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1世纪中国崛起之路

21世纪中国崛起之路

21世纪中国崛起之路
21世纪中国崛起之路

21世纪中国崛起之策

摘要:我看了大国崛起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西方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谁有了先进的科技,有创新性技术,谁就会跑在世界的前面。从工业革命到科学技术主导的今天,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他们迅速发展壮大。那正处于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中国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怎样才能崛起呢?中国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我们只有和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发展关系,才能有助于我们的发展,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国。中国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地缘政治事实,中国是一个路权和海权兼具的大国。中国的崛起要处理好周边国家的关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态度最重要。其他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和美国。此外,我们中国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崛起,必须有一个好的政府,社会要在礼治的前提下法治。重视家庭和教育,教育是强国之本。

关键字:把握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享增长

21世纪中国崛起之策

我看了大国崛起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西方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谁有了先进的科技,有创新性技术,谁就会跑在世界的前面。从工业革命到科学技术主导的今天,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他们迅速发展壮大。那正处于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中国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怎样才能崛起呢?

纵观历史,我们中国走过了曲折而又艰难的路程。由于清代中国社会内部和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无法形成自我主导的转变,中国近代的转型只能在外力下进行。历史学家唐德刚有历史“历史三峡”一说。他认为,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转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第一阶段,是帝国主义转型时期,最后的结果是:国家在帝国解体后陷于军阀混战的大崩溃状态,这一阶段持续到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成立。第二阶段,从1929年开始冷战结束,这是国家主义转型时期。第三阶段,全球主义转型时期。从1992年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将一直持续到中国将建立起稳定的、普世的宪政体制为止。稳定、富强、民主和自由的中国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这一时期将持续到21世纪中叶以后。

为了更快的发展,向西方更好的经济体制接轨,向西方先进的技术并进,我们中国做了很多的转型。工业化转型、市场化转型、知识社会转型、全球化转型、政府治理转型(民主化转型)、最重要的是民主转型。改革开放把我国的经济推向了快车道,邓小平的南巡,决定性的把中国的发展导向了市场经济的方向。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了会议决议。1992年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中国之后连续的经济增长,就与这一关系到战略全局的转折联系在一起。之所以说这一转向是战略性的,是因为这一转向不知是经济体制转变,而且是政治体制的转变、社会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的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中国正在走向一条增进民主的道路,这是中国目前环境下唯一一条通向善治的道路,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21世纪新的政治现实。中国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我们只有和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发展关系,才能有助于我们的发展,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国。对中国的崛起而言,是难得的机遇期。只要我们中国不主动发起

整顿不确定的世界秩序的运动,只要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不破裂,与其他国家和平竞争、不想为敌,中国崛起所要的国际环境,就会持续下去,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近50年来,中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历史叙事。他的意识形态权利和利益的综合体。就我们的主体而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历史叙事本身,而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思想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在世界有些地方,中国是比美国更受敬仰的道德典范。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提高软实力优先,也是硬实力的基础。应如何发展自己的软实力呢?第一,走一条人与环境、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经济快速、连续的增长提高了中国的软实力,但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二,劈开坏的市场经济和权贵资本主义的陷阱,致力于建立一个充满关怀的宪政国家。第三,与世界共享中国的增长,走一条和平、共赢、开放和自由的发展道路。创造全球公益,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然伴随着中国提供的全球公益的增加。最近几年,中国领导人十分强调一个负责任的国家,这里的“负责任”就是一项全球公益。在国际体系中,哪个国家负的责任大,哪个国家的贡献就大,哪个国家的软实力就更强。中国的这一承诺,无疑增加了中国的软实力。共享增长,在体系内部发展,中国主要是通过其规模和速度对世界产生影响。但规模不构成软实力,速度也不是软实力。构成软实力的是,中国发展的和平性质和共赢诉求,是对开放经济和对自由贸易系的坚定承诺。中国崛起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崛起不是一个主观的设定或心理事实,不是一项战略规划,似乎经过设计、包装,就可以实现的理想。中国的崛起是当今时代客观发生发展着的历史性事件。

中国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地缘政治事实,中国是一个路权和海权兼具的大国。在中国的西部、北部。西南部,被认为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部分。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事几大文明交汇的地带。在此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相遇。确保和平时中国亚洲政策的核心。未来对中国的最大挑战,就是能不能制定出确保和平的战略。和平是国家最重要的国家利益。其他利益的实现,都以这一利益的实现为基础。

