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一、中央将东北确立为建设的重点地区

东北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大工业的地区,在新中

国成立后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1949年12月中财委会议指出,东北已有的工业基础,建设两年后即能够支援关内。毛泽东更是要求把东北

建设成一个全国的工业基地,要出机器、出人才。所以,中央在资金、人才和工业项目安排上大幅度向东北倾斜。首先,中央投资大幅向东

北倾斜。1950年中财委提出:“重工业部门应最速发展,以提升国家

的经济力量和国防水平,使旧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得在民主的

原则下迅速改造。同时,更应特别注意重工业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如

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煤矿、石油、电动力、机器制造和化学工业,特别是为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肥料”。中央将重工业作为优

先投资方向,而东北原有的重工业基础,使其成为中央投资的重点地区。1950年国家在东北地区投入3.30亿人民币的资金,占当年东北

全年预算的40%,占东北全部国民经济投资的77%。虽然朝鲜战争的爆

发使国家工业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但并没有改变中央对东北投资建设

的决心。尤其是朝鲜战争中中美军事装备的巨大差别突显的是中美两

国工业实力的巨大差别,使国家增大了对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投

资建设力度。仅1952年国家在东北地区的投资总额就达10.80亿元

人民币。从1950年到1952年的三年中,国家对东北的投资累计占全

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一五”计划时期,中央提出合理

利用东北、上海等地已有的工业基础,发挥其作用,以加速工业建设,并且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重工业仍然是国家投资

建设的重点领域。1953年9月3日,李富春明确提出,发展五金、燃料、电力、机械、基本化学、国防等工业,才能保证国防的巩固和国

家的安全;才能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保证我国在经济上的完全独立。“一五”时期,国家对东北的工业投资达到了95.3亿元人民币,占

国家全部工业投资的38.3%,远远高于同时期国家对其他地区的投资。“二五”计划时期,东北虽不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在国家投资

中的比重依然很高,接近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20%。但在1958—1960

年间发生了“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正常步伐。国

家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钢铁工业以及和钢铁相关的工业建设中,对轻

工业的投资则相对薄弱,造成了重工业的畸形发展,打乱了东北工业

建设的步伐。其次,从全国抽调人才支援东北建设。为促动东北恢复

与建设,中央决定给予东北特殊政策。一方面从全国各地抽调科技人员,另一方面,允许东北工业部到全国其他地区招聘人才。有了中央

的支持,东北的人才招聘计划得到了华东局、华中局等各地的支持,

再加上时任东北局副书记李富春的多方联系,东北招聘团只用三四个

月就招聘到4000多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在统筹分配全国高校毕业生时,中央也重点照顾东北地区,仅1950年,全国高校18000名毕业生有半

数被分配到了东北。

舞下,“中央从1949年下半年起,陆续从东北、华北、华东调来500

多名县地级以上领导干部支援鞍钢;又从中南、华东招聘了500多名具

有较高文化、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十年间,全国

各地为鞍钢输送了111000多名生产建设人才(厂矿长、车间主任和工

程师以上干部520多人),有力地支援了鞍钢的生产建设。在苏联专家

的分配上,中央也向东北倾斜。1949年刘少奇访苏归国带回220名苏

联专家,只有38名专家随去北京,其余100多名全部留在了东北。1950年在中国的120名苏联专家中,有92名在东北。在工业设计方面,1950—1951年间,中国政府共聘请了42个设计组,其中30个安排在

东北地区。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支援了东北工业建设,为东北工业基地的建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这些人才也成为

中国工业建设的宝贵财富,支援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建设。最后,

将重要工业项目尽量安排在东北地区。“一五”时期,中央提出基本

上完成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使这个基地

能够更有水平地在技术上支援新工业区的建设。除了对于鞍钢作重大

改建外,东北各工业区的原有工业,如抚顺、阜新和鹤岗的煤矿工业,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吉林的电力工业,也都将在5年内加以改建。苏联政府援助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中央安排在东

