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4章_部分习题解答

第4章_部分习题解答

第4章_部分习题解答
第4章_部分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4-1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

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m,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m,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m、长度为150mm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

0.015

1500.00225

1000

R y

?=?=?=mm;

垂直面内:

2

2

7

()0.025

150/60 2.3410

21000

z

R

R

-

???

?==?=?

?

??

mm,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0.00225

R

?=mm。

4-5 在车床上精车一批直径为φ60mm 、长为1200mm 的长轴外圆。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v c =120m/min ,a p =0.4mm, f =0.2mm/r; 刀具材料为YT15。在刀具位置不重新调整的情况下加工50个工件后,试计算由刀具尺寸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值。

解:根据p145公式(4-2),

01000NB K l NB NB ≈+ 根据题意,切削50个工件的切削长度:120050l D f

π=?? 查p155表4-1得,YT15刀具切45钢时,NB 0=8μm ,K NB =8μm/km ; 则1200860500.28460 μm 10001000NB π????≈+

=?=0.46mm 工件直径增大至:60+2×0.46=60.92mm , 直径误差0.92mm 。

4-6 成批生产习题4-6图所示零件,设A 、B 两尺寸已加工至规定尺寸,今以底面定位镗E 孔,试求此镗孔工序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习题4-6图

解:假定孔E 的中心至定位面距离为F ±T F /2,则F 和A 、B 、C 组成一直线尺寸链,F 为封闭环,A 、C 为增环,B 为减环。

F =A – B + C

封闭环公差jb F A B C T T T T ?==++,这是基准不重合误差,假定定位基准制造误差为

0,则定位误差为:dw jb jw F T ?=?+?=

4-7 按习题4-7图所示方式定位在立式铣床上铣槽,其主要技术要求为:

(1)槽宽 0

0.04312b -=mm 。

(2)槽距尺寸 0

0.2120l -=mm 。

(3)槽底位置尺寸为 0

0.1634.8h -=mm 。

(4)槽两侧面对外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 0.01e =mm 。

已知:外圆尺寸00.01640φ-mm 与内孔尺寸0.0210

20φ+mm 均已加工至规定尺寸,内外圆

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2mm 。试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定位误差。

习题4-7图

解:(1) 在工件轴向0

0.2120l -=mm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无定位误差。

(2)在工件径向:0

0.1634.8h -=mm 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并有内外圆的径向跳动公差T (c )=0.02;

40

0.016()0.020.02822

jb T T c φ?=+=+=mm 工件用内孔和心轴定位,并处于水平心轴位置,按p158公式(4-4)则定位误差为: 1()2

jw D d s T T ?=++? 其中T D =0.021mm ,定位心轴0.0070.02020620g -

-=mm ,T d =0.013mm ;

min max 20(200.007)0.007s D d ?=-=--=mm ,代入上式可得

1(0.0210.0130.007)0.02052

jw ?=++=mm 所以,径向定位误差为:0.0280.02050.0485dw jb jw ?=?+?=+=mm

(3) 键槽对称度e =0.01mm 的影响分析:

外圆轴线是键槽对称度的基准轴线,故对称度对h 方向尺寸定位误差没有影响。

4-8 习题4-8图所示为铣键槽工序的加工要求,已知轴径尺寸00.1

80φ-=mm ,试分别计算习题4-8图b 、c 两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习题4-8图

解:图b)定位误差分析:

在y 方向:没有基准转换误差,考虑定位元件无制造误差,则在y 方向定位误差为0。

在x 方向:工件外圆公差0.1T φ=mm 对键槽加工有影响,/20.05dw x T φ-?==mm ,由于对称度要求为0.2,x 向定位误差小于对称度要求,故该方案符合要求。

图c)定位误差分析:

按教材p160图4-15 b)的分析结果公式(4-7),定位误差为

010.11110.020712sin(/2)2sin(90/2)d dw T α?????=

-=-=????????

mm 4-9 习题4-9图所示齿轮坯在V 形块上定位插齿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

0.2038.5mm H +=。已知:00.0250.10

80mm, 35mm d D φφ+-==。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解:如习题4-9图所示,外圆公差T d =0.1mm ;内孔公差:T D =0.025mm 。

由外圆公差引起的工件中心的变化量可按教材p160公式(4-17)计算:

1010.11110.020712sin(/2)2sin(90/2)d

dw T α?????=-=-=????????

mm 考虑外圆和内孔无同轴度误差,所以孔的公差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为:

20.0250.012522

D dw T ?===mm 所以,该工序尺寸H 的定位误差为:12()0.03321dw dw dw H ?=?+?=mm 。

4-10 按习题4-10图所示方式定位加工孔0.045020mm φ+,

要求孔对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φ。已知:00.1460mm, (300.07)mm

d b φ-==±。试分析计算此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习题4-9图 习题4-10图

解:如习题4-10图所示,0.14mm, 0.045mm, 0.14mm d b T T T φ===,

只考虑V 型块定位时,定位误差按教材p160公式(4-17)计算:

010.141110.028992sin(/2)2sin(90/2)d

dw y T α-?????=-=-=??????

