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

MANAGEMENT ACCOUNTING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要求

一、授课对象

《管理会计》的讲授对象为会计系会计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先修课程

《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及《微观经济学》等。

三、学分学时分配

《管理会计》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共18周课,54学时。课时分配表如下:

课程授课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是为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侧重于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为企业培养高级财会人员。

学习这门课程目的在于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求掌握预测、决策和控制理论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和参与决策,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管理会计的特点,掌握预测、决策、控制及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并能以此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管理会计要求学生不满足计账、算账,而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预测、决策及控制方法,为企业预测前景和规划未来服务。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关于本课程的总括说明,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弄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其职能及内容。

本章分别论述管理会计的概念,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二、讲授内容

(一)什么是管理会计

关于管理会计的定义,在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给管理会计所下定义尤为引人注目。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1.管理会计初级阶段

2.管理会计发展阶段

(三)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1.参与企业预测

2.参与经营决策

3.规划经营目标

4.控制经济活动

5.评价经营业绩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复习思考题:

1.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管理会计的作用有哪些?

4.试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及联系?

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说明,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成本的各种分类,掌握成本习性分析的有关内容。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成本分类

成本按不同标志有不同分类,本章介绍几种相关的分类。掌握全部的成本分类。

一、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分为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指在生产过程以外发生的有关耗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

此种分类是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基础。

二、按与产销的关系分类

成本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与产品的产销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间接成本指与产品的产销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

三、按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分为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

产品成本指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而发生的有关耗费。

期间成本指产品成本以外的其它有关耗费。

四、按可控性分类

成本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指责任中心能够预计其发生,并能控制与考核的成本。

不可控成本指责任中心不能预计其发生,并不能控制与考核的成本。

五、按习性分类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这种分类是管理会计的基础。

本节第一和第三种分类要求重点掌握,第五种分类将在下一节详细阐述。

第二节成本习性分析

一、成本习性分析的含义(掌握)

成本习性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二、成本习性分析的意义

三、成本习性分析的内容(掌握)

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相应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本节重点掌握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特点和内容。

第三节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混合成本的含义(掌握)

混合成本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相应变动,但并不与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

二、混合成本的种类(掌握)

半变动成本

半固定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契约检查法(了解)

技术测算法(了解)

直接归类法(了解)

历史成本分析法[高低点法、绘图法、回归分析法](掌握)

本章重点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特别是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

1.按经济用途是如何对成本进行分类?

2.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成本习性?为什么进行成本的习性分析?

4.什么是固定成本?它的特点及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变动成本?它的特点及内容有哪些?

6.混合成本的种类及分解方法?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变动成本法,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熟悉两种成本法的区别,了解两种成本法优缺点。

二、讲授内容

一、完全成本法概述(掌握)

二、变动成本法概述(掌握)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掌握)

(一)两种成本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二)两种成本法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构成不同

(三)两种成本法确定的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四)两种成本法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四、变动成本法优缺点(掌握)

五、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掌握)

六、两种成本法结合

本章重点内容:两种成本法的概念及计算。

复习思考题:

1.试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有何变动规律?

3.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第四章预测分析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预测分析,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的方法,了解成本预测和资金预测的原理。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预测分析的概述

一、预测分析含义(了解)

预测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过程。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有已知推测未知的过程。

二、预测分析的特点(了解)

三、预测分析一般程序(了解)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整理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分析判断验证

5.修正预测结果

四、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

1.定性预测法

2.定量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因果预测法

五、预测分析的基本内容

1.利润预测

2.销售预测

3.成本预测

4.资金预测

第二节利润预测

一、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

本量利分析基本关系式。

二、保本分析

(一)保本点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保本点指企业收入正好与支出相等,即利润为零的状态。

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用实物量表现的保本量,一种是用货币量表现的保本额。

(二)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1. 传统式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额=单价×保本量

2. 贡献毛益式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三)多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1. 多品种保本量的确定(联合单位法)

2. 多品种保本额的确定(主要产品法、分算法、加权贡献毛益率法等)

(四)与保本点有关的指标

1. 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作业率指保本点销售量(额)占现有销售或预计销售量(额)的百分数.

