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总复习资料大全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总复习资料大全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总复习资料大全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会计主体

◢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分公司;

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等。

2.持续经营

◢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应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摊销)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3.会计分期

◢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期间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这种划分是人为假定的。

◢会计期间通常包括年度和中期,年度的划分通常是1月1日到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季度以及半年度。

◢应用: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有折旧、摊销、递延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4.货币计量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计量,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不使用其他计量单位。

◢应用:我国境内的企业,其会计核算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1)货币计量的背后隐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

会计业务中常常将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进行汇总比较,这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这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

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时要启动通货膨胀会计或物价变动会计。

(2)有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

比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基于以上两点缺陷,需要通过报表的附注等表外披露来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5.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以权责关系而不以现金收付为依据确认收入和费用等。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来进行会计处理。

◢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要保持完整和中立。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相关性

◢企业应当提供与投资者等决策相关的信息。

◢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

3.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1)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况: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横向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

5.实质重于形式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具体体现:融资租赁的核算(承租人需要比照自有资产进行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收入的确认(回购价固定的售后回购业务)、关联方交易的确定、合并报表的编制等。

6.重要性

◢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需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的大小两个方面来判断。关键看其是否导致决策上的差别,如果有差别则视为具有重要性。

◢体现: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投资收益采用实际利率法,当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差不大的时候(不具有重要性),可用票面利率来计算实际利息。

7.谨慎性

◢对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企业不可以设置秘密准备

◢体现: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计入当期损益、预计负债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等。

8.及时性

◢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在规定期限内报告,都符合及时性要求。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资产

1.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1)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体现:

1)待处理财产损失(不得作为资产列报)

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3)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计入营业外支出)

3.确认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负债

1.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现时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

3.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净资产。

2.确认条件:取决于资产及负债的确认条件。

3.内容: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3)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确认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费用

1.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3)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确认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六、利润

1.定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内容:

(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第四节会计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主要计量属性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如盘盈资产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存货期末计价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

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如资产减值等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狭义)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体现: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第二章金融资产

第一节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注意:本章不包括货币资金及长期股权投资。

二、分类: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应按照管理者的意图、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和资产的性质,将资产分为以下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三、要求:

◢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第一类金融资产和后面的三类不能够相互重分类;后面的三类之间也不能随意重分类。

◢后面三类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要求:

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同样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第二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内容

1.交易性金融资产;

2.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二个内容实务上也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1.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关系中的衍生工具除外。

注意:有效套期中的衍生工具初始确认后,其公允价值变动应根据其对应的套期关系(即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或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2.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才能作相应的指定: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和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项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注意:

◢不能随意将某项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核算

1.初始计量

(1)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

注意:四类金融资产中,只有第一类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后面三类都是要计入其自身的入账价值。

(2)支付的买价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分别记入“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

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买价中所含的现金

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2.后续计量

(1)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相反的处理。

(3)处置金融资产时,售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同时,将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转出: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的处理。

注意:该笔分录的目的是将未实现的持有期间的损益转为已实现的损益;该笔分录只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对企业的利润总额没有影响。

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内容

定义: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特征:

1.回收的金额是固定或是可以确定的,到期日是明确的;

2.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3.非衍生的金融资产。

对于衍生工具,如果属于套期保值,执行的是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如果是投机的,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由此,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是非衍生金融资产。

注意一:企业不得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注意二: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

※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除外,比如金融危机引起的金融资产出售。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对于发行方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者可以将此类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是,对于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方赎回的债务工具投资,投资者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注意三: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1.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以使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2.受法律、行政法规的限制,使企业难以将该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

3.其他表明企业没有能力将具有固定期限的金融资产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注意四:持有过程中的出售或重分类:

如果出售的部分或者是重分类的部分占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的比例较大,那么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就应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个“较大”的比例,实务或是考试中通常指的是10%。

※重分类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结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其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之间的差额,一律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论公允价值是高于摊余成本还是低于摊余成本。

※但是,下列情况例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包括:

(1)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2)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3)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4)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作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5)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二、核算

1.初始计量:三个要点

(1)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三个明细账,即“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

◢初始计量涉及到的主要是“成本”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账:“成本”明细中登记的是面值,支付的银行存款是为取得投资发生的对价(含支付的交易费用),两者的差额倒挤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由此可以看出,交易费用是倒挤记入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实际上就是计入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