??mm 当尺寸b 变化时,在x 方向产生的误差为:

0.14dw x b T -?==mm

两部分作用几何和为实际的定位误差,

0.1430dw ?==

=mm

4-11 习题4-11图所示工件以大外圆表面及端面M 作定位表面,在小外圆上铣键槽,

要保证尺寸H 、L 。已知:0000.1510.1220.1655mm, 40mm, 60mm

A d d φφ---===,大、小外圆的同轴度误差o 0.05mm, =90t α=,试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定位误差。

习题4-11图

解:该题与4-9题类似,不过要考虑在直径方向同轴度的影响。

T d 1=0.12mm ;T d 2=0.16mm 。

外圆d 2产生的定位误差按教材p160公式(4-17)计算:

2010.161110.033142sin(/2)2sin(90/2)d

dw d T α-?????=-=-=????????

mm 外圆d1产生的定位误差为:11/20.06dw d d T -?==mm ;

同轴度产生的定位误差为:0.05dw t -?=mm ;

所以,该工序工位误差为:210.14314dw dw d dw d dw t ---?=?+?+?=mm 。

4-12 习题4-12图所示工件采用V 形块(夹角o 90α=)定位,加工两个直径为φ

10mm 的小孔。已知:外圆直径尺寸0

0.180d φ-=mm ,内孔尺寸0.2050D φ=mm ,内孔与外

圆的同轴度误差t =0.05mm ,内孔中心线是工序尺寸R 的工序基准,o 30β=。试分析计

算加工O 1孔的定位误差。

习题4-12图

解:根据题意,T d =0.1mm ,T D =0.2mm 。定位误差分为几个部分。

外圆引起的定位误差按教材p160公式(4-17)计算:

1010.11110.020712sin(/2)2sin(90/2)d

dw T α?????=-=-=????????

mm 同轴度引起的定位误差为:20.05dw t ?==mm 。

考虑到R 和β没有误差,所以O 1的定位误差与O 相同;定位误差为

120.020710.050.07071dw dw dw ?=?+?=+=mm 。

4-13 在三台车床上分别加工三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测量,三批工件分别产生了如习题4-13图所示的形状误差,试分析产生上述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习题4-13图

解:产生图a)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刚性差,而机床刚性很好;

产生图b)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刚性好,但机床主轴、尾座刚性均较差;

产生图c)的原因主要是:工件和机床主轴刚性都很好,但机床尾座刚性较差。刀具磨损有一定的影响,但磨不了这么快;磨损影响在切削多个工件才能反映出来。

4-14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习题4-14图所示轴类工件的外圆φ,若机床几何精度良好,试分析磨外圆后A-A 截面的形状误差,要求画出A-A 截面的形状,并提出减小上述误差的措施。

习题4-14图

解:若工件刚性差,机床刚度好,A-A 截面尺寸会增大;若工件刚性好,机床主轴、尾座刚性差,则A-A 截面尺寸也会变大;若上述两种情况都发生,则A-A 截面尺寸还是会直径增大,形状误差不明显。

改进措施是增大机床主轴、尾座的刚度,增加工件的刚度。

4-15 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k 主轴=5000N/mm ;k 刀架=23330 N/mm ,k 尾座=34500N/mm 。今在该车床上采用前、后顶尖定位车一直径为00.250φ-mm 的光轴,

其径向力F p =3000N ,假设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试求:1)车刀位于主轴箱端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2)车刀处在距主轴箱1/4工件长度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3)车刀处在工件中点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4)车刀处在距主轴箱3/4工件长度处工艺系统变形量;5)车刀处在尾架处工艺系统的变形量。完成计算后,再徒手画出该轴加工后的纵向截面的状。

解:

4-16 按习题4-16a)图的装夹方式在外圆磨床上磨削薄壁套筒A ,卸下工件后发现工件呈鞍形,如习题4-16b)图所示,试分析产生该形状误差的原因。

习题4-16图

解:产生上述图b)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磨床主轴和尾座刚度不足,当砂轮移动到主轴或者尾座处时,出现让刀现象,所以造成在工件两端直径增大。

4-17 在卧式铣床上按习题4-17图所示装夹方式用铣刀A 铣键槽,经测量发现,工

件右端处的槽深大于中间的槽深,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习题4-17图

答:如习题4-17图,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铣床主轴刚性不足,当铣刀移向主轴时,出现主轴让刀现象,故造成工件中部槽变浅,而右边一开始进刀深度是够得,当铣刀移向主轴时,主轴让刀,槽深变浅。改进措施是增大铣床主轴的刚性。

4-18 何谓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在切削加工时,待加工表面有什么样的误差已加工表面必然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就是误差复映现象。

Fp

Fp y n

Fp c Fp C f v K C k k ε==系系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和进给量f 切削速度v c 等有关。

4-19 在车床上车一短粗轴圆柱表面。已知:工艺系统刚度k 系统=20000N/mm ,毛坯

待加工面相对顶尖孔中心偏心误差为2mm ,毛坯最小背吃刀量a p min =1mm ,1500Fp Fp y n

Fp c Fp C f v K =N/mm 。问第一次走刀后,加工表面相对顶尖孔中心的偏心误差是多大?至少需要切几次切削才能使加工表面相对顶尖孔中心的偏心误差控制在0.01mm 以内?

解:已知:C =1500N/mm ,k 系=20000N/mm ,2e ?==待加工面mm ;

根据p168公式(4-16)和公式(4-17),C k ε?==?已加工面

待加工面系

可以导出:150020.1520000

C k ?=?=?=已加工面待加工面系mm ; 由于系统刚度不变,第2次加工:15000.150.0112520000

C k ?=?=?=已加工面2待加工面1系mm 第3次加工:15000.011250.000820000

C k ?=?=?=已加工面3待加工面2系mm 答:需要3次走刀才能将偏心误差控制在0.01mm 以内。

4-20为什么提高工艺系统刚度首先要从提高薄弱环节的刚度入手才有效?试举一实例说明。

答:由于薄弱环节是影响机床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从提高薄弱环节的刚度入手才有较好的效果。

机床的薄弱环节如机床导轨中的楔铁就是如此。

4-21 如果卧式车床床身铸件顶部和底部残留有压应力,床身中间残留有拉应力,试用简图画出粗刨床身顶面后床身顶面的纵向截面形状,并分析其原因。

4-22 习题4-22图所示板状框架铸件,壁3薄,壁1和壁2厚,用直径为D的立铣刀铣断壁3后,毛坯中的内应力要重新分布,问断口尺寸D将会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习题4-22图

解:未切口时,残余内应力的分布是1、2受拉,3受压;当切口后,压力取消,1、2拉力释放,内应力重新平衡,故切口将会变宽。

4-23在转塔车床上加工一批套筒的内孔和外圆,问内外圆同轴度误差服从什么分布?