保本点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额)/现用销售或预计销售量(额)×100%

2.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指现用销售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的差额;

安全边际率指安全边际量(额)占现用销售或预计销售量(额)的百分数。

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五)保本图

1. 传统式

2. 贡献毛益式

3. 利量式

(六)有关因素对保本点的影响

三、利润预测

(一)利润预测的基本公式

(二)有关因素对利润的影响

(三)实现目标利润的途径

1. 单项措施

2. 多项措施

(四)利润的敏感性分析

利润的敏感性即研究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通常用敏感系数表示。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五)经营杠杆分析

1. 经营杠杆含义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销售业务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导致利润以更大幅度变动.人们将这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效应称为经营杠杆效应。

2. 经营杠杆系数及计算

经营杠杆系数又被称为经营杠杆系数率(简称DOL),是指在一般业务量基础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

3. 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衡大于1。

(2)在前后期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所以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3)成本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

(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在同一产销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越大。

本节重点掌握目标利润的确定,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和变动规律。

第二节销售预测

一、销售预测含义

二、销售预测原则

三、判断分析法

四、趋势预测法

1.算术平均法

2.加权平均法

3.指数平滑法

4.趋势直线法

五、因果预测法

本节重点掌握趋势预测法。

第三节成本预测

一、成本预测意义

二、成本预测程序

三、成本预测方法

第四节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资金需要量预测意义

二、资金需要量预测方法

本章重点:各种预测方法,特别注意利润的方法,掌握经营杠杆的涵义、计算公式及变动规律。

复习思考题:

1.预测分析含义、特点及内容?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有哪些?

3.什么是保本点?它的表现形式有几种?

4.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5.什么是保本点作业率?公式?

6.什么是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公式?

7.有几种保本图?它们的绘制方法及图的含义?

8.什么是保利点?表现形式及计算公式?

9.什么是利润敏感系数?它的计算公式?

10.什么是经营杠杆系数?它的变动规律?经营杠杆系数的用途?

11.什么是销售预测?销售预测的原则?销售预测的方法?

12.什么是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程序?成本预测的方法?

13.资金预测的意义?资金预测的方法?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短期决策,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决策成本的内涵,掌握各种短期决策的方法。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分析的含义

二、决策分析的原则

三、决策分析的程序

1.调查研究经营形势,明确经营问题

2.确定决策分析目标

3.设计各种备选方案

4.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5.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

6.组织决策方案的实施,跟踪反馈.

四、决策分析的分类

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类: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2.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3.按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分类:短期决策长期决策

4.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组合方案决策5.决策的其他分类

本节重点掌握决策分析的含义及特点.难点是决策分析的程度序

第二节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一、短期经营决策的含义

短期经营决策是指决策结果只会影响或决定企业近期经营实践的方向、方法和策略,侧重于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实施的决策。

二、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关成本:增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估算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可分成本、可延缓成本。

本节重点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专门方法

一、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是指决策人员在充分了解许多不同的备选方案而产生的预期收入与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别的基础上,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

二、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指根据各个备选方案的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确定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

三、贡献毛益分析法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由于一般不改变生产能力,固定成本通常稳定不变,故只要对产品所创造的贡献毛益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方案优劣的方法。

第四节生产决策

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二、亏损产品的决策

三、是否转产或增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四、是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

五、有关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六、零部配件取得方式的决策

七、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八、生产批量的决策

第五节定价决策

一、定价决策的范围及相关因素

垄断价格、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及可控价格的概念。

二、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分以总成本与单位成本为基础两种定价方法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供求曲线、均衡价格、价格弹性。

四、以特殊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保本定价法、保利定价法、最低极限价格定价法.

五、定价策略及应用

新产品定价策略、系列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分期收款定价策略

第六节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一、不确定型决策

是指对未来情况不能完全确定,但知道其主观概率。

这类决策可采用大中取小、小中取大、大中取大等方法。

二、风险型决策

是指对未来情况不能完全确定,但知道其客观概率。

这类决策可采用“决策树”的方法。

本章重点: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各具体短期经营决策的分析.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哪些重要因素.

