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骆葵花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初中)

通常情

自然学

比如,当讲解《日食和月食》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仅仅分别介绍了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但是却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日食与月食这两者的区别,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较为模糊,因此学生在语言表述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规范、科学、严谨的语言来表述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在赏析中引导学生积累科学表达的元素

1.术语的积累

口语化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在科学这门学科中,每一个概念、术语、符号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应该重视术语的专业性,还应该重视符号的准确性,从而便于他人更好地理解这些意思。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习题标准答案来积累术语和符号。

2.

分析

在备课

1.

却不能将

表述出来,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又要让学生来表述实验过程。比如,当讲解《水的浮力》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往往借助空矿泉水瓶的实验、钩码和弹簧秤的实验来让学生发现浮力的存在。当学生已经认识到浮力是客观存在的时候,教师要做一个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步骤,

当教师做完实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要讲述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讨论情境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将讨论运用到教学中。在科学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此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来讨论这些

3.

教师

初中科学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分析以及讲解这些问题,慢慢地来规范学生的科学表述方法。(1)精准性。科学的表达要求学生既要正确使用词汇,又要使用专业术语。有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有时候还会出现表述错误的现象,为了能够减少这些错误,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且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2)完整性。科学这门学科具有严谨性。当老师让学生阐述一个概念的时候,此时学生仅仅能够将大意表述出来,并且表述的话语

较为繁琐。这个时候教师要指出其中正确的地方,还要指出其中存在错误的地方,并且教师还要将正确的表述示范给学生。比如,当老师在讲解《饱和溶液》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认为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学生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饱和溶液这一概念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重新认识饱和溶液的概念。(3)严谨性。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比

1.

因此,

《大

压的概念;然而对于那些语言功底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来阐述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阐述测试大气压的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一些胆小、害羞的学生克服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心理。

2.由易到难,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语言表达的习惯

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以及符号,慢慢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如果教师违背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去积累相关的专业术语,最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的核心,同时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人就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才能较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通过从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问题情境。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教学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就活跃,精力就集中,课堂效果必然得到提高。 二、优化课堂结构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对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给予鼓励的评价,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和B组题的作用,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学习才能。在教学中采取"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低教学起点,适当增加教学层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真正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要注意课堂容量大小,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

中国学生发展科学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科学素养 201X年9月13日下午,在XX中学学术报告厅,刘校长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与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刘校长从“核心素养的缘起、概念和内涵以及在生命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分析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尤其对实验小学特色的“生命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阐述。在这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不仅让我知道了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指针,更让我明确了“价值观”,“思维方式”,“品格”是学生和教师应重点培养的学生的素养。教师应该关注的是“乐学善学”--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是“勤于反思”---学生学习的学法;是“数字学习”----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教师要在生命课堂中将“育人点位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倡导“三生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面就我在“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本学科教学内容想结合”方面的思考做一下阐述: 1、寓游戏于教学中,将游戏用于识字,拼音,课文学习中,充分利用孩子的年龄特性,分层次的组织游戏,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孩子乐学。 2、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应更承担起引领学生价值观的重任,并且要渗透在语文课的方方面面,比如

对字、词、句的理解没要组织积极向上的词语和句子;对语文的知识课后有一个延伸,不仅教知识,知识背后更是人文的东西,简单的字、词、句、复杂的、儿歌,都要让孩子理解知识背后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多教给孩子正能量,积极价文中人物和观点,学会学习他人的优点,我觉得每节课后几分钟时间让孩子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可以是人文方面的一些正能量的做法或者做人的道理。 3、在回答问题,评价他人说法等方面加强核心素养培养,这不仅仅是对学习规范训练,更是价值观引领。 4、教师以身作则,多表扬优点,给学生一个导向作用。 5、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数学思维,语文的思维方式可以表现在说话的思维方式,评价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6、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困难思维方式,多想办法,少抱怨。 7、“品格”素养的培养应渗透在说话,读书方方面面。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 综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让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 不仅可以学会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还能在科学研究的方法、技术理念方面有所提高。初中化学教师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设计更多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方式,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化学的学习中得到科学研究的正规训练。 关键词:初中化学; 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这门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可以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让学生多参与, 多实践, 通过实践性的体验, 自己总结并抓住科学研究的内在核心要素。所以, 在本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关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 一、创设适合进行科学探索研究的教学氛围 在化学的学习中积极促进新的教学氛围,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专注在化学的学习和探索研究中。情境的创设环境的打造, 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创新的教学安排。对于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 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应用, 有很多的物品都得自于化学研究的成果。因此, 在情境创设方面, 教师可以主要结合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打造。

