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

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

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
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

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

利率风险是寿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 具体表现在利率变动影响公司的

承保业务、资产价值和资产负债匹配。近年来 ,随着银行利率的调整 , 我国寿险业陷入了多重利率困境之中 , 影响了寿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缓解寿险业的利率困境 ,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 提高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保障型险种、积极发展新型寿险产品、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

2004年是我国寿险业最冷清的一年 : 全年保费收入 2?亿元,

增长率

仅为% ,不仅与 2002年%的增速相差甚远 ,也远低于 20年来 3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然而,2004 年也是最令人深思的 1 年: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 我国寿险业为什么竞表现得如此疲惫和不堪一击

关于我国寿险业当前的问题和处境 , 许多专家都发表了看法 ,

其中

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 ,近几年大批新公司开业带动的保险推广热,最大限度地启动了人们的保险意识 , 产品需求出现阶段性饱

和 ,此乃

寿险需求饱和论” ; 另一种观点认为 , 近几年大量趸缴寿险产品的销售 ,对寿险市场造成了过度开发 , 此乃“寿险市场枯竭论”。这些观点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前我国寿险业面临的问题 , 但皆非根本。笔者认为 ,从更深层次上看,随着近年来银行利率的不断调整 , 我国寿险业已陷入了严重的利率困

境之中,去年保费增速的大幅跌落 , 只不过进一步凸现了这种困境。因此 ,要想使寿险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 就必须找出缓解困境的途径与良策。

、寿险业的利率风险及其主要表现

利率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核心变量。在当前任何一个国家或地

的经济中,都不只存在一种利率 , 而是存在多种利率 ,这些利率相互联

系 , 相互作用 , 形成一个复杂的利率体系。其中 , 商业银行利率 , 又称市场利率 , 是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时所使用的利率 , 在利率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研究寿险业的利率风险 , 主要就是研究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寿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北美精算师协会提出的框架 , 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可分为

4类:

资产风险、定价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和其他风险。在这种分类中, 利率风险并非一个独立的风险门类 , 但由于利率变动是前 3类风险的重要诱致因素 , 对前 3 类风险有着直接的影响 , 因此成为寿险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

寿险业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利率变动影响寿险公司承保业务的拓展。

传统寿险产品多具有储蓄性 , 居民储蓄也存在一定的保障动

机。因

此,人们在购买储蓄性寿险产品时 , 往往将其与银行储蓄进行比较。寿险产品和银行储蓄各有优点。人寿保险的流动性比银行储蓄低 , 但预定利率却往往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由于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具有刚性 , 一旦确定往往不会轻易调整 ,保单售出后其内含的预定利率更将固定不变。因此 ,银行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寿险的相对价值 , 提高或降低投保人购买寿险产品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投保人的行为。特别是 , 如果银行利率上调 ,将会降低寿险产品的相对价值,导致寿险产品价格的升高 , 从而抑制投保人的保险需求 ,造成寿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萎缩。而且 , 一旦银行利率上调超过一定限度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会选择续期保费停

缴 ,甚至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贷款 , 这对寿险业的稳定经营和业务拓展都十分不利。

第二。利率变动影响寿险公司的资产价值。寿险公司投资资产

市场价值会因利率的变动而遭遇贬值的风险。利率变动对不同形式资产的影响是不同的 , 银行利率上升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投资在银行中的可浮动利率的协议存款的回报率 , 股票、基金等市场化资产的收益率虽主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状况 ,但大幅加息将有可能导致资本市场指数大幅下跌 , 进而影响保险公司在这类资产上的收益率。利率变动引发的资产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显而易见。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 , 资产价值的下降会引起公司资本价值的降低, 而且, 由于杠杆的作用 ,这种下降还具有某种乘数效应。例如 ,1 家寿险公司资本占总资产的 20%, 则资产价值10%的下降会引起资本价值 50%的下降。

