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气温的含义,说出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 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3.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重难点】

1. 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3. 阅读气温曲线,总结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自主学习】

1. 气温是指 的温度。

2. 观测气温用到的仪器是“ ”,气温的单位是℃,读作“ ”,温度计要放在离地1.5米的“ ”中;

3. 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在一天的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读下图1, 这四个时间对应的气温分别是 ;平均气温是 。

图1

4.气温日变化规律:

5.绘制气温曲线图

根据下表1某地气温资料,绘制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

表1

方法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 1~12月,从左向右标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25℃, 以5℃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6.阅读气温曲线图

(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 ,出现在 月。 (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 ,出现在 月。

(3)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 (气温年较差) (4)一年中,该地气温的特点是什么? 7.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

1.读以下三图分别属于哪个温度带,请解释理由。

2.羽绒服经销商该在哪个地方大力推广产品呢?

【拓展延伸】

1.有个摄影队到南极拍摄企鹅在最寒冷月份的生活状态,请你分析南极气候图,这个摄影队哪个月份到达南极最合适( )

A.1月

B.3月

C.8月

D.12月

2.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知识构建】

【优化训练】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B. 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

C. 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D. 气温年较差大约是7℃

2.读某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市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 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 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 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 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4.北半球陆地上一般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5.读我国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月,该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____。

(2)读城市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月,该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____。

(3)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________。

(4)归纳该地气温年变化特点。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大气

2.温度计摄氏度百叶箱

3. 7℃ 15℃ 12℃ 4℃ 9℃

4.

5.略

6.(1)28℃ 7 (2)-4℃ 1 (3)32℃(4)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温差大

7.

合作探究:

1.A 北寒带全年气温低,且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B 热带全年气温高;

C 北温带冬寒夏热四季分明且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2.A

拓展延伸:

1.C 题干中要求拍摄企鹅在最寒冷的月份,且结合南极附近气温曲线图可知,8月气温最低。

2.B 海洋比陆地升温降温慢,温差较小,阴天比白天温差小,故选B

优化训练:

1. B

2.C

3.A

4.B

5.(1)7 26℃(2)1 -4℃(3)30℃

(4)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学习目标 1.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某地气温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 3.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掌握其判读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气温的变化及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难点:等温线的判读。 三、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以图片气温对“衣食住行”的形象导入,让人们直观了解气温与生活。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______。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__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_气温。 2.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使用___________气温、__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_气温。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作________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作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4.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时各进行一次。 知识点二:气温的分布 5.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___________分布,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___。 6.通常根据等温线___________方向,判断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___________,分析气温的差异大小;根据等温线的___________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7.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___________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___________米,气温下降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集体备课(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参与备课:ssssss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 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 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 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 关系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难点 重点: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教学媒体: 教案,课件,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地图 教学方法: 讲解,案例,提问激发,读图分析,分组讨论,总结等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一起谈谈今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来导入新课 一、气温的变化 1)概念 1.让大家观察课本插图(北极地区和广州地区)的北极熊同一时间的不同感受引出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有差异。学生读图后能回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可能差别很大。 2.哪位同学说一说我们家乡一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让几位同学描述家乡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3.教师总结:气温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同一地点一天内、一年内气温会发生变化。气温变化有两种:日变化和年变化。通过有关课件和课本第53页的图3.11、3.12来让学生亲自读图分析和得到结论。 板书:[第二课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七年级地理教案)气温

气温 七年级地理教案 气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异等原理。 2.通过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大气热状况的方法。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天气、气候、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大气受热原理,难点是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气候现象。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①日平均气温;②×地×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③大气受热示意图。 实验(可选作):沙与水的受热与冷却。用具:两个聚光灯(或台灯)配200瓦灯泡,两个玻璃器皿、水、沙土、温度计、计时器。 教学提纲

