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特性

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的危害与处置

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气防工作中我们比较注重的一些内容。讲的如有不到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气防事故的现场急救;典型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与救护。

前言

一、化工事故的高发性与高危害性

目前,世界各国化工产业都在飞速发展,化工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同时火灾、爆炸、中毒等化工事故也在频繁发生,化工史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但同时也是一部化工事故史。2007年全年我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04952起,死亡98340人。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典型性的气防事故来说明:

1、雾都劫难

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因几日无风,大雾笼罩,居民和工厂排放物质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导致许多人中毒,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700多人。2个月之内,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骇人的烟雾事件才没在伦敦再度发生。

2、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无色清亮液体,有强刺激性。属剧毒类。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低浓度引起流泪和咳嗽, 高浓度可引起眼红肿和化学性灼伤。也能破坏鼻粘膜,使嗅觉丧失,上呼吸道粘膜也可致化学损伤。超过50mg/m^3的浓度,可引起皮肤水肿,组织坏死。还可导致化学性肺炎与肺水肿,甚至引起ARDS呼吸困难综合症。未死者常伴继发感染致呼吸窨迫,肺功能受损,日久尚可形成肺纤维化。浓度很高时,也可因支气管痉挛致窒息。此外,尚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加重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除不锈钢、镍、玻璃、陶瓷外其他材料与其接触均有被腐蚀危险。尤其不能使用铁、钢、锌、锡、铜或其合金作为盛装容器。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 胺、水、醇、酸、碱发生反应。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燃烧时释出MIC蒸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氰化氢。高温 (350~540℃)下裂解可形成氰化氢。)泄漏事故,致使2万人死亡,危及人数达50万,其中5万人失明,孕妇大都死胎流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发生动荡,善后处理达5年之久。

这起事故对当地人来说,不亚于一场战争,MIC在泄漏5分钟后,工人就采取了措施,但仍有30万吨跑料,MIC在地面流淌扩散,一个小时内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土地,300多人在睡梦中丧生,惊醒过来的人纷纷逃离,大路上到处是开着车、拉着板车、奔跑的人们,有人在逃离中双目失明,十几个人手拉手跌跌撞撞走着,有人一头倒在地上长眠不醒,路边到处是中毒死者。侥幸活下来的人,也生活质量极其低下,MIC导致肺部纤维化,最后窒息死亡。这起事故对博帕尔人民来说,就是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1999年,绿色和平组织在一份题为《博帕尔的遗产》的报告中说,根据对博帕尔地区泥土的取样分析,它们的污染程度高出正常泥土2万至600万倍。而当地地下水中的四氯化碳的含量比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高出1705倍。长期饮用含有这种致癌物质的地下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据悉,毒气泄漏事故的受害者至今仍有头晕、疲劳、胸闷、眼痛以及呼吸紊乱等症状。

世界著名的新闻照片《博帕尔的灾难》([印]帕布劳·巴塞洛缪摄)获1985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

事故原因:

1)厂址选址错误。建在居住密集区。

2)安全装置失效或关闭。冷却系统因省电而关闭。火炬因检修切除。喷淋系统设计不足。

3)没有预警系统,周围群众对毒物不了解。

联碳公司赔偿4.7亿,人均370~530美元。

3、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急性氯中毒事故,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中毒,经济损失63万元。该起事故是当时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起化工事故。

该工段当时有67只液氯钢瓶,爆炸5只,击穿5只,13只击伤变形,1块1KG碎片飞了830米,1块72.5KG封头飞到85米外的居民院中,将一位老人砸死。事故发生后,厂内人员全部爬到逆风方向的土坡上,无人死亡。死亡者全部为距爆炸区50米范围内居民。

59人中,18人为当场死亡,41人为中毒后陆续死亡。入院后几分钟内死亡7人,1小时后有12人死亡,最后1人为13小时后。事故发生后,化工部副部长亲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后来专家认为之所以造成这么多人死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职业病防治刚起步,缺乏对症治疗手段。

4、中石油川东北气矿“11.23”井喷事故,因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并扩散,造成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65000名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各种经济损失达9200万元的重大事故。

5、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由车祸导致液氯泄露造成28人死亡、350人入院治疗。

二、齐鲁公司的气防工作形势

从目前形势来看,我们所担负的气防安全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据统计,齐鲁公司现有有毒有害物质44种(见表一),涉及H2S、SO2、CL2、NH3、NO等,另外,我公司周围也有大大小小的化工厂几十家,这些工厂无论是在安全管理水平、工艺技术还是职工培训等方面,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一旦泄漏,势必殃及我们,这就更加重了我们的气防安全管理难度和负担。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要面临的也是我们极力要防范的。

三、气防工作的任务

目前的气防工作,我认为应当侧重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防”,一个是“救”。所谓“防”,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事故未发生前,通过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个措施可能是管理措施,也可能是技术措施或是教育培训措施等。二是在事故发生后,通过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例如在气体泄漏后,通过堵漏、稀释等手段,防止扩散或聚集到有害浓度;另外对危险区域的非事故处置人员进行疏散,这些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目前在处置气防事故中常用的举措:防止扩散、疏散群众。

我们现在就将日常气防事故处置中常见的有毒气体进行详述,结合事故案例讲解其物化性质、毒理学特性及在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处置措施。

注: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h)

PC-STEL——短时间内接触容许浓度(15min)

MAC(mg/m3)——最高容许浓度

第一章气防事故的现场急救

中毒事故的发生具有突然性,而事故现场一般来说无医务人员,这样抢救的任务首先就是中毒者本人或与中毒者距离较近的人,其次就是专职的气防急救人员。现场急救主要是依靠现场职工,而这对中毒人员来说极其重要。所以说掌握和懂得一些急救知识,赢得抢救的时机,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现场急救的重要性

人体内最重要的是大脑,虽然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其需氧量可达22%,如果出现缺氧,首当其冲的便是大脑受到损害。心脏停止跳动、血液不流动、氧没法输送,肯定缺氧。

可以看出,在中毒的4—6min内,及时地抢救可以防止大脑因缺血和缺氧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当伤员出现心跳骤停时,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存活率可达40%~50%,超过6分钟抢救存活率仅4%,眼睛受到化学性烧伤,及时用清水清洗可以挽回视力;对于身体因伤出血,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止血,即可避免因失血过多引起生命危险。徜若耽误了这最初的4—6min,绝大多数情况是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即便是尽全力抢救过来了,心照跳,可脑不管用了,哪就是植物人。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即便是最完善的医疗机构,也不能代替“简陋”的现场急救措施所能产生的作用。

第二节急性中毒的处置原则

一、尽快使中毒者脱离毒物的危害。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大量有毒气体泄漏,往往会发生着火爆炸、多人中毒和多人受伤等重大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抢救人员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慌张,迅速组织气防救护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对遇难者进行抢救,尽快将中毒者抢救出来,使其脱离毒物的危害,转送专业救治小组(医院)进行抢救。

二、切断毒源

组织专(兼)职、义务气防员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关闭泄漏管线的控制阀门,切断毒源,以利事故处理,不使事态扩大。

