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采油工程

采油工程

采油工程
采油工程

采油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把原油从地层中采到地面上来。采油方法通常是指将流到井底的原油采到地面上所采用的方法。常规的采油方法:自喷采油法,深井泵采油法,气举采油法。自喷采油法:如果油层具有的能量足以把油从油层驱至井底,并从井底把油举出井口,这种依靠油层自然能量采油的方法称为自喷采油法,这种井称为自喷井。动力来源于油层压力。是最经济、最简单的采油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动力设备和维修管理费用。一般自喷井井口流程有以下的作用:(1)控制和调节油井的产量;

(2)录取油井的动态资料,如记录油、套压,计量油、气产量,井口取样等;(3)对油井产物和井口设备进行加热保温。

井口装置是井口流程的主要设备之一。它一般由套管头、油管头和采油树三部分组成。节流阀其作用是控制自喷井的产量,有可调式节流阀(针形阀)和固定式节流阀(油嘴)两种。一般采气树上装可调式节流阀,采油树上装固定节流阀(油嘴)。常用的卡扣式油嘴。

根据油井生产过程中,油气的流动主要有四个流动过程:1 油层到井底的流动—油层中的渗流;2 从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中的流动(井筒多相管流);3原油到井口后,通过油嘴的流动——嘴流。4 从井口到分离器—在地面管线中的水平或倾斜管流。

(1)四种流动过程同处于一个动力系统中

既遵循自身特有的流动规律,又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关系;联系:从各流动过程的压力概念及实质讲。制约:一点的压力变化,会引起各处的压力变化。

例:从油层流到井底的剩余压力称为井底压力(或井底流动压力,简称流压)。把油气推举到井口后剩余的压力称为井口油管压力(简称油压)。

提问:如何改变自喷井的工作制度?什么叫生产压差?如何改变它?

压力的损失:是指某一流动过程中,克服其中沿程阻力损失,而使其压力下降值。

总压降:流体从油层流至分离器总压力损失。

①地层渗流:单相流动:多相渗流:压力的损失:占总压降的10%~15%。动力:油层压力(或气体的膨胀能);阻力:渗流阻力;

提问:为何在油井生产管理中尽量控制井底压力实现在油层中为单相流动?

②油井垂直管流:单相流动:当井口油压高于饱和压力时(很少);多相渗流:?当井口油压低于饱和压力时。压力损失占总压降的30%~80%。动力:井底流压和气体的膨胀能。阻力:(含重力损失、摩擦损失和滑脱损失)③嘴流:

油气通过油嘴节流后的压力损失一般占总压力损失的5%~30%;

动力:井口油压;阻力:节流损失;

④出油管线流动:压力损失一般占总压力损失的5%~10%;

动力:井口回压(下游压力对上游压力的反作用力);(能量来源于井口回压和气体的膨胀能。)阻力:沿程阻力损失;(主要是摩擦损失和气流速度变化引起的动能损失)分析四种流动过程的能量损失发现了什么?

引入:采油工作者最关心什么?利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油气产量。

油井产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能否利用相对简单方法就能分析其影响产量的因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方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呢?

其中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即油井流入动态,是进行油井设计和动态分析的基础。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能力的大小。流入动态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简称IPR曲线。IPR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油藏驱动类型有关。它既是确定油井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单相流体的流入动态

定律,圆形地层中心一口井的产量公式为:

式中参数见P4(P13) 其中主要涉及到有地层物性参数、流体参数、油井完善程度等,人

们希望用比较简洁方式确定产量、压力等资料,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在单相流动条件下,油层物性及流体性质基本不随压力变化,因此,上述产量公式可写

成:

Jo 作用:它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综

合指标。因而可用J 的数值来评价和分析油井的生产能力。

小结:1、自喷井的四种流动过程 的能量来源与消耗;2、流入动态曲线概念、

3、采油指数 、采液指数

第二节 井筒气液两相流

气举井和绝大多数自喷井的油管中流动的都是油—气或油—气—水三相混合物。对采油

来说,油、气、水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规律—多相垂直管流理论是研究自喷井、气举

井生产规律的基本理论。在许多情况下,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

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阻力。这不仅关系到油井能否自喷,而且决定着用自喷

和气举方法可能获得的最大产量。为了掌握油井生产规律及合理地控制和调节油井工作

方式,必须掌握气—液混合物在油管中的流动规律。

1. 单相垂直管流

当油井的井口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井内沿垂直管流动着的是单相原油,其流动为单相

垂直管流。原油从油层流到井底后具有的压力(简称流压),既是地层油流到井底后的剩

余压力,同时又是垂直向上流动的动力。

油井自喷的条件

对于单相液流,原油能否从井底流到地面,主要取决于原油从地层流入井底后,剩余能

量能否克服井内及地面的各种阻力;即满足以下条件: 井底流动压力=液柱压力+摩

擦阻力+井口压力 此时油管中的压力平衡方程式应为: 2. 多相垂直管流

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则整个油管内都是气—液两相流动,即多相流动。

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整个油管内都是气—液两相流动。当井底压力高

于饱和压力而井口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流上升到其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某一高度之

后,油中溶解的天然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油管中便由单相液流变为油—气两相流动。

油气流上升过程中,从油中不断分离出溶解气参与膨胀和举升液体。气—液两相

垂直管流的能量来源除压能外,气体膨胀是很重要的方面。一些溶解气驱油藏的自喷井,

流压很低。主要靠气体膨胀来维持油井自喷。气举井则主要是依靠从地面供给的高压气

来举升液体。

? 垂直管两相流能量:压能、气体膨胀能;垂直管两相流能量消耗:对多相垂直管流 ,

其能量消耗于克服重力、摩擦阻力及附加重力消耗。

? 油气混合物在垂直管中流动形态:油气混合物的流动结构是指流动过程中油、气的

分布状态。不同流动结构的混合物有各自的流动规律,即不同的流动类型,简称流

型或流态。基本的流动结构有: 泡流; 段塞流;环流;雾流。泡流的特点:气体

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气体主要影响混合物密度,对摩擦阻力的影响不大;滑

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泡流阶段的油气密度差异和泡流混合物的平均流速小,气泡

上升速度大于液体流速,气泡将从油中超越而过,这种气体超越液体的现象称为滑

脱。由滑脱现象引起的附加重力消耗称为滑脱损失段塞流的特点:形成一段油一段

气的结构。油气间的相对运动要比泡流小,滑脱也小。 通常,自喷井内,段塞是

w h fr H w f p p p p ++=

主要的。环流的特点: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气液两相都是连续的,气体举油作用主要是靠摩擦携带。

雾流:沿管壁流动的油环变得很薄,绝大部分油都呈小油滴状分散在气流中。

雾流的特点:

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气体以极高的速度携带油滴喷出井口,油气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气相是整个流动的控制因素。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态有:

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环流和雾流一般只出现在混合物流速和气液比很高的情况下。一般油井都不会出现环流和雾流。

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物理参数的变化(假定在两相垂直管流中,油气间没有相对运动,同时忽略摩阻损失。)a. 从下往上,混合物的体积流量和流速不断增大,而密度则不断减小。b. 从下往上,摩阻不断增大,滑脱损失不断减小。在某一区域总能量损失最小。

滑脱损失的概念气液混合物在垂直管向上运动时,气泡的速度大于液相的上升速度,气泡从液相中超越而过,这种气体超越液体的现象称为滑脱现象。

由此产生附加重力消耗叫滑脱损失。

多相垂直管流中,通常用来克服混合物液柱重力所消耗的能量远比其它能量消耗大,(一般的自喷井的摩擦阻力远较重力消耗小,只有高产井,摩擦力才有可能超过重力损失)。

重力损失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井深和混合物密度,而混合物的密度与滑脱损失有关,下面通过一个计算来说明这个附加重力消耗的存在

一、油井稳定生产的条件;

1)地层产量=油管排量(质量守恒)

每一个过程衔接处的质量流量相等;2)井底流压=油管排出地层产量所需的管鞋压力(能量守恒)前一过程的剩余压力足以克服下一过程的压力消耗。

四个基本流动过程,油井稳定生产时,整个流动系统必须满足混合物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要使油井连续稳定自喷,就必须使四个流动基本过程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协调起来,其中任何一个流动过程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过程,从而改变自喷井的整个生产状况a点:pf大于p管,即说明油管举升地层产量的能量不够,油管能举升q油

c点:pf小于p管,即油管的举升量大于地层的流出量,就会产生井底亏空现象,表现在生产上就会出现间隙自喷现象,则生产就是波动的,产量不稳定。

b点呢?

提问:协调点是否表示能量消耗最小的合理点?

