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诗词鉴赏:【唐】杜耒《寒夜》

诗词鉴赏:【唐】杜耒《寒夜》

诗词鉴赏:【唐】杜耒《寒夜》
诗词鉴赏:【唐】杜耒《寒夜》

诗词鉴赏:

《寒夜》

【唐】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天的晚上来了客人,主人用茶当酒,热茶的火炉中,火苗已经红了起来,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和平时并没有两样,只是窗前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晚的月色显得和平时格外地不同了。

这首诗出自《千家诗》,而《千家诗》是旧时孩子们学古诗的启蒙书,所以流传很广,年龄大一点的爸爸妈妈应该都能背诵这首《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可以让我们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肯定是常客。在这么冷的晚上,还有兴致出门的,一定是情谊很深的老朋友,才可以围着火炉聊聊家常。

夜深了,月亮照在窗前,窗外是梅花的清香。好朋友聊天,为什么会留心到梅花和月色呢?其实,诗人赞美梅花的高洁,是为了赞叹自己的客人,在月光下和志同道合的客人品茶谈心,这气氛当然和平常大不一样啦。

晚来客围火炉边,品茗闲谈心怡然。窗外皎洁泻地银,梅花香染月光暖。

冷夜客聚茶为酒,炉生沸香暖焰红。往常模样温柔月,梅花飘香便不同。冬夜客来茶替酒,竹炉沸泡火焰红。平常模样窗前月,几枝梅花添景浓。

歌词里有祝福你粤语歌

1、狮子山下 曲 : 顾嘉辉词 : 黄沾编 : 顾嘉辉编辑 apan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们大家 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 求共对 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世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2、张学友 - 月半弯 月半弯倚于深宵晚风轻飘一张俏脸泛著半点的醉意夜已醉了夜已醉倒了 让它安静到天晓我记得与你一起我心高飞 会急促跳动说真需要你让我看你让我细赏你陪你身边 今晚 让我靠著你的臂胳流露我热爱心底说话孕育美丽温馨爱意做梦都是你 夜已深我心思思你的丰姿只想你便是我的天使未见半秒便控制不了难以心安于今晚 让我靠著你的臂胳流露我热爱心底说话孕育美丽温馨爱意做梦都是你啦~ 3、边走边爱 词:林夕;曲:谢霆锋、孙伟明 唱:谢霆锋 从指尖跨过乱发到梦魂内从枕边走出世外 从沙丘穿过闹市继续期待从车站步向月台 怀着浪荡的心情观赏这牵手的旅程 崎岖得足以令你与我人事不省 每次我其实都想告诉你好不好栖息在快乐园地只可惜风太大你太快 还是我在路上遗留下自己这一生这么长赶上了你偏不知终点时你在何地感激这几里路我与你缠在一起到别离 蒲公英跟你共舞飞得再高还可走几多里路 从相识走到共处接近同步下一站就变陌路 怀着浪荡的心情 观赏这牵手的旅程 崎岖得足以令你与我人事不省 每次我其实都想告诉你好不好栖息在快乐园地只可惜风太大你太快 还是我在路上遗留下自己这一生这么长赶上了你偏不知终点时你在何地感激这几里路我与你缠在一起 我怕我无论怎加倍爱你都不可安居在快乐园地一早知车太慢你太快 宁愿我在路上遗留下自己这一生多侥幸赶上过你不想知终点时你在何地不管几多里路也试过缠在一起 未算别离 4、死性不改 作词:黄敬佩作曲:张佳添 演唱:twins、boyz 再见了我的宠爱谁愿接受这种意外你赞我天生可爱不愿看着我离开同伴也话我

