改革策略共同决定,前者包括三个因素,即原计划体制的结构、外部环境、改革时机,后者包括四个方面,即寻求改革?合法性?的处理方式、改革时序安排、掌握改革主导权、对社会利益分化的调控。他们认为,中国在改革策略的前三个方面都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并且已经取得成功,但是第四个方面的风险正在积聚和加大。(周冰、靳涛,2005)

孙立平认为,中国、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提出了如何看待发展道路、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不平等的一系列新议题,从而有望形成区别于发展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和发展理论(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第三大理论流派:转型理论。与苏东转型相比较,中国的转型更具独特性,例如权力连续背景下的精英形成、主导性意识形态连续性背景下的?非正式运作?等。(孙立平,2005)

陈国新从全球现代化道路的角度提出,由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莫基、开创、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21世纪有可能把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两条道路,即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东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发现的社会进步成果加以综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陈国新,2004)

二、论阶级、阶层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科学界随之展开的相关研究和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关于阶级阶层构成

学者们普遍认可的两项共识是:第一,改革开放前的原有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第二,改革开放后产生了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从而形成了现阶段新的社会结构。但是,陆学艺对前一个共识提出了质疑,他指出,这一说法只是对斯大林所作的公式化概括的照搬,

既不符合实际也不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实全面的认识,为此应该开展对1978年以前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再研究和再认识。(陆学艺,2004)对于后一个共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总结。有研究打破原有的阶级阶层划分方式,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情况为标准,可将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组,2001)有学者坚持以往的阶级阶层划分方法,认为当前除了工人阶级的分化与重组、农民阶级的分化与组合、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层与流动以外,市场经济还催生了如下新的社会阶层:个体户阶层、私营业主阶层、以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专长获取较高收入的群体、边缘群体等。(杜丽红,2004)还有的学者将企业经营管理者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私营外资企业的雇佣工人阶层、农民工阶层、城镇下岗和失业职工阶层仍视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孙居涛、田杨群,2004)

少数学者强调提出要将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划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体系来加以认识。李强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形状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则构成了丁字型的一竖。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丁字型结构的一横是巨大的农村社会阶层,而一竖更多地是城市的社会阶层,这表明中国的社会分层由城市和农村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构成(李强,2005)郑杭生、李路路等建立了一个针对城市社会的、以权力和资源为基础的、以职业为表现的7个阶层的分析框架,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工人、自雇佣者、私营企业主和其他(不便分类的人员)阶层。(郑杭生、李路路,2004)

关于阶层分化与阶层关系

李路路利用2003年度GSS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之间在资源和机会占有、行为和社会交往以及态度与社会认同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别,尤其是在涉及基本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时,阶层差别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涉及特定行为、日常生活方式以及一般社会评价时,阶层差别表现得并不明显。(李路路,2005)

刘祖云认为,学术界关于阶层分化的趋势存在?橄榄论?和?断裂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社会阶层结构正从传统的金字塔型向现代的橄榄球型转变,后者认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两极分化或?结构断裂?。他进一步指出,两种观点由于分别是从阶层分化的未来趋势和现实后果加以研究,因而貌似对立却并行不悖,就一般意义而言,如果不加干预,阶层结构的两极化是必然趋势,而如果积极干预,则阶层结构的橄榄化是必然结果。(刘祖云,2004)李强指出,中国当前的丁字型社会结构会导致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对立的、矛盾的或冲突的情势之下,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很强的张力之中,社会处于一种?结构紧张?的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社会矛盾比较容易激化,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比较容易发生,因此需要警惕并化解。(李强,2005)

关于阶层认同和阶级意识:

李培林通过城市居民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模型发现了如下推论:阶层认同决定人们社会冲突意识和行为取向,家庭社会地位影响了人们的阶层认同,阶层认同?向下偏移?,新型的价值性矛盾引发社会冲突意识,社会分化的两极具有更强的社会冲突意识。(李培林,2005)张翼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当前省会城市的阶级阶层冲突意识,发现人们自己主观归属的认同阶级更易于形成相对一致的阶级冲突意识,那些收入并不低但在参照群体中将自己认同在最下层的人们更易于生发不满,那些有着较高收益预期但却收获较少的阶层更易于怀疑现存社会秩序,他还与李培林同样指出?迅速致富?和?迅速致贫?的人都认为现在和未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会趋于严重。(张翼,2005)

李炜运用文献资料对比了中韩两国公民社会阶级意识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民众虽然有着明确的等级化的感受,但存在着客观等级与主观地位知觉错位的现象;中国民众有70%以上自认归属于社会中间阶层,但主要是由各个客观存在的阶层在主观上中层化造成的;中国民众对于社会阶层不平等化的感知,还缺乏一个共同的表达语汇,也就缺乏一种构建心理共同体的沟通要件。(李炜,2004)

关于中间阶层:

张宛丽等通过实证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指出现阶段中国新中间阶层的四类来源构成:传统的?中产阶级?,包括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个体户;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中间阶层?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干部、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家;由引进?外资?及高新技术人才而产生的新型

中间阶层,例如现代企业家和高级?白领?。他们进一步分析了该阶层的特征:在社会地位资源配臵关系的作用上存在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三种;在进入渠道上存在行政型进入、市场型进入和社会网络型进入三种;在观念整合的社会属性上存在官本位社会理念及价值观、熟人社会理念及价值观、市场文化理念及价值观三种。(张宛丽、李炜、高鸽,2004)李强将中国的中间阶层分为四个集团:一是干部和知识分子,二是?新(生代)中产阶层?,三是效益比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它类型单位中的职工层,四是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他也进一步分析了中间阶层所具有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间阶层,二是中间阶层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三是中间阶层的发展受到国际经济关系制约。(李强,2005)

在论及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功能时,学者们大多一致地强调中产阶层政治保守、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维持社会稳定和充当阶层冲突的缓冲等特征,甚至将此作为分析研究的理所当然的预设和前提。但是,张伟指出,中产阶层并非总是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力量,它在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识与行动取向是个非常复杂的变数,可能走向革命,可能走向变革,也可能得到充分容纳,因此,与其称中产阶层为?稳定器?,不如称其为?推动器?更有建设性。(张伟,2004)李友梅也强调,中国近年兴起的白领群体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发展为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中产阶级,其社会心态和社会功能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以上海白领为例,其所具有的社会心态特征是:整体上存在焦灼感与压力感,?强政治取向?和?弱政治参与?同时表现,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的分享上存在断层,尚未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公共知识体系和价值认同;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特征是:价值取向与当前社会管理体制所沿用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距离,对现有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过程影响很小,对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的影响很小。(李友梅,2005)

