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 旅游法总论

第一章 旅游法总论

第一章  旅游法总论
第一章  旅游法总论

第一章旅游法总论

本章考点分析

一考核目的

本章考察学生对旅游法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对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旅游法制建设的掌握情况,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旅游行政部门的认识。

二考核重点

我国法律兑旅游反面事项的相关规定,旅游法的产生及发展,我国的旅游法治建设,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模式,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保护。

三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旅游法调整的对象,记忆我国旅游法治建设的特点以及我国在家人WTO时就旅游业作出的承诺,掌握旅游执法的一般问题。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的本质在于(A )

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形式

B 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法规

C 法具体地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D 法具有强制性

2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先后颁布过一个宪法文件和(C )宪法

A两部B三部C四部D五部

3饭店业与(B )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娱乐业C旅游饮饮业、旅游购物业

B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D旅行社业、旅游饮食业

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体现了公民的( A )

A人身自由权利 B 政治权利 C 经济权利 D 平等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宪法规定,保护(BCD )等特殊主体的权利。

A企事业单位C华侨、归侨和侨眷

B妇女、儿童、孕妇、老人 D 婚姻、家庭

2 在我国旅游法律中,能够作为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当事人主要有(ABD )A国内旅游者和海外旅游者 C 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

B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 D 旅游行政主管机构

3从法律渊源的角度来看,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BC )

A《旅行社管理条例》 C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B《导游人员管理条例》D《国家旅游局局长令》

4根据《民法通则》第36条的规定,法人的特征包括(ABCD )

A依法成立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B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 我国立法权限的特殊情况,是指在立法体制立法权限。其主要表现为(ABC )A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权限C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限

B经济特区的特别规定D中央的特殊立法权限

6制定旅游行政法规的工作程序应包括(ABCD )

A制定立法计划 C 法规、规章的审议

B法规规章的起草 D 法规、规章的通过与备案

7旅游法是实施,必须遵守我国执法的两个普遍原则(AB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诚信信用原则

D 公平公正原则

8旅游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ABCD )

A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前提

B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C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D旅游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二、多项选择题

1. BCD

2. ABD

3. ABC

4. ABCD

5. ABC

6. ABCD

7. AB

8. ABCD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硅粉合作制经济是一种新的___________经济,也是一种把股份制和合作制有机结合__________实现形式。

2.遵守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几率的基本要求。

3.特别行政区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利,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__________、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___________。

4.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揭示了__________是智力国家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崇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的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_。

5.我国《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___________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__。

6.未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任何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境内居民____________业务和_________业务。

7.L字签证是发给来自中估计哦旅游、探亲或_________入境的人员,其中__________人以上组团来中国旅游的,可以发给团体旅游签证。

8.旅游法是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_____________的总称。

9.旅游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包括旅游管理、经营、参观游览等于旅游有关的活动)形成的带有旅游或体现___________的社会关系。

10.旅游法的规定,是指有__________的机关通过法定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废止旅游法律、法规的活动,是我国法律制定工作的一部分。

11.立法权限,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法律规范过程中权限的划分,即___________分别有权制定哪些规范性文件。

12.旅游部门规章由______________制定。

三、填空题

1. 集体、公有制

2. 宪法、国家的政策法令

3. 行政管理权、终审权

4.法律手段、权威

5. 非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

6. 出境旅游、边境旅游

7. 处理其他私人事务、9 8. 各种法律规范 9. 旅游活动特点 10. 立法权、制定、修改 11. 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 12. 国务院有关部、委、局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工商、税务、外汇、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与旅游经营之间的关系。()

2.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工商、文物、建设、外汇、电影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3.加入WTO,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完全产生积极的影响。()

4.我国旅游业在入世谈判中,设计饭店业、旅行社业等旅游行业。由于我国饭店业改革开放较早,总体上对其不会造成较大冲击;然而,由于我国旅行社市场一直处于高度垄断状态,入世对旅行社业的影响较大。()

5.加入WTO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旅行社经营管理经验,加速我国旅行社业与国际接轨的过程。()