答:加工零件的批量较大时,内外圆同轴度误差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4-24用调整法车削一批小轴的外圆,如果车刀的热变形影响显著,使画出这批工件尺寸误差分布曲线的形状,并简述其理由。

习题4-24插图

答:调整法加工小轴外圆,当加工工件批量较大时,尺寸分布应为正态分布。如果车刀出现热变形,属于系统误差,则x 发生变化,如上图所示,但分布曲线的形状不发生变化。

4-25 车一批外圆尺寸要求为0

0.120φ-mm 的轴。已知:外圆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

根偏差0.025σ=mm ,分布曲线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3mm 。试计算加工这批轴的合格品率及不合格品率。

习题4-25插图

解:分析如上图所示,参照p184例题4-4的方法。

19.95, 0.025x σ==,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max min 19.9819.902019.983.2, 0.80.0250.025

x x x x z z σσ----======左右 合格品率为:(3.2)(0.8)0.499310.288178.741%P ??=+=+=

不合格品率为:1-P =21.259%

其中:0.5-φ(0.8)=21.19%是可以修复的;0.5-φ(3.2)=0.069%是不能修复的。

4-26 在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轴件,要求外径尺寸为)1.020(±φmm ,已知均方根偏差0.02mm σ=,试求此机床的工序能力等级?

解:工件公差为T =0.2,根据p186公式(4-28),

0.2 1.6667660.02

p T C σ===? 根据p186表4-6,该工序能力等级为1级,工艺能力足够,允许有一定的异常波动。

4-27 为什么机器零件一般都是从表面层开始破坏?

答:机器零件失效的形式为疲劳破坏、滑动磨损和滚动磨损。滑动磨损和滚动磨损是从表层开始,疲劳破坏也是从表层开始。表层的残余应力和冷作硬化使零件表面出现微小裂纹和缺陷,在载荷、摩擦作用下,这些微小裂纹和缺陷会逐渐扩展,导致机器零件失效破坏。

4-28试以磨削为例,说明磨削用量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答:在磨削过程中,适当减小砂轮磨粒的粒度,减小进给量和磨削深度,提高磨削速度,改善冷却效果,减少磨削热的影响,可以减少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4-29 加工后,零件表面层为什么会产生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

答:机械加工以后零件表层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切削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塑性变形导致表层金属位错、晶格扭曲,故产生冷作硬化现象;加工残余应力是由于加工过程中不均匀受热、不均匀冷却及金相组织变化造成的。工件表面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是机械加工之后不可避免的现象,可以通过热处理方式消除,也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减小冷作硬化的程度、控制残余应力的方向。

4-30什么是回火烧伤?什么是淬火烧伤?什么是退火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容易产生烧伤?

解:回火烧伤——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组织的烧伤。

淬火烧伤——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加之冷却液急冷,表层二次淬火的烧伤。

退火烧伤——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冷却液没有进入,表层产生退火的烧伤。

磨削加工产生烧伤的主要原因是磨削速度高,砂轮是非金属材料,导热性不好,加之冷却液很难进入磨削区域,磨削温度高,散热不好,故易产生磨削烧伤。

4-31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光轴外圆时,加工表面产生了明显的振痕,有人认为是因电动机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因砂轮不平衡引起的,怎样判别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4-32 什么是再生型切削颤振?为什么说在金属切削过程中,除了极少数情况外,刀具总是部分地或完全地在带有振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的?

4-33 从提高机床切削系统的稳定性和防振减振考虑,试分析比较习题4-33图所列两种不同车床尾座结构的优劣,为什么?图中x1为小刚度主轴方位,x2为大刚度主轴方位。

习题4-33图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4-8 一个半径为r =1m ,转速为1500r/min 的飞轮,受到制动,均匀减速,经时间t =50s 后静止,求:(1)飞轮的角加速度和飞轮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关系;(2)飞轮到静止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转数;(3)t =25s 时飞轮边缘上一点的线速率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 (1)由于均匀减速,所以角加速度不变为 2015000.5/6050r r s s s β-= =-? 由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关系得 25/0 t r s d dt ω ωβ=? ? 得 250.5(/)t r s ω=- (2) d d d d dt dt d d ωωθωω βθθ = == 25/r s d d θβθωω=? ? 解得 625r θ= 所以转数为625 (3)由于250.5(/)t r s ω=- 所以t=25s 时 12.5/25(/)r s rad s ωπ== 所以线速率为 25(/)v r m s ωπ== 角加速度大小不变 4-9 某电机的转速随时间的关系为ω=ω0(1-e -t/τ ),式中,ω0=s ,τ=,求:(1) t =时的转速;(2)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启动6s 后转过的圈数。 解 (1)t=60s 代入得 39(1)(/)8.6/e rad s rad s ω-=-= (2)由d dt ω β= 得 2 4.5t e β- = (3)由6 d dt θθω=?? 33618e θ-=+ [/2][5.87]5n θπ===