气温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 1.气温与气温测定 2.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三、大气的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 ●四、水陆受热的不同 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气温、阴晴、风力等。) 天气预报是预报每天的天气状况,与我们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同学阅读] 读教科书第41页,做练习“想一想” [教师总结] 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某地区的大气状况。但时间长短不同。天 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冷热。气候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和综合。 我们研究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认识。今天先来讲述气温。

气温(板书) ●一、天气与气候(板书)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板书) 你知道什么是气温吗?气温是怎么测定的? 1.气温与气温测定 [教师讲述] 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大气的冷与热,也就是说,大气是有温度的。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如4℃读作四摄氏度,-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提问] 测定气温要使用什么工具?(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 现在我们来测一下教室内温度。(教师教学生正确的读数方法,并叫几个同学读出教室内气温数值。) [教师讲述] 由于一天里不同时间的气温不同,所以要多次观测气温,才能知道气温的状况。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三次:一般在北京时间7时、13时、19时。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可以不完全一致。 过渡在描述气温状况时,经常要用的是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2.平均气温和气温极值 [展示投影片] 日平均气温(教材第42页图4.3)。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3.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 7.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1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0.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 ]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C.地势高低的影响D.现代工业的发展 11.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图的判读: I W ■ w ■ ■ W ■ B V V W "K ①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________ 。 ②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根据等温线的______________ ,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④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布。 2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①从纬度位置看: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逐渐降低。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 _________ 和 _____ 气温不同,夏季_________ 气温高,冬季________ 气温。 ③从海拔方面看:地势越高,气温 ___________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___________________ 。

气温" -20 -1U 0 19 20 鳥臣丄画申皤第酝0 0 -10 V 等温奴」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 ?结合“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 问题。 (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 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达标检测】 1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两极向赤道递减 B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 D .海拔每升高1 0 0米,气温约下降0.6 C 2 ?世界气温分布大势:从低纬度地区到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 1月 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⑶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 1月哪里气温高? 7月哪里气温高? 冰 洋 ■ltr 大 HI H : ■2Q 西 平 洋 ■II ). IIH 1 II I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天气和气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快要考试了,同学们要好好地复习一下哦。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⑴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⑴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学案

随堂练习 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1)根据上面的材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2)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征是 。 自我检测 1、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衣”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气温特点( ) A 、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气温日平均气温高 D 、气温年平均气温低 2、在同一时刻测得A 处气温是20℃,B 处气温是38℃,则A 、B 的相对高度是( ) A 、1000米 B 、2000米 C 、3000米 D 、4000米 3、我国江西庐山成为夏季避暑胜地,其中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纬度较低 C 、森林茂盛 D 、濒临海洋 4、下列四点中,如按气温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来看,气温最高的是( ) A 、30°S ,120°W B 、20°N ,90° E C 、60°N ,90°W D 、40°S ,120°E 5、读下图,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 B 、此时北半球正处于夏季 C 、此图为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 D 、此时同一纬度的陆地气温应低于海洋气温 6、读右图,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 、B 两点,A 为陆地,B 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7、一年中,南半球陆地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 、7月 B 、8月 C 、1月 D 、2月 8、南半球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 、太阳落山时 B 、凌晨1点 C 、14:00 D 、日出前后 9、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右表, 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 ) A 、10℃ B 、11℃ C 、12℃ D 、13℃ 课后反思: 1 23-10 -20 -30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分布与变化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分布与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教学准备 1.温度计、学生绘图用坐标和气温资料。 2.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步骤 一、气温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两位同学放学路上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 2.出示北极地区和广州地区的北极熊同一时间的不同感受引出同一时间不1.读图后回答: 同一地点一天内、一年内气温会发生变化。 2.学生读图后回答:

同地区的气温有差异。 3.哪位同学说一说我们家乡一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4.教师总结:气温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化情况。 板书:[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时间、空间 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可能差别很大。 3.描述家乡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一、 气温的观测 1.由不同人对气温的感受不同导入气温的观测工具—温度计,并介绍摄氏度的来历。 2.你知道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吗? 导入百叶箱的介绍和温度计的使用。找学生阅读课件中百叶箱的说明。 3.教师演示几种错误的温度计使用方 法,然后由学生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 4.我们该如何来测定一天的气温呢? (1)观测的次数及时间 (2)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3)由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5.如何来表示所观测到的气温资料呢? 我们先学看一幅来自气象部门的坐标图。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表格,并导出气温日较差概念。 “早穿皮袄午穿纱……”分析 1. 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温度计的读取方 法。 2. 了解百叶箱及温度计的使用要求。 参与课堂试读温度计的活动。 3. 演示并总结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4. 一天观测几次?什么时间? 思考得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5. 观察思考一下问题: ) 表示多长时间的气温变化? ) 最高温、最低温多少?出现在何 时? ) 计算: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 思考回答 6. 绘制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 根据课件显示分组讨论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 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课研究的是气候要素之一:气温。这一部分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地图与活动题配合使用,活动题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学情分析】 地理对初一孩子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与小学的知识衔接较少,所以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在地理上学有所获。学困点是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差。【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目标】 1.回顾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学会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 3.结合气温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讨论下面3个实例,思考气温分布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影响因素是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气温的分布。

任务1 回顾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学会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讲述: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旧知回顾:等高线是如何定义的?(由等高线的定义引申到等温线) 等温线呢?(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思考:如何阅读等温线图?(由等高线的判读引申到等温线的判读,让学生通过已知的知识进行理解) 总结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等温线判读的练习。 承转:世界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 2.能够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4.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讨论、思考、探究、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3.总结全球气候分布的规律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小天气预报解说员,思考:哪些人类 活动受到气温的影响呢? (1)什么是气温生活中怎么才能听到或读到气温这个词 (2)如何观测气温 (3)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知道什么气温? 指导学生读图日平均气温 提问: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 指导学生读图气温日变化 提问:(1)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 (2)什么叫气温日较差?计算图中的气温日较差。 口算:快速算出课件中红色方框内的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__________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上升,_________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导学案(打印版)

气温的变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3、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学习重点】: 1、气温变化的规律。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学生交流天气情况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日变化 1、阅读P54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完成下列要求: 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是在时、时、时、时观测。 2、读P53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 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请你说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4、读P53的第二段,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5、读图3.11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日较差约℃。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学习任务二:气温的年变化 6、读图 3.12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年较差约℃。 7、读图3.12上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是(北半球): 在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在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相反。 8、把教材P54活动1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绘制完整。 9、把教材P54活动2的内容完成。 三、课堂检测 1、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月平均气温是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是7月,则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 B .北半球海洋 C.南半球陆地 D.南半球海洋 2、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下表,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A、10℃ B、11℃ C、12℃ D、13℃ 3、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点、日出前后 4、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气温特点()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平均气温高 D、 气温年平均气温低 5、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3)气温年较差为℃;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夏,季节变 化,年较差(大或小)。 6、根据下表给出的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值,绘制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 12.6 19.7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五、作业 1、填充图册31页1、 2、3题。 *2、绩优学案42页-43页“达标检测”。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章安排2~3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等值线地图,知识的获取应该通过读图得来,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读图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即由南向北递减。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第三步,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第四步,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 【东西干湿的差异】 关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总结。读图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观察四条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观察800毫米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印象。学生完成以上读图过程后,可以阅读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了解我国降水量极值地区,最后总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干湿地区划分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特点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相关的录像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说明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一、导入新课 复习等高线图阅读要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等温线图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阅读要领相似,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气温的分布”。 二、自学导读 (一)自学P52页“气温的分布”内容。 1、自学P52页图3.15及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⑴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_______________ 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 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__ 。 ⑵当等温线呈封闭状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等温线呈封闭状 态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咼,表示这里是。 ⑶低纬度气温________ ,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_________________ 的差异。 ⑷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⑸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______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____ Co 2、读P52页3.16图及方框内文字说明,计算出山顶的气温 用」宀门(二)读53页图3.17,或读图3.2-17回答: 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⑵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 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__________ 洲。 ⑶图中年平均气温在-10C以下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⑷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______________ ,高纬度气温 ________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__________ ,冬季相反。 ⑸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o A. 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 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三、快乐点击