1)当p t=p B时(或p B/p t=1),q m=0。相当于关井。

(2)在曲线ab段上可看出,当p B/p t逐渐减小时,质量流量q m逐渐增加。

(3)但当增加到最大值时,继续减小压力比p B/p t,流量并不再增加,而是保持最大值不变,?如直线段bc所示,

? 图2-4 q m 与p B /p T 的关系曲线 图中最大流量b 点所对应的压力比p cr/p t ,称为

临界压力比。K ──

空气

0.528,

? 天然气

=0.546。

? b 点所对应流态称为临界流动状态,即流体的流速形成的压力

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达到声速时的流动状态。这就是嘴流稳定流动的条件。

试述嘴流稳定流动的条件是什么?并解释其原因。答:在嘴流中,当时,流体的流动状态就为临界流动状态,即稳定流动状态。 其原因是干线的回压要想影响嘴流系统的流动,就必须以压力波的方式向油嘴上游

方向传去。但压力波是以声速向外传播的。当油嘴流处于临界流动状态时,该系统中流体的流速等于声速,于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声速压力波相互抑制,导致回压的变化传不上去。所以此时回压如何变化,却对油压和产量不起作用。

三 自喷井的分层开采 (一)、分层开采的目的

1.层间差异 层间差异是指高渗透油层与低渗透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油层压力、采油速度、采出程度、水淹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

2.平面差异 由于油层渗透率在平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井网对油层各部控制的不同,使注入水在平面上推进不均匀,水线前缘沿局部高渗透区突进窜入井中,如图2-7所示。

3.层内差异在油层内部存在非均质性,注入水必然沿着阻力小的高渗透带突进,如图2-8的示,使油井过早见水,驱油效果下降,采收率降低。

(二)、分层开采的方法 自喷分层开采可分为单管封隔器分采,双管分采和油套分采三种方式。所谓单管封隔器分采是指在油井中下入多级封隔器将油层分隔开,在油管柱上与油层对应的部位安装配产器,配产器内装油嘴控制开采。 双管分采是在套管内下入两根油管柱,分别开采上下两组油层。这种分采方法适用于上下油层地层压力差大或高含水油层的油井分采。该方法的优点是可避免油层的层间干扰,其缺点是施工较为复杂。 油套分采又分为油套管简易分采、油套管互换分采和上下油层轮换分采。缺点是施工和操作较为复杂,少用。所谓“六分”是指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研究、分层管理、分层改造。所谓“四清”是指分层注水量清、分层采油量清、分层压力清、分层出水量清。这里所说的分层实际上是分层段。具体实施是:分别在注水井和采油井根据井下各层段性质上的差异将各层段分隔开,进行分层定量控制注水和分层定量控制采油。同时进行分层研究、分层管理、分层测试和改造。分层控制采油是通过分层配产进行的。封隔器的主要作用是:封隔油、套环形空间,把各油层封隔成独立的开采系统。

配产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油嘴控制所对应油层的生产压差,实现各层段的定量配产开采等。

对注水开发的油田,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较高的采油速度下生产。油井的采油速度是指油井年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2)保持注采、压力平衡,?使油井有旺盛的自喷能力。(3)保持采油指数稳定。

(4)保持水线均匀推进,无水采油期长,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慢。(5)合理生产压差应能充分

利用地层能量又不破坏油层结构,?原油含砂量不超过一定的百分数值。

分析的程序应是逐次从地面到井筒最后分析油层。 (一)井筒分析 1.压力间关系

由前面的讨论可知,不计动能消耗的情况下,油管系统的压力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因气体重度很小,p g

可得出套压与油压的关系:

当p wf <p b 时,井底有自由气,整个环形空间全被气体充满,环形空间的液面在管鞋附近,

可认为H ≈0、 p wf ≈p

c ,即套压近似地反映了井底流动压力的大小。故 p c >p t

当p wf >p b 时,井底无自由气,天然气在距井底某一高度(井筒压力等于或小于p b 的地方)

处才从油中分离出来。

一般情况下L>>H ,使 >所以 p c >p t

综上所述,油井正常生产时,各压力之间的关系为: p r >p wf >p c >p t >p B , p B 为

油嘴后压力。

1)油压的变化 常见到的情况有:油压降低和油压增加。油压降低的原因有:油管结蜡、原

油脱气、含水增多,增加了井筒中的流动阻力或加大了液柱的重力,换大油嘴(?或油嘴被

刺大)也会使油压减小; 油压增加的原因有:换小油嘴(或油嘴被堵)、地面流程中出现故障

引起回压变化。例如,地面管线结蜡,油流不畅,都会使油压增加,影响油井生产。因此,

在生产管理中,应尽可能在油压两倍于回压下工作。

2)套压的变化 油嘴换小(或被堵)使油压上升,也导致井底流压升高因此套压也随之增高;

如井底发生堵塞,环形空间中由于砂桥、稠油、结蜡的堵塞,都会使套压下降。

(3)油井产量、油气比等参数的突然变化

当流压高于饱和压力时,每生产一吨油所产出的天然气量,应保持在溶解油气比的数值上,

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油气比将上升,井筒和井底发生堵塞时,产量会下降,油气

比会升高。

气举采油原理1.气举采油原理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

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从而将井筒内流体排除。

所谓连续气举就是将高压气体连续地注入井内,排出井筒中的液体。连续气举适用于供液

能力较好、产量较高的油井。

间歇气举就是向油层周期性地注入气体,推动停注期间在井筒内聚集的油层流体段塞

升至地面,从而排出井中液体的一种举升方式。间歇气举主要用于井底流压力低,采液指

数小,产量低的油井。

1. 环形空间进气是指压缩气体从环形空间注入,原油从油管中举出;

2.中心进气方式与

环形空间进气方式相反。 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单层管环空进气方式。为什么要降低气

举的启动压力? 在中深井中,常会出现由于油管下入较深,地面供给的高压气体的压

力虽然满足气举井的正常工作压力,但不能满足井的启动压力,从有利于压风机的选用

和工作方面考虑,启动压力应尽量接近工作压力,下面讨论启动压力与降低启动压力的

方法。

气举过程从0──1,压风机压力一直上升,环空液面被注入气体挤压到油管鞋处,

压风机达到最大压力,(即启动压力,a点)。

其原因是当气体挤压环空中的液体时,油管内的液体不断升高,只有增加压风机的出口压力,才能克服不断增加的液柱压力。

从1──2点,压风机出口压力急剧下降其原因是气体不断进入油管,使其混气液柱造成的回压越来越低,所需的压风机出口压力越来越低。从2──3点,先是压风机出口压力又逐渐上升,其原因是当井底回压小于地层压力后,地层就开始出油,使其混气液柱的相对密度上升,表现为出口压力上升;

过了一段时间后,压风机机出口压力趋于平稳,其原因是这时候地层出油量一定,油管中的进气量一定,所以整个油管内形成的液柱压力也趋于稳定,因此所需的压风机出口压力也趋于稳定

(1)为何降低气举的启动压力;气举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启动压力较高,所要的压缩机额定输出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在气举系统正常生产时,其工作压力比启动压力小得多,这就造成了压缩机功率的浪费,增加投入成本,为了充分利用压风机的功率,就需要设法降低启动压力。

(2)如何降低气举的启动压力;实质就是降低油管内形成过高的液柱,即使用气举阀。

思考题:1、气举的启动压力概念。 2. 解释气举启动压风机出口压力变化曲线。机械采油法出现原因1)自喷转采,能量逐渐下降;2)低压油层或稠油井,不足以自喷;3)低产油井,不能满足产量的要求;4)注水油田后期,不能满足产量的要求。

游梁式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简单讲:一个速度的改变、两个运动方式的改变。电动机(或其它动力机)通过传动皮带将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的输入轴,经减速后由四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变为游梁的上下往复摆动,经游梁前端圆弧状的驴头,通过抽油杆带动深井泵柱塞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将井内液体抽吸到地面。

系统装置——由抽油机、抽油泵(又叫深井泵)和抽油杆组成,称为“三抽”系统。

一、抽油机

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普通式)由游梁-连杆-曲柄机构(称为四连杆机构)、减速箱(减速机构)、动力设备和辅助装置等四大部分组成。冲程的调节,是移动曲柄上的孔眼。冲数的调节,是靠更换皮带轮的大小。曲柄每分钟旋转的圈数,正好与抽油机的冲数相同。曲柄旋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上冲程:抽油杆承载。下冲程:油管承载。光杆冲程:指光杆从上死点移动到下死点的距离。活塞冲程:指活塞从上死点移动到下死点的距离一个冲数:指活塞上下运动一次;

冲数:指活塞在泵内每分钟来回运动的次数。沉没度:固定凡尔沉没在动液面以下的深度;沉没压力:由沉没度引起的液柱压力。(固定凡尔距动液面的深度形成的液柱压力)

