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只小鸟的呼唤

一只小鸟的呼唤

一只小鸟的呼唤
一只小鸟的呼唤

一只小鸟的呼唤

三年级一班李瑞熙

指导教师曾德玉我叫豆豆,是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我们小鸟家族生活在一片幽静的森林里,无忧无虑,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人生”。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树林直射到草地上,生机勃勃的一天又来到了。我和小鸟丽丽望着蔚蓝的天空,听着缓缓流淌的溪水声,欣赏着这仙境般的美丽世界,自由地呼吸,欢快地歌唱。

可是,好景不长,一场噩运突然降临到我们头上。那天,我们正在树林里嬉戏,忽然听见一阵机器的轰鸣声,走近一看,一棵棵大树相继倒下,不一会儿残余的树桩随处可见。看到此情形我们感到无比惊讶,内心十分彷徨。。。。。。我急忙向我们的珍妮女王报告,女王也感到很惊奇,决定去看看。

我们随同女王前往“阵地”。我不停地祈祷着,希望那些砍伐树木的人已经离去,可是,那轰鸣声依旧响起,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棵又一棵大树倒地。这时,一棵大树向我们袭来,大家赶紧躲避,珍妮女王为了保护弱小的我们却被树枝弄伤了。

从这以后,那些人天天来,“咔嚓——咔嚓——”,一棵又一棵高大而劲挺的树倒下了,最后曾经那么茂盛的森林里,只剩下一些孤零零的小树,在风中哀泣……

绝望中,我不住的呐喊:人类啊,不要再乱砍滥伐树木了。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请你们爱护大自然,珍爱地球,也请给我们一个栖息之地!

教师点评:““江天一色无纤尘”,可惜我们现在很少能见到这样美丽的“天”了。文章主题积极,语言生动,以一只小鸟的呼唤发出了保护环境的呐喊,采用边叙述边抒情的写法,很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是的,保护环境, 还我蓝天,我们确实有很多事情要做;保护环境, 还我蓝天,是人类义不容辞需要承担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享有一片蔚蓝的天空,共同享受阳光雨露的温暖吧!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一名教师的中国梦 刘礼涛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境界直接影响这孩子,因为学生都有向师性,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所以教师要做一位有理想的老师,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教师应尽心竭力的工作,用心思考未来世界,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人才能是世界和平,使我们人类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就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中国梦我要做这样的老师: 1、兢兢业业的老师 今天的思想境界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提高,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认真了?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每天晚上我都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找到努力的方向,弥补自己的不足。 2、充满爱心的老师 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只有这样的好学生才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爱心”架起师生心灵之桥。叶圣陶告诫我们“学生如嫩苗,逢雨露则欣欣向荣,遭霜雪则生机尽矣”。这就告诉我们“爱”是架起沟通师生心灵金桥的最好方法。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只有爱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爱心。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当我们感悟到了这一层,师德这面镜子也就擦亮了。 3、认真负责任的教师。 只有认真负责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认真负责的老师,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你,

学校才会更信任你。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而且备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引路人,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习。 4、创新精神的教师; 要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教师创新精神教师。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创新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师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 作为教师的我,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激动万分,无法言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立足平凡岗位,争做优秀教师。“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我需要一直努力下去。当好一名教师,奉献绵薄之力,以己涓涓细流,汇入中国教育发展的汪洋大海!我感谢这伟大的盛世年代,我更因自己是创造时代人才的灵魂师而骄傲和自豪,做教师让我倍感幸福和荣耀!