4-10 一个圆盘绕穿过质心的轴转动,其角坐标随时间的关系为θ(t )=γt+βt 3 ,其初始转速为零,求其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 由d dt θ ω= 得 23t ωγβ=+ 由于初始时刻转速为零,γ=0 23t ωβ= 4-11 求半径为R ,高为h ,质量为m 的圆柱体绕其对称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 解 建立柱坐标,取圆柱体上的一个体元,其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 2 222 m m dJ dV d d dz R h R h ρρρρθππ== 积分求得 23220001 2 R h m J d d dz mR R h πρρθπ= =??? 4-12一个半径为R ,密度为ρ的薄板圆盘上开了一个半径为R/2的圆孔,圆孔与盘边缘相切。求该圆盘对通过圆盘中心而与圆盘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解:把圆孔补上,取圆盘上一面元dS ,到转轴的距离为r ,则其转动惯量为 22dJ r dS r rdrd ρρθ== 积分得绕轴转动惯量为 23410 1 2 R J r drd R π ρθπρ==? ? 圆孔部分的绕轴转动惯量可由平行轴定理得 4 422213()()()222232 R R R R J πρπρρπ=+= 总的转动惯量为 4 121332 R J J J πρ=-= 4-13电风扇在开启电源后,经过t 1时间达到额定转速ω,当关闭电源后,经过t 2时间后停止转动,已知风扇转子的转动惯量为J ,并假定摩擦力矩和电动机的电磁力矩均为常量,求电动机的电磁力矩。 解:由转动定理得

北京交通大学信号与系统第四章典型例题

第四章 典型例题 【例4-1-1】写出下图所示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Fourier 级数。 t 周期矩形信号 分析: 周期矩形信号)(~t x 是实信号,其在一个周期[-T 0/2,T 0/2]内的定义为 ???>≤=2/ 02/ )(~ττt t A t x 满足Dirichlet 条件,可分别用指数形式和三角形式Fourier 级数表示。 解: 根据Fourier 级数系数C n 的计算公式,有 t t x T C t n T T n d e )(~ 1000j 2/2/0ω--?=== --? t A T t n d e 10j 2/2 /0ωττ 2/2/j 000e )j (ττωω=-=--t t t n n T A 2/)2/sin(00τωτωτTn n A =)2 (Sa 00τωτn T A = 故周期矩形信号)(~ t x 的指数形式Fourier 级数表示式为 t n n t n n n n T A C t x 00j 00j e )2(Sa )(e )(~ωωτωτ∑∑∞ -∞ =∞-∞=== 利用欧拉公式 2 e e )cos(00j j 0t n t n t n ωωω-+= 可由指数形式Fourier 级数写出三角形式的Fourier 级数,其为 ()t n n T A T A t x n 0001 0cos )2(Sa )2()(~ωτωττ∑ ∞ =+= 结论: 实偶对称的周期矩形信号)(~ t x 中只含有余弦信号分量。 【例4-1-2】写出下图所示周期三角波信号的Fourier 级数。 t 周期三角波信号 分析: 周期矩形信号)(~ t x 是实信号,其在一个周期 [-1/2,3/2]的表达式为

运筹学典型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60分) 1、已知线性规划(20分) MaxZ=3X1+4X2 X1+X2≤5 2X1+4X2≤12 3X1+2X2≤8 X1,X2≥0 其最优解为: 基变量X1X2X3X4X5 X33/2 0 0 1 -1/8 -1/4 X25/2 0 1 0 3/8 -1/4 X1 1 1 0 0 -1/4 1/2 σj 0 0 0 -3/4 -1/2 1)写出该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2)若C2从4变成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4)如果增加一种产品X6,其P6=(2,3,1)T,C6=4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为什么?解: 1)对偶问题为 Minw=5y1+12y2+8y3 y1+2y2+3y3≥3 y1+4y2+2y3≥4 y1,y2≥0 2)当C2从4变成5时, σ4=-9/8 σ5=-1/4 由于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仍然都是小于0的,所以最优解不变。 3)当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 X=9/8 29/8 1/4 由于基变量的值仍然都是大于0的,所以最优解的基变量不会发生变化。 4)如果增加一种新的产品,则 P6’=(11/8,7/8,-1/4)T σ6=3/8>0 所以对最优解有影响,该种产品应该生产 2、已知运输问题的调运和运价表如下,求最优调运方案和最小总费用。(共15分)。 B1B2B3产量销地 产地 A1 5 9 2 15 A2 3 1 7 11 A3 6 2 8 20 销量18 12 16 解:初始解为

计算检验数 由于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小于0,所以不是最优解,需调整 调整为: 重新计算检验数 所有的检验数都大于等于0,所以得到最优解 3、某公司要把4个有关能源工程项目承包给4个互不相关的外商投标者,规定每个承包商只能且必须承包一个项目,试在总费用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各个项目的承包者,总费用为多少?各承包商对工程的报价如表2所示: (15分) 项目 投标者 A B C D 甲 15 18 21 24 乙 19 23 22 18 丙 26 17 16 19 丁 19 21 23 17 答最优解为: X=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总费用为50 4. 考虑如下线性规划问题(24分)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18 1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2 0 0 11 A 3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7 12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0 2 2 11 A 3 0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土力学》第四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四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第4章土中应力 一填空题 1.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 4.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 二选择题 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A )。 (A)基底压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基底净反力; (D)附加应力 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B )。 (A) =静水压力 (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 } (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 (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 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C )。 (A)静水压力 (B)总应力 (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 (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 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 )。 &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 (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 (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 (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 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 )。 (A)有效应力; (B)总应力; (C)附加应力; (D)孔隙水压力 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B )。 (A)72kPa ;(B)36kPa ; (C)16kPa ; (D)38kPa

