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

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

高一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一语文(必修三)。分第I卷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共80分)

一、背诵默写。(共10分,每小题1分)

1、(1)地崩山摧壮士死,。(《蜀道难》)

(2),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咏怀古迹(其三)》)

(4),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6)沧海月明珠有泪,。(《锦瑟》)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师说》)(9)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

(10)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寡人之于国也》)

二、文言文阅读(共30分)

(一)课内文言文(共15分,每小题3分)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振长策而御宇内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B. 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秋月春风等闲度.。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主人忘归客不发.。

ks5u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仁义

..必有师;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 古之学者

C. 山东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亦; D. 今之众人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积善.成德;②耻.学于师;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④席.卷天下;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⑥因利.乘便;⑦东.割膏腴之地;⑧却.匈奴七百余里;

⑨天下云.集响应;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 ①②/③⑨⑩/⑤⑧/⑥/④⑦

B. ①/②⑤⑧/③/④⑦/⑨⑩

C. ①⑥/②/③⑩/④⑦⑨/⑤⑧

D. ①②⑥/③⑨/④/⑤⑦/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范增论

(宋)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矣,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抉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选自《古文观止》,略有删改)

【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矫诏杀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间疏.楚君臣疏:使……疏远

B. 独恨.其不早耳恨:怨恨,痛恨

C.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本:根本原因

D. 而抉擢.以为上将擢:提拔,选拔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终以.此失天下;以.其无礼于晋;

B.羽之.杀卿子冠军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不合则.去;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王用陈平的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但苏轼认为,如果项羽不是自己先对范增有了猜忌之心,反间计就不会成功。

B.苏轼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从项羽杀义帝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项羽杀义帝不但不是范增的本意,而且范增还不会听从项羽的主张,必定竭力谏诤。

C.苏轼对范增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既认为范增没有及时离开项羽,却想依靠他来成就功业名声太浅陋了,又认为范增确实是人中豪杰。

D.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离开项羽,其主要依据是项羽要称霸天下,而且又是刚愎自用之人,必不会容纳足智多谋的范增。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2分)

(2)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11、“老”、“肥”两字用得好,请说说为什么。(3分)

12、这首词上阕尾联用了哪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吕布得知董卓纳貂蝉为姬妾,心怀不满。一日,吕布趁董卓入朝议事,入董卓府中,与貂蝉在凤仪亭相会。貂蝉假意哭诉被董卓淫污,不能复事吕布,为吕布受他人之制而遗憾,吕布羞愧满面。这时被董卓撞见,董卓怒而拔出腰间佩刀要杀吕布,吕布大惊而逃。

B.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刘备写信向吕布求救,吕布设宴调解,他将方天画戟插在辕门外,说如果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射不中,则两家厮杀。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C.曹操回许都后又讨伐张绣,赶上麦子成熟的时候。于是下令大小官兵不许踩踏麦田。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曹操认为即使自己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贱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D.曹操设计围关公于土山,并使张辽前往劝降。关公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是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马上辞去。曹操答应了,关羽告甘、糜二夫人后暂投曹操。曹操待关公不薄,赠送关公锦战袍和赤兔马。

E.周瑜决定杀诸葛亮,令他十日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领命说,只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到了第三天,江上碰巧起雾了,诸葛亮便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草船,于是夜趁雾色靠近曹营。曹操不知虚实只命射箭不止。孔明不费一兵一卒借回了十万多支箭。

14、简答题(5分)

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这说的是谁?所说的是什么事?

ks5u

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

1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12·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11·22)

(1)填空:(2分,每空1分)

同样是弟子问仁,孔子的答案不相同;子路和冉有问了同一个问题,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都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在孔子看来,像冉有那样做事畏缩不前,或者像子路那样莽撞冒进,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两者取其中才是最佳状态,这是孔子思想的具体体现。

(2)孔子还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3·3),请你结合选文《颜渊》(12·1),

谈谈“仁”和“礼”的关系。(4分)

ks5u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

帷幕后的琴曲

布帘微微荡漾,犹如微风轻拂着的湖面,从布帘后面传出的琴声,就是这阵阵微风。

因着这琴声的吸引,杜明翰停下脚步,并且进去喝了一杯。杜明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配合着琴声的旋律,心里不禁暗想这家酒吧的老板可真有创意,请来琴师却不让她露面,只用一层似透明非透明的布帘挡着,隐约看到她曼妙的身影麦浪般地高低起伏,所以让人产生很多的瑕想。