(完整版)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要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误点。 一、西塞山①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 二、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王桂秀《寒夜里的那束灯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寒夜里的那束灯光 王桂秀 ①于小菲走进教室,发现今天的课堂出奇的安静。她放下课本,转身去黑板写 这节课的课题,却见黑板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图案: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鱼儿。 ②“小飞鱼!”不知谁低低地喊了一句,整个教室就像听到口令似的,响起潮水 般的哄笑声。面对这阵阵潮声,于小菲这条小鱼却像被搁浅在沙滩上,呼呼地喘着粗气。 ③于小菲是开学初新来的实习老师,高挑,白净,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于 小菲打扮入时,性格却温柔得有些绵软,那些调皮的男生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几堂课下来,就把年轻的于老师揣摩得透透的。他们就喜欢在课堂上制造出一些小意外,看到年轻的于老师小脸通红,窘迫得长长的睫毛扑闪闪无处安放的样子,就莫名地高兴。 ④“小飞鱼”这个绰号无伤大雅,于小菲也早就听同事说了,但她没想到他们 竟公然在课堂上大剌剌“展示”。年轻的于小菲很生气,拿着粉笔的手有些抖,她才刚刚走上讲台没几天,还没有从学生身份真正过渡到教师这一角色。此刻,面对一片哄笑声,她不想在学生们面前暴露自己的软弱,可她又拿不出老教师的力度给予他们痛击。于小菲咬住嘴唇,扭头看向窗外,竭力让委屈的眼泪转回眼眶。 ⑤孩子们的笑声戛然而止,班长小心翼翼地走上讲台,轻轻地擦起了黑板。于 小菲轻声说了句“谢谢”,她没有追究黑板上是谁的“杰作”。这堂课上得很安静,除了于小菲的讲课声,就是孩子们刷刷记笔记的声音。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投进窗口,于小菲感觉自己此时还真像一尾小鱼,一尾急于游出去的小鱼。 ⑥早春的天很短,日子似乎还没真正从寒冬里挣脱,放学后不久,天色就迅速 暗了下来。风依然很凉,暮色四合的村庄静静的,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于小菲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年久失修的路坑坑洼洼,她只好放慢单车的速度,在夜色中摸索前行。突然后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几束灯光胡乱闪过,笑闹声中传来“小飞鱼”的轻呼。 ⑦“又是这群孩子。”于小菲心中一紧,不由加快了车速。这时,几束灯光整齐 第1页(共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方法技巧(含练习) 一、诗歌炼字常见题型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二、诗歌炼字的概念 何为炼字?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三、炼字的类型 炼哪些字呢? 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总结: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 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数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

颜色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有些拟声词本身也属于叠词 四、答题技巧概括 1、解释该词的含义或者指出这个字的修辞手法(拟人、双关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明作用:或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或表达情感或心情等 五、经典例子分析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 (2)示例一:“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示例二:用登临幽州台所见的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叠词的使用,意境更显苍茫,增强了反衬效果。 2.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小题。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①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②.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③.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③汀:水中的小洲。

寒夜里的温暖作文欣赏

寒夜里的温暖作文欣赏 寒夜里的温暖作文(一) 无法忘记的是我儿时的一个寒冬的镑晚,一天幼儿园都放学了,别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了,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趴在窗口,眼巴巴的瞅着盼着爸妈快来接我,院子里早没了白日里的喧闹,只有寒风呼呼的在吼叫,枯落的树叶在寒风里打着转,天越黑了,象让谁把磨打翻了,我的眼泪叭叭的往下掉时:“爸爸妈妈肯定是不要我了“这时盛老师打扫完教室卫生走过来一把把我搂进她的怀里,像妈妈一样用手轻轻抚摸我的头一边用手帕给我檫干眼泪:“孩子别怕,有老师在呢,是不是想妈妈了?妈妈肯定一会就来接你,老师给你讲个勇敢的小羊的故事吧!“至今仍记得故事里的小羊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勇敢的和大灰狼战斗,最后胜利了!我听得入了迷,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勇敢的小羊,不在害怕和孤单! 直到院子里响起车铃声和爸爸焦急的呼喊我的乳名时我才又想起该回家了,听到爸爸在和老师解释原因_原来下班时爸爸接到报警要去处理,妈妈还在手术台上抢救病人还没下来。 直到现在,我仍会记起那寒冷的夜晚,老师用她那颗慈爱的心和温暖的怀抱,让我不再害怕不再孤单,温暖着我在以后长大的日子里……寒夜里的温暖作文(二) 原本是素昧平生,只是他却不知,只此一面,他成了我那寒夜里最大的感激与温暖。那一点星光,让我明白,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被黑暗所吞噬,并不是充斥着自私,至少还有那么一盏灯,是为我而亮。

