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秦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秦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匈奴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备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新课引入: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须以适当的民族政策和谐民族关系,才能稳固统治,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在学习了解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们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主要有:北方匈奴、乌桓和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西北的西域各族。他们与中原以不同形式交往和联系。

二.匈奴的兴衰

1.战国时的匈奴:

2.秦统一后对匈奴的措施:

(1)北拒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城设县,迁民居住。

(2)大规模修筑长城。

3.匈奴社会发展状况:

(1)经济:以畜牧为主,少数农耕,铁器深入各领域。

(2)政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鸣镝杀父)。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被动“和亲”

①原因:西汉初期国力有限,匈奴不断南下进攻(前200年,白登之围,匈强汉弱)。

②内容: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和食物等,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来。

③作用: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攻掠从未停止。(治标不治本)

西汉初年的“和亲”

(1)原因:①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②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2)内容: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奉送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

(3)评价:

①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②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策略性(羁縻政策)。

③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未能根本解除匈奴威胁。

第页

(2)西汉中期反击“战争”

①原因或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②过程:十年反攻,三次大战,两个将军(卫青、霍去病)。

③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双方争夺重点转移到西部。

④性质:国内民族战争,没有侵略反侵略性质。

汉武帝对匈奴军事反攻

(1)条件: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经济——经济繁荣,粮丰财足;军事——战马众多,士卒训练有素。

(2)评价:阻止了匈奴南下掠夺,是正义战争;解除了边患,有利北部边疆开发;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3)西汉后期主动“和亲”

①背景:匈奴内部混战,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附汉朝,其余各部或游牧或西迁(欧洲匈牙利人);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②事件:西汉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昭君出塞”。

③意义: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5.东汉与匈奴的关系(“战争”)

(1)东汉初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

(2)东汉前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

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瓦解、西迁,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本节一些课外资料

1.历史上对汉初和亲政策的评价: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指娄敬)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认为和亲是“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翦伯赞则认为“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阳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林剑鸣认为“和亲政策是汉初被迫采取的一种方式,是西汉政府无法用武力抵御匈奴入侵时才实行的,其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2.历代有关对“昭君出塞”评价的一些诗文:(1)肯定评价:(唐)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烽烟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后周)王竣《题明妃出塞图》:“塞上香风暗度村,瑟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píxiū)百万兵。”张仲素《王昭君》:“仙娥(指昭君)今下嫁,骄子(指呼韩邪单于)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胡曾在《汉宫》:“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乘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卢昭《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茄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元)张翥袭用《昭君怨》的词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写道:“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翦伯赞《题昭君墓》诗六首之六:“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

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2)否定评价:(唐)苏郁在《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唐)杜甫在《咏怀古迹•明妃村》中写道:“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页课时教案总第 14课时

课题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二)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两汉与西域、西南夷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通西域目的和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两汉对西南夷的管辖。难点: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备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新课引入:西域主要是指今天的甘肃、x疆等地,这一地区对两汉的内政外交都很重要,但在当时主要受匈奴控制,很有必要选派得力人员去沟通联系。

教学过程:三.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

1.“西域”的地理范围

(1)狭义: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南南北;

(2)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含x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

2.第一次通西域(前138年,路线见教材附图)

(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2)结果:未达到出使目的,却了解了西域状况及西域各族交往愿望,并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3.第二次通西域(前119年)

(1)目的:加强同西域的联系。

(2)结果:汉朝终于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互派使节)。

4.通西域的意义

(1)整体: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2)联系: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互动: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1)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第二次是联络乌孙共同反击匈奴。

(2)结果:第一次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凿空);第二次各国遣使回访,建立友好关系。

(3)意义: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联系(西域都护);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铸铁技术、井渠法);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葡葡、苜蓿、石榴等农作物、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打通了中西交往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评价张骞通西域: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1)评价“事”:张骞通西域,沟通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关系,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丰富了内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汉朝同中亚、西亚及欧洲的相互贸易和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2)评价“人”: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不怕困难,执著顽强,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边疆开发和中西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