中国的崛起要处理好周边国家的关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态度最重要。其他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和美国。中国的对日政策,要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除了继续对日本“右翼”言行迎头痛击、毫不妥协外,要鼓励日本在东亚地区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愿意以共赢、合作、互补为宗旨推动中日经济发展;中国愿意以中日经济合作为平台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在中国的国际环境中,美国是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在政治经济上,无论在区域层面,还是在全球层面,无论时间上的持久性,还是空间上的广袤性,美国都是中国国际战略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中国而言,同美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关系朝好的方向发展调整,总是使中国受益最大;朝相反的方向调整则总是使中国受到的伤害最大。

此外,我们中国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崛起,必须有一个好的政府,在市场经济和其他领域中,政府的领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取的。社会要在礼治的前提下法治。人民的团结使人们保持仁爱之心以礼相待的结果。文明的行为模式是绝不可能靠强制手段转播的、榜样的教育作用作为鼓舞人心的标准会促进人们自觉参与,单独法律不可能产生羞耻之心以引导文明的行为。重视家庭,家庭是文明的延续的关键,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使最核心的价值观以传播的源泉。最重要的是教育,不发展教育不重视教育,就谈不上国家发展。科技的

发展来自教育;人才的发展来自教育;创造性思维来自教育。教育是何等重要。另外,教育应成为社会的文明之教,除了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外,同时培养文化素质和领会精神价值观。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

*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有人说,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 也有人说, 新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但是, 工业要发展, 人民生活要提高, 要建厂房、造住宅, 要挖隧道、架桥梁。因此, 土木工程将继续发展。 那么, 21世纪的土木工程将如何发展? 土木工程在世纪将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促进提高、创新和发展的同时, 它发展2中将保持其自身的特点, 不可能完全偏离已有的方向。因此对中国土木工程发展现状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认识现状, 才有可能预测未来。 * 一、我国土木工程现状 *中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 尤其在改革开放年间, 发展极为迅猛, 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 数量之巨, 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高层建筑 *2、台北101大楼 *被称为“台北新地标”的台北101大楼于1998年1月动工,主体工程于2003年10月完工,高508米。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一个悬挂在大楼内部楼顶的重达660吨的铁球,为了在台风到来时保持平衡,还有两台世界最高速的电梯,从一楼到89楼,只要39秒的时间。它保持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的纪录(每小时60.4公里)。 *在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里,台北101大楼拿下了“世界高楼”四项指标中的一项,即“含塔尖最高建筑结构建筑物”(509米)。 *3、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是一幢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他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位于浦东陆家嘴,与金茂大厦相距仅40米。工程总建筑面积377300平方米,塔楼地上101层,地面以上高度为492米。它拥有世界上最高的观景台、一个五星级豪华旅馆,以及零售空间。同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在“世界高楼” 四项指标中的两项,即“不含塔尖顶层顶板高度”(487米)和“最高使用楼层高度”(474米)超越了台北101大厦,获得了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跃居摩天大楼榜首。 *4、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 *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层,是当今世界名冠的超级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

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作业答题纸 课程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要求: 1.个人信息填写完整准确。 2.请使用宋体五号字录入答案,行距为单倍行距,卷面清晰、整洁。 3.参照试题顺序,对应所给题号将答案依次书写在横线下方。 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方方面面上看都是错综复杂的。欧洲成立了欧盟委员会,在某些程度上统一了欧洲大部分国家,整合了法德英意等国家的优势,而不是唯美是从,必将在这个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和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4国的经济增速都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两者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2010年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这都昭示着世界格局在发生新的变化。 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所要面对问题有很多,比如在中国的4大战略方向,除北方相对稳定外,其余3大方向均不容乐观,黄海方面的朝鲜问题、东海的台湾、钓鱼岛问题,西面同印度的领土纠纷,南海周边也是问题重重;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恶炒“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并以此来对中国说三道四;更有本世纪日益频繁的负面事件,诸如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等等。 中国在政治方面新方向: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还聚集了2个世界经济前3的,金砖4国中的3个,9个有核国家中的5个以及世界上10支最强大的军队中的6支,其中还有4支同中国发生过战争或冲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如何处理好与它们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个重大挑战。 中国在经济方面新方向:亚太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就2008年而言,亚太地区的GDP 在全球的比重就已超越美国的26%,占到全球的33%。作为亚太地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处于俯瞰亚太、总揽全局的地位。战略上要收拢拳头,稳住重心,力戒目标太多分散力量,更要避免四面树敌。特别是对美国既要寻求合作,更要加强战略防范,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在科技方面新方向:进入21世纪,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国家制定了《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等文件,本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应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等作为总体目标发展。 中国在军事方面新方向:二十一世纪的军事力量除了继续依赖于传统的核威慑和信息化的海陆空常规力量之外,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在太空军事化;在太空军事技术方向的突破,将直接决定超级大国或集团在21世纪全球力量对比中的位置,因此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美国加快发展其导弹防御计划,隐蔽地推行其太空军事计划。同时,欧盟也在在太空领域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推出了太空定位“伽利略”系统,走上了在太空安全战略上与美国分庭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阅读答案.doc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阅读答案- 现 代文阅读及答案-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