已是初冬,冷气流早已深入了内地。早就远离那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人们已经学会将各种棉衣棉袄将自己包裹得密不透风,就差像熊一样冬眠了。眨眼已是十点了,小城早早进入梦乡,街道旁只有昏黄的路灯,拉着长长的影子,见证着各式各样的故事。凛冽的北风吹着,吹在脸上有种刀片似的痛感,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孤身徘徊在学校的大门前,看着灯光黑暗的保安室。仅犹豫了那么一瞬间,我对着里面说道,“叔叔,麻烦开下门!” 可能你已经猜到了,丢三落四的我竟将作业丢失了。当我吞吞吐吐地告诉了父母这一切,意料之中遭遇了一阵狂风暴雨的袭击。然后,我拿起手机就跑到学校。一路上,我边跑边想,我也没把握作业是否就丢在教室,也在担忧平日那严格的保安,也许他不开门,反将我劈头盖脸训斥一顿,我也无话可说啊!哎!还是去试一试吧。 “啪”的一声响,保安室透出了微弱的灯光,叔叔已经休息了,听到我的话,又很快地从床上爬起,从墙上随手取下一件大衣,“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透过玻璃窗,我这时才勉强看清他,是那个平时不苟言笑的胖叔叔。这次,他说话的时候声音并不充满着怨气,倒像是一种平和的叙述,“我·····我作业忘在这里了。叔叔可不可以帮我开下校门?”我的心里很快也没了当初的那份畏惧与扭捏,说话也变得流畅起来。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按了下桌上的按钮。大门开了,我得以进入学校,和叔叔面对面说话。他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堆各式各样的作业,让我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我几乎是扫了一眼便知道,这全部都是生物和地理作业,哪里有我的?他叹了口气,像

(完整版)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答案 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理解正确的是(C) 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山色却是无边无际的。 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山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山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 2理解不正确的是(A)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3理解不正确的是(D) A首联写远望之景。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 惊叹不已的心情。 B颔联写近望之势。“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 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颈联写细望之景。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极目远眺,飞鸟还巢, 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4理解不正确的是(C) 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 C第三句是说泰山非常有运气和福气。 D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理解不正确的是(B) 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颔联写远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6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现了泰山高大险峻、神奇秀丽的特点。[2013松江一模]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C)[2013松江一模] 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似的惊叹。 C.末句描写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理解不正确的是(A) A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 B..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汇总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汇总 一、古诗释义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早期的诗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也是这一时期诗体的主要特色。后来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在战国后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屈原为其杰出代表。楚辞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因此该词也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汉代的古体诗 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只需一字,尽得风流)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 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精选习题,归纳总结,掌握运用。 课前作业: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苦吟》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大家说得都没错。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PPT】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可以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二、寻 了解了炼字的概念之后,现在我们来看一些诗句,请大家找出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动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形容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数量词

