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课后第3题10个词语,体会“无论……总是”“只要……就”两组关联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并会用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感受樟树顽强的生命力和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之处,领会它的象征意义,了解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体会作者和游客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4. 感悟第5自然段对比手法的作用,体会文章以树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品读4、5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樟树顽强的生命力和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之处,领会它的象征意义,体会文章以树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文章以树喻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识记了生字词。上课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1)指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宋庆龄故居有两棵樟树,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具有能驱虫的永久香气,宋庆龄喜欢这两棵樟树不愿意搬家,来瞻仰宋庆龄故居的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二)精读感悟,感受樟树特点,领会象征意义,理解宋庆龄和游客们喜欢樟树的原因

1.提炼问题,明确目标

(1)对这两棵樟树,宋庆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当周恩来总理劝她搬家的时候,

(2)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4、5自然段)

2.潜心会文,自主学习

(1)明确要求:默读4-5自然段,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它们?游客们

又为什么要在树前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呢?标出重点词语和句子,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后派代表汇报。

汇报展示,点拨提升——小组推荐代表在班内交流阅读收获,教师相机指导,点拨提升认识

3.感受樟树特点,理解宋庆龄和游客喜欢樟树的表层原因

(1)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①这是一棵怎样的樟树?(指2生)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谁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樟树吗?(“蓬蓬勃勃”什么意思?指生读词语,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根深叶茂)把这个词带回课文中,谁再来读读这繁荣旺盛的樟树!评价:这真是生命力旺盛的樟树!

②稠密是什么意思?绿得发亮?枝干粗壮,树叶茂密,你想到了哪个词?长得好才能发亮,这是生命的光泽!

作者为了表现樟树的生命力,还用了一个准确的关联词语。谁找到了?

谁还能用上这个句式具体说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气候樟树表现?

C 小结:一年四季,樟树要经历多少风雨呀?“无论……总是”这一组关联词语强调了不论在任何条件下,樟树总是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活力。你能读好这个关联词语吗?

读出最后一句中樟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D 谁能用“无论……总是”造一个句子。

③引读,回归问题:

樟树是那样蓬蓬勃勃充满生机,它的的生命力不仅旺盛而且无比顽强!难怪,当周恩来同志请宋庆龄换所大房子的时候,宋庆龄摇摇头说——难怪,(出示,生接)—④这样顽强、旺盛的樟树你喜欢吗?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樟树的喜爱之情!

⑤抓住关键词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样抓住这些关键词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你愿意试试吗?

(2)香气永存、能驱虫

①你还找到了樟树的哪些地方令人喜欢留恋?樟树的香气能“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么表

现的?

②这里也有一个关联词语。

很多树也有木头的香气,但是当它们枝枯叶落的时候,香气就会逐渐消失,当它们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香气就荡然无存;而樟树?谁来读好关联词,读好这句话!

③是的,这就是永久保持!

小结:“只要……就”告诉我们,只要具备了“木质存在”这一个条件,就一定会有能驱虫这个结果。

感情朗读这个句子,读出樟树的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之处。。

用“只要……就”造一个句子。

小结:关联词在连接句子和表达情感上作用真不小,我们要在自己的习作上学习使用关联词语,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

③引读,回归问题:

樟树不但蓬蓬勃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还具有香气永存、能驱虫的可贵品质。难怪,当周恩来

同志请宋庆龄换所大房子的时候,宋庆龄摇摇头说——难怪,(出

(3)探究“对比“写法的作用,朗读体悟。

①在第五自然段中,为了突出樟树香气永存、能驱虫的特点,作者还写了什么别的树木的什么特点?(容易招虫,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交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用别的树木和樟树进行对比,更突出了樟树香气永存能驱虫的特点。

男女生朗读,进一步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5)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指导方法,明确要求:同学们已经运用抓住关联词的方法背诵了第4自然段,谁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第5自然段背下来。

出示提示:

2.练习背诵;

3.学生尝试展示背诵。

2.了解宋庆龄的崇高人格风范,体会宋庆龄和游客喜欢樟树的深层原因。

过渡:通过探究,我们初步发现了宋庆龄和游客们喜欢樟树的原因,那么宋庆龄和游客喜欢樟树,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庆龄,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你会有更多发现!

(1)揭示“树—人”的相似处,体会宋庆龄喜欢樟树的深层原因——以树自勉

①出示宋庆龄的资料,学生静静地默读思考。通过阅读宋庆龄奶奶的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

②交流要点:樟树总是蓬蓬勃勃,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宋庆龄总是保持着顽强、旺盛的革命

热情;樟树一身香气,可以驱虫,宋庆龄一身正气,敢于斗争,让敌人畏惧;樟树香气永存,宋庆龄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小练笔:读了宋庆龄的故事,你能用上“无论……总是……”“只要……就……”“即使……仍然……”写几句话赞美宋庆龄吗?

③总结提升:宋庆龄喜欢这两棵樟树,因为她就是具有樟树精神的人。她是用樟树的精神勉励自己:做一个永远保持革命热情、一身正气、敢于斗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

(2)发掘“人—树”的契合点,体会游客喜欢樟树的深层原因——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①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纪念。此刻,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看到这两棵樟树,他们就仿佛看到了宋庆龄,想到了她顽强、旺盛的革命热情和一身正气、敢于斗争的精神,想到了她无私奉献的伟大一生。)

小结: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以物衬人”(板书:借物喻人、以物衬人)你还能举出借物喻人的例子吗?比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可以用来比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

墙角数枝梅,林寒独自开的梅花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②看到樟树,就像目睹了宋庆龄的风采。宋庆龄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但是,她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让我们怀着崇敬和怀念的心情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作业套餐,拓展延伸(从以下作业中任选一项完成)

1.进一步搜集宋庆龄奶奶的故事,加深对宋庆龄的了解。

2.查阅樟树的有关资料,搞清楚樟树香气能够拒虫的科学道理。

3.学习本文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方法,描写一种“物”,借助“物”来表现“人”。

七、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革命热情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香气永存

敢于斗争驱虫

借物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