6.一国的国内法要体现本国的利益,但是在统一的全球化市场面前,国内法也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条约的规定,以履行其在加入国际条约时所承诺的义务。()

7.WTO在各国的承诺文件后面,还有一个较为严密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根据此机制,无故不兑现承诺或者违反WTO原则的。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8.旅游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例如旅游管理、经营、参观游览等与旅游有关的活动形成的带有旅游或体现旅游活动特点的社会关系。()

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相互关系、比较协调、相对独立的旅游法体系。()10.以地方旅游法规为基础。“九五”期间,地方性旅游法规建设取得了大面积的突破,既反映了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从深层次反映了地方对于加强旅游法制的认识程度,构成了今后旅游立法的良好基础。()

11.在旅游法实施的过程中,旅游行政执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旅游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绝大部分旅游活动中发生的纠纷也是由旅游行政机关处理的。()

12.旅游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由旅游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3.旅游法律关系不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具有特殊的意志性。()

14.由于旅游业依托型、关联性、综合性的特点,调整旅游业的法律规范的范围比较广泛,所形成的既有横向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又有纵向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15.旅游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构成要素是主体、客体和内容。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和制约,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一

个要素变更,原来的法律关系也随之改变。()

16.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

对象。()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五、简答题:

1旅游业的发展中,需要法律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有哪些?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有哪些影响?

4加入WTO对我国旅游法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5如何理解旅游法的概念?

6简述旅游。法的调整对象。

7简述旅游法制定的概念及旅游法立法体制。

8我过立法权限的特殊情况有哪些?

9简述我过旅游立法的程序。

10我国应建立何种旅游立法体系?

11旅游法实施的原则有哪些?

12旅游法的实施包括哪些环节?

13简述旅游法律关系的含义。

14简述旅游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

15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什么?

16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

17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几种?

18旅游中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9简述旅游中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之间的区别?

20简述旅游业的法律地位。

21简述旅游业的经营者。

22简述旅游业的法律调整。

五、简答题

1. (1)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工商、税务、外汇、物价等行政主管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2)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工商、文物、建筑、外汇、电影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3)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海关、园林等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

(4)上下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5)旅游经营者相互之间、旅游经营者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既包括旅行社、住宿业、旅游车船公司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民航、铁路、园林、工艺美术等部门与旅游经营者基于平等的主体地位而产生的经济关系。

(6)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既包括旅游者在住宿、游览、餐饮、购物、乘坐交通工具、参加娱乐活动等环节中与旅游经营者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也是一种基于民事主体之间地位平等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7)中国旅游经营者与外国旅游经营者在业务交往中所产生的关系,主要包括中外合资、合作而产生的关系。

2. (1)最惠国待遇原则。根据该原则,协议的某一成员国给予某一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得低于其他任何成员国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2)国民待遇原则。该原则要求,某一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应低于其本国相同的服务或服务的提供者所享受的待遇。

(3)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终极目标,通过分阶段的谈判,协议的各成员国应履行其所承诺的义务,逐步对外国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开放市场。

(4)法规透明度原则。各国国内法的规定会影响服务贸易的发展,协议的各成员国有义务公开涉及《服务贸易总协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创造透明的市场环境。

(5)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原则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悬殊,《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不同的成员方通过对特定义务的协商,促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更多参与。

3. 加入WTO,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第一,有利于融入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旅游业所面对的市场是全球性的,我国加入WTO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市场空间。第二,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服务产业在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加入WTO,服务业将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点,这将为旅游业吸引外资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第三,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我国旅游业的服务、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增强旅游行业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

4. (1)一国的国内法要体现本国的利益,但是在统一的全球化市场面前,国内法也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条约的约定,以履行在加入国际条约时所承诺的义务。有关旅游业的立法,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必须参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未建立“平等”、“自由”、“开放”的旅游市场提供法律保证。

(2)WTO在各国的承诺文件后面,还有一个较为严密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根据此机制,无故不兑现承诺或者违反WTO原则的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3)从我国加入WTO之日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应当以WTO的原则来确定国内法;在法律的适用问题上,如果不存在事先声明保留的问题,当我国国内法的规定与WTO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有关WTO的规则将就优先使用。