三、划定危险区,疏散人员

当大量毒气泄漏时,特别是没有刺激性的气体,人们闻不到,危险性更大,我们要根据风向、风级做好划定危险区的工作,指派警戒人员,以免他人误入毒区,对危险区内的无关人员尽快地撤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第三节对急性中毒人员的救治原则

急性中毒的病情发展急骤、变化快、抢救治疗必须争分夺秒,措施正确。救治原则主要是阻止毒物继续作用于人体及维持生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止毒物对机体的侵入,消除毒物。包括及时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清除存在胃肠道内、皮肤表面、眼睛等处的毒物。

第二阶段:复苏和稳定生命体征。当毒物侵入机体、产生危及生命的全身性反应时,要迅速缓解威胁生命的中毒反应,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足量氧气,呼吸心搏停止时及时施行心肺复苏术。

第三阶段:及时正确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第四阶段:对症和支持疗法(医院内科治疗)。

第四节急性职业中毒急救的分类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的抢救可分为自救和互救两类。

一、自救

自救的前提是尚未丧失意识时,如果已经中毒倒下了就无从谈起。要想自救,首先得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何危险因素、当时的风向等情况。

1、急性中毒

当出现某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或无力等症状时必须想到可能中毒了,然后立即采取措施:(1)赶紧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如果现场有此设备);

(2)憋住气,赶紧离开现场,向上风方向跑;

(3)大声呼救,边跑边喊等。

2、眼睛中毒

(1)护住眼睛,防止溅入;

(2)如被沾污,立即用清水冲洗。

3、皮肤中毒

(1)立即冲洗,毛发也不例外;

(2)沾污衣、鞋、袜,应立即脱去,然后用水冲洗皮肤。千万别不好意思,否则后果很严重。

二、互救

许多时候人被中毒而无法自救,因为中毒严重,有时眼睛都睁不开了,只能依靠别人救护。

(1)保护自己,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有许多案例,就是因为在施救时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导致事故后果不断扩大,最后酿成惨剧。

A 2007-7-13,武汉某村一家三口在自家腌菜窖中捞腌菜时,先后被硫化氢熏倒夺命,一名运腌菜的司机援手时也深度中毒。这家男主人在捞菜时中毒倒下栽进窖内,其妻忙弯腰拉他,也被熏倒,一旁的母亲急忙冲过来拉儿媳,也跌进窖内。等着拉腌菜的司机忙过来施救,也中毒倒下。后来村民用一把锄头把人勾了上来,三人死亡,司机重伤。

B 2008年2月23日,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新建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在生产准备过程中进行设备清扫时发生一起氮气窒息事故,开始1人窒息晕倒,因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最终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安排对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C 1981年8月1日,辽宁海城市化工厂氯化钡车间违章进罐清扫,造成5人死亡,1人轻伤。该车间在停产期间清理硫氢化钙储罐,1人由人孔进罐清理,2人监护,清理1小时后,发现清理者倒在罐内,2名监护者进入将人救出,但其1名工人又昏在罐内,车间副主任赶到后进入救人,人没救出,自己也昏在罐内,之后,车间书记赶到不听劝阻进入救人,将先前工人救出,书记又倒在罐内。这时厂领导赶到,决定不再进人,但副厂长又擅自进入,将车间书记救出,自己又中毒昏倒。

事故原因一是未办理进容器作业许可证,二是未佩戴防护用品。

(2)要沉着冷静,不要强提硬拖,搬运不当,脊背损伤,可能损害更大;

(3)将中毒者移出毒区,仔细检查,分清轻重,科学合理处置;

(4)要尽快、正确,不管什么条件,抢时间,尽快送医院。

第五节急性中毒现场的急救方法

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是迅速而巧妙地将受害者救出毒区,防止有害物质继续发生不良作用,同时对脱离险境的伤者进行紧急救护,保护其生命安全,减轻其痛苦。急救的目的就是用人工的方法立即重新建立患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全身各器官的氧供应,尽快的使心跳和呼吸恢复,最终使患者神志清醒,恢复劳动能力。

由于中毒的情况不同,因而急救方法也有所区别,但必须坚持“立即、就地、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急救原则,将中毒人员移离中毒环境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保持呼吸畅通,对各种情形的伤者在脱离危险区域后,采用相应的措施:

1、解除中毒者的呼吸障碍(如领带、领扣、腰带、胸罩等),让其呼吸畅通。

2、对皮肤接触性中毒和被化学性烧伤的伤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但需注意保暖),用清水反复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对眼睛中毒的伤者,立即翻开上下眼皮用洁净的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对呼吸道有异物阻塞的伤者,运用腹部冲击法使异物排出。

5、对轻度吸入性中毒者,使其脱离有毒场所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休息与保暖。

6、对中度中毒已昏迷、面部有青紫的缺氧现象的伤者,采取人工呼吸或苏生器强制供氧的方法进行供氧。

7、对呼吸中止与心脏停跳等危重中毒者,立即将其摆躺成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

放于躯干两侧,躺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床板或担架上,进行人工呼吸、现场心肺复苏术或利用苏生器强制供氧法进行抢救。

8、对受到外伤的伤者要给予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9、对同时出现烧伤的伤者,利用冷水冲洗、冷敷或浸泡,降低皮肤温度,用干净纱布或被单覆盖和包裹创面。

第二章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蒸气)的危害与救护

第一节硫化氢

一、概述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接触硫化氢的职业有70多种。主要的有:石油钻探、开采、炼制;染料工业生产硫黑、硫蓝、硫棕;化纤工业中粘胶纤维纺丝;化学工业中硫酸、二硫化碳、硫化铵、硫化钠、对硫磷、磺胺类的生产;有色冶金中用于沉淀分离提纯;金属矿坑和巷道空气中因含硫矿石释出生成的硫化氢;煤制气,橡胶硫化,造纸、制糖、鞣革、亚麻浸渍、食品加工等产生的硫化氢;市政工人从事污水处理、疏通下水管道、窖井,清除污泥、粪坑等作业,都曾有硫化氢中毒事故的报道。中国危规号:(危规编号是《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中规定的危险货物编号,简称危规号。)

硫化氢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可溶入水,易溶入甲醇、乙醇类、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硫化氢主要存在于我公司以下部位:

炼油厂:硫磺装置、一净化、二净化污水场、污油罐区;

烯烃厂:裂解装置、动力车间中和池;

二化肥:甲醇装置

储运厂:装卸车间装卸站台、泵房等

疏散距离:少量泄漏:紧急隔离30米,下风向疏散距离白天0.2公里,夜间0.3公里

大量泄漏: 215 1.4 4.3

少量:小包装(小于200L)泄漏或大包装少量泄漏

大量:大包装(大于200L)泄漏或几个小包装同时泄漏。

以上数据国内并无标准,来自美、加、墨联合编制的ERG2000(2000年版北美洲紧急应变指南)。这些数据运用最新的释放速率和扩散模型;美运输部有害物质事故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统计数据;美、加、墨三国120多个地方5年的每小时气象学观察资料;各种化学物质毒理学接触数据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紧急隔离带是以紧急隔离距离为半径的圈,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下风向疏散距离指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范围,即该范围内的居民处于有害接触的危险之中,可采取撤离、密闭住所窗户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讯畅通以听从指挥。由于夜间气象条件对毒气云的混合作用要比白天来提小,毒气云不易散开,因而下风向疏散距离要比白天的远。夜间和白天以太阳升起和降落为准。