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6.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 ①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②合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房屋。 17.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答:白天将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定时间进行节算。 返回查字典首页

丝绸之路上的货物

丝绸之路的起源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1)货物的交易输出输入: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传入中国。中国以盛产丝织品而闻名世界,被称为“丝国”。通过丝绸之路,大量丝帛锦绣不断西运,同时,西域的“珍奇异物”也被输入中国。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丝绸之路同时又有"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的称呼. 贸易的范围十分广泛:中国商人用丝绸,茶叶、糖、蚕丝、瓷器、纸张、珍珠母、樟脑、肉桂、铜、明矾、金银、丝制品、漆器、植物油、竹器、大黄等商品,换回欧洲人,阿拉伯人带来的棉花、羊毛及制品、阿拉伯马,铁、铅锌、钻石、雕像、珊瑚、琥珀、鱼翅、珍珠、米等商品. 中国商人的货物主要是漆器、瓷器、铁器、茶叶等等;而由此路东传的物品有西方的玻璃、宝石、葡萄、石榴、胡桃、芝麻、胡瓜(黄瓜)、

大蒜、胡萝卜等,以及大宛马、无花果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版印刷术)也经由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而西方国家的文学、艺术和宗教等也相继传到中国。"无形的货物" (2)丰富的文化的遗产: 中国段丝绸之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主要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沿途还发现了一批制作精美的铜器、骨器、陶器、石器、动物骨骼及炭化了的农作物果实等。丝绸之路是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后,我国政府领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进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连续进展的进程。为了全面推动可连续进展战略的实施,明确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的目标、差不多原则、重点领域及保证措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总结以往成就和体会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形势和可连续进展的新要求,特制定《中国21世纪初可连续进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第一部分成就与咨询题 通过10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连续进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进展方面。国民经济连续、快速、健康进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元,成为进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截了当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6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社会进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主动进展,社会保证体系建设、排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进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生态建设、环境爱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复原与重建取得成效。 --可连续进展能力建设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连续进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打算之中,全民可连续进展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与可连续进展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持续完善和落实。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化是又一次科技革命,信息化应用水平是综合科技水平的反映,也是科技强国的需要。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跻身世界高新技术前沿国家,对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建设的步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 从世界发展来看,蒸汽机带动了工业化革命,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场革命,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转折点。世界的信息革命从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芯片的发明开始,甚或可以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算起,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80年代初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带来信息技术革命,90年代全球范围内又掀起了一次信息化的浪潮,整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推进进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商品计算机在1951年为美国人口普查局所购;1954年美国财政部首次将计算机用于联邦公务员工资管理。发达国家由此开始了漫长的信息化之路并取得了成绩,信息产业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崛起,更是引领着国家信息化快速发展。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此后,世界不少国家政府开始摸索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在信息时代,为了取得信息化社会的优势,各国都在奋力拼搏。计算机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构筑了“信息高速公路”,以此改变了时空观念,地球正成为“地球村”,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同。 信息产业是新一代的生产力,它不仅可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可对传统产业起到优化、催化和培增器的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对各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高度信息化的逐渐形成,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工业化生产,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竞争。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水平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美国长期的信息化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和新经济的出现震撼了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制定了信息化和走向信息社会的战略和规划,都成立了国家元首挂帅的推进国家信息化的委员会或相关机构,都希望通过国家信息化赶上信息革命这趟发展快车。日本率先制定以信息立国的国策,美日经济也曾在20世纪80年代因日本的信息化发展而易位。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都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正展现在人类面前。信息化成为任何国家和民族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可延误的历史机遇。 信息化与工业化一样,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信息化不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完成,而是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读书报告成绩 专业建筑学课程名称、代码居住建筑与社区 年级2014级姓名张帅帅 学号2140140525 时间2015 年1 月7日任课教师刘尔明

