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强迫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

强迫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

强迫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
强迫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

【基金项目】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 MB)资助项目(编号:92-557) △ 通讯作者,E2mail:yanchun_yang2006@https://www.sodocs.net/doc/6b14359081.html,

学调节障碍相关,进一步促进DN的进展。本研究发现,在大鼠造模后第8周即出现大量蛋白尿,并且12周后其肾间质中CTGF、OP N表达均明显增加,而经川芎嗪治疗后,蛋白尿排泄减少,Scr、BUN水平有一定下降,肾间质CTGF、OP N表达,从而发挥减轻肾间质损害,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汝汉,高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中

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6):311~314

[2] 邵倩,陈福琴.川芎嗪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药结合肾病杂志,2002,3(12):739~741

[3] 邢淑丽,郑君芙,黄文政.单侧肾切除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动

物模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杂志,2006,15(6):643~644

[4] 刘志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

(5):322~323

[5] Parving HH,Mogensen CE,Thomas MC,et al.Poor p r ognosis in p r o2

teinuric type2diabetic paticents with retinopathy:insights fr om the RENAAL study[J].Q J M,2005,98(2):119

收稿日期(2008212219)

论著

强迫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

段明君1,刘传新2,杨彦春3△,李 斌3

(1.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成都610036;2.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272100;

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 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对329例正常对照,84例OC D患者和48例强迫症一级亲属(OC DF)进行测评。结果 OCD组寻求刺激因子1(novelty2seeking,NS1)、奖赏依赖因子3(re ward2dependence,RD3)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105)。OC D组NS、躲避伤害(har m2avoidance, HA)维度得分高于OC DF组(P<0105)。结论 OCD组和OCDF组三维人格特征都表现为HA高分,NS和RD低分,两组三维人格特征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 强迫症;三维人格问卷;人格

【中图分类号】 R749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0501(2009)0720999203 O bsesi ve2co m pulsi ve d isorder pa ti en ts and the i r f i rst2degree rel a ti ves of the three2d i m en si ona l persona lity.DUAN M ing2jun1,L I U Chuan2xin2,YAN G Yan2chun3,et al.1.M ental health Center in Chengdu,Chengdu,S ichuan610036;2.J ining M edi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M ental Health,J ining,Shangdong272100;3.W est China Hospital,S ichuan U niversity,Center forM en2 tal Health,Chengdu,S ichuan610041,China

【Abstract】 O bjecti ve T o exp l ore the tridi m ensi onal pers 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OCD and their first degree relatives. M ethods 329nor mal contr ol、84OCD patients and48OCDπs first degrees relatives finished the TP Q.Results The NS1、RD3 scores of OC D are l ower than the nor mal contr ol gr oup(P<0105).The HA scores of OCD and OC Dπs first degree relatives are higher than the nor mal contr ol gr oup(P<0105).The NS、HA scores of OCD are higher than the OC Dπs first degree relatives(P< 0105).Conclusi on The TP Q scores pattern of OC D and OC Dπs first degree relatives are higher in HA scores and l ower in NS and RD scores.The TP Q scores pattern and tridi m ensi onal pers 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OC D is si m ilar t o their first degree rela2 tives.

【Key words】 OCD;TP Q;pers onality

OCD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以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普通人群终生患病率为1%~3%[1]。B lank等报道OCD患者父母患强迫症状风险率(1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219%)。Z o2 har等[2]报道52HT易感基因可能传递给OCD患者。这些研究提示OCD患者的某些人格素质可能具有遗传倾向。王振等报道OCD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3~7], OCD患者与OCD患者一级亲属之间存在某些人格的相似之处[3]。OCD血清素假说认为OCD患病与脑内52HT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本研究旨在从OCD的

三维人格特征论证OCD与52HT异常的关系,探讨OC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是否支持OCD的52HT假说具有遗传易感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OCD和OCDF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和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的OCD患者及其一级亲属。对照组来自上述两单位工作人员及其亲属。OCD组和OCDF组纳入标准:①符合CC MD23强迫症诊断标准者及其一级亲属;②年龄18~65岁;

③初中以上文化;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②初中以上文化;③自愿参加本研究。三组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者;②有脑器质性疾病史者;③有其它严重的躯体疾病史者。OCD 组84例,年龄(25±8)岁,其中男51例,女33例。对照组234例,平均年龄(26±8)岁。OCD组与对照组间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23,P= 01747;t=11287,P=01213)。OCD一级亲属组48例,平均年龄(47±8)岁,其中男22例,女26例。对照组95例,平均年龄(45±10)岁。OCD一级亲属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91, P=01236;t=01543,P=01588)。OCD组与OCD一级亲属组各84例和48例,两组在年龄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31,P<0105;t= 11798,P=0107)。112 评定工具:三维人格问卷采用TP Q第4版中文版,此问卷由Cl oninger编制,由段明君等进行了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8]。此问卷分三个维度十二个因子,见表1,共100道是否问题。回答全部问题约需15~20m in。

表1 TPQ的三个维度和十二个因子

维度因子内容

猎奇性分量表

(NS)

NS1寻求刺激…刻板僵化

NS2冲动…沉静

NS3放荡不羁…言行保守

NS4不守规矩…循规蹈矩躲避伤害性分量表

(HA)

HA1预期忧虑和悲观主义…不受拘

束的乐观主义

HA2害怕不确定

HA3怕见陌生人/害羞

HA4易疲劳/虚弱无力

奖赏依赖性分量表

(RD)

RD1多愁善感

RD2持之以恒

RD3依恋

RD4依赖

113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150进行数据分析,进行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

2 结 果

211 OCD组NS维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S1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NS4因子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OCD组HA维度和HA1、HA2、HA3、HA4因子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RD维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D3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见表2。