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后,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要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 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一定要突显出来, 这样才能真正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使其通过体验得到更多的学习成果。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种质的飞跃, 而更像是一种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自然学生在水平上就飞升到一个新的档次。所以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主要的设计思路, 同时也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非常积 极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需要教师这样一个主导者, 给学生设计教学的任务, 安排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作为一名专业的指导者, 在专业水平上以及教学方法上, 都会比学生高一个层次。不过, 教师相对学生来说, 也会有自己的短板, 太过于专业, 在看问题的时候可能思维太过于集中, 不够发散。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多引导少灌输, 多运用提问等方法, 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去发现化学科学世界的奥妙。学生自己去发现, 他们的成就感也越强, 在以后的学习中, 探索的行为也会不断出现。实际上教师的引导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化。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提升, 多参加一些相关教学的培训, 多浏览、多查阅一些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 了解当前化学世界的最新成果。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他们更加优秀的科学研究素质。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按照《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提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建议在英语教学中采用。 一、新授课 新授课教学要求: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 A.“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向前延伸:课前一至两天提前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该环节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学案上标出已会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做上标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和指导。 B.值日生汇报也可称为free talk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内容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本单元的重点话题。老师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决定(3-5分钟) C.“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课堂:根据对学案的批阅情况,对有思维含量和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该环节教师要善于及时鼓励和评价。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10-15分钟) D.“突破疑难,精讲点拨”在课堂:在巡视检查、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展示情况基础上,找准问题所在;对学生不能解决的、新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10分钟) E.“科学训练,迁移应用”在课堂: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自我测评题目,尽可能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完成任务后,让小组成员互换批改,并相互借鉴,完善答案。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问答,学生讲解的方法进行反馈(10分钟。) F.“链接生活,拓展提升”向后延伸:教师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