北的就有56项,占全部项目的37.4%。此外,中央和东北地方政府在苏联援助项目的基础上,还实行了配套建设。辽宁省安排的限额以上

项目175个,其中工业项目达到了98个;吉林省虽然重点工程相对其

他两省较少,但也安排了109项之多;黑龙江省在5年中共建成了2400多个工程,其中限额以上的工程达到了122个。在国家重点项目的建

设上,东北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在钢铁方面,新中国成立十年来

全国各地支援了鞍钢21万吨机械、电器设备,3500多万吨煤,2700

多万吨富铁矿,72万吨水泥,122万立方米木材和大量的锰矿石、硫

化铁矿石、电线、电缆等。一汽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全国30多个省市、70多个企业的协助,沈阳、哈尔滨、大连、抚顺等地的国营工厂为一

汽制造各种设备,沈阳、上海、南京、汉口等城市协助制造规格复杂

的建筑器材,鞍山、太原、唐山等地炼钢厂协助制造各种工程结构钢材。在煤炭方面,鹤岗东山竖井得到鞍钢、上海机械厂和电线厂、太原、唐山、石景山、重庆等钢铁厂共100多个企业单位的支援,齐齐

哈尔、哈尔滨等地仅1954年就增拨了3300辆车皮,佳木斯、富锦等

地还组织了数百辆大小车辆为东山竖井运送设备和器材。在中央和全

国人民的支援下,到1959年东北的工业产值达到353.3亿元人民币,是1949年的16.1倍,重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49.1%

上升到70.8%。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已经成为拥有先进技术和雄厚

工业实力的重工业基地,已经能够为全国的工业建设提供充足的支持。

二、东北对全国工业化建设的支援

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中央在资金、人才、工业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东北

工业迅猛发展,一大批苏联援助的重点工程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使

东北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支援全国的物资基础。1958年邓小

平视察东北时指出,“东北三省钢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机械制造

水平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是我国工业的重要基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全国集中力量把东北建设起来了,东北三省当前的任务,就是充

分挖掘潜力,大力支援全国,并逐步合理发展”。“一五”期间,东

北已开始为全国的工业建设提供工业设备、人才和经验,工业基地作

用逐步显现。首先,东北为全国工业建设输出大量产品。东北工业的

主体在辽宁,辽宁为支援国家建设,从1953年到1957年调出了大量

物资。其中调出生铁490万吨,钢材438万吨,水泥575万吨,化肥

81万吨;钢材、有色金属、水泥、石油炼成品的调出量占辽宁同期生产总量的54.6%~73.3%。以鞍钢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十年间,鞍钢

仅支援全国的钢材就有1200多万吨,调出的钢材支援了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汽车制造厂、玉门油田、三门峡水电站和包头钢铁公司等国家重

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沈阳的机械制造工业为全

国输送了大批机床、电缆、矿山设备、变压器等机械产品。沈阳制造

的各种机床能够比较完整地装备50多个像沈阳第一机床厂这样规模的

机床厂。吉林省虽然工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国家安排的苏联援建项目,如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三大化工厂等竣工投产,也为支援全国工业

建设作出了贡献。一汽在1956年竣工后的两年时间里就完成了2000

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支援钢铁生产的任务,支援了鞍山、河南、上海、

广东等地的钢铁生产。吉林染料厂、化肥厂和电石厂生产的各种化工

产品和化工原料不但供应华北、东北等地的农民,而且基本满足了我

国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黑龙江省在“一五”

期间,先后建成了数十个大、中型机械和电机工厂,为了支援全国建设,黑龙江省提出了“机械生产第一,支援全国第一”的口号,利用

黑龙江机械工业基地的优势,为全国工业生产提供机械设备。1958年

哈尔滨数十个机械制造厂为全国24个省(市)制造的冶炼设备就达到11万吨,其中有年产13万吨生铁的255立方公尺高炉,年产5万吨钢的

电弧炉和年产6万吨钢材的小型轧钢机等大型复杂机械设备。

仅1959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支援全国机械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就

达到了:水轮发电机占100%,汽轮发电机60.6%,水轮机100%,高中压锅炉100%,交流电动机73.8%,这些产品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

