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

那一年,他还在别处

——我对许巍音乐的鉴赏

我很喜欢许巍的歌,尤其对《时光漫步》之前的音乐特别有感觉,这里写下一些我听这些歌曲的体会,也算是作音乐评论。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听见许巍的声音,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温暖的感觉是因为精神的共鸣,因为精神上的孤独得到缓解而产生的温暖。许巍在那么痛苦纠结的状况下写下的歌,传达出孤独绝望的情绪,很多人都喜欢许巍在歌曲里传达出的这股情绪,这说明人都有一些共性,有位哲人说过:每个人活着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摆脱孤独。谁又没有点小小的忧伤呢,以伤疗伤,让很多人喜欢上许巍。我也是如此。那时候听他的歌算得上是精神抚慰,现在长大些了,他的歌给我的是陪伴。

现在已经找不到那时候听《两天》的感觉了,那时候歌里面一字一句都撼动我灵魂,那种绝望啊!特别是“我只有两天”响起的时候,更是调动起巨大的情感冲动:“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想我;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路过。”我那个时候都不敢多听,怀疑这么强烈的感觉会不会因为多听而冲淡。我的预感成为事实了,但不是因为听得太多遍,而是成长把它们留在了那一年。

《在别处》里的歌,我高中时最喜欢的是《两天》(在别处出版前出版)、和《青鸟I》和《我的秋天》。很多时候听《我的秋天》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没有人会留意,这个城市的秋天;窗外阳光灿烂,我却没有温暖;伴着我的歌声,是你心碎的幻想;你用你的眼泪,抚摸我的寂寞;总在每个深夜,听到你在哭泣;你幻想的美丽,我从没有给你;那些无助的夜,我茫无目的地走;那些无助的夜,你牵着我的手;幸福如此遥远,我无法看见;这秋天的夜晚,让我感到茫然。”而现在最喜欢的变成了《在别处》、《我思念的城市》、《树》和《水妖》。这种变化,明显表明我对生命里的一些变化不适应,对失去的一些东西的怀念。看看《在别处》里的词:“我的身体在这里,可心它躲在哪里;每天幻想的自己,总在另一个地方。”而《我思念的城市》的歌词是这样的:“我思念的城市已是黄昏,为何我总对你一往情深;曾经给我快乐,也给我创伤;曾经给我希望,也给我绝望;我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群;感觉着你遥远的忧伤;我的幻想;风路过的时候,没能吹走,这个城市太厚的灰尘;多少次的雨水,从来没有,冲掉你那沉重的忧伤;你的忧伤,像我的绝望,那样漫长……”

抛开记忆,“客观”地欣赏许巍的歌。我感到许巍由于他的声音,不适合唱《两天》这种“绷得太紧”的歌,个中好手是柯特·科本这样的嗓子。《青鸟I》亦是如此。写这些歌的时候他说他要突破自己,现在认为自己最擅长写抒情旋律优美的歌曲。事实如此,但是我就是对《在别处》和《那一年》有感觉。或许几年之后,我也能体会《时光漫步》、《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和《爱如少年》的温暖,但是如《完美世界》(收录于《时光漫步》)的歌词:“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这是我的完美生活,也是你的完美生活……”,我因为青春期,我身不由己。他的那些优美歌曲我也喜欢听,有祥和的意境和动听旋律,非常美丽,他的嗓音

也相得益彰,但是不能像《在别处》和《那一年》那样打动我。

《那一年》是一张完美的专辑。比《在别处》更耐听,里面没有《两天》这样疯狂极端的歌曲反而更能成为经典。旋律比起《在别处》有进步,更加的动听。而且是一张“丰富”的专辑,如果没有《温暖》和《情人》这两首与其他格格不入的歌,整张专辑就要逊色些了。《在别处》太过于“统一”,几乎每首歌都有绝望、忧伤和孤独这些主题,歌词里反复出现这些词:茫然、孤独、寂寞、绝望、忧伤、等待、幻想……《我的秋天》有一句“窗外阳关灿烂,我却没有温暖”,《水妖》里也有句“这冬天充满阳光,可我依然迷茫”。《那一年》听上去是《在别处》到《时光漫步》的过渡。我买的专辑里有一个再版序,里面有一段话能表现大多数人的看法:“现在看来,《那一年》里的作品已经预示了许巍音乐后来的很多变化,温暖与感念开始在动听的旋律中洋溢,嗓音的轰鸣开始退居为背景,你甚至可以从中找出宁静与祥和的征兆,在那些特有的唯美旋律中走过大理、划过丽江,在入世与出世间辗转,重温某些逝去时光的美好。当然,最后,你还是可以在电击般的聆听感应之后体验到一种叫做力量的东西。”我要说,《那一年》骨子里是和《在别处》一样的,而且更加成熟,其中一点就是抛弃摇滚。许巍的歌不需要轰鸣的吉他来宣泄情感,《那一年》这样的编曲和唱法,对许巍的歌来说再完美不过了。许巍的音乐历程证明了他抛弃摇滚是正确的。