读《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的报告21世纪,是中国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腾飞,第三产业的兴起,交通、技术以及高科技信息产业进步在促使大城市向后工业化时期买进的同时,也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作为建筑学的一名学生,希望能通过理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合理的城市依据。《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一书主要分为上篇——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中篇——中国大城市住宅层数的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下篇——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本文着重从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布局与发展对策篇来进行探讨。通过了解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分析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的现状以及建设对策,来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进行梳理,并以深圳为例,更加深入的获悉城市与居住空间发展的相关知识脉搏。 一、西方城市与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 背景: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城市格局被打破。前所未有的出现了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等城市智能区划。但也日益出现了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推进了对理想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的探索。 发展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城市规划实践的演进中,城市与居住空间的互动是明显的,城市病及大城市人口过渡聚集促使城市空间结构及居住空间分布的调整,城市对居住空间的作用体现在以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居住空间的分布,在宏观城市空间结构框架下形成居住空间的良性发展格局。比如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强调城市效率的城市集中主义(强调功能,控制城市用地,疏散城市中心,重视快速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主张以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低密度来解决城市问题,提供绿地、阳光和空气。在居住空间的建设上将日照、通风、绿地、人口居住密度作为权衡居住空间优劣的标准,提出利用高层住宅提高居住密度并空出大量绿地,从而改善城市的拥挤状况并提供优美的绿色环境。);和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代表重视人的生活的城市分散主义(把现代城市的种种弊端归咎于高度集中的城市形态,主张,分散和消解大城市形成,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有1)大城市与卫星城共同形成的城市体系。2)对大城市沿交通线形成放射形结构),两种相互对立的城市结构理论。在居住空间的塑造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趋势:城市分散主义强调城市居住空间与自然环境融合,追求低密度的居住方式,在居住区位上希望通过控制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使过剩人口向城市郊区及卫星城疏散。并探讨了居住空间的多种分布模式,如卫星城、城市指状发展模式。城市集中主义倡导以人口低居住高密度和住宅高层低密度,集中城市居住人口,空出大量绿地以改善现代城市人与自然地关系,以高科技手段塑造现代城市的形态环境。 虽然这一时期大城市仍以单中心同心圆结构为主,但卫星城模式及指状城市结构的出现为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为以后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日期:2010-11-09]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作者: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 究基地江瑞平教授 [字体:大中小] 中国经济外交历经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目前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全新阶段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调整经济外交战略并采取有效对策,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对于确保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多层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外交进入全新阶段,是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围绕中国经济外交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发生的这一系列重要变化,也为步入全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外交提供了多层面的重要机遇。 机遇之一:全球化受挫增大经济外交需求 一般认为,全球化的首要表现是经济全球化,其时间起点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至少从三方面增大了经济外交需求——越来越需要通过经济外交拓宽国际经济交流渠道、形成国际经济交往规则和化解国际经济摩擦。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向仍未发生根本变化,因而对经济外交的上述需求仍呈强化之势,但进程遇到阻碍,势头受到挫折,从而其速度也显现出减缓甚至停滞之势。其主要表现包括:(1)反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最近一段时间每到WTO、APEC、G20等重要全球和地区经济组织举行会议期间,就会遇到绿色和平组织、工会组织等各类团体和民众举行越来越广泛和激烈的抗议示威活动,即是其突出表现。(2)新保护主义影响扩大。目前新保护主义已扩展到贸易、投资、技术转让、资源环保等国际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更加重要的是,实行保护主义的已不再是那些传统的弱小、落后国家,那些强大、先进的发达国家反而越来越成为新保护主义的主要执行者。这方面一个明显的事例是,2007年夏开始陷入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均带有浓重的保护主义色彩。(3)国际经济组织功能缺失。这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各地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几乎无所作为,而改革又停滞不前;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原定于2005年完成,而迄今仍未真正启动等事实中即可得到证明。而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本该扮演重要角色,是经济全球化必需的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和监管者。(4)国际贸易增速放缓。国际贸易迄今仍是全球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最重要渠道,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近期其增长速度却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之势,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中更是如此。如据IMF资料,1991—2000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平均达7.1%,而2001—2010年将降到3.5%,下降一半以上。2009年更是出现了11.0%的负增长。(5)国际投资剧烈波动。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近前其发展势头出现的剧烈波动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的重要表现。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资料,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速增长后,于2000年达到历史高点(流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精)