总之,WTO的原则以及我国旅游领域的承诺,对我国旅游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5.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旅游法这一概念的提出,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一些旅游业发展较早、较快,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由于认识到旅游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制定了专门的旅游法律、法规,如关于旅行社、导游的法律、法规等。

在理论上旅游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所称的旅游法概念是广义的,是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6.旅游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带有旅游或体现旅游活动特点的社会关系。例如:旅游者存在旅游的需求,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提供服务,相互间即形成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买卖形式来实现的,为此,要建立合法的合同关系,这方面的法律关系主要通过《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去调整。在旅游法中还涉及一些财产关系的内容。

7.旅游法的制定,是指有关立法权的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旅游法律、法规的活动,是我国法律制定工作的一部分。

广义的立法体制,通常又称立法权限,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法律规范过程中权限的划分,即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分别有制定哪些规范性文件。

我国立法体制表现为“两级多层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拥有立法权的机关是:《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旅游法》和单行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旅游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旅游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制定;地方性旅游法规依据法规的级别、适用区域,分别由法律规定的地方权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

8.立法权限的特殊情况是指在立法体制中的特殊立法权限。其具体情形主要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权限;经济特区的特别规定;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限。

9.旅游立法程序是指拥有旅游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旅游法律、法规的工作程序。立法程序作为制定法律的工作程序,也包括修改、废止和解释法律的工作程序。

在我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法律的程序通常包括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法律和公布法律4个步骤。《旅游法》的制定也应按上述程序进行。

根据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进行政法规发布工作的通知》、国家旅游局《关于法规、规章制度和发布办法》,制定旅游行政法规的工作程序应包括:制定立法计划;法规、规章的起草;法规、规章的审议;法规、规章的通过与备案。

10.我国将要建立的旅游立法体系如下:

(1)以地方旅游法规为基础。“九五”期间,地方性旅游法规建设取得了大面积的突破,既反映了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从深层次反映了地方对于加强旅游法制的认识程度,构成了今后旅游立法的良好基础。

(2)应以部门规章为基础。部门规章制定程序相对简便,更能突出及时性,更有利于解决旅游中出现的问题。

(3)以行政法规为关键。

(4)以制定一部完备的《旅游法》为根本目标。

11.旅游法的实施,必须遵守我国执法的两个普遍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法律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调查研究,以科学的方法确认各种证据,不夸大事实,也不缩小事实。同时,实施法律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法律、法规为标准,严格区分合法与非法行为。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法律主体享受的权利均受法律保护;应尽的义务并不因其地位、条件而有所偏废,都要无条件地履行和遵守,不允许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对于违法者都要依法予以追究。

12.法律实施包括法律执行、法律遵守两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其中,公民个人、企业(如旅游者和旅行社)等主体遵守旅游法律、法规,进行旅游活动,属于“守法”的范畴。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法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司

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行为;而狭义的执法仅指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行为,即“行政执法”。我们所说的旅游执法,主要指的是旅游行政执法,即国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法规的活动。包括一般旅游行政执法和准司法性旅游行政执法活动。

13.旅游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由旅游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现实生活中,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随时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上述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一旦被旅游法律调整后,就具有旅游权利义务的内容,成为旅游法律的关系。

14.旅游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

(1)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前提。

(2)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4)旅游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

(5)旅游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具有特殊的意志性。

15.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即法律关系的实际参加者。通常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组织,要成为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6,。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通常主体都是围绕一定事物设定的权利,义务的,没有客体,主体的权利,义务就会失去目标,权利,义务是否实现无法衡量。

17,。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有以下三种:

(1)客体存在的物,是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或其他物质财富。这些物品或物质能为人们所控制,并且具有经济价值。

(2)行为,是指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服务行为指旅游业职工利用资源或设施为旅游者提供的一系列分工合作的劳务活动。管理行为指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经营单位内部行使与担负的与旅游职能相适应的管理活动。