其物化参数如表二所示:

二、毒理学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低浓度对眼及呼吸道黏膜有明显刺激作用,高浓度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先兴奋后抑制,也可通过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直接麻痹呼吸,造成闪电式死亡。进入组织细胞的硫化氢,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组织细胞内窒息缺氧,损伤组织器官,对缺氧耐受力最差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先受到毒害。

其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快。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息,是主要的发病机理。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 mg/m3。其中毒效应如表三所示:

注:1 mg/m=0.7ppm

三、中毒临床

硫化氢中毒所所致临床症状不同,决定于吸入硫化氢的浓度和时间。

1.刺激反应。有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咽喉部烧灼感等症状,脱离接触很快恢复。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眼刺痛、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混浊等急性角膜结膜炎表现;有咳嗽、胸闷、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纹理增强等急性支气管周围炎表现;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脱离接触,数日内症状即消失。

3.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在300 mg/m3以上,除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外,尚有一般神经中毒症状和共济失调。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有咳嗽、胸闷、肺部闻及干、湿罗音,X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模糊,有广泛的网状阴影或散在细粒状的阴影,肺野透亮度降低或出现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显示间质性肺水肿或支气管肺炎。面对光源时,眼周围有彩色环,这是角膜水肿的征兆。

4.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常大于700 mg/m3,发病急,进展快,突出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昏迷、肺泡性肺水肿、心肌炎、呼吸循环衰竭或猝死。严重中毒脱险后.可残留后遗症,包括神经衰弱症、前庭功能障碍、椎体外系统损害、中毒性肾损害、精神障碍、瘫痪及心血管病变等,甚至有个别引起心肌梗死的报道。

在现场立即陷入昏迷的病人应与一氧化碳、氰化物、芳香烴类急性中毒及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相鉴别。了解病史及接触史,就不易误诊。绝大多数患者的肺水肿和心肌损害出现在24h内,但少数患者可在昏迷好转后发生,甚至一周后方出现“迟发性”肺水肿及心肌损害。所以对急性中毒者要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四、急救

1、急救人员必须穿全封闭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中毒者迅速移至通风处,解开衣扣,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呼吸新鲜空气。有条件的给予吸氧治疗,并注意保暖。

2、对昏迷不醒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转送有高压舱或光子、量子治疗的医院,以加速昏迷的复苏和防治脑水种。

3、眼部有刺激症状者,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皮肤接触时,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4、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迅速送医院治疗。在施行人工呼吸时施行者应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五、中毒预防

1.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应用硫化氢检测仪监测硫化氢浓度,或用浸有2%醋酸铅的湿试纸暴露于作业场所30秒钟,如试纸变为棕色至黑色,则严禁入场作业。

2.进入高浓度硫化氢场所,应有人在危险区外监护,作业工人应佩戴隔绝式防护面具,身上绑好救护带。

3.发现有人晕倒在现场,切忌无防护入场救护,应佩戴防毒面具。

4.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生产场所,安装自动报警仪。

5.接触硫化氢工人加强中毒预防及急救培训。

6.生产过程密闭化,加强通风排毒。

7.眼、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职业禁忌证。

六、案例分析

1、2003年4月7日下午,乌鲁木齐市排水管理处的4名工人,在没有带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行窨井井下疏通作业,导致硫化氢中毒。造成三人死亡。

2、2004年6月,盘锦因私倒费料,造成硫化氢泄漏,中毒人数达120人。中毒事件发生在21日20时30分,是因一运输车私自将车上的10吨工业废氨液,排放进了化工厂的污油坑中。暴露在空气中的废氨液,在污油坑中产生出了的大量硫化氢气体,致使附近村民硫化氢中毒。

3、2006年6月,上海三名环卫工人在清理污水泵站井道时,发生中毒,三人死亡。

4、2008年1月10日,重庆特斯拉化学原料有限公司租用的攀渝集团钛业股份公司八号仓库发生混合性气体中毒事故,事故原因为高浓度二氧化碳伴有少量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所致,造成5人死亡,1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周慕冰批示:全力抢救中毒人员;加强现场安全控制,不得发生新事故;全力做好稳定和死者家属安抚工作;立即成立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

巴南区政府区长段成刚等当地相关领导立即赶到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全力抢救伤员,并成立六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抢救、现场处置及事故调查、善后处置、安全保障、宣传接待、后勤服务等工作。

5、中石油川东北气矿“12.23“井喷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2003年12月23日晚,位于重庆市开县境内的罗家16H天然气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并扩散,造成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65000名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各种经济损失达6432.3万元的重大事故。

罗家16H天然气井于2003年5月23日开始钻探,天然气各组分为:甲烷占82.14%,硫化氢占9.02%,二氧化碳占6.7%,属高含硫化氢气井。

事故原因分析:

1、点火延迟;

目前国际上对于井喷失控的含硫化氢油气井,都将点火做为应急抢险的重要手段,硫化氢是剧毒气体,通过点火,转变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虽然也有毒性,但通过实验发现,由于燃烧时产生大量热量,可使气体在热浮力作用下,向远离地面方向移动,从而减少在地面的聚集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后来有人对12.23事故硫化氢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为:

15分钟点火,硫化氢最大影响距离为293米,影响302人,死亡9人;

1H点火,硫化氢最大影响距离为949米,影响983人,死亡171人;

18H点火,硫化氢最大影响距离为1430米,影响4250人,死亡243人。

从以上数据看出,15分钟内点火,可以极大地避免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

而实际情况是井喷13小时后,接到点火指示,但由于没有相关的点火操作规范、点火手段、点火装置、点火人员等,直到18个小时后才点火成功。

2、疏散缓慢:

1)应急能力不足;

事故发生后,疏散缓慢,这反映出企业和政府之间缺乏协同作战的应急预案,以至在事故发生后,在疏散方式、疏散范围、疏散方向、疏散工具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影响了疏散速度。

另一方面,专业救援人员行动滞后,井喷发生后5小时,开县组织了第一只搜救队伍,11个半小时后,由川东钻探公司派出的第一批抢险人员才到达现场,当然这与当地的交通有关,但也暴露了专业抢险队伍的应急能力不足。

2)宣传教育不足;

做为高危企业,有义务向周边居民普及安全防范常识,使他们在事故发生后有能力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主动迅速撤离。但是钻井队并没有履行这一义务,导致当地群众对硫化氢的毒性不了解,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在离井口不足50米处有人居住,300米处有大量居民,当然这同时也反映出井场选址错误,搬迁工作不到位;二是部分居民在疏散后,又返回家中,其中晓阳村就有近40人返还,这些人无一生还。

3、装备缺乏;

一是疏散报警装备缺乏,事故发生后,只能靠挨家挨户喊组织撤离,事后有人说,如果当时有个高音喇叭,也不会造成这么多人死亡。

二是侦检设备缺乏。罗家16H钻井队没有硫化氢检测仪,钻井队的上级单位钻井二公司也没有,只有二公司的上级单位川东钻探公司才有,而等硫化氢检测仪到达现场,已经是井喷11小时26分钟后了。