井口装置——由套、油管三通,盘根盒、套管闸门、生产闸门、套压表和油压表等组成。

1)连接套管、悬挂油管,?承受井内生产和作业管柱的载荷。2)密封油、套管环形空间,

控制套管气。3)控制油管内的油、气,引导油、气进入出油管线。4)保证洗井、冲砂、

酸化、?压裂等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5)录取油压、套压资料。6)取井口油样,测井内

液面、压力资料等。

.悬绳器 作用:连接光杆和驴头,承受抽油时的工作载荷;

盘根盒(又叫光杆密封装置)其作用是密封光杆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防止井口漏油。

泄油器——是抽油泵的一种配套设备。在油井(起管柱)作业时,使油管和油套管环空连

通,将油管内的液体释放到井筒内,使起出的管柱内不带井液。

思考题:1、名词解释:冲程(光杆冲程,活塞冲程)、冲数、沉没度、沉没压力 2、了

解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组成、型号和工作过程(工作原理)。 3、了解管式泵和杆式泵

结构上的异同,以及各自适应的油井条件。4、掌握深井泵的工作原理。 5、深井泵理

悬点载荷(静载荷——抽油杆柱和液柱载荷、泵的沉没压力、井口油压。动载荷——抽

油杆柱和液柱的惯性载荷、振动和冲击载荷、摩擦载荷等) 1.抽油杆柱载荷 上冲程——抽油杆柱在空气中的重力Wr

下冲程 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重力Wr ’ gL q g L f W s r r r ==ρ

????→?液体浮力作用gL q g L f W r l s r r )('=-='ρρ

式中Wr-抽油杆柱在空气中的重力,N;fr-抽油柱柱截面积,m2;

ρs-抽油杆材料的密度,ρs=7850Kg/m3;g-重力加速度,m/S2;

L-抽油杆柱长度,m;qr-每米抽油杆柱在空气中的质量,Kg/m ;(见表3-1) Wr’-抽油杆在液体中的重力,N;qr’-每米抽油杆柱在液体中的质量, Kg/m ;

ρl-液体的密度,Kg/m3。

思考题:1、作用在悬点的抽油杆柱载荷是Wr还是W’r?2、惯性载荷在上冲程中对悬点是增载还是减载?3、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发生在悬点的什么位置?4、理解驴头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曲线?5、掌握驴头最大载荷及最小载荷的计算方法?

?测量驴头上下冲程的时间:Tu=Td 平衡T一上或下冲程所用时间(相同或基本相同);TuTd 平衡过轻,则应增大平衡重或平衡半径R.

影响泵效的因素

(1)冲程损失的影响。

由于油管柱和抽油杆柱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引起弹性变形,?使活塞冲程SP小于光杆冲程S,其差值λ=S-SP即为冲程损失。(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

(3)漏失影响。(4)体积系数的影响。(在吸入条件下液体的体积系数大于1,地面脱

气原油会引起体积收缩,而对泵效计算的影响。因泵效是以地面产出液的体积计算。)静液面:

关井后,环空液面恢复到静止(与地面压力相平衡)时的液面

生产压差:静液面与动液面(△H=Hs-Hf)之差相对应压力差。

(与自喷井不同的是抽油井一般是通过液面的变化,来反应井底压力的变化。因此常用下式来表达)

抽油井井底流动方程,Q=K(Hs-Hf)=K(Lf-Ls)

K ─采油指数,t/d·m;

完井与试油

完井工程定义:是指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

完井工程的主要内容1.钻开油、气层 2.选择完井方式3井身结构与井口装置 4.选定油管和套管的尺寸 5.生产套管设计

6.注水泥设计

7.固井质量评价

8.射孔及完井液选择

9.完井的试井评价10.完井生产管柱

11投产方式的选择

井身结构是指油井钻完后,所下入套管的层次、直径、下入深度及相应的钻头直径和各层套管外和水泥的上返高度等,

导管,导管使钻井一开始就建立起泥浆循环,保护井口附近的地层,引导钻头正常钻进。

(2) 表层套管,表层套管又叫地面套管、隔水层套管,它的作用是用来封隔地下水层,

加固上部疏松岩层的井壁,保护井眼和安装封隔器。

(3) 技术套管,技术套管又叫中间套管,用来保护和封隔油层上部。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

(4) 油层套管,油层套管其作用是保护井壁,形成油气通道,隔绝油、气、水层,下入

深度是根据目的层的位置和不同完井方法来决定的。

钻开油气层的定性原则‘压而不死、活而不喷

1、保护油气层:不漏(压而不死)

2、控制油气层:不喷(活而不喷)

完井方式——是指油、气层与井底的连通方式、井底结构及完井工艺。

一、射孔完井方式

1、套管射孔完井

套管射孔完井是钻至油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油层套管直油层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至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通道,

?2、尾管射孔完井

尾管射孔完井是在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然后用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用钻具将尾管送下并悬挂在技术套管上,再对尾管注水泥固井,然后射孔,优点:能有效防止层间干扰,便于分层开采、分层改造和管理;* 有效封隔和支撑疏松地层,加固了井壁,防止生产层坍塌;* 可根据录井资料确定是否下入油层套管,减少了盲目性和浪费;* 适于多油层及开发过程(特别是中、高含水期)井网层系的调整;可进行无油管或多油管完井。缺点:油气层裸露面积少,油气流入井内的阻力较大;油气层受洗井液和水泥浆的侵害较为严重,井壁附近的渗透率降低。尾管射孔完井可以采用平衡钻井、欠平衡钻井的方法钻开油层,有利于保护油层。此外,可以减少套管重量和油井水泥的重量,从而降低完井成本,目前较深的油井大多采用此方法完井

裸眼完井——指在钻开的生产层位不下入套管的完井方式。先期裸眼完井:先下套管,后钻开油层。后期裸眼完井:先钻开油层,再将套管下至油层顶部。复合型完井方式:在产层段既有射孔完成,又有裸眼完成的井。优点:油层完全裸露,渗流面积最大;属于水动力学完善井,油流阻力小,产能高。缺点:*不能解决井壁坍塌和油井出砂问题,不适于疏松地层;*不能克服产层内干扰,不能实现分采、分注、分层改造;*先期裸眼完井,不能完全掌握该层的真实资料,易造成以后生产的被动性;

*后期裸眼完井不能消除洗井液和固井泥浆对产层的影响。适用范围:岩层非常坚固稳定的单一油层或油层性质相同的多油层井。

复合完井适用:即是气顶或储层顶界附近有高压水层,但无底水的储层。其它同上。

割缝补管完井方式:优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出砂不严重的中、粗砂油层及水平井。

用同尺寸钻头钻穿油层——套管柱下端连接衬管下入油层部位——套管外下封隔器和注水泥接头固井封隔油层顶界以上的环形空间

砾石充填完井方式

1、概念:是指将分选的砾石泵入(或其他方式)筛管与油层之间,以阻止油层砂流入井筒,达到保护井壁、防止砂入井之目的。

2、使用的原因:

1)缝隙宽度比割缝衬管小,适应范围大

割缝衬管的缝口宽度由于受加工割刀强度的限制,最小为0.5mm.因此,割缝衬管只适用于中、粗沙砾油层。而绕丝筛管的缝隙宽度最小可达0.12mm,故其适用范围要大得多。2)流体通过筛管时压力降小;具有一定的“自洁”作用

裸眼砾石充填充井方式

在地质条件允许使用裸眼而又需要防砂时,就应该采用裸眼砾石充填完井方式。

其工序是钻头钻达油层顶界以上约3m后,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再用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更换扩张式钻头将油层部位的井径扩大到技术套管外径的1.5~2倍,以确保充填砾石时有较大的环形空间,增加防砂层的厚度,提高防砂效果。一般砾石层的厚度不小于50mm。

注意:其方式的施工作业程序:在油层顶界附近固井后-改用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再更换扩张式钻头将油层扩大,便于充填砾石。