(2)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应收利息(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假设一项债券,其面值100万,买价为85万(其中5万为已到期未领取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应收利息 5

贷:银行存款8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

收取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利息 5

(3)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其实际利率,并在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2.后续计量:两个要点

(1)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这个实际上指的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也就是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与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即现金流入)之间的差额。

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就是“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各个账户期末的处理过程。

◆期末会计处理相关分录: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利息调整(或借方)(账面余额)

——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贷(或借):投资收益(差额)

注意: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重分类后,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贷款和应收款项

一、内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

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相比较,其中,回收金额固定或是可确定、非衍生金融资产这两个特征一样,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中特别强调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企业所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的基金等。

二、核算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持有至到期投资非常接近,都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区别:应收款项不需要核算每期的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因为可以将其理解为票面利率为零的债券投资。

相似:采用摊余成本计量。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不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假定期初是1 000万,期末还是用1 000万来计量,这就意味着其本身摊余成本就是1 000万,其还是在用摊余成本计量,因其没有利息调整的摊销,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都等于零,所以摊余成本不变。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核算要点:

1.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内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核算

1.初始计量:三个要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股票投资的,发生的交易费用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中;

◢如果是债券投资,处理思路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要设置“成本”、“利息调整”等明细科目,交易费用记入“利息调整”明细,“成本”明细登记债券的面值。

(2)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投资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债券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3)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

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2.后续计量:三个要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债券投资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并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的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其形成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出售(终止确认)时,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等

贷(借):投资收益(差额)

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贷(或借):投资收益

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

一、范围和迹象

1.范围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2.迹象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①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②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③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④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⑤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⑥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

⑦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

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⑧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⑨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二、计量及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1.发生减值时

期末应将摊余成本与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比较,如果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低,则应考虑计提减值。

具体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注意:

(1)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折现率的选择:

①原则上首选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

②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2)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在考虑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时:

①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其放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②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3)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2.已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转回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注意:

(1)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

该项金额小于相关外币金融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利息收入要继续确认,且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举例略。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发生减值时

发生减值条件的判断:公允价值发生严重下跌(通常为20%的幅度)且是非暂时性的下跌。

计提减值的会计分录为:

(1)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即: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已确认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时

(1)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注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要继续确认,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这里讲的实际上是指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七节金融资产转移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含义

(一)金融资产转移

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如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向银行贴现等。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

1.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如将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向银行贴现等,此时收取现金流量的权利已经转移给银行。

2.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义务,同时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1)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2)根据合同约定,不能出售该金融资产或作为担保物,但可以将其作为对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的保证。

(3)有义务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及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通常无权将该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一)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的区分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处理的要点是能否终止确认。

终止确认前,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转入方是否是转出方的子公司:如果是,从合并报表层面,不存在终止确认问题。如果站在母公司角度,若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则应该终止确认。

2.整体转移还是部分转移:

企业应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并分别按照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整体转移:考虑整体终止确认;

◢部分转移:考虑部分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

(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

(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90%转移等。

(3)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90%转移等。

(二)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

1.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

三种情况:

(1)企业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将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出售。

(2)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典型业务主要包括:

①不附任何追索权方式的金融资产出售

如甲公司将应收账款卖给某商业银行,此时收取现金流量的权利已转移给商业银行:

◢若双方约定,应收账款到期,如果银行向对方收不到款项,与甲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甲

公司应终止确认。

◢若双方约定,银行收不到款项时,银行可以向甲公司追索,此时风险报酬没有转移,则甲公司不能终止确认。

②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如甲公司将1 000万元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卖给对方,售价为1 100万元,同时签订合同,半年后,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购回,此时属于回购价为公允价值,则在出售的时候,应终止确认。

◢若约定半年后以1 150万元购回,此时属于回购价格固定,在出售的时候,不可以终止确认。

③附重大价外看跌期权(或看涨期权)的金融资产出售

如甲公司将股票出售,出售价格为每股10元,同时签订期权合约,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则对方可以每股8元售回。

价外:从期权的价格设定来看,期权不会行权。如上例,如果股票价格跌为每股9.5元,那么可以判断对方不会按照期权合同约定的价格卖给甲公司。

◆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

如将贷款整体转移并对该贷款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等。此时银行不能终止确认该贷款。

