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篇一:北师大(生物)步步高必修3习题第二章训练15】

知识点一其他的植物激素

1.辣椒在盛花期遭遇连续暴雨,正常受粉受到影响,为防止减产,菜农采取了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溶液的措施。他们最可能使用了哪种激素类似物( )

a.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b.赤霉素d.乙烯

2.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放入冷库低温保存

3.下列各项措施与生长素作用有关的是( )

a.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水中一段时间,促使其早发芽

b.将未成熟的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修剪树篱,降低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d.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枝条更容易存活

4.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浓度的2,4—d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8.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能力提升

9.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

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10.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

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11.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

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④番茄果实成熟

a.①②③

c.②③④b.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分别放在下表五种物质的溶液

中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植株上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于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

13.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

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可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图中

____________密切相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

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1)方法步骤:

①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 个性拓展

1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为

研究课题。三位同学提出了甲、乙、丙设计方案,其主要步骤如下:

然后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b、c三组,浸泡10 min,将其扦插在校园生物角的土壤中,观察枝条的长势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上述三种方案是否都合理?请说明理由。

(1)甲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篇二:【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浙科版必修3课时作业:7.1 生物圈word版含解析】

第27课时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目标导航1.描述生物圈,树立科学的生物层次观。2.指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人口的动态变化。3.简述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一、生物圈

1.生物圈: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是最大的____________。

2.范围:生物圈是地球表面________的一个薄层。生物圈分布高度最高可达离地面________m处或更高,是____________带,主要生命形式是________和真菌孢子。生物圈最低可达地下植物最深的

________和深海地壳的________处。

3.深海热裂口处生物代谢特点:与地球表面生物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的差异上,其能源是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圈是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为人类制造________、生产食物、处理________和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生物圈中存在着上千万种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但是它们的dna、rna、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结构却惊人地相似。

二、全球人口动态

1.人口动态

(1)8000年前:地球上人口不到______万。

(2)公元初:地球上人口增长到了______亿。

(3)17世纪初:地球上人口增长到了______亿。

(4)1800年:地球上人口增长到______亿。

(5)1900年:地球上人口增长到______亿。

(6)1965年:地球上人口增长到______亿。

(7)1977年:地球上人口已经超过了______亿。

(8)1987年7月11日:地球上人口增长到______亿。

(9)1999年10月12日:地球上人口增长到______亿。

(10)2025年:地球上人口将会增长到______亿。

(11)世界人口最终达到______亿时才会稳定下来。

2.人类的出路:唯一出路就是设法__________________,做到

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生物圈的概念

1.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生物的总和

2.关于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正常运转的动力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c.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知识点二我国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如图为我国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请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曲线为“j”形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

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

知识点三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考查

4.如图所示为1910年梅托斯提出的“人口增长、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剧增将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其结果是粮食必然________。

(2)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加快粮食________,并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

(3)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________。

5.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因而会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因此又会使人口继续增加

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以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少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基础落实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全部的无机环境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活在深海热裂口的生物的能量来自于地热和h2s的氧化

d.生活于副生物圈带的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孢子

2.下列关于人口动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业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

b.人口增长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由于各国都实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所以世界人口在今后几十年内不再增长,保持动态稳定

d.人类在近几百年来及将来的数量增长一直呈指数增长

3.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与进行,科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形曲线,k值为16亿

5.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对于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一定能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b.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度高,其自动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低

c.生物圈能依靠自身的各种成分提供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能力提升

6.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

7.有关生物圈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能量基础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c.生物圈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物质循环的回路

d.生物圈的调节能力反映在一种生物灭绝后有新的物种产生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9.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的面貌。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方设法改造自然

b.集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

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使用

d.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10.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1)1949年代以来,每年出生的人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0年和1953年相比,我国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上趋于________,发展到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________的趋势。

(3)由于人口政策得力,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观察下列两幅图,据图答题:

(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而能被人类利

用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3%,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2可知,到2000年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建国初期相比,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可用淡水、人均耕地迅速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第27课时生物圈全球人口动态答案

知识清单

一、1.所有生物生存环境生态系统

2.不连续10 000 副生物圈细菌根际处热裂口

3.地热硫化氢的氧化

4.氧气废物

二、1.(1)1 (2)1.5 (3)5 (4)9 (5)16 (6)35 (7)43 (8)50 (9)60 (10)83

(11)110

2.降低出生率自我控制

对点训练

1.d [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其结构和功能在不断变化中,趋向相对稳定。]

2.d [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正常运转的动力,复杂的营养结构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3.c [虽然曲线为“j”形曲线,但人口增长还是受到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其增长虽然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量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4.(1)产量下降(2)不足升高(3)枯竭加剧

解析人口增长,土地利用过度,使粮食单产不高不稳,甚至病虫害频繁出现,导致粮食减产。人口继续增加,由于土地开垦,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加剧会加速粮食短缺。人口由于食物不足、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素,死亡率升高,所以人口数量下降。

5.c [人的生存需要粮食和耕地,因而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更多的农田,要想耕地多,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开垦土地,因而就

会使人口增多;人的多种需求,都会随人口的增多而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多种需求水平还将不断提高,这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人均耕地、人均淡水量都极低,这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课后作业

1.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而不是全部无机环境。]

2.b [工业革命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世界人口由于基数大,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继续增长;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不能按指数式增长,因为会受到诸多环境压力的制约。]

3.c [①④两个国家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出现负增长。②③两个国家自然增长率是正值,但是③大于②。]

4.d [在理想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呈“j”形曲线增长,在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增长不可能符合“j”形曲线,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并不是说我国人口增长的k值为16亿。]

5.c [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物种丰度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受物种丰度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6.b [增加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7.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太阳能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能量基础,生物圈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物质循环的回路,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决定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8.b [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9.d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纳人口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要控制人口数量;人类虽有较强的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但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若人类对可再生资源利用速度超过更新速度,则将使其破坏。]

10.c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已经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沉重压力,在114个国家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以及淡水总量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中,我国排在第8位,但人均各项自然资源的数量却退居后位。]

11.(1)上升实行了计划生育(2)上升老龄化

(3)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

【篇三:北师大(生物)步步高必修3习题第三章训练3】

ass=txt>知识点一环境容纳量

1.下列条件会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加的是( )

a.地面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2.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数量会发生波动

b.所有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会出现一个达到相对平衡时的特定值

c.所有生物种群的数量均不会出现一个达到相对平衡时的特定值

d.种群数量增至最大环境容纳量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3.如图表示了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k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曲线1,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曲线2,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曲线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曲线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如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则在1935年,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的鹿的数目大约为(

)

a.12 000

c.50 000

知识点二种群数量的调节

5.下列因素都能引起鸟类种群数量的变化。其调节作用不随鸟类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b.35 000 d.100 000

是( )

a.气候

c.捕食者b.食物d.寄生病原体

6.北极旅鼠数量发生剧烈骤变的主要原因是( )

a.食物

c.气候b.寄生d.捕食

7.下列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中,全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

a.刮风、下雨

c.疾病、下雪b.传染病、食物d.温度、刮风

8.对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调节因素是( )

a.食物

c.气候

能力提升

9.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 )

a.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斗争

b.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

c.种群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

d.种群接近环境容纳量

10.下列现象是种群密度过大时将会引起的生态学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

a.寄生虫增多

c.竞争加剧b.传染病易于流行d.繁殖率升高b.寄生物和病原体d.捕食11.如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

性,其余分别是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大

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 的变化

d.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12.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

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在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

斯蒂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 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13.如图在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

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亩)。请分析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最长久的国家是(