?2.套管砾石充填完井方式

?套管砾石充填的完井工序是: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后,下油层套管于油层

底部,注水泥固井,然后对油层部位射孔。要求采用高孔密(30~40孔/m),大

孔径(20~25.4mm)射孔,以增大充填流通面积,有时还把套管外的油层砂冲掉,以便于向孔眼外的周围油层填人砾石,避免砾石和地层砂混合增大渗流阻力。

?砾石充填方式选择的定性原则:是既要能阻挡油层出砂,又要使砾石充填层具

有较高的渗透性能。

1)砾石粒径的选择:国内外推荐的砾石粒径是油层砂粒度中值D50的5~6倍。

2)砾石尺寸合格程度:API砾石尺寸合格程度的标准是大于要求尺寸的砾石质量不得超过砂样的0.1%,小于要求尺寸的砾石质量不得超过砂样的2%。

砾石的球度和圆度:API砾石圆球度的标准是砾石的平均球度应大于0.6,平均圆度也应大于0.6。

砾石的结团:API的标准是砾石应由单个石英砂粒组成,如果砂样中含有1%或更多个砂粒结团,该砂样不能使用。

4.绕丝筛管缝隙尺寸的选择

绕丝筛管应能保证砾石充填层的完整。故其缝隙应小于砾石充填层中最小的砾石尺寸,一般取为最小砾石尺寸的1/2~2/3。

例如根据油层砂粒度中值,确定砾石粒径为16~30目,其砾石尺寸的范围是0.58~1.19mm。所选的绕丝缝隙应为0.3~0.38mm。

?化学固砂完井

化学固砂是以各种材料(水泥浆、酚醛树脂等)为胶结剂,以轻质油为增孔剂,以各种硬质颗粒(石英砂?核桃壳等)为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拌合均匀后,挤入套管外堆集于出砂层位。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人工井壁防止油层出砂。或者不加支撑剂,直接将胶结剂挤人套管外出砂层中,将疏松砂岩胶结牢固防止油层出砂。

试油是指利用一套专用的设备和工具,对井下油、气进行直接测试,以取得有关目的层的油气产能、压力、温度和油、气、水样物性资料的工艺过程。

?试油工作的目的是:1)探明新区、新构造是否有工业性油气流;

?2)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以及油气藏的产油气能力、驱动类型;

?3)验证对储集层产油、气能力的认识和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的可靠程度;

?4)通过分层试油、试气取得各分层的测试资料及流体的性质,确定单井(层)的合

理工作制度,为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评价油气藏,对油、气、水层做出正确结论。

?不同类型的井底结构所要探明的位置

?裸眼井和射孔完成井:通至人工井底;衬管完成井:通至油管将要下至的深度;

?尾管射孔完成井:应用小于尾管内径的通井规通至人工井底;

洗井的目的:将井内脏物清洗干净以便井下作业和暴露油气层;

为何洗井:a、完钻井泥浆浸洗后有污染 b 、射孔前后有脏物c、下井下封隔器和注水前清除脏物d、压裂酸化施工前清除脏物

洗井液:共性质应选用清洁的,优性的和压井液浓度相同的洗井液,以免造成新的污染。洗井方法:正反循环方法。特点:正:当泵的压力和排量一定时,其法造成的井底回压较小,液体在套管中上升速度较慢。反:情况正好相反。选择方式:根据泵排量而定。大时,选正;小时,选反。

诱导油流

?1、实质:就是要设法降低井底压力,使井底压力低于油藏压力,让油气流入井内,

并喷到地面。其次也是为了清除井底沙砾和泥浆等污物,降低井底及其周围地层对油流的阻力。

?2、降低井底压力的途径

?要降低井底压力,可通过降低井内液柱高度或井内液体相对密度来实现。

替喷法

概念:是一种减少井内压井液相对浓度的一种诱流方法。

替喷顺序:先用轻泥浆替出重泥浆,若不喷再用清水替出轻泥浆,再不喷可用原油替出清水

一次替喷:就是把油管下到人工井底,用替喷液把压井液替出,然后上提油管到油层中部或上部完井。(适于自喷能力?)

二次替喷:就是把油管下到人工井底,替入一段替喷液,再用压井液把替喷液替到油层部位以下,之后上提油管至油层中部,最后用替喷液提出油层顶部以上的全部压井液,这样既替出井内的全部压井液又把油管提到了预定的位置。(适于自喷能力?)

?正循环替喷:造成的井底回压较小,而不易井漏。反循环替喷:携带脏物能力强。

?优缺点:优点:能缓慢均匀的建立井底压差,不致引起井壁坍塌和油层大量出砂。

?缺点:建立井底压差小,诱流能力差。

?适应性:此法应用高压大产量,油层堵塞不严重的井。

抽汲法概念:是降低压井液高度的一种诱流方法。

抽汲就是利用一种专用工具把井内液体抽到地面,以达到降低液面即减少液柱对油层所造成的回压的一种排液措施。优点:诱喷能力较强,费用低。缺点:适应井深较浅,效率较低。适用于:低压浅井的诱喷。

气举法

概念:是降低压井液的相对密度,又降低其高度的诱流方法。

优点:方法简单,效率高,诱喷能力强。缺点:地面设备复杂,成本高,容易引起出砂。适用于:岩性坚硬,不易出砂和坍塌的井。排液方式:常规气举排液,气举阀气举排液

混气水气举排液,连续油管气举排液,泡沫排液

?放喷

目的:把油井中的泥浆和其它杂物喷净。

放喷顺序:先开套管闸门有控制的放喷,当含水量小于10%并稳定后,再改为油管用大油嘴控制放喷,直到井内脏物喷净为止。

控制放喷的目的:控制回压,以免井底压差太大,流量过快,破坏油层结构,引起大量的出砂或坍塌,也是为防止套管被管外压力挤坏。

试油资料的用途

判断油、气田有无工业开采价值;对各个油气层的产能及原油特性进行评价,估算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制定油田开发措施的重要依据。

试油资料包括以下几

1)产量数据—含井下或地面的油、气、水产量;2)压力数据—含静压、流压、压力恢复数据以及油、套压;3)原油及水的特性资料—含井下、地面原油取样分析资料及原油含砂量;4)温度数据包括井下温度及地温梯度。

完井试油(常规试油)——油井完成后,在油层套管内进行的试油。

1、多油层合层试油

概念:指全井所有油气层同时打开进行试油。目的:以求得油井的最大产能。

适应性:多用于油田勘探初期阶段第一、二口井发现油气流时采用,其作用是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也可用于合层开采的生产井。

2、分层试油

(1)注水泥塞试油——是通过注水泥塞自下向上地逐层试油的方法。

优点:可获得分层试油的资料。缺点:试油速度较慢。

用封隔器分层试油

优点:该试油工艺既速度快,又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

(二)中途测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遇到油气显示马上进行测试的工艺。

中途测试工具——常规支撑式和膨胀跨隔式。

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方法探讨

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方法探讨 摘要:采油工程措施规划与石油开发规划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采油工程的措施规划重点在于优化工作量,优化候选的油井。本文主要探讨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方法,研究出实用性强的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方案。 关键词: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方法 引言 与普通的规划措施方案相比较,采油工程的措施规划方案更具有深层次的措施规划。普通的石油开发措施规划方案主要利用数理统计或者是功能模块,建立起与开发相关因素的关系模型,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这种模型预测油田可以取得实际效果[1]。采油企业在预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与之相关的模型进行优化。在对工作量进行优化的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将优化候选的方案刷选出来利用在实际的采油工程中。以此来作为采油工程措施工艺设计的根据。对采油工程措施进行优化目的就是提高采油工程的工作效率,为石油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提高采油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措施规划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将整体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在增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增油量、增注量、措施费用以及降水量的影响。为更加确定数学模型的数值,以此来建立采油工程措施模型的方案,实现采油工程措施规划的最优解。 1.目标函数 在采油措施规划方案探究的过程中,利用相应的预测方法,将在采油过程中的相关因素都预测到。方案中能够预测到的信息主要包括了降水量、相关措施增油量、净现值等[2]。而对油井的预测因素主要包括了增油量、净现值、降水量、增注量等等。在规定一些定值的情况下,将采油工作量的优化措施刷选出来,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知目标函数可概括为: 在这个函数式中,x()表示io油井在实施jo种油井时刷选所得的结果。x ()=1则表示x()=0表示非措施,这种表达的方程式通常为:同时。 在y(iw,jw)表示iw口油井时实施的措施结果刷选为,y(iw,jw)为措施结果。y(iw,jw)=1表示措施结果,y(iw,jw)=0则为非措施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的表达式为 并且。在这些表达式中,α()表示io油井在实施jo种油井措施的净现值,β(iw,jw)表示iw口油井时实施的净现值。目标函数中的m表示油井的总数,