表2 三组TPQ因子得分比较 ( x±s)

维度因子

OCD组对照组

(n=84)(n=234)t

OCDF组对照组

(n=48)(n=95)

t OCD组与OCDF组

寻求刺激NS15105±510415102±41860104911148±412412151±41861124341139②NS13162±21134112±116721186①3131±11803140±11870126701841

NS23129±11703111±1188017492146±11582187±21081121421759①

NS33150±11923185±1188114582142±11582196±11871171931321①

NS44164±11603194±119131030①3129±11523127±11760106041751②躲避伤害HA21151±712013115±5101111612②16138±516413157±511621975①41253②HA16135±21533152±2100101346②4158±21333153±118621945①31959②

HA24185±11793141±116561672②4135±11473164±115921594①11613

HA33191±21122171±117151174②3131±11632179±11581184811677

HA46142±21513151±2113101201②4113±21093161±21131137251346②奖赏依赖RD17124±410017192±31281154618140±315618196±21761104011663 RD13160±11333178±1112112454127±01894104±11111123931141②

RD25101±11484164±1160118814190±11724185±11620114701409

RD36110±21867110±210231477②6171±21387124±11951143411258

RD42154±11282141±1128017972152±11382182±11381122501062 注:双侧t检验,①P<0105;②P<01001

212 OCD一级亲属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S维度无差异,HA维度和HA1、HA2因子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RD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13 OCD组NS维度和NS2、NS3、NS4因子得分高于OCDF组,HA维度和HA1、HA4因子得分高于OCDF 组,两组RD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D1因子得分低于OCDF组,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中OCD组TP Q评分NS1、RD3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HA维度和HA1、HA2、HA3、HA4、NS4因子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OCD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是躲避伤害、害怕不确定、看事情悲观,显得害羞,易疲劳,刻板僵化、易于产生依恋情绪。李斌等[9]报道OCD组NS4分数高于对照组,其余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D组HA维度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OCD组RD维度RD4分数高于对照组。国外Pfohl 等[10]报道强迫症患者TP Q中HA维度和RD维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rgaret等[11]报道强迫症患者TP Q中HA维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认为HA维度害怕不确定因子十分重要,因为它与强迫症患者强迫性怀疑的临床特征相一致。

OCD患者的HA维度及其四个因子均存在异常,而HA维度正是与52HT系统相关的维度[2,12],因此本研究的TP Q调查结果从心理和行为层面支持OCD存在52HT系统的功能异常,从心理和行为学的层面支持了OCD的血清素假说。

OCD一级亲属组TP Q评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NS和RD维度无差异,HA维度和HA1、HA2因子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OCD一级亲属组三维人格特征是躲避伤害,看事情悲观,害怕不确定性。

OCD组和OCD一级亲属组三维人格特征具有相似性,提示OCD一级亲属存在一定程度的52HT系统功能的异常,但未显示出临床上的OCD症状,这可能与52HT系统相关的易感基因有关,易感基因的携带者并不一定表现为临床上的OCD,只有在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易感个体才可能发展成OCD。

OCD组HA维度和HA1、HA2因子得分高于OCD 一级亲属组,提示OCD组较OCDF组在人格特征上更显著地表现出躲避伤害,看事情悲观,害怕不确定性等特征。说明HA维度单一因子的异常并非一定发展成OCD,可能只是一个患病的易感因素。只有当易感个体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条件下,才可能导致临床上的OCD。

参考文献:

[1] W eiss man MM,B land RC,Canino GJ,et al.The cr oss nati onal ep ide2

m i ol ogy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 order[J].J Clin Psychiatry,1994,

55(Supp l):5~10

[2] Z ohar J,Kennedy JL,Hollander E,et al.Ser ot onin21D hypothesis of

obsessive2compulsive dis order:an update[J].J Clin Psychiatry,2004,

65(Supp l14):18~21

[3] Cl oninger CR.A unified bi os ocial theory of pers onality and its r ole in

the devel opment of anxiety states[J].Psychiatr Dev,1986,4(3):

167~226

[4] 王振,肖泽萍,邹政.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J].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003,17(6):409~411

[5] Nestadt G,Sa muels J,R iddle M,et al.A fa m ily study of obsessive2

compulsive dis order[J].A rch Gen Psychiatry,2000,57(4):358~363

[6] 卢宁,居丽晶,李功迎,等.强迫症与人格障碍共病状况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19~521

[7] Fullana MA,Mataix2Cols D,Trujill o JL,et al.Pers onality characteris2

tics in obsessive2compulsive dis order and individuals with subclinical obsessive2compulsive p r oble m s[J].B r J Clin Psychol,2004,43(Pt

4):387~398

[8] 段明君,杨彦春,李斌.三维人格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821~824

[9] 李斌,杨彦春,段明君.强迫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005,19(12):821~824

[10]Pf ohl B,B lack D,Noyes RJ,et al.A test of the tridi m ensi onal pers on2

ality theory:ass ociati on with diagnosis and p latelet i m i p ra m ine binding

in obsessive2compulsive dis order[J].B i ol Psychiatry,1990,28(1):

41~46

[11]R ichterMA,Summerfeldt LJ,Joffe RT,et al.The Tridi m ensi onal per2

s onality questi onnaire in obsessive2compulsive dis order[J].Psychiatry Res,1996,65(3):185~188

[12]Hansenne M,Ansseau M.Har m avoidance and ser ot onin[J].B i ol Psy2

chol,1999,51(1):77~81

(收稿日期:2009202220)