)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模块要点回眸——精讲

第5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公式及其选用原则 时间(t )、位移(x )、速度(初速度v 0、末速度v t )、加速度(a )是描述运动的几个重要物理量,它们可以组成许多运动学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这五个公式是最基本的,记好、理解好这几个公式,对于学好物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两个基本公式 1.位移公式:x =v 0t +12 at 2 2.速度公式:v t =v 0+at 二、三个推导公式 1.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02=2ax 2.平均速度公式:v =v 0+v t 2=2 t v 3.位移差公式:Δx =aT 2 三、公式的选用原则 1.能用推导公式求解的物理量,用基本公式肯定可以求解,但有些问题往往用推导公式更方便些. 2.这五个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不仅适用于单方向的匀加速或匀减速(末速度为零)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 3.使用公式时注意矢量(v 0、v t 、a 、x )的方向性,通常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v 0相反的方向为负方向. 对点例题1 一个滑雪运动员,从85 m 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为1.8 m /s ,末速度为5.0 m/s ,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解题指导 解法一:利用公式v t =v 0+at 和x =v 0t +12 at 2求解. 由公式v t =v 0+at ,得at =v t -v 0,代入x =v 0t +12at 2有:x =v 0t +(v t -v 0)t 2,故t =2x v t +v 0 =2×855.0+1.8 s =25 s. 解法二:利用公式v t 2-v 02=2ax 和v t =v 0+at 求解.

【步步高】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

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 第Ⅰ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A.质量、加速度B.位移、速度变化量 C.时间、平均速度D.路程、加速度 答案 B 解析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A错误;位移和速度变化量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B正确;平均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C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故D错误. 2.如图1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 B.刹车时,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答案 B

解析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0 m/s,加速度为10 m/s2;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12 m/s2,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 3.杭州第二中学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同学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84 s和21.80 s.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100 m的平均速度约为9.23 m/s B.该同学在100 m和200 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 m和200 m C.该同学的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7 m/s 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 答案 A 解析100 m是直道,而200 m有弯道. 4.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2,则汽车在0~2 s内和2~3 s内相比() 图2 A.位移大小相等B.平均速度相等 C.速度变化相同D.加速度相同 答案 B 解析由图象面积可知位移大小不等,平均速度均为v 2=2.5 m/s,B正确;速度变化大小相等, 但方向相反,由斜率可知0~2 s内加速度小于2~3 s内加速度. 5.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施廷懋凭高难度的动作夺得三米板女子跳水冠军.起跳前,施廷懋在跳板的最外端静止站立时,如图3所示,则()

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总结——步步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1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内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步步高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章末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 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1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 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 的显 示,若用x 1、x 2和x 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 ) 图1 A .x 1>x 2>x 3 B .x 1

图3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中位移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 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4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6. 质点在x轴上运动,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图5为该质点的v-t图像,由图线可 知() 图5 A.质点的x-t关系为x=5t-t2

第二章 学案2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二

学案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目标定位]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含义.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能够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向心力 [问题设计] 分析图1甲、乙、丙中小球、地球和“旋转秋千”(模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合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与线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图1 答案甲图中小球受绳的拉力、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合力等于绳对小球的拉力;乙图中地球受太阳的引力作用;丙图中秋千受重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三图中合力的方向都沿半径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合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要点提炼] 1.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就叫做向心力. 2.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始终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力是变力. 3.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4.向心力是效果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注意:向心力不是具有特定性质的某种力,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受力分析时不能添加向心力.