琴声很委婉,旋律很优美,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是杜明翰再熟悉不过的,每年有多少学生用此曲应考啊。杜明翰闭着眼,微微摇晃着脑袋,沉浸在弹奏者流畅的旋律中。

突然,杜明翰微微皱了一下眉,他听到旋律中不应有的一个音节的断层,好象是刻意为之,但是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来,这种细小的破绽在杨明翰心里就是致命的错误,并且一下就破坏了整个音乐的意境和美感,追求完美的杜明翰感觉极不舒服。

杜明翰立即叫来了这家酒吧的老板。

“可以请琴师现身一见吗?”杜明翰开门见山地说。

“对不起,我们的琴师不坐台陪客。”老板很有礼貌地婉拒。

“我不是请她作陪,我是夏城音乐学院的老师,我听她的琴曲有些问题。”杜明翰说着递出一张明片,老板立即双手接过。

“这个,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演出,所以……不过您的意见我一定带到。”老板说着走进布帘,不一会布帘一动,一个穿着朴素的少女从中走了出来。

“杜老师!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女孩很大方地坐在杜明翰面前。

“你认识我?”

“当然,您的琴弹得真是太棒了,而且我去年也在您手下应考过,只是……”女孩低下头来,显得相当的不好意思。

杜明翰当然知道,她落选了,每年想考入夏城音乐学院的学子不知有多少,可又有几个人能成为幸运儿呢。

“其实,你的琴弹得已经颇有功底,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可笑且致命的问题呢。”杜明翰指出了她弹奏中的那个断层的音节。

“您是说断层?我是经过很多努力才达到这个境界的呀,我记得您去年对一个像我这般演奏的考生大加赞赏,而且给她最高分,为了今年能考入夏城音乐学院,我……”

杜明翰只觉得头嗡地一下大了,心里一阵阵犯堵。女孩还说了一些什么,他并没有刻意去听,他甚至是逃也似地走出了酒吧。

他是夏城音乐学院的主考官,去年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一个中年男子敲开了他家的门,为他的女儿说情。ks5u

“我们考试制度是相当严格的,为了杜绝人情关系,特意在考试现场隔着一道帷幕,主考官和学生是互相不见面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走关系。”杜明翰对他说。

“我知道,但是我想你一定会有办法。”

“没有办法,隔着一道帷幕,我们根本不能知道谁是谁,而且今年的钢琴专业只招三个

人,你凭实力吧。”杜明翰微笑着拒绝。

“实力当然有,但学艺的孩子这么多,您也知道。”中年男子微笑着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孩子学艺非常不容易,请您理解一个做父亲的心情。”

“这是做什么,请你收起来。”杜明翰说,但是他的声音分明很软弱,杜明翰不由自主地看着那信封,相当的厚实。

“您肯定有办法,拜托了。”

杜明翰看着中年男子无声无息地退了出去,可是信封却留在他家的桌上,杜明翰掂在手上,再次试了试份量。

考试如期进行,虽然隔着帷幕,杜明翰还是巧妙地凭借那个微小的断层音找到了那位考生,这是他刻意教那位考生的绝招,在评分的过程中,杜明翰特意提到了这位考生的这个音节的问题,肯定了该考生的独创性,他说艺术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院要的就是这种喜欢创新的人才。这番话他是当着全体考生的面说的,而且专家也非常的赞同他的观点,所以没有人会对那位第一名的考生有任何质疑。

夏城音乐学院第二年的招生工作又如期进行,杜明翰依然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望着眼前这道厚实的帷幕,杜明翰突然感觉心里发虚,当音乐如水一样地从帷幕后面倾泄而出,那个断层音却突然从中跳了出来,杜明翰感觉那声音像一把把刀子似的,扎在他心里,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剧痛。(选自《意林》2009年第7期)

16、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听到在酒吧弹琴的女生对“断层音”追求原因的解释,杜明翰逃也似的走了,因为他害怕女孩道出事情的真相。

B.本文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杜明翰先是以“追求完美”的形象出现,接着通过回忆来展现他丑陋的一面。

C.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心理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一个道貌岸然、见钱眼开、良心泯灭的人物形象。