! 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 )。 (A)91kPa ;(B)81kPa ; (C)72kPa ; (D)41kPa 8.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 C )。 (A) ;(B)230 kPa ;(C)233 kPa ; (D)236 kPa 9.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 )。 (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 (C)有效应力;(D)附加压力 10.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则该点的侧向自重应力为( D )。 (A)60 kPa ;(B)50 kPa ;(C)30 kPa ;(D)25 kPa " 11.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C )。 (A)基底压力;(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应力; (D)基底净反力 12.计算基础及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C )。 (A)17 kN/m3;(B)18 kN/m3;(C)20 kN/m3; (D)22 kN/m3 13.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若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则偏心距与矩形基础长度的关系为( A )。 (A); (B) ; (C) ; (D) 14.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 )。 (A)3b ;(B)4b ; (C)5b ; (D)6b ; # 15.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方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 )。 (A) ; (B)2b ; (C) ;(D)3b ; 16.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 B )。 (A)两基础基底下z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大尺寸基础角殿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焦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17.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 A )。(A)没有影响; (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 18.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 D )。 (A)圆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条形均布荷载 (D)无穷均布荷载 19.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 C )。 (A)湿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天然重度 20.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0=P—m d,d为( D )。 (A)基础平均深度 (B)从室内地面算起的深度 ^ (C)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深度 (D)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埋深,对于新填土场地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三、判断改错题 1.×,均呈线性增长。 2.√

初中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中)典型例题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中?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唐荣德 典型例题 1.实验室用 g 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设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制得氯化锌的质量为y ………设未知量, Zn +2HCl = ZnCl 2+H 2?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65 136 2 …………写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 g y x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数 g 7.365=y 136,y =65 g 7.3136?=7?7g …………列比例式,求解 g 7.365=x 2, x =65 g 7.32?=0?1 g 答:制得氢气 g ,氯化锌 g ,………写出简要答案。 2.对于反应:X 2+3Y 2=2Z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D ? A ? 若X 2的式量为m ,Y 2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3n ? B ? 若m g X 2和n g Y 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 +n ? g Z C ? 若m g X 2完全反应生成n g Z ,则同时消耗?m -n ? g Y 2 D ? Z 的化学式为XY 2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 、C 正确。由原子守恒,可得出Z 的化学式为XY 3,故D 错。由题意知,反应物的总质量为m +3n ,而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m +3n ?,显然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A 是错的。 答案:AD 。 3.反应:A +3B =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B ) A. 14∶3∶7 B. 28∶2∶17 C. 1∶3∶2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 为 g -7 g = g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粒子数之比,可得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 A ∶M B ∶M C =715852 13∶∶..=7∶∶=28∶2∶17。 答案:B 。 4.将金属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质量在冷却后没有变化,求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Mg(OH)2MgO +H 2O]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混合物总质量不变。剩余物为MgO ,故MgO 中Mg 元素的质量分数即为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第4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习题解答05

4.1如图4.3(a)所示的凸轮机构推杆的速度曲线由五段直线组成。要求:在题图上画出推杆的位移曲线、加速度曲线;判断哪几个位置有冲击存在,是刚性冲击还是柔性冲击;在图示的F 位置,凸轮与推杆之间有无惯性力作用,有无冲击存在? 图4.3 【分析】要正确地根据位移曲线、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中的一个画出其余的两个,必须对常见四推杆的运动规律熟悉。至于判断有无冲击以及冲击的类型,关键要看速度和加速度有无突变。若速度突变处加速度无穷大,则有刚性冲击;若加速度的突变为有限值,则为柔性冲击。 解:由图4.3(a)可知,在OA段内(0≤δ≤π/2),因推杆的速度v=0,故此段为推杆的近休段,推杆的位移及加速度均为零。在AB段内(π/2≤δ≤3π/2),因v>0,故为推杆的推程段。且在AB段内,因速度线图为上升的斜直线,故推杆先等加速上升,位移曲线为抛物线运动曲线,而加速度曲线为正的水平直线段;在BC段内,因速度曲线为水平直线段,故推杆继续等速上升,位移曲线为上升的斜直线,而加速度曲线为与δ轴重合的线段;在CD段内,因速度线为下降的斜直线,故推杆继续等减速上升,位移曲线为抛物线,而加速度曲线为负的水平线段。在DE段内(3π/2≤δ≤2π),因v<0,故为推杆的回程段,因速度曲线为水平线段,故推杆做等速下降运动。其位移曲线为下降的斜直线,而加速度曲线为与δ轴重合的线段,且在D和E处其加速度分别为负无穷大和正无穷大。综上所述作出推杆的速度v及加速度a线图如图4.3(b)及(c)所示。 由推杆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知,在D及E处,有速度突变,且相应的加速度分别为负无穷大和正无穷大。故凸轮机构在D和E处有刚性冲击。而在A,B,C及D处加速度存在有限突变,故在这几处凸轮机构有柔性冲击。 在F处有正的加速度值,故有惯性力,但既无速度突变,也无加速度突变,因此,F处无冲击存在。 【评注】本例是针对推杆常用的四种运动规律的典型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常用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线图熟练,特别是要会作常用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线图。 4.2对于图4.4(a)所示的凸轮机构,要求: (1)写出该凸轮机构的名称; (2)在图上标出凸轮的合理转向。 (3)画出凸轮的基圆; (4)画出从升程开始到图示位置时推杆的位移s,相对应的凸轮转角?,B点的压力角α。 (5)画出推杆的行程H。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一、寻找规律: (1) 2 n n - ◆ 数线段条数:线段上有n 个点(包括线段两个端点)时,共有(1) 2 n n -条线段 ◆ 数角的个数:以0为端点引n 条射线,当∠AOD<180°时, 则(如图)?小于平角的角个数为(1) 2 n n -. ◆ 数直线条数:过任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n 点一共可画(1) 2 n n -条直线. ◆ 数交点个数:n 条直线最多有(1) 2 n n -个交点. ◆ 握手问题:数n 个人两两握手能握(1) 2 n n -次. 二、基本概念 1.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道横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 线段的特点:是直的,它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的特点:是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的特点:是直的,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2.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因为AM=BM=12 AB ,所以M 是线段AB 的中点. (2)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M=BM=12 AB 或AB=2AM=2BM . 3.角 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角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6.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其中“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惟一性”. 7.线段的性质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三、线段、角的表示方法 线段的记法: 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AOB ; 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 ; 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a; 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学表示:∠1。 四、线段、角的比较 度量法 叠合法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法: O A 顶点 边 边 B a 1 O A 射线OA A B a 直线AB 直线a