对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形成的历史背景研究,认为中国的管理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培育了这一人群特有的社会态度。二是对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的具体测量,有关研究机构的测量发现,这一群体对中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认同度高于其他阶层。三是对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的评价,包括三种类型:积极的评价,认为中等收入者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高,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先进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消费者,因而他们的认知方式、情感

方式和行为趋向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消极的评价,认为中等收入者由于是中国社会转型早期的受益者,品位不高,政治态度比较暧昧、生活态度崇洋媚外、关系态度缺乏对低层社会的同情感,因而他们的社会态度对中国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一分为二的评价,认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基本上是先进的、积极向上的,对中国社会心理的健康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但由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早期,中国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并不定型,在某些人身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总体而言,这些结论的实证性研究依据不足。(2005)

社会流动:

王春光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既呈现出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共同趋势,也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具体反映在以下几方面:社会流动的特征越来越趋于开放,社会流动的机会越来越趋于多样,社会流动机制表现为制度-政策和结构等宏观因素与先赋-后致性因素的交织影响和复杂多样,尚未形成一个合理、公平、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并在没有摆脱体制转轨痕迹的同时开始表露出一些消极趋向。(王春光,2004)张宛丽也指出,研究中国的社会流动机制,应当把宏观层面的制度-政策安排与微观层面的先赋-后致规则结合起来考察,在理论上至少可以把它们影响社会流动的方式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张宛丽,2004)

张翼使用全国范围内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提出,虽然以?党员身份?为表征的政治资本和以?受教育程度?为表征的教育资本这两个后致性因素,对中国人职业地位的获得都产生着长期而持续性的影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体趋势是,教育资本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强烈。(张翼,2004)樊平通过对一项全国性阶层分化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在社会资源分配和社会地位获得中,社会资本使权力、经济、文化三种资源相互保持稳定兑换,从而强化了阶层的封闭性,保证了阶层的生产和再生产。(樊平,2004)

三、论国家与社会

国家与社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中国

学术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范式,甚至在有些研究领域已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国家与社会?是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逐渐为海外中国研究学者所使用,80年代后期开始被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迅速在90年代形成为一股研究热潮。

多数学者都指出了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正来和景跃进提出,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一种表现为?活乱循环?的结构性困境,而流行于80年代的新权威主义、民主先导论在解决这种结构性困境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必须转变思维模式,由原来的?自上而下?变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由原来的?政治与经济?模式变成?国家与市民社会?模式。他们认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民社会的雏形已经开始浮现,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性亦日趋成形,但这些浮现和成形都是?自在的?、不自觉的,必须自觉地?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邓正来等1993,邓正来1996)。有学者认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领域中的关系表现为既平等合作又积极竞争。(严炜、刘悦斋,2004)无独有偶,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中国政府与第三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对等的合作关系和俘获关系,为此需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构筑政府与第三部门竞争中合作关系。(梁艳菊,2004)有学者更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有赖于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近代以来中国处理三者关系的历史所给予的启示是,国家必须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加强能力建设,从而在三者关系的协调中发挥关键作用。(吴志成、李敏,2004)

更有学者依据对大陆转型过程的特殊性分析,对中国当前及今后的国家-社会关系特征提出了新的观点。景跃进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能孤立地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来分析当下的中国政治现实,而必须在方法论上运用党、国家和社会的三角关系来考察。(景跃进,2005)顾昕、王旭认为,在中国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之间的关系从国家主义演变为法团主义,但这并不像许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只是一种过渡形态,相反它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并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顾昕、王旭,2005)康晓光、韩恒通过考察中国大陆国家对多种社会组织的实际控制,提出了?分类控制体系?的图式,即政府为了自身利益,根据社会组织的挑战能力和提供的公共物品,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并进一步指出,这是一套国家利用?非政府方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为社会提供公物品

的新体制,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理想类型?。(康晓光、韩恒,2005)

市民社会

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国家-社会关系?术语时,仍有许多学者在继续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不过,他们都普遍认识到了市民社会在中国的特殊性。例如,有学者认为,建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决不意味着传统的国家与社会间的对立乃至对抗,而是要实现两者功能的交错与互补,即达到一种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陈志新、胡传明,2004)在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路径上,有学者指出不可简单地模仿西方,而应以?反思现代性?来对待,并赋予其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吴明君,2004)有学者则认为,借助于与市民社会具有一定同构性的社区的发展,有利于催生中国的市民社会,在中国现阶段,社区是发育市民社会的?发生性和结构性资源?。(雷晓明,2005)

少数学者对市民社会研究进行了必要的反思。陶传进认为,许多理论研究者过分注重了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之间积极性的因果联系,然而需要正视的逻辑却是:虽然市场经济为社会成员创造了自由的活动空间,但它却无法提供社会价值的产生空间,也不能培育出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精神与公共责任感。因此,公民社会发展的精髓所在是社会自身力量的拓展。(陶传进,2003)陶庆甚至认为,学界对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概念工具使用均超越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演进的终极方向虽然可以是市民社会,但学理研究的角度可能更应是民间商会基础上的?资产者公共领域?。(陶庆,2005)

第三部门

学者们普遍认同,中国的第三部门对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有学者指出,中国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委托?和?替代?两种方式来履行部分公共职能,这是将是我国当前改革政府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高效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新尝试。(徐惠如、潘敏敏,2005)有学者指出,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协助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培育公民文化、型塑社会资本、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社会监督等。(李斌,2005)有学者指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能够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互助合作精神和社会公益精神,因而是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新途径。(张利平,2005)有学者指出,第三部门在消解当前的社会矛盾方面可以发挥在政府和社会

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整合作用。(孙辉,2004)有学者指出,NGO在对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介入及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中具有独特优势。(万闻华,2004)

冯必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概括地阐述了中国第三部门的若干重要功能,例如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适应?自由人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有利于?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培养公民意识和公共道德素质、有效应对危机事件、拓展就业空间等。(冯必扬,2004)蔡拓从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的角度总结了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和中国实践为世界所提供的经验与启示,包括:把全球治理植根于本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基层民主的建设,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实施全球治理的基本形式与有效机制,政府在全球治理中仍起主导作用但官员的权力与管理观念正日益更新,公共精神和公民共同体的建设是真正的历史意义所在。(蔡拓,2004)