D.文章在有力批判杜明翰的同时,也批判了在场的专家,因为杜明翰当场违心地肯定“断层音”时,专家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E.文章题目设为《帷幕后的琴曲》,其意在于既指酒吧女孩隔着帘布弹琴,考生隔着帷幕考试,又指公平正义被帷幕所遮。

17、小说以“琴声”开篇,又以“琴声”结束,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ks5u

18、文章最后一段说“杜明翰突然感觉心里发虚”“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剧痛”,杜明翰为什么会“心虚”“剧痛”,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ks5u

七、语言文字运用(3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南联盟释放了三名美军飞行员,摆出了走和平之路的姿态,可美国却投桃报李

....,仍对南

斯拉夫狂轰滥炸。

B.中国的微雕技艺堪称为“一绝”,一根头发,一粒白米,都能在其上面雕刻出上千个字来,真让人叹为观止

....。

C.李花的爸爸刚下岗,妈妈又患病住院,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

....,帮他渡过了难关。

D.教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包容他们的一切,对那些“后进生”要一

视同仁,而不能刮目相看

....。

第Ⅱ卷(70分)

八、作文(70分)

20、请以“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角度自选,书写规范,不得抄袭。

ks5u

南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

高一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背诵默写(10分,每小题1分)

1、(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丛菊两开他日泪;(3)环珮空归夜月魂;(4)艰难苦恨繁霜鬓;(5)春江花朝秋月夜;(6)蓝田日暖玉生烟;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小学而大遗;(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15分,每题3分)

2、D

3、B

4、A

5、D

6、C

(二)课外文言文(15分)ks5u

7、B(应是“遗憾”的意思)

8、C(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和。A项“以”都是连词,因为;B项“之”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则”都是连词,表示假设,就)9、D(主要依据是宋义被杀,说明项羽背叛了义帝,必不会相信主张立义帝的范增。)

10、(1)陈平虽然聪明,又怎么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虽”“安能……哉”各占1分,句意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2)替范增谋划,如果当时有力量杀掉项羽,就杀掉;如果不能,就离开他。这难道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吗?(“为”“则”“岂”各占1分,整个译句流畅通顺占1分)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削弱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ks5u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借什么事情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为这件事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是因为假托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名义。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是自己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然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从众人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义帝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替范增谋划,如果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如果不能杀他就离开他,这难道不是很坚毅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了,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得失利害,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业名声,浅陋啊!

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如果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三、古代诗歌鉴赏

11、这两个字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使描写的景物鲜活生动,呼之欲出。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形态种种,时日漫漫,都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不留神就过了很久的时光。一个“肥”字写出了梅子在雨里的丰满形态,富有动态感。(答出词类活用得1分,对雏鸟和梅子的分析各占1分)

12、白居易被贬九江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与白居易被贬时心中一样的愤愤不平,又想寻求自我解脱的感情。(答出典故得1分,情感占2分,意思对即可。)

【附赏析】

周邦彦为北宋末期词学大家。由于他深通音律,创制慢词很多,无论写景抒情,都能刻画入微,形容尽致。章法变化多端,疏密相间,笔力奇横。王国维推尊为词中老杜,确非溢美之

词。兹分析一下他的《满庭芳》一首词,即可见一斑:ks5u

周邦彦于哲宗元祐八年(1093)任溧水(今江苏溧水县)令,时年三十七岁。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山上无想寺(一名禅寂院)中有韩熙载读书堂。韩曾有赠寺僧诗云:“无想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桂冠来。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由此可见无想山之幽僻。郑文焯以为无想山乃邦彦所名,非是。

上片写足江南初夏景色,极其细密;下片即景抒情,曲折回环,章法完全从柳词化出。“凤老”三句,是说莺雏已经长成,梅子亦均结实。杜牧有“风蒲燕雏老”之句,杜甫有“红绽雨肥梅”之句,皆含风雨滋长万物之意。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荫亭亭如幄,正如刘禹锡所云:“日午树荫正,du吟池上亭。”“圆”字绘出绿树葱茏的形象。本词正是作者在无想山写所闻所见的景物之美。

“地卑”两句承上而来,写溧水地低而近山的特殊环境,雨多树密,此时又正值黄梅季节,所谓“梅子黄时雨”,使得处处湿重而衣物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较久,“费”字道出衣服之润湿,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湿越重,衣越润,费炉烟愈多,一“费”字既具体又概括,形象袅袅,精炼异常。