出第一张专辑《在别处》的时候,中国的摇滚乐如日中天,唐朝乐队、魔岩三杰、郑钧和崔健等等,都红得不得了。刚刚形成的流行乐坛人人都在鼓吹中国人好喜欢摇滚乐。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巍推出这张摇滚味十足的《在别处》,和当时的其他摇滚明星相比较,许巍不是唱生活中的挣扎和反抗,而是表达心中的苦闷。有人曾经评论:论流行的潜质,许巍不及郑钧;论音乐的感觉,许巍不及窦唯;论文本的深度,许巍不及张楚;论品性的张扬,许巍不及何勇,但他却与我们的青春有关。窦唯说音乐没有好坏,只有真伪。许巍的歌就是以真见长,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我最初听到许巍的音乐时惊叹这完全就是我的心声啊!

“你形象一般,你不像郑钧那么偶像,我是老板,做唱片这么多年,要把你捧红太难。另外,你的音乐太另类了。”——当年红星音乐生产社的老板陈健添对许巍说。但是1997年4月:首张个人专辑《在别处》正式发表,立刻引起了轰动,专辑在无任何的宣传情况下,销售量达50万张,在当时盗版猖獗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是当年内地唱片销售的奇迹了。

最后,一许巍自己的一些话结束本文,这些话更能说明问题。

——“《在别处》完成的时候是1997年,当时身边所有人都说这张专辑出来肯定没问题,结果出来之后也就那么回事儿。跟我之前想象的出完专辑完全是两个世界,其实还那样。”

——“到了《那一年》快录音的时候,我得了抑郁症,那个时候看心理医生,乱七八糟一大堆事儿,吃着安眠药、百忧解录的专辑。”

——“1999年录《那一年》的时候,精神上是没有寄托的,基本上到了承受不了的程度,只要我一弹琴,那些丰富的情感全部会调动出来。一旦有情绪波动,抑郁症就会更强烈。还有就是自己对做音乐已经失去信心了……如果我还一味要

做这件事的话,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更无法承受了,那会儿我的精神已经快崩溃了,我不想干这个了。”

——“整个红星都走完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在北京每天弹琴八小时,回到西安后,我不愿意再过那种生活,琴都不愿意碰,从2000年到2001年有一年没弹琴。”

——“我当时更注重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至少我不会没有尊严地活着。”

——“在西安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自省,是不是我的生活态度不对?”

——“大理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原来老百姓可以这样过日子,开小店的夫妇也活得很自在,没有什么大的追求,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就很知足。我就想,为什么从小到大我没有这种心态,我老觉得我要成个什么东西,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要成就什么什么……”

——“我是随时都可以撤出这行的人。”

——“写《时光·漫步》那时候我还是有抑郁症,只是我不愿意跟别人讲。”

——“《时光·漫步》之后很多人在网上骂我,说我投降了,放弃了摇滚,其实那些标签都不重要,他们认为我是为了钱,生活好了所以歌也写得美了,其实我状态根本没好。你能不能超越自己,向一个健康的放下奔,跳出这种状态。通过做好一点儿的音乐,我让自己好一点儿。社会上焦虑的人太多了,我想我做音乐总得给大家带来快乐吧,别老是宣泄,宣泄不解决问题。”

——“到2004年突然有一天我起来之后,忘了昨晚做梦没有,睡得很好。”

——“04年之后慢慢就好一些,但是一到创作期,只要我进入兴奋状态,所有的神经、情感调动起来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洗礼,太痛苦了。我的生活马上又进入一种特别压抑的状态,以往创作时期的情感都会出来。有时候我害怕这件事,但又必须面对它。”

——“一写歌我就开始抑郁。只要不写歌,我的生活就很正常。”

——“其实所有得抑郁症的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之前你对自己的期望太高,期望越高和你的现实差距越大的时候就越严重。如果和你心理预期的落差不大的话,就不会那么严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以前看你编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我就来北京当歌手了,结果的了抑郁症;后来看你的《文化私生活》,抑郁症好了一半;后来再看《不许联想》,抑郁症全好了。”