浅谈初中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初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具有重要教学意义的阶段,在培养学生个 人基础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过程中需要增大各种投入,观察学生在科学素养上的提升。纵观教学全局,在教改的不断推进下,初中科学已经逐渐成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入口,帮助学生从基础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因而,为了积极践行整 体教学布局的指导方针,教师应该努力提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加强学生自主参 与的过程,以学习的习惯带动学生的能力发展。本文从一般性的教学概念出发, 在策略的外延上进行探索,旨在提高初中生的科学观念。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将科学教学完善化是当前教学上的需要,在主流上去进行学科的细致划分,在适当的科学知识体系中进行针对的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突出生活与教 学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去逐渐形成正确的知识认知, 以科学化的指导思想,去理解世间万物与其运行规律。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融 入生活化,以兴趣为基准点做到乐教、乐学,引导学生展开初步的科学探索,而 在详细的课后讲解中,让学生了解到世界的广阔与知识的魅力。以下则是我围绕 初中科学课堂进行的基础教学讲解,为有效教学策略的提出与丰富化作简单的引导。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学发展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去代替学生行使学习的职能,而是以责任为督促,在学习上去稳定学生的积极性,在需求上去谋求学生的全面 化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始终认清自身的职责与身份,通过 课堂这一载体,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推进学科的教学进度。在理念 的坚持下,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挥出知识的传递性,即使是相对死气沉沉、枯燥乏 味的知识也能够良好地吸收内化,使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以此来看,初中 科学的教学要围绕学生为核心进行教学上的构筑,在一般性的知识中进行延伸获 取新知,把课程交还给学生,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降低了初中生学习的 积极性与有效性。 举例而言,在“人类的活动与土壤”这一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 的主体性,把学生引入到课程中,通过其生活见闻,举例一些人类活动对土壤的 影响,让其深入理解学习这一篇章内容中的科学知识。然后教师通过放映一些排 放的废气废水对土壤的直观损害,在视觉上对学生形成相应的冲击力,从而扩大 初中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再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在重金属含量、微量元 素含量、土壤周边的生物活性等数据上做文章,使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书本知 识的作用。从而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能够自觉行使主体观念,主动去改善身 边污染土壤的行为,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进行一些弥补。 二、模拟进行科学实验,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一句话放在四海内皆准,在初中科学这门科目上更是如此,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实验展开,让学生在主 动探究的情境下验证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对学生施加知识性的影响, 在学习思维上提供一定的刺激,为理论与实际的碰撞、结合作铺陈,使得初中生 产生学习上的兴趣,在科学实验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总之,教师需要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2-01-12T16:32:35.44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丹[导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教研室李丹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 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笔者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 一、确立目标,主动参与 1.精心指导,自主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争论、辨析,让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例如: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来已经学过了幂的运算法则(在正整数指数范围内),现在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原来所学的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是否还成立呢?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思维方法上相互启发,情绪上相互感染,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之中,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这种不断激活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引导启智,自主探究 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这种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师生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话锋,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2.诱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 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离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得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自学能力中独立阅读能力是关键,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首先要过阅读关。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时,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领读,边读边讲解,对定义、法则、公式等,要求学生加记号,尝试着做眉批,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有些学生阅读时不认真,不仔细,草草阅读后就立刻做题,结果错误很多。于是,我们应采取措施,在“启”上下功夫,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一些悬念,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初学几何的人总认为几何比代数难,因为它的新概念比较多。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数,对于数的理解运算很熟悉。但现在研究的对象要从“数”转到“形”感到不适应,甚至失去信心。因此一开始就加强画图和识图的训练,制作投影片,还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形,然后剪剪拼拼。学生感到很兴奋,带着浓厚的兴趣阅读几何教材。这样加强了形象思维,突出了图形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读、练、知交替进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算的自检能力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做练习,通过自检发现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在课堂上读、练、知交替进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观察、注意、记忆、思维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在练习指导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在“知”这个环节上看重培养学生的自检能力。 在读、练、知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只做题不核对答案,或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养成及时检查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做练习题时,努力做到准确、规范、迅速、灵活,力争好中求快。发现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在小结时与学生一同分析错误原因,给予纠正。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每一个时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未来科技进步的储备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便成为重中之重。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经验的逐渐增加。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耐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 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大任务。可以说先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文明人。科学意识就是不迷信,不盲从。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日后人生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这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 石家营中学侯文智 人们常说:“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当然,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是,语文教学却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所以,教学法一方面以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可以说,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是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成功的教学必然是方法的科学性和形式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科学做基础,以艺术做方法,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中学有效教学改革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语文有效教学三维目标的全面化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构建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它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最大程度的处于激活状态。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课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方法,增加了体验,同时还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语文有效教学内容的精炼化 有效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做到精炼有度,