从经验主义到现象学_一种新的信息哲学观

2007年第3期第15卷(总55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S J TU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No.3,2007Vol.15SUM ,No.55 收稿日期:2006211230 作者简介:王素芬(19662),女,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从经验主义到现象学:一种新的信息哲学观 王素芬1,汪 胤2 (1.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2.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30) 摘 要:信息是信息系统学科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但是,在信息系统领域 中,关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形式,这些构成了不同的信息观点,而这些观点又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本文发现: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局限,而现象学方法是克服以上两种方法所产生的必然结论,并由此提出了有关信息的现象学本质。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哲学;现象学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95(2007)0320074207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处理信 息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学科最核心的问题。但是,自从信息系统学科形成开始,“信息本身的难以琢磨的天性,以及研究者没有办法在研究 工作中处理信息的本质”[1] 一直困扰着信息系统的研究。在信息系统学科中,一方面认为,信息是信息系统学科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领域中,关于信息、数据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非常混乱的多种概念形式。这些不同的信息观点,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信息科学和技术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用不同的信息观点,来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关于信息概念和术语的混乱状况造成了现有关于信息系统研究中所体现的不连贯且矛盾的知识混合体状况。所以,对现有信息观点的梳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工作。 不同的信息观点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各种基本的哲学观点,[2][3](P65-668)[4]所以,不从哲学层面对这种影响和作用进行全面彻底的反思和认识,就无法深刻地理解信息 的本质,也不能从信息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和 指导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二、作为经验主义的Davis 信息本质观点第一条线索是以信息系统创始人Davis 为代表的信息观点。他们认为,信息是那些实际可察觉的、有价值的并经过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当前的或潜在的行动或决策有意义[5](P200-204)。非常明显,信息可以还原为数据,而数据具有自身的确定性,它的意义不需要其他事物的证明,因为它是完全自主的。这种观念非常类似于哲学中的经验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事物的本质最终可以归结为一系列的感觉对象,而这些对象的意义是完全自主确定的。事物的本质就是感觉对象某种结构化的聚合。数据是客观的,信息是结构化的数据。数据的客观性就是作为可感知的感觉对象,而信息的意义最终可以归结为数据自身的意义。 此观点还涉及一个隐含的假设:对于某一特定任务和决策的信息是客观可定义的,所以,信息是独立于信息的接收者,也就是说,独立于人们能否对其的观察或抽取,信息先于信

关于引路人的句子

关于引路人的句子 1、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眼的引路人一样。作者:高尔基 2、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 4、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5、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6、人们都赞美母爱的伟大,我要说父爱同样伟大。父爱是寓学于玩的生动故事;是拭泪的纸巾;是广阔的大海;是无边的草原;是三岔路的引路人;是童年回忆中的嘻嘻哈哈。 7、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

遨游! 8、老师是朋友,和我们经常谈心;老师是长辈,关心着我们的成长变化;老师是引路人,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 9、家乡的冬天会下雪,那雪是冬天的使者,春天的引路人。它,从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把这熟睡的小城市,装点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10、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作者:杜威出处:我的教育信条 11、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同学生步入文学宫殿的引路人,其任务是打开文学宫殿的大门,而宫殿里面的富丽堂皇和琳琅满目则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12、含情脉脉兮,说于朝暮; 说书人四座拍案惊堂木,一把纸扇道尽情义绵绵相思苦。 深情脉脉兮,出于相顾; 出家人五蕴皆空戒律鼓,一柄木鱼道尽天理昭昭尘世俗。 温情脉脉兮,引于心愫;

信息的现实结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康斯坦丁科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月,第42卷第2期,Mar.,2012,Vol.42,No.2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收稿日期:2010-09-11;修回日期:2011-01-14 作者简介:康斯坦丁·科林(КонстантинКолин),俄罗斯科学院,技术科学博士,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信息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主 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哲学与信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①本文摘译自КонстантинКолин,ФИЛОСОФСКИЕПРОБЛЕМЫИНФОРМАТИКИ(Москва,БИНОМ,Лаборатория знаний,2010)第三章。文章标题、摘要和小标题是译者加的。 【信息哲学专题研究】 信息的现实结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① [俄]康斯坦丁·科林著,[中]邬焜译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问题研究所,莫斯科) 摘要: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 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 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信息贯穿于我 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 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 向。 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本质;物理现实;理想现实 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016-07 近年来,在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领域, 信息科学的作用正在大幅度增长。这是因为,现代 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导致的,这一逻辑就是基于信 息科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科学范 式和新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信息现象的现实结构 依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看法,信息是我们面对世 界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神秘的现象。 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对信息的定义有几十个, 然而,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被普遍的接受。这是因为, 科学家们在进行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时,都是从他 们研究领域的特定角度出发,制定或选择一个最适 合其研究领域的特定的具体的信息定义。 此外,有些科学文献甚至宣称,为信息概念下一 个一般性的本质定义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的,至少在 今后几年中这种尝试不可能达到[1]。也许,“信息” 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就是无法定义的,也许,它仅只是 一个同音异义的术语,在日常使用中,它可能被用来 指称完全不同的或根本没有关联的不同的对象[2]。 然而,与此同时,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科 学范畴,今天,许多研究人员都已经公认,信息在关 于自然现象、技术系统、生物世界、以及人与社会的 问题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价值正在迅速增长。 信息现象是多层面的,因此,它不仅在不同状态 的信息过程中,而且也在这些过程现实运行的不同 阶段上都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正统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在现实世界中, 除了物质和能量之外什么都不存在。并且,物质和 能量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是密切相关、连续运动61