——“我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那时候我开始看现实了,都在过日子,为什么我非要出类拔萃?非要做一个出色的人,非要怎么怎么着……”

——“我现在基本属于老百姓过日子的状态。”

——“你做的事情就跟所有人一样:这是一个工作。如果以这个心态来讲,我现在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了。”

——“而我很反叛,从来不跟我爸聊天,30岁以后才开始有交流,我爸说你应该看看儒家的文化,如果你连这点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光是追求艺术,文化的东西你了解吗?我一想也是,觉得挺惭愧的,我就从论语开始看。我一看就进去了。”

——“人随遇而安,碰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大喜大悲,放松、自然地随遇而安,不要太焦虑,不要太强求,什么事都不要强求。从这我感觉到这么多年我对很多事情都太执着,太强求了,反而是有问题的。”

——“我在街上碰到很多人,没有人打扰我,很奇怪,你不愿意被这些东西影响的时候,反而大家就觉得你是老百姓。还有一个就是我自己有时都忘记自己的身份,就是老百姓,要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噢,我是一个歌手。”

——“很多时候我参加颁奖活动,还是不适应,没有什么理由,我坐那儿就是特拘束,心想着赶快结束了回家吧,过我的踏实日子。”

——“我喜欢列侬,喜欢麦卡特尼,他们俩的区别就是,麦卡特尼一直认为自己是老百姓,他很热爱生活,很踏实,所以现在他还在唱歌。列侬比较激进一些,把自己当回事儿,所以我喜欢列侬的音乐,但我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一个星期进一趟城,有时候有工作,没工作的时候见朋友,或者只是出去转转。三联书店我还老去呢,买点书,在三联后边有个桂林米粉店,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太戏剧化的东西我已经不要了,我希望过的生活是踏踏实实的,我的音乐也应该呈现出这样。”

“如何欣赏高雅艺术”心得

“如何欣赏高雅艺术”一课之心得 4月12日这天,下午如期继续进行2010级院学生会干部培训班培训课。这次是第四讲,由我们敬爱的汪老师来授课,内容为“如何欣赏高雅艺术”。 何为高雅艺术呢?可以分开来理解,高雅:高尚,不粗俗。艺术: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高雅艺术:健康积极,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事物。汪老师还给同学们讲解了一些有关高雅艺术的故事背景,还给我们播放几首著名、经典的诗句朗诵,以及歌舞剧表演,比如:芭蕾舞《天鹅湖》等。这些高雅艺术的典例深深地触动和感染了我,使我大饱眼神。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在高校中实施艺术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来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组织和引导。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层面和培养创新思维等等,通过艺术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大学生人才。 我也明白了,通过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连续不断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大学生有了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欣赏高雅艺术演出,感受高雅艺术魅力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自身素养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也在不断的登上新台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一、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高雅艺术经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它是优秀的、经典的、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文化艺术。它在思想上有深度,在艺术上有厚度、在美学上有浓度。也正是因为这些浓缩的精华特征,才能将有限的现实材料,展现出无限的社会内容,使之产生更强烈要、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获得永恒的价值。当前的高校校园里,随处可见流行的、另类的校园文化与精神,浒的语言观、超前的消费观、透支的感情观等等,极大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就流行音乐而言,几乎除了爱、恋,就是孤独、梦。有的语言故作高深状,甚至语言逻辑上都不通仿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作者们都失恋了,都孤寂了,都深沉了。这些媚俗的、缺少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商品正在悄然地侵蚀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优秀的学生的成长,需要浓厚的校园文化的浸润,很多同学也表示,当代青年升学喜欢流行文化的同时,不是说不喜欢传统和

音乐欣赏论文参考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我们所感受,音乐的内涵不能被我们所理解,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当我听到阿炳缓慢的、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不由自主地在我的心头涌起,当在钢琴上响起了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时,我又被它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所深深打动。听到辽阔粗犷的内蒙民歌,不禁让我眼前浮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在这所有的欣赏乐曲中,《黄河大合唱》给了我最震撼的情感体验,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让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下面我将从其创作背景、创作特色及情感抒发、艺术成就三方面来说明我对它的理解。 一、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初稿,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二、创作特色及情感抒发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第一乐章是《黄河船夫曲》,乐章一开始就采用了大号和大鼓两种乐器,节奏紧促,使人因为音乐的存在,一下子为之振奋。紧接着是男声朗诵,一下把人

