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除杂的原则

除杂的原则

除杂的原则
除杂的原则

除杂的原则:

(1)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

(3)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常见物质除杂总结

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除杂质的方法

(1)N2(O2)-------灼热的铜丝网洗气

(2)CO2(H2S)-------硫酸铜溶液洗气

(3)CO(CO2)-------石灰水或烧碱液洗气

(4)CO2(HCl)-------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5)H2S(HCl)-------饱和NaHS溶液洗气

(6)SO2(HCl)-------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7)Cl2(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

(8)CO2(SO2)-------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9)碳粉(MnO2)-------浓盐酸加热后过滤

(10)MnO2(碳粉)-------加热灼烧

(11)碳粉(CuO)-------盐酸或硫酸过滤

(12)Al2O3(Fe2O3)-------NaOH溶液(过量),再通CO2过滤、加热固体

(13)Fe2O3(Al2O3)-------NaOH溶液过滤

(14)Al2O3(SiO2)-------盐酸NH3·H2O过滤、加热固体

(15)SiO2(ZnO)-------盐酸过滤

(16)CuO(ZnO)-------NaOH溶液过滤

(17)BaSO4(BaCO3)-------稀硫酸过滤

(18)NaOH(Na2CO3)-------Ba(OH)2溶液(适量)过滤

(19)NaHCO3(Na2CO3)-------通入过量CO2

(20)Na2CO3(NaHCO3)-------加热

(21)NaCl(NaHCO3)-------盐酸蒸发结晶

(22)NH4Cl[(NH4)2SO4]-------BaCl2溶液(适量)过滤

(23)FeCl3(FeCl2)-------通入过量Cl2

(24)FeCl3(CuCl2)-------铁粉、Cl2过滤

(25)FeCl2(FeCl3)-------铁粉过滤

(26)Fe(OH)3胶体(FeCl3)-------(半透膜)渗析

(27)CuS(FeS)-------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28)I2(NaCl)------升华

(29)NaCl(NH4Cl)-------加热

(30)KNO3(NaCl)-------蒸馏水重结晶

(31)乙烯(SO2、H2O)碱石灰洗气

(32)乙烷(乙烯)-------溴水洗气

(33)溴苯(溴)-------稀NaOH溶液分液

(34)硝基苯(NO2)-------稀NaOH溶液分液

(35)甲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

(36)乙醛(乙酸)-------饱和Na2CO3溶液蒸馏

(37)乙醇(水)-------新制生石灰蒸馏

(38)苯酚(苯)-------NaOH溶液、CO2分液

(39)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40)溴乙烷(乙醇)-------蒸馏水分液

(41)肥皂(甘油)-------食盐过滤

(42)葡萄糖(淀粉)-------(半透膜)渗析

气体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注意的问题:

①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②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

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方法:

A. 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B. 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即可除去

C. 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少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即可

D. 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即可用此法

E. 溶液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F. 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可得到纯硝酸钠晶体

G. 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H. 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K. 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钠胶体中的氯离子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1 概述 该规则适用于评估潜在的工艺危害事件的风险。在这个规则中,分析者首先确定事件的后果级别,分1到4个级别;然后再评估现有的能阻止事件发生的系统的失效频率,也分1到4个级别。综合后果和频率确定总的风险分数。该风险分数用于确定建议措施的优先次序。 2 声明 本规则只适用于定性风险评估,不能用于定量风险评估。当某个事件的潜在后果极端严重或是灾难性时,需慎用本规则。 3 评估程序 3.1 步骤一 应当对危害事件进行定义,并对危害事件的后果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 3.2 步骤二 应当对该事件发生的途径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应该使用工艺安全分析方法。 3.3 步骤三 如果不容易确定危害事件的风险水平,就应当使用本文中的风险评估程序。 3.4 步骤四