学生的引路人

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每位教师都要有知识恐慌的危机感,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力争成为所教课程专业的行家里手,用自己的知识学问、思想智慧和学术造诣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做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一个教师都要有远大的志向、纯粹的心灵、高尚的节操。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我们新疆才有希望。 在中国被人们所称道、为历史所铭记的好老师,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位教师自觉选择了为他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并以此为人生大乐,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价值,他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就获得了伟大意义。 其次做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人们常说,先成人后成才,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常流水。而“德”是做人的底线,也是学做人的标准。只有“立德”才能“树人”。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去涵养学生的人格,平时要关爱学生,“勿以

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学生。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时刻起表率作用,要用事实说话,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让学生明白老师就是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把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明白“立德树人”的内涵。 第三做个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教师博学多才,学识广博,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扎实学识,如果教师知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教师的学识魅力不仅仅在于教师要拥有广博和专深的理论知识,更在于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于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切反思,在于教师能够运用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在行动中做教育,在行动中做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成为智慧型的老师,教学课堂才会成为智慧型的课堂。 第四做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中赋予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等优秀教育者的品质,正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教师的这一尊重是把学生看作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传扬,又是对十七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深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古以来对教师的定义有着明确而精准的诠释,教师通过对知识较深的掌握,对道德和法律较高的理解,并且以传播知识和塑造道德理念为己任,从而对社会输送人才和传承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内涵更加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已逐渐被业内外人士所认同。教师越是向专业化发展,那么对教师的要求越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课题也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当然学生的“引路人”不仅仅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是朋友,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并刺激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在学校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价值导向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引路人。 一.立德为上,立德是修身之根本、价值之基石。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要高,纵观现实,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可谓众说纷纭。有表扬赞美之声,有客观中肯之言,亦有批评谩骂之声,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需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它包括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等各个方面。古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代社会也不乏其客观存在的道理。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者不读书,修养不加强,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育人?因而教师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不仅要讲的了好课,同时要以自己良好品德去教育感染学生。平时在钻研好教材教好课的同时,多读书,读修身养性之书,读有浩然之气又不乏宽容善解之书,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浮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纵然世界再物欲横流,我当恪职谨守,保持一个教师的本分,要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远见和卓识,不能人云亦云,趋炎附势,追名逐利,干一些败坏行业风气的事,惹得了众怒。近来社会上关于教师的丑闻也是此起彼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业内人士的警示,社会上的褒贬声侧面推动着教育改革,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针对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加强管理是一方面,而为师者加强自身修养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的教师本职就应该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品行去感染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受世俗风气的影响,追名逐利干一些脱离本职的事情。二.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关爱不仅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知,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情感上裂痕、意识上障碍、品德上滑坡,智慧上压抑。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之爱,是他们的甘露、源泉,是动力,是发动机,有激励、感化、调节的功能。教师之爱,能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能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不足,能促使他们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对受挫的心灵产生蔚籍。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就是师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