(3)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

控制:看受让方能否自主处置该金融资产。

此种情况即企业保留了部分但不是几乎所有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

如果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果没有放弃,按继续涉入处理。

详见后面的讲解。

2.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同时按以下公式确认相关损益: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如为累计损失,应为减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以1 200万元价格出售。

①1 200万元与1 000万元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②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是9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是100万元。当时发生公允价值变动的时候,需要将1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在出售的时候,应同时将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

③出售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200+100=300(万元)。

注意: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公允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是指所转移金融资产(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移前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累计额。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所保留的服务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应当按照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对该累计额进行分摊后确定。

3.符合终止确认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实际收到的对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

坏账准备等(已提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科目

(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借或贷: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等科目

(差额)

(三)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

1.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

金融资产转移后,企业(转出方)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企业在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时,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

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企业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

典型业务主要包括:

(1)附追索权方式的金融资产出售;

(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固定价格或事先约定的价格;回购价格为市场价格时,是可以终止确认的;

(3)附重大价内看跌期权(或看涨期权)的金融资产出售;

价内:从期权的价格设定来看,期权会行权。

(4)保证对买方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的金融资产出售;

(5)附互换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且该互换协议使市场风险又转回至出售方。

2.不符合终止确认时的计量

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注意:该金融资产与确认的相关金融负债不得相互抵消。

3.不符合终止确认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短期借款—成本等科目

(四)继续涉入的情形

1.继续涉入的判断

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企业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

◢如银行将贷款或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售出,但是保留了部分收取利息或本金的权利,这种

情况属于继续涉入的情况。

◢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该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

2.继续涉入的计量

◢总体来说,按照公允价值反映。

◢拥有的继续涉入权利,按照公允价值确认为“继续涉入资产”;承担的继续涉入义务,通过“继续涉入负债”反映。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是不能相互抵消的。

(1)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且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在充分反映保留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基础上,确认的相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2)通过对所转移金融资产提供财务担保方式继续涉入的,应当在转移日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财务担保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同时按照财务担保金额和财务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提供担保的取费)之和确认继续涉入形成的负债。

◢财务担保金额——是指企业所收到的对价中,将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

(3)在随后的会计期间,财务担保合同的初始确认金额应当在该财务担保合同期间内按照时间比例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因担保形成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

(4)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

第三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确认

(一)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二)确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原则

◢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二)具体要求:

按照取得渠道确定其初始计量的金额。

1.外购的存货

(1)购买价款;

(2)相关税费:进口关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但不包括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

(3)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搬运费、保险费、包装费、中途的仓储费。

★注意:不包括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因为差旅费与采购的物资难以匹配,故计入期间费用。

(4)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具体合理损耗的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

◢合理损耗不影响购入物资的总成本,但是提高了货物的单位成本;

◢超额的损耗要从总成本中扣除,即不计入成本。

(5)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注意:入库后的仓储费用不计入成本,计入管理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用、挑选费用、归类费用等,应计入所购商品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期间费用。

◢入库以后发生的仓储费、保管费等则不再计入采购商品的成本,而应计入期间费用。

2.加工取得的存货

(1)采购成本;

(2)

(3)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专属设计费用。

3.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分别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准则的相关规定确定。

(3)盘盈的存货

◢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无法确定盘盈原因的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4)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特别提示:在确定存货成本时应注意,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2)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但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4)企业采购的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最终应计入销售费用。

第二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由于同一种材料,商品购进的时点不同其单价是不同的,所以在商品发出时要考虑用哪个价格,确定其发出成本。

1.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货物先发出,并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平时不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月末根据各种价格的商品成本之和除以商品的总数量计算出平均单价,并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

◢每购进一次货物计算一次单价,发出时以最近一次的平均单价计算。

◢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需要多次计算单价。

4.个别计价法:

◢逐一辨认并确定各批发出存货的成本。

◢计算最准确,工作量最大。

二、存货成本的结转

已销售存货,成本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同时,结转该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若为材料销售: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其他业务成本