第三, 利率变动影响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

资产和负债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损益。利率是诱发资产负

匹配风险的首要因素。当利率变动对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不同时 , 就会导致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风险。如当利率上升时 ,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下降 , 若资产价值的下降超过了负债价值的下降 , 就会影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 ; 当利率下降时 ,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上升 , 如果资产价值的上升小于负债价值的上升 , 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特别是 , 在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以银行存款(或大额协议存款)为主的情况下 , 如果市场利率下调 , 则可能因资金运用不能获得高收益率而导致利差损。利差损出现后 , 如果不能通过死差益、费差益等途径进行弥补 , 则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

二、我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我国寿险业扩张很快 , 但回顾寿险业发展的

历程, 可以发现 , 寿险业规模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场利率的促动下实现的, 而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在市场利率的变动中逐步形成的。

1993 年以前, 我国寿险业刚刚起步 , 产品主要是面向企业的

团体寿

险和简易寿险。 1993 年至 1999 底, 寿险业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 终生

寿险、定期寿险、两全保险等传统产品悉数出现 , 并占据主导地位。从1996 年 5 月 1 日开始 , 到 1999 年 6 月 10日,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 7 次下调存款利率 ,1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降至%(见表 1)。这期

间 , 虽然监管部门也对预定利率进行了相应调整 , 但始终高于 1 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 加之各大公司不适当地争揽保费,竞相以高预定利

率推出自己的产品 , 甚至以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去“创造”保费 ,致使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寿险抢购热 ,保费收入快速上升。然而 , 由于保险投

资以银行存款为主 ,利率的下降也导致利差损大量累积。 2000年至2003年, 为摆脱利差损的困扰 ,我国寿险业进入了调整、创新阶段。1999 年10月,平安保险率先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接保险 , 随之, 各寿险公司纷纷推出分红、投连等新型寿险产品 , 保费收入又出现高速增长。但终因资本市场低迷及其他原因 ,2004 年寿险保费增幅又一落千丈 ,跌至% ,创下近 10年的最低记录 ,特别是在中央银行加息当月和 12月份,还分别出现了%和%的负增长。

表1 1993?2004年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

动情况

年月

利率

存款利率

(%)

预定利率

10

(%)

表1 1993?2004年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寿险产品预定利

率变

动情况

(续)

年月

利率

存款利率(%)预定利率(%)

近 10年来,我国寿险业获得了较快增长 , 但发展水平依然很低。根

据《sigma》的统计,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到世界

的% ,寿险保费收入却仅占世界的% ,不仅远低于美国的%和日本的% , 甚至不及韩国的%。

寿险密度仅为美元 , 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寿险深度只

有% ,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 , 我国寿险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饱和” ,更不必说“枯竭”了。因此 ,用“寿险需求饱和论”和“寿险市场枯竭论”来解释当前寿险市场的疲软是缺乏说服力的。要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 仍需从利率上寻找突破口。笔者认为 ,我国寿险业目前处在多重困境之中。由于这些困境皆因利率引

起 ,或与利率有关 ,故统称为利率困境。其主要表现有三 :

困境之一: 预定利率困境。寿险的预定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收益率, 而收益率正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996年中央银行开始降息后 , 寿险产品的优势凸现出来 ,于是保费收入剧增 , 但因保险资金运用也以银行 存款为主,银行利率的下调导致公司收益降低 ,遂出现巨额利差损 (2003 年初,

我国寿险业的利差损大概是 500 多亿元)。为了控制利差损的进一步增加 , 监 管部门适时对预定利率进行了调整 ,然而, 不仅旧单产生的利差损难以消除 , 而且当预定利率在 :1999 年降到与存款利率基本持平的时候 , 销售难度又陡 然增加,保费收入遂出现低增长。特别是 ,2004 年年初以来 ,随着加息预期的 逐渐增强,许多人把钱存进了银行或投向国债、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 , 结果, 在前 3 季度不少地方的人身险保费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 如北京同 比下降了% ,上海下降了% 。10 月中央银行加息后 ,人们对进一步升息的心理 预期加重 ,于是保费收入出现月度全国性负增长。虽然 ,加息有利于提高保险 资金运用整体收益率水平 ,因而对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的影响是正面的 , 但却 使承保业务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 :保持高预定利率 ,投保会增加 ,但在投资渠 道受限的情况下将大大增加利差损 ;调低预定利率 ,会减小利差损的压力 ,但 却将因之而失去很多客户。