(3)智能成果,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成果。

18.旅游中的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不作出法律规定所要求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是无效行为。违法行为是无效行为,但无效行为并不一定都是违法行为。旅游中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导游人员无资格从业,向顾客推销产品,签订合同存在欺诈,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形从而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等。

19.旅游中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在旅游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确定旅游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发生法律效力与否的根据。旅游法律关系主体有时会在旅游行为中指明一定期限,该期限的到来,便成为产生或终止旅游法律关系的前提,此即旅游中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的条件可能会成就也可能不会成就,而后者的条件必将实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旅游中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对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便具有约束力。

20.这是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位置的法律确认。旅游业的法律地位,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确定旅游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性质,作用和前景。它是旅游业在

经济生活中所处地位的法律表现。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其成绩是可喜的,又成为新的推动经济的增长点。但旅游业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行业,对外界的依赖性较大,交通,能源,客源等各个方面都对其产生制约。因此,正确认识旅游业的法律地位,对于加强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1.旅游经营者是旅游市场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关系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兴衰。旅游业的经营者包括旅游资源的维护主体,旅行社的经营者,旅游点的经营者以及交通运输的经营者等。

22,。旅游业的法律调整,是指国家运用其权力,采取一系列法律手段,对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性的调整。通过对旅游业的法律调整。使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具有法律关系的性质,成为国家所确认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社会关系,从而保证旅游业有序,稳步地发展。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我国法律对旅游业的调整,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分为两大部分:专门的旅游法律,法规和普通适用的法律,法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旅游业的法律调整具有依托性,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特征。

旅游法35条解释

如何理解《旅游法》第35条规定的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1、如何理解旅行社“指定”。 旅行社预先安排的行程中含有购物场所、另付费旅游项目,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及签订旅游合同时,因该合同及行程属于格式条款,虽经旅游者签字同意,也会被认定为旅行社“指定”,因为旅游者无法对行程和购物自费安排行使分离和单项选择权。只有旅行社与旅游者经过充分协商,在预订的行程之外另行签订了旅游者要求或同意购物的补充协议,才可被认定经双方协商一致或旅游者要求的购物、另付费项目。因此,建议旅行社在宣传、销售的旅游产品中合同和行程中不包括购物场所、另付费项目。 2、如何理解“具体购物场所”的界定 “具体购物场所”指不向当地公众开放、仅向旅行团提供购物服务(或者虽称也向当地公众开放,但由于地点偏僻,当地公众不便前往)、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市价且向旅行社返还高额回扣(即商业贿赂)的购物店。同时向当地公众开放服务,且其商品卖价与市场均价大体相当的大中型百货商店,如购物一条街、老佛爷、奥特莱斯、王府井百货、友谊商店等,不属于“具体购物场所”。参观主题加工厂、种植园、体验馆等只要其符合前述第一段定义的,也属于具体购物场所。 旅行社如何与旅游者另纸签订购物或另付费项目补充协议,以及补充协议的效力。

1、《旅游法》第35条的三个条款的逻辑关联是非常密切的,第一款是整条的关键。根据第一款的规定,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售卖旅游线路产品,不得以“指定购物”所得的商业贿赂来弥补利润。因此,只要购物安排触犯第一款的规定,即使是另纸另行约定的购物,也是违反35条的规定。 《旅游法》并没有禁止购物,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全部前提:①旅游线路卖价必须在合理以上的水平,②不得“指定”,③不得前往“具体购物场所”。 2、经过充分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签订购物或自费项目补充协议,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但应把握以下原则: (1)购物的价格要公开透明; (2)价格不得明显高于当地市场价格; (3)旅行社协助旅游者购物,但不得以不合理低价团费为诱饵,诱骗旅游者在行程中购物。 (4)同一条线路,旅行社应以相同的团费价格对外销售,不得以购物、另付费项目作为签约条件。比如签订购物、另付费项目就降低团费,如不签订购物、另付费项目就增加团费。 (5)著名收费景点应列入行程并包含在团费中(第一道门票),不应列为自费项目。 3、当前旅行社业内普遍的做法是:

经济法律法规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律法规概述 一、填空题 1.制定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包括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企业组织管理市场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社会经济保障 3.法律关系主体可以作出或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 4.要求法律关系主体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 5.要求法律关系主体不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 6.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的规范 7.规定一定范围,允许人们在这一范围内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或不为的方式法律关系中的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等的规范 8.保障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经济活力促进对外经济联系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二、判断题 1.x 2.x 3.V 4.x 5.x 6.x 7.V 8.x 9.x 10.V 三、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C 4. C 5. D 6.D 7. B 8. D 9. A 10. C 11. D 12. C 13. D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BCD 3. ABCD 4. ABC 5.ACD 6. AD 7. ACD 8. ACD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 一、填空题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根据经济法的规定, 在参加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以及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2.主体客体内容 3.决策主体管理主体运行主体消费主体监督主体 4.宏观协调行为、宏观协调行为所及的物、科学技术成果 5.国家机构依法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经济管理责任 6.宏观调控权市场管理权经济监督权 7.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8.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意志无关的客观情况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题) 一、单选题 、以下具有制定和颁布法律制度的社会主体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湖南省旅游条例》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旅游立法工作从此进入建设性发展阶段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 《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我国现行旅游法主要由()构成。 法律部门规章法规规章 、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湖南省旅游条例》 、国务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是()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新的《旅行社条例》于年()开始实施。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年月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并于()实施。 年月日年月日 年2月1日年月日 (▲)、年月日湖南省旅游局在()举行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实施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岳麓山桔子洲长沙世界之窗烈士士公园 、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物行为智力成果内容 (★)、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某四星级饭店 、来湖南旅游的美国游客、某旅行社法人名称 、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者 旅游企业旅游权利

、以下具有制定和颁布行政法规的主体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以下属于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文件的是()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反映了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要求,决定着旅游法律关系的实质。 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旅游行政管理机关 、下列不符合旅游合同客体所指的“物”的条件的是:()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商标、旅游商品 、下列符合旅游合同客体所指的“智力成果”的条件的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 、旅游商标、旅游商品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 、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旅游法律关系客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旅游法律关系主体或客体所享有的旅游权利和承担的旅游义务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 香港澳门 台湾香港和澳门 、年月日,全国导游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表彰了“全国模范导游员”和“优秀导游员”,并号召向“全国模范导游员”( )学习。 文花枝任长霞牛玉儒李素丽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属于() 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下列不是国务院颁发的法律是() 《旅行社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完整版)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 1、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都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 )和( )。 2、我国民法将法人分为法人和( )法人两大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和( )。 4、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 )和( )。 5、作为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包括市场经营行为、( )、( )和经济违法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 )、货币与有价证券、( )和管理对象。 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和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 8.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具有( )内容的经济关系。 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具体包括有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 )、( )和经国家特别授权的经济组织。 10、经济法律事实按其与经济法主体自觉意志的联系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参考答案] 1、内容客体 2、企业非企业 3、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 4、完成一定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劳务 5、经济管理行为经济仲裁、司法行为 6、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行为 7、国家 8、监督权利与义务 9、职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 10、事件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法人的论述,第()项是错误的。 A、法人必须依法设立 B、法人必须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法人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 D、法人可以承担有限责任,也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2、下列第()项经济法主体具有法人资格。 A、个体工商户 B、公司 C、农村承包经营户 D、个人合伙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 B、各种经济关系 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所引发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 D、法律事实 5、自然灾害属于()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 A、事件 B、行为 C、不可抗力 D、非故意行为 6、经济法律关系是()对特定经济关系调整的结果。 A、道德伦理 B、风俗习惯 C、经济法 D、党的纪律 7、经济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 8、()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A、国家机关 B、企业法人 C、企业内部组织 D、公民个人 9、经济权利是由()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技术的进步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 (一)1841年的活动 1.参加者的公众性 2.组织工作的严密性 3.团队规模前所未有 4.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 1.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 2.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 夜旅游 3.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 4.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 旅游指南 5.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

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 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 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 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 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 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 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 (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法全文与解读

中华人民国旅游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旅游者 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 第四章旅游经营 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 第六章旅游安全 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 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国境的和在中华人民国境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