3.4.1 后果评估 使用表D-2中的后果评估矩阵来确定后果的级别。选择最贴近事件的后果级别描述来确定后果级别分数(从1到4)。 3.5 步骤5 3.5.1 频率评估 使用“表D-3:简单可能性评估矩阵”或“表D-4:可能性评估矩阵”来评估事件发生的频率。选择最贴近事件发生率的级别描述来确定频率级别分数(从1到4)。事件发生频率评估应运用工艺安全分析方法。 警告!该矩阵应当用于对正在讨论的危害事件进行针对性的评估,而不能用于整个厂区的总体评估。矩阵的对象应是某件具体的危害事件,而不是用来对整个工厂进行工艺安全管理体系审查,因为它可能对一个要素或事件评分很高但对另一个的评分却很低。 3.6 步骤6 3.6.1 风险评估 使用表D-1:风险评估矩阵,综合后果级别分数和频率级别分数,评估出一个最终的风险分数。 表D-1 风险评估矩阵 频率级别F-4 F-3 F-2 可能性升高F-1 后果严重性升高后果级别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盐酸能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 误. D、氯化镁能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至溶液pH=7,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2.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B正确; C、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和试剂正确的是

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Word编辑

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 第一: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去电压表时不仅要去掉电压表,也要去掉两节点之间的导线。 第二: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导线的电阻为0。 第三:闭合的开关相当于导线,断开的开关相当于断路 第四: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尽量用电流法来判断。 第五: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尽量用怀抱法,复杂 的可用拆源拆表发,电压法。 第六:电压表原则上要求与被测对象并联,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 源两端。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 端电压(与其串联的灯泡不亮,用电器不工作)。 第七、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图 5 图6

电路简化的步骤 第一步:看图先去电压表。 第二步:开关作用要看好。 第三步:分析串并有七法。 第四步:三法还原电压表。 第一步去电压表: 第二步:开关作用分析 若闭合开关S1,则电阻R1,被短路。第三步:判断出电路的串并联情况 很显然,本电路图为串联电路 第四步:还原电压表

识别串并联电路 串、并联是电路中最基本的连接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初中电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下面就介绍4种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一、拆表法 拆表法是看电路图的第一步,不论是电路图还是实物电路都必须用拆表法。 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很小,可忽略不计;而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后,几乎不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因此,对于有电表的电路可采取去表分析,即把接电压表处看成是开路;接电流表处看作由一根导线连接,局部短路。 例4. 如图9所示,试分析R 1、R 2、R 3是怎样连接的? 3 R 3 二、电流法 电流法是学生最常用的方法,能很好的分析出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针对电流表测谁 效果更佳。 此方法是:顺着电流的方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支电路之间为并联;如果独立的路径只有一支,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例1. 试判断图1、图2的两个灯泡L 1、L 2是串联还是并联。

预算执行定性依据

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定性依据 1.支出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不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的规定。 2.无预算支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的规定。 3.历年结余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不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好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有关部门要按时批复预算、拨付资金”。 4.使用上年结余资金未纳入预算安排。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一)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二) 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的规定。5.项目经费结余,影响资金使用效益。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单位、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规定。 6.预算编报多列。不符合财政部《关于编制2005 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关于“部门预算的各项数据要做到准确、可靠,确保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规定。

7.虚列支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不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的规定。 8.部门预算中包含非所属单位预算;向非预算单位拨款。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的规定。 9.未及时转批预算。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 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的规定。 10.挤占、挪用、截留、未按预算规定使用、隐匿转移财政专项资金。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的规定。 11.预算编报不够完整和准确。不符合《财政部关于编制2005 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关于“部门预算的各项数据要做到准确、可靠,确保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规定。 12.自行改变预算资金用途,违规设立“基金”。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的规定。 13.安排专项建设资金补助自筹资金项目。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不得截留或者动