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doc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潞新二中黄瑜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与气温的分布。具体知识点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 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3.候特点,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教学准备.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1.温度计、学生绘图用坐标和气温资料。 2.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步骤 一、气温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两位同学放学路上的对1.读图后回答:同一地点一天话,引导学生思考。2.出示北内、一年内气温会发生变化。 极地区和广州地区的北极熊同一2.学生读图后回答:同一时间时间的不同感受引出同一时间不不同地区的气温可能差别很大。同地区的气温有差异。3.哪位3.描述家乡一年的气温变化情 同学说一说我们家乡一年内气温况。 的变化情况?4.教师总结:气 温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化情 况。 板书: [第二课气温的变化与分 布] 时间、空间

一、气温的观测1.由不同人对 气温的感受不同导入气温的观测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温度计1.的工具—温度计,并介绍摄氏度的读取方法。 来历。 2.你知道气温是如何测量2.了解百叶箱及温度计的使用的吗?导入百叶箱的介绍和温要求。参与课堂试读温度计 度计的使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人教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课标要求】 1.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关气温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 2. 学会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 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 4. 结合气温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从藏袍的穿着上,你能体会到气温的变化吗?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提问:什么是气温? 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的单位:记做“℃”,读作“摄氏度”。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P54“气温的观测”进行思考回答。 提问:(1)气象观测中的气温是离地面多高处的气温? (2)气象观测用到哪些工具? (3)百叶箱起什么作用? (4)人工观测一般在什么时间进行?(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 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任务1 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教师解释概念,日平均气温=一天中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指导学生读图 3.10日平均气温 提问: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 (8+16+12+4)÷4=10℃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任务2 知道气温日变化规律,计算气温日较差。 教师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 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的计算: 承转: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得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任务3 知道气温年变化规律,计算气温年较差。 教师提问:根椐生活经验,说说一年当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 各出现在什么月份? 气温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南半球相反。 提问:比较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有什么 差异?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的计算: 任务4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 指导学生绘图:根据教材提供的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 教师适时点拨: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从左向右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初中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们研究的是气候要素之一气温。这一部分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地图与活动题配合使用,活动题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测定。 2.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4.通过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即:识读“气温曲线图” 分析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地理图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谈话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尚待提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欣赏自然变化,感受地理之美”的图片

[承转]气温不但影响自然界的变化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新课讲授】 壱、气温的变化 活动设计一:阅读54 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的,气温观测有哪些规范要求? 教师通过学生体温的测量,引出气温的观测的用具和放置的位置,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 时、14 时、20 时、2时测 然后教师出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点评小结:气温的观测基本规范;气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承转]从气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变化的,凭你的经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or Grade 7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项目 内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 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 度带。 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 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教学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新课导入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二)学习目标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 (三)冬季气温的分布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教材来源: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 主题: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2.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阅读等温线图,能够判读等温线图。 (2)阅读课本56页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及气温的垂直变化图,说出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特点。 评价任务: 学习重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中卫市常乐中学王海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能通过读图、析图做相应练习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气温给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即:识读“气温曲线图”,分析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 多媒体出示:猜谜语:一物细又长,红心里面藏,下去要穿面,起来脱衣裳 [承转]既然气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学习新课 一、气温的变化 问题设计:读课本53页,自学完成: 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 2、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3、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时间变化。 4、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学生活动:在书中找到答案,划下来并回答问题。 【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举例让学生判断: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变化) 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 问题设计:阅读54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的,气温观测有哪些规范要求? 教师点评小结:气温的观测基本规范;气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承转]从气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变化的,凭你的经验,能说出一天中何时气温最高?何时气温最低?一年中哪个月份气温最高?哪个月份气温最低?谚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说明气温变化时有规律的,午热晨凉说的是气温日变化,冬寒夏暑说的是气温的年变化。请看图,来印证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 问题设计:读图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