第三节期末存货的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1.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当存货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计算其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应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二、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用该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 答案(1) 考友们都准备好考试了吗?本文“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 1、下列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应当将中期视同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一致 B、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C、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的第1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第1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当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还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在会计政策变更季度财务报告中或者变更以后季度财务报告中所涉及的本会计年度内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之前季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该知识点通常以文字叙述方式进行考查,考生需要熟悉掌握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报要求;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2、2×18年甲公司所属企业集团内各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引起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增加的有( )。 A、甲公司持股80%的子公司乙公司某项其他债权投资本期公允价下降200万元 B、甲公司持股60%的子公司丙公司授予其管理人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期末确认成本费用120万元 C、甲公司持股65%的子公司丁公司本期计提盈余公积80万元 D、甲公司持股55%的子公司戊公司发行一项可转换公司债券确认权益成分公允价值300万元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选项A,归属于甲公司所有者权益会减少;选项

CPA 注册会计师 会计 知识点和习题 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

历年考情概况 本章“水很深”,金融工具系列准则的相关知识均汇集于此,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和套期会计等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各类金融资产的划分、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套期会计和金融资产转移等。本章既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单独或结合其他相关考点出主观题;且历年考试中,本章确实既考查客观题,又考查主观题。本章内容比较重要,在近几年考试中平均分值为4~10分。 近年考点直击 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 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进行重新表述,注意事项由三条变为五条,具体描述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重新表述金融工具重分类并增加例题;

增加收益和库存股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 增加永续债的会计处理; 考点详解及精选例题 【知识点】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其中,合同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实务中的金融工具合同通常采用书面形式。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 【思考题】应交所得税符合金融工具定义? 『正确答案』不符合。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收法规规定承担的义务,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义务,因此不符合金融工具定义。 (一)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1.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例如,企业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贷款等均属于金融资产。 【思考题】甲银行发放一笔100万元的贷款给乙公司,那么,对甲银行来说,该贷款就形成了未来从其他收取现金的权利,形成金融资产;对乙公司来说,就形成了未来偿还现金的义务,形成金融负债,当以后没有现金偿还时,可以用其他金融资产来抵债。 【思考题】预付账款是否是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商品或服务,不是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提示】金融资产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合同;二是现金流。 2.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例如,企业持有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等。 【思考题】2×19年1月31日,丙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为113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6个月后结算的期权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以每股4元的期权费买入6个月后执行价格为115元的丙公司股票的看涨期权。2×19年7月31日,如果丙公司股票的价格高于115元,则行权对甲公司有利,甲公司将选择执行该期权。甲公司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确认金融资产。甲公司享有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乙公司交换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应当确认一项衍生金融资产。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思考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19年2月1日,为回购其普通股股份,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并向其支付100万元现金。根据合同,乙公司将于2×19年6月30日向甲公司交付与100万元等值的甲公司普通股。甲公司可获取的普通股的具体数量以2×19年6月30日甲公司的股价确定。甲公司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确认金融资产。甲公司收到的自身普通股的数量随着其普通股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思考题】甲公司于2×18年2月1日向乙公司支付5 000元购入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根据该期权合同,甲公司有权以每股100元的价格向乙公司购入甲公司普通股1 000股,行权日为2×19年6月30日。在行权日,期权将以甲公司普通股净额结算。假设行权日甲公司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125元,则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5000元,则甲公司会收到200股(25 000/125)自身普通股对看涨期权

注册会计师cpa注会东奥会计网校张志凤会计基础班课件讲义

前言 一、考试题型题量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三、近三年命题规律 (一)题目类型特点 会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四、复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三)加强练习。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20XX 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总 论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A.当无形资产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E.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注册会计师CPA《会计》考试题目

注册会计师CPA《会计》考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列示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资产负债表日起超过一年到期且预期持有超过一年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在“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反映 B.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反映 C.企业购入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一年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 D.“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应根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减去“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相关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填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应根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填列。 2、下列关于辞退福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补偿款项超过一年的辞退计划,需要采用恰当的折现率折现 B、退休金属于辞退福利 C、无论职工何种原因离开都要支付的福利属于辞退福利 D、辞退福利应根据被辞退职工的服务对象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1年1月1日向B银行借款1 000 000元,为期3年,一次还本付息,合同年利率为3%,实际利率为4%,为取得借款发生手续费30 990元。2×11年末的“长期借款”科目余额为( )。 A、1 007 770.4元 B、1 072 229.6元 C、977 770.4元 D、972 253元 4、甲公司于2×10年1月1日发行四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1 000 000元,票面年利率5%,发行价格965 250元。甲公司对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假定经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该债券2×1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利息费用为( )。 A、57 915元 B、61 389.9元 C、50 000元 D、1 389.9元 5.甲公司2×19年12月31日持有的下列资产、负债中,应当在2×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流动性项目列报的是( )。 A.一项已确认预计负债的未决诉讼预计2×20年2月结案,如甲公司败诉,按惯例有关赔偿款需在法院作出判决之日起30日内支付 B.作为衍生工具核算的2×19年2月发行的到期日为2×21年8月的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 C.企业购买的商业银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到期日为2×21年8月且不能随时变现 D.因2×19年销售产品形成到期日为2×22年8月20日的长期应收款 『正确答案』A