有力地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力量。其次,东北为全国工业建设

输送人才。东北在实行工业化建设中,不但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响应

中央“出人才”的号召,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被称为人才基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工业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东北各地迅速恢

复了大学、中学、小学,开办了各类培训班和各类专科学校,培训了

大批技术工人。除此之外,苏联专家还通过讲课、开训练班、带徒弟

等方式,为东北培养了一批干部和技术工人。以辽宁省为例,1953—1957年的5年间,辽宁共向其他省份支援输送80321人,其中工程技

术人员7445人,熟练技术工人56479人,管理干部16397人,这些人

对支援武汉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等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

作用。一些重要企业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工业建设人才,仅鞍钢一家,从1954开始先后抽调了11000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和60000多名技术

工人,支援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为300多个单位培养了

70000多名干部、工人和实习学生。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后,开始接受一些新建同类工厂的成套人员培训工作,到1959年1月,一汽35%的技术干部、52%的老工程师、72%的地区级干部被调出支援国家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十年来,从东北调出的技术工人,管理干

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达16万多人。东北最早开始经济建设,为国家积

累和锻造了大批经济和管理人才,这些人才成为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重

要智力资源。最后,东北为全国工业建设提供经验支持。作为全国工

业建设的先行地区,东北的很多工业建设经验成为党和国家颁布工业

企业管理和生产规章制度的参考来源。在基本建设方面,1950年4月,东北颁布了《基本建设暂行管理条例》,规定了基本建设工程的计划、设计、材料供应、施工和工程竣工与决算的工作程序以及相对应的责

任制。1951年3月中财委根据东北《基本建设暂行管理条例》的经验,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基本建设工作

程序暂行办法》,使我国的基本建设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在

企业管理方面,东北最先提出建立经济核算制、生产统计与预决算制度、建立成本会计制度和各种责任制,并率先编制了工业计划大纲和

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1年10月,陈云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要求在国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实行经济

核算制。中财委随后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以东北经验为蓝本的工业企业

管理规章制度。东北在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两个时期的

重点建设后,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产品、

技术、人才、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了工业基地的作用。

三、新中国建立十年来东北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东北的工业基础使新中国在实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了发展的依托。中央利用东北原有的工业优势,通过十年建设使东北成为出产煤炭、钢铁、机械、化工、造船等工业品的重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回望新中国建立十年来东北工业发展的历程,我们能够看到:首先,工业实力显著增强,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东北在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在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工业生产空前发展。1959年东北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相较1949年均获得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电力增长11.2倍、燃料11.8倍、钢铁54.1倍、有色金属47.8倍、机械制造48.6倍、化学91.1倍;主要工业品产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钢52.9%、生铁34.9%、钢材55.3%、铜33.7%、铝93.8%、发电量38.7%、原煤25.4%、水泥33.9%、冶金设备22.9%、矿山设备40.7%、发电设备60.6%、金属切削机床23.2%、载重汽车87.0%、机车47.4%、货车51.6%、动力机械25.0%。东北工业产量的迅速增长,不但增强了中国的重工业实力,也为东北支援全国提供了物质保证。经过原苏联等国的技术援助和东北广大职工的持续探索创新,东北工业技术水平获得明显提升。辽宁的钢铁工业到1957年时已经能冶炼耐热钢、耐酸钢、高合金不锈钢、高级弹簧钢、滚珠钢、高合金结构钢、高电阻合金钢及航空、汽车、化学、国防工业用的技术复杂的特殊钢种等1200多种;在机床方面,已经能生产66种型号的机床,新试制成功的就有51种,已能大量生产精密度较高的新型切削机床;在矿山和冶炼设备方面,已能批量生产700公厘辊径的轧钢机,制造有效面积1513立方米的大型高炉、工作面积75平方米的大型烧结机,2500吨的锻压机,挖斗容积3立方米的大电铲以及巨型高压输变电设备等各种机器设备。吉林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汽车和化学工业基地,一汽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满足了我国对载重汽车的需求,吉林三大化工厂生产的化肥,改变了我国农用肥料依靠进口的历史。