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掌握应学语文教材与已学、待学教材的联系,熟悉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所教班级的群体特点和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差异、思维特点等,做到有的放矢。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三、语文有效教学过程的情感化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心里上舒适、愉快,让学生在舒适、愉快的情境中探索、思考、理解,把教学要求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并注重情感投入,要多对学生微笑,多点头对学生肯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觉的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学一道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四、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就是让语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把握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要选择和运用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的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学方法。例如:传授新的知识时,要充分发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的效用。其次,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把握好不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例如:议论文多采用讲授法,而重在过程探索性的知识内容则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不是所有方法都能取得最佳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自身对各种教学法驾驭的能力,选用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飞跃时代,也是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更加确立了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培养要从小孩抓起的道理。学科学课作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志趣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素养兴趣现代教育手段 一、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实力的强弱和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而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必须从人们小的时候抓起。 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年龄特点,中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对科学兴趣,体验科学实验的神奇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他们以亲身经历、体验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以及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课程在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内容上: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初步了解《科学》里面的术语和基本概念;2、熟悉《科学》里一些基本的研究过程与方法;3、知道科学、技术与我们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过程与方法上:中学科学课程主要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而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科学课程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整理分析——得出探究结论,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在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动手能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比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此标准一出,“任务型教学”的风潮似乎一下子席卷了基础英语教学,一夜间成为了我们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方法和模式,甚至作为唯一的方法倍加推崇。许多人把“任务型教学”看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其实连自己都还没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任务”。难道“任务型教学”就真那么有效吗?经过几年的实践后,不少英语教师又陷入了迷茫。一些英语教师的曾经反映:“我教了十几年英语了,突然发现我今天不会教英语了。”这种反映代表了不少教师的真实想法。一套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们英语教学特点。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新课标下的英语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体验参与”,而“任务型教学”只是体现语言学习过程的方法之一。诚然,“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语言的真实运用,突出语言的意义,重视语言实践,突出习得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等。但是,“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大部分英语教师恐怕一时间还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是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教学能力不够高;二是我们特殊的英语教学条件和环境,比如班大人多、课时较少、考试导向、教学评价滞后等。三是外语学习环境不同于二语学习环境。另外强调学生直接“在用中学”,容易忽视语言基础。以语言运用为起点对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在语料输入较少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去用英语完成交际任务,难度就会更大,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挫折。 根据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宗旨来看,我们以前的问题是机械性练习过多,真实运用太少,而现在的问题是一切为了运用,为“任务型”而“任务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大搞“任务型教学”,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表现为: 1. 任务前准备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忽视任务前的热身活动、呈现活动。 2. 忽视语言学习得内化过程。任务充斥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忽视包括语法知识在内的语言知识教学。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帮助学生做各种交际活动,但不注重语法教学,即使有也是轻描淡写,结果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确实提高了,但学生一下笔就错,连一个完整正确的句子都写不出来。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显现。 4. 未形成有效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杂乱无章,存在随意性现象。 为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适合包括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努力实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基础 1.理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过程)应体现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知,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 新课程下,我们的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的实效性,我们教师的课堂越来越生动,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主动,争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然而在热热闹闹的背后,学生又能掌握多少的知识,又能应用多少的知识呢?所以我觉得,提高课堂的实效,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新课改在关注课程设置的同时,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教学对象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情况。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这表面上看起来很矛盾,但实际上不矛盾,其实这就等于是要我们在减少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产量。这能实现吗?答案是能。那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产品是很特殊的“知识”,这又能实现吗?能!做法很简单的一种,也是唯一的一种:提高效率(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那关键是如何来做到这两个“提高”?我想对于不同的老师,肯定是有不同的做法!但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要的考虑的问题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学生只有在想学的基础上才肯学,才会用心的学,才会好好的学!那至于怎么让学生产生这个想学的心理,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我想引导学生想学习的方法很多,但用新颖、生动的课堂提问却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那么我们该如何用好课堂提问这把“好钥匙”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目前关于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1、目的不明,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很重要性,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一般是怎样教这个内容的?生活中的原型又是怎样的……正确地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找准提问切入点。 2、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在公开课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而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就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是按照的。 3、事实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比例较高,粗效提问,实效不高;让学生阐述观点、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驾驭课堂能力不够,不敢放手,无法面对课堂生成的东西)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灵宝市阳平镇程村中学蔡凯红 为了进一步深化“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教学模式研究,我校近年来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验,并已初步获得成效。很荣幸成为第一批实验课教师,通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理论时,有部分教师会认为: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通过教师给出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强调,检查背诵,反复训练,达到掌握。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训练量也有所提高,学习效果提高了,就保证高效了。而经过一年多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高效课堂必须建立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高效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入手,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实践,猜想与假设、推理、讨论等活动。 近期,市、镇、校各级高效课堂达标课、能手课、标兵课听了许多,收获颇丰。但对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大家观点不一,有部分教师认为:所谓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或者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看书找答案从而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强调,检查背诵,反复训练,达到掌握。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得也少了,学生训练量也上去了,掌握的程度也提高了,教学成绩也有保证了就是高效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必须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笔者就对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方法浅谈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