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第二 章旅游者 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解读】:明确旅游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或旅行社有义务告知旅游活动的详细容,如路线、景点、住宿地点等。

(完整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参考课时】:72学时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 【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王雅楠、郑艳 【参与企业】:董振威、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通过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规定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和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学生能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运用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诚实、守法、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①了解并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 ②了解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宗教政策和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 ③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 ④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⑤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规制度。 ⑥了解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的相关知识。 ⑧了解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二)能力目标 ①运用旅游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②运用所学知识签订旅游合同的能力。 ③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在导游工作中正确运用及宣讲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⑤处理旅游者投诉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②端正学生在导游讲解等职业活动中的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

第一章旅游法概述(81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具有制定和颁布法律制度的社会主体是:( A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国务院 C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湖南省旅游条例》属于:( C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3、《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属于:( B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4、(C )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旅游立法工作从此进入建设性发展阶段 A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B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 C 《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D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5、我国现行旅游法主要由( C )构成。 A 法律 B 部门规章 C 法规 D 规章 6、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D ) A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B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C 《中国公 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 D 《湖南省旅游条例》 7、国务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制定的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是(B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8、新的《旅行社条例》于2009年( A )开始实施。 A 5月1日 B 3月1日 C 1月1日 D 2月1日 (▲)9、2008年11月28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并于( D )实施。 A 2008年12月1日 B 20009年1月1日 C 2009年2月1日 D 2009年3月1日 (▲)10、2009年3月1日湖南省旅游局在( C )举行了《湖南省旅游条例》实施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A 岳麓山 B 桔子洲 C 长沙世界之窗 D 烈士士公园 11、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D )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内容 (★)2、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D ) A、湖南省旅游局 B、湖南省某四星级饭店 C、来湖南旅游的美国游客 D、某旅行社法人名称 13、下列不属于旅游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D ) A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B 旅游者 C 旅游企业 D 旅游权利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核前三类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本章主要涉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内容,部分考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章考点导读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与法律责任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2008年单选题;2009年多选题;2014年多选题;2015年判断题)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统治阶级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国家意志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3)“经济”决定“政治” 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的特征

【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2014年) A.国家强制性 B.国家意志性 C.利导性 D.规范性 【答案】ABCD 【例题3·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2015年)【答案】√ 二、法的形式与分类(2007年单选题;2008年单选题;2011年单选题;2012年单选题;2013年判断题;2014年单选题、多选题;2015年单选题;2016年判断题)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外旅行 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5.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C. 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B.吃、穿、住、用、行、游 C.住、穿、用、行、游、购 D.吃、住、行、游、购、娱 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 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 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22年 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年 B.2015年 C. 2020年 D.2025年 10.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旅游法第一章 总论

《旅游法教程》讲稿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要求 《旅游法规》是旅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应用性学科: 课程的教学要求是: 1、能系统地掌握旅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理论 2、能运用旅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解决旅游及酒店经营中的法律问题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课程教材 教材:韩玉灵主编《旅游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三、教学媒体使用建议: 本课程的媒体选用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其中文字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媒体。 四、教室环节、教学方法和形式 1、较系统地课堂讲授旅游法的基本理论 2、组织学生结合旅游及酒店的实际进行课堂讨论 3、指导学生将所学得知识延用于旅游及酒店业实际工作 4、结合当前旅游及酒店业的热点问题撰写分析、讨论、评述、研究文章或提出对策 五、进度安排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72学时,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的学时,但不包括课外自学和课外作业。 六、学习方法: 1、认真看书听讲。 2、注意把书本知识与旅游实践相联系。 3、把书本知识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加深对有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把握。 第一章旅游法总论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习者要了解旅生产的背景,掌握旅游法、旅游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旅游立法的概况。 要点: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旅游法制建设;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法情况。 为了使中国旅游业获得更大发展,不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行业管理方法和手段,需要继续完善落实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而且更需要法治对旅游业保驾护航。通过加强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可以规范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节旅游法概述 一、旅游法的产生和发展 1、旅游法产生的基础条件:经济的发展 旅游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又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完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经济法律法规第一章教案