第页

6.西汉开始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1)时间: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2)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能:对西域进行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4)性质:地方军事行政官。

7.东汉与西域(以班超经营西域为主)

(1)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被北匈奴控制。

(2)经过:窦固击败北匈奴(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公元74年,东汉明帝时)。

(3)作用: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奴役,密切西域和内地联系。

四.西南夷与百越

1.两汉与西南夷(西南地区)

(1)含义:两汉时对西南地区几十个少数民族的统称。

(2)西汉中期管辖(汉武帝时设郡,赐“滇王之印”):设立郡县——犍为、牂牁(zāngkē)等郡;册封王侯——夜郎王、滇王。

(3)西汉末年反抗。(4)东汉初年回归。

2.两汉与百越(华南地区)

(1)含义:汉朝时对华东、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浙江温州称东越,广东广西称南越)(2)汉武帝时在南越设九郡进行管辖(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管辖始于秦朝)。

班超——大事决于果敢: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当时儒学大师班彪最小的儿子,其兄是《汉书》的作者班固。班超自幼就“有大志,不修细节”,他不仅“有口辩,而猎涉书传”使他博学多才,且“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这为他以后完成重任准备了条件。后来,班超在北匈奴不断骚扰边境,朝廷内外一片抗击匈奴的气氛中毅然投笔从戎。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奉命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抵制匈奴。他在鄯善国斩杀匈奴使者、在于阗诱杀煽动于阗王反汉的巫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公元76年,当东汉政府宣布罢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后,班超顺应西域各族人民愿望,以疏勒为据点,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留在西域,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直到公元94年西域重归东汉。此后,班超又继续经营西域,公元102年,71岁的班超才回到汉朝。他在西域度过了30个惊心动魄的春秋,为东汉统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果敢、坚毅,值得后世永远纪念的伟大人物。

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开灵渠、岭南三郡、南海九郡);②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都护、丝绸之路);③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两汉与匈奴战争)。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两汉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民族战争:两汉与匈奴战争(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2)和亲:(细君公主、王昭君);

(3)互市:经贸往来;

(4)遣使:两汉与西域(张骞、班超);

(5)设立机构:西域(西域都护)西南夷(夜郎郡)南越(南海郡);

(6)册封:西南夷(夜郎王、滇王印)。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1

第六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丝绸之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这在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①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 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 ②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 ③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 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指出: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讲授新课: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①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 ②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 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 ③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 2.中朝贸易的发展 ①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 ②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③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如何提高新闻的有效传播的思考我们这次的社会调查到了云南的边陲——德宏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州总人口105.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68万人,占总人口的19.53%;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景颇族12.89万人占叫较多数,同时又是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民族杂居的状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在这个地区新闻传播的效用是大打折扣的,民族语言和多民族杂居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发布、沟通、接受和反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对于民族团结、共同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高新闻的有效传播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新闻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关系协调、教育等社会功能。新闻传播所独有的社会功能和广泛的、强力的渗透性。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新闻事业。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对新闻传播制约较大,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硬件设施不足、传播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均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找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新传播方式,以充分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 对于如何强新闻传播的效果做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沟通障碍

我认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障碍在于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低下就决定了一般的新闻传播在少数民族地区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高,再加上我们国家是从1949年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1951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并规定“以新民主主义为内容,并采取适合于各民族人民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还规定了“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语文问题,凡有现代通用文字的民族,小学和中学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文进行教学”。1958年后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其它地区都取消了民族教育文字教学方式。1972年后民族地区全部照搬汉族地区的教育模式,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大受影响。1978年三中全会后,民族地区的教育制度逐渐得到纠正,双语双文教育逐步得到实施我们可以看出我搞的少数民族教育是一个几经波折的过程,所以当地的上了年纪的人的不仅汉语水平不太高连本族的语言水平也不太高。这给当地的新闻传播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们了解到虽然现在是实行的双语教育,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以本民族教育为主,我们问到一个初二的学生,他说“我们学汉语就跟你们学我们的语言一样困难”我想想也是啊。毕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除了课堂基本不使用。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汉语就好似一门外语,掌握程度并不高。这也使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基本听不懂我们的语言,能够认识汉字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不得不找仪的当地的同学来帮助我们。