困境之二: 新型产品困境。为了突破低预定利率的限制而设计出

吸引力的保单 ,1998 年 8月, 一些公司曾推出了利差返还型个人寿险 , 但面世 不久就停止了销售 ,原因是该险种充分考虑了客户利益 , 却使保险公司处在 了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 1999年 10月以后,各大公司纷纷推出分红保险、投资连接险和

能保险等新型产品 ,由于这些产品具有重要的投资功能 , 在股市向好的背景 下,销量大增, 在寿险保费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 并推动了寿险业的高速增长。

到 2002 年 , 新型产品占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达到了% ,2003 年进一步增加到 %。然而,由于 200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 ,rH

步 rH 步

投连产品的风险开始暴露 , 加之大众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营销员误导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原因, 消费者对投连产品的热情一再降温 , 分红保险则因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而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 ,因此, 各类新型产品销售很快跌入低谷 ,结果出现 2004年销售一蹶不振的状况。这就使寿险公司陷入了又一个两难的境地 : 为避免出现利差损而推出新型产品 ,但因种种可控和不可控因素 , 新型产品销售也陷入了低谷 , 下一步又该如

何 ?

困境之三: 资金运用困境。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 ,一向以

议存款和国债为主 ,2004 年两者之和超过资金运用总额的一半。在市场利率低位徘徊时期 , 这种格局只会导致收益率的下滑和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因此,为规避低利率带来的资产贬值 , 必须努力拓展资金运用渠道。保监会在 2004年已发文允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银行次级定期债务、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然而 , 面对国家对保险资金的逐步“解围”, 寿险公司却依然面临两个始终没有解决的关键性难题 : 一是缺乏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 ; 二是在低回报环境中的投资机会有限。从债券市场看 ,2003 年末市场规模仅相当于同期 GDP勺29% ,远低于95%的世界平均水平,直接限制了寿险业投资债券的市场规模。同时 , 债券市场还存在结构性缺陷 :国债占比超过 60% , 且以短期债券为主 , 保险公司无法借此对长期负债进行匹配。从股票市场看 , 我国股市波动性过大 , 投资风险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如 1991—2004年6月间, 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标准差为% ,年度收益率标准差更高达%。而在1976—1991年期间 ,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股指月收益率标准差只有约 5% ,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也大多低于 15

%。这就使寿险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又处在另一种两难的境地:要规避低利率风险,就必须拓宽投资渠道 ;而将投资渠道拓宽到资本市场 ,又受到市场规模和风险的极大制约。

三、缓解我国寿险业利率困境的策略选择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

程度的不断提高 , 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目

前已进入攻坚阶段。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 寿险作为利率敏感性行业,其面临的各种利率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利率风险是系统性风险 ,不可能完全被分散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在利率困境上束手无策。事实上 , 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 完全可以找出一些对策 , 缓

解寿险业面临的各种利率困境。其中 , 可供选择的主要策略如下 :

1. 提高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1996年以来,我国寿险业产

生的

利差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公司盲目追求保费规模而导致的 ,因此, 缓解保险业的利率困境 , 首先要把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从单纯地追求业务规模、市场份额转变到追求企业效益、产品品质和客户服务上来 , 多做有效益的业务,少做或不做没有效益的业务 ;其次,要加快培养人才 ,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懂寿险、懂经营、懂管理的经营者 , 按人寿保险自身的内在规律去经营和管理寿险公司 , 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决策上的失误。

2.大力发展保障型险种。人寿保险既有保障型 , 也有储蓄、保

障兼

具型。保障型产品解决的是“早亡”问题 , 特点是低保费、高保障 ,在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 , 其家人可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给付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生活上的困难。储蓄型产品解决的是“长寿”问题 , 保户可通过购买储蓄型产