三是点为装置缺乏。井喷13小时16分钟后,发出点火指令,但由于规范缺乏、工具缺乏、人员缺乏、技术缺乏,第一次魔术弹点火失败,第二次用用礼花点火成功,离井喷已经过去了18个小时。

四是救援装置缺乏。由于缺乏进入有毒作业现场必备的空气呼吸器,以至于在事故发生后,虽然有救援人员到来,却不能实施大规模的搜救,直到井喷25小时18分钟后,个人防护装备充足后,才组织了102个搜救小组,开展了大范围的彻底搜救。

第二节氯气

一、概述

氯气(CL2)在室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液-34.6℃,固-101℃)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其本身不燃,但能助燃。气态比空气重约2.5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400倍。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和易溶于碱液,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IO)和盐酸,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次氯酸盐。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与绝大多数有机物均能发生激烈反应,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如果在钢瓶等装氯容器中混入有机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引起激烈反应而导致爆炸。

氯气主要分布在以下部位:

氯碱厂电化车间、烧碱装置、氯乙烯装置;

供排水厂供一车间、水质净化车间污水处理装置以及各厂的循环水装置等。

氯作为强氧化剂,可以和大多数金属反应,可以和许多非金属反应,如

2Fe+3Cl2=2FeCl3

Cu+Cl2=CuCl2

H2+Cl2=2HCl(氢气在氯气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同时存在受光照爆炸)2P+3Cl2=2PCl3(无色液体)

2P+5Cl2=2PCl5(白色固体)

Cl2+H2O=HCl+HClO

(次氯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杀死水中的细菌,也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在光照下易分解放出氧气。)2HClO=O2 + 2HCl (光照分解)

氯气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氯中国危规号:23002(危规编号是《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中规定的危险货物编号,简称危规号。)

疏散距离:少量泄漏:紧急隔离30米,白天0.3公里,夜间1.1公里

大量泄漏:紧急隔离275米,白天2.7公里,夜间6.8公里

氯的物化性质

二、毒理学

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3; 90mg/m3,可致剧咳;120~180mg/m3, 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0mg/m3时, 可造成致命损害;3000mg/m3时, 危及生命; 高达30000mg/m3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中毒机理: 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 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 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氯气对人的急性毒性与空气中氯浓度有关,其剂量和效应的关系见下表

1mg/m3=0.32ppm

三、中毒临床

氯气中毒表现形式很多,轻度中毒有流泪、咽部疼痛、鼻烧灼感等刺激症状,继之有呛咳、胸闷、气短、咯痰、恶心等不适。检查见眼、鼻及咽有轻度充血。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多以下肺野为著,经治疗数天后症状消失。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尚有头痛、胸痛、阵发性干咳伴胸骨后疼痛及(或)声音嘶哑。经治疗症状逐步好转,10 日左右痊愈。

严重中毒则会导致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部有紧束压迫感,躁动不安,呼吸困难,明显发绀,甚至出现昏迷、休克,或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心肌损害等并发症。据有关资料,氯气被人吸入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人吸入浓度为每立方米2.5毫克的氯气时,就会死亡。

氯气还会产生并发症,主要有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对眼睛也有较大损害,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对皮肤损害的损害也不可忽视,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

四、急救

1、急救人员必须穿全封闭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中毒者迅速移至通风处,解开衣扣,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呼吸新鲜空气。有条件的给予吸氧治疗,并注意保暖。

2、对昏迷不醒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转送有高压舱或光子、量子治疗的医院,以加速昏迷的复苏和防治脑水种。

3、眼部有刺激症状者,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皮肤接触时,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进行处理,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4、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迅速送医院治疗。在施行人工呼吸时施行者应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五、中毒预防

氯气的危害也应该是可以预防的。国内外因氯气引起的中毒事件主要都是由于以下原因:违章操作;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氯气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节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人为破坏。以上任何环节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引起重大事故。反之,若能严格按规定办事,正规操作,定期检修,按时更新设备零件,不隐瞒事故隐患,氯气中毒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进入可疑作业场所前,检测氯气浓度。

2.进入高浓度氯气场所,作业工人应佩戴隔绝式防护面具,着防化服。

3.发现有人晕倒在现场,切忌无防护入场救护。

4.可能发生氯气泄漏的生产场所,安装自动报警仪。

5.接触氯气工人加强中毒预防及急救培训。

6.生产过程密闭化,加强通风排毒。

六、案例分析

1、重庆市天元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2004年4月16日凌晨,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2号氯冷凝器发生异常现象,

工厂在处置过程中造成排污罐发生爆炸,此次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罐区100m范围内部分建筑物被损坏,15万附近居民被疏散。

(九名死亡失踪人员多为正在现场的天原化工总厂领导干部。胡言禄(重庆天晶化工有限公司--天原化工总厂子公司总经理)、冉正碧(天原化工总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忠惠(天原化工总厂副厂长)、任开强(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长)、张先银(天原化工总厂安全环保处处长)、康泽润(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工段长)、李万明(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工段长)、古维子(天原化工总厂工人)、陈邵明(天原化工总厂安全环保处干部)。)

该厂占地42万平方米,职工1800人,距厂500米范围内有居民5万人,1000米范围内有居民10万人。年产烧碱6万吨,液氯1.8万吨,盐酸3.2万吨,四氯化碳0.5万吨。液氯正常储量80吨,最大储量96吨,超出10吨、25吨的临界值,属重大危险源。

液氯生产流程为:

工业盐水(电解)——氯气、氢气(冷凝液化)——液氯——储罐(气化加压)——罐装出厂。

事故过程为:15日17时45分,开启2号氯气冷凝器进行生产,19时,发现液化过程出现异常,21时判定2号冷凝器穿孔,21时20分,冷冻系统停车,断开2号,处理残余氯气,将氯气排往排污罐,16日0时48分,排污罐爆炸。16日17时57分5号储罐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为:2号冷凝器穿孔,冷凝盐水进入氯输入管道,氯与盐水中的氮反应生成三氯化氮,进入液氯储罐。16日17时50分,现场处置人员擅自启动事故泵抽取液氯,导致罐内氯气与三氯化氮失衡,三氯化氮随氯气进入水封池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传入罐内,引起5号罐爆炸。

抢险过程:

1、快速出动,成立指挥部,明确任务分工,组织人员疏散。

16日7时25分,消防救援力量到达现场,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侦检:50米内为2——10ppm,判断泄漏量不大;

2)划定警戒区域:150米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3)检查登记:对进入危险区员进行防火、防静电、个人防护的检查登记。

4)稀释:布置4支水枪对泄漏点及车间外围进行稀释。

7时40分,有关领导到达,成立消防救援指挥部,工作进行调整:

1)将警戒区域扩大到1000米,做好居民疏散准备;

2)严防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对已入人员登记;

3)调集相关部门参于抢险;

4)将1000米范围内出入口进行封堵,控制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5)请专家组尽快提出处置方案,消防予以配合;

6)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置,严防中毒和爆炸事故发生;

7)现场前沿设2辆重型水罐车,水罐中加入10%的碱液,增设4支水幕水枪,中和稀释氯气;

8)组织2个突击队,每队由5人组成,做好紧急情况的战斗准备;