边疆少数名族认同的挑战、对策与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 对策 杨玲 摘要: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从而保持国家认同在认同序列上的优先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面临着诸如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基础教育薄弱、现代化冲击、民族政策负面效应、境外势力渗透等重重挑战,急需从培育普适性公民文化、转变边疆治理思路、调整民族政策取向、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强化国族认同等方面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认同性危机;国家认同建设 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治概念,是边疆的少数民族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等的评价和情感。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在边疆———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国家版图的边缘区域,更是政治主权和文化意识形态相对薄弱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边疆长期聚居的少数民族因其成长于特殊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有着与生俱来的族群认同,同时又由于共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共同政治屋顶之下,也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它是人为建构起来的,是我国在边疆地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和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与持续性的重要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的认同状况尤其是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互关系格局,对国家的政治稳定、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都具有十分重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一、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的意义 作为一种心理状态,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总是处于动态的变迁之中。但在现实中常常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在边疆少数民族的认同关系中,呈现出国家认同增强而族群认同弱化的趋势和现象;二是出现边疆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增强而国家认同弱化的征兆和趋势,即出现国家认同的危机。前一种情况为进一步巩固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即在边疆那些族群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少数民族中,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或发生直接冲突的时候,民族利益就可能被少数民族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如果少数民族的民族利益不能得到及时回应或满足时,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消极意义而言,这就凸显了我们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必要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国家法律和政策在边疆地区的贯彻执行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兴衰:秦始皇派兵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抵御其南下;秦汉之际,匈奴 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建立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2.两汉与匈奴的关系:①汉初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②汉武帝在位时,三次派兵北击匈奴,着名将 领是卫青和霍去病;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③汉元帝时将王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双方和睦相 处40多年。④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二、两汉同西域的关系 1.张骞两次通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反击匈奴做准备;第二次是公元前119 年。 2.对西域的管辖: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②东汉 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 三、对西南和东南地区的管辖 1.西南:西南各民族被统称西南夷,主要有夜郎。汉武帝在位时,在西南设郡。 2.东南:汉朝时的百越指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汉武帝在位时,设郡管理。 四、两汉的对外关系 1.同朝鲜的关系(略) 2.同日本的关系:①汉武帝时,日本使译通于汉”。②东汉光武帝时,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铁 器、铜器、丝帛等传入日本,丰富了其物质文化生活。 3.丝绸之路 (1)陆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绸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转运到欧洲的 陆上商路。 (2)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与安息的关系:交往途径主要是丝绸之路。 (2)与大秦的关系: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到达东汉。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影响 (1)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把先进的汉族文化远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大都实行自由恋爱。如果说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因浪漫的走婚而闻名,那么住在滇西北永胜县的他留人青年男女则有着更为神秘奇特的恋爱方式——串“青春棚”、“过七关”。 “他留”在他留人的语言中是外路人的意思,他留山原本叫红泥山,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军事要塞,马帮商队通过古驿道进出云南和四川。他留人曾经在此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历史, 1856年的大理回民起义使繁荣的他留古城堡消失在战火中,但他留人独特的恋爱方式却完好保存下来。“青春棚”内演绎了无数的罗曼蒂克史,是双系对偶婚姻制的缩影。 他留山位于六德乡,川缅公路丽攀线西北部,东经101°,北纬26°33',距永胜县城45公里,直距18.9公里。有河谷区、半山区、山区,所属双河、云山、玉水三个村委会,史称他留河流域,总面积150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至2160米,呈温带大陆性气候至寒温带气候,近年来由于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根据传说和坟林碑文记载,他留人于明初湖广调卫时迁居永胜,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麻林县或江西吉安府,有的老人甚至能清楚地说出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柳树庄大石洞三三村大水井。他留人的先民于湖广调卫时进入永胜,开始居住在南华柳树塘一带,后需迁徙,便寻找居住地,现在从六德纳咱沿他留河至双河小米田的很多地名仍保留有祖先迁徙的痕迹。 云山和其南北的玉水村、双河村是他留人主要聚居地。到1999年人口只有2000多,目前总人口有4500多,其中男性占45%。玉水村委会下属人口有1228,其中女性598人,男性630人。