品获得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储蓄型的险种对资金运用收益的依赖性较大,其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保障型的产品由于只支付死亡或意外伤害责任的给付,其风险主要来自承保的风险选择 , 盈亏主要来自死差益 , 因此基本无利差损之忧。寿险公司经营的保障型产品 , 不仅有寿险产品 , 还有意外险、健康险等非寿险产品 ,为缓解利率风险的困扰 , 可积极开发和促销保障型产品 ,引导消费者多购买保障型产品。

3.积极发展新型寿险产品。对于传统储蓄性产品 ,无论预定利

率是

高是低,都蕴含着很高的利率风险 , 这客观上要求在进行传统产品创新的同时, 积极开发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等新型险种。但新型险种的发展须以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和信息透明公开为前提 , 否则规避了利率风险 , 却可能带来其他更大的问题 , 我国近几年新型产品的曲折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大范围全面推广新型险种的基础和条件 , 因此,应主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或针对中高收入群体开展对新型产品的推广。在推广新型产品过程中 , 要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 , 加强对

寿险营销员和兼业代理机构的管理,严防误导、欺诈客户问题的发生 , 并切实做好相关信息的披露工作 , 维护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 避免新型产品因诚信问题再陷困境。

4.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传统寿险保单具有长期性 ,在市场

利率

不断变动的环境中 ,如果预定利率始终固定不变 , 则将不可避免地使寿险公司陷入两难境地。为此 , 可研究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 , 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制度,当银行利率上升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 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自动相应进行调整。不过, 采取该办法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 :首先,寿险产品设计复杂 , 责任准备金评估提取烦琐 ,因此, 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在技术上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次, 预定利率是寿险产品的定价依据 , 实行变动的预定利率 , 产品价格必然相应变动 ,这就使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 , 很可能因此导致信任危机甚至退保 ,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 第三, 需要保监会对费率政策作出调整 , 并给予寿险公司更多的自行定价而免于重新报批的权利。

5.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为防止利差损的进一步增加 ,近

几年,

我国人寿保险一直实行价格管制制度 , 保监会规定人寿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能超过%。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 , 意味着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厘定将失去直接的参照数 , 从而把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设定推向了市场化。储蓄型寿险产品多是长期险种 , 期限可长达几十年 , 期间银行利率的升降很难预料 , 以往卖出的高预定利率保单 , 仍将继续成为保险公司沉重的偿付负担。若想把这部分成本摊薄 , 把压力减轻 , 当务之急是激发企业活力 , 加快产品和市场创新 , 在较低预定利率背景下把寿险这块“蛋糕”做大做好。推行人寿保险费率市场化后, 各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费率条款 , 根据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开发出多元化的产品 , 提供差异化服务 , 这有利于提高寿险公司对环境变化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6.加强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寿险产品的长期性决定了预定

率与银行利率并无必然的联系 , 而是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密切相关。

因此, 寿险公司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 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对公司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科学的匹配管理 , 以更好地规避利率风险。为提高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效性 , 在寿险公司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同时 ,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 , 逐步放宽保险投资的范围 : 一是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特别是中、长期债券的范围和比例 ; 二是本着防范风险、长期投资的原则 , 允许保险公司参与资质优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 ; 三是允许寿险资金参与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等风险较小、现金流稳定的项目 ; 四是允许寿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 , 但同时对投资比例进行合理限制 , 并建立独立的托管机制 , 严控直接人市的风险 ; 五是通过

