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_《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小狗包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

2、理清全文的内容思路,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并探究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3、学习作者勇于自我反省、自责、敢讲真话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4、用作品中的思想认识自我、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2、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提要钩玄、细读品味、互动启发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一分钟内)

通过小狗图片直接导入。

二、作者介绍【ppt课件】

(多媒体)图片展示:巴金照片,巴金与家人,巴金一家和小狗包弟

(多媒体)文字展示: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补充材料】

关于“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苦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

(检查预习效果)

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理清情节发展脉络。(两分钟)

2、学生口述,教师帮忙整理,梳理文章结构:【多媒体板书,文本结构】

引子(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包弟来历

发展(3~5)七年相处

高潮(6~7)送走包弟

结局(8~11)深深忏悔

五、内容理解(十分钟)

1.文眼:你认为本文的文眼是哪一句?情感基调如何?

明确: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悲伤悔恨。

2.“我”为什么对包弟充满歉意?

明确:“我”为了保全自己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

3.从文中可以看出来包弟与作者相处得很好,有哪些具体表现?

(学生回到课文勾画概括,包弟其狗其事:)

例如:对陌生人吠,一声叫唤就跑开;作揖讨糖果吃;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它的镜头;

由起女士非常喜欢包弟;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等等。

4.包弟是一条怎样的狗?有何特点?请概括。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5.写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有何作用?

明确: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包弟形象更生动;

2)以包弟的聪明、可爱、通人性、有情义来反衬它悲惨的命运;

3)为下文家人对包弟的难舍和作者的歉疚、忏悔做铺垫。

六、探究作者的情感(十分钟)

1.细读文本,请找出体现作者对包弟情感的词语。

(圈点勾画,画出文中表现情感的句子)

明确:高兴,喜欢,胆战心惊,流泪,睡不好觉,轻松,沉重,羞耻,熬煎,欠债,歉意

{全文情感脉络:}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2.思考:作家写了时光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明确:说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但内心的愧疚和自责非但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睹物思人,睹物思狗,心中充满无限伤悲。加重内心的忏悔之情。

3.结合全文内容,讨论:作者为什么认为包弟的存在会影响他保全自己?

明确:包弟来历,日本种,瑞典旧主人。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由于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作者生怕自己因为养了一条跟外国有关系的狗而被污蔑为里通外国的反革命,遭受残酷的政治打击。

七、合作探究:情感评价(十分钟)

1.你的看法: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引导)自私的,可以理解。因为,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

者!

2.巴金的自我评价【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一】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巴金《最后的话》)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巴金《探索集》)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言壮语”》)

3.社会的评价【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二】

巴金先生,年届八旬,地位显赫,又是一个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处一种全民族的控诉氛围中——在这氛围里,几乎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冤屈者受难者——他却出来拷问灵魂,反省自己,这不仅表现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体现了他对那场浩劫认知的深度。他的深刻认知和情感的超越,既属于个人,又属于整个中国的知识界。巴金老是期待自己“生命开花”,而《随想录》等,正是他在晚年盛开的生命之花。人到晚年,人到显赫,还有思想之花盛开,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也是一个民族的幸运,因此,巴金先生,我们真的为他感到骄傲。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巴金】

【多媒体文字材料展示】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八、主题归纳

文章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都难以幸免,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作者呼唤人性,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九、写法探究(五分钟)

探讨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明确: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人狗同命,狗犹如此,人何以堪?!表现了作者的一段心灵历程。(写法:以小见大)

探讨2:文章开头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跟包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思路章法: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表现手法:对比——人不如狗——狗的忠诚,人的背弃。

思想内容: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这种情况在文革中是数见不鲜的,具有普遍性,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总结: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也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学习巴金先生的正义感和“以小见大”的行文技巧及自然朴实的语言特点。

十、课外作业

1、延伸阅读:巴金作品,选读

2、习作训练:(以小见大,对比)请问你曾经对动物或他人做过令你遗憾、自责、悔恨的事吗?今天,让我们向巴金先生学习,真诚地、勇敢地来说一说,写一写。

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文章结构及文章主旨的把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主题思想的把握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对反省意识深入的思考。

这篇散文文字十分平实、情节较为简单,容易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容易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他们勇于面对错误反省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别人。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一篇散文。在展示过程中,我感觉在文本的解读、教学技艺等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这篇文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充分预习,学生理清故事结构,分析感情,理解主题。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也便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将歉意作为全文的感情基调”这一问题的设置与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本课中教者注重课堂语言的锤炼,尽量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探

索和思考,并用最精炼的语言对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总结提升,给了学生以很大的启发。这样课堂时间节约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讨论充分,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

《小狗包弟》是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的自读文本,本课所属的单元主题为洞察世道沧桑。

课文通过描写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小狗包弟》练习

1.《小狗包弟》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除此之外,他还有长篇小说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又被称为“________”三部曲。

2.为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一组词填进去()

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________去。它亲热的________着,扑到他跟前,到处________,用舌头________,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

A.奔叫闻闻舔舔 B.跑喊闻闻舔舔

C.奔叫走走舔舔 D.奔哼闻闻舔舔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陈泰康农科小组”的同志们为改造黄河故道盐碱池,筚路蓝缕,舍家忘我,一干就是五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

D.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4.选出下列表述中无误的一项()

A.远在春秋时期,我国的诗歌就取得了辉煌成就,《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合称“风骚”,影响极为深远。