“苍山佩古泉,底楼飞四合”是他留古民居的主要特征。他留古城在战火中毁灭,成片相连的院落群早已不复存在,现代的他留民居以单家独户的四合院为主。时代巨变,但他留人却依旧保持了淳朴的民风和古老的传统。 “夜各阳”就是青春棚,是他留姑娘的父母在紧挨大门的右手边(避免打扰家里的长辈)为女儿搭建的一间房子(有几个女儿建几间),面积大概有七、八平方米,门大概有1.6—1.7米高,屋顶距离地面2米左右。房顶架以横梁,上面覆以树枝。屋内较为简陋,一般一进门左侧是一张木板床床,宽约1.5—2米,挂有蚊帐。床头靠墙有一桌,桌上摆放了少女的梳妆打扮之物。墙上则贴满了当今流行的各式明星照。尽管简陋,但他留姑娘却要在这里度过自成年至婚前的六、七年时光,进行结交异性的活动。 实际上,“青春棚”一词在他留语中并不存在。他留人把“房子”称为“棚”。他留语表示“青春棚”的词有三个。一是“祖玛日喀”,意为姑娘睡觉的地方。二是“擦拉么何各”,“擦拉么”意为年轻的姑娘,“何各”意为“棚子”,合起来就为年轻姑娘的棚子;第三个词是“何各峡喀”,“峡喀”意为玩耍,合起来即为玩耍的棚子。“青春棚”一词是在1982年兰绍增、兰绍吉、陈振华几个人所起,从此才流传开来,并为外界所知。 他留人家的姑娘,初潮来过之后,或从外形上看已经长成了大人,便要接受成人洗礼。母亲和别的女性长辈将姑娘的全身洗得干干净净并为其梳妆打扮。但现在串棚子时所穿衣服已不像过去那样讲究,可以随

(发展战略)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知识结构: 二.考点归纳: 1.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和亲:西汉初年由于国力弱,与匈奴和亲;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②战争: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三次战争。 ③互市贸易。 (2)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②南匈奴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 ③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解除对东汉政权的威胁。 2.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1)西汉与西域 ①张骞通西域。②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2)东汉与西域

汉明帝时,班超为西域都护,经营西域。 3.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汉武帝设郡;西汉末夷人反抗;东汉初重新并入汉版图 (2)百越:①分布地区:华东、华南 ②汉武帝设南海等九郡 ③汉与越诸族的融合:越人迁往内地与华夏族共处,促进民族融合 4.秦汉对匈奴和战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反侵略性质,但战争具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之分、进步性与反动性之分。秦汉对匈奴的和战,一是民族融合的历史需要;二是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逐渐适应先进文化;三是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演进;四是尊重、容纳各民族加入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5.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世界意义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中国的古老文明走向世界;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三。思考练习: 1.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 A.鲜卑D.南匈奴C.北匈奴D.羯 2.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与西亚等地区的交通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3.下列有关两汉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评述正确的是 A.西汉初,西南夷并入汉朝版图 B.汉朝完全通过战争的形式使西南夷臣服 C.汉武帝赐予“滇王之印” D.汉朝对西南夷和百越的管辖是通过和亲政策实现的 4.秦汉对匈奴的战争被看作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B.单纯防御性战争 C.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反掠夺战争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的兴衰;西域各族与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有关理论,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及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三、思想教育目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宇内一统,境宁和睦,却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两汉时期,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张骞、班超、王昭君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 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教学过程 一、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 ①秦朝的统一,使中国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③两汉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边疆与中原的联系日趋密切; ④由于各族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条件的差异,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边疆各族及其分布 ①读图识图:《西汉边疆各族》、《东汉边疆各族》,了解两汉时期边疆少数民族的名称 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地区。 ②北部边疆有匈奴、乌桓和鲜卑等民族,其中,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标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很少保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doc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从*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2.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 D.迁民屯边 3、秦汉时期,下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套平原②珠江流域③云贵高原④天山南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4、西域各族通过与汉朝的往来 ①摆脱了匈奴的压迫②使佛教传到中原地区③获得大量物资和技术④与内地联为一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是 ①新疆地区与内地第一次联成一体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④为开辟中西商路创造了条件A、① 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秦汉两代都组织移民开发边疆 B.汉武帝时,西域和西南夷都已并入汉朝版图 C.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 D.秦汉两代都在南越地区设郡 7、下列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秦汉两代都组织移民开发边疆 B.汉武帝时,西域和西南夷都已并入汉朝版图 C.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 D.秦汉两代都在南越地区设郡 8.下列事件或现象发生于东汉时期的是①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麻纤维纸②传统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的奠定③中国皇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与欧洲开始了政治方面的往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明朝时期,对外交流基本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其原因属于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新情况是 A.外国侵略者侵扰东南沿海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和人民反抗 10、我国古代对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匈奴族 B.吐蕃族 C.党项族 D.女真族 11、下列地区正式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 A、西域一西汉 B、西藏一元朝 C、台湾一隋朝 D、云南一西汉 12、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始于 A.秦始皇时期 B.西汉初期 C.汉武帝时期 D.东汉末期