强迫症的一般表现有哪些

众所周知,强迫症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由于强迫症病人的自相搏斗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强迫症状愈演愈烈,病人的信心不断降低。强迫症并不是精神病,病人由于觉得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正常,往往误认为患了精神病;在人前能竭力掩饰自己的病态,甚至回避就医。那么对于强迫症,一般患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接下来就由我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强迫症的一般症状表现: 强迫情绪:出现某些难以控制的必要的担心,如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违法,会做出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 强迫洗涤:多源于怕受污染这一强迫观念而表现反复洗手、洗衣物、消毒家具等。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自知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 强迫询问:病人常常不相信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穷思竭虑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以获得解释与保证。 强迫缓慢:病人可能否认有任何强迫观念,缓慢的动机是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完美。以完美、精确、对称为目标,常常导致失败,因而增加以前的强迫症表现,一些人会有其中一条或者几条,全部都有的倒是不常见,所以大家可以对照区分,这样有利于清楚明白病情。 强迫动作:患者屈从或对抗强迫观念而表现出来的重复进行的动作或仪式行动。《《《推荐阅读:强迫症有哪些预防的方法 强迫意向: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 强迫观念: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如强迫疑虑,强迫对立观念和穷思竭虑的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上述内容就是精神病医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的强迫症的一般症状表现。强迫症患者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尽管患者的逻辑推理正常,自知力也完整,也知道没有必要深究,但无法克制。如果上述的症状您也有所表象,那么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您应对该病最为科学的态度。

强迫症简介以及案例分析

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出于病人内心的,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而是病人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国内流行学调查的本症时点患病率为0.3‰。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布无显著区别。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遗传因素 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性格特征 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精神因素 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均可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解释;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在强烈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是强迫观念的病理生理基础。心理动力学派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被压抑的攻击性冲动或“性欲望”。有人用学习理论解释强迫观念是激发焦虑的刺激和该观念间建立条件联系的结果。关于扣带回活动过度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的说法,尚缺少扣带回的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直接证据。原理心理学认为:觉察系统本身具有配置功能,前额叶是以配置的方式设立一个参照样本。参照样本能够直接对照本义系统产出的样本,分析客观事物的相对意义,使人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恰当的反应。让人们清醒时前额叶样本能够一直点亮丘觉,决定了人们当时的意识状态和心理环境。强迫症过于强化某一个或某一类样本的配置,从而产生强迫症状。如果将强迫症状让当事人当作病症看待,反而强化了症状,如果说服当事人能够信服这不是病症,反而有利于学习、记忆,并让当事人坚持用强迫法去学习、记忆,强迫症状很快消失,对治疗临床强迫症效果显著。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 1、人都有强迫倾向

四种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四种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精神健康网专家指出,针对不同类型患者,需要有相应的应对原则,即使是同一种疗法,可用手段也很多样,需要患者和治疗者慎重选择。 行为疗法 治疗强迫症的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它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其可用手段主要包括满灌或冲击疗法、阳性强化疗法、阴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逆转意图疗法、模枋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可能看到行为疗法所包含的内容,患者开始犯晕了,但正是这一疗法涵盖的手段足够广泛,其才能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尽快帮助恢复健康。 家庭心理干预 这一有关治疗强迫症的方法,精神健康网专家介绍说,比较适合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应用。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而父母的这些表现均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不利于其消除病态观念和行为,有时反而强化其行为和观念。所以家庭心理干预对于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强迫症是十分必要的。治疗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多接触患者的家属,同样对他们做好心理健康宣教,使患者父母对子女强迫症发病的病因、病程、治疗、护理和预防有较清醒的认识,解除他们因对疾病不了解而产生的疑虑、恐惧、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在恢复期的强迫症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这一心理护理方法能全面提升即将回归正常生活的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促使患者自觉克服病态心理,消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利早日康复。

强迫症的临床特征

?论著? 强迫症的临床特征 林雄标 胡纪泽 【摘要】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的临床表现。 方法:对40例符合DSM -ⅣO CD 诊断标准病人进行以下量表和问卷评定:强迫症量表(Y -BOCS),Hamilton 抑郁量表(HAM D),Hamilt on 焦虑量表(HAM A ),M ar ks 恐怖强迫量表(M SCP OR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 )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并对65名正常人进行EPQ 测试。 结果:15岁以前发病患者的M SCP OR 的工作适应能力下降(W D)分显著高于15岁以后发病患者;合病组病人的HA M D 和EP Q 的神经质分显著高于非合病组;洗涤/回避组的HA M A 评分显著较高,迟缓/仪式化组的发病年龄显著较低,两组的M SCPO R 的WD 评分均显著高于强迫检查行为组。 结论:15岁以前发病,合病组,主要表现迟缓/仪式化或洗涤/回避症状的病人是OCD 较为严重的亚型。 【关键词】 强迫症 临床特征 Clinical characters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L in X iongbiao ,H u J iz e .K angning H osp ital of Shenz hen ,Guangdong 518003 【Abstract 】 Obj ective :T o ex plor e the clinical featur es and subtypes of obsessive com pulsive disor der (O CD ). Method :Fo r ty cases o f OCD w ere assessed with Y ale-Bro w n o bsessive com pulsive sca le (Y-BO CS),Hamilto n depressio n scale (HA M D ),Ham ilt on anx iety sca le (HA M A ),clinical g lo ba l impr essio n (CG I )and Ey senk personality questio nnaire (EP Q ),a nd 65no rmal contr ols w er e measur ed w ith EP Q . Results :T he scor es o f w or k disability (WD )item of M ar ks scale for compulsions ,pho bias ,obsessions and ritua ls (M SCPO R)wer e significant ly higher on pa tients who se o nset a ge w ere less than 15.T he como rbid g r 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 her in patients who se onset ag e w er e less than 15.T he como rbid g ro up had sig nificantlly higher sco res of HAM D and neur oticism subscale of EPQ .T he sco res of HAM A wer e higher in patients char acterized by w ashing/pho bic avo id behavior ,and the onset age w as young er in patients char act erized by slow ness/ritual beha vio r.Bo th g r oups had hig her sco r es in w or k disa bility item o f M SCPO R. Conclusion :It is sug gested that slo wness/r itual behavio r and w ashing /av oid behav io r ar e sever e subtypes of O CD ,and the patients with these subtypes usually have como rbidities,w hose o nset a ge ar e less than 15. 【Key Words 】 O bsessiv e compulsiv e diso rder Clinical featur e 美国全国同病率调查(NCS)结果表明,强迫症(OCD)是仅次于抑郁症、酒依赖和恐怖症的第4位常见病[1],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与行为障碍。由于病程多变,部分患者疗效不好,因此,OCD 亚型的划分渐受到人们关注,现结合临床对此进行探讨。作者单位:518003 广东深圳市康宁医院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研究组:为1999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以SCID -P 定式检查提纲收集临床资料: 符合DSM -Ⅳ中OCD 诊断标准; Yale-Brow n 强迫症量表(Y-BOCS)评分>16分[2] ; Hamilton 抑郁量表(H AMD )评分<21分; 未服精神药物或停药4周以上; 病程1年以上; 无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共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5~37岁,平均(25.1±5.4)岁。已婚11例,未婚29例。职业:中学生8例,工人5例,干部4例,技术人员7例,待业或病休13例,其它3例。文化程度:初中6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2例。起病年龄9~30岁,平均(18.9±5.5)岁,男性(18.3±5.4)岁,女性(20.2±5.5)岁,25岁以前起病者34例。病程1~15年,平均(6.2±4.1)年。有精 ? 332?J Clin Psychol M ed ,2000,Vol 10,No.6