高等代数-第4章习题及解答

第四章 多项式 4.1习题 ,()() ,..(-)-(-)()()-(-)()--(-)(-)Z a c ad bc q Z s t ad bc q a c a c b d ab cd ad bc a c b d ab cd a c q a c b d q ab cd ∈-+∴?∈+==++=++=+1. 设a,b,c,d 已知(a-c)(ad+bc),求证(a-c)(ab+cd)证明: 又由 () 得 ()() 即 ,,-()() b d q Z b d q Z a c ab c d ∈∴+∈-+ 即有 121212,65(-3)13,65(-2)5,65-,65(-3)13(-2)571865-(6528)65(-65)-2828 m m m m r c c m c m c c c m m r ????+?==-+∴=2. 一个整数被5除余3,被13除余2,求它被65除的余数解:设所求数为由题知 即 有 令 ,, 则有 故有 1723582957,581-143,-143202,0231414a b a b a b a b b a b a b a ==-=-==-=-=-=-=+=?+=?+3. 对于下列的整数,分别求出以除所得的商和余数: (1), (2), (3), (4)解:)由带余除法,可表示为 故商为,余数为; )同理得 故商为,余数为; )由 知商为,余数为; 49595b a =+ )由 知商为,余数为。 .()001a b a b b aq q Z b q b a q q a b ≠≤=∈≠∴≠∴=≥∴≤4. 证明:若a b,b 0,则证明:由 可得 又 又 1,) 1. b ∈=1 1 1115. 设a,b 是不全为零的整数,且a=da ,b=db ,d,a ,b Z.证明d 是a 与b 的一个最大公因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运筹学例题解析

(一)线性规划建模与求解 B.样题:活力公司准备在5小时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1 单位分别消耗2小时、1小时。又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乙产品的产量应该至少是甲产品产量的3倍。已知甲、乙两种产品每销售1单位的利润分别为3百元和1百元。请问:在5小时内,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单位,才能够使得总销售利润最大 要求:1、建立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2、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和最大销售利润值,并写出解的判断依据。如果不存在最优解,也请说明理由。 解:1、(1)设定决策变量: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1 、x 2 单位 。 (2)目标函数: max z=2 x 1+x 2 (3)约束条件如下:1221 12 25..3,0+≤??≥??≥?x x s t x x x x 2、该问题中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和顶点见图1所示,其中可行域用阴影部分标记,不等式约束条件及变量约束要标出成立的方向,目标函数只须画出其中一条等值线, 结论:本题解的情形是: 无穷多最优解 ,理由: 目标函数等值线 z=2 x 1+x 2与约 束条件2 x 1+x 2≤5的边界平行 。甲、乙两种产品的最优产量分别为 (5,0)或(1,3)单位;最大销售利润值等于 5 百元。 (二)图论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样题 A.正考样题(最短路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清华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第三版267-268页例 13)某企业使用一台设备,每年年初,企业都要做出决定,如果继续使用旧的,要付维修费;若购买一台新设备,要付购买费。但是变卖旧设备可以获得残值收入,连续使用1年、2年、3年、4年以上卖掉的设备残值分别为8万元、6万元、3万元和0万元。试制定一个5年的更新计划,使总支出最少。已知设备在各年的购买费与维修费如表2所示。要求:(1)建立某种图论模型;(2)求出最少总支出金额。

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四 3、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的动态链接? 答:(1)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 (2) 装入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3) 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 6、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答:(1)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在系统中只有若干个小的分区,即使它们容量的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这种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为“零头”或“碎片”。为了消除零头所以要引入动态重定位。 (2)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14、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需要。 答:1) 方便编程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是从0 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因此,希望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

第4章习题及解答

第4章习题及解答 4.1 用门电路设计一个4线—2线二进制优先编码器。编码器输入为3210A A A A ,3A 优先级最高,0A 优 先级最低,输入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出为10Y Y ,反码输出。电路要求加一G 输出端,以指示最低优先级信号0A 输入有效。 题4.1 解:根据题意,可列出真值表,求表达式,画出电路图。其真值表、表达式和电路图如图题解4.1 所示。由真值表可知3210G A A A A =。 (a)0 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 1 0 0 11 0 1 01 0 1 11 1 0 01 1 0 11 1 1 01 1 1 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0001111101011 000010 3A 2A 1A 0A 1Y 0Y G 真值表 1 Y 3A 2 A 1 A 0 Y G A 00 01 11 10 001 00011110 00000001101 1 1 3A 2 A 1A 0 A 03231 Y A A A A =+00 01 11 10 000 00011110 00100001110 3A 2 A 1A 0 A 132 Y A A =(b) 求输出表达式 (c) 编码器电路图 图 题解4.1