黑龙江省的机械工业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哈尔滨锅炉厂试制中国中国第一台中压130吨电站锅炉,哈尔滨轴承厂生产出超精密高速轴承

等一大批具有极高技术水平的工业产品,改写了中国工业的历史。其次,重工业比重明显提升,三省工业分工、布局更加合理。朝鲜战争

爆发后,中央提出要有计划地疏散辽宁地区的工业,应在哈尔滨、齐

齐哈尔一带建立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必要基础,在吉林一带建立化学

工业的必要基础,在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增设棉纺厂、亚麻厂,并增

设一个橡胶厂,使吉林、黑龙江地区也具有相当的工业生产水平,从

而保证基本作战物资需要。经过调整,东北形成了辽宁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为主,吉林以化学工业为主,黑龙江以机械、电力和军事工

业为主的工业布局。“一五”期间,中央在东北原有工业格局的基础上,增大了投资建设力度,在辽宁增加了石油化工、造船等工业,吉

林增加了汽车制造工业,同时使黑龙江的机械制造工业更加突出,从

而使东北的工业分工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因为中央的重点投资

建设,使东北的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攀升。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地区到1959年时重工业比重已经上升到70%以上。其中辽宁

的重工业比重最高达到76.0%,吉林、黑龙江的比重稍低,但也都达

到60%以上,重工业在东北工业体系中占绝对优势。相反,轻工业比重持续下降,映衬出东北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的弊端,成为制约东北经济

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最后,计划经济模式的工业管理体制开始确立。因为没收了大量日伪企业,东北成为国营经济比例最高的地区,

这也为东北学习苏联制定工业生产计划铺平了道路。1949年东北工业

部开始制定1950年工业计划时,计划人员对工业计划工作很不熟悉,

当时还只会编制生产大纲和产品对照表之类的东西,经过持续努力和

向苏联专家学习,除了仿照苏联制定了成套的工业条例规章以及建立

各级机构外,还学会了填写表格,计算生产总值,审定技术经济定额,综合各部门计划,搞物资平衡等,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

两个时期的实践,东北建立了一套初步完整的工业计划统计体系,使

东北的工业发展具备了完整的计划管理体制。

四、结语

总来说之,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是东北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在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东北被建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开始支援全

国工业化建设。东北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为国家的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来自于《学术交流》杂志。《学术交流》杂志简介详见.)

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论文格式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摘要】: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关键词】:中国石油历史 一、中国石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建国六十年中国工业化历程

建国六十年:辉煌的工业化历程Post By:2009-8-23 20:50:00 穷乡亲 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标志是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实现。新中国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同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抗衡的工业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从而为当代中国的振兴赢得了机迂。随着历史的延展,越来越显示出毛泽东时代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工业化是怎样实现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艰巨豪迈的历程?这是当代中国人不能不了解的事惰。 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建国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胜利实现 从当时的惰况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制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正如毛泽东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宣布的:“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33页。)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部署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国工业化建设出师大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提前一年胜利完成。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亿元,以156个大项目为中心,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694个。到1957年底,全部投产和部分投产的分别是428个和109个。固定资产新增492亿元,是1952年的1.9倍。其中有许多大项目大建设,如: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练铁炉开工生产;马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联合企业新建施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并开始生产“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洛阳)始建;第一座飞机制造厂建立并