强迫症的表现 8种“忍不住”的轻度强迫症症状

强迫症的表现 8种“忍不住”的轻度强迫症症状 *导读:强迫症这一无伤大雅的小小心理疾病近年来似乎成为了全民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强迫”一族的行列。那么你真的有强迫症吗?强迫症的症状是什么?强迫症要如何治愈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可能现在很多人会发现,有时候自己出门了,总是怀疑门有没有上锁,屋里的煤气,电什么的有没有关好,总是忍不住回去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才能安心,这就是潜在的强迫症。 *【职场总有那么多“忍不住”】 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的卢小姐“忍不住”转发了一条几乎是为她度身定制的微博——“忍不住”这个短语,概括了她的行为特点:隔几分钟总“忍不住”看一下手机,生怕漏掉了短信或电话;出门后老是怀疑煤气没关,走到小区门口了还是“忍不住”折回家检查;明明已经很困了,第二天上午还有任务,却还是不肯上床睡觉,美剧看完一集总“忍不住”再看一集……“我知道这些行为和担忧都无意义,但就是忍不住!”卢小姐几近抓狂。 一项名为《办公室一族,你是否有强迫症状?》的网络调查显示,近三成参与者“经常强迫自己做一些非必要的事情”。而在“你认为哪个行业最容易出现强迫症状”中,24.6%的参与者选择了销售,排在其后的分别为设计、公关、人力资源、媒体等行业。

*【*芝麻*小事也“亚历山大”】 种种“忍不住”只是冰山一角。医学上,强迫症是焦虑症的一种,而受此困扰的上班族不计其数。在一家美资企业担任行政工作的Emily自嘲为“邮件焦虑症”患者。她的工作邮箱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邮件,每当看到刷屏的“未读邮件”,除了涌起瞬间把它们消灭掉的冲动,Emily还有更深的忧虑。她不但检查收件箱,连订阅邮件、垃圾邮件、广告邮件都会时不时查收一番。“就怕丢邮件,万一重要邮件被邮箱自动归类到垃圾邮件或广告邮件就惨啦!”Emily坚信,自己产生“邮件焦虑”的根源,是学生时代因漏收一封面试通知而致错失良机的往事留下的阴影。 *【轻度强迫症的8种征兆】 1、戴耳机的时候必须看清了左右才戴; 2、定闹钟5分钟一次,但还是不肯起; 3、怀疑门没锁; 4、发呆时一次次右击刷新页面; 5、调音量一定要调到自己顺眼的数字; 6、看到别人没把黑板擦干净就觉得别扭; 7、喜欢咬吸管,纸杯; 8、考试成绩出来后不敢查。 【*晚睡强迫症*怎么办】 *抛开强迫症,跟自己对话 到了夜晚,明明应该上床睡觉时,你的大脑却通知你说:不

严重强迫症有六大表现

严重强迫症有六大表现 强迫症这个疾病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疾病并不严重,但长时间下去,该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大家要引起重视,了解疾病的症状,及时发现疾病,尽早治疗疾病。严重强迫症有哪些表现呢?强迫症如何治疗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严重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1、语无伦次 强迫症患者有时会毫无原因的重复相同的话语好几次。 2、强迫观念 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是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3、担心自己患病 经常没有原因的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顿;当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这类事情时,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 4、强迫情绪 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做出违法、不道德

行为或精神失常等。患者常常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 5、强迫思考 反复思考某些毫无实际意义或虽有意义但不难解决的问题,患者头脑里常常呈现出不应该呈现的形象。强迫症患者常常强迫怀疑,老是担心这个顾虑那个。或者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 6、强迫行为 强迫症患者会存在屈从性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对抗性强迫行为,反复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把强迫意向转变成实际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进家门必须先跨左腿、出门前必须按顺序化妆等。还可以是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眨眼、强迫耸肩、强迫摇头、强迫咬指甲等。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1、找到自己恐惧的根源所在 强迫症的发病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发强迫症的外在因素有很多,却又大同小异,一般包括遗传因素、应激因素等。对这些因素分析透彻之后,即可真正的找到产生强迫症的外在因素。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