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难题的思考与路径

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难题的思考与路径———以新疆为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关乎国家、地区的安定、协调发展。近年来,新疆的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层化、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沉降与边缘化等社会问题极大制约了新疆和国家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甚至成为被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危害国家统一的工具和借口。就业问题不仅是新疆乃至国家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纷杂时局之下的新疆就业问题更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追求、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是新疆长治久安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题中应有之意。这里就新疆就业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一些思考、路径选择和解决之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新疆农村人口的递增,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庞大,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渠道受限: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民非农创业能力非常有限;进城务工只能从事低端行业;劳务输出面临传统观念制约,等等。南疆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水平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依附于农业领域,加重了生态环境负荷,农业效率只能呈现低效率,加剧了城乡发展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也进一步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困扰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笔者认为: 解决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须重视如下方面: (一)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 新疆区域特色明显,资源富集,各地应当准确定位自身优势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民族风情游、特色农业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化、特色资源开发等,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课时教案总第13课时 课题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秦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秦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匈奴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备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学过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新课引入: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须以适当的民族政策和谐民族关系,才能稳固统治,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在学习了解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们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主要有:北方匈奴、乌桓和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西北的西域各族。他们与中原以不同形式交往和联系。 二.匈奴的兴衰 1.战国时的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发源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战国时期匈奴日益强大。匈奴单于带兵占据河套地区,还经常到秦、赵、燕三国掠夺骚扰,所以战国时北方三国各自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 2.秦统一后对匈奴的措施: (1)北拒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城设县,迁民居住。 (2)大规模修筑长城。 3.匈奴社会发展状况:

(1)经济:以畜牧为主,少数农耕,铁器深入各领域。 (2)政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鸣镝杀父)。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被动“和亲” ①原因:西汉初期国力有限,匈奴不断南下进攻(前200年,白登之围,匈强汉弱)。 ②内容: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和食物等,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来。 ③作用: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攻掠从未停止。(治标不治本) 西汉初年的“和亲” (1)原因:①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高考历史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测试

第七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本节学习重点: 1、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 2、朝鲜三韩与两汉的交往; 3、日本与两汉的交往; 4、中国传入越南的主要技术; 5、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到达地区和意义; 6、东汉与大秦往来的两件大事; 7、两汉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一、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概况 1、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前提: 2、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 3、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① ② 二、两汉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往来:①秦汉之际: ②两汉时期:A、三韩: B、辰韩: 2、中朝贸易的发展:①朝鲜: ②中国: 三、两汉同日本的交往 1、西汉汉武帝时: 2、东汉光武帝时:①使节交往: ②经济往来: 四、中越经济文化交流 1、越南: 2、中国: 五、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时间: 意义:①沟通了 ②是 ③促进了 A、传出: B、传入: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①时间: ②线路: ③意义: 六、两汉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两汉与安息的往来:①地理位置: ②陆上交往: ③海上贸易: 2、两汉与大秦的往来:

①地理位置: ②阻隔国家: ③主要事件:A、公元xx,派出使,到达 B、公元年,的使者到达,这是 中关于 基础网络 ”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三韩多次派人晋见武帝和光武帝。 。 30多国通过朝鲜“使译通于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 。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加拉湾沿岸各国,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xx,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66年安敦使者到达东汉,《后 重点、难点、考点问题 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 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 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 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 ④张骞沟通西域; 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人; 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 ⑦阶级比较重视 基础金题

边疆地区

边疆地区“一把手”余麻约:调查期间仍收百万贿赂 今年年初,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云南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余麻约被双开。这名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把手,顶着全国人大代表的光环,最终却走向违纪违法,被定性为“两面人”。 6月3日晚,云南卫视《清风云南》栏目播出《迷途难返的“头人”——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麻约严重违纪违法案例剖析》。澎湃新闻注意到,余麻约贪腐案的一些细节首次被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余麻约,男,景颇族,大学学历,云南盈江人,1957年10月生,原在盈江县坝寨小学任教。1984年起,余麻约先后任德宏州教育局普教科副科长、教育局副局长,德宏州组织部副部长,德宏州检察院副检察长、州委副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2017年11月,60岁的余麻约离开领导岗位,保留正厅级干部待遇。2018年9月,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麻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擅长伪装、热衷表演、喜欢作秀,是“两面人”最凸显的特点。专题片提到,余麻约每年都积极参加并主持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在会上积极倡导如何对党忠诚,怎样勤政廉政,而会后却贪得无厌,大肆敛财。据统计,余麻约收受贿赂的次数竟高达200多次。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余麻约还效仿白恩培的“雅好”,利用边疆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收受他人赠送的黄金、玉石、砚台、手表、红木家具等。更让办案人员震惊的是,专案组依纪依法对其住处进行搜查时,居然还搜到了手枪1支、子弹7发。

此外,专题片提到,在省纪委有关部门对其谈话函询时,余麻约一边信誓旦旦向组织保证自己没有问题,一边继续收受大额贿赂,甚至转移隐匿违法所得,对抗组织审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专题片首次披露,2018年,在审查调查期间,余麻约仍然不收敛、不收手,收受了某房地产开发商100余万元贿赂。 “当时我们就问余麻约,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沉默了很长时间,说了四个字,麻木不仁。”办案人员说道,“这代表了他对组织纪律以及法制观念的淡泊。他的腐败行为也给当地领导干部造成了不良影响,造成了德宏州塌方式腐败。” 对于自己的贪腐行为,余麻约也坦言,事实上收受也好、钱摆在家里也好,都是在担心中的,但行动上又没有勇气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向组织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他还称对法纪观念淡漠,对纪律和法律缺失敬畏,觉得之前也收了,便不以为然,好像已经麻木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专题片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余麻约贪得无厌,大小通吃。不仅和商人称兄道弟、勾肩搭背,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放过,将贪婪的双手伸向了为自己开车的驾驶员。在其退伍工作安置上,余麻约心安理得的收受了驾驶员2万元所谓“感谢费”。 “这也是一种私心贪欲,自己的思想防线已经跨掉了,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余麻约这样解释道。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的和战》导读-模板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的和战》导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第一个以显赫名声载入史册的民族。它与汉族等北方各民族接触频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匈奴族的形成及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战国末年,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游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尧舜时它称做荤鬻(Xūnyù ),自称是黄帝的后代。夏朝时与夏族为邻,居内蒙古河套大青山一带,双方交往密切。商朝时称鬼方,西周时称猃狁(Xiǎnyǔn),常侵扰北方,掠财害民。春秋战国之际史称西戎和北狄,与华夏各族时战时和。战国后期称为匈奴。是由许多部落和氏族聚集、结合而形成的民族。 匈奴族诞生的民族“摇篮”是内蒙古五原郡gè@①阳县西北的“头曼城”(今包头市东),这是匈奴第一个单于头曼的驻牧及统治中心。 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产品有了剩余,集体化游牧转变为个体化,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随着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出现,以及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加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成为氏族部落中的统治者。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的头曼单于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东邻东胡、西连月氏、南接秦朝,以漠北为中心,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前209年头曼长子冒顿(Mòdú)杀父自立为单于。冒顿时期(前209年-前174年),首先加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增设等级森严的各级官职,把匈奴分为左右中三大部,中央设单于庭,统领全国军政,左贤王庭在东部、右贤王庭在西部,分管各自的军政事务。为了维护匈奴奴隶主的统治秩序,冒顿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组织,又发展了一支拥有三十余万铁骑的军队。 冒顿先后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南灭楼烦王,占白羊河南王之地;北服浑瘐、丁令、屈射、鬲昆、薪犁等各族,把我国北方大漠南北东西统一起来。它的领土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秦长城,成为西汉时期北方塞外草原上的强敌。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两个社会性质不同的政权并列对峙的格局,两大政权开始了长时间的对抗与交

