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面对

就业

中文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求日益提高,因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却存在一些误区。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阐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消除部分认识误区,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有效的途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职业生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2.扎堆现象严重

专业扎堆,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

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

二、面对这严峻仍至残酷的形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该如何应对呢

1.要调整好心态

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因为你可以不了解别人,但必须了解你自己,对自己剖析的深度和广度比以往时候更重要,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及弱点,切忌好高骛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2.准确的职业定位

近年来,“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多数大学生在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就被辅导员灌输了“职业生涯”的理念。每个职业人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在择业方面容易迷茫,更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正确职业定位。职业定位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综合信息进行分析考虑,大学生在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时,不能抱着完美主义的想法,一开始的要求不能过高,最好是围绕自己的专业,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不要从事自己不适合、不擅长的工作,那是没有发展空间的。

<

3.要注重掌握专业技能

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一般来说,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然而,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或学校一般的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参加专业的培训,我们的实际技能并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而很多的企业在用人方面是很实际的,会综合考虑一个人学历和技能。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4.提高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公司在招聘都有一条“要有几年的工作应验”,这是现在社会的就业准则,很多公司都希望能招到能马上胜任工作的人。因此,大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能把理论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就业目标来参与目标行业或职业的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6.综合素质的提升

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

逆境商。如果能力太单一,那么职业发展也会很受限制。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掌握一些工具类的技能,如网络、外语、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能通过在学校中参与处理各种关系,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三、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根据反馈的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和修订。事业的成功需要正确的规划,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合理选择职业,最终促进事业的发展。同时,做好大学生职业生

<

涯规划教育工作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学校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

注释:

①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②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

摘要: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人数的增加,工作的不再由国家分配,大学毕业生的黄金时期悄然而逝,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作为一名毕业在即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并不乐观的就业大环境,又该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些什么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熬头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09年毕业生突破了600万大关。然而市场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仍旧很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价的农村富余人口举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鸭梨……真的很大。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毕业生求职和佣人单位招聘是一个相互作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经由过程各种路子获得佣人单位的信息,同时佣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佣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外一方面,佣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孕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因为今朝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两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舒服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危害加大而很少敢招收一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明“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要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签这种单位。

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离开社会形态实际需要:社会形态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欠缺,而社会形态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冒死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平空捏造,相干教材也过于过时的,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形态所接受高校讲授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轻浮急躁氛围,又加剧了结构性矛盾。此刻,许多高校对讲授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劳民伤财,制作豪华校园,而对讲授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讲授工作置之不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形态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佣人单位常常只得对其举行二次培养,这没有疑问将加大佣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渐渐失去对大学毕业生的兴趣,许多佣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衷。

就业市场不规范今朝,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的征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单方面的人才观、佣人观造成为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时机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为了人的劳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的劳力本钱投资行为。另外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征象的影响,粉碎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时机的不公平不仅体此刻大学生之间,也体此刻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因为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为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的直接结果。

大学生就业具备能力分析

2011年就业蓝皮书发现,2010届毕业生中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从事某项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分为职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能力。职业工作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特殊需要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所有工作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分为35项。根据麦可思的工作能力分类,中国大学生可以从事的职业共721个,对应的职业能力一共近万条。]掌握的水平(本科53%,高职高专

50%)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水平:用于定义毕业半年后正在工作的大学生所理解的工作对35项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一级到七级,一级代表该能力的最低水平,取值1/7,七级代表该能力的最高水平,取值1,最高水平是初级和中级职业人员达不到的。以上取值均折算为百分比。为了帮助答题人自评级别,问卷在一到七级中分别举了3个例子,以帮助答题人理解能力差别。](本科62%,高职高专58%)。本科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 工作能力的能力满足度: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达到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和高职高专基本持平。

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而其满足度则均为86%。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其满足度为78%。

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而其满足度则分别为86%和84%。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其满足度为78%。

2007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认为重要的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积极聆听、协调安排、科学分析。优秀人才(毕业三年内晋升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因此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未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前3位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判断与决策,其中判断与决策的满足度最低。