强迫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迫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强迫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强迫症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许多研究者分别从神经生化、遗传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途径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以下列举几种主要的假说及影响因素。 一、心理动力学假说 根据心理动力学原理,强迫症是起源于性心理发育的肛门期,即在开始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这时,亲子之间,一方面要求对方顺从,另一方面而不受约束,这种不平等的对立引起了儿童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从而使得性心理发育停留于这一阶段,成为日后心理行为退化的基础。一旦个体遭遇外部压力,便会重现肛门期的冲突与人格特征。 二、观察学习假设 根据学习理论,观察是导致焦虑的条件性刺激。由于原初的焦虑-诱发刺激联结(无条件反射),经过观察和思维的激发,而获得了实际的焦虑。这样,事实上,个体就已经习得了一个新的驱力。虽然强迫可以基于不同的途径习得,但是,一旦获得之后,个体便发现借助于强迫观念的一些活动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每当发生焦虑的时候,采用强迫的方式,个体的焦虑便得到了缓解,这种结果强化了个人的强迫。并且,因为这种有用的方法,成功地驱除了个体的获得性内驱力(焦虑),因而逐渐地稳定下来,成为习得性行为的一部分。 三、系统家庭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病症表达了系统的破坏,而这个系统存在于人际关系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结成了一定的系统。在这里,个体的行为是由于他人的行动影响所致,反过来,他也会以一种循环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头和尾,主要依据"彼此吸引"的原则来进行互动。 四、Rachman-Hodgson假设 Rachman Hodgson在分析了一些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导致强迫症的原因可能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同作用。1.遗传因素;2.情绪失调;3.社会性学习;4.对于特殊经验的学习。他们假定,强迫症是一个连续变化发展的行为模式,由于上述几方面在不同情况下的相继作用,导致个体最终演变成强迫症。 五、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强迫症是病理的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是由于防御机制不能处理强迫性人格而形成的焦虑,于是产生了强迫性症状。 六、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以大脑皮层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来解释本症的生理机制。 七、素质特别是病前人格在本病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约2/3的强迫症病人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现为:力图保持自身和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做任何事都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也仍有"不完善" 、"不安全" 和"不确定"的感觉。他们或者表现为循规蹈矩,缺少决断,犹豫不决,依赖顺从;或者表现为固执倔强,墨守成规、宁折不弯及脾气急躁。 八、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 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九、遗传在本病发生可能起一定作用: 例如病人的父母中强迫症的患病率为5%-7%,比群体的发病率要高得多。患者的同胞、父母

关于强迫症认识调查报告

关于强迫症认识调查报告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所谓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由于社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因心理紧张而将注意力用某种方式发泄出来,从而对某种动作具有特殊明显的依赖而患有强迫症。然而由于知识匮乏等原因造成现代人对自身患有强迫症而不自知的现象。此次调查报告即是对强迫症认识的调查。 一、调查数据 在经过小组内商讨的情况下,我们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任意70人进行了提问。在分析数据后得知90%以上的人有强迫症的征兆,同时明显有强迫症(轻微)的人有10%,严格来说很多人有不影响生活的强迫行为,尤其是21项“在书本上划线时总喜欢划到句号在停止”选择的人最多。而且男性比女性患病多,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大部分人的强迫性行为与他们日常接触到的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分析 强迫症疾病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包括:①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虑等;②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 强迫和焦虑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无法控制,因为一旦控制不去做,就会出现紧张,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的发生,患者只好去想、去做。这个特点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2. 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新得病的强迫症患者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如果患者患病时间较长,那么他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强迫症状,因此自我的强迫和反强迫变得不那么强烈。 强迫症可能的成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有大量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均有关系,尤其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具备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容易患强迫症。同时在收到刺激时易出现强迫行为。 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出现各种强迫症状。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实现各种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不同的邮差传递不同的信息,发挥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体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DA(多巴胺)、 Sigma(西格玛)受体以及中枢谷氨酸能神经元功能障碍,而抗强迫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强迫症状改善。 三、治疗方法 1、首先必须意识到自己患有强迫症并积极治疗。 2、药物治疗:可用三环类抗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 3、心理治疗: 适合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等。

强迫症的常见行为动作

强迫症的常见行为动作 作者:燕园博思心理咨询 导读:我们总是说到强迫症,那么强迫症究竟有什么常见的表现呢? 解读: 强迫症的动作和行为 1.强迫检查:是病人为了减轻强迫性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行为。如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儿童上学前反复检查课本、学习用品是否带齐,寄信时反复核查地址是否写错等。 2.强迫询问:病人常对自己所说话的正确性表示怀疑,反复询问别人自己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做错了。 3.强迫清洗:是强迫性动作最多见的症状。病人为了消除对受到脏物、毒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常反复洗手、洗澡或洗衣服。有的病人不仅自己反复清洗,而且要求与他一起生活的人也像他一样清洗。 4.强迫仪式动作:这是一些重复出现的动作。病初,强迫行为总是简单的,只不过是某些动作,以减轻焦虑和不安,以后原先的动作不足以缓解焦虑,于是就增添了新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组合。病人在原发性强迫观念的促使下,可伴发继发性强迫性仪式动作。例如病人出门必须用手摸一下门框,然后才走出门,否则病人就感到强烈的紧张不安。这一动作对消除强迫观念也许具有象征性意义。此外,病人可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例如反复核查门窗而上班迟到,学生因反复检查书本以致不能按时到课,称为强迫性迟缓。 5.强迫性计数:病人不可克制地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如每天上班总要点计沿途电线杆数目,或点数路边树木数或楼梯级数,如中间发现漏计或被人打断,则回头重新计数。有人认为这种计数意在控制某些焦虑情绪。 6.强迫性购买:是一组临床症状群,指一种不能控制的需求感,只能通过购物才能缓解紧张情绪。约有91.7%的人曾试图抵制购物欲望,但无法办到。购物持续时间约1~5小时,购物后松弛满足感占95.8%。这在目前虽尚未被列人强迫症的症状中,但对社会及个人经济和人际关系均带来许多问题。 结语:

强迫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强迫症的症状有哪些 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或被称为强迫性障碍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临床以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如:经常不自觉地去想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或想法,使人不能摆脱;经常认为自己的细小的差错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当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会感到心烦意乱。患者会力图摆脱大脑中的这些观念,但又摆脱不了,因此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甚至出现一些躯体症状。 强迫动作又称强迫行为。患者屈从或对抗强迫观念而表现出来的重复进行的动作或仪式行为,如:经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需要;有时会毫无原因的重复相同的话语好几次;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同样,患者会因无法停止强迫动作而苦恼。 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专家提示:强迫症危害精神健康宜尽早治疗 (1)强迫观念表现为强迫疑虑、强迫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疑虑指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强迫回忆是指患者对自己作过的事情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反复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是指患者对日常毫无意义的事情反复思考不能控制;强迫性对立思维是指当出现一种概念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另一种对立的概念。 (2)强迫意向患者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冲动要作某件事情,虽然从不能将动机变成行动,但患者却感到非常紧张和担忧。 (3)强迫行为如强迫计数,即不由自主地计数;强迫洗手,即因怕脏、怕细菌而不断反复地洗手;强迫仪式动作,即以一种特殊的动作程序仪式性地完成某些行为。 参考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6b14359081.html,

强迫症案例与治疗

强迫症案例与治疗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重复出现病人不愿意、明知不对但又无法控制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为其特征。病人常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尽力克制,但都无法摆脱,因而极为痛苦。本病常见于青少年,以男性为多见,特别多见于青少年学生。本病的发病诱因常不明显,仅少数病人是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作用下发病,绝大多数则无明显原因地逐渐起病。但病人病前的人格特征,与发病很有关系,例如表现为拘谨、古板、犹疑、过分注意细节、要求十全十美等的人,易于在身体健康不良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引起本病。 强迫症病人突出的表现是有强迫症状,这种强迫性症状可表现在两方面,即表现为强迫性观念与强迫性行为。 强迫性观念包括强迫性联想、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极虑等; 强迫性行为则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检查、强迫性计数等。 据我们的观察,在强迫症中表现为强迫性观念者远多于强迫性行为,前者约见于75%的病例,后者仅见于25%的病例。 在强迫性观念中则尤以强迫性联想(或称强迫性思虑)为最多,其次是强迫性穷思极虑、在强迫性行为中则以强迫性仪式动作为最多,其次为强迫性洗手。诚然一个病人可以合并有两种以上的强迫症状,但据我们的资料来看,其比例仅约占15%左右,而且其中还必有一种症状为主要的。 不论是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病人都知道这是由自己思想所产生或支配的,并不是别人的或外来的某种力量所支配,这就有别于某些精神病强制性思维与动作。此外,病人对各种强迫症状均明知不对或不必要,故常想控制,但终因控制后内心非常不适而无法摆脱,最后只好屈从,继续去思考、去做。这些强迫症状在病人集中注意于工作、情绪高兴,或受到威胁时可减轻;而在心情不快、无所事事、疲劳时则更加明显。 如某女,13岁,中学生。二年来一见男性(不论年龄)即产生可能要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虽明知不可能,但脑内反复思考不已,无法控制,以致影响生活与学习。病前个性好静,喜欢看书,在校成绩好。未咨询前在某医院经药物治疗,毫无效果。病人发病之初并无明显原因,仅因在校时有一男老师(中年)对她较为关心,一段时间后渐产生此老师是否对她有意思的想法,并渐发展到出现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以后又扩大到其他男性。一般体格检查发现身躯较高大,性发育较早,状似17~18岁。确诊为强迫症(强迫性联想),即给以解释性心理治疗,说明本病的性质及治愈的可能性,并给以橡圈厌恶疗法,即在左手腕上套橡圈,要求当见到男性出现强迫观念时,即拉弹橡圈至有痛感,并计算拉弹次数,直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每日并需作记录。结果第l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观念3~6次,每次拉弹橡圈前3天是30~50次才消失,后3天拉弹3~5次即可消失。第2周每天出现强迫观念平均2次,拉弹橡因2~5次即消失。第3~6周,乎均每天约有一次强迫观念出现,拉弹橡圈5~10次即消失。从第9周起强迫观念不再出现,橡圈亦脱掉,偶有轻微关于性的想法,能很快自己控制而消失。以后追踪观察3个月,强迫症状无复发。 再如一15岁男性中学生,5年前开始做完学习作业后总是不放心,要反复检查多遍,因为老是担心做错了。去年看到一本《代号叫蜘蛛》的书里有一

强迫症OCD

强迫症OCD (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 一.定义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这些习惯包括自身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是非常痛苦、徒劳而又很难自己克服的)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强迫症的基本特征是由严重的,周期性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二.临床症状 ①强迫观念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回忆、穷思竭 虑等 ②强迫行为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等。 三.类型 1.清洗和清洁(会把精力集中于担心自己被污染或是因为某些物品 或环境而污染了别人) 2.检查(有检查仪式的个体会通过过度重复地检查潜在的不利情况 来试图阻止糟糕的事情发生) 3.重复(故意重复一些行为来消除或是缓解头脑中某种害怕的想法) 4.排序分类(特别注意按一定的方式安排周围的事物,有时这意味 着平衡地,用某种特殊的形式或位置来布置事物)