音乐欣赏 论文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音乐欣赏主讲教师张又丹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陈奕迅歌中的光阴 “过去十八岁没戴表不过有时间 够我没有后顾野性贪玩霎眼廿七岁时日无多方不敢偷懒 宏愿纵未了,奋斗总不太晚”--------《陀飞轮》 最好的歌词最好的编曲和最好的演绎者,被陈奕迅所演绎的这首歌堪称是经典,也可以说是我生命中最喜欢的一首歌。六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听到了这首歌,朦胧中感受到了歌手那种真情流露和发自内心的嘶吼,虽然因为当时还年少轻狂而对光阴这个主题还没有太多的领悟,但还是对这首歌有了有了好感,成为我的MP3手机一切可以听歌的设备里面一首必备的歌。随着年月渐长阅历增加,反复聆听的同一首歌有了很多新的不同的感悟。 记得那天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段非常熟悉的旋律,来自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前奏旋律,才知道原来《陀飞轮》DUO版(live)的钢琴前奏是出自于这里。歌曲采用了平凡无奇的C大调,但却以4级和弦----F和弦起奏,一个以神秘色彩著称的和弦,很贴切地表达出了作曲者想要表达的那种年少无知到后知后觉的倒叙年华。副歌处又是以4级和弦起奏,但修饰音多了几分顿悟,醒觉,以及成熟。电影中男主人公深深迷恋上照片上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并用自我催眠的方式回到了过去最终找到了她并堕入爱河。这段片段中反复想起了这段旋律让我陷入了思考,人的一生到底应该追求些什么,年少时我们颓废,挥霍青春。成年后的奋力营生到最后却只换来一堆堆发票。 “就算博到伯爵那地位和肖邦的隽永卖了任性日拼夜拼忘掉了为什么高兴”其实最后回想起发现那些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已经在我们挥霍与追求物质的时候悄悄逝去。 “连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与少 灵魂若变卖了上链也没心跳” 在歌曲结尾处的两句歌词光是看到,都能让我回味沉思许久。黄伟文为Eason暗盘打造的成熟男人玩物志在这个瞬间终于完结了。这个句号划的着实完美,以手表为线轴顷刻道出最为珍贵的主题-----时间。回想男人玩物志,《葡萄成熟时》用酿造葡萄酒的过程来道出人在情感挫折经历后成熟的觉悟,《人车志》则描绘了男人永远的大爱---车,进而映射出人对生活中繁忙劳碌的无奈。《沙龙》则用相机刻画出成熟男人在追忆得到与失去的风景时,回头看待人生应保持的平淡态度。这首《陀飞轮》写的是手表,写的是时间。人的一生都在忙碌,一生的时间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所爱,美酒,跑车,相机,金表,用尽拥有最珍贵的时间换来的这一切。看似充实富有实际上却是失去了最应该被珍惜的时光,得到物质享受时的心跳,终究不过是一堆发票。人生真正的欢乐是什么,不要等到白了头才明白,时日如飞,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个简单道理。 事实上,有很多以时间为题材的歌曲都曾写出光阴的教训。例如古巨基的《一刻永恒》,《爱得太迟》。只是这次Eason用他本身厚重沙哑的声音演唱出了一个年近四十的成熟男人的深刻觉悟。或许与此同时作为音乐人的黄伟文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生辉煌的他拿过无数奖项,荣誉加身,这次他大概也是借着这首歌来阐述自己对过往所获得这一切的评价吧。Gary Tong用简单的