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d268550.html, 东北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分析 作者:潘雄锋刘立李名子 来源:《商业研究》2009年第04期 摘要:发展特色经济,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对东北地区各产业、各行业区位熵的计算与分析,筛选出东北地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七大产业,即旅游产业、石油石化产业、交通制造业、精品钢材产业、林业、能源产业和中医药产业。 关键词: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选择与比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An Analysis of Selecting Special Industrie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PAN Xiong--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2. Liaoning Li Jie Consulting Company, Dalian 116028 China) Abstract:Special industries prove very important to the northeast of China to achie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utilizing the local conditions. By 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industries and location quotient with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tourism industry, oil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ansi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quality steel industry, forestry industry, energy industr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re the special industri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Key words:northeast; special industries; selection and comparason (注:收稿日期:2008-02-28 作者简介:潘雄锋(1980-),湖南浏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刘立(1968-),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GXS2D068。)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转载)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端于南海,早在1957年,有关部门即开始在海南岛南面莺歌海岸外组织作业,追索海面油苗显示,后由于60年代越美战事终止。1958年,则在渤海湾荣城至大沽口一段沿海地带调查油气苗;1959年,开展并完成了渤海海域及其邻近陆地的小比例尺航空磁测,资料初步揭示渤海是华北拗陷区的一个组成部分。1960年5月,开展海上地震、重力、电法的物探试验;随后完成了渤海全海区的地震概查和安排了远景较好的辽东湾海域的普查和重力调查。资料进一步证实,渤海是陆地各拗陷向海域延伸的部分。这期间,也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测量海底地形,底质取样以及部分海底重力工作。

从渊源上讲,在石油企业改革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各大油田均归口石油部管辖,改革后中石油占有了大部分的油田,中石化则包揽大多数炼厂,中海油则在石油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逐渐崛起。中国陆上油田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包揽,同样海上的有利区块也都被中海油注册,虽然也有关于中海油上陆,中石化,中石油下海的说法,但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依然缺乏互动。而经过40多年的开发,中国陆上石油资源,尤其是东部油田油气资源已成日益递减状态,海上石油的发展将有力缓和这一状况。在几年内渤海油田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产地,中海油也将超越中石化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1961年、1964年分别对黄海海域进行地震初查,以了解南黄海与苏北盆地的地质构造关系,并着手对其含油前景的摸底工作。海上油气勘查的逐步展开渤海油气勘查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海上油田。1967年6月,海1井试获日产30t的原油,成为我国海域第一口出油井。 南海北部湾油气勘查的突破。从60年代安排了区域性调查后。直到1973年初,美、越签订《巴黎协定》结束越南战争,南海海域恢复平静之后,中国燃料工业部才再一次成立了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到1973年,基本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预测北部湾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含油气拗陷。此后几年,由于国内又出现其它原因,南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8月,石油、地质两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地震成果资料,选定的涠西南一号构造带湾1井,1977年9月试获日产原油20t,天然气9 490m3。 开辟珠江口盆地勘查。1974年,区域研究工作认为,珠江口外海域是值得注意的地区,建议作为今后油气勘查的主要战场。1975年进行的区域概查和综合性地球物理普查,证实珠江口外存在一个沉积厚度大、由几个拗陷组成、面积约15万km2的沉积盆地。1975年12月,确定为石油普查重点工区。1977年开始钻探。 评价、探索南黄海。1967年6月~1970年,在浅水部分地球物理试验基础上,对南黄海进行了地震大剖面测量。从1974年开始,利用我国自行设计、改装的双体钻井船,施工钻井7口,取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但未能获得工业油气的发现。 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开发海洋石油采取对外合作与自营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79~1980年,采用双边谈判方式与外国公司签订南海、黄海的南部地球物理勘探协议和渤海、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合同。1979年8月,南海珠江口盆地珠5井首次突破工业油流关,引起中外各方的关注。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负责对外合作业务,享有合作海区内进行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演进相互关联和互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快增长。 工业与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的增长和结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作用。工农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可带来人类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乡村或城市等不同的聚落形态。本章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三、四章”经济地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提供基本的思维方法、原理,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区域的认识,还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到有用的地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前景。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它们都是在充分考虑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共同因素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经济体。本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布局和方向。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工业基地既有面临困境的老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也有经久不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也有改革开放后以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而从发展的方向来看,各地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可以找寻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更广泛的借鉴意义。工业化的实施,必然使非农业人口在一地聚集,导致了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指导而造成某些城市化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了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案例教学,可了解经济领域发展的内在规律,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 本章教学时间共7课时,第一节3课时,第二节2课时,问题研究2课时。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从容说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同地区,人们以惯有的生产方式经营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实现区域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才能使各地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的体现。 区域农业发展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农业模式和结构,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材以东北地区的区域农业地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教材在处理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时,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阐述,并不面面俱到,做到综合性与主导性因素统一,充分体