B.韩愈、柳宗元提倡用词典雅、讲究对偶和韵律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C.觉民、鲁妈分别是巴金的《家》和曹禺的《雷雨》中的人物。

D.《茶花女》《基督山伯爵》分别是法国大仲马、小仲马父子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分别是英国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姐妹的作品。

5.根据原文,选出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

A.在十年“文革”期间,人的尊严被严重的践踏,人自身尚且难以保全,当然也就很难照顾到一只小狗了。但是,巴金却为包弟的悲惨遭遇一直自责不休,这一方面是他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

B.包弟在那时的遭遇并不是单一的,他的悲剧其实代表了很多人所遭受的不幸。

C.巴金在怀念包弟,他同时也在怀念曾经与他患难与共、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的妻子萧珊。

D.巴金是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家,他一直对包弟愧疚不安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担心日本作家由起女士有朝一日要向他问起包弟的情况。

6.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款.(kuǎn)待揪.(qiǔ)来欠债.(zhài)

B.呻.(shēn)唤作揖.(yī)浩劫.(jié)

C.拍摄.(shè)吠.(fèi)叫解剖.(pōu)

D.萧珊.(shān)叱.(chì)骂熬煎.(jiān)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揖歉意舌头舔惊慌失措

B.厌倦说谎竹篱笆添了血迹

C.租赁虫蛀化粪池逆来顺受

D.公寓修葺俱乐部绿草如荫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______,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______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______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______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干干净净并训练简化

B.干干净净叉调教舍弃

C.清清爽爽并调教舍弃

D.清清爽爽叉训练简化

9.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

里发出呻唤

..。

B.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

..,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C.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

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

D.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

...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10.选出括号中对加点字作用或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

....”,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引用)

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

...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

C.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

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

..”了。(引用)

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

..”,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比喻)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______,______。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A.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B.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

C.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D.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

12.仿句填空,读例句①②,仿写语意侧重点不同的两个句子。

例句①: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泥土。

例句②:他像落地的枯叶,虽然自己化作了泥土,却护住了红花。

答①:

答②:

13.名句填空

1.君子食无求饱,_________________,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4.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素材积累

自审与拷问——《小狗包弟》

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在人都不能成为人、人都不能保全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失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这里面有作者对荒唐社会含泪的控诉,也有严酷的自审,更有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人敬佩。

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文学家的良心;我手写我心;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青年的启蒙老师】

巴金伴随中国走了100年了。人们仔细回视,发现他跟我们的少年、青年时代联系得这么紧密,或者说跟少年中国联系得这么紧密。

刚刚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巴金全传》的陈丹晨是当年上海的老地下党员,他以亲身经历告诉记者说:“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我们现在还没有正确估评。实际是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进而反叛封建社会和家庭。我们党是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走向革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巴老是中国革命青年的启蒙老师。“我对著名作家李健吾先生说过的话印象特别深:那时候为什么许多青年男女抱着巴老的作品,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因为他倾诉的苦闷正是年轻人的苦闷,他真诚而急于倾诉的风格正符合年轻人的态度。他们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宣泄和鼓舞,他们在巴老的作品中最早懂得了爱人和自由,从此走上了与旧社会决裂的反抗道路。

“党的文艺工作领导者、著名评论家陈荒煤曾说,他在鲁艺当教员时发现,许多青年投奔延安并不是看了马列主义书籍,而是读了巴金的作品。他们在他的作品中懂得了要反叛和

自由。那时哪里能反抗?就是延安。”

这些出于人道和爱情的反叛,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注定要与人们内心的阶级斗争说发生冲突。因而巴老的命运有了不同。陈丹晨记得,当时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丁玲对广大青年说:“你们现在不要老读巴金的作品了,要读解放区的新文艺作品。”

但广大青年对于巴金作品的热衷程度比起解放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1958年,姚文元等人巴老发起“拔白旗”运动,指责巴老的作品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说“觉慧出走以后肯定是无政府主义,不可能是革命者”。

【巴金的逸闻趣事】

不打招呼、不托人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毕业分配时,很多人为子女能分到一个好单位,到处托人走后门,然而巴金却没有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巴金90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还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

把自己的病写进小说

幼年多病的巴金,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大学。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都是如此。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家》给巴金带来家

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没饭吃也要买书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

有什么钱了。”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小狗包弟》是一篇自读文本,面对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我认为对于这课的教学,应尽量教出新意,教出特色。以下是我在《小狗包弟》的教学中所得的反思和体会。

因此我将这课的教学关键之处设为: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我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谈他们从父母或周围人口中、媒体等方面了解到的文革的相关情况,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阅读交流这篇课文的结构,再让他们关注课文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意义;最后探究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虽然我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而且课后这节课在学生中反应也很好,但我觉得还是有遗憾之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法如下:

一、现在的学生包括自己对“文革”这段历史了解都不够深入,而我在教学中却对这点有些忽略,因而造成了学生对“小狗为什么要送走”、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等现象未能真正深入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的改进方法是: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利用网络和其他途径充分查找了解“文革”的相关背景情况,进而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二、没能更有效的组织好最后的学生自我反思环节,反思不够深入,有些流于形式。这主要还是由于课前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造成的,今后应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背景。

2、理清全文的内容思路,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并探究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3、学习作者勇于自我反省、自责、敢讲真话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4、用作品中的思想认识自我、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