2.什么是机会成本?在决策分析中为什么要考虑机会成本?

3.决策分析中所采用的成本概念与传统的成本概念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4.决策分析的一般程序怎样?

5.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试扼要说明.

6.“为了扭亏转盈,凡是亏损产品都要停产.”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7.在零部件自制外购决策分析中如何应用机会成本?试举例说明?

8.怎样确定产品的最优售价?

9.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0. 在进行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分析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选优?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长期投资决策的特点,认识长期投资决策应考虑的因素,掌握长期投资决策的方法。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一、长期投资决策含义

凡涉及投入大量资金,获取报酬的期间超过一年,并对较长时间的收支盈亏产生影响而进行的决策。

二、长期投资决策意义

三、长期投资决策分类

(一)按长期投资决策涉及的内容分类

(二)按长期投资决策影响的程度分类

(三)按长期投资决策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关系分类

第二节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含义

货币的时间价值指放弃现在使用货币的机会,可以换取按放弃时间长短计算这种牺牲的报酬,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二、为什么研究货币的时间价值

1.有助于正确进行长期投资决策

2.有利于节约使用资金

三、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有关换算

(一)计息制度

1.单利

2.复利

(二)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及现值

(三)年金终值及现值的计算

1.年金的概念:年金指每隔一定相同时期收入或支出相当金额的款项。

2.年金的种类:按收付的时间不同把年金分为四种

普通年金-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末的年金

预付年金-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初的年金

延期年金-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第一期以后某一时间的年金

永续年金-凡无限期收入或支出的年金

3.普通年金终值及现值的计算

4.预付年金终值及现值的计算

5.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

6.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

(四)应注意的问题

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2.几个系数表的关系

本节内容是基础内容,学生要熟练掌握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有关换算,特别要注意现值计算,它是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的基础。

第三节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含义

现金流量又叫现金流动,指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及现金流出的数量.

二、研究现金流量的意义

三、现金流量的内容

(一)现金流出量的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

2.流动资产投资

3.经营成本

4.各项税款

(二)现金流入量的内容

1.营业收入

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3.回收垫支流动资金

四、现金净流量的确定

(一)现金净流量的概念

现金净流量又叫净现金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二)现金净流量的计算公式

某时期现金净流量=该时期现金流入量-该时期现金流出量

建设期现金净流量=-该年投资额

经常期现金净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回收额

本节重点掌握现金流量的内容。

第四节长期决策的评价方法

一、长期决策评价方法类型

二、动态方法

1.净现值法

2.现值指数法

3.内含报酬率法

三、静态方法

1.回收期法

2.年平均投资报酬率法

四、各类方法的比较

(一)单一方案评价中各方法的比较

(二)多个方案评价中各方法的比较

本节重点掌握长期决策评价方法,特别是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第五节长期决策的案例分析

一、单一方案的决策分析

二、多方案的决策分析

第六节更新决策

一、更新决策的特点

1.不涉及收入或涉及很少收入

2.新旧机器的使用年限往往不同

二、更新决策的方法

1.年均成本法概念

2.年均成本的公式

三、应用举例

四、最佳更新期的确定

本节重点掌握更新决策的方法及应用。

第七节风险决策分析

一、风险和风险报酬

二、风险贴现法

本章重点内容: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计算,长期决策的基本方法,现金流量的分析,更新决策的方法和应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长期投资决策?它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为什么研究货币的时间价值?

3.什么是复利计算?复利终值及现值的计算公式?

4.什么是年金?年金的种类?各种年金的终值及现值的计算?

5.什么是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内容?

6.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计算公式?

7.什么是更新决策?它的特点是什么?更新决策采用的方法?

8.如何确定最佳更新期?它的意义何在?