高雅音乐

高雅音乐 什么是高雅音乐?它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正如贝多芬说:“音乐是 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 能参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著名作家郁风先生在欣赏优秀音乐时写道:“进入音乐就如同走进另一个世界。它又不像梦境那么虚幻,那么不可控制;它是实实在在的,有人在严格控制着的,有规律地在显示一意念、一种情境。有时你似乎能随着它流淌到感觉所预期的境界,有时又会遇到意外的震撼,只能跟随它激荡,使你全身的血液神经都和它溶化在一起。” 汉武帝时的《乐经》记载,音乐的本原乃由人心之“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认为“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为知乐。是故,审声以知乐,审乐以知正,而治道备矣。” 我个人认为古典交响乐是很多音乐大师灵魂的音乐,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其中包含了很多艺术创作的成分,,多声部的,奇妙配器的交响乐确实使人有一种享受, 当然并不是说民乐就不高雅,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它的世俗成分更高一些,而西方引进的交响乐就更具神秘色彩,现在很多音院是更注重西方音乐,因为记普法都是从他们那里传来得,民间音乐现在对于我们反而有些陌生,我国在交响乐队方面确实差西方一大截,多学习学习也没什么不好。 现在比较好的区分方法是分成: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不能叫做高雅音乐,因为高雅音乐是和阶级对立相辅相成的,这样会与我们无产阶级的社会相矛盾,所以文化界一直在纠正这个问题。哈哈,不要说虚伪,现实就是这样。所谓的高雅音乐,(可能你想说的就是“古典音乐”或“严肃音乐”),就是指思想内容比较深刻的(此深刻可能是无法捉摸的,也可能是无厘头式的),需要正襟危坐的顶礼膜拜的去欣赏的一种大师们作出来的音乐,作曲的过程可能很漫长、复杂,充满了生活的影射,也可能很意外、简单,就是一时兴起的灵感。高雅音乐这个称呼,和通俗音乐是直接对立的,比一般音乐等级高,难作曲,难听懂,总之,两难。

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从音的要素浅谈音乐欣赏教学的切入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音乐欣赏通常来说由浅入深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感性认识(官能感受)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 但是,面对浩若星海的众多音乐经典,大多数学生不得其门而入,而且音乐欣赏课的上课时间、学生的欣赏时间和内容有限,到底如何欣赏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内部,理解音乐的组成要素,使学生保持欣赏兴趣,就能使学生在课外的欣赏得到无限延展,这时,欣赏的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是笔者的一点个人浅见,从音的要素来谈谈欣赏音乐如何切入,着重强调在第一阶段的官能体验。 那么,音的要素有哪些呢?音的要素通常是指音高(音的高低)、音量(音的大小)、音值(音的长短)和音色四个方面的特点。在这里我们要注意,音的要素和音乐的要素是有一些概念上的不同的,音乐的要素是包含节拍、节奏、旋

律、音色、和弦、调式、力度、速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狭义上来讲前者是涵盖后者的。 一、音高方面 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常见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就是从音高方面了。通常较高的音会给人以激动、昂扬的感觉,较低的音给人的感觉暗淡、哀伤,由音高变化而形成起伏线条。旋律线与情感的起伏和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密切关连,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作为音乐表现手法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在音乐欣赏中占主导地位。旋律线是曲调在运动过程中,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听完之后或者欣赏过程中轻声哼唱作品主旋律,获得最直接的音乐锻炼和情感体验。 通常音高的变化有三种方式:1、同音进行,其线条较平,如果与多变的节奏相结合,会造成紧张、强烈、推进的效果。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音进行出现的那一部分,表现了解放军勇往直前、锐不可挡的英雄气概。2、上行的旋律富有朝气、善于表达积极向上、坚定有力的情绪。比如《毕业歌》中上行旋律线,是以强烈的语气向自身提出充满责任感的质问、疾呼,反映了青年的爱国热情。3、下行的旋律线一般与力度减弱、紧张度缓和、情绪低落相联系,善于表达平稳、深沉、思念和悲痛的情绪。例如,《松花江

音乐鉴赏论文——聆听《命运交响曲》

聆听《命运》 ——音乐鉴赏论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已经渐渐脱离了它早期“高雅”的外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依据河北大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艺术鉴赏类课程成为公共必修课程。出于对音乐的喜好,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这门课。 生活中,我们可以深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而在心情烦躁的时候,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思索。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关注,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音乐往往成为一种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交流形式,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由于学习广播电视的缘故,在制作节目时往往要加入大量的背景音乐素材,所以我也认真收集了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我很喜欢轻音乐,喜欢雅尼,喜欢神思者,喜欢班得瑞,曾经将他们的《安妮的仙境》、《故宫的记忆》、《和兰花在一起》等代表作听了一遍又一遍,绕梁不绝,回味无穷。但如果让我来真正地鉴赏一篇乐符,我还是选择古典交响乐——《命运》。它的深度和厚度,是一般轻音乐所无法可比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敲门!是啊,开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萍乡经济开发区登岸小学:肖丹联系电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音乐艺术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各类的音乐演出不断,音像制品的更新更是锦上添花,喜欢音乐的朋友越来越多。作为音乐工作者,通过观察了解,发现有许多人听不懂经典音乐,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好听、欢快、悲伤”这些肤浅的层面上,得到的也只是快乐而已,而真正的“艺术之美”在欣赏过程中则品味不出。音乐欣赏课成为小学生打闹、游戏的“理想场所”。如何使他们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真正把他们的“耳朵”叫醒对音乐老师是一种挑战。 一、让学生在“听”中创想音乐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及其丰富的,通过聆听音乐学生可以在插上“音乐的翅膀”尽情的飞翔,充分展开想象。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如在欣赏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八册《森林的歌声》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插上音乐的翅膀来到了哪里?”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我来到了美丽的森林里”“我来到了动物园”“我听到好多动物在聊天嬉戏”“我来到了奇妙的山林里,那里有树禅、秧鸡、飞鼠,他们正在嬉戏玩耍,好像要跟我做朋友。”“我好像是一只小鸟在空中飞翔。”“我想去郊游,去拥抱自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听到的,想到的,训练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无穷魅力。感受到笛子清脆悦耳的声音,感受到吉他、提琴的独特魅力。 在欣赏《水上音乐》时,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乐曲表现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英国宫廷和贵族乘坐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时的情景,同时我启发学生聆听音色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当时的情景,畅所欲言,感受乐曲宏伟壮观的场面。