信息的哲学定义

信息的哲学定义 信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陈述、解释。在汉语中,信息一词的本意是指可以传递的消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一词的含意不断地丰富,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之后,关于信息的定义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总而观之,这些定义,大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领域,对信息所作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片面的而非全面的、非本质的解释,有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揭示信息本质的完整的信息定义。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信息并不是一个需要定义的概念性问题,它和物质一样是客观存在,是需要通过探索和挖掘才能得到真谛的。尽管以往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果对揭示信息本质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在此回顾、介绍、分析已有的定义和概念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本文的出发点不是要给信息下一个什么定义,而是要揭示信息的本质,即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一、信息是什么 可以说,当今世界是被信息包围了的世界,每个有知识的人都可以举出无数个信息的实例,但却没人能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们不妨从人类认知世界的起源开始探讨。 人类最初是通过其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感知物质世界的。人们为了记住所获得的感知,就要在大脑里刻上痕迹予以储存,以便日后用来进行判断和做出决定。这种刻于大脑中的痕迹就是信息,是人对其所感知的物质世界的现状所作的记载。 大脑的记忆不是很可靠的,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量的增多,大脑中的信息会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消失,这就促使人们在自己的大脑之外使用标识来帮助记忆,从而出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动记载。 为了相互之间的交往合作,人们不仅要储存信息,还要表达和传递信息,由此语言、文字等相继出现。由于信息被刻记在大脑以外的物质上,如石头,竹简和纸张等,使其得

哲学终极书单从入门到高阶学习哲学的书籍t

哲学终极书单从入门到高阶学习哲学的书籍t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周国平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又是什么对于个问题,大哲学家康德的评价可谓是所有评价中最经典、最准确的:“哲学是哲学知识或来自概念的理性知识体系。就世界概念来说,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最后目的的科学。哲学是关于智慧–理性的立法者的学说··· ”。用后人所总结的一句更具概括性,和更为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哲学乃万学之学”。所有知识都发源于哲学,所有知识都发展于哲学,所有发展出来的知识也都反向统一于哲学。这就是哲学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爱君特意从网上搜寻了一份高质量的哲学推荐书单。这份书单涵盖了从入门到高阶各个阶段学习哲学的书籍,专业性很强,作者同时也给出了学习哲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算得上是一份哲学终极书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那些对哲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中找到哲学学习的方向。 这个书单的适用对象不区分文理科,原因是只求入门的读者大都可以看懂其所列出的初级书目,而想要看懂本书单内高阶书目的读者必须同时具备相当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 下面为你奉上这份哲学终极书单 【入门级/初级哲学书单】(至少完成80%) 1.《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或《西方哲学史》,梯利或《西方哲学 简史》,赵敦华。不推荐罗素,主要因为偏见太多而且信息失真严重,最好买前两者,便于理解,主干明晰。