采油工程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 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曲线。 表皮效应:由于钻井、完井、作业或采取增产措施,使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变差或变好,引起附加流动压力的效应。 表皮系数:描述油从地层向井筒流动渗流情况的参数,与油井完成方式、井底污染或增产措施有关,可由压力恢复曲线求得。 井底流动压力:简称井底流压、流动压力或流压。是油、气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它表示油、气从地层流到井底后剩余的压力,对自喷井来讲,也是油气从井底流到地面的起点压力。 流压:原油从油层流到井底后具有的压力。既是油藏流体流到井底后的剩余压力,也是原油沿井筒向上流动的动力。 流型: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 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与渗油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可定义为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即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也可定义为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或IPR曲线的负倒数。 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油井流入动态:在一定地层压力下油井产量和井底流压的关系,反应了油藏向该井供液能力。 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 滑脱损失: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 流动效率:油井在同一产量下,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表示实际油井完善程度。 持液率:在气液两相管流中,单位管长内液相体积与单位管长的总体积之比。 Vogel 方法(1968) ①假设条件: 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溶解气驱油藏。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 c.忽略重力影响; 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 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 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 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原油流量相同。 ②Vogel方程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姓名:孔令伟 学号:20130150928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 2014年10月30日

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2) 二、设计计算步骤 (3) 2.1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3) 2.2井筒多相流的计算 (4) 2.3悬点载荷和抽油杆柱设计计算 (12) 2.4抽油机校核 (16) 2.5泵效计算 (16) 2.6举升效率计算 (19) 三、设计计算总结果 (22) 四、课程设计总结 (23)

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井深:2000+87×10=2870m 套管内径:0.124m 油层静压:2870/100×1.2 =34.44MPa 油层温度:90℃ 恒温层温度:16℃ 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 油相对密度:0.84 气相对密度:0.76 水相对密度:1.0 油饱和压力:10MPa 含水率:0.4 套压:0.5MPa 油压:1 MPa 生产气油比:50m3/m3 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 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6.35Mpa 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 电机额定功率:37kw 配产量:50t/d 泵径:56mm 冲程:3m 冲次:6rpm 柱塞与衬套径向间隙:0.3mm 沉没压力:3MPa

二、设计计算步骤 2.1 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从单井来讲,IPR 曲线表示了油层工作特性。因而,它既是确定油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本次设计油井流入动态计算采用Petro bras 方法Petro bras 方法计算综合IPR 曲线的实质是按含水率取纯油IPR 曲线和水IPR 曲线的加权平均值。当已知测试点计算采液指数时,是按产量加权平均;预测产量时,按流压加权平均。 (1) 采液指数计算 已知一个测试点: wftest P 、txest q 和饱和压力b P 及油藏压力P 。 因为 wftest P ≥b P ,1j =txwst wfest q P P -=30/(34.44-12)= 1.3/( d.Mpa) (2) 某一产量t q 下的流压Pwf b q =j(b P P -1)=1.4 x (34.44-10)=34.22t/d m o zx q =b q +8.1b jP =34.44+1.4*10/1.8=42.22t/d omzx q -油IPR 曲线的最大产油量。 当0?q t ?b q 时,令q 1t =10 t/d ,则p 1wf =j q P t - 1=15.754 Mpa 同理,q 2t =20 t/d ,P 2wf =13.877 Mpa q 3t =30 t/d ,P 3wf =12.0 Mpa 当q b ?q t ?omzx q 时,令q 4t =50 t/d,则按流压加权平均进行推导得: P 4wf =f )(1j q P t w -+0.125(1-f w )P b =8.166Mpa

采油工程习题(2)

第二章 自喷与气举采油 复习思考题 2.1 试述自喷井生产的四个基本流动过程及其流动特性。 2.2 试分析自喷井生产系统的流体压力损失组成。 2.3 何谓节点系统分析方法?试述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在油井生产系统设计与动态预测中的主要作用。 2.4 何谓节点、求解节点和功能节点?求解节点如何选择? 2.5 试述协调曲线的构成,并以井底求解点为例说明其计算过程。 2.6 何谓临界流动?如何使油嘴后的压力波动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简述其理由。 2.7 试述气举采油的工作原理,并分析气举的启动过程。 2.8 何谓启动压力、工作压力?试分析降低启动压力的措施及其工作原理。 2.9 试述定产量和井口压力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和注气量的计算步骤。 2.10 试述定注气量和井口压力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和油井产量的计算步骤。 习题 2.1 某无水自喷井,油管直径mm 62,油层采油指数为)/(53MPa d m ?,气油比为33/20m m 。设计要求井口压力必须稳定在MPa 1,试用图解法求: ⑴当油藏压力为MPa 14时,该井能以多大产量自喷生产? ⑵当油藏压力为MPa 12时,该井能以多大产量自喷生产? 提示:用多相管流相关式计算出在井口压力为MPa 1,气油比33/30m m 时,产量与流压的关系见表2-1 表2-1 某井井底流出动态关系数据表 产量,d t / 5 10 20 40 60 井底流压,MPa 12.5 11.5 10.0 9.5 9.0

2.2 试作出油层—油管—油嘴流动协调曲线,并说明作图步骤。 2.3 试用自喷井协调曲线说明油管直径大小对自喷井生产的影响。 2.4 某井油藏压力为r P ,饱和压力为b P (r b P P <)。自喷生产,油井回压为h P ,试写出确定生产油管直径及选用油嘴直径的计算步骤并绘出相应曲线示意图(原油物性已知)。 2.5 某自喷油井,用油管畅喷(无油嘴),油流直接进入地面油池中,测得产油量为o Q 。已知油藏中为稳定流(水驱),油藏压力为r ,油管直径t D ,井深 H ,油管下到油层中部(H L =) ,其它高压物性资料均已知。 ⑴如何确定油井畅流时的井底流压wf P ,生产压差P ?和井筒中压力损失w P ?; ⑵如果此井为用油嘴控制生产,油嘴直径为d ,试说明预测稳定生产时产油量的方法和步骤(要求绘出示意图)。 2.6 已知某井注气点深度m L i 1000=,天然气相对密度7.0=g γ,井口注气压力MPa P i 0.5=,井筒平均气体温度C T g °=50,天然气压缩因子9.0=Z ,试计算静气柱压力。 2.7 已知:井深m 2500,要求产量d m /503,油管内径mm 62,井口油压MPa 1,井底静压MPa 20,采油指数)/(53MPa d m ?,溶解气油比33/30m m ,注入气相对密度7.0,地面工作压力MPa 6,地面油的相对密度85.0,井底温度C 100°,地面温度C 30°。(多相流动压力梯度方程只考虑克服流体重力的压力损失) ⑴计算:①注气点; ②平衡点。 ⑵绘制:①IPR 曲线; ②油管中压力分布曲线; ③环空中压力分布曲线

采油工程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试油资料包括、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 2、是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实施的核心,是实现方案目标的重要。 3、采油工程配套工艺包括解堵工艺措施、、防蜡工艺方案、油井堵水工艺方案、等。 4、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水敏、盐敏、、酸敏评价实验,以及钻井液、完井液、压裂液损害评价实验等。 5、完井工程和完井对油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又决定性的影响。 6、防砂管柱的设计包括缝隙尺寸设计、、筛管长度设计、、光管的设计和扶正器设计。 7、碳酸盐岩油层的酸化常用的酸有、、多组分酸、乳化酸、稠化酸、泡沫酸和土酸。 8、酸处理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诸如、选用适宜的酸化技术、及施工质量等。 9、压裂液类型有、、泡沫压裂液等。 10、双液法可使用的堵剂有、凝胶型堵剂、、胶体分散体型堵剂。 11、按实测井口压力绘制的,不仅反映油层情况,而且还 与井下配水工具的有关。 12、注水井调剖封堵高渗透层的方法有和。 13、分层吸水能力可用、、视吸水指数等指标表示,还可以用相对吸水量来表示。 14、水力活塞泵井下机组主要是由液马达、和三个部分组成。 15、当潜油离心泵的所需功率确定后,选择电机功率时,还应考虑和的机械损耗功率。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 分) 1、示踪剂: 2、注水井调剖: 3、泡沫流体: 4、抽汲 5、替喷法: 6、酸敏性: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Vogel方法对油气两相的流入动态曲线的计算时的假设要求是什么? 2、气举法排液的方式有哪几种? 3、采油工程方案编制的要求是什么? 4、采油工程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射孔液选择的要求是什么? 6、PKN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四、计算题:(10分) 某注水井分三个层段注水,已测得层段指示曲线。正常注水井口压力为8.5MPa,目前全井注水量为230m3/d,三个层段目前的日注水量的分配如下:层段 1 2 3 4 注水量/(m3.d-1) 88 51 81.5 220.5 ㎡相对注水量/% 39.9 23.1 37.0 100 试求每段层的注水量。

采油工程管理规定

采油工程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采油工程方案与设计 (1) 第三章完井与试油、试采管理 (5) 第四章生产过程管理 (7) 第五章质量控制 (15) 第六章技术创新与应用............................................................16 第七章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17) 第八章附则 (18)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第二条

应油田不 同开发阶段需要的采油工艺配套技术。 第三条 与试 油、试采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和健康、安 全、环境管理。 第四条 子 国内合 作的陆上油田开发活动参照执行。第二章采油工程方案与设计第五条采油工程方案是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田投入开发 期评价、 专题研究和先 第六条编制采油工程方案要以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总体经济效益为 案比选论