9.如何进行风险决策?风险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第七章全面预算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全面预算,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全面预算的内容、作用,掌握预算的各种预算的编制。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全面预算概述

一、全面预算的意义和作用

全面预算就是以货币形式展示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各项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的定量说明。

全面预算的作用表现在:明确工作目标、协调部门关系、控制日常活动、考核业绩标准。

二、全面预算内容

经营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财务预算: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

专门决策预算

三、全面预算编制程序

一般按“由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编制。

四、全面预算编制期

编制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期间,通常以一年为期间,与会计年度相一致。

专门决策预算的预算期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第二节全面预算的编制

一、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安排预算期销售规模的计划.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

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售量、单价和销售收入。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安排预算期生产规模的计划。

三、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主要是用来确定预算期材料采购的数量和采购成本。

四、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用来确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水平和人工成本水平。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预算外的其他一切生产费用的预算。

六、产品成本预算

产品成本预算是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

其内容: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及期初、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七、期末存货预算

期末存货预算是反映预算期末企业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产成品存货的预计数。八、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是指预算期内属于制造业务范围以外,在销售业务及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

九、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用来反映预算期内由于营业与资本支出引起的一切现金收支及其结果的预算。

现金预算的内容: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收支差额、资金的筹集与运用。

十、预计损益表

预计损益表是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预算期内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的利润计划。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预算期末财务状况的总括性预算。

十二、预计财务状况变动表

预计财务状况变动表综合反映企业在预算期内,流动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计划。

十三、专门决策预算

第三节预算的具体方法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固定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预算。

弹性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可预见的不同业务量水平,分别确定其相应的预算额,以反映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所应开支的费用水平或收入水平。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特点、弹性成本预算编制与运用、弹性利润预算编制与运用。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是以基期成本水平为出发点,结合预算期业务量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

零基预算是指在预算编制时,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从实际需要与可

能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开支数额的大小,从而确定预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的特点、零基预算的运用。

三、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定期预算是定期编制的。

滚动预算的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始终保持一定期限。

第四节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预算编制方法

一、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解及启示

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管理价值

三、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财务分析与控制核心的原因

四、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五、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与控制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是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编制方法。

本章重点内容:全面预算的内容及编制,弹性预算的特点及编制.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全面预算?企业编制全面预算对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何作用?

2.全面预算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

3.什么是弹性预算?为什么要编制弹性预算?怎样编制弹性预算?

4.什么是零基预算?怎样编制?它具有哪些优点?

5.什么是滚动预算?它具有哪些优点?

第八章成本控制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成本控制,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掌握成本差异类型及差异的计算和质量成本控制。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广义的成本控制与狭义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作用

二、成本控制的分类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讲求效益原则、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原则、物质利益原则、例外管理原则。

四、成本控制的程序

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构成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是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其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二、标准成本的制订

标准成本是按照成本项目反映、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该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计算单的编制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成本差异的类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

一、质量与质量成本

二、质量成本的计量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企业战略管理》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的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层次;剖析了组织结构与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领导力及战略变革等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学会运用科学的的分析方法、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案,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作用)占2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60%。 六、内容提要 项目一绪论(学时6) 学习目的: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战略分析方法、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战略的概念、战略的结构、战略经营单位。 学习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3.了解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5.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6.掌握战略管理的特点。 7.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 8.了解战略分析方法。 9.了解战略选择及评价的方法。 10.了解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 11.了解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二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设置说明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开僻了另一片天地,由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具有服务性工业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就越需要企业管理,毕竟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此,在有关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这门课,目的是为了在培养更多“懂管理的技术维修人员”的同时也培养更多“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高职高专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维修企业管理知识。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 1.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1.2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 1.3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厂长/经理负责制 1.4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正确认识将来工作后自己的工作性质。 第二章企业经营管理 2.1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2.2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2.3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充分准备。 第三章生产技术管理 3.1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 3.2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 3.3汽车预防维修制度 3.4汽车的维护和修理 3.5汽车检测与诊断 3.6汽车维修企业的科技管理 3.7技术责任事故及处理 了解汽车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重点掌握汽车的维修和修理及检测与诊断等。 第四章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4.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概述 4.2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4.3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4.4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检验 4.5汽车修竣出厂规定与验收标准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企业的质保体系有一定的理解。 第五章维修物资及设备管理 5.1汽车维修物资管理 5.2汽车维修设备管理 都作为简单掌握内容 第六章企业财务管理 6.1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管理 6.2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3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 6.4汽车维修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费用管理 6.5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和分配 6.6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 6.7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分析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篇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3篇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张老师的授课,我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首先张老师对管理会计内涵的讲解专业系统,通俗易懂,让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整体性认识;通过会计树,我明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模型化的讲解,我深刻理解了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须的,以下我想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且记笔记也要有选择性的记,该记的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 第 二,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抄同学的作业,自己做过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细琢磨别人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