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知识前两位的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其中销售与营销的满足度最低。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分析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

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国考

求职者要理性对待“国考”,做好职业规划很重要

公务员考试的举行,使得国考成了现下人们关注的热点。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形容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再合适不过了,全国112万人参加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国家公务员考试,再创新高。其中,三成考生只报不考打酱油。在宁波,一对情侣开宾利前来参加考试,男方前后考过6次,只因女友母亲要求:考不上公务员,别想当女婿。

/

准丈母娘的这番雷语虽然让人哭笑不得,但背后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公务员"

这个标签,在许多民众的眼中已经越发异化得让人无法看清。我们希望国考热,是希望众多有公仆意识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希望国考过热,是期望人们能回归到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国考、审视国考、理智国考。因为,公务员并非摇钱树、金缕衣,它只是一种职业。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考热,从正面想象,如此多的人愿意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特别是那些“先富”的人也有如此觉悟,是一件好事;如此多的人愿意选择国考来实现就业,在另一种意义上也说明考生对国家人才招聘制度与过程的认可;在实质结果上,报考的人多,也增加了“人民公仆”可选择的范围,选拔出来的“公仆”素质较高,将来作出的贡献也可能更大。

然而,理想越是丰满,现实越是残酷。一项调查显示,考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65%是认为工作稳定,52%因为福利待遇好,34%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高,27%是出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信念,还有两成的人表示是为将来做铺垫。对国考的公正性,仅20%的人认为是公正的,完全凭实力说话,35%的人则明确表示认为并不公正(《羊城晚报》2012年2月23)。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对比,几乎将我们想象的“国考热”的正向激励效应一扫而光。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识别你的工作识别真正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去假设。

传邦人才网职业顾问提醒求职者一定要理性对待国考,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找清楚自己要走的路。不能盲目的跟随考试的大军,从而迷失了自己要走的方向。

慎重决定下一个工作

在您开始未来的职业生涯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您理想中的工作。

您理想的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最关键的是,您一定要乐在其中。

您是否乐于为其它的同事承担责任您喜欢和人打交道还是摆弄技术你希望自己创业吗您希望成为一位艺术家、一位设计师、一名熟练的工程师,还是一名管理人员在您为构建未来的职业生涯之前,请明确您的目标。

为未来做准备

`

为了明天的梦想,今天就要进行准备。

一刻也不要耽搁。现在就更新您的履历,并且定期持续对其更新。

明天您也许就会看到梦想实现的曙光。为此,您需要准备一份专业的履历,准备好为您的雇主展现潜力无穷的你吧!

如果您不清楚如何写一份履历,或者任何描述自己,请现在就开始学习吧。

段量力而行

选择适合个人能力的任务。

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构建未来的职业生涯。在学校学习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获得硕

士学位则会困难一些。

您可以通过学习各类型的书籍和教程来为职业添砖加瓦。参加一些带有认证测试的短期培训应该可以为您的履历增加不少分量。同时不要忘了:培养新技术所需要的最具价值的资源是您目前从事的工作。

不要为自己设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现您的梦想

'

把梦想落实为行动!

不要让繁忙的工作扼杀您的梦想。假如您有着更高远的目标,请现在就付诸行动吧!

如果您计划接受更高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工作,或者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司等等,请不要以日常的工作作为等待的借口。您的日常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忙,您会陷入激烈的竞争中,并耗尽自己的能量。

如果您此刻就存有能量,那么现在就使用它去实现您的梦想吧!

传邦人才网职业顾问提醒求职者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向着自己要走的路努力!

