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李叔同楷书《心经》——宁静空灵,取法无意

李叔同楷书《心经》——宁静空灵,取法无意

李叔同楷书《心经》——宁静空灵,取法无意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近代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闻名于僧俗两界的弘一法师,在近代文艺领域里无不涉足,诗词歌赋音律、金石篆刻书艺、丹青文学戏剧皆早具才名。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出家后的李叔同,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赵朴初先生评价他的-生为: “无尽奇珍供世限,轮圆月耀天心。”

李叔同的书法特征主要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笔锋锐利,用笔多侧锋翻转,点画凝重厚实,方折劲健,逸宕沉稳,富于质感和力感,反映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才华和蓬勃朝气。

李叔同习书,是先习篆隶、再楷行,最后作草书。虽有多种书体的操练,然其书风仍是古哲风范,显示出扎实的功底,为其书法独开流派打下坚实基础。

出家后,书法风格逐渐改变,火气消尽,从“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心境的超脱宁静,成就了“圆润含蓄和颜悦色”的书体。书写没有棱角,没有波挑,也没有起笔收笔出锋,点画简洁,线条平来直去,结体狭长偏瘦,稚拙中有些贏弱,天真烂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