除杂的原则

除杂的原则: (1)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 (3)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常见物质除杂总结 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除杂质的方法 (1)N2(O2)-------灼热的铜丝网洗气 (2)CO2(H2S)-------硫酸铜溶液洗气 (3)CO(CO2)-------石灰水或烧碱液洗气 (4)CO2(HCl)-------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5)H2S(HCl)-------饱和NaHS溶液洗气 (6)SO2(HCl)-------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7)Cl2(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 (8)CO2(SO2)-------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9)碳粉(MnO2)-------浓盐酸加热后过滤 (10)MnO2(碳粉)-------加热灼烧 (11)碳粉(CuO)-------盐酸或硫酸过滤 (12)Al2O3(Fe2O3)-------NaOH溶液(过量),再通CO2过滤、加热固体 (13)Fe2O3(Al2O3)-------NaOH溶液过滤 (14)Al2O3(SiO2)-------盐酸NH3·H2O过滤、加热固体 (15)SiO2(ZnO)-------盐酸过滤 (16)CuO(ZnO)-------NaOH溶液过滤 (17)BaSO4(BaCO3)-------稀硫酸过滤 (18)NaOH(Na2CO3)-------Ba(OH)2溶液(适量)过滤 (19)NaHCO3(Na2CO3)-------通入过量CO2 (20)Na2CO3(NaHCO3)-------加热

(21)NaCl(NaHCO3)-------盐酸蒸发结晶 (22)NH4Cl[(NH4)2SO4]-------BaCl2溶液(适量)过滤 (23)FeCl3(FeCl2)-------通入过量Cl2 (24)FeCl3(CuCl2)-------铁粉、Cl2过滤 (25)FeCl2(FeCl3)-------铁粉过滤 (26)Fe(OH)3胶体(FeCl3)-------(半透膜)渗析 (27)CuS(FeS)-------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28)I2(NaCl)------升华 (29)NaCl(NH4Cl)-------加热 (30)KNO3(NaCl)-------蒸馏水重结晶 (31)乙烯(SO2、H2O)碱石灰洗气 (32)乙烷(乙烯)-------溴水洗气 (33)溴苯(溴)-------稀NaOH溶液分液 (34)硝基苯(NO2)-------稀NaOH溶液分液 (35)甲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 (36)乙醛(乙酸)-------饱和Na2CO3溶液蒸馏 (37)乙醇(水)-------新制生石灰蒸馏 (38)苯酚(苯)-------NaOH溶液、CO2分液 (39)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40)溴乙烷(乙醇)-------蒸馏水分液 (41)肥皂(甘油)-------食盐过滤 (42)葡萄糖(淀粉)-------(半透膜)渗析 气体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注意的问题: ①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②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

初中电学电路图的简化整合版

电路图的简化 正确识别电路图,是初中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些电学计算也总是要事先进行电路情况分析,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大,中考中的电学压轴题的难点、关键点往往就是电路识别问题,是普遍学生觉得难以弄懂,并且也是高中学习及以后从事涉及电学知识工作中还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一、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串联”和“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 我们从上述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通则都通,断则都断,互相影响,无论开关接在何处均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支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其所在的那一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了几部分。 3.共同接点数法在串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只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而在并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 4.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一直到电源的负极。 5.由于在初中阶段多个用电器的连接不涉及混联,因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电路连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之一。 6.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此时只须将原电路图整理改画成常见的标准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图1的标准形式是图2,图3的标准形式是图4,图5的标准形式是图6,另外图7、图8都可把它画成标准形式的。

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

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 一.“等效电路法”突破简化电路障碍 电路图简化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用电器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分辨出电 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一部分电路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从而有利于我们解题。 简化电路图,除了用到上述方法外,还可以综合运用“等效电路法”。 “等效电路法”,即在电路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电压表、 用电器等,均可以将其看成是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画出 简化了的等效电路图。 二、电流流向法 根据电流的流向来识别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流向画出电流的路径。若电流不分岔,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即只有一个回路,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是串联,如图(a)电路。若电流在电路中某点分了岔如图(b)、(c)的A点,分成两条以上的支流通过用电器,然后在某点又汇合(如图(b)、(c)