三、专业视点职业规划评估是人生发展重要环节—理性选择职业

职业选择是人们从对职业的评价、意向、态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自身条件和职业期望等社会现有的职业中挑选其一的过程,职业选择的目的是使自身的人格特征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以便能胜任该职业,取得职业发展。

职业选择是一种主观行为,是由个人发动和掌控,而非他人强制的结果。因此,个人不必看到公务员这一光鲜的职业外表和旁人“跟风”决定选择此职业,应该是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慎重选择。

调整职业期望

职业期望是个人对自身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主要反映在对所要选择职业的收入水平、工作地点、用人单位状况及个人今后发展等方面的愿望和要求。

职业期望越高,个人就会涌向该职业,形成人才规模的扩大、人才配置的失调,从而激化就业供需矛盾。国考热正是如此,多数人争抢一个职位,必然导致大部分人落马。所以,能否适时调整好职业期望关系到个人能否顺利就业。

四、评估职业规划路线

职业生涯路线评估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必须对此作出选择,以便安排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进行职业生涯路线评估时要考虑三个问题,即“希望”、“适合”、“能够”。

一是希望向哪一条路线发展主要根据自己的理想、价值观、需求、动机、成功目标来确定;二是个人适合哪一条路线发展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人格类型、经历、经验、能力来确定;三是个人能够向哪一条路线发展主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组织环境来确定。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条件看自己适合走哪条路线,是公务员、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医生、律师还是技术人员。

国考高烧引发就业思考——

于洋,25岁,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这个周末,她将迎来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场考试。

和其他“国考族”一样,此时此刻,这个群族正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很多时候,走在冬日的校园里,背着厚重的书包,于洋连头都不想抬,飞速运转的脑子里除了申论和行测考题,只剩下倒计时天数。赶上后金融危机时代,外省女硕士想留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不过,越是临近考试,她的内心越纠结。报名的时候,精神被严重摧残。“见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就想打退堂鼓。每天,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刻苦。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那种竞争让人窒息。”

被众人称作“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即将于11月29日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今年,13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平均报考比例85∶1。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招考比例都再创历史新高。20多个岗位的竞争程度达到千里挑一,还有11个岗位的竞争比甚至超过2000∶1,最热的一个职位通过审核人数已达4080人。

公务员受大学生青睐

{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于洋就去过各种毕业生招聘会,但站在招聘台前,学英语专业的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找什么工作,什么工作才真正适合自己。当初考研选专业时,也是按照父母意愿填报的……

现如今,和于洋有同样困惑的毕业生,不占少数。中科院心理学所上半年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最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是人际关系、情感和就业。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大学生咨询就业心理问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部分非毕业年级的同学也出现了就业迷茫和恐慌心理。

“要不是就业环境差,谁会拼着九成当炮灰的危险去走这座独木桥呢”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王琦,不甘心窝在小律师事务所当“北漂”,一连考了两年公务员,两次参加国考,无奈每回都差那么几分,没能进入第二轮面试。父母眼看着女儿年龄大了,一人在外不放心,希望她回到身边。拗不过父母,王琦回湖北参加了省考,不幸中的万幸,她闯关成功,通过了笔试面试,现已成为司法系统的一名公务员。

比较而言,北大医学部章明明要幸运得多,名校医学专业,在北京找份像样

的工作还不怎么困难,不过,由于亲身体会过当医生的辛苦,他还是打算明年报考公务员,章明明说:“我不指望在仕途上大展宏图,这么多人考,就当买了张彩票,考上就是中了大奖,考不上也没什么损失。”他进入医院工作一年的同学晓琳,今年已经是“国考”大军中的一员,她的目标很简单,通过考研,摆脱目前上班没白天没黑夜的生活状态。

近年来,国考队伍越来越壮大,尤其经历过金融危机,公务员稳定的工作性质、较好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受到了更多大学生的青睐。

“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最直接的原因,来自毕业生父母的影响。这一代大学毕业生的父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的青春期是在社会巨变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他们最向往的是稳定。”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新精英生涯发展中心执行总裁古典分析道:父母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

北京毕业生宋佳,最初在考研和考公务员之间犹豫,妈妈挑明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不想让闺女读研究生,想让她一门心思考公务员,研究生读完还是难找工作,不如加把劲考公务员,一旦考上,就是‘铁饭碗’。”