“人静”句据陈元龙注云:“杜甫诗‘人静乌鸢乐’。”今本杜集无此语。正因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领略乌鸢逍遥情态。“自”字极灵动传神,画出鸟儿之无拘无束,令人生羡,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闷。周词《琐窗寒》云:“想东园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样有无穷韵味。“小桥”句仍写静境,水色澄清,水声溅溅,说明雨多,这又与上文“地卑”、“衣润”等相互关联。邦彦治溧水时有新绿池、姑射亭、待月轩、萧闲堂诸名胜。

“凭栏久”承上,意谓上述景物,均是凭栏眺望时所见。词意至此,进一步联系到自身。“黄芦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点出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相类。“疑”字别本作“拟”,当以“疑”字为胜。

换头“年年”,为句中韵。《乐府指迷》云:“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

“且莫思”两句,劝人一齐放下,开怀行乐,词意从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中化出。“憔悴”两句,又作一转,飘泊不定的江南倦客,虽然强抑悲怀,不思种种烦恼的身外事,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难以为情而徒增伤感,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拙笔、重笔、大笔,正是周词的特色。

“歌筵畔”句再转作收。“容我醉时眠”,用陶潜语:“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南史·陶潜传》)李白亦有“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这里用其意而又有所不同,歌筵弦管,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为己之所欲,两者尽可各择所好。“容我”两字,极其婉转,暗示作者愁思无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

周邦彦自元祐二年离开汴京,先后流宦于庐州、荆南、溧水等僻远之地,故多自伤身世之叹,这种思想在本词中也有所反映。但本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例如上片细写静景,说明作者对四周景物的感受细微,又似极其客观,纯属欣赏;但“凭栏久”三句,以贬居江州的白居易自比,则其内心之矛盾苦痛,亦可概见。不过其表现方式却是与《琵琶行》不同。陈廷焯说:“但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白雨斋词话》)说明两者风格之不同。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传出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社燕,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蓼园词选》指出:“‘且莫思’至句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这“妙于语

言”亦指含蓄而言。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清真词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这话是对的。即如这首词就用了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诸人的诗,而结合真景真情,炼字琢句,运化无痕,气脉不断,实为难能可贵的佳作。(唐圭璋)ks5u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3、AE(A项董卓回府发现后,抢过吕布画戟,掷戟刺吕布。E项中,江上不是碰巧起了雾,而是诸葛亮事先算准了会起雾。)(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得5分)

14、诗句所说的是关羽。(1分)他因得知刘备下落而悬下汉寿亭侯之印(1分),将曹操所赐金银美女一并留下,独骑赤兔马护送二嫂寻兄而去(1分)。曹操初虽闭门不见关羽,以为可留,然知其已走,亦亲自相送(1分)。但因没有通关文书,关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集险恶与豪气于一身(1分)。(注:学生答题时不必如参考答案般严谨,只要答中划线部分的要点,该部分的1分即可得。)

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

15、(1)因材施教;中庸;

(2)“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表现形式。离开了“仁”,“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礼”,“仁”有缺少了重要的依托。(答出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得2分,具体分析两者各自的特点可再得2分。)

【附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所以大胆地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六、现代文阅读

16、AC(A项杜明翰逃走是因为有罪恶感;E项中“道貌岸然、见钱眼开、良心泯灭”表述有误,其良心还没有泯灭。)

17、好处:一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二是首尾对比,深化主题。开篇“悠扬的琴声”与篇末“断层音”形成对比,听琴者的心情也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批判主题。

18、“心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受贿舞弊损害考试的公正性,却仍身坐主考官之位,为自己卑下的人格而心虚;二是因为害怕面对尊敬信任他的考生,尤其是害怕面对酒吧里遇见的女考生。

“剧痛”一是因为自己对考生的误导,对艺术的亵渎;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冠冕堂皇和今日的难以收场。(其他说法如言之成理也可。)

七、语言文字运用

19、B ks5u

八、作文(评分标准请参照高考)

【文题解读】

人生中有无数美好的时光,都似匆匆流水消逝,但那昙花般美丽的“那一刻”总是那么刻骨铭心。其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其间的酸甜苦辣无不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素材。可采用截取片段式——“以点带面”来再现经历,还可以“小中见大”中反映一个大的心灵历程或时代背景等。无论哪种记叙方式,都要注意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要能真实再现生活中那不同凡响的美妙时刻,要写出“那一刻”的深远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