高效益 开发。 第七条 1. 井数 及井别、产能设计、储层岩石性质、流体性质、流压等。 2. —2 —3. 采 水泥返 高及质量、井口装置等技术要求。 4. 预测不同含水、不同采液指数、不同压力条件下自喷以及各种人工举升方式 产条件

5. 注入工艺和 储层 算确定不 同 经济 6. 增产 增注工艺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参数。 7. 术应 8. “健康、安全、环境”要求。 9. 采油工程投资概算。 第八条 举升、井筒隔热、井筒降粘、高温资料录取等设计内容。第九条

一级 司授予。 动用地质储量在1000×104t以上或年产能20×104t 区 动用地质储量在1000×104t以下或年产能小于20×104t的常规新油 质的单位 上资质的 单位研究设计。 第十条动用地质储量1000×104t以上或产能20×104t以上的油田 采油工程方案由各油田公司审批。 第十一条 施。— 3 —执行过程中若需对完井方式、采油方式等进行重大调应向审批部门及时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完井基础知识 一、完井基础还是简介 完井:是指一口井按照地质设计的要求钻达目的层和设计井深后,直到交井之前所进行的工作。 (一)完井方法 我国主要的完井方法是以套管射孔为主的方法,约占完井井数的80%以上,个别灰岩产能用裸眼完井,少数热采式出砂油田用砾石充填完井。 套管完井:套管射孔完井、尾管射孔完井; 裸眼完井:先期裸眼完井、后期裸眼完井、筛管完井和筛管砾石充填完井。 1、套管射孔完井 1)、在钻穿油层后,下入油层套管并在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用射孔器射穿套管、 水泥环,并射入生产层内一定深度,构成井筒与产层的通道,这种完井方法称 套管射孔完井。 2)、套管射孔井筒与产能的连通参数: (1)射孔孔径:正常探井和开发井为10mm,特殊作业井不大于25mm; (2)射孔孔眼几何形状:短轴与长轴之比不小于0.8; (3)射孔孔眼轨迹:沿套管表面螺旋状分布; (4)射孔密度:正常探井和开发井10~~20孔/m,特殊作业井可根据确定,一 般不超过30孔/m; (5)射孔深度:射孔深度除要求穿透套管和水泥环外,还要尽量通过油层损害 区进入无损害区。 (二)固井 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较固井。 固井的目的 (三)射孔 用聚能射孔弹将套管、水泥环和油层弹开,使油层中的油气流入井筒内,再借助油层的压力流(或抽汲)到地面,达到出油的目的。 影响因素:孔深、孔密、孔位、相位角。 二、油水井井身结构 1、井身中下入的套管: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 2、采油需要掌握的完井数据 完钻井井深:裸眼井井底至方补心上平面的举例; 方补心:钻机正常钻井时,安装在钻台上的转盘能卡住方钻杆,使方钻杆与钻 盘一起转动的部件,简称补心; 套补距:钻井时的方补心上平面与套管头短节法兰平面的距离; 油补距: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其油补距为四通上法兰平面至补心上平面的距 离,不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其油补距是指有关挂平面至方补心上平面的距离; 套管深度:套补距、法兰短节与套管总长之和; 油管深度:油补距、油管头长与油管总长之和; 水泥返高:古井是油层套管与井壁之间环形空间内水泥上升高度,具体指水泥

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c3479426.html, 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 作者:刘文习贾林刘金修邓新红王桂霞赵晓胜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8期 【摘要】在进行油田的实际开发中,采油工程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主要是对于我国在采油工程中一些新兴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其采油工程相关技术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于我国的实际采油工程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采油工程发展研究高新技术 我国一直都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问题,在我国进一步经过化学驱油和注水开发之后,我国石油的实际平均采收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为低下。但是采油工程的相关技术依旧是我国油田开发相关工作中的关键性的工作。在面对我国目前是有开发严峻的形式,更需要对于是有的实际采用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探寻,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开发油田的实际竞争力。 1 新兴技术在采油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采油工程相关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其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探寻以及进一步分层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阶段、进一步突破采油技术的相关阶段以及其采油工程相关系统不断形成以及发展的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推动了采油工程有了更大的完善与改进,其主要体现于:采油过程中对其工程进行长期性的规划,处理好基础性研究与短期应用技术的关系,攻克了多项采油工程的相关技术难题,为以后开采油田相关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作为代表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并且也同样给我国的采油工程相关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1.1 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及微生物勘探技术是采油工程中主要进行应用的生物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于化学驱、混相驱、热力采油之后的三采技术,同时又被称作是细菌采油,他是通过应用生物技术来进行采油工程的开创性的使用和开发,在一些含水量和面临干涸的老油田中能够表现出非常顽强的活力。微生物勘探相关技术其自身的重复性非常好,操作也非常便捷,速度快、成本低,已经渐渐被很多的有公司所应用。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里面,石油行业是对于信息技术有着很强依赖,最早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行业。在我国计算机最早发展的时候,采油工程在进行石油勘探相关资料的解释与处理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成为计算机实际主机时代的一项最为主要的公户。现在信息技术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013.3.5

本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通过设计计算,让学生了解有杆抽油生产系统的组成、设计原理及设计思路。 1.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设计 1.1有杆抽油生产系统设计原理 有杆抽油系统包括油层,井筒流体、泵、油管、抽油杆、抽油机、电动机、地面出油管线直到油气分离器。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就是选择合理的机,杆,泵,管以及相应的抽汲参数,目的是挖掘油井潜力,使生产压差合理,抽油设备工作安全、高效及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中,井口回压h p 基本保持不变,可取为常数。它与出油管线的长度、分离器的入口压力有关,此处取MPa p h 0.1 。 抽油井井底流压为wf p 向上为多相管流,至泵下压力降至泵的沉没压力(或吸入口压力)n p ,抽油泵为增压设备,故泵出口压力增至z p ,称为泵的排出口压力.在向上,为抽油杆油管间的环空流动.至井口,压力降至井口回压h p 。 (1)设计内容 对刚转为有杆泵抽油的井和少量需调整抽油机机型的有杆抽油井可初选抽油机机型。对大部分有杆抽油油井。抽油机不变,为己知。对于某一抽油机型号,设计内容有: 泵径、冲程、冲次、泵深及相应的泵径、杆长,并求载荷、应力、扭矩、功率、产量等技术指标。 (2)需要数据 井:井深,套管直径,油层静压,油层温度 混合物:油、气、水比重,饱和压力 生产数据:含水率,套压,油压,生产气油比,原产量,原流压(或原动液面)。 (3)设计方法这里介绍给定配产时有杆抽油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需要获得油层的IPR 曲线。若没有井底流压的测试值,可根据测试液面和套压计算得井底流压,从而计算出采液指数及IPR 曲线。 1)根据测试液面计算测试点流压 从井口到井底可分为三段。从井口到动液面为气柱段,若忽略气柱压力,则动液面

采油工程作业答案

题1.1 解: 由上表数据做IPR 曲线如下图1-1(a): 图1-1(a) 由IPR 曲线可以看出,该IPR 曲线符合线性规律, 令该直线函数为b KQ P += 则由给定的测试数据得: 98.154 52.1237.1491.1611.20=+++=p 1.454 4.621.53 5.404.24=+++=q 2 2222 )98.1552.12()98.1537.14()98.1591.16()98.1511.20()(-+-+-+-=-=∑p P S wfi qq 4855.32=qq S 427 .162)1.454.62()98.1552.12()1.451.53()98.1537.14()1.455.40()98.1591.16()1.454.24()98.1511.20()()(0-=-?-+-?-+ -?-+-?-=--=∑q Q p P S i wfi pq 2.0427 .1624855 .32-=-= = pq qq S S K

25=-=q K p b 所以252.0+-=Q P )./(81.5860 10005)./(52.0113MPa d m MPa d t K J =?==--=- = 25|0===Q r P P (MPa) 油井位于矩形泻油面积中心,矩形长宽比为2:1,井径0.1米,由此可得: 14171 .045000 668.0668.02 1=?== w r A X 由) 4 3(ln 2000s X B ha k J +-=μπ可得 a s X B J h k πμ2)43(ln 000+- = 0μ=4mPa.s ,0B =1.2,a=86.4,s=2,代入上式可得: m m h k .437.020μ= 注:本题也可以在坐标纸上根据测试数据通过描点绘制IPR 曲线(直线),根据直线斜率的负倒数等于J 求得采油指数,如图1-1(b )。 图1-1(b)