注会会计知识点(详细)(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总论 【高频考点】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高频考点】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高频考点】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高频考点】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分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7)含答案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7)含答案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 确认预计负债 B. 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C. 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时提供可比信息 D. 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入账 【答案】D 【解析】选项A、B,体现谨慎性要求;选项C,体现可比性要求;选项D,形式上不属于承租人的自有资产,但是从实质上承租人已取得对该项资产的控制,应作为自有资产核算,因此体现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 A.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B. 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C. 股东大会通过董事会提出的分派现金股利方案 D.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答案】C 【解析】选项A,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转变;选项B,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只需做备查簿登记,不需要做会计处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或负债;选项C,需要减少未分配利润,增加应付股利;选项D,增加资产、所有者权益,但不会增加负债。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利得或损失的是( )。 A. 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营业外收入

B. 处置无形资产产生的营业外支出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 D. 发行股票产生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答案】D 【解析】选项D,发行股票产生的资本公积属于溢价收入,是计入股本溢价明细科目 的,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是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核算的,不包括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4.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

最新注册会计师CPA模拟完整复习题库

2020年注册会计师CPA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A.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B.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C.确认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D.收到分期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E.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 【答案】ACE [解析]选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不调整其账面价值;确认分期付息长期债券投资利息,应增加应收利息,选项D不会引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 2.下列各项中,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化的有()。 A.购买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有关契税、耕地占用税 B.发生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 C.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D.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E.固定资产发生减值 【答案】ACDE [解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发生减值,将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发生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购买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有关契税、耕地占用税,将使固定

资产账面价值增加;发生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不影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3.下列项目中可以计入当期损益的有()。 A.不超过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改良支出 B.生产车间所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C.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E.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答案】CDE [解析]选项A,不超过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改良支出可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选项B,生产车间所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制造费用,不影响当期损益。 4.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办公楼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A.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应负担的增值税 B.工程人员的工资 C.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E.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损失 【答案】ABCE [解析]选项D应计入管理费用。

注册会计师-《会计》习题练习-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16页)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约定,A公司以800盎司黄金等值的自身权益工具偿还所欠B公司债务。A 公司应将其发行的金融工具划分为()。 A、长期借款 B、金融负债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D、权益工具 2、下列有关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交易费用的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发行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应当从权益中扣减 B、企业发行金融负债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C、企业回购自身权益工具(库存股)支付的交易费用,应当减少所有者权益 D、企业发行复合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金融负债成分和权益工具成分之间按照各自所占总发行价款的比例进行分摊 3、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按原账面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余额继续核算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C、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企业应当根据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 D、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企业应当自重分类日起对该金融资产适用金融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并将重分类日视为初始确认日 4、甲公司有一项于20×9年年末到期的应收票据,价款总额为2500万元,20×9年10月1日,甲公司向银行贴现,且银行拥有追索权。甲公司贴现收到的净价款为24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应收票据贴现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确认短期借款2400万元 B、甲公司应将贴现息100万元在贴现期间按照票面利率法确认为利息费用 C、甲公司应将该票据终止确认 D、甲公司应确认当期损益100万元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应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整体的条件的是()。 A、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 B、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本准则关于终止确认的规定 C、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 D、该金融资产部分仅包括与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特定可辨认现金流量完全成比例的现金流量部分 6、甲公司2×12年10月从二级市场购入50万股某公司的普通股,共支付价款200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6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该股权投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12年11月5日收到上述股利6万元,2×12年末上述股票的公允价值为5元/股,2×13年收到当年分配的现金股利7万元。2×13年3月1日,甲公司以260万元出售全部股票,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上述股票在甲公司持有期间对损益的影响为()。 A、65万元