对于中国第三部门目前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学者们一方面比较客观冷静,一方面也比较乐观自信。田凯认为,中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目前受到制度供给不足、进入限制、经济制约、国家化或过度科层化和组织绩效低下的种种条件影响,因此它处于高度依赖于政府部门、在实际运作中被纳入到政府行政体系的现状,非营利部门与政府的伙伴关系还是一种伦理判断而非现实,但是,从长远来看,非营利部门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田凯,2003)王晋认为,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行政化、企业化、生存环境不理想、自身特性和运作机制存在不足等,他据此归纳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发展趋势,并预测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主流模式可能会是欧洲式的统合主义模式。(王晋,2004)杜光祺、王金丰则认为,中国第三部门当前正处于弱势生存期,具有先天不足、第四种力量对抗、后天不可逆转等异化特征,因此,其发展路径应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与社会自治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总体政策选择,强调政府扶持与自身发力的同时并进。(杜光祺、王金丰,2004)

四、关于“三农”问题的争论

乡村治理

贺雪峰将乡村治理研究概括为三大主题:宏观上,中国农村将在相当长一个

时期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因而无法支撑起各种现代的乡村治理制度;中观上,制度安排对乡村社会性质有着深刻依赖,同一个制度安排在不同性质的乡村可能具有极其不同的效果;微观上,村庄作为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三位一体的空间,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村庄治理是乡村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贺雪峰,2005)

张明琼将学界对于中国传统乡村管理模式归纳为三种观点:无为政治下的?乡绅社会模式?、编户齐民的?大共同体本位模式?、经纪体制下的?文化网络模式?,并具体分析了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国家政权下沉实质的三个表现:自治组织行政化、乡村社会科层化、基层行政机构正规化。他进一步提出,乡村治理模式的改革和重构应当分两步走:近期目标是逐步扩大乡镇民主,远期目标是逐步实现乡镇自治。(张明琼,2005)

张伟通过对南街村的个案研究,分析了新权威主义模式的村庄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他指出,新权威主义的关键特征在于权威者?统制为民?的主观态度和民众对于权威者治理成就的认同,新权威主义的合法性基础已经演化为经济成就、清明政治和精英治理,但这些基础条件由于自身存在冲突而并不足以维持新权威主义的长期存在。(张伟,2004)

郭正林通过对分布在广东26个村的1852个被访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中,经济利益不再是惟一的因素,政治权利及公共意识正处于觉醒之中,农民的政治参与形态从人治性、工具性、阶级性的政治卷入转变为制度性、权利性和自主性的政治参与,由此彰显了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效应。(郭正林,2003)周大鸣、梅方权依据14个村庄的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了现行的乡村权力结构与村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系,并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农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周大鸣、梅方权,2004)

乡村权力结构

概括起来,对乡村权力结构的研究一般从两种视角分别展开。一是对村庄内部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例如,周大鸣、杨小柳通过对11个省14个村庄的调查和比较,将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的现状归结为多极化的态势,这些主要的利益主体包括:村庄政治精英、乡村经济能人、乡村传统精英、乡镇政府、普通村民,因此需要培养村民的自治能力,完善自治制度,从而为乡村社会转型提供更好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周大鸣、杨小柳,2004)二是对国家与村

庄的关系进行研究。例如,李德臣、杨福忠认为,若把国家意志在农村的实现纳入实践过程就会发现,当前国家与农民的真实关系,是国家在农村的社会动员能力减弱了。(李德臣、杨福忠,2004)此外,由于精英结构是村庄权力结构的重要侧面,在村庄权力的内部和外部结构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因此对村庄精英的分析成为村庄权力结构分析的切入点。例如,宿胜军通过对胶东半岛一个村落的研究,把土改前时期、集体化时期和改革时期社区精英的角色行为分别模式化为三种:村庄的?保护人?、国家政权的?代理人?、追求独立利益的?承包人?。他指出,?保护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品格、能力及对村庄的责任,?代理人?强调的是与国家利益的一致和意识形态上的认同;?承包人?强调的则是社区关怀下的集团私利。(宿胜军,2002)

近10年来,对村民自治的研究一直是当代中国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徐勇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则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徐勇,2005)程为敏从残缺式产权、服从型民主、非决策参与和输局博弈等方面阐明了村民自治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在农民-国家关系中被动、单向、内敛的地位, 并指出村民自治的这一弱势地位正是其主体权力虚臵的集中反映。(程为敏,2005)由《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一书所引发出来的应星与仝志辉之论争,将村民自治和乡村政治研究的若干深层次理论和方法问题的讨论引向了深入。应星提出了村庄政治的主题究竟是村民自治还是村庄治理、乡村研究究竟需要?野性的思维?还是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田野调查究竟是要更广泛的还是要更深入的等一系列问题。(应星,2005)而仝志辉则就乡村政治研究的问题来源和合法性、以?村庄社会关联?进入问题、多个案相互?映照?的比较方法等内容作了回应。(仝志辉,2005)

对于家庭或宗族在乡村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变迁问题,学者们意见不尽一致。有的学者基于对安徽三个村庄的研究,认为农村宗族在共和国前期没有被革命政权打碎,在改革中却遭遇了历史性瓦解,现阶段宗族与农民的血缘关系被国家与公民的社会契约取代。(王朔柏、陈意新,2004)与此相反,有的学者通过对赣南和粤东两个村镇的研究,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发展,宗族出现了复兴和重建的现象,说明了宗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它的再现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曾国华,2004)唐军等人则对村民自治制度下的家族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反思,他们指出:一方面要看到,时空不同的经验世界会给

予不同的学者以不同的启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总体而言家族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学界需要在众多独立个案的白描基础之上,进一步把握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并对之做出一定的理论概括。(唐军、陈午晴、侯红蕊,2004)

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反思

党国英认为,农村问题研究,在方法上需要应用于合适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在内容上,中国农村改革的本质是权利的变革,而土地财产权的确立、城乡居民之间平等的社会权利的确立、以及农村居民民主政治权利的确立,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党国英,2004)李良玉认为,20世纪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形成了阶级分析和经济社会史分析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目前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应加快在当代农村经济社会方面取得突破,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应当注意阶级分析法和经济社会分析法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更加小心地收集和鉴别史料。(李良玉,2005)谭明方认为,研究?三农?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在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哪些问题,以有的放矢地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路径。(谭明方,2004)石磊总结了学界对于农村发展的一致性和分歧性观点。他指出,尽管各方专家均认为,必须全面进行一场以政府为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出资者的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运动,才能缓解或解决日趋严重的?三农?问题,但在具体的乡村建设模式上却存在?主流?与?另类?之别。?主流?模式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基本方略就是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障碍,促进城市化进程并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按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统一治理城乡,并辅之以?以工哺农,以工建农?的策略。?另类?模式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所谓?新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因此解决的方式不能局限于经济层面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而是要进行农村社会制度与文化的重建,通过制度和文化建设创造一种与农村社区和农民需求相适应的、经济成本较低但精神福利较高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和价值系统。(石磊,2004)