国内机构投资者赴海外投资资格认定制度推进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进程,利用香港等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 , 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士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21 刊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年,卷(期):2004(12) 被引用次数:15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晓晔;陶正华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3(05)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影响"中国制造"的八个问题 2003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 1969 4.中国工程院《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课题组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 2003 引证文献(15条) 1.林玉伦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2.庞文英浅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期刊论文]-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11) 3.解晶.何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机化 2009(3) 4.余晓娟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17) 5.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8(9) 6.何哲.孙林岩.李刚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评述和展望[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 2008(z1) 7.赵忠华新兴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8(4) 8.宫俊涛.孙林岩.杨洪焦.李刚区域制造业发展策略的选择研究——以关中制造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7(23) 9.陈勇.倪卫红基于物流系统优化的制造企业流重组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34) 10.蒋勇.冷德穆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1.李燕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武汉制造业[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12.张彩玲走出"中国制造"的困惑[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 2005(7) 13.唐莹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4.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 15.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6c9462673.html,/Periodical_zycjdxxb200412013.aspx

制造业历史进程

中国制造业历史发展 1)1978年至1987年,中国制造业的复苏 1978年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解脱出来的中国百废待兴。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能够制造各类工业和消费产品,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还非常困难的环境下,消费水平很低,从粮票到布票、肉票,产品种类还非常匮乏。虽然中国早就有了电视,不过我想大多数中国人与我一样,1978年才看到了电视。八十年代中叶,中国的制造业开始重新崛起,逐渐有很多家庭开始购买国产的电子产品和轻工产品,电视上开始有了各类产品广告,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则广告是黄石生产的好乐牌冷饮机。从八十年代后期,中国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消费品名牌,各个大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消费产品名牌,例如武汉的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等等。在这个十年当中,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而这十年,中国市场的特点是供不应求。在经济改革中初步尝到实惠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到各种新鲜产品,“三大件”不断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而中国人的穿着,也开始五颜六色,有了更多的选择。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制造业逐渐复苏。 2)1988年至1997年,民营制造业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民营企业逐渐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两种体制改革的模式。一些沿海地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逐渐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这个时代,经济特区的建设、海南的发展、股市的建立、商品房的出现,使得中国基本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中国市场也逐渐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 在这个十年,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而江浙的民营经济开始崛起。很多刚刚经历从计划经济转轨的国有企业还不适应这种市场的变化,缺乏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亏损,甚至最终全军覆没,不少原国有企业拥有的知名品牌,正是在这个时期陨落的。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靠灵活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竞争优势。“营销”,尤其是“广告”,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叩开市场的金钥匙,例如“秦池”、“孔府宴酒”等,央视的“标王”开始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而恒安纸业、正泰电器等很多民营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在这一时期,也有大量原来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下海创业”。创业,开始受到广泛尊重。在这个十年期间,中国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中国制造企业开始广泛引进国外的工业和消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而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制造业产品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也正在这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开始逐渐展开。财务软件、CAD,成为当时的热门软件。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日益增强和市场占有率日益扩大,许多国家处于对本土制造业的保护角度,开始采取不同手段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进行抵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受我国资源优势可替代性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和科技含量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和稳定性难以有效保障。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发展目前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基础,探讨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制约因素,最后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维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制造业劳动密集创新能力品牌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之初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士地、资源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通过出口以及相应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怎样推进中国从“世界加工厂”向真正的“世界工厂”转变,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与稳定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何晓刚在《中国制造业发展问题浅析》(2010)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制造业发展中的能源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随着人力资源与数量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亟待变革;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能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何晓刚的分析能够从整体上清楚的说明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但分类比较单一,无法从多层面角度进行剖析。 张杨等学者在《浅谈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2009)中从以下几个特征概括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从空间布局特征看,中国制造业的区域结构从整体上呈四分天下的格局,包括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的其他地区,其中以前三大区域聚集的中国制造为主要力量;从产业结构特征看,中国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重工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传统的纺织业、金属加工制品业,新兴的电子通信、电器机械等7个产业已经成为制造业主体;从产权结构特征看,以温州、东莞、顺德等地方的民营企业数量最多;以海尔、长虹等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最为突出;就产值规模来说,民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平分秋色;从优势特征看。我国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劳动力成本、生产能力、市场潜力方面,而在研发能力、工艺水平、品牌建设和增值服务能力方面的竞争优势还很弱。