1

4.3 试用3线—8线译码器74138扩展为5线—32线译码器。译码器74138逻辑符号如图4.16(a )所示。 题4.3 解:5线—32线译码器电路如图题解4.3所示。 EN A 0 A 1A 2 A 3A 4 图 题解4.3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代数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docx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代数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意义:能把数和数量关系一般化地、简明地表示出来 用字母表示数 举例如用“ a+b=b+a”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就非常地简洁明了 代数式概念: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这里的运算是指 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特别规定: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称为代数式 意义:代数式可以简明地、具有普遍意义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 列代数式:特别注意找规律这种类型的题目 直接代入法 代数式的值 整体代入法 定义: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规定:单 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代数式 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的次数 整式多项式定义: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的命名:几次几项式 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为一项的过程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 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 括号前是“—” ,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整式的加减 整式加减的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关于整式加减的简单应用:如求图形的面积等 单项式 整式 关于代数式分类的拓展代数式 有理式 多项式 分式 无理式 (被开方数含有字母 )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一、市场对I、II两种产品的需求量为:产品I在1-4月每月需10000件,5-9月每月需30000件,10-12月每月需100000件;产品II在3-9月每月需15000件,其它月份每月需50000件。某厂生产这两种产品成本为:产品I在1-5月内生产每件5元,6-12月内生产每件4.50元;产品II在1-5月内生产每件8元,6-12月内生产每件7元。该厂每月生产两种产品能力总和应不超过120000件。产品I容积每件0.2立方米,产品II容积每件0.4立方米,而该厂仓库容积为15000立方米,要求:(a)说明上述问题无可行解;(b)若该厂仓库不足时,可从外厂借。若占用本厂每月每平方米库容需1元,而租用外厂仓库时上述费用增加为1.5元,试问在满足市场需求情况下,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总的生产加库存费用为最少。 解:(a) 10-12月份需求总计:100000X3+50000X3=450000件,这三个月最多生产120000X3=360000件,所以10月初需要(450000-360000=90000件)的库存,超过该厂最大库存容量,所以无解。 ? ?(b)考虑到生产成本,库存费用和生产费用和生产能力,该厂10-12月份需求的不足只需在7-9月份生产出来库存就行, 则设x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1的数量,y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2 的数量,zi,wi分别为第i个月末1,2的库存数s1i,s2i分别

为用于第i+1个月库存的原有及租借的仓库容量m3,可建立模型: Lingo 程序为 MODEL: sets: row/1..16/:; !这里n 为控制参数; col/1..7/:; AZ(row,col):b,x; endsets 1211 127777778 7887898998910910109101110111110111211min (4.57)( 1.5) 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i i i i i i z x y s s x z y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st x z ===+++-=→-=+-=→+-=+-=→+-=+-=→+-=+-=→+-=+∑∑1211121100005000 120000(712)0.20.415000(712)0i i i i i i i y w x z i z w s s s i ?????????=→+=??+≤≤≤?+=+??≤≤≤???变量都大于等于

第4章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4.1 解释下列术语 ?存储器最大频宽-存储器连续工作时所能达到的频宽。 ?存储器实际频宽-存储器实际工作时达到的频宽,它一般小于存储器最大频宽。 ?模m交叉编址-交叉访问存储器由多个存储体(m个存储模块)组成一个大容量的存 储器,对多个存储体的存储单元采用交叉编址方式,组成交叉访问存储器。通常有两种交叉编址方式,一是地址的高位交叉编址,一般使用较少转型是低位交叉编址,即由m个存储体组成的低位交叉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地址的低log2m位称为体号k,高log2n 位称为体内地址j,存储单元地址A的计算公式为:A=m×j×k。若已知地址A,可计算出对应的体号k=A mod m,体内j=[A/m]地址。高位交叉编址主要用于扩展常规主存的容量,而低位交叉编址主要用于提高常规主存的访问速度。 ?程序局部性-程序中对于存储空间90%的访问局限于存储空间的10%的区域中,而另 外10的访问则分布在存储空间的其余90%的区域中。这就是通常说的程序局部性原理。访存的局部性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局部性:如果一个存储项被访问,则可能该项会很快被再次访问;二是空间局部性:如果一个存储项被访问,则该项及其邻近的项也可能很快被访问。 ?虚拟存储器-即“主存-辅存”存储层次,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主存容量的不足,可 以为程序员提供大量的程序空间。其部分功能采用硬件,其余则由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软件来实现,对于系统程序员不透明。 ?段式管理-把主存按段分配的存储管理方式。它是一促模块化的存储管理方式,每个 用户程序模块可分到一个段,该程序模块博只能访问分配给该模块的段所对应的主存空间。段长可以任意设定,并可放大和缩小。系统中通过一个段表指明保段在主存中的位置。段表中包括段名(段号)、段起点、装入位和段长等。段表本身也是一个段。 段一般是程序模块划分的。 ?页式管理-把虚拟存储空间和实际存储空间等分成固定大小的页,各虚拟页可装入主 存中的不同实际页面位置。页式存储中,处理机逻辑地址由虚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实际地址也分成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由地址映像机构将虚页号转换成主存的实页号。页式管理用一个页表,包括页号、每页在主存的起始位置、装入位等。页表是虚页号与物理页号的映射表。页式管理由操作系统进行,对应用程序员是透明的。