古典表示,毕业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根本上还在于,他们这个群体对商业社会有深深的不安全感,在象牙塔里呆惯了的孩子,不愿意直面竞争激烈的社会,加之,学校、媒体和社会大环境给他们传递的信息,不少都是找一份工作有多难,这会让还未走出校门的孩子们,择业时往往选择的不是追求自己喜欢的,而是逃避自己所害怕的。就好比保守型投资者,不愿意为某个机会做冒险者,而是趋向于躲避自己讨厌的。

考试对学生们是家常便饭,他们不害怕考试,但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自然而然他们都成为国考大军中的一员。不过,古典同时指出,事实上,公务员岗位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如果仅仅是希望稳定和躲避竞争,不喜欢挑战、也不在意未来的上升空间,那么,这样的毕业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

北京女孩方惠毕业进了北京市某机关,从事会计工作。活泼外向的她在单位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大声笑,心里备感压抑。工作两年后,她走进了新精英生涯发展中心,想请职业顾问帮助她寻找原因。职业测评的结果显示,方惠的性格是典型的企业家型,人很强势,难怪会感觉痛苦。在职业规划师的建议下,她开起

了网上礼品店,彻底释放了个人喜好当家作主的天性。对此,古典打比方说,这好比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戴两个表,他不知道该遵从哪个点,久而久之一定会快疯掉。但一个人戴一个表,他会按点做得很好。

在他看来,择业最佳的方向是各就其位,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古典指出,不同的性格和气质适合不同的职业。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时的问题在于,缺乏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时,很容易随大流,看别人考公务员,那自己也去。“这样做的学生很多”他举例说,自己的一个同学,原本读化学工程的去考公务员,当了狱警,呆了几年,同窗好友再去看他,发现这个人变化很大,对着犯人呼来喝去,连他自己都觉得很变态。古典解释,“这是由于在特殊环境下,个人成就感无处彰显的结果。”

“不管是选择做公务员,还是其他职业,都要考虑具体的岗位要求。最关键一点,是把人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许燕教授表示,社会发展已进入了强调人力资源优化的时期。现如今,择业除了结合个人的专业背景外,就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个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比如职业性向测试来完成。”许燕说,目前,在好一点的大学都设置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此外,北京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会给大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职业性向测试,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不过,可能有的学生并不清楚学校有这方面的服务。

科学规划职业应尽早开始

许燕建议,大学生做职业规划,确立个人发展目标之前,除了要考虑个人本身的特征,还要充分认识社会现实的状况,因为只有当个人发展的目标与职业岗位、社会发展目标三方面相契合,才最有可能实现个人的目标、体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想成为公务员队伍中一员的学生,许燕指出,职业性向类型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更多的是要结合不同行业和专业领域,比如说有些岗位是管理型、有些是社会型或技术型,不同的位置对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

据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古典介绍,“人大体上可分为企业家型、研究型、技工类型、艺术家型、传统型和助人型等几种。若是助人型就较适合当教师、而企业家型就较适合创业。通常情况下,人不会是绝对的一种类型,而是好几种相交织,某一方面比较突出。”

不过,许燕和古典都同时指出,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最好尽早开始,职业性向

其实早在初高中阶段就开始有所体现,通过科学的职业性向测试,家长可以更早确定,孩子自己的优势在哪。“不过,目前这项工作还很难普及,因为这样的测试是需要付费的,很多学校怕背上乱收费的名声,不会组织开展这项工作。”许燕指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到各高校的心理学院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做进一步了解。(本报记者杨纯)

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五、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六、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浅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浅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经常有人说:“大学毕了业就失业。”先不说这种观点是否全面,但它也反映了现在就业的严峻形势。的确,在这各种领域的人才涌现的社会,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论从前还是现在,就业始终对不同能力的人来说都有着难与易的区分。就现状而言,就业对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什么接受了高等教育仍不能胜任工作。当然政策和发展程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毕竟我们的控制力有限,只能找自身的原因了。结合长远来看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产业的自动化加强也必定会淘汰一部分人,那么欲解决就业问题,我想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积极的开发建设新产业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经济发展了,就业却难了。看着到处都是的招聘广告却不知要去向何方,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原因。每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社会原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