五、论城市化及其发展模式

城市化

赵新平、周一星曾对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作了专门的梳理,通过回

顾国内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他们同意温铁军的总结:在城市化滞后的问题上已形成共识,但在其成因上还有分歧;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必要性上已形成共识,但在发展什么类型的城市上分歧依旧;对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强体制改革已形成共识,但在怎样改革、以什么为重点等问题上仍然有分歧。(赵新平、周一星,2002)其后,又有一些学者撰文对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模式或战略、?城中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动力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界一般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农业为城镇化、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本、土地、原材料等农业剩余。但是,这一理论传统可能忽视了发达农业在城镇化过程中所能扮演的重要角色。曹文明等从关注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寿光实践的考察,提出了农业可以成为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城镇化的产业基础的观点。(曹文明、吕颖慧、焦方增,2004)

城市化的模式或战略

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作出了评述。顾朝林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相同动力机制却促成了浙江和江苏两种城市化模式:浙江的民营企业加专业市场是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范,江苏的集体经济加开发区建设则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顾朝林,2004)柏贵喜、罗义云对西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应针对?城市化中心区域?和?城市化边缘区域?进行有区别的战略设计,前者以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为战略目标,后者则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指导小城镇建设,并以城镇为中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柏贵喜、罗义云,2004)张鸿雁主持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总结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是以大城市群发展为主体,建立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区域结构一体化发展模式。

1990年代末以来,大量的?城中村?(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实现非农转化的村社区的组织及其社会关系网络等能在城市经济社会关系中延续下来,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的出现,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化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并发现了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李培林认为,?城中村?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双重功能,它既是城市异质的边缘,也是替代贫民窟而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并转变成新市民的摇篮和桥板并且为最终揭示从村落非农化、工业化、去工业化到城市化和村落终结的变迁逻辑提供了

可能。(李培林,2004)蓝宇蕴认为,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与?城中村?相伴生的、具有鲜明过渡性意涵的都市村社型共同体,是农民城市化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是弱势的非农化群体?小传统?得以依托、行动逻辑得以体现的社会场域。(蓝宇蕴,2005)

此外,高向东对比了中外大城市的人口郊区化过程所存在的诸多差异,认为中国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政府有组织地积极推动、城市形态呈?摊大饼?式向近郊区蔓延、企业(工业)郊区化先行于人口郊区化、维持了中心城的繁荣与现代化。(高向东,2004)叶裕民、黄壬侠认为,中国正在进入移民时期,为了消减城市化的不稳定因素,急需建立稳定、公平、开放的城市化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公平的迁徙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公共住宅、改革城市设臵标准、建立人口大省基础教育基金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叶裕民、黄壬侠,2004)

六、论社会公正:

吴忠民认为,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中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社会公正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的拉升幅度过大、社会再分配的力度较弱、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保障的总体状况偏弱。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不进行强力度的调整和改善,那么中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会不断加重和持续恶化,并会严重妨碍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吴忠民,2005)洪国政将公平划分为政治公平、伦理道德公平和经济公平三个子范畴,认为如果它们不超越各自的领域是能够促进效率的,而不公平则会在极大的程度上产生低效率。他进一步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在改革初期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时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其消极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当前应突出关注公平问题。(洪国政,2004)陈永昌也认为现在要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做一个新的逻辑选择,要用以下四项对策重点力促社会公平:实施亲民政策,加大关注和救助弱势群体的力度;加快税制改革,强化税收杠杆的调节机制;加快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扩大社保覆盖面。(陈永昌,2005)

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促进意义的保障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杨伟民使用2003年GSS的调查数据,对?谁进入了社会保险体系?这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却发现,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没能发挥对市场竞争中的最差结果予以修正的作用。(杨伟民,2005)另外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分析了涉及到?底线公平?的现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在保障标准的问题上,洪大用指出,各地的公布标准整体偏低且大多低于实际贫困线,很少地区能够考虑到不同的家庭情况而执行多元化的保障标准。(洪大用,2003)在低保对象的审核问题上,洪大用还认为,基层所实行的一些比较方便简单的排除机制,可能将一些应该得到保障的人排除在外而却使一些不该得到保障的人却得到了。(洪大用,2002)在地方财政压力问题上,唐钧认为,低保资金在分担比例上的财政预算在很多情况下都不大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资金拨付存在是否能如数到位的问题。(唐钧,20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它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学者都将社会公平视为社会和谐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认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现阶段需要突出地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具体方向是:初次分配中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5)朴林、胡惠英也认为,中国共产党应当把维护社会公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和根本原则。(朴林、胡惠英,2005)

七、论“关系”范式

从产权制度的角度,周雪光提出了?关系产权?的概念。他认为,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产权是一束权利?,但社会学制度学派的解释逻辑强调?产权是一束关系?,这为解释产权在中国转型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和有关的经济现象提供一个不同的分析思路。这一思路的基本观点是,一个组织的产权结构和形式是该组织与其他组织建立长期稳定关系、适应其所处环境的结果。因此,产权并不是反映了企业的独立性,而是反映了一个组织与其内外环境的交往关联。在现实世界中,?关系产权?可以解释?模糊产权?在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周雪光,2005)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李继宏对?关系?概念作了反思。他认为,长久以来关系概念本身和分析中的强-弱维度始终被奉为圭臬,但实际上关系的属性应是历

时性的、不对称的和主体间性的,关系的强度也必须和向度结合在一起。因此,?关系?概念应该被定义为在具体的事件过程中关系主体间的信息和资源的流通渠道,并且,只有把关系与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关系才是可以被理解和分析的。关系所能提供的仅仅是对纷繁的日常生活的一个可能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自身的多变与复杂使它具备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失去了方法论上的简化和便利。(李继宏,2003)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张云昊肯定了关系作为一种本土研究范式的重大意义。他认为,中国与西方社会人际行为的逻辑起点的截然不同,成为本土组织形态与行为的根本变量。关系作为传统文化的沉淀已经超越了时空,在工业文明和理性主义占主导的今天,它依然在在华人组织内形成了稳定的认知、态度、群体结构、文化特征和组织形态等。无论从宏观的文化分析还是从微观的实证研究上,只有准确理解并把握中国人的?关系?观,才能真正建构本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关系?范式。(张云昊,2005)