注册会计师考试:非专业牛人考CPA一次性过六门的经验分享(转载)

题记——,有的是做律师,有的是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什么职业的“师”等。但是无论选择在什么行业里出类拔萃,都是要下血本,都是要刻苦努力的。就比如说考注册会计师需要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一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希望对各位考注会的朋友都会。 12月24日凌晨查成绩那一刻,自己的确是万分惊讶了一下。然后惊喜了良久。本来在考完后,就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能一次性通过了。但,有勇气真的就会有奇迹,梦想真的很了不。这个结果对我来说,确实来之不易,其中蕴含的辛酸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自今年九月份考完试后,就不断被要求分享经验。其实,我没有什么经验秘诀可谈,有的只是。但,还是想写点东西,希望能帮助和鼓舞更多的人“梦想成真”众多师兄弟妹同学在面临抉择考CPA,也许可以想想:“,不是都一次通过了CPA?像我这样优秀的人肯定也没问题。”,选择一次性考六门CPA也是直接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方科师兄的鼓舞。当然,方科师兄绝对是牛人,法大传奇人物~我和师兄不是一个级数的。但非常感激师兄无私的帮助和教导,从没嫌弃我这样一个智力低下的人。】 CPA,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能力的培养。期间重要的是CPA的学习过程,以及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结果只是某种程度对努力的肯定。本文主要目的的想为了给各位想考CPA的一些粗浅的过来人之谈,给出一个“弱智”人士也可以一次通过CPA六门的成功事例,说明CPA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神话,给一些想而又不敢尝试的人一些鼓舞。如果不是受到多个(真的N个那么多~)同学师弟师妹的要求,介绍一些CPA的备考“经验”。我真的不会这么自告奋勇去写一篇这么长的东西!这篇东西,是平安夜通宵写出来的,算是给大家的一个“圣诞礼物”所以,请一些素质低下的人,换位思考一下,也理性思考一些。谢、无知、可耻、无礼的留言!我们不是一类人,请绕道~谢谢~P.S.我不是只会,也不是考试机械,我懂的东西不比你们常人少!!! 、关于我的一些情况 总成绩421分,会计73、审计60、财务管理67、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70、税法81、经济法70。这个成绩不算很高,也不算低,目前在中华会计网校奖学金----注册会计师奖申请者中总分排名第四。(第一名有五万元丫丫~方科师兄就是当年的第一名~其实,我考前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可惜没成功~我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研一学生,本科毕业于。 、关于复习时间 一般人都会喜欢问我,复习CPA用了多久。其实,这个是比较难答的问题。我认为比较准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 (1) (一) 1、下列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应当将中期视同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一致 B、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C、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的第1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第1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当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还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在会计政策变更季度财务报告中或者变更以后季度财务报告中所涉及的本会计年度内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之前季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该知识点通常以文字叙述方式进行考查,考生需要熟悉掌握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报要求;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2、2×18年甲公司所属企业集团内各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引起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增加的有( )。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要点分析及考前押题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附习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一、本章概述 (一)内容提要 本章首先解析了金融资产和衍生工具的界定,继而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作了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以案例方式解析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涉及到金融工具 投资的会计计量、记录,并对金融资产的减值作了相关理论分析及案例说明,最后,本章系统地分析了金融资产转移及套期保值的相关会计处理。 01 金融资产的界定 02 衍生金融工具的界定 0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04 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05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06 金融工具的计量 07 金融资产转移 08 套期会计 二、知识点详释 知识点金融工具概述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备注】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 【提示】A向B发行股票,B持有A的股权是金融资产,而A股本和资本公积增加,形成权益工具。 【提示】A向B发行债券,B持有债权是金融资产,A形成对B的负债是金融负债。

【提示】应交税费是税法强制规定的法定义务,预计负债是推定义务,都不是由合同规定产生的,所以都不属于金融工具。 (二)金融资产的界定 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1.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再如,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商品或服务,不是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提示】A与B签订半年后以100万的价格从B购买一批国债的合同,此时A是买方,是看涨期权,B是卖方,是看跌期权。 2018年初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 约定一年后,即2019年初 以每股100元价格定向增发1万股股票给B公司; 当日市价为103元; 则推定此股票期权每股公允价值为3元,共计3万元; A公司B公司 2018年初 借:银行存款 3 贷:其他权益工具 3 (权 益工具) 借:衍生工具3(金 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 3 2018年末股价为每股 120元 不作处理 借:衍生工具 17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 2019年初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 100 其他权益工具 3 贷:股本 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2 借:XX投资 120 贷:衍生工具 20 银行存款100