2.《西方哲学原着选读》,商务印书馆。看了上述任何一本就必要把它 从头看到尾,当参考书。 3.《理想国》《斐多篇》,柏拉图 4.《形而上学》《范畴篇》,亚里士多德 5.《第一哲学沉思集》,笛卡尔 6.《人类理解论》,洛克 7.《伦理学》,斯宾诺莎 8.《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耐心通读,可以参考注解版。 9.《小逻辑》,黑格尔。耐心通读。 10.《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11.《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12.《上帝新脑》,彭罗斯。作为现代物理、数学、信息论和心灵哲学的 启蒙。本书号称“科普”,但难度非科普着作所比。耐心通读。 13.《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余碧平 14.《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15.《老子》《庄子》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我所任教的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高中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高中。我们观庙高中向来是以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而闻名县内外。正是靠着这种三苦精神,作为信阳市普通农村高中的观庙高中才创造了一年又一年的辉煌,成绩提升率多年稳居全市第一。一直以来“心连心”谈话都是我们的取得辉煌业绩的秘密武器。 我所任教的班级有这么一位学生。由于新学期开学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所教的三个班将近三百个学生,说实话有一大半的学生我还叫不上名字。我是在一次历史老师找学生“心连心”谈话时认识的她。她没有尊敬师长的观念,她不会去耐心地去听老师在说什么,更不会去思考老师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老师每说出一句话,她总会提出质疑:“那为什么……”,或者直接撇开老师的话题,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似很深刻的见解,一会又提出一大堆的疑问:“老师,你说研究1+1=3有什么用,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用?老师都觉得她是一位难以驯服的学生。 历史老师是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由于她说话的语气对老师很不礼貌,总是喋喋不休地想和老师争论。我把她训斥了一顿,我说:“别胡扯,1+1=3是文学,不是数学,更不是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任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知道什么是素呗!就是我们所说的质数。”听到我说到这些,她赶紧跑到我的旁边,低下头,希望接受我的批评,其实我知道,她是想听我继续说下去。于是我做出判断,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由于她的脑子里有着一大堆的疑惑,如果我们不能给她一个很好的解答,就不能让她信服,她就更不懂得为什么要尊敬老师。于是我更加耐心的给她解释:“哥德巴赫猜想是任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叫做1+1,没有人说它等于3,1+1=3只是文学上的一个比喻而已。陈景润证明了1+2,就是任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数不超过2的合数之和,离哥德巴赫猜想仅一步之遥,至今没有人能够证明1+1,这是数学史上的最高成就。”听到这些她终于信服了。 于是我说:“不要总是去想那些大而空的东西,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该做的和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去试图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你要把现在所学的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将来有一天你才有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想她一定是一个总爱空想,又不愿负出实际行动的女孩,于是,我问:“有梦想吗?”她说:“有,我想考二本,信阳师院,河师大。” “那很好,但是有梦想更要有行动,否则就只能是空想。” “有啊,我曾经就梦想着要考上观庙高中,于是我就拼命的学习,所以我就考上了。但是来到之后才发现观庙高中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 我说:“这很正常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问题啊!就我们县的高中来说,商高老一,上石桥高中老二,我们观庙高中至少可以排老三吧?商高很好吧,但是如果你去了之后,也会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但是你能因此而说商高是一所不好的学校吗?我们要善于从周围的环境中去寻找那些积极的因素,从而来促进我们的进步和提高。因为我们要集百家之长,难道你想集百家之短吗?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而如果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从善待自己的角度来说,还是把别人都看成天使吧,那样你就可以生活在天堂里。” 第二次找她谈是在第一次月考之后,看她考得还不错,想给她鼓励一下,同学更是想让她能够转变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她来到我的办公桌前,我让她来一下自己的月考试卷。她一看自己82分的成绩,慌忙辩解,十分冤枉的样子。“老师,我真的是自己做的啊,我没抄!”我说:“我没说你抄别人的啊!你怎么总喜欢把别人都往坏处想呢?难到老师找你就是为了找你麻烦的吗?我看你挺聪明的,我相信你的成绩。只是我觉得你如果能够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你的成绩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老师,你是看我考了82分才找我的吧!我如果考了28分,你会找我吗?” “你想表达什么意思?你是认为我看不起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吗?我找你,是因为我认为你是最需要找的人。为什么?你很聪明,但你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明白人给你指点,你的人生道路就会走歪。你很聪明,但是要把你的聪明才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正如一块金子,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它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昨天,你总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学习到底有什么用?那我要问你,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在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什么!农民的孩子都不需要接受什么教育,一家十来个小孩,长大了就能干农活,

做学生生命中的引路人

做学生生命中的引路人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如果学生在上学期间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就是人之大幸。作为老师,我要做学生生命中的引路人。 有人会说,教师工作枯燥乏味,每天就是教室、办公室两点一线,天天都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没完没了的班级琐事,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劳心劳力,还不见成果。什么时候,如此高尚的事业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其实不然,只要换个角度、换种心态看问题,你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班主任就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本着爱的原则,所有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所有的烦恼将不再是烦恼。 众所周知,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让孩子的这种天性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在上课的时候,我喜欢让孩子们比赛答题,做做智力题,还喜欢给孩子们讲名人故事。也许有的老师可能要问了,课堂上就四十分钟,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我的回答是:不会的。事实表明,愉快的课堂气氛让我的课堂变成了有效课堂,别人四十分钟完成的事情我30分钟就能做到,余下的时间完全可以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愿意的事情。 每个老师都喜欢好孩子,事实上,每个班都有几个让人头痛的孩子。难道我们可以放弃他们吗不!绝不能!因为,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非洲有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拿一张白纸,上面有一个黑点,问孩子们是什么,孩子们说“黑点”,老师