5.囤积(有囤积行为的个体会收集别人看似无用的东西,有这种强 迫形式的人被驱使睇收集东西的理由是,以后的某个偶然机会可能就会用到这些东西) 6.精神仪式(会用一些特别的想法,又叫做思想强迫观念,来解开 或取消令其痛苦的萦绕于心的想法,突如其来的念头或是图像)7.“单纯”型强迫观念(会长期地固着于一些冲动的烦恼的想法, 去不会产生仪式性的观念或是行为) 特别注意,强迫症患者通常有不止一种类型的强迫观念和行为。 四.临床症状 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强迫症在生活中的各种症状

强迫症在生活中的各种症状 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指出,你是否有晚睡强迫症的经历?“晚上回家后,困倦感就变成了亢奋,开始上网,或者看小说或电影。”“打游戏总想着‘下一局就是最后一局’;看连续剧想着‘看完这集就睡觉’,结果每次都食言。”这几项提法得到大多数职场人士的认可,纷纷表示自己经常有这样的经历。 症状一:白天忙工作晚上忙放松 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的时候是游戏迷,上班后每天能玩游戏的时间少了许多,因此他总觉得下班后时间是自己的,应该好好放松才对得起自己。 于是,下班回家后,他会玩游戏到凌晨一两点,天亮了还是按时起床上班,带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哈欠连天地走进办公室,然后不断喝咖啡、浓茶或者抽烟提神。 症状二:零点前无精打采零点后生龙活虎 从事文字工作的小东在午夜零点前做什么都没有兴致,但为了即将到来的兴奋时段不得不强迫自己别睡觉。 过了最困的时候,他的精神又来了,看书、写文章、和同样有晚睡习惯的朋友聊天,忙得不亦乐乎。他已经习惯了把正经事拖到晚上来做,这个习惯没少给他添麻烦,白天上班满脸倦容、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不拖到最后一刻做不出来,万一有特殊情况就手忙脚乱……每当碰到这些情况,他都会为自己睡得太晚、没有早点完成工作而后悔,可第二天又会不受控制地向深夜靠拢。 症状三:“夜猫”习性吞噬都市人的健康 以上几类情况几乎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通病,工作所迫、生活习惯所致、缓解压力的需要、打发时间等,是他们保持晚睡习惯的主要理由。 将熬夜当做习以为常的事情,非要等到身体劳累得不行才恋恋不舍地进入梦乡的状况,其实是一种强迫症的体现。从健康的角度讲害处颇多。不规律的睡眠以及压力会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让人容易被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找上身;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失眠、健忘、 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 造成“晚睡强迫症”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对白天生活的无声抗议。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劳累了一天,压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奋去除心理上的疲惫才能入睡。这类人多会沉溺在网络上,观看网络视频、泡论坛、聊天、流连夜店,或是在快节奏的强劲音乐中疏散压力;二是对睡眠的认识形成了习惯性误区。 强迫性晚睡与失眠有本质区别。失眠是想睡睡不着,强迫性晚睡则是逼着自己保持清醒。通常情况下,强迫性晚睡者并非被生理逼迫而是一种心理需要。做事情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静时,比如收拾房间、看杂志、写文章等。

强迫症出现的六大症状表现有哪些

强迫症出现的六大症状表现有哪些 强迫症出现的六大症状表现有哪些?强迫症这个疾病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个疾病并不严重,但长时间下去,该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大家要引起重视,了解疾病的症状,及时发现疾病,尽早治疗疾病。下面就让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来为您介绍。 1.语无伦次:强迫症患者有时会毫无原因的重复相同的话语好几次; 2.强迫观念: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是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3.强迫思考:反复思考某些毫无实际意义或虽有意义但不难解决的问题,患者头脑里常常呈现出不应该呈现的形象。强迫症患者常常强迫怀疑,老是担心这个顾虑那个。或者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 4.担心自己患病:经常没有原因的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在某些场合,即使当时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顿;当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这类事情时,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 5.强迫情绪: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做出违法、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患者常常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 6.强迫行为:强迫症患者会存在屈从性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对抗性强迫行为,反复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把强迫意向转变成实际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进家门必须先跨左腿、出门前必须按顺序化妆等;还可以是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眨眼、强迫耸肩、强迫摇头、强迫咬指甲等。 强迫症出现的六大症状表现有哪些?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围绕强迫症常出现的症状表现的具体介绍,希望大家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定的疾病意识,能更早的发现疾病,更好的治疗疾病,希望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

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 [导读]现在已有证据足以证明,强迫性人格障碍或许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世纪之交时,“非同凡响”(Think Different)被公认为苹果广告宣传的精髓。但是对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据影片《乔布斯》的作者约书亚肯德尔(Joshua Kendall)称,乔布斯是 一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而且他可能还患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精神病,现在精神病医师将那种疾病称为“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 这是精神疾病表现过分的案例吗?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怪癖会被认为是一种危险性病理。乔布斯带领苹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苹果可能是21世纪最有创意和最成功的公司,这是否是以他的幸福、家庭甚至健康为代价的呢? 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将强迫性人格障碍定义为“人的一种精神健康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会专注于各种法则、秩序和控制。”它通常在家庭中流传,但科学家们现在还不清楚基因、环境或其他因素是否也是致病因素。 强迫性人格障碍或强迫症 虽然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很相似,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患有强迫症的人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干扰到他的正常身体机能;而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身体机能不会受到影响,只是他们坚信他们的思考方式是绝对正确的。