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 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党和国家对住宅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将其作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措施,而且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住宅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国家对住宅建设以及住户对住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新科技在住宅建设中广泛运用,这不仅要求我们搞好房屋的功能、质量与配套设施建设,而且要抓好住区环境与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水平。因此,住宅发展要与这一新的时代背景相适应,才能把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住宅产业带入新世纪。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形态,居住建筑的本质和目的是给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住宅发展是物质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居环境、居住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住宅建设的发展,已成为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和广大居民的共识。住宅发展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住宅的舒适性 住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人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这个空间中活动,因此住宅质量的好坏是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住宅发展的特征首先就体现为舒适性。住房建设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针对具体户型对于购买面积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其个人喜好,提供灵活的间隔;根据家庭人口的变化、生活习惯、个人爱好、职业需求等进行灵活地调整,以满足其居住的个性,提供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空间,满足居家的会客、起居、餐饮、学习、工作、漱洗及储藏等方面的要求。 住宅的功能化要求“住得下,分得开”,“住得舒适,身心健康”,满足人身、财产安全。住宅内部有关设施的方便性是住宅舒适性的内在要素。室内环境上,讲究自然、韵味、浪漫与色彩的和谐统一,以保持优雅、宁静、舒适的居室氛围;外在的住宅室外配套设施要完备。 日本曾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大要素:(1)空气清新,无污染和臭味;(2)宁静,无噪声;(3)丰富多彩的绿化;(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于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8)有游乐设施。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目前我国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1)居住密度;(2)绿化面积;(3)日照、室内温度、湿度;(4)室外活动场所和设施标准;(5)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 二、住宅的生态性 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和大自然接触。这里讲的环境不仅涉及住宅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质、土地绿化、动植物、能源等,也涉及住宅的人文环境、经济系统和社会环境。培养住宅生态性概念主要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在住宅建设和住宅发展中始终以生态为中心,特别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调,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合一切可以运用的元素,充分利用阳光、通风,注重与大自然的、地理的、景观的、人文环境与大环境相对接,在环保、绿化、安居、道路管网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使住宅环

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

论21世纪中国发展趋势 柴静:各位好,今天是公元2000年12月31号,这里是XX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青年》千年论坛的北大直播现场,现在是下午三点,距离21世纪的到来只以小时来计算了。但是在今天开播前的一个分钟,我觉得下午还是很寻常,阳光很温和,外面的人走来走去、行色匆匆。有一个小孩子正看着天上飞过的飞机,在猜测它来自哪里、去向何方。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所有的人在一起谈论21世纪中国发展的趋势,其实也不过是像这个小孩子一样,怀着一样的谦恭跟好奇来探寻自己以及这个时代跟中国来源与去向。我们选择了北大作为我们凝视的一个角度,是因为在我身后的北景板当中写的这段话,在1915年,有人写下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作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X、传延、流转无穷,把陈腐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扫荡催尽,别开一种新局面,这样的发韧,才能配称为新纪元,这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那么在这个世纪已经走到尾声的时候,我们重新回到北大,站在这里问问自己,那黄钟大吕的声音,还能否在今天的心底激起同样的回响?而我们今天的自己是否具备了足够的道德、勇气和能力去前瞻属于自己的未来?今天节目中,我们特别请来了两位北大的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者跟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看一看在我们这个以文明传承的强大伟力占有了这个星球上最悠久历史的民族,能否在下个世纪以自己最独特的文化跟历史的基因创造与发展。首先请各位一起用掌声有请来自北大