下篇:海外学者的观点

海外学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国进行的研究,可以大致勾勒出以下四个阶段和时期:

第一阶段(奠基时期):19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有历史学家费正清、社会学家傅高义和Franz Schurmann,这个阶段实现了从汉学向当代中国学的转向。由于当时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正处于鼎盛时期,因此作为社会学家的傅高义和Schurmann受其影响很大,认为新中国这样一种社会体系本身是相互依存和协调的,而旧社会中的那些传统因素失去了立足之地;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7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的白威廉(William Parish)、哈佛大学的默怀霆(Martin King Whyte)和普林斯顿的Gilbert Rozman。这个阶段的不少学者开始抛弃帕森斯的理论框架,而纷纷采取了新的理论范式,70年代后,大批中国大陆移民从各种途径进入香港,为这些西方学者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

第三阶段(繁荣时期):80年代,,代表人物包括赵文词、倪志伟(Victor Nee)、魏昂德、林南、戴慧思和韩德森(Gail.E.Henderson),因中国的改革开放,使

得海外学者能够进入中国内地进行实地调查,从而使当代中国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呈现繁荣的景象;

第四阶段(交融时期):90年代以后,此时出现的一个特色是大量中国留学生进入当代中国学领域,包括周雪光、边燕杰、彭玉生、陈向明、周敏、谢文以及来自香港的李静君。这些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受过良好的西方学术训练,但本身又有丰富的本土经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文革时期在农村插队后出国留学的一代,因此对中国基层社会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本土研究者因其频繁地与国外学者和学术圈的交流、对话和合作,亦产生了毫不逊色的研究成果。

考察西方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如下一些突出的理论视角或观点(卢汉龙等,1998)。

1.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以怀默霆和魏昂德(Andrew G. Walder.)为代表。哈佛大学的怀默霆和芝加哥大学的白威廉(William Parish)在70、80年代合作出版了研究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专著,如《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农村》(1979)和《中国的城市生活》(1984),并被奉为中国研究的经典。魏昂德于80年代末崭露头角,以?新传统主义?理论而一鸣惊人,成为中国研究的?新权威?。按照政治社会学观点,中国改革和发展成功与否主要看政治的稳定与否,整个进步是政治运作的结果。中国社会的机制还是按照原来的政治系统在运作,唯一的变化是权力在下放,以前是中央集权,现在下面也有部分权力,从中央到地方基层有效的政府体系依然存在。乡、镇、村的地方干部仍按行政机制在运作,他们对资源的控制、利用和分配都在整个官僚体系的运作之中。

2. 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市场转型理论及其争论

倪志伟在1989年10月号《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的?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过渡?一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转型的研究及其争论。倪的假定是,市场经济与再分配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与之相联系的是两种全然不同的社会分层机制。眼明人一定会发现,他的这一假定受到了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和伊万〃泽林尼(Ivan Szelenyi)的影响。倪志伟提出,

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根本改变了再分配经济中以权力作为分层机制的状况。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在市场中直接见面,生产者售出产品,所获利润不再需要通过纵向的再分配体制进行?再分配?,而可以直接被生产者占有、享用。所以再分配权力在市场经济中将不能像在再分配经济中那样发挥作用了。由此,他指出,从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将伴随着权力基础的转移,即权力从再分配官僚转移到从事市场交换的直接生产者一方。这意味着对直接生产者的经济回报将高于对再分配者的回报。

倪志伟的?市场转型理论?以西方自由经济的概念和逻辑,解释了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后的变化,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和影响,为此该文得到了当年美国社会学协会的大奖。但是市场转型理论随之亦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众多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虽然倪志伟的农村调查数据说明改革后干部相对收入降低,权力下降,人力资本和私人经济开始受益,但是也有不少调查资料表明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从不同角度对市场转型论提出质疑的有:罗纳塔斯(Akos Ron -Tas)的权力变型论;边燕杰、罗根(John Logan)的权力维续论;白威廉和麦谊生(Ethan Michelson)的政治市场论;魏昂德的政府即厂商论等。

白威廉在总结这场争论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实质是市场化带来多种社会结果,我们不能武断地讲多种社会结果一定会趋向于某一种结果。(边燕杰,2002:553-573)。

3.社会资本的视角

以杜克大学林南为代表的学者采用了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转型。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突显了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他们观察到改革后社会网络的变化,出现了诸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闽南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等不同的地区性发展模式。这说明不能光从政治制度来看中国的社会转型,因为中央对地方的政策基本上是一样的。为什么各个地方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呢?这表明存在着地区间社会资本的差异。通过考察社区内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家族关系,他们发现,干部在改革中,从利用政治力量转变到利用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来实现自己。由此,社会资本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从政治层面转向社会层面的研究路径。

政治社会学期末重点

政治认同: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 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指以公民为主体的,每个公民以宪法为最高准则,以宪政为政治体制的,公民依法享有民权、人权的社会,涵盖了国家、政府、机构等。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权力支撑并极力传播的政治思想和观念。与其他政治思想不同的是,其他的政治思想是以其合理性作为优劣的判断标准的,而意识形态则以是否正确作为判断标准。 特征 第一,意识形态与一系列特定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 第二,意识形态总是与人们的利益相关,这是意识形态区别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表征所在。 第三,意识形态不仅是选用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且是需要行动的计划。 第四,意识形态越来越具有政治化的特征。 功能 1.积极功能 第一,维持政治集团的团结和稳定。 第二,意识形态能够为政治集团的政治行动提供合法性的辩护。 第三,意识形态能够统率各集团的思想意识,动员政治集团的所有成员采取集体行动, 第四,政治意识形态能够规范和协调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2.消极功能 第一,不利于维持政治集团的团结和稳定。 第二,破坏进步集团的合法性。 第三,造成政治集团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第四,压制创新。

风力发电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立轴风力发电机 学生姓名:李春鹏学号:090501224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刘恩福 2013年2月27日