二、向心力的大小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用手拉细绳使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半径不变的的条件下,减小旋转的角速度感觉手拉绳的力怎样变化?在角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旋转半径,手拉绳的力怎样变化?在旋转半径、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换一个质量较大的铁球,拉力怎样变化? 图2 答案 变小;变大;变大. [要点提炼] 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为F =m v 2r =mω2r =mr (2πT )2.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三、向心加速度 [问题设计]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沿什么方向?若角速度为ω、半径为r ,加速度多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 答案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合=ma =mω2r ,故a =ω2r ,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2.表达式:a =v 2r =rω2=4π2T 2r =ωv . 3.方向及作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4.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延伸思考] 甲同学认为由公式a =v 2r 知向心加速度a 与运动半径r 成反比;而乙同学认为由公式a =ω2r 知向心加速度a 与运动半径r 成正比,他们两人谁的观点正确?说一说你的观点. 答案 他们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当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当ω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a 与r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型专题1

微型专题1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差公式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其适用条件,会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相关问题.2.会推导Δx =aT 2并会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经过一段时间末速度为v t . (1)画出物体的v -t 图像,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在图像中表示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t v ,并求出2 t v .(结果用v 0、v t 表示) 答案 (1)v -t 图像如图所示 因为v -t 图像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t 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可表示为 x =v 0+v t 2 ·t ① 平均速度v =x t ② 由①②两式得v =v 0+v t 2 . (2)由题图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梯形中位线的长度,即:2 t v =v 0+v t 2. 三个平均速度公式及适用条件 1.v =x t ,适用于所有运动. 2.v =v 0+v t 2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v =2 t v ,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适用于匀变 速直线运动.

例1 某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v t B.v t 2 C .2v t D .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因为战机在起飞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 =v t =0+v 2t =v 2 t .B 正确. 例2 一滑雪运动员从85 m 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 /s ,末速度是5.0 m/s.求: (1)滑雪运动员通过这段斜坡需要多长时间? (2)滑雪运动员通过斜坡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答案 (1)25 s (2)3.4 m/s 解析 (1)法一:利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 由v t =v 0+at 和x =v 0t +12 at 2 可得a =0.128 m/s 2 t =25 s. 法二: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由x =v 0+v t 2 t 得:t =25 s. (2)法一:速度公式法 中间时刻t ′=252 s 2 t v =v 0+at ′=3.4 m/s 法二:平均速度公式法 2t v =v 0+v t 2=3.4 m/s 二、位移差公式Δx =aT 2 一辆汽车以加速度a 从A 点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到达B 点,再经过时间t 到达C 点,则x BC -x AB 等于多少? 答案 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三章第1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如图1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图1 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 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 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 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章 7

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会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3.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对下落物体的认识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观点. (2)通过实验说明造成“重快轻慢”的真正原因是:空气对物体的阻碍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 (1)①定义: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②实际自由下落物体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 (2)特点 ①初速度为零. ②只受重力作用. 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 1.发现问题 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2.提出假说 物体下落的过程是一个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t;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h∝t2. 3.间接验证 让小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由静止开始到每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末物体运动的距离之比为1∶4∶9∶16…,证明了h∝t2,也证明了v∝t. 4.合理外推 伽利略设想将斜面倾角外推到90°时,小球的运动就成为自由下落,伽利略认为小球仍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 1.概念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

2.大小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地球上纬度和海拔不同的区域略有差别.计算中通常取g =9.8 m /s 2,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g =10 m/s 2. 3.方向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在真空中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3)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4)质量越大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越大.(×) (5)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6)伽利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7)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在研究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一个点记作O ,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点,每两个测量点之间有4个实际打出的点(未标出),如图1所示,图中所标数据是各测量点到O 点的距离(单位:mm),那么物体做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 图1 答案 匀变速直线 9.8 m/s 2 解析 因为打点周期T ′=0.02 s , 所以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T ′=0.1 s. 由纸带数据得h OA =49 mm ,h AB =147 mm ,h BC =245 mm ,h CD =343 mm ,即Δh =h AB -h OA =h BC -h AB =h CD -h BC =98 mm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Δh T 2=98×10- 3 10-2 m /s 2 =9.8 m/s 2. 一、自由落体运动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课时2 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学习目标] 1.理解位移-时间图像,并能利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2.掌握用速度-时间图像求位移的方法.3.能熟练区分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并会灵活运用图像解决问题. 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 1.x-t图像: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位移x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常见的x-t图像: (1)静止: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一条倾斜的直线. 3.x-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v-t图像: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速度v为纵坐标,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1.如图1所示,为某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x-t图像,则质点在第1s内做________运动,1~3s内________.第1s内速度为________m/s,1~3 s内速度为______m/s,3~5s 内速度为________m/s,0~5内的位移为________.图1