东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_比较与分析

收稿日期:2004-07-03 作者简介:万晓琼(1968-),女,江西瑞昌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2004年第6期(总第121期)理 论 探 讨 THEORET ICAL IN VEST IGAT ION N o.6,2004General.No.121 东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比较与分析 万 晓 琼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北京100086) 摘 要:对于东北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由于东北地区在改革之初即有与东部沿海地区大体相同甚至更好的工业基础,因此,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的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可比性,以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为参照系,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有助于找出东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缓慢;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4)06-0067-04 一、几组数据显示出的差异 1.关于三次产业的构成 我们从有关统计年鉴中摘录了东北三省与东部五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构成情况(见下表)。 部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地 区1978年 1985年 1995年 2001年 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全 国28 448 623 029 745 224 820 648 431 014 447 038 6辽 宁14 572 513 015 363 721 015 048 736 310 848 540 7吉 林30 549 719 829 649 421 028 140 631 320 143 336 5黑龙江23 763 912 422 957 919 219 453 327 311 556 132 4江 苏27 652 619 830 051 318 716 151 232 711 451 637 0浙 江38 443 714 930 048 321 714 753 132 210 351 338 4广 东29 946 423 731 140 828 114 450 235 49 450 240 4福 建 36 142 521 435 738 026 821 541 836 715 344 839 9山 东 32 850 017 237 444 817 820 147 232 714 449 336 3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相关年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 w w stats gov cn 。经作者计算整理。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所列8省在1978!2001年间,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但东北三省与其他五省相比,下降幅度均要小一些。第二产业,辽、吉、黑三省的比重均呈较大幅度下降,以辽宁为最,而其他五省则保持稳定或有增长。第三产业则8省均有较大增长。上述情况表明,第一,从总体上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三产业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是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一极。第二,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否保持第二产业比重的 稳定或适度增加,仍然是衡量各省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各省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序。例如辽宁,其第二产业在1995年即由1978年的72 5%下降到48 7%,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至36 3%,其在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中的地位由长期以来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而这一年苏、浙、粤、鲁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比辽宁要小。如果把人口增长因 素忽略不计的话,那么这说明辽宁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上升并未导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一定的速度,从而使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其第一的地位;从反面说,这正说明辽宁的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导致了第二产业比重的相应下降;进一步说,如果工业增长是负值,第三产业的产值即便没有实际的增长而只是保持其原产值,也能导致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这一?发展#假象。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发展不够是其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直接表征。 2.关于工业内部的构成 我们对东北地区与东部五省工业的内部构成情况也作了一个简要的统计。从统计中可以看到,与东南沿海相比,东北三省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一个特点是,重工业的比重高达70%左右,以2001年为例,辽宁高达77%左右,吉林为75%,黑龙江为66%;而东南沿海则相对较低,其最高者江苏为57%,山东次之为49%,再次福建为48%,广东为47%,浙江最低为42%。上述比例关系表明,东北三省工业结构比例不尽合理,轻工业贡献于工业总产值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 怎样看待这一结构?如果把东北三省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区域来看,这种结构是绝对不合理的,这种结构会使重工