一、摘要 风能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风能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资源。现有的风能转化系统大部分将风能通过风力机装置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通常风力机按风轮旋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分为水平轴风力机(HorizontalAxis Wind Turbine简称为HAWT)和立轴风力机(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简称为VAWT)两大类,达里厄型(Darrieus)风力机为立轴风力机的典型机型。立轴风力机由于其结构和气动性能的独特优势,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变速风力机可以在很大的风速范围内工作,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捕获风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的效率,而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大型变速立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风力机为典型的达里厄型风力机,直接驱动永磁同步电机发电。通过建立风力机气动性能评估模型、传动系统模型、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的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风力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并实现了最大风能追踪的算法。 变速风力发电机提高了风能利用率,但增加了控制系统的难度,本文对最大风能追踪策略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达里厄型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评估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双多流管模型,考虑了达里厄型风力机旋转时叶片对风轮下盘面流动干涉的特性,以及翼型动态失速、气动阻力的影响,对1MW达里厄型风力机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该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如风力机在各风速下的气动转矩与转速的关系,以及在各风速下的气动功率与转速的关系,为仿真模拟提供基础。根据仿真的需要分别建立了风力机传动系统模型、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等模型。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同步旋转轴下建立,并对同步电机的解耦控制做了分析,最大功率跟踪算法采用尖速比控制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且搭建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对1MW 达里厄型风力机低风速气动、高风速刹车、额定风速下变风速运行等工况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模拟得到风力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实现了最大风能追踪的算法,采用尖速比的控制方法追踪最大风能的效果显著,为进一步立轴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ABSTRACT The rapid progress on wind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 has made wind energy to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Current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translates the wind energy to mechanical energy by wind turbine,and then converts it to electricity by generator.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revolving shaft in space,wind turbine includes two types,one is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HAWT for short),and the other i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 for short),the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is famous for Darrieus type.There has been growing attention to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for its unique structural and aerodynamic advantages.As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works at larger ranger of wind speed,utilizes much more wind energy,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ind turbines.So i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in the field.This paper is basic on large variable speed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The wind turbine is Darrieus type,and it dive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directly.Through establishment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dive-train model,generator and control system model,and simulating of the wind turbine system model in MATLAB/SIMULINK,we can obtain the performance of wind turbine in a variety of conditions,and achieve the algorithm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lthough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t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control system.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theory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it's the double-disk multiple stream-tube model in the framework of blade element momentum theory,the airfoil dynamic stall effect and aerodynamic losses were included.we obtained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by calculating for the1MW Darrieu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rodynamic torque and rotating speed at different wind spe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rodynamic power and rotating speed at different wind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虽然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均是利弊兼而有之,但前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而后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对我国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 一、何谓经济全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化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同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全球化。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70年代。殖民地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

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

灾害社会学研究综述 吴波龙辰曦骆玲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灾害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灾害,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认为,灾害是指意外发生的、伤害居民和破坏物质环境的事件。一般地说,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后,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其灾难性的后果。美国社会学家巴顿把灾害描述为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社会系统的许多成员得不到在该系统中应获得的生活条件”。目前,西方社会学界关于灾害的比较流行的定义是由弗里兹提出的,其内容包括:(1)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2)灾害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包括给社会单位带来的物质损失及对其正常职能的破坏。(3)灾害危及的社会单位。 )社会单位作出的反这里的社会单位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以至整个国家。 (4 1应或措施。 我国学者汤爱平、谢礼立等认为,灾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特点是:它会给人类带来损失,但不能把一切导致损失的事件都称为灾害,而只有那些导致受害2客体(灾害承受体)无法依靠本身能力来恢复的损失的事件才能算为灾害。王艳丽、刘会平等把灾害描述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地球内部环境和宇宙空间天体的自然变异或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行为规则的不轨行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受到严重危害,以至超过了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使自然生态结3构或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丧失其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一种自然—社会现象。郭强认为,灾就是大自然或社会失调,其内在矛盾急剧发展到激化的程度,形成的破坏

和对人类的打击超过人类的抵抗力。“害”则是对社会人类的危害。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而灾害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综合起来讲,它们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是多层次、多结构、多因素、多变化的群体构成。 1布衣(灾害社会学【J】(中国社会工作(1998,(1)( 2汤爱平,谢礼立,陶夏新,文爱花(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J】(自然灾害学报(1999,(3). 3王艳丽,刘会平(灾害定义和灾害分类的初步研究【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backbone, County standing when Lieutenant, guerrilla activity behind enemy lines in the water zone of Wujiang County border. In early 1940, Chang Shen Liqun sectors Yu Qingzhi is appointed to three district and three enemy Guard Captain. Yu assumed office, the positive innovation governance,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line, master puppet performance. Three 1同其它事物一样,它们也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尽管有不同观点,比较一致的是认为灾害是一种相对说来的突发事件。在灾害出现时,它造成的威胁会严重破坏社会组织的正常活动,危及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自然环境,危及社会所看重的东西,尤其是人的生命和财产。任何灾害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社会的,离开了人和社会无所谓灾害。灾害是由于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给人们带来的祸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 二、灾害社会学的定义 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灾害进行了研究,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如灾害地理学、灾害物理学、灾害防治学、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信息学、灾害社会学等,这些学科,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灾害科学,其中,灾害社会学是灾害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296条优秀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296条优秀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产物。研究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治权威的产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研究范围包括:政治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与政治变革政治精英和政治体系对社会的反作用政治社会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选296条政治社会学论文题目,给大家参考学习。 1.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成长--基于当前政治生态的分析 2. 试论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间的互动关系 3. “身体政治”与女性农民工 4. 从吸纳到求援:资源变迁背景下的村庄政治 5.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社会心态培育 6. 政治冷漠: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7. “过渡型社区”治理问题的政治社会学解析--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8. 社会转型期中国利益集团与民主政治建设关联性研究 9. 日本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的国民社会心态和政治诉求 10. 土地政治:两种观点和两个视角--农村土地与政治的相关性研究 11. 碎片与裂变:迈向全球政治人类学 12. 城市青年的社会资本与政治参与 13. 回顾与反思:政治人类学研究述评 14. 上海居民文化资本与政治参与--基于上海社会质量调查数据的分析 15. 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 16. 上海市新白领的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 17. 论青年政治态度的结构. 特征与转变 18. 社会媒体的政治力量--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 19. 工人参与. 政治动员与国家政权建设 20. 构建现代民主国家的“最低限度”目标--基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考察 21.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少年的消极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之对策 22. 乡村政治精英权力变迁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Y村的调查 23. 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 24. 乡村基层政治运作--以开会为视角的分析 25.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构 26. 政治技能对职业成功的影响 27. 政治社会团体涵义辨析:概念比较 28. 当代中国青年核心政治价值观的理论探讨 29. 网络政治文化:青年网络政策参与的新窗口 30. 建国以来农民政治认同内在生发机制谱系的梳理及启示 31. 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渐进方式与双向途径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创新 33. 现实的冷漠与网络的激情 34. 浅析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与激发 35. 网络政治信息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调控 36. 家务劳动分工:女性的“生活实验”与“性别政治” 37. “复合型政治稳定”视角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38. 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 39. 从广场到身体: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状况的嬗变 40.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政治功能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风力发电并网稳定性研究开题报告