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探究

谈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探究 作者:摆所中学白小勇 摘要: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其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渐成主流。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的话,那么具有高科学素养的人,则是科学技术得以发挥威力的主体角色。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是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与挑战的必然选择。物理学作为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性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鲜明的优势。 科学素养的构成和含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对公众进行科学素养调查的报告中指出:科学素养就是对个人决策、参与公众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知识的理解。可以说,这代表了我国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和策略:.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概念的引进、规律的得出都和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所说:“对人类来说,毕竟百分之九十的科学活动是实验,而且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实验。”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课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们自主选择。 多年来物理教学以传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最高目标,事实—概念—规律—应用是物理教学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科学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把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总目标.学生拟对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理念、及实现途径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认为包括四个要素: 1.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素养的发展以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积累为基础. 2.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反映了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理解科学知识的纲领和脉络,是应用科学知识的桥梁,是树立科学观的有效途径. 3.科学观.科学观是指人对科学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学的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科学观对人的科学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此它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 4.科学品质.科学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永恒的主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传统的教学方法焕发新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我们要从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出发,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施展的时间和空间,全面依靠学生,为学生而设计教学。本文就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课堂有效性实践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Effectiveness"of Junior School Science Class Teaching//Zhu Xuexian Abstract Class teaching reform is a permanent topic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ak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vivid,to improve class teaching effect and mak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 of the class.Teachers should fully give students time and space based on science course standard,rely on students and design the c ourse for students.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based on class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ffectiveness;practice Author's address Beiyuan School of Yiwu City,322000,Yiwu, Zhejiang,China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无效的劳动居然占到了全部劳动的一半左右,虽然很多人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此数据还是能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中学课堂的效率低下,必然加重学生负担。针对这个现象,许多学校和教师都在践行高效课堂,以打造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本文就将从前置性作业、课堂实验、思维能力、自主创新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实践的必要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获得发展,而这里面的发展,主要就是指学生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价值观等,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学生们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这种活动,可以在提高学业,从原来的不懂到懂,从知识的少到多的一个过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还有很多,但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在主动学习后是否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 由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可知,如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实行,那么对于改善目前我国初中课堂教学低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学习,那么对学生未来的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都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2.1布置有效的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通过前置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先学,上课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的布置,要立足于“低入、多做、深思、高出”。所谓“低入”是指“根本、简单、开放”,抓住“根本、简单”形式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大的活动,是前置性作业的根本所在。它不同于简单的练习和学案,不是重复的练习。教师布置学生具有指向性、驱动性、启发性。 例如在参照物一节时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 (1)乘坐公交车比较树木、房子、车、乘客、山(学生补充)等你看到的运动情况并比较它们的相对位置。(记载)(2)找一位同学或家长(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上题中的各种状况。 (3)研究物体的运动说说你的体会。 通过作业学生亲身体会在课堂上再进行小组交流,比教师在讲台比划、画图、播放视频、练习的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 2.2开展有效的课堂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地了解,也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启迪学生们的思维,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开展有效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不仅能明确实验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如滑动摩擦力的相关因素实验中,分小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例子讨论决定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各小组汇报教师总结。再分小组讨论方案,进行实验。整个过程在花费时间上较长,但是通过整个过程参与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实验能力。 开展有效实验教学尽量改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效果比教师一人演示讲解实验的效果要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去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学生们可以积极地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教授完课本上要求的知识后还可以进行对教授知识的拓宽,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3进行有效的思维锻炼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而思维的发展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通过设计有趣实验、生活实例、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产生思维的原动力。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把形象的事物、科学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念、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渔”,更多的是方法,注重学生的感与悟。 2.4进行有效的自主创新 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 (义乌市北苑学校浙江·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G6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09-0083-02 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