9)调集足够空呼器和其他器材装备到现场。

2、掩护输转,严防毒气泄漏、扩散。

专家组通过论证,决定将事故储罐的液氯通过4根导管自然输转至碱水池中和,在输转同时,剥开储罐保温层,向储罐淋水,出4支水枪掩护,防止扩散。17时50分,由于违规启动事故泵,造成储罐爆炸,大量氯气泄漏,当场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

3、爆炸后紧急抢救伤员,全力阻止氯气扩散。

爆炸发生后,上空形成一个高30米、直径70米的黄色氯气雾团,现场人员外撤。消防人员进入事故核心区,用高压水幕水枪和喷雾水枪对氯气雾团进行封堵、稀释、中和。侦察小组进行现场侦察、救护伤员,突击队员搜寻遇难者。

4、重点监护,严防再爆。

爆炸发生后,持续用6支水枪稀释、中和,不定时侦检。直至18日上午11时。

5、实施引爆,排除危险源。

18日上午,指挥部决定采用枪击方式引爆仍有5吨液氯的蒸发器,并布署如下任务:成立由53人组成的突击队,负责引爆时可能伤亡人员的救护工作;设立消防前沿侦察哨,负责侦检工作;布置喷雾水枪和水幕水枪,负责封堵稀释氯气,防止扩散。

现场所有人员撤至1500米外待命,18日12时30分,引爆开始,先后采用枪击、平射炮炮击、坦克炮炮击和炸药爆破的方式引爆,于17时30分引爆成功。19时,解除警戒。

6、监护现场,清理余毒。

警戒解除后,2辆水罐车继续监护,18日晚至19日清晨的23时、1时、3时、5时、7时40分,分别发生5次爆炸。中午12时,向容器内灌入碱溶液,进行中和。然后用载重汽车强行拉断容器底座管,排空物料。19日17时16分,彻底清理完毕,监护至20日11时,指挥部下达救援结束。

抢险救援过程列表为:

原因分析:

1)选址错误。厂址选在人烟稠密区,1公里范围内有居民。5公里范围内有10万居民。

2)工艺处置错误,对三氯化氮性质不了解。

三氯化氮在常温下是黄色的油状液体,熔点-40℃,沸点71℃(液氯沸点为-34℃),相对密度1.65,当体积比含量达到5-6%,在90℃时能自燃爆炸。纯的三氯化氮当加热到沸点以上或与橡胶、油类等有机物接触或被撞击时可发生爆炸,并分解为cl2和N2,遇水分解为氨和次氯酸。如果在光照或碰撞的影响下,更易促使其爆炸,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爆炸时温度可达2128℃及5316个大气压。在大气中爆炸温度也可到1698℃。由于它的沸点高,容易从液氯中分离,因而也容易积聚和浓缩,所以,当氯气中有三氯化氮存在时,液氯生产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三氯化氮的生成主要是铵离子进入了电解装置,与氯气反应后生成。在电解过程中,当溶液pH值小于5时,会产生三氯化氮,反应式为:NH3+3HOCl→ NCl3+3H20

另外,氯气在冷却过程中与含有铵的水接触也有可能生成三氯化氮。

NH4Cl+3Cl2=NCl3+4HCl

在电解槽阳极液pH为2~4的条件下,将产生NCl3。NCl3是一种极易爆炸的物质。NCl3大部分存留于未蒸发的液氯残液中。当汽化器内液氯总量随着汽化越来越少时,积留在其中的NCl3含量就越来越高,超过5%时即有爆炸的危险。引起爆炸的操作有:启、闭阀门,敲击,撞击,液体冲击(泵抽),用水蒸气汽化,明火高温等。爆炸的范围可小至积聚在阀门底部小量NCl3,在操作阀门时爆炸。爆炸产生的能量与NCl3积聚的浓度或量有关,最小引起无损害爆鸣。传统的液氯充装是由汽化器来完成的,由于液氯压力有限,只能采用(规定45℃热水)汽化液氯提高压力,然后充装液氯钢瓶。当汽化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NCl3爆炸温度可达2128℃,压力可达536MPa(在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所以,即使液氯中只有微量的三氯化氮,如不注意汽化温度(采用水蒸气或明火加热)和蒸发量,就会存在重大隐患。

2、“3·29”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

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M+300M处,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由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泄漏化学品不明,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现场专家到20时45分才确认现场毒气为泄漏的液氯挥发所致,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村民重大伤亡。事故造成28人死亡,350人中毒入院,一万余人紧急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901万元。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 `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word精品

主讲人:李谦 有毒有害气体 认识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由有毒气体及可燃气体两部分构成。 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气体+ 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针对人体作用的分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两大类 刺激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氯气:CL2 光气:COCL2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 及NO2 甲醛:CH2O 氨气:NH3 臭氧:O3 等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气体腐蚀人体。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位有关。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一般来说,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气CL2、氨气NH3、二氧化硫S02等对眼睛和上呼吸道 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现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 水溶性较小的化学物,如光气C0CL2 、二氧化氮N02 等,对下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较明显。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造成的病变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本身的性质外,最重要的是与接触化学物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 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 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人体的慢性损伤,俗称职业病

氯气CL2 氯气(CL2)气态的氯气: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 化学式:CL2 , 35.5 X 2 = 71,密度大于空气 当氯气泄露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 氯气中毒机理 氯气,剧毒 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氯气中毒,起病及病情变化较为迅速。 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个别出现哮喘发作,肺部有哮喘音。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 并发症: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眼损害: 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 皮肤损害: 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氯气的致死量 1000 PPM 的氯气,可造成人的死亡! 尸体解剖可见胃部及肺部严重糜烂!氯气的国家标准国家明令规定:低限警报值= 0.5 PPM 高限警报值= 1 PPM TWA 值= 0.5 PPM STEL 值= 1 PPM 光气COCL2 光气COCL2 光气,也叫氧氯化碳、碳酰氯、氯代甲酰氯。具有青苹果气味,剧毒!长期接触微量光气,会导致人体发胖气态的光气通常无色或略带黄色,工业品通常为已液化的淡黄色液体,以液态存放。 化学式:C0CL2 , 12 + 16 + 35.5 X 2 = 99, 密度大于空气 当光气泄漏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光气的中毒机理 光气通过人体呼吸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光气为酰卤类化合物,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与肺组织蛋白中的氨基、羟基等重要功能基团发生酰化反应,引起肺酶系统的广泛抑制,从而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及其功能,使肺气-血屏障受损,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肺泡表面严重受损,肺泡萎陷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吸入中毒时,先出现短暂的呼吸变慢,继之呼吸浅而快。在出现早期肺水肿后,由于肺泡呼吸表面积减少,肺

机器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方案

机械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毒有害气体监 测系统方案 一、概述 在我国,石油、化工、煤炭、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等行业有