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风力发电并网稳定性研究 系(院)自动化系年级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xxx教务处 二〇一一年三月 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开始工作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a12588808.html, 分享经济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栗飞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享经济也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更好认识这一新兴概念,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分享经济的定义、理解及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者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协同消费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分享经济的发展。目前,美国“分享经济”产值已达1100亿美元,房屋租赁网站Airbnb和打车O2O应用鼻祖Uber就是分享经济在房屋短租和打车行业中的两个典型应用案例。本文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别对分享经济的研究进行梳理。 二、国外文献研究 关于分享经济的由来: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Joe L. Spaeth在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合作式消费”的概念[1]。2010年,英国作家Rachel Botsman认为“合作式消费”将给人们的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共享首先表现在代码的共享(如Linux),其次是生活的共享(如Facebook)和内容的共享(如YouTube),再次是现阶段的现实世界各种离线资产的共享。同时指出信息技术和开放数据、网络的普及是推动合作式消费的一个驱动力[2]。2011年12月,Sara Horowitz发表了《The Sharing Economy's Quiet Revolution》一文,使得“分享型经济”成为西方媒体的热点话题[3]。 对分享经济的认识、理解:Russell Belk认为,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改变了我们过去“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一种“你能使用的就是你的”观念;同时指出互联网,尤其是Web2.0的发展促进了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的成长。Christopher Koopman等人认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接触到了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以让消费者搜索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也降低了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了网上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对市场经济中传统规章制度的依赖,而我们的公共政策也应该随之改变,适应现实的需要。 对分享经济的案例分析:Katie Finley认为分享经济有社会、经济和技术三大驱动力量。 通过对Airbnb使用者进行访谈,了解人们使用Airbnb的原因,使用过程中的担忧及最让你信任的几点理由,最后给出了Airbnb是一个让人信任的市场中介者的结论。Georgios Zervas等人

文献综述(太阳活动与地球灾难性事件关联性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太阳活动与地球灾难性事件关联性研究学院:数理与信息学院 学生姓名:朱家能 专业:物理学(师范) 班级: B09物理 指导教师:姚建明 起止日期:2012年12月15日- 2013年1月10日2013年1月10 日

太阳活动与地球灾难性事件关联性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中,人类已经离不开电子设备了。因此,只要这些电子设备稍微收到一些影响,那么人类活动就将陷入不可预计的瘫痪状态。特别是太阳周期活动所带来的大规模影响,那对于人类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在诸多太阳活动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那就是太阳黑子了。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平均每隔11.2年,太阳活动就会进入旺盛期,它向地球吹来的太阳风会严重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及磁场,还会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就发生在今年的H7N9禽流感也可能与太阳周期活动有关,因为今年正是太阳活动旺盛年。 本文将通过不同角度分析的方法,探讨太阳活动与地球、人类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关系,二是产生影响后人类又该如何对此做出反应。由于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其他活动现象都与黑子有密切关系,所以本文以太阳黑子为基本指标。 针对以上方法的结论,我们将可运用于日常生活,对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影响作出预料和准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地球人类活动太阳周期太阳黑子 引言:这几年人类电子信息的发展已进入高峰,以前就算遇到过超大太阳风暴,但由于当时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受到的灾害影响很小,可能没能够引起相关的重视。但是现在与以前不一样了,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了,再遇到超强规模的太阳风暴的话,那所产生的影响将会的深远乃至致命的,这将是人类的一场“富贵病”。为了减少由于太阳活动多带来的损失,就对太阳活动与地球灾害性事件的关联性进行了统计研究,以此提高大家对此的警惕。本文通过不同方面进行了联系性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得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通过不同角度分析的方法,探讨太阳活动与地球、人类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关系,二是产生影响后人类又该如何对此做出反应。由于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其他活动现象都与黑子有密切关系,所以本文以太阳黑子为基本指标。 针对以上方法的结论,我们将可运用于日常生活,对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影响作出预料和准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一、太阳黑子的产生及概念 太阳的核心区的一个巨大的核反应堆,我们在地球上感受到的光和热就是从太阳的核心区发生的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产生的。然后以辐射的形式向外扩散,以光速只需8分钟就能到达地球。 在光球层上有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

风力发电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前景

风力发电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前景 (开题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经济0902 姓名:窦婕 学号:1091940323 2011年12月15日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自然大灾害的接踵而至,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化石燃料的稀缺、温室效应的加剧,更是使全球面临着能源挑战。在此环境下,新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其中风电是目前最具优势的新能源。 近20年来,德国、美国、丹麦、中国等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可以商业运营的风力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可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98%,风能利用系数超了40%。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安全保护措施更加完善,并且实现了单机独立控制、多机群控和遥控,实现了无人值守。而风力发电随着技术的提高,容量的增大,风力机的大规模生产,造价大大的降低,因此风电成为最廉价的电源之一。 据悉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在中国,风电能源市场正处于启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怎样更好的利用风力发电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运用这样巨大的一个资源宝库造福人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然而,风力发电进展的并不是十分迅速,这其中又受着很多因素的制约,许多专家目前认为中国风电已经陷入了非理性发展,风电产能过盛的同时却受制于技术落后、并网运行难等因素。因此目前只有摆脱了这些不利因素,我们才可能在风力发电一行业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根源,打破现有桎梏,走出风电的瓶颈期。 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面对着如此巨大的风能,为何我国风力发电水平迟迟难以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到底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实例与理论的综合分析找到答案。 二、文献综述 2.1各方资料显示我国风电现状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掉,在消耗过程中也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而可再生资源由于其优越性逐渐成为人类利用的重要资源。风能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如何将风能转为电能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风电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我国政府亦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风电产业显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各地已经开始主动研制并从国外引进风电机组,探索建设风电场。80年代,我国试制出的国产55kW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成功并网。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明确支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在配套政策支持下,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开始起步,据统计,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0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2009年同比大增62%。按照国家电网此前出具的研究报告,到2015年,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吸纳风电上网的规模达1亿千瓦时,到2020年可达到1.5亿千瓦时。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011-11-22 17:04:46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第2期 王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摘要:风险管理在五十年的发展中实现了从多领域分散研究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演进,本文对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 Abstract:Risk management transited from disperse study of multiple fields to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 last fifty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views about tradition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ory,and review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subprime crisis. Key Words:risk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大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风险管理再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都曾经是风险管理的先行者,但还是在危机面前走向了破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的脉络中来寻找企业风险管理的精要所在。 一、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认为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从此风险管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利风险(也就是纯粹风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纯粹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保险则成为最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风险管理对象的界定和区分,辨别出那些对企业只有不利影响的风险类型并着手解决,是传统