注册会计师 会计讲义

前言 一、2015年注会《会计》教材的变化概况 2015年注会会计变化较大,主要的是根据财政部最新颁布或修改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对教材进行修改。具体变化如下: 1.第2章金融资产:将涉及到的其他综合收益均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替换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2.第4章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1)章名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2)明确“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按照教材第二章的内容进行核算” (3)新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如果被合并方本身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应当以其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 (4)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删除了“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 (5)新增“成本法下,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或利润的权力,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投资方不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6)新增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需要考虑“三是在评估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时,应考虑潜在表决权的影响,但在确定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权益变动的份额时,潜在表决权对应的权益份额不应予以考虑”。“四是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时,法规或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应当予以剔除后计算”。 (7)新增“投资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投出或出售资产的交易构成业务的处理”、“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投出业务并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处理”——均全额确认当期损益。 (8)新增“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 (9)新增“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被投资单位接受其他股东的资本性投入、被投资单位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权益成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 (10)新增“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权益法转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 (11)新增“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能结转损益的除外)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 (12)新增“第四节合营安排”。 3.第7章投资性房地产: (1)删除“闲置土地认定”的相关段落。 (2)新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定义”(指市场参与者在计算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3)将涉及到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单独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 4.第9章负债 (1)新增债券的内容。“债券(包括企业发行的归类为金融负债的优先股、永续债等)”。 (2)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核算科目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变更为“其他权益工具”(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第47页有涉及此科目)。 (3)删除“职工薪酬”,将其作为单独作为第13章核算。 5.第10章所有者权益: (1)“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重新编写。 (2)新增“二、复合金融工具”。

2015会计学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会计是以()为标志。 A.官厅会计 B. 复式簿记 C. 注册会计师协会 D. 成本会计2.古代会计是以()为主的。 A.官厅会计 B. 民间会计 C. 单式记账 D. 复式记账3.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反映 B. 控制 C. 监督 D. 预测 4.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的是()。 A. 可靠性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货币计量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5.“四柱清册”产生于()。 A. 西周 B.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6.计提坏账准备是体现()要求。 A. 可靠性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配比原则 D. 相关性原则 7.会计的本质是()。 A. 提供会计信息 B. 经济管理 C. 认定受托责任 D. 决策8.下列不能构成会计主体的是 A. 业主个人 B. 子公司 C. 分公司 D. 某一车间 9.会计循环的最后环节是()。 A. 对账 B. 结账 C. 编制报表 D. 登记账簿 10.会计计量属性目前应用最多的是()。 A. 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公允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学的发展阶段包括()。 A. 古代会计 B. 近代会计 C. 现代会计 D. 管理会计 2.现代会计的两个重要标志是()。 A. 注册会计师 B. 会计电算化 C.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 D. 复式簿记系统 3.下列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可理解性 D. 实质重于形式

4.会计信息的基本载体是()。 A. 会计凭证 B. 会计账簿 C. 会计报表 D. 复式记账 5.会计前提包括()。 A.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会计基础包括()。 A.复式记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资金运动 7.我国《会计法》明确提出会计具有()基本职能。 A.管理 B.计划 C.核算 D.监督 8.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等。 A.会计主体 B.设置账户 C.复式记账 D.财产清查 9、会计确认的标准包括()。 A.可定义性 B.可计量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三、判断题 1.财务会计的对象与管理会计的对象都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一致的。()3.会计主体是假定了会计工作空间,会计分期是假定会计工作时间。()4.我国规定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5.一贯性也称可比性原则,只是强调同一企业前后不同时期(纵向)之间的可比。()6.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越简单越好。()7.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而存在的。()8.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9.相关性的要求使得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10.可比性原则就是指一个企业会计处理方法不得改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C 6.B 7.C 8.A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 3.ACD 4.ABC 5.ABCD 6.BC 7.CD 8.BCD 9. 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第2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CPA各科学习方法总结!!(过来人的经验分享