毒气体泄漏时有发生,这些灾难发生之前的预防与发生后,现场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为降低现场探测时对检测人员的伤害,并实现对事故现场的远程监控,深圳市圣凯安科技专门设计了基于机器人上用的有毒有害可燃气体传感器(SKA/NE-7)。SKA/NE-7可以在机械人在移动中实时传输实地检测的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且机器人可以搭载高清相机实时视频画面检测,通过无线传输功能,能够将现场的数据实时传送给指挥中心。 在我国,石油、化工、煤炭、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等行业有毒气体泄漏时有发生,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这些灾难发生后,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救援工作往往很难开展,也给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代替救援队员深入到危险区域并探测现场有用信息的监测机器人。目前工业应用领域的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大多是固定式或便携式的。使用固定式检测仪器,只能在安装点及其附近进行数据测量,检测范围小,局限性大;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仍需人员手持到现场进行操作。在石油、化工、煤炭、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等行业,生产车间在发生气体泄漏后,现场环境变得高危,不宜人员进入,而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又依赖于及时、准确的事故现场数据。还有一些本身就需在高危环境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编号:AQ-JS-0221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 防 Harm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poisonous and harmful gases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 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 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 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 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 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 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 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 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

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措施方案

YEGS二期输水工程KS段VI标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措施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YEGS二期输水工程KS段VI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目的 (1) 1.3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1) 3.监测检测 (2) 3.1监测 (2) 3.2检测 (2) 3.2.1检测准备 (2) 3.2.2检测标准 (3) 3.2.3检测要求 (4) 3.2.2 检测安全技术措施 (4) 4.安全防护 (5) 4.1救护监护 (5) 4.2个体防护 (5) 5. 实施程序 (6) 5.1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6) 5.2学习和培训 (7) 6. 购置设备设施 (7)

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防护措施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4-2015);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3)《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开挖施工规范》(SL378-2007); (4)《喀VI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年版)。 1.2编制目的 (1)通过对隧洞内作业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防止在隧洞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洞安全施工。 1.3编制原则 1.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路线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2.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流水化和标准化作业。 3.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做到事先控制,杜绝质量事故,确保优质工程。 4.增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工程概况 KS隧洞线穿越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奇台县。沿线有G216国道及S324、S228、S332省道位于工程区内。KS段VI标位于富蕴县境内。施工期已有进场道路连接至现有公路,对外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本合同主体工程项目为施工图纸所示的19.87km主洞段(包括TBM开挖洞段和钻爆法开挖洞段),具体划分如下:

受限空间作业气体中毒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受限空间作业气体中毒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组织单位:公司安全科 二、主办单位:熔炼车间 三、演练地点:硫酸车间转化器旁烟道出口 四、演练时间:2015年12月20日 五、演练内容: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六、演练程序: 1、领导讲话、学习受限空间作业基本防护知识 2、事故演练 3、演练总结 七、责任人员安排: 1、指挥员(组长):钟云 副组长:李文富李文山 2、救援器材领取、发放各1人:(张文兴) 3、伤员抢救、救护人员2人;(车阳则、马路山) 4、负责疏散、警戒人员2人;(孙兵、马文兴) 5、监护人员1人;(罗正东) 6、伤员1人(陈上山) 八、救援器材: 1、便携式检测仪1台; 2、防毒面具2个;

3、警戒带1 卷 4、“应急救援”袖标6个, 九、演练过程 以公司受限空间工亡事故为假想事故现场。 1、一名人员在烟道内因不明原因倒地被发现(现场),监护人员凭经验初步判断作业区域存在有毒气体或缺氧,不敢贸然进入,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 报告人:“***,现场有人受伤,可能就是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内部原因不明不敢贸然进入,快来处理。” 项目负责人:“不能冒险进入,保证自身安全,现场监护,等人到来。” 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申请提供防毒、隔离防护器具并迅速赶至事故地点,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布置警戒任务,了解事故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初期救援(包括现场安装大功率通风设备)。同时,向公司领导、安环科报告(讲清事故地点、人员伤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及初期救援等情况) 项目负责人:“安全科,***施工现场发生人员中毒,受伤人员在***烟道内,解救需用隔离式长管呼吸器,快安排人员送来,具体情况稍后汇报。” “*、*、*、*您们4个人疏散闲杂人员,周边拉上警戒带。***去工具房领取轴流风机按上。” 3、安环科接到报告后,立即根据现场要求安排人员领取并运送防护器具,迅速成立应急救援小组领取相应器材赶赴现场,同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事故指挥部并简介事故概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由组长安排通知相应的医疗、消防及监察、管理部门。(安环科接到报告后的组织安排、通知、汇报、联系等工作均作为假想,现场不再实施) 4、救援过程: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 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 职责 (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 一般规定 (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施工生产单位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5. 职业病管理

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救援演练总结

香山矿有毒有害气体应急演练 总结报告 根据“应急预案演练”活动的要求,我矿在2010年7月25日举行了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救援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一、演练目的 通过演练使人员掌握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检验人员自救互救能力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二、演练策划 1、演练项目: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救援演练。 2、演练负责人:段子晔、麻新堂 3、组织单位:通风科、安检科、通风队。 4、演练方式、地点:桌面、通风科。 5、演练时间:2010年7月25日8:00——9:00。 6、事故地点:己16-17-22120采面(假设) 7、参演人员:相关人员 8、模拟人员:通风科1人,在现场模拟向调度室汇报 9、控制人员:安监科2人,分别在己组上平台、己16-17-22120风巷电话旁对清点人数,撤离出来的时间进行有效监控;调度室1人,在调度室协助记录和记时。 10、评价人员: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三、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救援演练过程 2010年7月25日8:00通风科安学民汇报(模拟):己16-17-22120采面上隅角有一氧化碳涌出。接汇报后,矿调度员高建庄用电话依次通知:矿总值班麻新堂(总工)、矿长段子晔、安全矿长雷伍洲;香山矿职工医院王欣。8:10矿总值班麻新堂,矿长段子晔、安全矿长雷伍洲依次到。矿总值班麻新堂听取调度员报告,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在调度室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随后命令:通知井下把各采区人员撤到-250水平;己组上平台挂好人车,准备运送人员。8:12依次通知:己16-17-22120采面跟班技术员李永豪。 08:27预备队李永豪汇报:人全部撤到己组上平台。 08:30总指挥麻新堂命令:组建救援小分队。 08:32安全科李玉玲汇报:本矿救护队员2人正在下井。 08:50救护队员徐军献汇报:己16-17-22120采面所有人员已全部撤出。 08:55机修厂汇报:预备队10人全部升井。 08:57救援指挥部向公司调度汇报:井下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09:00救援指挥部宣布结束救援演练。 四、演练成功的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督导实战 公司领导对这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救援演练,高度重视。公司领导坐镇救援指挥部,观察演练情况,亲临督导实战,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有毒有害气体 标准值..