采油工程综合复习资料全

采油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油井流入动态: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表示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2.吸水指数:单位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3.蜡的初始结晶温度:由于温度降低油气井开始结蜡时所对应的井底温度。 4.气举采油法:利用从地面注入高压气体将井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人工采油方法。 5.等值扭矩:就是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两种扭矩下电动机的发热 条件相同,此固定扭矩即为实际变化的扭矩的等值扭矩。 6.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动中,由于气液密度差,产生气体流速超过液体流速的现 象。 7.扭矩因素:对扭矩的各种影响因素。 8.配注误差:配注误差等于实际注水量与设计配注量之差同设计配注量比值的百分数. 9.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流体通过裂缝的流动能力。 10.气举启动压力:在气举采油过程中,压缩机所对应的最大功率。 11.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量。 12.注水指示曲线:表示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的关系曲线。 13.冲程损失:抽油杆因弹性变性而引起的变化量。 14.余隙比:泵为充满的体积与整个泵体积之比。 15.流动效率:油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16.酸的有效作用距离:酸液由活性酸变为残酸之前所流经裂缝的距离。 17.面容比: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二:填空题 1.自喷井井筒气液两相管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型有(纯油流),(泡流),(段塞流),(环流),(雾流)。 2.气举采油法根据其供液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喷)和(人工举升)两种类型。 3.表皮系数S与流动效率FE的关系判断:S>0时,FE(<)1;S=0时,FE(=)1;S<0时,FE(>)0 4.抽油机型号CYJ3-1.2-7HB中,“3”代表(悬点载荷30KN),“1.2”代表(最大冲程长度1.2米),“7”代表(减速箱额定扭矩7KN.M)和“B”代表(曲柄平衡)。 5.常规有杆抽油泵的组成包括(工作筒)(活塞)(阀)三部分。 6.我国研究地层分层吸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早期注水),另一类是(注水井调剖)。 7.影响酸岩福相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面容比)(流速)(酸液类型)(盐酸质量分数)(温度)。8.为了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对支撑剂的性能要求包括(粒度均匀密度小)(强度大)(破碎率小)(圆度和球度高)(杂质含量少)。 9.测量动液面深度的仪器为(回声仪),测量抽油机井地面示功图的仪器为(示功仪)10.目前常用的防砂方法主要有(冲砂)和(捞砂)两大类。 11.根据压裂过程中作用不同,压裂液可分为(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12.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动载荷包括(惯性载荷)(振动载荷)和摩擦载荷。 13.压裂液滤失于地层主要受三种机理的控制:(压裂液粘度)(油藏中岩石和流体的压缩性)(压裂液的造壁性)。 14.自喷井生产过程中,原油由地层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要经过四个基本流动过程是(油层中的渗流)(井筒中的流动)(嘴流)(地面上的管流)。 15.目前常用的采油方式包括(自喷采油)(气举采油)(电潜泵采油)(水利活塞泵采油)(水利射流泵采油)。 16.常规注入水水质处理措施包括(沉淀)(过滤)(杀菌)(脱氧)(暴晒)。 17.根据化学剂对油层和水层的堵塞作用而实施的化学堵水课分为(非选择性堵水)和

完整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姓名:唐建锋 学号:03958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工程学院 2012年12月10日

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2) 二、设计计算步骤 (3) 2.1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3) 2.2井筒多相流的计算 (4) 2.3悬点载荷和抽油杆柱设计计算 (12) 2.4抽油机校核 (16) 2.5泵效计算 (16) 2.6举升效率计算 (19) 三、设计计算总结果 (20) 四、课程设计总结 (21)

一、给定设计基础数据: 井深:2000+82×10=2820m 套管内径:0.124m 油层静压:2820/100×1.2 =33.84MPa 油层温度:90℃ 恒温层温度:16℃ 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 油相对密度:0.84 气相对密度:0.76 水相对密度:1.0 油饱和压力:10MPa 含水率:0.4 套压:0.5MPa 油压:1 MPa 生产气油比:50m3/m3 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 原井底流压(测试点):12Mpa 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 电机额定功率:37kw 配产量:50t/d 泵径:44mm(如果产量低,而泵径改为56mm,38mm) 冲程:3m 冲次:6rpm 柱塞与衬套径向间隙:0.3mm 沉没压力:3MPa

二、设计计算步骤 2.1 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从单井来讲,IPR 曲线表示了油层工作特性。因而,它既是确定油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依据,也是分析油井动态的基础。本次设计油井流入动态计算采用Petro bras 方法Petro bras 方法计算综合IPR 曲线的实质是按含水率取纯油IPR 曲线和水IPR 曲线的加权平均值。当已知测试点计算采液指数时,是按产量加权平均;预测产量时,按流压加权平均。 (1) 采液指数计算 已知一个测试点: wftest P 、 txest q 和饱和压力 b P 及油藏压力P 。 因为wftest P ≥b P ,1j = txwst wfest q P P -=30/(33.84-12)= 1.4/( d.Mpa) (2) 某一产量 t q 下的流压Pwf b q =j(b P P -1)=1.4 x (33.84-10)=33.38t/d m o zx q =b q +8 .1b jP =33.38+1.4*10/1.8=41.16t/d omzx q -油IPR 曲线的最大产油量。 当0?q t ?b q 时,令q 1t =10 t/d ,则p 1wf = j q P t - 1=15.754 Mpa 同理,q 2t =20 t/d ,P 2wf =13.877 Mpa q 3t =30 t/d ,P 3wf =12.0 Mpa 当q b ?q t ?omzx q 时,令q 4t =50 t/d,则按流压加权平均进行推导得: P 4wf =f )(1j q P t w -+0.125(1-f w )P b 8180()]t b omzx b q q q q ---=8.166Mpa

采油工程习题(1)

第一章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复习思考题 1.1 何谓油井流入动态?试分析其影响因素。 1.2 何谓采油(液)指数?试比较单相液体和油气两相渗流采油(液)指数计算方法。 1.3 试分析Vogel 方法、Standing 方法、Harrison 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4 试推导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曲线[]max max ,t o q q 段近似为直线时的斜率。 1.5 试述多层合采井流入动态曲线的特征及转渗动态线的意义。 1.6 试比较气液两相流动与单相液流特征。 1.7 何谓流动型态?试分析油井生产中各种流型在井筒中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1.8 何谓滑脱现象和滑脱损失?试述滑脱损失对油井井筒能量损失的影响。 1.9 试推导井筒气液多相混合物流动的管流通用的压力梯度方程。 1.10 综述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井筒多相流动计算方法。 习题 1.1 某井位于面积245000m A =的矩形泄油面积中心,矩形的长宽比为2:1,井径m r w 1.0=,原油体积系数 2.1=o B ,原油粘度s mPa o ?=4μ,地面原油密度3 /860m kg o =ρ,油井表皮系数2=s 。试根据表1-1中的测试资料绘制IPR 曲线,并计算采油指数J 和油层参数h k o ,推算油藏平均压力r P 。 表1-1 某井测试数据表 井底流压MPa P wf ,, 20.11 16.91 14.37 12.52 油井产量d t Q o /, 24.4 40.5 53.1 62.4

1.2 某井位于面积2 1440000m A =的正方形泄油面积中心,井径m r w 1.0=,原油体积系数4.1=o B ,原油粘度s mPa o ?=2μ,地面原油密度2/850m kg o =ρ,油井表皮系数3?=s ,油层为胶结砂岩。试根据表1-2中的测试资料用非达西渗流二项式求油层渗透率及有效厚度。(油藏平均地层压力MPa P r 40=) 表1-2 某井测试数据表 井底流压MPa P wf , 34.22 28.36 22.42 16.39 油井产量d m Q o /,3 60 120 180 240 1.3已知某井的油藏平均压力MPa P r 15=,当井底流压MPa P wf 12=时对应产量d m q o /6.253=。试利用Vogel 方程计算该井的流入动态关系并绘制IPR 曲线。 1.4某溶解气驱油藏一口油井测试平均油藏压力MPa P r 0.21=,产量 d t Q o /60=,9.0=FE ,MPa P wf 15=。试根据Standing 方法计算和绘制此井 的IPR 曲线。 1.5 某溶解气驱油藏压力MPa P r 30=,流动效率8.0=FE ,在流压 MPa P wf 20=时,油井产量为d t /20,试绘制该井IPR 曲线,并求出流压为MPa 15时的油井产量。 1.6某井平均油藏压力MPa P r 0.20=,MPa P b 15=,测试得产量 d t Q o /30=时对应的井底流压MPa P wf 13=,1=FE ,试计算和绘制此井的IPR 曲线。 1.7已知平均油藏压力MPa P r 0.20=,流动效率8.0=FE ,在某一产量下实