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教时 【高考目标定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321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展农业区位试题有学生完成,然后总结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A、B、C三类学生都可回答:3-4分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Array回答1~4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4.该地区可能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答案:B、C、A、C、 过渡语:首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评价,其次把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总结一下,然后依据学情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考点知识梳理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等相关内容。考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主学习一;(要求A、B、C三类学生必须都完成导学案上的东北农业发展条件知识的梳理。3-4分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①__________三省和②__________东部。 2.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③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 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④__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 ⑤__________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a.地形类型齐全;b.⑥________、黑钙土分布广泛。 (3)社会、经济条件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⑦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⑧________农业的发展。 c.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利于⑨____________和 ⑩________的发展。 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________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1)?__________生产;(2)?____________生产。 探究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分小组学习讨论问题探究一,学生代表并回答展示供学生分享。其他组也可发表不同看法,然后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评价及深化。8—10分。) 探究1.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 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1)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 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2)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主要原因是___。 (3)松嫩平原多沼泽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 师生共享平台:总结:本题以我国某地区为背景图,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北侧地形平坦,以平 原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 适合发展林果业。根据A地的气候资料,可判断出该 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西北 部地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根据图中河流可判断出该地的灌溉条件。 【展示答案】(1)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4).docx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 2课时)教案导入新课 师 (创设问题情境)东北的大米走上全国各地的餐桌,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东北是全 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回忆必修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说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 生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 进。 师 (顺势利导)你能从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中说明东北地区满足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 吗?(提示学生结合课本 72 页活动题) 生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很发达(松花 江流域的河运和沿海地区的海运发达,铁路密度大,有京哈线、沈大线、滨绥线、滨洲线 等重要铁路与外界相联系),地广人稀(从数据可得东北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我 国人均水平的 2 倍左右),机械化水平较高。 推进新课 板书: 发展总方向: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师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性生产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生 (阅读课本,合作探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 生产的特点。 师 (强化地域概念)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粮食作物的分布区。 师 (运用对比,加深理解,寻找发展思路)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分区表现最为突出的国 家,东北地区与之相比,存在哪些自然条件的差异,又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呢?结 合第 73 页活动题 2 进行对比。 【知识拓展】 教师出示美国的农业区划,分析美国各地区发展农业区域的优势条件,寻找东北地区 发展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借鉴之处。 按土壤类型、地势高低、气候、离市场的远近等因素,美国将其版图划分为10 个农业产区:东北区、湖区、阿巴拉契亚山区、东南区、三角洲区、玉米带、北部平原、南部平 原、西部山区、太平洋区。 东北区和湖区是国家的牛奶主产区,为乳畜带。东北区主要指宾夕法尼亚州以东和以 北的几个州。湖区是指靠近五大湖的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三州。这里的气候和土 壤适应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及放牧。缅因、特拉华和马里兰的仔鸡孵化业比较好。该地区 的水果和蔬菜生产也不错。 阿巴拉契亚山区包括西弗吉尼亚、弗吉尼亚、肯塔基、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等州,区 内有许多山脉,最高峰为密契尔山,海拔2037 米。属于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烟草、花 生生产比较好,奶牛、肉牛也还不错。 东南部地区主要指南卡罗来纳、亚拉巴马和佛罗里达等州。海拔一般在200 米以下,属于热带森林气候,受墨西哥海湾影响,温暖湿润。该地区是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种类较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东北地区的教学,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腾讯视频)《东北大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问: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新课讲授】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提问:我国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以什么土壤为主? 学生:东北平原,以黑土为主。 教师: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 学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课件展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分布图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36“活动”第1题和第2题第1小问。如导入时涉及了此内容,则可以省略这个环节。 2.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3)图中小麦属于冬小麦,还是春小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经济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规律。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黑土地”材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讲述时,应强调东北地区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密切关注黑土流失的问题,注重保持水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后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 5.联系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这里耕地广阔,有利于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高中冲刺加分】江苏省2018-版高中地理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1 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 [学习目标]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2.结合材料,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一、地理条件 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及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 (2)地形:高原、平原、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判断 1.东北地区的范围为东北三省。( ×)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 ×)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 耕作农业区???? ? 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A 松嫩平原、 B 三江平原、C 辽河平原 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大兴安岭、E 小兴安岭、F 长白山。 (3)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 探究点一 地理条件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下面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读图探究以下问题。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条件? 答案土地资源辽阔,土壤肥沃;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机械工业发达。 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答案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3.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答案劣势主要表现为:(1)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2)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影响农作物生产。(3)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优势主要表现为:(1)冬季时间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 (2)冬 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3)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地理因素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条件气候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 气候。冬季寒冷,夏季 温暖,雨热同季 有利雨热同季 不利 纬度高,热量不足, 一年一熟;易受低温

