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经济新论[第七章国际金融关系]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世界经济新论[第七章国际金融关系]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国际金融关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为了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一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资产。使用什么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一国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这会因实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2)汇率制度的确定

汇率制度的确定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应如何决定和维持,才能顺利地将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转化为其他货币的购买力。此外,一国是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各国政府是否共同规定市场汇率波动幅度及干预汇率波动的措施等。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当国际收支失去平衡时,各国政府采取什么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又如何互相协调。在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

二、国际金本位制

1.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

(1)国际金本位制的含义

国际金本位制是指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仅指金币本位制,即法律确定金币为本位币。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

(2)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

一般认为,国际金本位制大致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因为欧美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期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经济和金融活动的中心,英镑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和作用

(1)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来对它们的货币定值,币值比较稳定,给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以准确的核算依据,这就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信用的扩大,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它们之间的兑换率就由它们的含金量比例决定。外汇市场的波动不会超过法定平价加减黄金运输成本,即黄金输出/入点。

(3)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4)国际金本位制促进国际资本流动。这种资金流动,可以暂时改善国际收支,起到“缓冲器”作用,以减轻国内经济面临紧缩的痛苦。

3.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理分析

(1)国际金本位制发挥自动调节作用需遵守的规则

国际金本位制要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要求各国遵守以下三项规则:①各国应以黄金表现其货币价值,并以此决定各国货币的交换比例;②各国的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③各国发行纸币应受黄金储备的限制。

(2)国际金本位制的调节过程(物价与金币流动机制)

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如下:逆差→汇率变动→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和生产成本下降→本国产品竞争力加强→扩大出口,减少进口→顺差→黄金流入。

4.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缺陷

(1)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时受很多因素的限制

①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要求各国严格遵守上述三项规则,却没有一个国际机构监督执行。

②一国发生顺差,不一定要输入黄金,可以利用资本输出来减少顺差。同样,逆差国也不一定总要输出黄金,它可以利用国外贷款来弥补逆差。这样,贸易失衡就难以通过双方货币供应量和价格的相反变动来得到纠正。

(2)在金本位制下,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受黄金供应量的限制

在金本位制下,世界黄金产量的波动直接引起价格的波动,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另外,新开采的黄金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相应增加。

(3)在金本位制下,为了实现外部的平衡,要以放弃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

比如,国际收支逆差将使黄金外流,进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造成银根紧缩,从而对国内经济形成紧缩性影响,容易形成产业萧条和严重的失业。

5.国际金本位制的解体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国际金本位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有:

(1)黄金占有量分配不均,绝大部分黄金由少数国家占有。

(2)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大量发行银行券,导致黄金兑换困难。

(3)经济危机时期,由于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大量外流,各国纷纷限制黄金流动。

由于维持金本位制正常运行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到破坏,国际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失去了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均实行黄金禁运和停止银行券兑现,并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暂时停止运行。

6.一次大战后的金本位制

(1)金本位制的恢复

20世纪20年代中期,各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恢复了金本位,但此时的国际金本位制是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在金块本位制下,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但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银行券参加流通,但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才可以按照含金量兑换金块。这种币制的最大优点在于节约了黄金,有利于摆脱黄金产量对世界生产增长的限制。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黄金。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或黄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4)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1931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瓦解了国际金汇兑本位制。1937年以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任何一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其原因主要有:①各国政府干预经济违背了金本位制要求的自由竞争前提;②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黄金分配不均,削弱了部分国家实行金本位制的基础;③货币黄金的供应量不能保持与世界生产同步增长。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二战后,英国想保持英镑的国际地位,而美国想建立美元霸权。于是,两国政府都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希望保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主张用班柯(Bancor)作为国际货币,由国际清算同盟进行多边清算,国际货币的数量由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来定,国际收支的顺逆差由双方共同负担调节。

怀特计划主张较大的汇率固定性,用尤尼他(unitas)作为国际货币,从而回到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三个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它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由此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的稳定。

(2)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即“双挂钩”体系。

(3)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即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

(4)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