说“这么大的白纸你们没看到吗”然后老师拿来一张黑纸,上面有一个白点,这回孩子们看到的是“亮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看到孩子身上的黑点,而是要发现他身上的亮点,并把亮点扩大。老师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人生的“亮点”,发现孩子最强的地方,然后引导他沿着这个方向去走,这样孩子一生都将是快乐和幸福的。 我班有一个孩子朗读和表演能力很强,但成绩却一塌糊涂。当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只和爷爷在一块生活时,我有些心疼,我知道,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心灵的呵护。于是,我不再对他皱眉,每天上课时更多的关注他、提醒他,找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时的表扬,提高他的自信。课后陪他拉家常,在生活上给他温暖和必要的帮助。虽然他的成绩还是不好,但是,我依然鼓励与引导他,因为他是我班里的孩子,我有责任和义务让他健康的成长! 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有益身心的活动。有的班主任认为搞活动太累,耽误时间,没有抓学习更实惠。我却不这样认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指导全班同学参加经典诵读,不辞辛苦排练情景剧节目,辅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运动会,不放过每一个锻炼学生的机会。通过一次次活动,孩子们更加活泼可爱,班级的凝聚力增加了,孩子们对老师更加依恋和爱戴了。我从孩子们充满爱意的眼神里找到了自我价值,得到了满足。原来,做老师可以如此幸福! 正是这份对学生的责任感,对工作的使命感,像一盏明灯照耀我前进的道路,提醒我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一一尝尽;一路走来,喜怒哀乐历历在目。在这片土地上,我播种希

莱布尼茨的哲学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莱布尼茨通晓古希腊罗马哲学、经院哲学,熟悉他所处时代的哲学学说和科学成就。他认为,不论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家,还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培根、洛克等人都没有解决“一”与“多”这一哲学家们始终面临的问题。莱布尼茨倾向于原子理论,但他不接受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实体。而在莱布尼茨看来,作为物质实体的原子无论多小,都是空间的一部分,而占有空间一部分的东西是不可能不可分的,而可分的东西必定由部分组成,所以不可能是终极的实在。因此莱布尼茨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但不是德谟克利特的物质的原子,而是精神原子,莱布尼茨称之为“单子”。他说:“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单子,不是别的东西,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在没有部分的地方,是不可能有广袤、形状、可分性的。”他认为,单子才是万事万物真正的原子,因为单子没有部分,不占有空间,是绝对不可分的,这样的原子才是终极的实在。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由于单子没有部分,是不可分的,因此,它不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各个部分的结合而产生,或通过分解而消灭。他认为,单子的开始和终结只能一下子发生,它只能通过被创造而获得开始,只能通过被消灭而告之终结。他说,单子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灭,这就是说,它们只能凭借创造而产生,凭借毁灭而消灭”。2.单子是非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他认为,精神实体不具有形体,因而是单纯的、不可分的。3.单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单子有质的区别。他认为,只承认惟一无限的实体,是无法解释其与杂多的样式之间的联系,因此,必须承认实体的杂多性。单子在性质上还具有多样性。他说:“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在其中不可能找出一种内在的差别或基于一种固有特质的差别。”在莱布尼茨看来,样式的差别来自单子的差别。4.单子有知觉。他说:“一切单纯的实体和被创造出来的单子都可以称为灵魂。”他之所以把单子称为灵魂,就在于单子具有知觉(或表象)和欲望。单子的变化,就是在欲望的推动下,从一种知觉向另一种知觉的变化。 单子不仅有知觉,而且单子的知觉存在着等级差别,这样就构成了单子等级系统。最低一级的单子只有微知觉,这类单子根本没有清楚明晰的表象,无生命的东西就是由这类单子构成的;较高级的单子具有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有感性灵魂,一般的动物就是由这些单子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单子,不仅具有清晰的知觉和记忆,而且有理性灵魂,能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人就是由这类单子构成的;最高级的单子是上帝,它具有最完满的智慧。在莱布尼茨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依据其单子的高低之分,形成一个不间断的系列,宇宙中没有也不可能有飞跃。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人的窗子”。这也就是说,单子与现实的世界没有实际的联系,同样,单子之间也没有物理的相互作用。既然这样,那么单子怎么能反映宇宙呢?整个世界的和谐一致性是如何形成的?他在指出单子没有“窗户”时,却承认了一个例外,即上帝,一切的单子共同起源于最高的单子——上帝。莱布尼茨认为,单子与现实世界、与别的单子没有物理的相互作用,但却有着理念上的联系,它是由上帝确定的。他说,上帝在创造单子的时候,也规