经典音乐赏析论文

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摘要:《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命运交响曲》蕴含了贝多芬的精神寄托,反映了人类永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 关键词:经典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作曲家就是高超的建筑师。在《中外经典器乐作品鉴赏》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对贝多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命运交响曲》了。 这首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因此这部作品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以下简称《命运》)。《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从1805年开始写作这部作品,直到1808年才得以完成。[1]这部作品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情人离他而去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尔后,他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 [2]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 《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1]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命运》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概括。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改造成庞大的结构适于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乐章的规模扩大了,

中国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之美 —我的中国音乐鉴赏小观点五味,酸、甜、苦、辣、咸,便可调出人生百味,而中国音乐,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亦可传达人的所思所想,同时也可反映一个种族的个性,一个时代的背景。 从一个普通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角度来说,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音乐很难做到“鉴赏”,而只能“欣赏”。对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使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交融,进而产生共鸣。 从某一个方面讲,音乐是一个载体,自从被创造出来的那天起,它就承载着作曲、作词者,甚至那个时代的情感,当它被演奏出来,与作曲、作词者有相似经历的欣赏者便产生了共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音乐好听,并不单单指它的音调、旋律优美,更重要的是,它多多少少代表着自己的心声。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听同一首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 从小到大,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接触过音乐,特别是中国音乐,如炎炎夏日母亲的摇篮曲、国歌、校歌、一些流行歌曲等。以下列出五首音乐作品,并提出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霞光》(国产3D动画片精灵世纪片尾曲)

演唱:曲锦楠作曲:陈欣若作词:高博 歌词: 月光把天空照亮 撒下一片光芒点缀海洋 每当流星从天而降 心中的梦想都随风飘摇 展开透明翅膀飞出天窗 找寻一个最美丽的希望 每当天空泛起彩色霞光 带着回忆和欢笑一起飞翔 月光把天空照亮 撒下一片光芒点缀海洋 每当流星从天而降 心中的梦想都随风飘摇 展开透明翅膀飞出天窗 找寻一个最美丽的希望 每当天空泛起彩色霞光 带着回忆和欢笑一起飞翔 啦……………………………… 歌曲以平稳的节奏开头,紧接着引入连击鼓,女歌手的细腻嗓音完美接入,整首歌曲偏慢,重点语句有鼓点陪衬,歌曲最后的清脆声乐尽显歌手功力,很多人均被歌手的嗓音