一)会计 会计是6科中最难的科目之一,与审计不相上下。 要抓重点章节重点突破: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日后事项、所得税、借款费用、收入、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是第一位的重点章,必须得拿下。其他章节基本上是为考试打基础的,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出客观题。重点章就得多听课,多做练习。 加强练习:在考场上,一般是没有思考的时间的,拿过题来你就必须得有思路,如果你在考场上再思考这个题的思路是什么,可能就做不完,题量大是公认的。也就是说光会做还不行,还得做得快。这就要求平时多加强练习。我强烈建议把一道经典的题做上三遍,而不是去做三道题。所以要挑经典的题,多做几遍。 把08、09年的考题好好研究一下,这两年的题代表了最新的考试方向。很有借鉴意义。 要全面复习,尽量不要留下死角。按目前这种客观题的情景模拟的出题方式,出题的面比较窄,但是深度比较大,也就是比较难,拿出一章,就要考到底。用某网站的评论说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中注协这两年不按常规思路出牌,所以更得注重全面复习,老师强调的重点不一定考啊!09年没考合并报表。 (二)审计 建议参考一下我的一篇专门学审计的文章,里面有较为详细的说明。简单概括为:看书+听课+研究历年考题。审计不用搞题海战术。 (三)财管 财管对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最为简单的一科,而对学文科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因为公式太多。 财管首先自己预习一下教材,不用死记硬背公式。明白了公式是怎么回事,再去记公式会快得多。另外是结合做题记公式,比单独死记公式要好一些。 财管需要大题做题,从新制度今年的考题来说,题量还是超大的。如果做题不熟练,根本做不完。财管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门课,你做得多了,公式可能也就熟了,拿过题一看思路也就有了。 财管我感觉我学得不是很好,也没发现太好的学习方法 (四)经济法 首先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以为经济法很简单,别小瞧它。如果你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就会栽在上面。

2019年注册会计师第07讲_或有事项,金融工具(1)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确认资产和负债?单选题】2×18年1月甲公司为丙公司向乙公司借入的借款进行担保,2×18年12月丙公司破产倒闭,乙公司起诉甲公司,要求甲公司偿还为丙公司担保的借款200万元。2×18年年末,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甲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50%以上,最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200万元。同时,由于丙公司破产程序已经启动,甲公司从丙公司获得补偿基本确定可以收到,最有可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为50万元。根据上述情况,甲公司在2×18年年末应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金额分别为()万元。 A.0和150 B.0和200 C.50和100 D.50和200 【答案】D 【解析】因很可能赔偿且金额确定,故甲公司因该担保事项需要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为200万元;又因甲公司从丙公司获得补偿基本确定可以收到,所以甲公司需要确认的资产(其他应收款)金额为50万元,选项D正确。 【产品质量保证?单选题】甲公司从2×17年1月起为售出产品提供“三包”服务,规定产品出售后一定期限内如果出现质量问题,负责退换或免费提供修理。甲公司按照当期该产品销售收入的2%预提产品修理费用。假定甲公司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2×18年年初“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科目账面余额为100万元,A产品的“三包”期限为2年。2×18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实际发生修理费用60万元(均为人工费用)。2×18年有关产品质量保证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2×18年实际发生修理费用60万元应冲减预计负债 B.2×18年年末计提产品质量保证应借记“销售费用”科目80万元 C.2×18年年末计提产品质量保证应贷记“预计负债”科目80万元 D.2×18年年末“预计负债”科目余额为40万元 【答案】D 【解析】当年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4000×2%=80(万元),“预计负债”科目年末余额=100+80-60=120(万元),选项D表述错误。 【亏损合同?单选题】2×18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于3个月后提交乙公司一批产品,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000万元,如甲公司违约,将支付违约金200万元。至2×18年年末,甲公司为生产该产品已发生成本40万元,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甲公司预计生产该产品的总成本为116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该合同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为()万元。 A.40 B.120 C.160 D.200 【答案】B 【解析】甲公司继续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1160-1000=160(万元),如违约将支付违约金200万元并可能承担已发生成本40万元的损失,甲公司应选择继续执行合同。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160万元。存货成本为40万元,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1000-进一步加工成本1120(1160-40)=-12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负数,应对存货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预计损失超过标的资产减值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则应确认预计负债=160-40=120(万元)。

2016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大纲讲义

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知识点:会计要素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包括: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包括: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包括的主要内容: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