答案匀速直线静止 10 0 -5 0 2.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它在0~12s内的位移x=________m,路程s=________m. 图2 答案-60 180 解析 v-t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0~6s内的位移x1=v1t1=10m/s×6 s= 60 m,6~12 s内的位移x2=v2t2=-20 m/s×6 s=-120 m,0~12 s内的位移x=x1+x2=-60m,路程s=|x1|+|x2|=180m. 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 1.x-t图像: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位移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像叫位移—时间图像.2.对x-t图像的理解 (1)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截距:纵截距表示物体起始位置. (3)交点: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 3.几种常见的位移-时间图像 (1)静止物体的x-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3直线A. 图3 (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

【步步高】2020年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1

【步步高】2020年高考物理大一轮第一章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内容要求考纲解读 参考系、质点Ⅰ 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 本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 应用及 v—t图象是本章的难点. 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 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 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 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 理实际问题. 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 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 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 公式有很大帮助.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 象 Ⅱ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 导学目标 1.掌握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2.掌握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并理解二者的关系.

一、质点 [基础导引] 下列情况中所描述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 B.研究自转时的地球 C.研究出站时的火车 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 [知识梳理]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 思考:质点的体积一定很小吗? 二、参考系与位移、路程 [基础导引] 1.指出以下所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各是什么? A.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________ B.月亮在云中穿行 ______ C.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______ D.“小小竹排江中游” ______ 2.如图1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 图1 点后 静止.若AC=100 m,BC=30 m,以B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 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________,B点位置是________,C点位置为______,A到B位置变化是______ m,方向______,C到B位置变化为________ m,方向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二章 力 1_2 Word版含答案

1力 2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理解重心的概念. 一、力的单位及图示 1.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或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体积和形状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 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取g=9.8m/s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被简称为物重.

3.方向:竖直向下. 三、重心 1.重心: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各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 3.确定方法: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3)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4)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5)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2.小明用20N的水平力推桌子(如图1所示),作出此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图1 答案 一、力和力的图示 如图2所示是足球撞击球网的瞬间. 图2 (1)足球撞击球网时对球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球网对足球有没有作用力?若有,该力分

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册答案参考

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册答案参考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步步高】2013年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一、概念规律题组 1.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t 的最大困难是( ) A .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 B .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 C .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 D .当时没有记录落体运动的数码相机 答案 B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 CD 解析 A 选项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 ,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 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 、B 不对.选项C 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a = Δv Δt 可知,Δv =g Δt ,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选项D 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g 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C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 D .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答案 D 解析 在同一地点所有物体g 值都相同.在地面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从赤道到两极,g 值变大. 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关系为v =6t 2 (m /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12 m /s,39 m /s B .8 m /s,38 m /s C .12 m /s,19.5 m /s D .8 m /s,12 m /s 答案 B 解析 平均速度v =x t ,t =0时,x 0=5 m ;t =2 s 时,x 2=21 m ;t =3 s 时,x 3=59 m .故 v 1=x 2-x 02 s =8 m /s ,v 2=x 3-x 2 1 s =38 m /s . 二、思想方法题组 5.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始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同的位移所需要的时间比为( ) A .1∶3∶5 B .1∶4∶9 C .1∶2∶ 3 D .1∶(2-1)∶(3-2) 答案 D 6.(2011·泰安模拟)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 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 =10 m /s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力章末检测试卷(二)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答案 B 2.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的四个受力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受力情况的是() 答案 A 3.如图1所示,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 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方向向前 答案 C 解析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利用正交分解法分析易知,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根据力的合成和二力平衡易知,拉力、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平衡,重力、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故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选项B错误,C正确;小孩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受的