寒夜里的风-《对赌》读后感+马拉松有感20201207

马拉松有感 本次参与马拉松的我收获很大,在开跑前,给自己定了目标:不停歇,破纪录,不抽筋。为此自己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人们常说的: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给自己设置的目标也是为了超越过去的自己。为自己在今年的马拉松户外运动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跑步的过程中,在那一刻,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心跳声,还有那漫长,一眼望不到终点的赛道。心中充满感慨,其实人生的亦是如此。其实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死亡的结局,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去折腾,也是为了证明自己,让自己这一生不虚此行,要活的精彩,有意义。每一个人生来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出身、家室、背景。在起跑线上各不相同,我们也都是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普通人,可能刚起跑就已经被别人远远的甩在后头。这个时候,我们要盯住目标,然后迈左脚迈右脚,一步步坚定的前行,不论是什么原因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然而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跑在你前面的那群人,会渐渐的被你赶上乃至于超越,当然前提是你付出的同时要比别人多得多。 你人生的路,也只有自己去经历,学会享受孤独,你的亲朋好友终会离你而去,包括你最爱的家人们,孤独并不可怕,恐惧的人害怕孤独,强大的人却是享受孤独。孤独不仅仅是给别人带来负面的情绪,它也给人们带来安静的空间、思考的空间,学会享受孤独,可以净化你的心灵,可以让你看清自我,只有自己享受这种孤独,才能够经受得起,才能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人山人海之中保持最纯真的自己。 《对赌》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职业扑克世界冠军、决策专家、心理学家:安妮杜克。后期自己结合从事认知和决策心理学方向进行研究。对赌一书中,有许多的情节、说法、论点、案例。本人其中提炼了两项信息进行分析解释。 对赌这件事情之中,人性确实发挥重大的作用,在生意场上,没人愿意把别人搞的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大家都是主张和气生财。它也真正的剖析了人性,,满足人们以小博大的心理,但它又区别于赌博,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行动。 一、决策的质量应与运气区分开。

诗歌鉴赏选择题13424

古代诗歌鉴赏(一)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10~11题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 下列关于《从军行》主题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升起大片阴云,使远处的雪山显得暗淡,孤城戍守,四望荒凉,玉关屹立,显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B.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 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11. 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句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B. 前两句的环境描写,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 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更耐吟咏和思索。 D. 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曲江对酒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①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州②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判:同“拚”,不顾一切,豁出去。这里是“甘愿”。 ②沧州: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11.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是指宫苑,“坐不归”写出了诗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无奈。 B.“水精宫殿转霏微”,“霏微”是迷蒙的样子,这句话营造了一种虚空寥落的意境。 C.尾联表达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的意思。 D.这首七律诗表现了杜甫在官场中不受重用,抱负难展,理想落空的苦痛。 12.对作品的写作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七律的韵脚是“归”“微”“飞”“违”“衣”。 B.颔联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写出诗人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的心绪。 C.颈联诗人正话反说,表面说: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

完整word版,古诗词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

2017届古诗词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 (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完成第7题。(6分)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小注: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 (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 (三)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 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5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 偶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寒夜里的风-读《你为谁而工作》总结

读《你为谁而工作》总结 你为谁而工作?当然是为了自己。我心里想,这么脑残的反问句书名到底是谁想出来的。一定是一本厚厚的洗脑鸡汤。 后来通过阅读,让我有所感悟。确实通过我们读书学习来的知识,都将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除了公司,没有哪个机会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的机会。工作的质量的结果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的呈现。这段话对我的影响很深,它让我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工作,而且需要一份值得去努力的工作。这也是我思考再三,来到维尔斯的理由。放弃了以前的身份、职位、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例如之前做进出酒的生意缺的就是优质的客户,猎头这个行业又可以接触到高端的人选。通过这个平台,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给自己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需要确认目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勤奋工作。在我认为,当你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也就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能不能让自我价值得已实现,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首先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只有通过工作才能满足我们价值的体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的;有工作的机会,才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有展示自已的机会。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已实现目标而做的。所以说要珍惜工作机会,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只能: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其次认真工作才能让你不断的去思考、去学习、去总结经验,这是比物质更丰富的财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积累过程,知识和经验积累得越多,才能战胜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难,才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才会有越挫越勇的气势,才能离实现目标更近。因为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机会,通过努力实践,才能更好的把握机会,实现理想。 最后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体会乐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不管环境如何,作为员工都应该恪守职责,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的企业,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分析和抨击别人,去指责别人,重心要放在如何能尽善尽美的干好自身工作,带领团队和公司走向成功。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鉴赏之炼字__课堂实录