三,为了更好的学习好管理会计这门课,我觉得课后去查阅一些相关书籍,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其实这门课的解题公式看似那么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公式没几个,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课,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的联系普遍增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迫使企业管理方式必须变革,在这个阶段上,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不仅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以下我简要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要把管理会计这本书大致翻阅两三遍。在翻阅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要与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譬如,我在翻阅时就比较留心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会计这一领域当中的地位、作用、影响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2.5 四、先修课程:无 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环境 §1企业概述 §2 现代企业制度 §3 管理概述 §4 企业环境 §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 §1 战略概念 §2 战略分析 §3 总体战略 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 §1 决策概念 §2 现代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管理 §1计划概念 §2目标管理法 §3 网络计划法 第五章组织管理 §1 组织概念 §2 组织的设计

§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 §5 新型组织 §6 组织变革 第六章管理沟通 §1管理与沟通 §2人际沟通 §3团队沟通 §4 组织沟通 §5 公共关系 第七章领导艺术 §1领导与领导者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 §4领导行为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 §3 招聘 §4 选择 §5 人力资源开发 §6 职业计划 §7 培训 §8 绩效评价 §9 报酬和福利 第九章控制与激励 §1 控制的概念 § 2 控制的方法 § 3 内部控制 §4 激励理论

§5 激励体系 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 八、课时安排: 九、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十、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书: 1.Chuck 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2.Gareth 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H.Contemporary Management.2nd ed.Irwi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煤矿地质学》测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中国矿业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节理与解理 答: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层理构造与层面构造 答:层理构造—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层面构造—不同性质沉积层的分隔界面称层面,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 泥裂、印模和结核。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答:年代地层单位—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的岩石体:宇、界、系、统、阶、时带。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一个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时间间隔):宙、代、纪、世、期、时。 4.煤的变质作用 答:褐煤在地下受到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5.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答: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外力地质作用,按外应力的类型可以分为河流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和海洋的地质作用,按其发生的序列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目录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1) 《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纲 (10)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16) 《电机变压器》教学大纲 (28)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4) 《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40) 《安全用电》教学大纲 (45) 《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 (51)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59) 《》实验教学大纲 (64)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72) 《钳工实训》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79) 《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86)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91) 《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97) 《变频与直流调速》教学大纲 (100)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103) 《管路拆装》教学大纲 (106) 《可编程序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110) 《触摸屏应用技术》教学纲 (112) 《自动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115) 《焊接技术》教学大纲 (119) 《机电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24) 《公共礼仪》教学大纲 (129)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135)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142)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2、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管理会计学重点

管理会计学重点

管理会计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职能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和现在,属于经营管理性会计 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属于报账型会计 2.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 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 3.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 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制约 4.报告期间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不受固定会计期间的限制 财务会计按规定的会计期间编制报告 5.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既要反映企业整体又要反映企业内部 财务会计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不反应企业内部 6.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加减乘除 7.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管理会计不能绝对精确,只能相对精确 财务会计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 8.计量尺度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使用货币量度也使用非货币量度 财务会计几乎全部是用货币量度 二.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1.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短期决策 2.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期间配比 3.便于各部门业绩评价 4.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5.简化成本计算,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摊中的主观性 缺点:1.目前不合乎税法要求 2.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本身的局限性 3.做长期决策时,其作用随决策期的延长而降低 计算题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售成本=可供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税前利润=毛利-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三. 盈亏临界点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本章练习题答案 1.解: (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件) 盈亏平衡点作业率 (2)安全边际(件) 安全边际率=60% 2.解: (1)三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及边际贡献的计算如下表: 由上表可得,综合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元) 三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分别为: A产品(元) B产品(元) C产品(元) 三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分别为: A产品件 B产品(件) C产品(件) (2)当销售收入比为3;4;3时,各产品销售收入及边际贡献如下图所示:

综合边际贡献率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元 三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分别为: A产品(元) B产品(元) C产品(元) 3.解: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小于10%,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太和实业该产品的生产销售有很大风险 (1)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2)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利润 () (3)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件) 预期利润 可以看出,采用新方案后,预期利润下降而盈亏平衡销售量上升。这对企业经营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企业不应采用新方案。 6.解: (1)元 元 (2)元 元 (3)元 元 (4)元 元 (5)由计算可知单位价格变动引起的利润变动最大,所以企业应重点关注价格指标 7.解:

(1) 计算K 系列影响系数 (2) 已知公式: 令0 b p R R R 、、解得: 所以销售额应增加3.33% 8. 解: (1) 综合边际贡献率 各产品边际贡献 各产品销售额 (2) 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 元 分别计算三种玩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率得 A 玩具62.5%,B 玩具18.75%,C 玩具18.75% 玩具盈亏平衡销售量 玩具盈亏平衡销售量 玩具盈亏平衡销售量 (3) 新固定成本为: 元 新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 元 (4) 综合保利销售额 元 产品保利销售量 产品保利销售量 产品保利销售量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又富有创新精神,善于经营,能够开创新局面的企业管理人才。 一、教学目的、任务 《企业管理》是研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运行机制及其管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类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从事实际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合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之中,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和表述,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和结构。 (二)为了适应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教学内容应置于管理学科发展成果的最前沿,并尽量反映我国优秀企业在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新经验,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突破,以体现时代性和超前性原则。 (三)在教学中体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标准结合一起,使学生明确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增强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等深层次的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 (四)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模型和企业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和应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共计54学时。课程考核由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

《管理学通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通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管理学通论》与《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一起,是为充分发挥我校在管理、经济与法学方面的学科优势,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面向全校所有非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管理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管理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理解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明确管理的性质、职能和管理环境对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认识管理学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环境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史。 本章重点、难点:是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理论的演变。 本章参考文献: 1、《科学管理原理》,[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著;吕明,袁舟译,198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工业企业管理原理》林友孚等,1986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陈佳贵,199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管理数学入门》,萨公强,1982,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2、管理经历了什么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管理的性质如何? 4、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方法有何特点? 5、管理者有哪些类型? 6、管理者的技能及其结构如何? 7、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有何区别? 8、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9、管理环境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研究管理环境? 10、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11、管理学有何特征? 一、管理的产生、发展与对象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管理的对象 二、管理的性质、职能与方法 1、管理的性质 2、管理职能①基本职能②具体职能 3、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 2、管理者的技能①技能分类②技能结构 3、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①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②成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四、管理环境 1、管理环境的定义及分类 2、管理环境分析 五、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征 1、管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3、管理学的特征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在和润会计学习会计近3个月,心得体会颇多:通过积极参加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使自己思想认识得到大提高、工作思路得到大开拓。 首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其次学习的目的要在于应用,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使自己的工作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新局面。 一、要掌握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自觉指导发展实践,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财务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单位、代表着党的形象。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着力规范服务行为。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认真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切实体现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实效中。 工作塑造良好的形象。 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随着形势的新发展,我们的工作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本职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我们的工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事事要讲发展,处处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篇二:管理会计理论学习心得 管理会计理论学习心得: 本学期在刘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我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模式创新、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无形资产管理会计、预算管理创新、新风险投融资管理会计等几方面知识有了全新的了解及掌握。并且在本课程学习中的有关“秦池”案例的探讨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知识的回顾及总结: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模式创新 狭义的管理会计是将管理会计从依附于财务会计提升到与财务会计并立的地位,并涵盖了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和内部控制等;广义的管理会计则是以美国全国会计师联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