要应届生的。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关注自己毕业以后就业的形势与问题。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而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越来越开始疑惑今后工作跟升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一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科学生产的道路。 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 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 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社会调查报告 :苏一 班级:营销1323 学号:130222138 成绩:

2015 年8 月 摘要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方面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才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许多人才市场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加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 【形势】 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现状】 典型现状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图1 高校毕业生折线图单位(万)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 一、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根据《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内容显示, 截止xx年年底, 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765万余人, xx届及x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分别是91.7%和92.1%, 均有8%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没有找到用人单位就业。然而随着全国招生制度的改革, 各高校每年扩招学生, 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 不仅影响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因此,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基于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急剧需求, 综合提升全民的素质, 我国大规模的高校都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 扩大招生的规模, 这也造成了每年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局面, 如图1所示, 我国每年毕业生人数从xx年至xx年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1 xx-xx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 由图1所示, 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从xx年至xx年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 到xx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则达765万人, 比xx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352万人, xx年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 __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说过, 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社会, 不仅给社会就业资源产生较大影响, 而且对于大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压力。 (二) 大学生期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 根据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人才需求旺盛, 中西部地区人才需求相对较少, 但是近几年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其他一些边远地区及经济水平相较落后的城市则仍显示需求不足。在经济发达地区中, 北京、上海、广州、浙江则被大部分学生作为就业城市的第一选择, 这样的因素也造成了众人同挤“独木桥”的现象, 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Maria297xx-01-12 要很专业的那种吗?一般大企业愿意要应 届生,但不好进,小企业也要应届生去打杂。就业形势好不好跟在学校的表现有一定关系,同时跟自己找工作的方向是不是坚定有关,认准方向前进总会成功。 Maria160xx-01-12 不知道感谢有你今天是感恩节 168174xx-01-12 1.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 * 统计,xx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xx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xx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 * 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

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2.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xx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xx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xx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汇编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背景 中国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后,各高校积极响应党及教育部号召,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长达十几年的扩招长征行程中:文化底蕴方面,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显著提升,高龄大学毕业生已见怪不怪;政治方面,国家公务员、政府官方人员,文聘最低限度——大学文聘;经济方面,无论国企还是外企及其他类型的企业,文聘是衡量一个职员合格的重要标准。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高校扩招也不例外。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40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377.47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447.79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12.0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31.1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75.4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608.2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624.7万人。 毕业时间(年)人数(万)待业人数(万)就业率(%)2001 115 34 70 2002 145 37 74 2003 212 52 75 2004 280 69 75 2005 340 79 76 2006 377 91 77 2007 447 145 70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备受欢迎,数量更是突飞猛进。而如今,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三个大块进行深入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699万人增加了28万人。而2015届毕业生较2014届不相上下,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全面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就业所需能力的门槛逐渐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体系缺乏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和结构上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再加上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逐年减少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入WTO尽管能提高我国各方面的水平,但却也出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的态度居高自傲,对人才的学历盲目求高的现象,出现了"重盗轻能"的思想等问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就业结构矛盾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而由于我国还缺乏科学的人才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而多数的高职生和专科生也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加重了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三)岗位有限,用人单位理念不适当 1、毕业生骤然增加,但我国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在急剧减少。 2、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不适当。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另外,有些用人单位没有长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节约员工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为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人群,这些机会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与形形色色的就业人群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的就业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结果,这里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待就业人数增长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毕业生61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75万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随着我国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发达城市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

些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差距逐渐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们对于就业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资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工作,没有关注其他本应适合自己的工,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较辛苦、伤身伤神的工作)又想获得丰厚的薪资,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评估。部分学生对对自己的求职过程和结果抱有想当然的想法,认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虑到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自身的评价过高,但理想状态毕竟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也与一些好机会擦肩而过。 (二)高校扩招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原本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其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我国高校培养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学院名称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学生姓名李丹 学生学号201210040313 任课教师陆墨姼 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5 年07月03日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连年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并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而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要想再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并且未来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逐渐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渐减少。因此,今后我们需要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初步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300万人左右,与2014年基本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从企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衡阳师范学院 专业实习调查报告 实习单位:湖南省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系别:外语系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0811 学号:08081127 姓名:王莉 指导老师:贺桂华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 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一年三月