的B点)再一起流回电源的负极,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的。 三、结点移动法 所谓结点就是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结点。 结点移动法是根据观察电路的需要,在不含负载的导线上任意调整结点的位置,达到能够以简单明了的形式体现电路结构的目的。运用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结点只能移过闭合的开关和电流表等不含电阻的电路元件;结点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含有电阻的电路元件,如灯泡、电阻器等时,则不能跳过。 例1、如图(a)所示电路,若电源电压是6V,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V,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四、短接法 用导线把电路中某一用电器短接,如果短接后,其它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电路,如图(a)所示电路,若将L1短接后,L2、L3仍能发光,可判断L1、L2、L3是串联的;如果短接后,其它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并联电路。如图(b)所示电路,若将L1短接后,L2、L3不能工作,则可判断L1、L2、L3是并联的。

转化率及其计算中的简化原则

转化率及其计算中的简化原则 化学计算中有一类题型涉及到工业生产实际中的四“率”(即转化率、利用率、产率、损失率)和纯度,对初学者来说可能是学习中的难点。但如果计算中按照守恒、累积、转化三原则处理有关过程及数据,常会化难为易。一、守恒原则黄铁矿制硫酸是硫原子守恒,氨氧化制硝酸是氮原子守恒。具体表现形式是:磁铁矿炼铁:Fe3O4~3Fe;硫铁矿制硫酸:FeS2~2H2SO4 硫黄制硫酸:S~H2SO4 氨氧化制硝酸:NH3~HNO3 二、累积原则累积原则即是工业生产中间过程中各步的转化率、产率等可累积到原料或产物上,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累积时,习惯上尽量用乘不用除。例:利用黄铁矿(含FeS284%)生产硫酸。黄铁矿的利用率为96%,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为95%,SO3的吸收率为98.5%,求1t黄铁矿可生产98%的浓硫酸多少吨? [分析] SO2的转化率、SO3的吸收率(即利用率)均可累积到FeS2上。故设可生产浓硫酸的质量为xt,则有: FeS2~2H2SO4 120∶196=(1t×84%×96%×95%×98.5%)∶(x×98%)x=1.26t 三、转化原则转化原则即是原料或中间产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可转化为原料的损失率;原料损失率、中间产物的利用率、产率、转化率、损失率、吸收率等也可按一定方式转化为原料的利用率。例:利用含FeS280%的黄铁矿6000t生产硫酸。生产过程中,FeS2焙烧时硫元素损失率2%,

SO2转化为SO3时损失率为4%,SO3的吸收率为97%。求最多可生产98%的浓硫酸多少吨? [分析] FeS2中硫元素损失率2%即为FeS2的损失率,则FeS2的利用率为98%,SO2的损失率、SO3的吸收率也可转化为FeS2的利用率。则有: FeS2~2H2SO4 120∶196=(6000t×80%×98%×96%×97%)∶(x×98%) x=7300.6t

物质除杂净化的原则

一、物质除杂净化的原则: 1.不能把物质中的主要成分除掉。 2.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3.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4.除杂后恢复原物质的状态。问: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加稀盐酸(为什么错?)问:除去 Al2(SO4)3 溶液中 CuSO4 加过量锌(为什么错?)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 1.物理方法(没有产生新物质):(1)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开。步骤: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问题:如何除去氯化钙中少量碳酸钙杂质?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2)结晶法:除去可溶性固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的杂质。步骤: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溶液分开。注意:结晶法分为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问题:如何除去固体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杂质?思考:如何除去固体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杂质?(此方法为降温结晶)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 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除杂):(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问题:如何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杂质?步骤: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除去固体沉淀,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钠。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2)转化为气体或水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反应,生成气体或