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我国的制造业 1.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 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2.我国制造业的一些重要数据 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129112亿元,比2007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9%;私营企业增长20.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3%,重工业增长13.2%。2008年规模也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长19.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6.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长18.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8.1%,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2%。6大高耗能行业比2007年增长10.0%,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长14.0%。2008年,我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071亿元,比2007年增长7.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756亿元,增长12.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09亿元,增长21.8%;上缴税金2058亿元,增长2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71亿元,增长24.7%。利用外资方面,一直以来制造业均居于主导地位。2008年,制造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达到11568个,占全部利用外资项目个数的42.04%,比2007年减少39.7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亿美元,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54%,比2007年减少22.10%。 3.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1.优势: 中国制造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即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 GDP 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在90年代,中国经历了历史变革的时期。外商投入中国的巨大资金和大量技术有如输血;于是,继60和70年代意大利、东亚四小龙相继成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的“福地”之后,中国成了新的“成本洼地”和“世界工厂”。中国政府对外商的低税收优惠政策、近于零成本的污染宽容政策以及“血汗工资制”,使得中国在外资眼中成了一个巨大的“掘金场”。 在使用外来资本发展本国经济多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实体已经经历了巨大的蜕变。进出口总额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如今的中国,坐拥近两万亿的外汇,充当着美国的债主,在金融危机扫荡了全球之际,也在重新计划着它走出国门的投资计划。然而,这场雄心壮志的旅程究竟面临怎样的困难呢?对于这些障碍,又将怎样扫除,值得探讨。 6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其中,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2008年已达到8%以上。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如今的中国,走过了在产业链低端积累财富的岁月。在我们的劳动力优势被我们使用殆尽,面临着西方贸易伙伴的频频反倾销,贸易保护。也许,在贸易转型的时期,我们“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要转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世界的加工厂到品牌发源地也许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可是在任何一个极端困难的时期,都会孕育着微弱但是清晰的机遇。对中国来说,也许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在世界的智囊库普遍停止转动时,中国有了“走出去”的最好机会。去海外并购,或者直接投资设厂。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无疑都是面向机遇去的。可是海外市场陌生的环境,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都让这场掘金之旅变得障碍重重。 近5年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增速达40%以上,2008年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 十大困境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

象。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3产能过剩严重 产能过剩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解读制造业发展史

解读制造业发展史 一、全球制造业发展阶段概述 第一阶段:机器制造时代 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和工具机发明为特征的产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促成了制造企业的雏形,企业形成了作坊式的管理模式。 第二阶段: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 20世纪初期—60年代,第二次工业领域发生大变革,形成生产线生产的阶段。由福特、斯隆开创了以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模式,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导致了制造技术的过细分工和制造系统的功能分解,形成以科学管理为核心,推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人与“工作”得以匹配。 第三阶段:电子信息时代 在升级工业2.0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再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良品率、分工合作、机械设备寿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此阶段,工厂大量采用由PC、PLC/单片机等真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生产组织形式也从工场化转变为现代大工厂,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电子信息时代,企业在深化标准化管理(5S、QC等)基础上,推行精益管理(看板、JIT等),使得岗位得以标准化细分。 二战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技术向高质量生产和柔性生产的方向。从70年代开始,收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牵引及商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制造技术面向市场、柔性生产的新阶段,引发了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的革命,出现计算机集成制造、丰田生产模式(精益生产)。 第四阶段:智能化时代 21世纪开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步入“分散化”生产的新时代。将互联网、,工厂智能化生产最终实现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云计算、大数据、.让工厂直接与消费需求对接。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从现代大工厂转变为虚实融合的工厂,建立柔性生产系统,提供个性化生产。管理特点是从大生产变成个性化产品的生产组织,柔性化、智能化。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8年-80年代末,中国制造业的复苏 1978年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解脱出来的中国百废待兴。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能够制造各类工业和消费产品,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还非常困难的环境下,消费水平很低,从粮票到布票、肉票,产品种类还非常匮乏。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 战略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水泥行业总裁高级研修班 前言: 这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中国制造业正在朝着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方向迈进,作为世界水泥生产大国,中国水泥企业的现代运营机制未雨绸缪,水泥供需产业市场蓬勃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水泥制造业群雄抗衡态势愈演愈烈,一个完全竞争的时代正在到来。随着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点项目逐步建设,为中国水泥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将产生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机遇,如何在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运作机制,成为水泥生产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为提升中国水泥行业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与运营水平,促进水泥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规范竞争接轨,填补中国水泥业管理运营培训的空白,中国水泥协会委托清华大学,利用其强大的工程及管理学科优势,整合中国水泥行业资源,推出“现代水泥生产行业总裁研修”课程,旨在