主讲人:李谦 ?有毒有害气体 认识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由有毒气体及可燃气体两部分构成。 ?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气体+ 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针对人体作用的分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两大类 ?刺激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氯气:CL2 ?光气:COCL2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及NO2 ?甲醛:CH2O ?氨气:NH3 ?臭氧:O3 等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气体腐蚀人体。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位有关。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一般来说,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气CL2、氨气NH3、二氧化硫SO2等对眼睛和上呼吸道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现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 ?水溶性较小的化学物,如光气COCL2、二氧化氮NO2等,对下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较明显。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造成的病变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本身的性质外,最重要的是与接触化学物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 ?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 ?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人体的慢性损伤,俗称职业病

?氯气CL2 氯气(CL2) ?气态的氯气: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 ?化学式:CL2,35.5 ×2 = 71,密度大于空气 ?当氯气泄露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 氯气中毒机理 ?氯气,剧毒 ?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影响 ?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氯气中毒,起病及病情变化较为迅速。 ?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个别出现哮喘发作,肺部有哮喘音。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并发症: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眼损害: 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 ?皮肤损害: 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 氯气的致死量 ?1000 PPM的氯气, 可造成人的死亡! 尸体解剖可见胃部 及肺部严重糜烂! 氯气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 0.5 PPM 高限警报值= 1 PPM TW A值= 0.5 PPM STEL值= 1 PPM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一、生产粉尘日常监测 (一)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二)呼吸性粉尘: 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2.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 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四)每次测尘结果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并将测定结果上报区技术主管审阅,区技术主管对粉尘浓度超过规定的地点,及时采取降尘措施,进行处理。 (五)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表《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六)测定粉尘浓度时,均应把测尘点布置在尘源的回风侧,粉尘扩散较为均匀的人工呼吸带内。对于井上、下不同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二、有毒有害气体及温度、湿度的日常监测 (一)每月根据矿井生产部署的工作安排,由通风区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编制矿井瓦斯检查计划,内容包括瓦斯检查地点、检查次数、巡回检查路线、巡回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的安排等,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二)瓦检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煤矿实践经验,掌握一定的通风瓦斯知识和技能,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要定期培训,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三)瓦检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同时备有长度大于1.5米的胶管、温度计等。矿长、总工程师、采掘与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放炮员、流动电钳工、班长、安全监测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四)瓦检员必须严格按瓦斯检查计划的要求执行。每次检查的结果必须认真准确地记入瓦斯检查手册和瓦检牌板上,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检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业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瓦检员不得空班、漏检、少检、假检、脱岗、睡岗,并做到井下记录牌板、检查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 (六)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井下手对手交接班制度。 (七)瓦检员必须同时检查一氧化碳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变化情况。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生产场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以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公司财产不受损失,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罐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等各类气体浓度检测及固定式报警仪的使用、维护保养、校验及管理。3职责 3.1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制定,各部门严格依照本制度执行。 3.2安全环保部负责使用移动式检测仪对甲醇罐内、甲醚罐区可燃气体检测。 3.3仪控部负责现场固定式检测报警装置的建档、校验、检查和维护保养等。 3.4各使用部门负责区域范围内现场固定式监测报警装置的监督管理。 3.5各部门的移动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器,由安全环保部登记建档,各使用单位自行维护保养。 3.6质检部负责对各部门所送气样按要求分析,并及时反馈结果。 3.7甲醇罐所在单位负责定期对罐内介质取样、送检,并将检测结果报安全环保部存档。 4规定要求 4.1罐区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4.1.1甲醇罐区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1)甲醇罐区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采用移动式检测仪自动检测和采样人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安全环保部负责用检测仪自动检测,质检部负责对各部门所送气样按要求分析,特殊情况可由车间进行检测。 (2)罐区可燃气浓度检测频率为:4月-10月为每周二

取样分析、检测1次, 11月-3月为每月中旬1取样分析、检测次。雷雨天气时应增加检测次数。 (3)检测结果超标时,安全环保部应及时与储罐所在单位联系,所在单位应及时查找原因、与制氮机组联系、对充氮阀进行调整,做好充氮保护等安全措施。 4.1.2甲醚罐区可燃气体浓度监测。甲醚罐区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环保部对甲醚罐可燃气浓度每半月进行一次检测,检测结果超标时,及时与灌装车间联系,灌装车间查找原因,并及时做好对泄漏的阀门进行更换等措施。 4.1.3安全环保部需要对罐区可燃气取样分析时,质检部负责分析并及时反馈结果。 4.2生产现场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维护与管理 4.2.1仪控部负责生产现场固定式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校验、维护工作。 (1)报警仪的定期检定按照《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要求执行。 (2)仪控部应对生产场所各检测报警仪定期校验,校验周期为每季度进行1次,将校验结果记录存档,并报安全环保部备案。 (3)校验所用标准气体、校验仪器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要求,校验人员应取得计量检定员证书。 (4)仪控部人员应每天对各岗位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查,发现报警仪不能正常工作时,应立即进行维修处理。对暂时不能处理的,应说明原因,将具体情况告知所在生产部室、安全环保部。 (5)仪控部应根据检测报警仪使用情况及时提出报警仪的更新计划、拆除、停用意见等,报安全环保部。 (6)仪控部应指定专人负责检测报警仪的校验、维护工作,检查报警仪运行的技术性能状态,健全档案资料。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案例及现场抢救常识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案例及现场抢救 常识 一、案例 1、20xx年12月9日23点30分,榆次华润雪花啤酒(山西)有限公司因厌氧废水处理装置调配罐破裂,造成外泄,废水中大量的有毒有害及窒息性气体,致使现场一名调试人员中毒,其它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设施情况下,进入现场施救,最终导致三人死亡,一人中毒的严重后果。 2、20xx年5月1日,我市XX县段纯镇XX硫磺厂,一人在封闭硫磺出口时,因硫化氢中毒,其它四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相继进入现场施救,最终造成5人死亡。 3、20xx年10月,我市XX厂调试冲天炉尾气除尘系统。在施工单位在未完工、该厂生产车间未与施工单位协调的情况下,对冲天炉点火,使冲天炉尾气从除尘器底部外泄(尾气中含有大量CO有毒气体),一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设施情况下,进行堵漏时中毒,另一人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设施情况下,进入现场抢救,结果造成二人死亡。 上述案例沉痛教训: 1、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设置与其相应的防护设施。 2、有毒有害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熟悉本岗位有毒有害物质理化特性,树立安全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3、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才能进入现场。 4、监护: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作业,必须有可靠的监护。

二、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现场急救应知应会常识 我市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较多,在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存在大量煤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二硫化碳、苯、硫化氢、氯气、甲醇等有毒有害气体。因此,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十分重要,为了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力普及事故现场急救知识,已成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1、有毒有害气体的急救的基本原则 ①凡进入被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区域内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口罩等防护器具,保护自身,免受伤害。 ②清除毒气,将患者立即转移,离开毒气污染区域。 ③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吸入充分氧气。 ④如果患者停止呼吸,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⑤经抢救处理,病情平稳人员尽快送医院治疗。 2、一氧化碳中毒的现场抢救常识 ①迅速隔离中毒环境,并注意保暖。 ②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 ③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呕吐时,一定让其头部歪向一侧,防止患者窒息或合并吸入性肺炎。 ④如果患者呼吸微弱,应进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针刺内关、人中、足三里穴位。⑤如果患者呼吸停止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为其施行心肺复苏,直到医务人员到场,同时呼叫“120”急救电话。 ⑥现场抢救后,在病人病情平稳后,力争尽早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抢救,即使轻度中毒患者,也应尽早做高压氧舱治疗。 3、硫化氢气体中毒现场抢救常识 ①立即将病人转移出毒气场所,尽快转移到新鲜空气地方。 ②吸氧。有条件的人员尽早采用加压吸氧或高压氧舱治疗,同时还可以交替使用呼吸兴奋剂。