肯德尔对《生命科学》杂志说:“与强迫性人格障碍不同的是,强迫症通常会使人瘫痪。患有强迫症的人也许根本无法工作,因为他可能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洗手,以确信他们是绝对清洁的。那种人是没有精力去经营苹果公司或者象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那样只身飞跃大西洋的。” 肯德尔在他的新书《美国式强迫性:难以抑制的精力》中提到了乔布斯、林白和其他一些名人,列举了大量案例(大多数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男性,强迫性人格障碍在女性中很少见),正是由于他们的强迫性,那些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 强迫性的悠久历史 在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古生物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均有很深造诣同时又身兼作家、律师和小提琴手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 Jefferson)也有强迫症的表现,他将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对华盛顿特区的每一个蔬菜市场都绘制了统计表格。 肯德尔称,波士顿红袜队的棒球传奇人物泰德威廉姆斯(Ted Williams) 也表现出了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威廉姆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一直在练习投球。”他还将练习击打棒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挥棒的动力性原理,他甚至专门到麻省理工学院去听物理学讲座。 但是这种专注是有代价的,其他人通常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肯德尔称:“强迫性会令人错失家庭生活的愉悦,他们会很难与其他人沟通。他们的控制欲会非

强迫症,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

强迫症,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 出门反复检查是否带了手机;上班必须开着微博、QQ;已经很累了,但还是要玩游戏、看电视剧到很晚……近日,有网友总结了所谓“职场强迫症”的症状,不少都市白领纷纷表示“中枪”。不过,医学上的“强迫症”可不是如此草率诊断的。强迫状态与强迫症是明显不同的,而且,真正的强迫症是存在生理基础的。 强迫状态≠强迫症 在你周围同事中间,恐怕没有人离得开手机。他们可能因为害怕丢掉重要客户而不敢关机,总在期待电话带来最新信息,时不时地会反复查看手机,有人甚至会经常出现手机幻听现象。在职场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存在某种强迫的行为,但这绝不是医学上所谓的“强迫症”。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国际精神病学诊断标准所确定的强迫症,指的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患者会反复而持久地思考某些并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比如,患者在出门前反复怀疑自己是否锁好门窗,或者,当患者看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时,就出现与其相关的不可停止的联想等等。 而强迫行为常见的强迫洗手、洗衣;每次外出都反反复复检查电视机是否关好、电源是否切断、门是否锁好等才能出门;在街上总要数电线杆数,上台阶要数台阶数等。 “不过,强迫症区别于强迫状态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对立。”西英俊表示,所谓的对立,指的是,患者知道这些强迫的观念、冲动或者行为是源于自己的,并不是外界逼迫自己做的,但同时,这些体验又不是患者自愿产生的。 “这也意味着,患者明明知道这么做没有意义,甚至很过分,而且他们努力想去抵抗,但却发现,越抵抗它的力量越强大,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因此,强迫症患者在这种内心的矛盾中会觉得非常痛苦。”他进一步解释,“白领们网购成瘾、整天把玩手机,这些行为是他们乐此不疲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内心是没有冲突的。因此,这些行为并不能概括成‘强迫症’。” 强迫症也是生理疾病 记者在一些医疗网站上发现,有不少强迫症患者询问,这种精神疾病是否仅仅是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此,西英俊解释,精神疾病按照分类诊断标准,从高级到低级可分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等,其中,恐惧症、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强迫症等就包含在神经症中。 “而精神科领域有共识认为,越严重的精神障碍,生物学因素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西英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此前,精神疾病多被认为是功能性疾病,而后,医学上逐渐认为精神分裂症其实是一种大脑发育障碍,还有诸多精神疾病涉及神经传导通路、神经递质等问题。事实上,在此基础上研发的药物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稳定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精神疾病也跟生理因素息息相关。 西英俊表示,在对一些强迫症患者追溯病史时发现,他们曾经遭遇过脑损伤,比如脑炎、癫痫、颞叶损伤等等。

心理学:安全感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

自生命诞生以来,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有人缺乏物质财富方面的安全和需要,有人缺乏精神方面的安全和归属,只是每个人缺乏安全感的程度有深浅罢了。 笔者在本文中要讲的内容就是安全感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可能有读者会问,安全感怎么会与强迫症产生联系,下面笔者就对此做一个详细且全面的分析。 有些强迫症患者每次做完饭以后,都会反复检查煤气罐是否拧紧,虽然患者也知道自己已经检查多次,并确认已拧紧。但出于强迫行为的患者,仍旧会无法控制自己去反复检查,并因此而感痛苦焦虑。 那么这种反复检查煤气罐是否拧紧的问题,是否如同其表面看来一样,只是患者怕煤气罐没拧紧呢?显然不是,更深层的原因是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假如煤气泄露就会导致中毒身亡。因此,患者担心的其实是自己的生命能否安全。而这些,不正是一个人对生命无常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吗? 再看一个例子,有些患者一接触过什么脏东西就会反复洗手。然而患者也知道手早已洗干净了,只是无法洗干净内心的担忧和焦虑。那么由此可见,该患者担心的不是手没洗干净,而是担心自己会因为接触脏东西而染上疾病的风险,这无疑又是一个对生命的不安全感而产生的强迫行为。 除此之外,有患者睡前反复检查门窗,则是对财产损失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有患者反复检查文章有无错别字输入,则是对读者会因此不认可自己的学识而产生的不安全感。诸如此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得出结论,强迫症与安全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笔者认为,安全感强度较高的人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付挫折的能力也较强,不容易罹患强迫症或其它神经症。而安全感强度低的人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付挫折的能力也较弱,容易罹患强迫症和其它神经症。 作者:蔡银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