寻找我的引路人——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自149 学号:06(07、20、32) : 小组:第二组 访谈人物:海强、磊

《寻找我的引路人——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第一份访谈报告 一.目标职业生涯人物 被访谈人:海强 工作单位及岗位:国网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 职务或职称:营销技术专责 参加工作年限:5年 访谈人:邱馨仪、毛思童 二.目标职业生涯人物简介 海强,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曾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现任国网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营销技术专责。 三.访谈过程简介 访谈日期:2015年9月28日 1、你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答:在毕业时,国家电网公司举办校园招聘,我所在的学校、所修的专业符合招聘条件,满足公司需求。经过笔试、面试后,获得工作。

2、目前行业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前提? 答:接受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教育并考试合格,取得大学英语4级证书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3、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 答:首先要吃苦耐劳,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再者要有旺盛的求知欲,遇到问题不仅要从书本中找答案,更要虚心求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此外,还要有创新精神,我认为,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创新,每个问题的出现都会有解决它的方法。 4、这项工作需要的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同别的类型工作的要求的有什么不同吗? 答:从一般的角度来说,可迁移技能都是相同的。除了与其他工作相同的责任心、执行力和创新精神等品质以外,这项工作对奉献精神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保电、抢修都要冲在第一线。这是职责所在。另外,其它专业技能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学习。 5、在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公司会对刚进入该行业的新员工进行培训吗?会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呢?

立德树人,做好中职学生的引路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515567669.html, 立德树人,做好中职学生的引路人 作者:崔利超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年第07期 摘要:首部面向全体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争做“四有”好教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关注与期望。随着市场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结合中职教育存在的复杂而特殊的情况,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做学生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关键词:中职教育;立德树人;引路人 “师者,人之范也”,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模范,教师的职业、学识、人品,不仅决定着个人事业的发展,更影响学生学习生涯以及未来的发展。“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强调教师“引路人”的角色和重要性。当下,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一名好教师已经成为新时代广大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更是适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笔者结合多年中职教学经验,明晰中职教师“立德树人”的标准和“引路人”的方向,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一、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自控能力较弱,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情感缺失,厌学等问题[1]。该阶段的学生多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得 到关注。在社会各种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给青少年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导致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抽烟酗酒等不良活动中。许多家长把中职学校当成“托儿所”,并不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状态,因此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没有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抱着消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基于上述背景,中职教师应该结合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为人师表,要求教师的仪容、衣着要得体大方,要求教师的精神面貌要积极向上,给学生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结合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在意旁人目光、不善于表达等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集严师益友于一体,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增加学生的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分析沉迷网络游戏的利弊,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帮助学生改变迷恋网络的不良习惯。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及时进行引导,在学生失落时及时安慰。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富有责任感,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

从信息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探讨论文

从信息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探讨论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探讨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信息哲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代表了一个独立的领域(独特的话题),为传统的和新的哲学话题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手段(原创性的方法论),它能够与其它哲学分支比肩并立,为信息世界和信息社会的概念基础... 信息哲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代表了一个独立的领域(独特的话题),为传统的和新的哲学话题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手段(原创性的方法论),它能够与其它哲学分支比肩并立,为信息世界和信息社会的概念基础提供系统论证(新的理论)。以下是今天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信息”的哲学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未引起哲学界真正重视。最近西方哲学界提出”信息哲学”(philosophyofinformation,简称PI)研究纲领,把”信息”作为哲学基本概念列入研究范畴,认为它和存在、知识、意义具有同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哲学面临着信息转向。本文将着重介绍信息哲学这门新兴的、具有交叉科学性质的哲学学科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关键词:信息;信息哲学;信息转向;研究纲领 一、前言 当代信息哲学创始人、牛津大学哲学家弗洛里迪(LucianoFloridi)完成了耗时数载,经过广泛辩论的工作,详细论述了信息哲学作为一个研究纲领何以成为可能。早在1996年弗洛里迪便提出”信息哲学”的概念,并在其著作《哲学与计算导论》阐述了信息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Floridi1999)。不久前,西方哲学界权威性期刊《元哲学》又发表了他的论文”什么是信息哲学?”(Flor idi2021a,刘钢2021),其中他对信息哲学这门新兴的、具有交叉科学性质的哲学学科进行了详尽的论证。他的基本论点是:信息哲学代表了一个独立的探究领域(独特的话题);为传统的和新的哲学话题提供了创新的手段(原创性的方法论);能与其他哲学分支并立,为信息世界和信息社会的概念基础提供系