课堂教学安排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授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经济法律法规概述第一节法的一般知识 授课 课时 2学时 授课 形式 新授课 教学 资源 教案、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基本概念 了解:法律的概念;法律部门;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掌握:我国现代法律的主要形式;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2、基本原理 了解:法的本质。 3、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法律、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法的渊源概念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并能对法律规范三要素:假定、处理、制裁进行分析、识别。 过程与方法: 结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实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应当奉公守法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1、法的概念、法律规范、法的渊源 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1、法律规范 2、法的渊源 教学 方法 启示法、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课外 作业 配套习题第一章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含师生活动) 第一章经济法律法规概述 第一节法的一般知识 一、导入新课 关于法大家并不陌生,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系统地来学一下法的知识。二、讲授新课 (一)法的概念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法律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广义的法律,除了宪法和法律外,还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纸质条例和单行条例。 3.法律部门,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目前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有: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商法、军事法、经济法等。 (二)法律规范 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2.每一个法律规范通常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要素构成。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处理就是法律规范具体要求人们如何行为的部分,包括可以如何行为、应该如何行为、禁止如何行为;制裁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违反该规范时,将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3.并不是所有法律规范的三要素都明确地表述出来,有些法律规范的“假定”部分经常省略,有些法律规范则没有“处理”部分。 4.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律规范有不同的分类。通常法律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a授权性规范时规定人们可以作出或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 其作用: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去建立或改变他们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以建立和调节国家所需要的法律秩序。 其特点:具有任意性,即既不强令人们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也不禁止人们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人们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授权性规范时关于主体权利

《旅游法规概论》试卷

《旅游法规概论》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 作为旅游法律关系客体之一的工业产权包括__________和智力成果权。 2. 在狭义上,旅游业通常是指旅行社行业、旅馆业和__________。 3. 承诺是__________同意要约的表示。 4. 在旅馆法中,__________是指当顾客无力支付住房、饮食等服务费用时,旅馆有权扣留旅客的财物。 5. 国际旅行社每设立一个分社,应当增加注册资本__________万元人民币。 6.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属于__________所有。 7. 旅游者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旅行社给予赔偿时,其请求赔偿的投诉时效期间为__________天。 8. 所谓导游,是指依法取得__________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9. 初级导游的资历要求是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后工作满__________年。 10. 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规定:对每名旅客随身携带的物品的赔偿责任限额为__________计算单位。 11. 按航空法规定,乘坐中国民航的飞机,因旅客本人原因误机,应支付原票款__________的退票款。 12. 我国《文物保护法》对私人收藏文物的规定:允许私人__________文物。

13. 外国人居留证发给在中国居留__________年以上的外国人。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有效期为__________年。 15. 旅行社为旅游者办理的旅游意外保险金额,出境旅游每位旅游者不得低于__________万元 8、导游违反合同或旅程计划,擅自增加购物次数,按旅游者购物每次价款的[ ]退还。 A、10% B、20% C、30% D、40% 9、高级导游员的业绩要求是: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 ] A、90% B、85% C、95% D、100% 10、我国加入《蒙特利尔协议》的时间是[ ] A、1975年 B、1979年 C、1958年 D、1981年 11、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依法应承担责任时,对每名旅客人身伤亡饿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 ] A、1万元 B、2万元 C、3万元 D、4万元 12、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建设 B、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C、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D、保护生态平衡 13、外国人在移动性住宿工具内临时住宿,须于[ ]内向公安机关申报。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48小时