对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的看法

对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的看法 不知不觉选修课已经结课。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学习对音乐的欣赏,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修养也有所提高。 !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但我认为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在它明亮而内涵深刻的音符中,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什么是高雅音乐?正如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著名作家郁风先生在欣赏优秀音乐时写道:“进入音乐就如同走进另一个世界。它又不像梦境那么虚幻,那么不可控制;它是实实在在的,有人在严格控制着的,有规律地在显示一意念、一种情境。有时你似乎能随着它流淌到感觉所预期的境界,有时又会遇到意外的震撼,只能跟随它激荡,使你全身的血液神经都和它溶化在一起。” 汉武帝时的《乐经》记载,音乐的本原乃由人心之“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认为“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为知乐。是故,审声以知乐,审乐以知正,而治道备矣。” 我个人认为古典交响乐是很多音乐大师灵魂的音乐,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其中包含了很多艺术创作的成分,,多声部的,奇妙配器的交响乐确实使人有一种享受。古典音乐就属于高雅音乐。不过我们对于这里所指的“高雅”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些朋友之所以认为古典音乐“高雅”,是因为瞧见了台上指挥家们西服笔挺、冠冕堂皇的庄重模样;是因为看到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团演奏家们整齐划一、一丝不苟的装束;是因为注意到了音乐厅典雅华贵、祥和隆重的布置气氛;甚至连观众们都要衣冠楚楚、注重礼节。其实,这些表面的“高雅”并不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音乐的高雅气质是从旋律中透出来的!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古典音乐“高雅”的根源。其中我们可以听到属于人类最圣洁的情感、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和最崇高的理想。表面的高雅其实只是长期以来西洋音乐发展中形成的定式与惯例,虽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一种“浮华”,但却又很难想象,一群衣冠不整、装束各异、甚至蓬头垢面的演奏家、指挥家出现在观众面前,能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科右前旗古迹小学:祝凤宇 【内容提要】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探索,总结出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然而,游戏却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我读小学时,音乐课还没有让老师完全重视,就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没有认真研究过。我是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音乐教师,教学条件相当于城镇学校还是薄弱了一些。学校以前也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于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他们甚至把音乐课改名叫唱歌课。对于一群无知的孩子,我显得力不从心。开始我尝试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进行不了,我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讲,一堂课乱哄哄的。课后经过反思,

音乐欣赏论文

浅谈自己关于音乐欣赏的感受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陶冶人类情操的艺术。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一首经典的音乐可以传递千年,亘古不变,成为永恒。音乐可以洗涤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心情愉悦;音乐可以使人们忘却烦恼,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音乐可以把人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那里没有竞争、没有烦恼,只有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和动听的旋律,别无他物…… 音乐是一种符号,她表达了的人类的所思所想,她是人类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具有内涵的。音乐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会、思想情怀。人们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高兴、悲伤、愤怒还是难过。 我喜欢听歌,尤其是喜欢听周杰伦和林俊杰的歌,最近又喜欢听汪苏泷和徐良的歌。凭着对音乐的喜爱,我选修了《音乐欣赏》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只是听听流行音乐而已,所以我想通过音乐欣赏这门课来了解更多的有关音乐的知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音乐欣赏这门课就要结课了。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关于音乐的知识,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 首先,在课上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乐器,通过欣赏这些乐器,我对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领略到了乐曲的奥秘。一个看似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这是多么的美妙。不同的乐器各具特色,它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比如说,马头琴为我们表现了大草原一望无际的壮阔;唢呐为我们展现了大西北特有的沧桑;而京韵大鼓则让我们感受了老北京特有的京味儿。不同的乐曲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号称乐曲之王的钢琴,他的声音明朗清脆,他就像是一名优雅的王子。他或悠扬、或沉稳、或欢快、或忧伤,他的每一种不同的曲调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充满幻想,仔细去品味,宁静的月光与流动的河水尽收眼底;莫扎特的《安魂曲》低沉而缓慢,伴随着阵阵平静的和谐乐,人们的思绪被带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系院XXXXXXXX 专业XXXXXXXX 年级 2 0 0 9级 姓名XXX 论文题目我的大学音乐鉴赏课心得 指导教师 XXX 成绩 2010 年 11 月20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对古典音乐的认识 (2) 二、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3)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3) 四、音乐对人的影响 (4) 五、音乐与素质教育 (4) 六、音乐鉴赏方法小结 (5) 参考文献: (5) 摘要: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上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音乐鉴赏古典音乐西方音乐 我的大学西方音乐鉴赏课心得 学生姓名:郭成学号:20093247 院系:光电工程学院班级:09测控技术与仪器3班指导老师:尹恒 一、对古典音乐的认识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因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在维也纳,因此西方古典音乐时期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