水除去。问题:除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杂质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步骤: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后,然后蒸发液体,得到固体氯化钠。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问题:如何除去硫酸锌固体中少量的硫酸铜杂质?步骤: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锌固体。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 2.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除杂):(4)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被液体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如:一氧化碳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可将气体混合物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物质除杂净化的方法:(5)其他法:高温或加热等。如:生石灰含有少量的石灰石,可以通过高温煅烧除杂。如:一氧化碳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也可将气体混合物通过高温炽热的碳。三、物质除杂净化的实验操作方法: 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开。 2. 蒸发:提取溶液中的固体溶质。 3. 洗涤:把过滤后固体表面的溶液洗净。 4. 干燥:把固体中的水分除去。三、物质除杂净化的实验操作方法: 5. 操作方法的综合使用:(1)得到溶液中的溶质:过滤后滤液蒸发。如:粗盐提纯,加水溶解,过滤后滤液蒸发。(2)得到溶液中的固体:过滤后洗涤干燥。如:铜粉中混有少量铁,加足量稀硫酸后,过滤,固体洗涤干燥。四、物质除杂净化的实验装置:甲:通过固体试剂与气体杂质加热反应除去。如除去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典型例题(超级有用)

例5:如图所示,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 动,则故障可能是() 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 C.L1的接线短路D.L2的接线短路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 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 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 L1不亮,而L2仍发光(较亮)。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 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 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 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⑴、电流法;⑵、等效电路法;⑶、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KC1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 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D、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选项中的除杂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 0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 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

分开、增减。(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 02、电路简化步骤 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 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第六步:在原电路中利用原则七、八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第七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分析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原则七) 03、经典例题选讲 例1:在如下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1V,如果A2的示数是0.2A,那么A1的示数是多少?试求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

5-02电子电路设计原则和方法doc-电子电路设计原则和

电子电路设计原则和方法 来源: 互联网作者:CEO 发表日期: 2008-10-15 16:22:42 所谓电子电路设计,就是依据事先提供的技术指标和功能,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平台所提供的知识,对电路进行硬件、软件设计,达到用最少的、最节省的器件,实现电路的功能。 严格讲,电子电路设计应涵盖电路设计和工艺设计两部分,在业余条件下,对工艺设计要求并不那么严格、规范,因此电子电路设计往往泛指电路设计。本节将讨论电子电路设计的相关问题。 1、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子电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应该使用最经济的资源实现最好的电路功能。在这一基本原则下,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尽量提高性价比 合理权衡成本、体积、功耗等指标。例如,对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仪器仪表电路,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功耗和体积。而对由市电供电的实验室仪器,功耗将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一个电子电路,可能有多种设计方案,在设计时,应尽量提高性价比。例如设计一个电子计数器,用PLD器件7128和单片机都能实现,但采用7128就显得浪费,因为7128约80元一片,而51单片机约8元一片。也就是说,7128可以用来设计较大的数字系统,用它来设计电子计数器是大材小用。再者,在一般的放大电路中,能用普通运放就不必采用高精度运放;能用8位单片机实现功能,就不必采用16位单片机。 ●设计中的“软件”与“硬件”的考虑 设计中,能用软件编程实现的功能,就不要用硬件电路来实现,这实质上也是在追求性价比。仍以电子计数器为例,在计数频率不高的情况下,有现成的电子计数芯片7226,40脚封装,如果用7226来实现,不但价格高,电路也复杂。如果用单片机来实现,只要利用其丰富的指令系统对其编程开发,不但实现电子计数功能,还能扩展其他功能,如键盘管理、自动测试、实时时钟显示,而这些功能并不增加硬件电路。 ●采用电路的考虑 电路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选择或设计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所设计的电路能用软件实现的就不用硬件,在非用硬件不可的情况下,也应在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技术先进,切忌电路复杂。例如:能用集成块就不用分立元件;能用单电源供电就不用双电源;对于组合逻辑电路,可借助于逻辑表达式、卡诺图等工具化简。最终目的是使设计的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在选择单元电路时,最好选择典型电路或现成电路,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已学