文献综述:风电并网存在问题分析

风电并网的不利影响及分析 一、风电并网的不利影响案例分析 1、加拿大阿尔塔特电力系统 截至2008 年,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电力系统(AIES)共有装机约280 台,总容量12 368 MW。其中,煤电5 893 MW,燃气发电4 895 MW(热电联产约3 000MW),水电869 MW,风电523 MW,生物质等其他可再生能源214 MW。阿尔伯塔的风电开发意向已达到11 000 MW,几乎与目前系统的装机容量相当,这在给AIES 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为,大规模的风电接入会增加系统发电出力的不稳定性,降低系统维持供需平衡的能力。AIES 的装机以火电为主,且调节能力有限,系统备用容量也有限,电力市场的可调发电出力的灵活性不高,对外联络线的潮流交换能力相对有限。因此,系统需要增强调节及平衡能力和事故响应能力,否则难以应对风电出力变化给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 电力生产和使用必须同时完成的特点决定了系统运行必须维持每时每刻的供需平衡。供需失衡会引起发输电设备跳闸、负荷跳闸甚至系统崩溃等事故。因此,维持系统的实时平衡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会从以下4 个方面影响系统供需平衡:(1)能否准确预测供需走势。预测是实施供需平衡调节的基础。供需差可能来源于负荷、潮流交换、间歇性电源等的变化。供需走势的预测对于系统运行至关重要。预测越准确,相关的运行决策越准确,运行人员越容易维持系统稳定。而目前的风电预测,远不能达到系统运行对预测精度的要求,给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系统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2)需要足够的系统调节平衡资源来提升系统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的能力。系统调节平衡资源是指能被随时调度的、能维持系统平衡的调节备用容量、负荷跟踪服务等运行备用。由于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导致系统必须维持很高的系统调节资源以作备用,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否则,系统将无法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性,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亟须建立相关的系统运行操作规程。为了保持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提前研究并制定相关的系统运行操作规程,并纳入已有的运行规程以指导调度人员。由于人们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相关的运行规程还属空白。 (4)调度人员要学习并掌握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影响的能力。拥有充足的系统调节平衡资源、建立相关的规程、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测结果,加上操作人员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对系统特性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判断并作出正确决策,实现系统操作安全、可靠、及时。面对大规模的风电并网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巨大挑战,调度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风电出力变化和不确定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复杂局势。 对于一个独立系统,供需不平衡可能导致系统出现频率偏差的情况,对于一个互联系统,供需不平衡可能导致系统从主网解列。特别是,阿尔伯塔系统的风电开发意向已远远大于其承受范围,所以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胡明:阿尔伯塔风电并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和对策;电力技术经济;2009[4] 2、辽宁电网 预计在2010年底,辽宁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40万kW, 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87万kW。风电的大规模集中并网将给辽宁电网的调峰调频、联络线控制、系统暂态稳定、无功调压及电能质量等诸多方面带来直接影响,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 (1)导致系统调峰难度增加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中级宏观经济学文献综述

内蒙古大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中考试 综述1990-2010年 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 姓名贾宽乐班级12级经济学学号0121121483

概论:整体说来,从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形势不是很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的通货膨胀影响到90年代初,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即所谓的“硬着陆”下,经过90年、91年的调整,经济稍微恢复稳定;而到了92年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产生了比80年代末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当局从93年一直到97年采取了“双紧政策”,到了97年末,成功实行了中国经济“软着陆”。而此时,由于“双紧政策”的强硬性,使得通货膨胀转变为通货紧缩,于是,在1998年中央政府实施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这项政策一直沿用到2002年。到了2003年,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了预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中央政府未雨绸缪,主动进行宏观调控,也抑制了局部过热的情况,此政策一直沿用到了2007年。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冲击中国出口需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落。2009 年,中国经济的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效应显现,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逆转了悲观经济预期。2010年则是在09年的基础上,稳步求发展。 正文:谈到199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从1988年的发生的全国性的通货膨胀说起。88年的严重性的通货膨胀使得中国政府在第四季度末实行了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即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令价格上升速度迅速下降。这种严厉的紧缩制度随即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使其迅速下滑。在接下来的1990年始,消费疲软现象产生。政府部门作出调整的期间,由于生产下降,在一定水平上降低了实际收入,并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使其调整支出,压缩消费。另外,在市场萎缩期间,许多商品价格下降,强化了部分消费者的投机心理,他们延长了购买时限,令市场进一步萎缩。为了减少这一低靡的形式,中央政府放宽了政策,1991年开始,经济势头开始逐渐增长。整体说来,1991年是1988年通货膨胀之造成重大影响之后的一个缓冲期。 到了1992年,随着当局号召改革开放,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然而,在企业、部门、地方积极发展经济的时候,政府并未及时采取有效政策来推动长期改革落后的企业和部门等,而是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消费,很快掀起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经济气泡,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迅速攀升,并且通货膨胀率居高位后长期下不来。1993年的时候,投资已经极度膨胀(尤其是房地产投资部分),导致了比88年更加严重的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当局于1993年6月决定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保证持续增长的势头不致中断。其一是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即实行了“十六点计划”,(其中主要内容有: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二、坚决纠正违章拆借资金。三、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四、坚决制止各种乱集资。五、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六、业银行要保证对储蓄存款的支付。七、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八、投资体制改革要与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九、限期完成国库券发行任务。十、进一步完善有价证券发行和规范市场管理。十一、改进外汇管理办法,稳定外汇市场价格。十二、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十三、强化税收征管,堵住减免税漏洞。十四、对在建项目进行审核排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十五、积极稳妥地推进物价改革,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十六、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这一计划的实行缓解了过热的经济。其二是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即中央决定深化改革,计划于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最重要的突破是:第一,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第二,为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重要方面的改革拟定了方案,绘制了蓝图。从199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上述诸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