的著名学者,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薛汉伟教授。我们希望这一场真正的发问与问答能够成为新纪元的贺礼。来,有请薛教授。 薛汉伟:《世纪之交》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世纪本来是计算时间的一个符号。但是到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之所以那么重视它,跟一个原因有关。就是世纪之交往往是划时代的标志。15世纪和16世纪之交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18、19世纪之交是工业文明到来的标志;19、20世纪之交和20 、21世纪之交这两次世纪之交,恰恰是两次技术革命达到高潮的时候,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的较大发展,因此就成了一个划时代的世纪。但是这两次世纪之交给中国提供的机会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就这个问题,我先讲四点。第一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并没有给中国现代化提供机会;而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给我们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机会。当西方国家实现了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向东方侵略,同时侵略了俄国、日本、中国,但是三个国家做出了三种不同的反映,俄国反应最快,日本反应最强烈,而中国的清朝政府却表示出惊人的麻木。结果俄国和日本开始了改革,而清朝政府没有及时的开展改革,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时,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之时,俄国和日本利用这次机会走向了现代化,而中国却没有机会走向现代化,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样一个后起的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它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最重要的条件。第一,要有一个有现代化趋向的强大的政府;第二,要培育出一个强大的市场力量,由于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的软弱和没有发动广大的基层群众,因此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这两个课题,国民党政府它并没有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府实现中国的统一,抵抗外

城市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

城市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集合住宅最早的探索成果出现于法国巴黎中产阶级住宅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头十余年问,雏形期的城市集合住宅在欧洲及美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此时正值新艺术运动时期,集合住宅的设计带有明显的这一时代的风格。 20世纪初期,设计的出发点明确定位为为多个家庭提供住宅,对艺术造型的处理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城市集合住宅刚刚面世便因其更适合现代都市生活的合理性 表现出令人瞩目的生命力。但此时的城市集合住宅服务对象主要为中产阶层,其 相关理论以及技术条件获得初步发展,对现代社会和城市的巨大价值开始显现。 20世纪20到30年代,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实现了一个观念的巨大转变: 首次将“社会"和“公众”作为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并将城市集合住宅看作现代 工业社会的根基和现代建筑学的中心问题。勒·柯布西耶旗帜鲜明地指出:“设 计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这是时代的标志"Ⅲ。到20年 代末,欧洲各国建筑师展开了一场关于住宅密度与形态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 为城市集合住宅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城市集合住宅开始肩负起其真正的历史 使命。 二战以后到七十年代由于各国住宅普遍数量上的严重不足,城市集合住宅成 为这一时期住宅建设的重点,各国都把城市与住宅的恢复和建设看作当务之急, 城市集合住宅迎来了它恢复和发展的新时期。工业化的浪潮不可阻挡,城市集合 住宅的理论和实践毁誉参半,各国走过了十分相似但又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高度增长的结束,各国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时期。《马丘 比丘宪章》的颁布标志着城市规划和居住空间理论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各国集 合住宅的建设产生了由量转向质的巨大转变。高层逐渐向中低层过渡:由新区开 发转向旧城改造;集合住宅逐渐回归城市街道;功能趋向复合:设计日趋多样化; 公众的参与越来越成为公共集合住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本主义与新的社 区理论的影响下,城市集合住宅终于从一味强调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思想中解 脱出来,向着更加丰富于人性和多元的方向迈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与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其此前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统筹呼应,成为中国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和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两大战略构想。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规划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规划和落实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政府工作重点。 中国政府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和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国际上,对海上丝绸之路欢迎者有之,疑虑者有之,但沿线国家总体上反响良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政府公开表示欢迎。国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努力挖掘本地区与丝绸之路的关联度,将自身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衔接,掀起一股“丝路热”。在这股“丝路热”下,我们不仅应该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机遇,也应该对其面临的潜在挑战进行“冷思考”。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 (一)利于维护中国和平的周边环境 中国想要更好的稳步发展经济就需要一个和平、繁荣的周边坏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中国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需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要想很好的坚持对外开放就必须有很好的国际环境。虽然邓小平早就对国际环境做出了精辟推断——和平与发展,但目前国际上部分地区的仍然在战争中,有的地区局势也很紧张,所以我们应当尽最大力量维护世界和平,起码必须保证中国周边的相对稳定。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发展规划对维护中国周边稳定和平有很大作用。“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也有利于化解中国和周边少数国家的矛盾,从利益共赢,命运共同的方面维护和平发展。 (二)应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从2002年开始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酝酿了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后来叫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而中国大陆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2013年9月10日,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TPP 涉及国家很广,除了中国基本上东亚及东南亚各国乃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各国都参与其中。如果这一多边贸易体制一旦建立而中国无法参与其中的话那么对于中国将来的对外开放构成极大威胁。所以,我们也需要建立一个我们的超越普通FTA的组织也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三个共同体”。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挑战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美国倡导的TPP 冲突 坦白说“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难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包括的国家基本与美国倡导的TPP成员国相同(如前所述),可想美国对此不太乐意,而其他各国可能碍于此情况无法和我国良好发展经济合作。 (二)周边局势不稳定 在南海黄岩岛和东海钓鱼岛权益争端凸显的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摩擦,周边一些国家特别是日本和菲律宾对中国的敌对情绪也增强。这都是对我们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极为不利的。另外,东南亚有些国家内部政局更替,也是不利于我国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例如,缅甸和泰国内政局的变化,已经影响到我国在缅甸经营的一些项目和与泰国的一些合作。最后,某些国家的反华行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例如,越南出现专门针对华商的打砸抢事件。 (三)利益诉求难一致 海上新丝路沿线聚集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糟糕”的国家,国家间发展极不平衡,发展利益诉求不一。既有谋求国际地位的需求,也有解决温饱的要求既有能源需求,也有平息战乱的愿望。层次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阅读答案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阅读答案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和等几类。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① ②③。 3.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4.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5.请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要求:用图设计住宅,对住宅的主要设施配上文字提示,设计图画在右边空白处) 二、讨论分析 附答案: 1.太阳能住宅生态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住宅摩天城市(摩天大楼)2.答案要点:①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②合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房屋。3.白天将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定时间进行节算。4.不能删去。因为“—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植物利用的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5.略(题示:①绘画能力差不影响得分;②设计要有创意。要能体现“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如无创意酌情扣分;③提示文字表意不清楚或指向不明酌情扣分。