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海顿,他们拥有天才的技艺,正因为有他们,西方古典音乐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他们当中我最佩服贝多芬,也最欣赏贝多芬,相比他的音乐,我更欣赏他的人格魅力,为了音乐不仅双耳失聪,更是耗尽了自己的一生。人生就是应该有所追求,才会有意义。 二、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西方音乐可以分为很多个时期,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现代西方音乐。特别是以迈克尔杰克逊为代表的流行音乐,集摇滚,拉丁,舞步等等于一身,同时与强大的现代传媒科技相融合,给人以不同以往的耳目一新的惊人感觉。西方音乐又一次走上了另一次辉煌,成功引领了全球流行音乐的走势及发展方向。我觉得西方音乐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数百年,关键在于其培养了一大批极其富有创造力的音乐家,从迪费、若斯坎、汴舒阿、奥凯格姆到平克·佛洛伊德、迈克欧·菲尔德、超脱乐团,无不如此。 因此我觉得西方音乐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在整个社会特别是大中小学校要营造一种音乐的氛围,同时鼓励音乐创新,并创立一些有影响的奖项来鼓励青年音乐家积极投身于音乐创造。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1208班 姓名:刘正皓 学号:20124729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 这个学期在同学的推荐下选了这门课程,修完这门课程感觉收获很大。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完全是一片空白。可以说在新生代的我们深深的受着摇滚,流行乐的影响。很多火热的音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等等节目很少找到令人怀旧,令人舒缓的气息。给在都市生活的我们无疑更加加快了节奏。有的时候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一种心灵的释放,给自己留一方净土。老师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国外辛勤工作的丈夫有失眠的习惯,妻子学习古筝后弹奏,丈夫不知不觉的睡着了。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听过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门课后,我不仅对中国音乐发展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选到了很多适合不同环境听的音乐。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不仅仅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箜篌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缭绕。在学习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乐府的时候,给我们看了一段《佳人曲》的视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西汉李延年的这首《佳人曲》,是用以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的。这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听过之后真的有一种美丽女子的感觉。《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

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十分优美动听。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所表演的长袖舞,纵然有现代的特技但是无疑章子怡把当时的艺术形式展示得淋漓尽致。如果配上合适的乐曲堪称十分唯美的。说到这里我不觉得惊叹,纵然现在科技发展可能比较重要,但是往往人文素养在指引我们前行。说到十面埋伏这部电影自然想起来十面埋伏这首歌曲,它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可以说听到这首歌曲我的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音乐就是这样可以深深的感染人们,而到了近代的音乐史上。我们在课上欣赏了《二泉映月》,演奏者阿炳老师演奏的时候,每一遍都会不同,每一遍都会有新的内容。《歌唱祖国》也是王莘老师突然迸发的灵感。音乐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工具,演奏者们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其他的人。而听者就会不禁的被感染,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歌唱祖国》,国歌等等,这一系列的歌曲无疑不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当时就是这样,人们都是感恩着祖国,干什么都是想歌曲节奏那样的快速,那样的富有激情。但是,这中间也会有像《玫瑰玫瑰我爱你》这样的歌曲,传唱着男女的情爱,虽然这和当时的主流不符。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乐曲内容形式都表达着不同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独一无二的,每首歌有不一样的内容,传唱到每个人的口中又各不相同。这就是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欣赏教材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设备的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

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拓展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并使儿童能有生动、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应该是贴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儿童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即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的音乐作品,来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3.为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来个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最近在课堂外听到的歌曲,并讨论哪些旋律动听优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认同的曲目来欣赏、学唱。这样学生在课外所选择的音乐在课堂上有了及时的反馈,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乐作品的侵入。 在教学时,适当地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的课外歌曲,如低年级的《西游记》《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级的《童年》《歌声与微笑》《爱的奉献》等。这些乐曲小学生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合理地选材,使欣赏教学适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由愉悦式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慢慢达到评价式聆听。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浅谈贝多芬

浅 析 贝 多 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

浅析贝多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最开始去了解贝多芬是高中学播音的时候,那时候又一遍文章叫《月光曲》,讲述的是传说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看文章把月光曲形容的很美的样子,于是便搜来听听,由此,变喜欢上了贝多芬的音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 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 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 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因此在第一乐章中 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 “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小快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 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 ——浅议《黄杨扁担》 对于一位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我总在好奇,流行歌和流行歌手,民族歌和民族歌手,甚至到了最伟大的音乐家类似肖邦或者查理得克莱曼得,那些做音乐的人儿究竟怎样才是称得上好音乐。一直我们凭感觉来判断他们或者自己的歌唱,不会关注其歌唱手法和风格,或者看一场电视的盛大音乐会,也不懂那陶醉得如痴如醉的指挥家为什么要有这样指挥的动作,那指挥的动作在我看来还挺吓人的。 但是,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也经常帮同学们打拍子带领大家一起唱那些经典的民歌,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真正的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国的56个民族中,出现了不少民歌。民间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节庆、娱乐中需要表情达意,随即产生了各种口头创作或即兴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演唱(奏)者的即兴加工,从而产生许多变体与体裁样式,使其巧妙的与本地域文化相适应,它是群体创造的成果。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