新旅游法全文及解读

新旅游法全文及解读 中华人民国旅游法 (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旅游者 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 第四章旅游经营 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 第六章旅游安全 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 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国境的和在中华人民国境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旅游者 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解读】:明确旅游者有权知悉、或旅行社有义务告知旅游活动的详细容,如路线、景点、住宿地点等。 第十条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应当得到尊重。 第十一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第十二条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三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 第十四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练习题第一章 经济基础知识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失业率 C.通货膨胀率 D.国际收支 2.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的经济指标。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3.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A.14周岁以上 B.16周岁以上 C.18周岁以下 D.18周岁以上 4.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 A.全国范围内的国民失业率 B.全国范围内的公民失业率 C.城镇登记失业率 D.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的百分比 5.在经济周期()阶段,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使消费支出增加,社会购买力上升 兴旺,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A.繁荣阶段 B.衰退阶段 C.萧条阶段 D.复苏阶段 6.在经济周期()阶段,失业人口增加,消费需求开始减少,商品滞销,生产缩减 资金周转困难,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严重下降。 A.繁荣阶段 B.衰退阶段 C.萧条阶段 D.复苏阶段 7.农、林、牧、渔业属于()。 D.第四产业 A.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 8.下列属于国民经济第二产业的是()。 B.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A.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D.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C.住宿和餐饮业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 A.经济增长 B.教育平等 C.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 2.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不正确的包括()。 A.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B.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C.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指本国居民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总值 E.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3.下列关于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有()。 A.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B.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C.经常项目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 D.资本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 E.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4.下列属于经常项目的有()。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直接投资 D.政府和银行的借款 E.企业信贷 5.下列属于资本项目的有()。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直接投资 D.政府和银行的借款 E.企业信贷 6.下列属于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的包括()。 A.自然条件 B.自然资源 C.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 D.技术 E.区域基础设施 三、判断题(对以下各小题的描述作出判断) 1.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的百分比。()

经济法第一章复习题精讲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法律基础 【考点回顾】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C.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 件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 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发布地方性法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因此A错误。行政法规是由 最高行政机关一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未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因此C 错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发布地方性法规,因此D错误。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进行分类的是()。 A.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进行分类,可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因此应 选B。 【例题?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A. 法是各阶级综合意志的体现 B. 法体现的是国家意志 C. 法必须经过国家制定才得以形成规范,因此具有国家意志性 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选项A不正确。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第一章 经济法律法规概述

第一章经济法律法规概述(时间:60分钟,总分: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17×2=34分) 1、法是()。 A.统治者意志的集中体现 B.统治者利益的集中体现 C.统治阶段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集中表现 D.全民意志体现 2、下列对法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 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包括()。 A.既有经济关系,也有政治关系 B.既有经济关系,也有行政关系 C.一切经济关系 D.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5.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A.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山东省注册会计师条列》 B.国务院制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劵法》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A.社会保障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 C.财产继承关系 D.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7.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公司法》关于“股东人数较少或者经营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的规定属于()。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强制性规范 8.我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该法律规范属于()。 A.任意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9.法律规范是构成法的基本细胞,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A.假设、制裁、处罚 B.推定、主体、制裁 C.假定、处理、制裁 D.假定、制裁、客体

2018年经济法第一章仲裁题

第一章仲裁强化练习题 一、单选 1.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由于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只对非统治阶级适用 C.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具有利导性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2.下列法的形式中,关于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 C.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法律效力低于宪法 D.行政规章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 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4.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阳光 B.有价证券 C.工程材料 D.荣誉称号 5.下列纠纷,可以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的是()。 A.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B.继承财产的纠纷 C.劳动争议 D.甲乙双方的借款合同纠纷 6.下列关于仲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B.仲裁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C.调解书经送达双方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 D.裁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7.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B、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C、仲裁的调解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D、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1名仲裁员组成 8.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修理1台精密设备的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修理的该设备 B、甲乙双方 C、乙方承接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9.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A、建筑施工 B、签订合同 C、爆发战争 D、发行股票 10.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分类中,依据的标准是()。 A、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 B、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 C、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D、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 11.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体现仲裁的原则是()。 A、自愿原则 B、一裁终局 C、两审终审制 D、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 12.甲、乙两公司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在该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甲公司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诉讼。乙公司在法院首次开庭前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协议。此时,法院应该()。 A、驳回甲公司的起诉 B、继续审理 C、征求甲公司意见后决定是否继续审理 D、与仲裁委员会协商案件管辖权后决定是否继续审理 1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14.下列有关仲裁的表述中,不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有仲裁协议 B、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 C、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仲裁必须公开进行 15.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应 D.既然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犯了法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6.根据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