中国古代史部分 4 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民族:中原的华夏民族;北方的匈奴和东胡;西方的戎;南方的越 形式:经济文化交流(最基本形式);频繁的战争(直接动力) 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注释】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之间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匈奴】匈奴之名,始见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匈奴兴起于我国阴山河套地区,其政治中心在头曼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一带)。匈奴族包括荤粥xūn yù、鬼方、猃狁xianyun、戎、狄、胡在内所有活动于大漠南北的各族。

白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匈奴,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提出的与匈奴“和亲”的建议,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食物等,并和匈奴约为兄弟,双方以长城为界。汉初的和亲政策以有限的牺牲换取了整顿内政、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蓄力量的时间。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已经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河南之战(也叫漠南之战)公元前127、河西之战公元前121、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匈奴势力开始衰败,再无力南下侵扰汉朝边境,从此,“漠南无王庭”。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至此基本解决。 公元前85年,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争夺权位的斗争,诸王纷纷自立,形成“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入汉觐见汉帝,“赞谒称臣”,塞北与中原始归一统。 教师: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内迁到河套地区陕西、山西北部,同汉族杂居并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匈奴居住在蒙古高原,并控制着西域,它割断了西域与东汉的交通,还经常出兵进攻东汉北部郡县,掳掠南匈奴人和汉人。后西迁康居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东汉已具备了反击北匈奴侵扰的军事力量。89年,朝廷派窦宪攻击北匈奴。90年,汉军再击北匈奴。91年,汉军又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出漠北地区,居住在东北的鲜卑族乘机占领了北匈奴控制的区域,居留在漠北地区的北匈奴后来融合于鲜卑。 【比较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两汉时期的边疆和民族关系 【预习设问】 1、匈奴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 2、西汉与匈奴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事; 3、匈奴分裂的时间及其与东汉的关系; 4、两汉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 、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其意义; 6、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和意义; 7、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和意义; 8、汉武帝对西南夷和百越的统治。 【自主预习】 北方: 边疆各族东北: 南方: 西方:各族 经济:为主,也从事。深入、和各个领域。 政权:秦汉之际,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地区,形成强大的制国家。