丝绸之路上的印象宁夏

丝绸之路上的印象宁夏 摘要 丝绸之路连接着古代的东西方文明,宁夏恰好处于这条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位置,宁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咽喉”美誉,在中西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宁夏南部的固原,是古代丝绸之路由长安到河西走廊最短线路的必经之地。在漫长的丝绸道路上,宁夏独具地方特色。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成为现在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将“丝绸之路”与宁夏全方位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丝绸之路宁夏发展

引言 (3) 一、丝绸之路宁夏段 (4) 二、丝绸之路宁夏段的历史发展演变 (4) (一)汉的开始 (4) (二)唐的兴盛 (4) (三)西夏的阻隔和承袭 (4) 二、丝绸之路在宁夏文化遗存 (4) (一)全面融合的东西方文化 (4) (二)带有宗教色彩的石窟艺术 (5) (三)饱经沧桑的历史遗址 (5) (四)璀璨辉煌的诗歌文化 (6) 三、宁夏与甘肃丝绸之路对比 (6) 四、宁夏关于丝绸之路现阶段的思考(历史意义和发展方式) (6)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线路之一,它全长约7000公里,东起中国长安,经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过中亚、西亚,最后到达非洲北部和地中海沿岸。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地的研究》一书中,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之后,该名称被大众所接受。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的商路,也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动脉,它贯穿古代中国、阿富汗、印度、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伊朗、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穿过地中海到达罗马君士坦丁堡。作为连接东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和北非的重要交通路线,2000多年以来,丝绸之路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增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1世纪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十个行业