组织环境与管理会计 本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什么是现代管理会计?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 答:未来的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应是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最大化(战略考虑)为目标的,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因为笔者认为,从目标上看,所有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它所服务的对象-顾客,工商企业的顾客一般大家比较清楚,是使用或者享用这个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非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医院的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它所服务的公民;教堂的顾客是教徒;寺庙的顾客是信徒。这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有顾客,这个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它的顾客满意,它的顾客能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价值(包括精神的价值享受,虽然目前的管理会计由于无法度量而没有包括这个内容)。企业组织的财务利润来自哪里,从根本上,从终极上看,来自满意顾客的回报(或者对价)。所以,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时。从中短期的目标看,管理会计是帮助一个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的。其次,从手段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再也不能离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年,已经不容许没有它的参与,没有它的应用。一个现代管理会计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他的技术手段,他肯定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再次,从管理会计信息内容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虽然已经不能仅仅是财务信息,要结合非财务信息。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同时要结合非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 答: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管理会计新发展阶段(90年代到现在)。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可以用下表总结如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项目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服务对象 企业外部团体,如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 企业内部的各级各类管理者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15 学时:72 学分:3分 适用对象:高职高专 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学生考核成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胡楚图、丁明利、张可器主编,《企业管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左昌鸿主编,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因此,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当今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企业管理学课程非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本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加深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练习,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及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深刻理解并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正确理念,方法观,以指导其管理实践和工作实践。 3、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4、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和流程,包括企业管理原理和制度、企业战略、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生产运作、流通过程管理等,使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煤地质学复习重点

煤地质学 植物残骸堆积的学说(或理论)及其依据 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两种观点 1)原地生成说原理:造煤植物残骸堆积于植物生存的泥炭沼泽内,没有经过搬运,在原地堆积转变成为泥炭。证据:现在很多煤层底板存在大量根土岩或煤层至上的直立树干。 2)异地生成说原理:泥炭层形成的地方不是成煤植物生长地方,残体经长距离搬运后,在浅水盆地、泻湖等地堆积。证据:现代三角洲地带存在上游漂木,煤中可见树根朝上以及大量矿物质。 3)微异地生成说(或称“亚原地生成说”)泥炭沼泽内部植物残体、部分泥炭受冲刷搬运并重新堆积的现象比较常见。 什么是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 1)泥炭化作用:植物物质经受生物化学分解及合成的复杂的过程且最终形成泥炭的作用 2)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 的过程称为腐泥化作用 什么是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残值化作用 1)凝胶化作用: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2)丝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被分解、化合、聚积,发生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泥炭的过程 3)残值化作用:中水介质流通较畅,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 比较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与残值化作用发生的条件 1)凝胶化作用:①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②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 2)丝炭化作用:①沼泽覆水程度发生变化;②沼泽表面变得比较干燥,氧的供应较为充分;③氧化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参与下由于失去被氧化的原子团而脱氢、脱水,碳含量相对地增加 3)残植化作用:①水介质具有流动特性—敞流沼泽②长期有新鲜氧供应,发生氧化作用③稳定组分聚集 煤化作用的阶段划分与基本特点 1.泥炭化作用阶段:从成煤原始物质的堆积,经生物化学作用直到泥炭的形成 2.煤化作用阶段:当泥炭形成后,由于沉积盆地的沉降,泥炭被埋藏于深处,在温度、压力增高等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 特点:①煤在连续地系列演化过程中,可明显地显现出增碳化(相对)趋势;②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表现为结构单一化趋势;③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的有机分子结构表现为致密化和定向排列的趋势;④随着煤化作用进程,煤显微组分性质呈现为均一性趋势;⑤煤化作用是一种不可逆的反应;⑥煤化作用的发展是非线性的,表现为煤化作用的跃变,简称煤化跃变 煤化作用的演化主要是受温度的高低、经历的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所决定的。 什么是希尔特定律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希尔特定律: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条件下,每百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 (1)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 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 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 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 答案要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 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 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 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 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 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 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 思考题: 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案要点: 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 固定成本的分类 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 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 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 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⑴技术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技术性因素决定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4.混合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答案要点: 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又不呈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类: (1)阶梯式混合成本 (2)标准式混合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式混合成本 5.什么是相关范围? 答案要点: 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 6.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什么是成本动因? 答案要点: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专用名词,在这种方法下,间接成本要按其成本动因来进行分配。 成本动因是指那些产生间接成本的原因。 计算练习题:教材第50页1-9,参考答案见教材54-55页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现代企业管理》教 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具体研究,如何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要求的一门学科,它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总述 明确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的两重性;熟悉管理的职能,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管理的理念。