合力为零,故选项D 错误. 4.如图2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 作用在物体C 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 .C 不受摩擦力作用 B .B 不受摩擦力作用 C .A 受到的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不为零 D .A 、B 、C 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答案 B 解析 以C 为研究对象,力F 作用在物体C 上,C 处于静止状态,C 一定受到A 的摩擦力,A 错;以B 为研究对象,B 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B 不受摩擦力,B 对;A 处于静止状态,C 对A 的摩擦力与地面对A 的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C 错;以A 、B 、C 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水平向右的拉力,所以整体受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 错. 5.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3所示.已知绳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图3 A. 32mg ,12mg B.12mg ,32mg C.34mg ,12mg D.12mg ,34 mg 答案 A 解析 把重物对c 点的拉力按效果分解为F a 和F b ,如图所示. 则F a =mg cos30°=32 mg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二章 力 6 Word版含答案

6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知道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理解力的分解原则,会正确分解一个力,并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分力.3.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一、力的分解 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 2.分解原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问题,因此力的分解必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3.分解依据: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 3.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1所示).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图1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则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2)一个力F和它的两个分力都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3)力F的大小为100N,它的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为60N,则另一个分力一定大于40N.(×) 2.将一个大小为23N的水平力分解成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在竖直方向,另一个分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30°,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________N和________N. 答案2 4

一、力的效果分解法 如图2所示,人拉着旅行箱前进,拉力F 与水平方向成α角, 图2 (1)拉力产生了什么效果? (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并求出两分力大小. 答案 (1)拉力产生两个效果:向前拉箱,向上提箱 (2)力的分解图如图所示,F 1=F cos α,F 2=F sin α. 按力的效果分解的基本步骤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3.利用数学知识解三角形,分析、计算分力的大小. 例1 如图3所示,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小球所受重力均为G ,分别用光滑挡板A 、B 挡住,挡板A 沿竖直方向,挡板B 垂直于斜面,则球1对挡板的压力F 1=______,对斜面压力F 2=________;球2对挡板压力F 3=______,对斜面压力F 4=________. 图3 答案 G tan θ G cos θ G sin θ G cos θ 解析 球1所受的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小球欲沿水平方向推开挡板;第二,使小球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步步高】2020年高考物理大一轮 第一章 高考热点探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热点探究 一、运动学图象 1.(2020·海南·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 图1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在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2.(202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 图2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 二、运动情景的分析及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3.(2020·新课标全国·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 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 )

图3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4.(2020·天津·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t 2(各物理 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 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 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5.(2020·山东·18)如图3所示,将小球a 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 直上抛的同时, h 2 处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 相遇(不 计空气阻力).则 ( ) A .两球同时落地 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 .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 动能的增加量 D .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 做功功率和对球b 做功功率相等 6.(2020·课标全国·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 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为9.69 s 和1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 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度 时间与1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度只 有跑1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

步步高必修一物理第一章学案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3.掌握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4.理解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一、了解打点计时器 1.作用及分类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 时,它每隔 _s 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 .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计时器有 打点计时器和 计时器两种. 2.电磁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 以下的交流电源; (2)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3.电火花计时器 (1)工作电压: V 交流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二、根据纸带计算平均速度 根据v =Δx Δt 可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Δx 是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Δt 是这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三、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该点在内的相距较近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 示.平均速度的公式v =Δx Δt ,当Δt 或Δx 较小时,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四、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是用来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图象上的点反映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 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 (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6)利用公式v =Δx 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注意事项 (1)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2)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实验原理 取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根据v =Δx Δt 测出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一般地,取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位移来计算. 如图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 Δx Δt . 2.数据处理 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