浅析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油气开发对当下的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采油技术,要 保证足够满足现实的需求,如今国内的采油技术,在诸多的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 加强,然而国内采油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很多的领域也 有一定的先进性,对于采油工程的发展来说,要不断加强对采油技术的研究以及 探索,技术创新关系到行业的未来发展,要积极加强对采油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提升采油工程的整体水平,这样国家的采油工程才会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创新 1 导言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创造出巨大经济 效益。石油生产环境一般都是比较恶劣的,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整个开采过程 中会涉及多个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石油事业发展,要加强新技术研究,才能满 足实际需求。技术研发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运用,提升石油开 采水平。 2 发展采油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在其中的重要性便越来越凸显出来,在才有 工程当中,其所运用的采用技术在其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石油开 采技术,不仅能够使石油开采工程的整个开采速率提升,还能够使一些棘手的问 题得到解决。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当中,油藏较厚的问题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 问题,这样的情况便需要应用专业的才有技术来对其进行解决。同时,在石油开 采的过程当中,危险性较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石油的开采过程当中, 针对于危险系数和较高的环境,便需要使用专业的石油开采技术来解决,通过现 金的石油开采技术,代替古老的工人作业模式,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一定 的保障,从而是采油过程当中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3 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3.1 萌芽时期 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我国的石油开采行业才刚刚起步,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从业者依然艰苦奋斗,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3.2 迅速发展时期 自从建国之后,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对于石油行业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分层开采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成了油田开采技术的核心。 3.3 系统化发展时期 进入到新世纪,我国石油开采技术融合了多项新型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未来发展形势来看,石油开采技术会朝着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从石 油开采技术发展历程来看,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取得良好 效果。 4 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 在我国新时代的背景下,在我国的油田开采工程当中,其才有的技术开始慢 慢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了各种新 型侧采油工程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之下,我国每年油田的采油量和才有速率 等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贯彻落实了科学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13T11:13:57.8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赵琪 [导读] 摘要:采用工程管理系统以采油工程中的信息为基础,从系统的设计思想出发,运用计算机软件的模块功能,实现采油工程中的网络化和系统化管理。 第九采油厂敖古拉采油作业区他拉哈综合采油队黑龙江大庆 摘要:采用工程管理系统以采油工程中的信息为基础,从系统的设计思想出发,运用计算机软件的模块功能,实现采油工程中的网络化和系统化管理。文章主要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在采用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和研究其功能、设计、运行和相关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采油工程;管理系统;运行;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腾飞与发展,网络科技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和传播手段。为提高石油开采量,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石油产业,从而形成一系列专业的管理系统,提高了石油开采效率,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石油开采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而管理系统也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下逐渐更新,顺应时代发展,为采油工程的稳固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保障。 1采油工程管理系统概述 采油工程是针对不同油藏实施的工程技术,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量。而采油工程管理系统是指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采油工程的整个过程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核实、输出、查询,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石油开采技术的工作效率。在采油工程中形成专业的管理系统,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无误,提高了工程的安全系数,同时管理系统的应用也实现了石油工程技术的自动化、系统化的管理,让相关技术人员操作过程时,快捷、方便、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石油工程技术安全有序的进行。 2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指标 2.1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功能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月报、半年报、和年报报表的录入、修改、初审、审核、批准、查询、打印、组合查询、图形生成、查询报表定制、操作报表定制、生成总公司数据、报表输出到表格文件;而其中的用户管理则由用户创建、用户删除、用户权限分配管理构成。 2.2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指标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无须安装客户端软件,操作简单,升级方便,安全性高。除此之外系统具有数据的自动收集、计算,编辑、报表打印及以上报数据、月度数据的生成输出、查询等功能,基本满足了采油工程数据信息管理要求实用性强。该系统实现了数据自动管理,不仅效率高而且准确无误。具有图形功能,操作方便简单易用。 系统的应用指标符合油田采油工程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对工程的数据算法要求也符合,数据的处理准确度能够达到100%,而且能够实现采油工程数据网络传输和共享技术。采油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数据的处理功能完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田采油工程信息管理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油田采油工程信息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满足油田采油工程信息管理要求,应用十分广泛。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高效灵活而且又方便的管理模式,从而能够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的效率。能够对报表数据进行方便灵活的管理。 3采油工程管理系统设计 3.1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石油企业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结构一般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报表系统,另一方面是重要管理与开发部门的报表系统。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报表系统是指在整个石油开采过程中的资金注入等记录。例如:机器设备的完善、注水的准确数据,油藏的具体位置等等。而重要管理与开发部门的报表系统则不然,他是相关部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分为开采石油过程中的管理部分、操作部分、运输部分以及系统数据的管理部分四个方面。重点是对石油开采过程进行管理以及结构设计,该报表系统涉及范围广,也是开采过程中的重点。 3.2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 石油开采工程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大致包括: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数据备份、录入、编辑、核实、输出,系统的保护与扫描等内容。设计管理程序应该根据处理数据的种种步骤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连接链,从而对数据进行备份、应用以及处理。同时,在管理系统程序的设计还要格外重视对系统的维护功能,并及时设计出相应的辅助的程序,以防不测。另外,备份则是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同时相关设计应该新建一个关于公司总数据的链接;不可忽视的是,在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中的程序还包括对系统的维护和设计出辅助程序。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运用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一定要做好信息化管理中的数据处理,充分做好各项数据的录入、保存、备份及管理系统应用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处理及数据后期的维护等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程序作为保障,以此要做好各个环节中的程序设计,以此更好的保障数据的后期应用和数据的安全。 3.3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功能设计的重点是确保相关数据的提取、录用,还有对数据的核对以及检查。在设计数据处理功能的时候,不仅仅要应该考虑到数据在输出、提取、录用的准确性,还应该考虑到对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全部数据的保存以及维护功能,全方面保证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自动性、整体性以及全面性。数据的功能设计要实现自动化,主要体现在保证数据的提取、录入以及在计算中对数据库的检查,此外,在设计功能的补充方面,还应该重视对数据的录入,整合,输出以及准确地让体现数字的报表生成、整理、归纳等。同时,对于任何自动化设备要求最严格的还是对数据安全性的维护以及学习辅助等功能的完善。专业人员应该确定采油工程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全面化和自动化。 4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与报表的上报流程一致,主要表现为报表的录入和修改,提交后等待初步的审核,如果报表初审通过则继续进行报表审核,相反,如果报表初审不通过则需要对报表进行重新录入和修改,然后再继续进行审核;如果报表初审以后的报表审核通过的话则进行报表批准,如果未通过的话,同样对报表进行重新录入和修改,再继续进行审核;如果报表批准通过的话就可以进行报表查询和应用了,相反,如果在报表批准过程中未通过的话,就需要对报表进行重新录入和修改,然后再进行审核。

《采油工程》在线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采油工程》 学习中心:_______ 姓名:李兵学号:936203 二、基础题(60分) 1、概念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①米油指数: 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日产油量称为采油指数,即油井日产油量除以井底压力差,所得的商叫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综合指标,采油指数等于单位生产压差的油井日产油量,它是表示油井产能大小的重要参数。 ②IPR曲线 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流入动态曲线,简称IPR曲线,又称指示曲线。 就单井而言,IPR曲线是油气层工作特性的综合反映,因此它既是确定油气井合理工作方式的主要依据,又是分析油气井动态的基础。 ③自喷米油 油田开发早期,油井依靠油层天然能量将油从井底连续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式。 ④冲程: 发动机的活塞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距离称为一个冲程。 ⑤酸化压裂 用酸液作为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酸化压裂主要用于堵塞范围较深或者低渗透区的油气井。 ⑥吸水剖面: 指的是水井各个层位对于注入水的分配比例,也是应用于调剖堵水,防止水窜,提高注入水在各个层位的波及系数,提高油层的驱油效率,从而提高采收率。 2、问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①什么叫泵效,影响泵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泵的实际排量与理论排量之比的百分数叫泵效。 影响泵效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地质因素:包括油井出砂、气体过多、油井结蜡、原油粘度高、油层中含腐蚀性的水、硫化氢气体腐蚀泵的部件等;(2)设备因素:泵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衬套与活塞间隙配合选择不当,或凡尔球与凡尔座不严等都会使泵效降低。(3)工作方式的影响:泵的工作参数选择不当也会降低泵效。如参数过大,理论排量远远大于油层供液能力,造成供不应求,泵效自然很低。冲次过快会造成油来不及进入泵工作筒,而使泵效降低。泵挂过深,使冲程损失过大,也会降低泵效。 ②气举采油与自喷采油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是什么? 答:相同点:都是依靠气体的膨胀能举升原油,实现举升的目的;不同点:自喷采油依靠的是油藏能量,气举采油依靠的是人工注入高压气体能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