重点: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的理念。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企业管理及其组织结构 明确企业管理概念;熟悉企业类型及其特征;掌握企业结构形式及特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工作。 重点: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结构形式和特点。 难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第三章现代企业制度 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难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内容和分类;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和步骤。 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开发程序及具体步骤。 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 第五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概念、目标、内容;明确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和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了解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的概念、目标、内容;明确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和制定生产运作战略的影响因素。

管理会计学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多选题 1.【第1章】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 A 预测决策会计 B 成本会计 C 规划控制会计 D 责任会计 正确答案:ACD 判断题 2.【第1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尽管服务对象有所侧重,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3.【第1章】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决策者提供服务。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单选题 4.【第2章】一般说来,计件工资制下的直接人工费属于()。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混合成本 D 半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第2章】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一般属于()。 A 变动成本 B 固定成本 C 混合成本 D 半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6.【第2章】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固定成本。 A 定期支付的广告费 B 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 C 单耗稳定的直接材料成本 D 计件工资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7.【第2章】成本按其形态分类可以分为()。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间接成本 D 混合成本 正确答案:ABD 判断题 8.【第2章】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性都是在相关范围内存在的,超出特定范围,成本的性态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多选题 9.【第2章】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有()。 A 直接追溯法 B 分摊法 C 历史资料分析法 D 作业成本法。 正确答案:BD 判断题 10.【第2章】作业成本法按照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成本。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1.【第2章】直接追溯法适用于简接成本的分配。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单选题 12.【第2章】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中不包括()。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变动性制造费用 D 固定性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D 判断题 13.【第2章】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14.【第2章】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的计价金额必然会低于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的金额。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多选题 15.【第3章】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对象包括()。 A 资源 B 作业 C 最终产品 D 直接材料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16.【第3章】作业成本法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为()。 A 成本核算对象不同 B 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C 成本核算范围不同 D 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刘运国《管理会计学》教材习题及答案++++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经营预测分析 练习题答案 习题6-1 某公司上半年各个月份的实际销售收入如下表所示: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销售额(元)24 000 23 600 28 000 25 400 26 000 27 000 假定该公司6月份的销售金额原预测数为27 800元。 (1)根据最后3个月的实际资料,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 (2)试用直线趋势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 (3)试用平滑指数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平滑指数为0.6)。 解:(1) (2)计算过程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2 -1 0 1 2 3 3 (销售额)24000 23600 28000 25400 26000 27000 154000 -48000 -23600 0 25400 52000 81000 86800

4 1 0 1 4 9 19 由 ,并 可以求得: 即可得预测模型: 最后,今年7月份x=4,按该模型可求出预测值结果为: 即2010年预计的销售额为27626.67元。 (3) 习题6-2 某企业2009年1-12月的销售额如下表所示:

试用变动趋势平均法预测该公司2010年1月的销售额。(计算销售平均值时选用前后共五期数据,计算趋势平均值时三期选用前后共三期数据。) 解: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离2010年1月份最近的“三期趋势平均值”(34.67万元)在2009年9月份。其间距4个月份数,所以该产品1995年1月份的销售量预测值为: 376 + 34.674 = 514.68 (万元) 或: 416 + 34.673 = 520 (万元) 习题6-3 某公司近5年甲产品产量与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产量(台)250 200 300 360 400 总成本(元)275 000 240 000 315 000 350 000 388 000 固定成本总额(元)86 000 88 000 90 000 89 000 92 000 单位变动成本(元)756 760 750 725 740 若1996年预计产量450台,试分别用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预测1996年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1)高低点法: 从表中找出高点: ,低点: 则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