神经科疾病定性的“Midnights”原则

神经科疾病定性的“Midnights”原则 “Midnight”这个单词在神经科大有用处,根据神经科疾病九大病因将其进行对应和拆分,再多加一个“s”,即可得出神经科疾病九大病因的汇总,这在临床的定性诊断分析中非常方便易行,特此介绍如下:“Midnights”原则: M--metablism,代谢性 I--inflammation,炎症 D--degeneration,变性 N--neoplasm,肿瘤 I--infection,感染 G--gland,腺体,内分泌 H--hereditary,遗传 T--toxication,中毒/trauma,外伤 S--stroke,卒中记住“Midnights”原则,可以针对临床实际病例轻松进行病因大类的排除鉴别诊断,完成对疾病的“收缩圈”过程,既可保证定性分析顺利成章,又能避免在病因推导上的遗漏。可以说定性的“收缩圈”是指导思想,而“Midnights”则是贯彻该指导思想的载体。我们可以随

便挑一个病例实战一下。请大家参阅2011年1月份北京市神经科CPC临床神经病理讨论会的病例1:患者男性,17岁。主诉:行走困难、言语不清进行性加重2年4个月。患者2007年8月被家人发现走路姿势异常,表现为左上肢屈曲,左下肢拖曳;并出现言语缓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四肢僵硬,活动不灵活,行走不稳,言语表 达困难,吞咽因难和饮水呛咳。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当地医院2008年3月13日头颅MRI报告:双侧基底节区豆状核、丘脑,双侧侧脑室旁可见对称性的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欠清晰。2009年2月19日腹部B超报告:肝脏轻度弥漫性改变。2009年10月16日EEG:未见正常背景活动,弥漫性慢波;双侧半球弥漫性棘慢波,双侧额部明显。2009年10月16日:血铜蓝蛋白L。外院予保肝排铜缓解肌张力,改善脑代谢等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现不能言语,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于2009年12月23日收入我院。既往史: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相似病史。查体:T36℃,P70次/分,R18次/分,Bp90/65mmHg 消瘦,营养差,卧床。查体不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侧角膜溃疡、左结膜充血。角膜未见K-F 环。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轻度嗜睡,表情呆滞,言语不能,认知功能下降。双侧瞳孔左:右=:3mm,左侧光反应迟钝。左侧鼻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 ①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即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③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④易得,即除杂试剂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⑤最好,即所选用的方法在保证除去杂质的同时,最好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常见的物质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 1.溶解性差异法:如果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溶解性上有明显差异时,可用溶解性差异法除杂。 2.结晶法: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时,可采用结晶法除杂。 3.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 4.升华法:把能够升华的固体物质和不能挥发的固体物质分开。 5.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其他不能被铁吸引的杂质中分离出来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的物质中把铁杂质除去。 6.渗析法: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里,并把袋放入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渗析法主要用来提纯、精制液溶胶。来源: 7.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互溶混合物。 二、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1.热分解法:对于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可采用热分解法。 2.氧化还原法:利用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将杂质氧化或还原,使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 3.络合法:加入络合剂,将杂质转化为可溶性络合物,使之易与所需的物质分离。 4.沉淀法:用化学试剂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 5.酸碱溶解法:利用固体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杂质转变为可溶性的盐而除去。 6.酸、碱洗涤法:利用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分别转入酸溶液或碱溶液。 除杂的三原则: (1)将杂质转变成与被提纯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除掉,例如转变成气体、水、沉淀。 (2)不能把被提纯的物质反应掉(3)在除杂之后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常见的除杂题目类型 1、水为杂质:R(H2O) 试剂:三大干燥剂,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 选择:若R为中性气体(H2、O2、N2、CO)则选择哪个干燥剂都可以; 若R为酸性气体(HCl、SO2、CO2)只能选择浓硫酸(H2S除外); 若R为碱性气体(NH3)只能选择固体氢氧化钠(氨气可以和生石灰生成配合物) 2、有规律可循的题目:XY(XZ) 找出物质和杂质之间的不同部分(Z),然后用对应的离子N将Z转化成气体、水或沉淀。具体加入的物质应该为NY,才不会引进其他的杂质。 例如: (1)KCl(K2CO3) A:不同的部分就是CO32-,可以将其转化为CO2除去,所以需要加入H+,应该加入HCl,发生K2CO3+2HCl=2KCl+ H2O +CO2↑ B:也可以将可以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常见的碳酸盐沉淀有CaCO3、BaCO3,所以可以加入Ca2+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子电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应该使用最经济的资源实现最好的电路功能。具体如下: 1、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电子系统时,应当从整体出发,从分析电子电路整体内部各组成元件的关系以及电路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去揭示与掌握电子系统整体性质,判断电子系统类型,明确所要设计的电子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相互信号与控制关系如何、参数指标在那个功能模块实现等,从而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整体原则强调以综合为基础,在综合的控制与指导下,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恰当的综合。基本的要点是:(1)电子系统分析必须以综合为目的,以综合为前提。离开了综合的分析是盲目的,不全面的。(2)在以分析为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小的综合。即在对电子系统各部分进行分别考察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又电子局部的综合。(3)综合不许以分析为基础。只有对电子系统的分析了解打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进行综合。没有详尽以分析电子系统作基础,综合就是匆忙的、不坚定的,往往带有某种主管臆测的成分。 2、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一个基本达到设计性能指标的电子系统而言的,由于元件自身或相互配合、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或耦合还存在一些缺陷,使电子系统对信号的传送、处理等方面不尽完美,需要在约束条件的限制下,从电路中每个待调整的原器件或功能模块入手,进行参数分析,分别计算每个优化指标,并根据有忽而

