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尖峰对垒:七大名人话职业生涯规划

尖峰对垒:七大名人话职业生涯规划

尖峰对垒:七大名人话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王秀丽李黄珍

来源:《职业》2007年第06期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实让曾经的天之骄子茫然不知所措,众多莘莘学子及家长期望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实现成功择业已经不再现实。

2007 年4 月14 日,由中国生涯网等机构主办、职业杂志社等机构协办的首届中国职业生涯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担任此次论坛的名誉主席并在开幕式上致词。首届中国职业生涯高峰论坛的召开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理念从而少走弯路。

首届中国职业生涯高峰论坛专门就“职业生涯规划怎么帮助大学生就业” 这一热点问题设置了精彩的嘉宾对话环节。

对话嘉宾: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曾海波博士

对话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侯志瑾

联想集团招聘总监卫弘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军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创始人周其洪

武汉理工大学心理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雷五明

中国高校就业联盟网CEO 闻霄

生涯规划帮你打造主动求职的能力

曾海波:我跟大家分享几个数字,从2002 年起高校的毕业生有200 多万人,然后以每年将近100 万人的速度增长,到2006 年达到了410 多万人。市场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到200 万个,也就是说有200 万名毕业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必然给高校的毕业生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谁来帮助大学生就业呢?就业指导中心?企业?我想能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只有大学生自己!了解自我,了解职场需求,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尽早进行准备也许是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最好办法。

卫弘:8 年以前,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也是一个毕业生,也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在大学里,我们基本没有受过职业生涯教育,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就是在学校里等。有公司来招人我们就去应试、面试。

现在,我在企业从事招聘工作,面试过很多毕业生,感觉近10 年来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很多同学依然采取比较被动的求职方式——在毕业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岗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岗位不太适合自己,所以在求职过程当中,很难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

在我接触的应届毕业生里,可以分成三类:有一类非常的优秀,对自己要做什么非常清楚。但是这类同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企业招聘当中所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们可能天生有一种创业的才能,不太适合在一个企业里从基础的工作做起。

另外一类同学,你会感觉他对自己并不是特别了解。比如说当时我在一个学校里面去做校园招聘推广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带着他的女朋友,挤到前面问我:看看我的女朋友适不适合去你们公司工作?他的女朋友很腼腆,一言不发地看着我们。这样的人被录用的机会基本是

0.1%。你会感觉到,她还没有准备,就来到我们的职场。从35 岁、45 岁到55 岁,人在不同的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职业生涯问题。毕业求职的第一份工作,常常是你职业生涯的起点。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和我当年毕业一样,并没有充分地理解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

还有一类同学,很明显就是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们的目的明确,准备较为充分,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擅长什么,初步了解企业相应岗位的要求。这样的学员是企业比较喜欢的。

就整体而言,你会发现对自己不了解,对职业不了解,是正在择业的大学生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的招聘的最大压力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我认为今天举办的职业生涯发展论坛很有意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他们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是非常有意义的。

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李军凯: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高中生们在高中阶段基本围绕一个目标转——考上大学,至于将来怎么样,或者对社会上的行业、职业甚至大学里面的专业,了解得相当有限。大学四年时间非常长,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这四年时间尽早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会比较有帮助。作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我们首先是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让他们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在这种目标定位下,他会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大学的四年时间,会参加社团实习,也会按照职业目标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塑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