当前东北经济形势简析

当前东北经济形势简析 从工业摇篮到暮光之城,东北的上空依然风云涌动。2015年是辽宁经济乃至东北经济从中高速增长发展阶段继续下滑的一年。2016年第一季度,辽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竟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东北三省的增速也要低于全国的增长速度,以至于被大部分媒体称之为“东北告急”、“东北断崖式下跌”,如何看待这些论断? (图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 一.从辉煌到没落 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土地在战后的废墟上重新苏醒,并寄托着一个国家无与伦比的期待。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上,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长子,完成了近乎一个甲子的历史使命。 这片面积接近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经吸引了大批移民,其中包括大批没落的俄罗斯贵族,同时,培养了众多工人,铸造了计划经济

时代的工业精神。鞍山钢铁、长春一汽、沈阳机床等工业基地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在“二五”和“三五”期间,一些采掘业迅速发展,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一批大型的石油化工基地,东北的重工业基础进一步完善。 然而,在创造了人类史上诸多望尘莫及的奇迹后,东北陷入沉郁,曾经高歌猛进、热火朝天的记忆日渐淡去。伫立在这里的老工厂泛起锈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开始告别昔日引以为豪的荣耀,变得困惑、迷茫,甚至恐惧。9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基地生产发展缓慢,原有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增长速度趋于平缓,甚至是出现衰退现象。 二.第一次振兴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采取一系列支持、帮助、推动振兴发展的专门措施。10多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重大装备研制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有了明显改善。 三.困难与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

八大优势支撑东北经济发展

八大优势支撑东北经济发展 专家指出,东北经济区“八大优势”完全可以使东北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区。 产业优势:东北三省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产业聚集度高,辐射区域广。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雄厚,其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中国做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和产业实力。 人文条件优势:劳动者素质高,而劳动成本较低,使东北三省在吸引外资和发展经济方面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东北三省的人才积蓄十分丰富,区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技产业等优势比较明显。从综合科技水平看,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辽、吉、黑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分别排在全国第六位、第12位和第13位,辽宁显然处于全国的上游水平。 自然资源优势:原油、钢铁、土地、生物资源丰富。东北的原油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的40%%,木材占全国的50%%,商品粮占全国的1/3,钢铁产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1/8,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4。东北经济区拥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耕作。东北经济区作为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承担着粮食储备及特殊调剂任务,今后在国家粮食

安全战略中仍需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区位优势:东北经济区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东三省位于中国与东北亚市场板块的结合部,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开拓东北亚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 交通优势:交通网络密集。东北经济区已形成由水陆空立体交通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东北经济区还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络点,从图们江口,经中国东北、蒙古、俄罗斯至荷兰鹿特丹,就可以构筑一条新的欧亚大陆桥,东北是这条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完整的经济单元优势:无论从自然环境来看,还是从经济地理来看,国内像东北三省这样一个经济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市场体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都十分相似的地区是少有的。 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东北三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东北三省非公有制经济所实现的增加值占三省GDP的比重达到37.9%%。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

文章编号: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分析 宗阳洋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长春130024) 摘要:首先选取2001年东北地区15个市的7个经济发展指标(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以及人均GDP,失业率,采掘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的比重和采掘业与制造业的比重7个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此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经济发展状况的区域谱系图;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基于人工选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所存在的数据不易处理的缺陷,而且结果准确性高,是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中国东北地区 1.引言 进入2 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如正式加入WTO ,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和失业率,人均GDP,采掘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的比重和采掘业与制造业的比重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动经济的增长。 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制定经济发展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本研究选取了2001年东北地区15个城市的7个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此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谱系图;最后结合各地区自身的产业结构和,探讨了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2.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降维”分析[1] 2.1 指标选取 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人均GDP、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失业率和经济结构状况等。根据这些标准选取了人均GDP、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失业率、采掘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的比重和采掘业与制造业的比重共计7个指标,并对这些评价指标作主成分(降维)分析。 X1——第一产业比重(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第一产业,又称第一次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其范围各国不尽相同。一般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因此选取第一产业比重来代表基础产业状况。 X2——第二产业比重(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第二产业是传统产业经济理论中对产业划分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指以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