浅析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

浅析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 [内容提要]:哥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是试图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第一个近代伟大的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是其形而上学体系的基础,他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以来的实体理论的缺陷,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实体思想并在自己的思考中提出了极具特色的实体学说。他提出需要重新召回经院哲学的“实体的形式”即质的观念来给实体做出新的理解,应该从质的角度,从能动性的角度去寻求一种单纯的、无形体的永恒实体作为万物的基础,强调实体的个体性原则。莱布尼茨的实体学说不仅试图克服机械论的局限,也试图去协调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实体理论和整个哲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莱布尼茨实体单子单纯性能动性个体性 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他登上哲学的历史舞台时,17世纪盛行的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已经露出了端倪,经验论与唯理论经过长期的论战,各自的短长也逐渐明朗化。莱布尼茨在分析以往哲学学说的基础上,认为必须有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来调和机械论和目的论、自然科学和神学以及近代和古代哲学的矛盾,由此他创立了他独具特色的单子论实体学说。莱布尼茨认为实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质,必须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具有统一性,而且实体也应有其内在目的,符合能动性原则。他把力、活动引入实体,强调实体自身的能动性与个体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既弥补了机械论的不足,也对一般与个别、普遍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解释,是对传统实体学说的突破与发展。 一、单纯的形而上学的点 近代以来,机械论的自然观得到广泛的推崇,持机械论自然观的哲学家们将物体的本质规定为广延性即单纯的量的规定,试图用自然科学中的机械性原理来解释自然,而在莱布尼茨看来,实体概念必须既蕴含着统一性,又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莱布尼茨认为,用可分的广延来规定实体与实体的不可分性是矛盾的,但以不可分的原子规定实体又无法说明实体的

2021届高三联考材料作文”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届高三联考材料作文”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寻找自己。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切身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种方法,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考题解析 显然材料中“迷路”是指失去了人生之路、追求之路、探索之路的正确方向,陷于迷茫、彷徨之中。从客观上看,是处在歧路时不知哪一条是正确的道路,陷于选择的痛苦,无路可走,找不到出口,苦苦求索。从主观上看,是失去了信仰,不知奋斗的方向;迷失了本心,不知对错,没有了是非;迷失了爱心,不知帮与不帮、救与不救,痛苦挣扎;失去了追求,不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失去了同志,四顾茫然,孤独无助;等等。为什么会“失去了正确方向”?世界太精彩,诱惑太迷人:追求太漫长,自己有怀疑;别人有成就,相形见已拙;自己要什么,始终不清楚;勇于去探索,求索无答案;等等。 “寻找引路人”,处在迷途的人最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帮助,引路人是先行者、示范者,能引领迷路的人走出迷宫,能点醒路人,能让行者少走弯路。正确的引领能给人带来光明,走向新生;但如果不正确的引领则可能会让人身陷泥淖,难以自拔。 “寻找同样迷路的人’,“同样迷路的人”可以同病相怜,可以相互温暖,可以分享成功与失败,可以分担孤独,可以共同前行。总之,可以找到走出迷路的精神动力。 “寻找自己”,引路人不一定可靠,“同样迷路的人”不一定找到,世上役有救世主,要找到自己的路最终还要靠自己。“寻找自己”是要搞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找回自信、找准方向,找回坚强,拒绝诱惑。“牢记生命的理想,别被生活的愚妄蒙蔽了视听”,只要心中永远挂着一盏明灯,永远把握住明确的目标,就一定会走出迷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