从企事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查 报告 指导老师:贺桂华实习单位:常宁市供销合作社 外语系0811班08081127 王莉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地增加,可是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能很快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了也未必是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大学生做为中国崛起的新生力量,却面临着就业十分困难,并且就业方向不明确化这样的局面。本文试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方向;对策与措施,调查分析 一、调查课题: 从企事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的相关问题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以为个人为单位,发出50份调查问卷要求大家如实回答,并收回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毕业大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员工 (四)调查时间 2011年9月10日——2011年11月2日 二、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常宁市供销合作社实习期间,了解到工作的不易,也发现其实自己实习的单位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只能很少地挂上边,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我不得不开始思考。想通过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对比分析调查数据,寻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就业方向不对口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解决问题。让大学生有明确的方向,

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己如何应对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己如何应对 从大局出发,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整体仍处于趋缓状态,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 从我们大学生角度出发,我们目前面临主要2方面就业压力。1是面临“三峰叠加”: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加剧了中国劳动市场的紧张状况,使大学面临不宽松的劳动市场。2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过去的大学文凭不再那么吃香。 但是不管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我们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对待。我将从以下四方面阐述。 注重自己的个人品德 不论自己现在还处在哪个水平,不管能不能掌握自己,其实对我自己而言心态最重要,面朝大海,要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在大学的社交环境里,更多地磨练自己,我经常会因为害羞,常常不敢表达,显得很被动,需要克服,还是要多参加团体活动,与不同的人交流和思想碰撞。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是很多用人单位参考的标准之一。于此同时,还要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接触社会同时,也不能忘了重视自己的学习。 注重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 我觉得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还是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将自己的兴趣一直持续下去。今年已经是大二的第二个学年了,专业课所传授的内容也比较深了,有时候涉及一些有关于编程和逻辑时感觉还是有些困难的,有时候会没有思路,有时候需要反复改,比较枯燥。通过与老师多次沟通,自己也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培养自己静下心来,总结一般模式。更多地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扎实专业基础。 注重自己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 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将离开学校,刚出校园最欠缺的就是社会经历和实际应用能力,现在拥有各种技能等级考试证书的实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随着毕业人数的扩大,企业的招聘门槛也逐步增高,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对自己的技能方面的培养,结合本专业特色,通过实操练习锻炼自己的应用技能。还要重视的是自己在与人沟通方面的技能,适应社会环境。 注重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竞争中个人的能力很重要,而这种能力并不是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反很多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相关的知识能力。大学的生活相对开放,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利用网络积极了解社会中的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提升对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博客以及其他社交平台,交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朋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避免不了的要与同事共同协作完成相关的工作,发挥与人合作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 用智慧和勤劳织就每一天,用心耕耘每一天,追求卓越,始终相信未来。

形势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3000字)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字: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大学生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

2021年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中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班级:09机械类(2)班学号:B09300201 姓名:丁芳【摘要】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而言,踏入社会后,摆在自己面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就业、继续深造、待业。而就业往往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人都退缩了。那么,就业到底难到什么程度了呢?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形势的呢?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并对其产生原因做出了几点分析。 【关键词】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培养模式 【正文】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1.就业困难急剧增加 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集中的弱者群体。2007 年之后,不少大学生开始 出现失业或者隐形失业的 状况,到2009 年大学生失 业问题开始成为全社会重 点关注的问题。2010 年, 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