提高中国水泥企业管理水平,应对国际同行业竞争,推动中国水泥企业的发展。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水泥企业管理运营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全面的工商管理精选课程研修和专题课程研讨,学习掌握先进的企业管理精髓知识,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为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打造企业品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准备。 课程特色: 精品课程——中国目前专门面向水泥行业,面向总裁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精品课程。 总裁同学——学员来自中国各大企业总裁与管理精英,行业英才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专家授课——全部课程由着名学府教授及水泥行业专家与产业领袖授课,传递真知灼见。

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与策略探讨

现代服务业学院 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与策略讨论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32班 姓名李家炜 指导教师吴卫芬 完成时间:2015年6月

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分析与策略探讨 目录 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态势 (1) 二、成功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2) (一)收购背景 (3)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大事记 (4) (三)成功收购的主要原因 (5) 三、失败案例分析:光明收购优诺 (7) (一)收购背景 (7) (二)光明收购优诺大事记 (9) (三)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10) (四)光明从中吸取的教训 (11) 四、持续挑战与应对策略 (12) (一)持续挑战 (12) (二)应对策略 (13)

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态势 在进入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相对稳定,规模也不大,2002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额仅为2亿美元,2003年达到8.34亿美元。但是自2004年起,海外收购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2004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70亿美元,仅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一项交易的金额即达17.5亿美元。2004-2010年间,我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9%,单项并购交易的金额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单笔金额达上百亿美元的并购(参见表1)。同时,并购的目的也正逐步从初期的拓展海外市场、获取资源逐步转向了获取技术、收购品牌、整合国内外资源和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此外,在进行大额并购时中国企业还表现出比较喜欢收购多数股权的特点。2000年至2010年,境外并购交易额在五亿美金以上的,收购多数股权的交易占到63%;而在境内的大额并购交易中,收购多数股权的交易仅占到36%。 表1 中国十大海外并购交易(2003-2010 )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四大难题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四大难题 经过30多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发展,又经历了30多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开放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亟待突破。 一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我国制造业总体特征是大而不强,大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底层,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只在加工、生产环节建立起成本优势。以服装、机电、化工、船舶等为例,其发展主要途径是为代理品牌加工,特点为劳动密集、生产简单、管理简单,但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为严重。他说:“很多企业,特别是代表发展方向的装备制造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不忍痛将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与别人。” 二是成本优势正在消失,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已经超过越南、印度等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依靠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提升。以往,我国能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非常低,如今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逆转,直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 在普通的中国工厂,工人们的工资和福利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将导致中国相对于美国低成本州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目前的55%骤减至2015年的39%。10年来中国的年均工资涨幅达16%,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成本差距。 三是增长方式粗放,缺乏终端市场和品牌运作经验,发展质量不高。专家认为,市场是我国一贯的优势资源,制造业企业过去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巨大的本土市场,同时凭借低成本优势让产品能够以较低价格走向国际市场,价格战也因此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随着本土市场的成熟,成本优势的消失,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已然不在。”李锦说,多数企业缺乏全球营销经验,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推销中国商品。由于过于依赖这种渠道,中国企业也饱受终端和流通环节的双重压力。而现在,靠成本优势打价格战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 四是竞争局面加剧,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回归”、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重新认识实体经济制造业的价值。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政策口号,日本也出台政策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更注重实体经济,把制造业发展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导读:本文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蔡恩泽 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从复苏、崛起、亢奋到冷静,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道路,也背上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包袱。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时期,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 在珠江东岸,有一个小城镇叫东莞,3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侨乡。沧海桑田,30多年里,这里成为了“世界工厂”的缩影,之后又遇到金融危机,从沉寂到喧闹,再从喧闹归于平静,蕞尔之地的东莞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1 发展历程 1.1复苏时代(1978-1987)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启蒙,逐渐觉醒,为第二个10年的崛起作了铺垫。 7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已迅速走上发展道路。而此时,中国内地虽说模仿苏联,依靠计划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