有毒气体应急预案

有毒气体应急预案 【篇一: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员工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在发生员工中毒事故时,能迅速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和久远,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好事故,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员工有毒气体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 3、组织结构及职责 3.2 职责分工 3.2.1 组长职责 (1)统一指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处理; (2)负责向公司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3)负责联系当地医院、公安等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 3.2.2副组长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2)负责与组长、各救援部门之间的联系; (3)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并进行监督。 3.2.3 救援组职责 (1)协助副组长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处理; (2)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3)负责指挥事故应急救援状态下的生产和物资投入使用。(4)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监护工作。 3.2.4 保障组职责 (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 (2)负责向副组长反映救援物资使用情况;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期间的后勤保障; (4)负责应急救援车辆,保证随时随地用车。 4、应急处理程序 (1)发生员工中毒事故后,发现者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小组成员;(2)组员立即汇报组长;

(3)组长立即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准备好车辆等抢救物资; (4)立即将中毒患者送往沈阳市急救中心或桓仁县人民医院进行 抢救; (5)如风大范围中毒事件时,立即和沈阳市急救中心或桓仁县人 民医院联系,并拨打急救电话 120,请专业医生来现场进行抢救;(6)组长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和对外救援联系。 (7)组长组织人员和车辆,对中毒者边救治边送往医院进行抢救;(8)应急救援小组组员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疏散站内无关人员, 并禁止与 应急预案无关车辆和人员的进入,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 【篇二: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有 毒 有 害 气 体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批准日期:2014年9月12日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为了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 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 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有毒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在金属矿物的焙烧、毛和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亦有含二氧化硫的废气排出。二氧化硫是无色、有硫酸味的强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与水蒸汽接触生成流酸,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可引起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它是一种活性毒物,在空气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10倍。二氧化硫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使鼻、咽喉和支气管发炎。当空气中SO2浓度达0.0005%时,嗅觉器官就能闻到刺激味;达0.002%时,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头痛和喉痛;达0.05%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死亡。我国二氧化硫安全卫生标准为15mg/m3。 (2)氮氧化物(NOX ) 氨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NO2是棕红色气体,对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实验证明,NO2会迅速破坏肺细胞,可能是肺气肿和肺瘤的病因之一。NO2浓度在1~3ppm时,可闻到臭味;浓度为13ppm时,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浓度在16.9ppm 条件下,呼吸10min,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提高。 (3)光气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光气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光

有毒有害气体演练记录

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通防部 二0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下石节煤矿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准备会议 时间:2018年3月31日,上午:7:00时 地点:调度会议室 主持人:李文辉(矿长:演练总指挥) 参加人员:矿业公司:王广平刘念常红李健 刘铜军杨延峰 下石节矿:李国璧雷铁山王新堂李俊辉 秦永强马春平 以及矿生产、动力、通防、地测、调度、安质、供应、宣传、保卫、工会、医院等部门负责人。 李文辉:为了进一步搞好全矿应对突发事件和职业卫生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维护矿区稳定,提高职工应对重大灾害救灾和自救能力,我矿今天8:00在225工作面举行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应急演练。要求所有参加人员熟悉演练预案,从实战出发,以人为本,减少灾害损失,防止此生灾害发生。矿业公司总调度室、通防部、安监部、机电部、调度信息中心、救护大队亲临现场参加演练。各单位认真按照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演练方案执行,做好各项工作,要充分体现出我矿各部门(区队)面对灾害的应急、救灾、协调能力。 李文辉:“我宣布下石节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灾害应急演练开始”。

二、演练开始: 1、2018年3月31日8点,调度值班员接到225工作面跟班区队长电话汇报:225工作面在采煤机回采期间,工作面风流中有臭鸡蛋气味,调度员问:当班出勤多少人,硫化氢气体含量多少?有无人员毒?跟班队长汇报:当班出勤17人,其中包括一名安检员和一名瓦检员,瓦检员仪器实测H2S含量为69ppm,目前暂无人员中毒。调度员作好记录,并立即汇报值班矿领导。值班领导于8时02分赶到调度室,并汇报矿长。 2、值班矿领导到调度室后,迅速了解225工作面通风系统,并下达了以下命令: (1)225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切断工作面动力电源,组织人员撤离; (2)950变电所切断225工作面区域回风系统电源; (3)调度室查明可能受威胁区域人员数量,通知人员组织撤离; (4)立即组织救护队员集合。 3、矿长于8时06分到达调度室,了解灾情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后,命令调度员通知可能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并当即决定:立即启动《下石节煤矿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程序,调度室值班员按照《预案》中的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结待命。 根据《预案》要求,成立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相应的处理小组,各组分别履行《预案》中规定的职责。救援指挥部根据灾情变化及时研究制订救灾方案,确定井下救援基地,并任命跟班矿长为井下基地总指挥。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管理制度

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的管理,及时发现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防止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公司涉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车间及相关管理部门。 3、职责 3.1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所在生产车间是仪器日常使用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管理仪器及被监测系统(控制点)的正常运行,保管和看护好安全设施;对日常泄漏点及时检查,对报警后泄漏点处理负责,对轴流风机保养、维护、备用更换负责。 3.2安全生产部是组织协调并监督处理的责任单位。接到报告后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处理,监督检查并负责具体落实。 3.3安全生产部及动力设备部是仪器技术业务管理的责任部门。对仪器的准确性、可靠性负责,对仪器、线路及附属设备防爆有监管检查责任。定期和不定期校验,建立校验检查档案,确保仪器可靠准确,每周对仪器巡检不少于一次,并在仪器室填写巡检记录,负责定期对岗位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4安全生产部是仪器使用和被检测点(系统)的检查监管责任部门。每天检查一次,并对仪器是否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检,被检测点是否处于可控状态行使监管权和考核权。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报警仪暂时停止运行,拆除维修必须报安全生产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3.5相关岗位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懂得固定式探测器和便携式报警

器的性能、会操作使用,并及时记录、反馈和处理各种报警事件。 4、内容 4.1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设置要求 (1)在线的报警器完好率应达到100%。 (2)报警器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执行《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4.2选择报警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法定要求。 (2)取得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3)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4)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受温度、湿度影响小。 (5)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4.3报警器安装现场所应注意事项 (1)被测气体的密度不同,室内探头的安装位置也应不同。被测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探头应安装在距屋顶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头应安装在距地面30cm处,方向向上。 (2)露天探头的安装可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而选择安装高度浼特别注意的,一点式探头应安装在下风侧。 (3)周围环境(雨水、清扫水)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对检测 元件的影响。 (4)报警器的周围不能有对仪表工作有影响的强电磁场(如大 功率电机、变压器)

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843-57 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 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 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 三、立足预防,严格监控 四、应急施救,以人为本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硫化氢和溶于水和乙醇,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导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硫化氢是许多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目前,有70多种职业有机会接触硫化氢,这些职业包括采矿、石油开采与提炼、皮革制造、橡胶合成、煤气制取、人造纤维、造纸、染料、印染、制糖、食品加工等。此外,有机物腐败场地也有硫化氢产生,因此,清理垃圾、阴沟、粪池、菜窖时,也

会接触硫化氢。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 1):1.19,饱和蒸汽压:2026.5kpa(25.5℃),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爆炸下限:4.3%,爆炸上限:45.5%,引燃温度:26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Mp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而且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来的更快。硫化氢对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黏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由于人的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的就是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