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则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够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因素,已经远远不限于本国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能力,更多或更宽的是来自于全球经济状况和国内外的人才竞争力。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就业困难急剧增加。 2.就业后面临的经济压力 即使是就业了的大学生,也在面临微薄收入与生活支出的巨大压力。大学生经过了最少15 年的教育过程,最基础的就是学会了如何体面的生活。但是,体面的生活需要消费的支持。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往往只有1000-2000 元,如果在大中城市独立生存的话,这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生活支出。尤其是进入2009 年,房租、食品、服装、交通等生活费用的上涨,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更加艰难。 大学生普遍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大学生花费家里几万至十几万元上大学,让很多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有的学生在贷学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学业,也就意味着需要偿还贷学金。但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收入来源。而不少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收入也非常低,还没有农民工的收入高。同时,而这些支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无法独立地生存,更不用说归还来自父母或者金融机构的大学贷款。 3.就业难对后期教育的影响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盘点2002年的就业,不难发现,在劳动力供求紧张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下岗失业 人员再就业困难进一步加剧。但从另一方面讲,我国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上年提高,达 到8%左右,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了前提条件。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对全国6000户企业用人情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判断,2002年3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指数为95.1,尽管仍然还 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已好于2001年。综观2003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就业的挑战 加剧,但再就业困难群体将会得到较多地关注,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10项再就业政策为 解决就业最困难群体提供了保证,为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一、当前就业形势 1、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 2002年第三季度,劳动保障部通过全国89个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获得的城市 就业状况为①:城市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状况,总体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约为0.78。其中,东部求人倍率为0.81,而中部和西部为0.74。 从用人需求状况看,超过七成的用人需求是来自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制造和社会 服务三大行业;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绝对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4.3%,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58.6%。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58.4%,比上年同期上升,其中上升 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失业青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各职业的求职人数均大于需求人数,女性的就业状况略好 于男性,各年龄组的劳动力供给均大于劳动力需求,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 于需求人数。 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方面,出现劳动力需 求大于供给的态势。除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略有下降外,其余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 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高级技师,其次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劳动者。 2、再就业更加困难 2002年,国有企业(含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下岗职工逐月减少。2001 年12月底,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人。2002年3月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489.9 万人;6月底为464万人;9月底为439万人②。这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应看到,这些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远少于东部地区,这些下岗职工 主要是大龄、技术水平低的再就业困难群体。 2002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的比例均维持在85%以上,对进中心的下岗职 工,政府和企业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并为其代缴社会保险费。2002年3月底,有430.8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比例为87.9%;6月底,有412万人进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比例为89% 9月底,有376万人进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比例为85.6%。 2002年第三季度,全国国有企业共有49万下岗职工出中心,其中25万人与原企业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占52.3%,比上半年增加3.1个百分点。2002年1~9月共有77.3 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15%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下岗职工的 再就业率不断降低,1998年为50% 1999年为42% 2000年为35.4%,2001年为30.6%,预 计2002年为20%左右。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 一、调查主题 大学生就业情况。 二、调查背景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三、调查对象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四、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所持的看法及对自身的认识;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学校、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就业现状的了解,让更多刚进校的大学生们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而不虚度光阴;了解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应该想到、做到自主创业,为自己的前途开创一片新天地。 五、调查内容

在校学生对就业形势所持的看法及对自身的认识和今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做出来的决策。 六、调查方法 实地访问法、观察法等。 实地访问法:在学校里选择较为固定的地点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方便详细的访问调查,而且容易回收问卷。 观察法:在校园里对那些比较直观易察的问题,如走在校园里观察周边同学对就业问题的了解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记录。 对每个专业随机抽取几名同学进行调查,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的同学对网上购物情况不同,我们对每个专业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整个学校同学就业的情况。 七、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市场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是杂乱无章的,这些资料使调查者无法观察到调查到现象的本质,因此必须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是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清晰的呈现出来。 (一)对问卷进行筛选 许多问卷在填写中都有可能由于调查员和同学的疏忽让问卷成为废卷,对时间和填写错误的问卷作为废卷处理。 1、平均分配问卷进行检查 2、进行统计问卷有效数量 3、计算出每道题的比例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年份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大学生毕业人数(万)115 145 212 280 340 413 495 559 611 2、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3、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4、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