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但生产力还很低下,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还要凭票供应。 8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电子产品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小天鹅,试图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洗衣厂对抗。牡丹电视机厂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彩电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燕舞收录机以其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领行业风气之先,“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词在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电视广告又带来惊人的销量和利润。到了1984年,联想从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它是一代科技知识分子从计划体制内的研究走向市场应用的代表性企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科技界的观念。联想也是中关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为日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东莞,来了一拨一拨戴着墨镜、穿着西装的香港人,他们的穿戴在内地人眼中有着很明显的辨识度。霍英东来过,李嘉诚来过,更多的是香港的中小企业主,他们都是为建立制造业基础而来。从此,东莞这片宁静的土地开始喧闹起来。 1.2崛起时代(1988-1997) 这个10年的关键词是“民营”、“外资”和“民工潮”,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而江浙的民营经济也开始崛起。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凭借他们灵活的

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分析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作者:————————————————————————————————日期: 2

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一、从政治角度分析: 1、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国家将重新回归并更加重视“高端制造”,并有一系列的 奖励措施,如美国将“再工业化”作为其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2、东盟国家希望将高端制造迁回本国,或者转移到比中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 亚、墨西哥等地; 3、中国进行产业升级,政府要求“腾龙换鸟”,即让高端制造业进来,低端制造 业出去,造成发展不平衡; 4、中国颁布的法律,如员工的基本工资不能低于GDP的增幅,每个月加班不能 超过36个小时,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对制造业来说不是很实用; 5、中国的制造业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如电力、水力、煤使用有限制; 二、从技术角度分析: 1、技术创造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 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2、竞争优势的层次低下。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 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在我同外贸领域取得领先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高技术领域中,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世界制造工厂”实际上是世界低端产品及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10

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3产能过剩严重 产能过剩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有产能过剩的问题。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都是产能过剩的代表性行业。以钢铁业为例,根据中钢协的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在亿吨左右。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则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但去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为亿吨,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4高端人才匮乏 按投入强度指标来衡量,中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在有统计数据的37个国家中,只位列第35位,仅高于墨西哥和南非。虽然中国研发人力投入强度在逐年增加,但是,2007年,芬兰、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每万名劳动力中的研发人员的比例仍然是中国的8倍、5倍、6倍、3倍和4倍。2008 年,我国研发人员的人均研发经费只有万美元,仅仅高于俄罗斯、阿根廷、斯洛伐克等少数几个国家,在有36个国家中位列倒数第四,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是我国的5 倍以上。2008年,我国每万名研发人员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和科学论文引证数在40个国家地区中均列在第39位。2007年,我国企业研究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授权量在38个国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及统计标准 1.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4.1 行业融资环境分析 1.4.2 行业融资租赁渗透情况 1.5 天车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1 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分析 1.5.2 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1.5.3 行业热门技术发展分析 第2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2.1 钢材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1.1 钢材行业供需分析 (1)钢材产量分析 (2)减速机产销规模分析 (3)减速机产销衔接分析 2.2.2 减速机行业竞争分析 2.2.3 减速机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2.4 减速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3 电动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 3.1 电动机行业产销分析 (1)电动机产量分析 (2)电动机销售规模分析 (3)电动机产销衔接分析 3.2.1 天车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3.2.2 天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3 天车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2.4 天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2.5 天车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3.1 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3.3.2 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4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 4.1 天车制造行业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3.5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进出口分析 3.5.1 天车制造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3.5.2 天车制造行业进口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