2007-06-01 01:09 21世纪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十个行业 1. 农业:近年来我们的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人多地少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压力始终存在着。前一阵子国外媒体提出谁来养活中国,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自己”,但是未来还是这样吗?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是:1、耕地减少;2、 环境污染;3、农民收入普遍不高。我认为: 1)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减少城乡差距,实现整个社会的 共同繁荣。 2) 农业是中国的最基本产业,我国农业不可能象美国那样做成粗放经营的产业。我们 应当学习日本做节约化、环保型的新农业。 2. 金融证券: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对社会经济拉动力最大的不是第一产业,而是第三产业。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个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民间融资刚刚起步。所以我认为我国金融业银证券业还是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的。要更多地完善体制建设,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充分参与国际竞争,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能源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瓶颈问题日益呈现。外国资本的大量引入,也耗尽了我们的资源。我认为经济要进一步发展,解决能源问题是重中之重。解决能源问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内源开发一个是外源开发。外源是引入外国资源,我国正大踏步做这项工作。向俄罗斯向非洲引进石油,向澳大利亚引进铁矿石就是例证,这样做即能使本国经济得到发展,又能节约本国资源。我国不会像美国那样为石油打一场中东战争,但我们可以和平的方式去做这项工作。内源开发就是在国内寻找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合理提 高能源利用水平等等。 4. 汽车业: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还不高,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这就决定了我国汽车行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的汽车行业刚刚起步就受到外国汽车的左右夹击,生存发展的空间有限。窃以为这样情况继续下去。会对本国汽车行业极大不利,国家应该合理地保护本国的汽车市场资源。汽车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科技水平地标尺,我想我国应当采取措施,加大汽车应用技术的研究,加强本对国汽行业的扶持,加强对市场的保护。韩国尺寸之地,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而且应当做得更好。 5. 房地业:未来几十年内中国人口还是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改善是必然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房地产还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做的是: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利用资源,加强耕地保护,使整个行业有序健康地发展。居者 有其屋但愿不是梦想而是现实。 6. 环保业。中国的污染是严重的,现状是令人痛心的。随着环境问题出现越来越多问题呈现。比如说癌症、SARS、禽流感等等。肯定是与环境污染相关。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问题往往为人忽略,有些地区为了政迹工程,也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了不良的后果。我认为中国环保业刚刚起步,所以前景广阔;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地,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要加强环境问责制,加大社会监督。我们会迎来明亮的蓝天。 7. 信息产业:近年来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地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认为这种变化才刚刚开始。现代社会人们加强沟通,加强信息透明度的愿望是强烈的。有 理由相信我们的信息产业会越来越好。 8. 科教产业:人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资源,所以教育业在中国居于核心地位。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报复的青年才俊,21世纪的中国需要有更多地新科技新技术,所以科教产业前景应是无限的。 9. 运输业:知道美国一个城市有多少个机场吗?知道中国有多少我没有坐过飞机嘛?

21世纪中国住宅发展

人性理念,绿色空间 ----21世纪中国住宅的发展趋势 摘要:【“人造住宅,住宅育人”,体现了中国21世纪的住宅设计不仅需要极好地满足人们生理、心理的要求,而且还要周密而悉心地考虑人们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和生活特征,使住宅成为每个家庭、每个人愉悦身心的场所。】 关键字:中国,住宅,发展,设计,绿色,人性 正文:过去几年来我国住房制度不断改革,住宅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住宅生产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和住宅业社会分工的严重发展,使住宅市场由狭小的地方市场发展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并渗透和拓展到国际市场。于是住宅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在更大的范围内联结起来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形成了所谓的住宅业社会化,就是指住宅生产、流通、消费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包括:住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个性化。 另外呢,人们都以追求现代化的生活为目标,至于住宅现代化的意义,下面是我专门查找到的解释: 【住宅生产现代化是一个涉及到住宅规划设计、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建材物流、装饰装修等多方面协作的系统工程,不仅具有高新技术,而且需要所涉及行业的相互协调。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高科技为支柱,对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对于住宅的生产来说,必然会出现新型结构、新型墙体、新型防水保温隔音材料、高科技安全防范设施、智能化设施、新型通讯及快速数据传输设施、新型生活能源等,使住宅的生产呈现出以下特征:1、住宅品质全面改善;2、住宅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3、实现住宅生产的工业化和标准化;4、完善的住宅质量监督体系和保证制度。】 而现在全世界都处在一种追求绿色住宅的热潮中,都臆想将自己想对地球做出贡献的冲动转移到住宅的设计或建造之中,因此,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绿色住宅…… 【所谓住宅产品绿色化,是指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基本不触动生态平衡的一种环保住宅。绿色化住宅是以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宗旨,把居民奉为上帝,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绿色住宅将“环保”、“生态”理念融于住宅建设中,随着中国“绿色住宅”认证制度的即将推行,标志着21世纪中国住宅发展面临着一场绿色革命。】 根据之前中国住宅鲜明突出的进程看来,21世纪中国住宅设计主要追寻着以下两种模式: 一、住宅设计绿色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