汉初“ ”:迫于有限,不得不与之“和亲”,并进行往。 大战:卫青、霍去病率兵进行了三次。 ①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徒。汉匈争夺重点转到。 ②后,匈奴内战不已。降汉,其他各部仍游牧于,有的。 昭君出塞:元帝将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后,密切了关系,兴旺起,化往增多,和睦相处40余年。 ①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与汉人;北匈奴退居,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 ②、先后大败北匈奴,最终解除其威胁。北匈奴政权。 目的:武帝为反击匈奴,两次派张赛出使西域。 第一次:年到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司马迁称此行为“ ”。 第二次:年第二次出使西域,各国纷纷回访,终于建起友好关系。意义:天南北地区首次与内地。中原同乃至更远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社会进步,丰富了物质生活。 管理西域:年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标志。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明帝时经营西域,联系加强。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西南夷: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设郡;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入汉朝版图。 百越: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越人的总称。温州称东越,两广称南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标要求: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活动建议)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 3、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4、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5、(教学活动建议)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6、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7、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8、(教学活动建议)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想象商旅的艰辛 9、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0、(教学活动建议)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基本技能。 11、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12、(教学活动建议)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 教学重点: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2、秦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秦朝各方面措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题年代尺: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 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成为正统思想。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 民族关系上,秦汉时期有战有和,北击匈奴,连通西域。 对外交流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频繁,中华文明影响世界。 世界:与秦汉两朝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欧洲的罗马、西亚的安息等古代国家,其中汉朝与罗马文明最为辉煌。 教学过程: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环节1:感受历史更迭 朝代时间建立者都城 秦 西汉 东汉

高中历史教案:考点7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考点7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命题报告:本考点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民族关系中主要掌握两汉与周边民族关系尤其与匈奴、西域的关系。对外关系中重点掌握“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在历史上得到肯定,主要是因为 A、安定了北部边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B、有效地打击了匈奴贵族的侵略活动 C、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D、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2、秦汉对匈奴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修筑长城 B、和亲 C、军事打击 D、互市 3、“和亲”是汉族政权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政策。西汉时王昭君出塞反映的是 A、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 B、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 C、汉族统治者拉拢匈奴贵族的手段 D、从根本上遏制了匈奴贵族的贪欲 4、关于两汉时期匈奴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汉时期,汉政府与之和亲 B、汉武帝时派兵北击匈奴 C、东汉时期大败北匈奴 D、东汉时期与南匈奴交战 5、汉武帝时期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不包括 A、休养生息使国力强盛 B、反击匈奴顺应人民愿望 C、匈奴分裂,势力衰落 D、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6、关于两汉时期与匈奴战争的性质分析准确的是 ①侵略与反侵略战争②中华民族之间的战争 ③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④不利于民族融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7、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时还不是中国境内的民族②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③对秦汉北部郡县的侵扰,破坏了当地经济发展④匈奴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北方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反击匈奴的需要 B、密切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C、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打通了“丝绸之路” 9、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A、密切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B、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C、开始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 D、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10、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第一次顺利是因为 A、西域各族政权对汉使的态度截然不同 B、经过第一次出访,沿途情况了如指掌 C、随行人数众多,便于相互照应 D、匈奴已被打败,扫除了主要障碍 11、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与西亚等地区的交通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12、汉代,我国与西亚地区的通商交往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 A、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联系 B、西亚商人喜好汉朝的手工业品 C、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和控制 D、汉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 13、今新疆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同政府始于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修订稿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 对外关系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兴衰:秦始皇派兵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抵御其南下;秦汉之 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建立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东汉初年,匈奴分 裂为南北二部。 2.两汉与匈奴的关系:①汉初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②汉武帝在位时,三次派兵北击匈 奴,着名将领是卫青和霍去病;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③汉元帝时将王昭君嫁与呼 韩邪单于,双方和睦相处40多年。④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最后解 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二、两汉同西域的关系 1.张骞两次通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反击匈奴做准备;第二次是公元 前119年。 2.对西域的管辖: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 权。②东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 三、对西南和东南地区的管辖 1.西南:西南各民族被统称西南夷,主要有夜郎。汉武帝在位时,在西南设郡。 2.东南:汉朝时的百越指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汉武帝在位时,设郡管理。 四、两汉的对外关系 1.同朝鲜的关系(略) 2.同日本的关系:①汉武帝时,日本“使译通于汉”。②东汉光武帝时,赐“汉委奴国 王”金印。③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等传入日本,丰富了其物质文化生活。 3.丝绸之路 (1)陆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绸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转运到欧洲的陆上商路。 (2)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与安息的关系:交往途径主要是丝绸之路。 (2)与大秦的关系: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到达东汉。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影响 (1)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把先进的汉族文化远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4)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5)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安敦王朝送礼物给汉桓帝,是中国古代同欧洲外交的开始。 5.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