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堂实录简案】 开场白:【1分钟内完成】诗圣杜甫有句名言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家知道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吗?——炼字。对。出色的诗人,都讲究炼字。唐人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既然,锤词炼字这么艰辛,那么诗人为何还要苦苦推敲呢? 对了,有时关键处一个字的好坏,决定着诗歌成就的高低。寻常一字,尽显风流啊。 一、规范答题步骤【连开场白,控制在8分钟以内】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歌,还原古人的风流,体会古人的得意。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前预习”中的四句名句,在句中找出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字词。 ……(此处请3位同学来说,每位两句,第三位补充) 同学们,观察下这些字词在词性上都有怎样的特点呀? 对了,它们都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量词。古人,常在这些字词上下足功夫,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都是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用得好能够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特征;副词呢,是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却能突出所表现对象的在程度、范围上的特点。 大家一下子就找到用得最好的字,说明同学们都很有审美的眼光。那么,下面,我们从刚才四句诗句中挑几个你最有感觉的字,来欣赏下,看看你是否是诗人的知音? ……(此处请2位同学) 不错,同学们,语感挺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答题的两位同学都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述了他对这个字的表现力的赏析。请大家归纳一下。 得出:内容、情感、手法、特殊效果

二、提示体会表现力的方法:还原、比较【20分钟】 嗯,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努力,我们找到了分析炼字题的一般答题角度。那么,下面我们 活学活用,来鉴赏下面两首诗歌。 (一)《木兰花》 首先,请大家缓慢自读《木兰花》三遍,进入诗歌的情境,还原当时真实的场景,看看在这首诗人在做什么,看到了什么,心中有哪些感触?城东春日,泛舟湖面,微波清漾,远望绿杨如烟,近观红杏似火。知己对酒,美人轻笑,诗人纵情欢娱,从早春微寒的清晨到夕阳斜照的向晚。爱春、惜春、游春之情渐次体现,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请2位同学来说说“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感情?”第二位补充:爱春-惜春-纵情欢娱时光) 好,在我们还原当时场景,立足文本把握诗人情感之后,现在再来鉴赏下“红杏枝头春 意闹”中,“闹”字的表现力。注意答题规范,角度全面。 (请2位同学上黑板,写答案。肯定其闪光点。拟人、化静为动、杏花怒放、生机盎 然、爱春。)——抛出问题:同学们刚才的答案很规范,那么是否刚才的两位同学就已经把 闹字的丰富的表现力赏析尽了呢? (1)“闹”除了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还有哪些表现力呢? 好,大家可能一时打不开思路?没关系,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提供两个打开思路的方法: 还原法、比较法。 首先,我们先还原诗人宋祁当时所见的真实场景,远处绿杨如烟,近旁“红杏艳丽”, 这是怎样的红杏呢?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吗?(不是),是“花团锦簇”。 接下来,我们引进相近字进行比较:“艳”?(能同样写出色泽,却写不出繁华簇拥之 感)“斗”?(能同样写出绽放之烈“如百花斗艳”,却少了一层声觉联想,少了喧闹的蜂蝶, 也就少了整个春天的盎然生气。)——【此环节较难:可先分组讨论,A组比较“艳”;B 组比较“斗”——控制在3分钟】 总结:闹字:色泽之艳、花簇之多、绽放之烈、蜂蝶之闹、春意之勃。 效果:拟人、联想、通感……形象生动【到此,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古诗鉴赏选择题(含答案)

古诗鉴赏水平测试 1.《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目妙妙兮愁予洞庭波兮木叶下 B.荒忽兮远望朝驰余马兮江皋 C.岸土赤而壁立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皆名天下 D.罔薜荔兮为帷合百草兮实庭 (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4.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5.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易安体①·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 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②。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释】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 称之“易安体”。②旧盟:指“鸥盟”,与鸥鸟为友。 6.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 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摒除尘世烦扰、惟求闲散安宁的心 境。 C.“午醉”承“青旗卖酒”照应上片,于洒脱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无奈。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诙谐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归隐山间的 意愿。 7.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貌岸然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末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 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 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 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用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 感情绪。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 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 分西蜀,一分江东。 8.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 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成名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 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9.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 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 效刘备而出世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写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 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 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浪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0.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 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 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 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 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 的湖光山色别出心栽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 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 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起俗,使人读后油然生 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1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参考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参考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诗歌鉴赏之炼字高考题练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炼字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注 ]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辽宁)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诗歌鉴赏炼字题训练及答案

卜算子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环境之美、闲适之情。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