计量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四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假设在模型i i i i u X X Y +++=33221βββ中,32X X 与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于是有人建议你进行如 下回归: i i i i i i u X Y u X Y 23311221++=++=γγαα (1)是否存在3 322????βγβα ==且?为什么? (2)1 11???βαγ会等于或或两者的某个线性组合吗? (3)是否有()()()()3 3 2 2 ?var ?var ?var ?var γβα β==且? 练习题参考解答: (1) 存在3 322????βγβα==且。 因为()()()() ()()() 2 3223223232322?∑∑∑∑∑∑∑--= i i i i i i i i i i i x x x x x x x y x x y β 当 32X X 与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时,离差形式的032=∑i i x x 有()()()()222223222322 ??αβ=== ∑∑∑∑∑∑i i i i i i i i x x y x x x x y 同理有:3 3??βγ= (2) 1 11???βαγ会等于或的某个线性组合 因为 12233???Y X X βββ=--,且122??Y X αα=-,133??Y X γγ=- 由于3322????βγβα ==且,则 112222 2 2 ?????Y Y X Y X X αααββ-=-=-= 则 11 122332 3112 3 ???????Y Y Y X X Y X X Y X X αγβββαγ--=--=--=+- (3) 存在()()()()3 3 2 2 ?var ?var ?var ?var γβα β==且。 因为()() ∑-= 223 2 22 2 1?var r x i σβ 当023=r 时,() ()()2222 2 23 222 2 ?var 1?var α σσβ== -=∑∑i i x r x 同理,有()()3 3 ?var ?var γβ= 在决定一个回归模型的“最优”解释变量集时人们常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在逐步回归中既可采取每次引进一个解释变量的程序(逐步向前回归),也可以先把所有可能的解释变量都放在一个多元回归中,然后逐一地将它们剔

第四版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P47 1.1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in z=23 466 ..424 ,0 x x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MABCN,且可知线段BA上的点都为 最优解,即该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这时的最优值为 min 3 z=2303 2 ?+?= P47 1.3 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ax z=10x5x 349 ..528 ,0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OABCO,且可知B点为最优值点, 即 1 12 122 1 349 3 528 2 x x x x x x = ? += ?? ? ?? +== ?? ? ,即最优解为* 3 1, 2 T x ?? = ? ?? 这时的最优值为 max 335 z=1015 22 ?+?=

单纯形法: 原问题化成标准型为 121231241234 max z=10x 5x 349 ..528,,,0x x x s t x x x x x x x +++=?? ++=??≥? j c → 10 5 B C B X b 1x 2x 3x 4x 0 3x 9 3 4 1 0 0 4x 8 [5] 2 0 1 j j C Z - 10 5 0 0 0 3x 21/5 0 [14/5] 1 -3/5 10 1x 8/5 1 2/5 0 1/5 j j C Z - 1 0 - 2 5 2x 3/2 0 1 5/14 -3/14 10 1x 1 1 0 -1/7 2/7 j j C Z - -5/14 -25/14

第四章部分习题解答

第四章部分习题解答 习题一 (P215) 4.已知从曲线的切线到切点的向径所成的角为定角α, 求该曲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解:设所求曲线的方程为)(x f y =,切点为),(y x M , 则有x y y y x y ?'+'-=α1tan ,即α+α-='tan tan y x x y y 。 5.设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作直线运动,假定有一个和时间成正比的拉力作用在它上面,同时质点又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作用,试求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 解: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有两个: 一个是t k F 11=(1k 为正的常数); 一个是v k F 22-=(2k 为正的常数),2F 的方向与质点运动的方向相反。 因此作用在质点上的力v k t k F F F 2121-=+=。 另一方面,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dt dv m ma F ==, 故得微分方程:v k t k dt dv m 21-=。 习题二 6.一曲线通过点(2,3),它在两坐标轴间的任意切线线段被切点所平分, 求此曲线的方程。 解:设所求切线方程为)x (f y =,切点为)y ,x (M ,则由题意可知: 切线与x 轴的交点为)0 ,x 2(A ,切线与y 轴的交点为)y 2 ,0(B , 故得微分方程: x 200y 2dx dy --=,即x y dx dy -=,且3y 2x ==。 分离变量,得x dx y dy -=,两端积分得C xy =。

代入初始条件3y 2x ==,得6C =,故所求曲线的方程为6xy =。 7.一汽船在h km 10的速度运动时停止了发动机,经过s 20后船的速度减至h km 6,已知水的阻力与汽船运动的速度成正比,试问发动机停止min 2后船的速度是多少? 解:设汽船在发动机停止t 小时后的速度为)h km (v ,则有 kv dt dv m -=,且10v 0t ==。解方程得通解:t m k Ce v -=, 把10v 0t ==代入上式,得10C =,故t m k e 10v -=。 把6v 360020 t ==代入上式,得360020m k e 106?-=, 解得35ln 18035ln 360020m k =?=,故t 35 ln 180e 10v -=。 当)h (301602t ==时,35 ln 630135ln 180e 10e 10v -?-==467.0)5 3(106≈=)h km (。 8.镭的衰变规律是:衰变速度与镭的剩余量成正比,已知镭的原有量为o m ,经过1600年后,只剩下原有量的一半,求镭的衰变规律。 解:设镭的衰变规律为)t (m m =,则有 km dt dm -=,o 0t m m ==,o 1600t m 21m ==。 解之得方程的通解k t Ce m -=, 把o 0t m m ==代入通解得o m C =,故k t o e m m -=。 把o 1600t m 2 1m ==代入上式,得k 1600o o e m m 21-=, 16002ln k =, 故镭的衰变规律为t 16002ln o e m m -=,即1600t o )2 1(m 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