指标的要求,调整元器件或功能模块的参数,知道目标参数满足最优化目标值的要求,完成这个系统的最优化设计。 3、功能性原则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都可以逐步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较小的电子子系统。仙子系统设计一般先将大电子系统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分,并将其作为独立电子系统更能模块;再全面分析各模块功能类型及功能要求,考虑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功能,即采用那些电路来完成它;然后选用具体的实际电路,选择出合适的元器件,计算元器件参数并设计个单元电路。 4、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 电子电路是各种电气设备的心脏,它决定着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尤其是电气设备性能的可靠性更是由其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来决定的。电路形式及元器件选型等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可靠性,在电子电路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只要能满足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指标就尽可能的简化电子电路结构;避免片面追求高性能指标和过多的功能;合理划分软硬件功能,贯彻以软代硬的原则,使软件和硬件相辅相成;尽可能用数字电路代替模拟电路。影响电子电路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在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上的随机性也很大,在设计时,对易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的薄弱环节应主动地采取可靠性保障措施,使电子电路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时能保持稳定。抗干扰技术和容错设计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两个重要手段。 5、性能与价格比原则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必须具有较短的开发设计周期,以及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所设计的产品应当成本低、性能好、

(完整版)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第一章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除杂的原则: (1)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 (3)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气体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注意的问题: ①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②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方法: A. 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B. 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即可除去 C. 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少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即可 D. 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即可用此法 E. 溶液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F. 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可得到纯硝酸钠晶体 G. 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H. 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K. 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钠胶体中的氯离子 常见物质除杂总结: 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除杂质的方法 (1)N2(O2)-------------------------灼热的铜丝网洗气 (2)CO2(H2S)----------------------硫酸铜溶液洗气 (3)CO(CO2)---------------------石灰水或烧碱液洗气 (4)CO2(HCl)-------------------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5)H2S(HCl)--------------------饱和NaHS溶液洗气 (6)SO2(HCl)------------------饱和NaHSO3溶液洗气 (7)Cl2(HCl)---------------------饱和NaCl溶液洗气 (8)CO2(SO2)--------------------饱和小苏打溶液洗气 (9)碳粉(MnO2)------------------浓盐酸加热后过滤 (10)MnO2(碳粉) 加热灼烧 (11)碳粉(CuO)-------------------盐酸或硫酸过滤 (12)Al2O3(Fe2O3)--------------NaOH溶液(过量)再通CO2 过滤、加热固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