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hapter3 神经解剖和发展

chapter3 神经解剖和发展

chapter3 神经解剖和发展
chapter3 神经解剖和发展

说明:

文中出现的独立版块,比如NAVIGATION IN THE BRAIN, HOW THE BRAIN WORKS附在本章翻译的最后

第三章神经解剖和发展

几百年来,脑的解剖结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一直为人们关注和着迷。比如很多研究者都试图去探索与人们智力有关的大脑结构。以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的研究为例。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是一个有着杰出能力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他对小到原子大到恒星的领域进行了探索,并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洞察力对宇宙和人类物理基础进行了具体的数学描述。在他给同事Jacques Hadamard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语言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有的却是“或多或少的清晰的表象(image)”和“视觉的和肌肉的活动”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的作用方式”。

很多研究者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研究,试图从解剖结构方面对其天才成就做出解释。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76岁),他的大脑就被剥离出来,用福尔马林固定后,测量、称重并拍照。之后,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分割开并保存在一种特殊的材料中,这种材料能够使得脑组织可以被切成很薄的片从而进行显微分析。这些标本以及记录它们在大脑中三维位置的材料被保存下来,用于未来的科学研究。这些诸多研究中的一个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Sandra Witelson和她的同事(Witelson, et al., 1999)进行的,以爱因斯坦去世不久时获得的数据为参照,她们测查了爱因斯坦脑的大小和脑回的形态。

她们将爱因斯坦的大脑与一些捐献给科学研究的普通人的大脑进行了对比,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征:第一,将颞叶和额叶、顶叶分开的大脑外侧裂(Sylvian fissure)有一种特殊的解剖结构(具体可见后文中关于大体解剖(gross anatomy)的部分,这一部分将详细阐述爱因斯坦大脑外侧裂的与众不同之处):在爱因斯坦的大脑中,大脑外侧裂和中央沟(central sulcus)在脑的外侧面表层会聚在一起;而在大部分人的大脑中,外侧裂终止于大脑后部缘上回(supramarginal gyrus)周围的区域。第二,爱因斯坦大脑的下顶叶更大,外侧比内侧也更厚(大约厚15%)(thicker in lateral to medial extent)。

Witelson和她的同事认为,爱因斯坦较大的下顶叶可能与他杰出的智力相关,但是她们也承认,从她们的数据中无法推出确切的因果关系。尽管如此,这一发现仍然是令人瞩目的,她们在大体解剖的水平上发现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和普通人大脑的差异——我们这些普通人总是忙于理解爱因斯坦的名言,更不要说试图产生自己的新想法。通过类似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做出种种假设,并通过尸体解剖时得到的大脑标本来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在脑成像技术发展的今天,也可以对正在活动的大脑进行测量。也许下一个爱因斯坦就能够躺在一个扫描仪中,头部连接着记录其EEG信号的电极,而年轻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们则可以对这个鲜活的大脑进行研究了。

功能基于结构,这是生物学的一个核心原则。纵观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者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大量探索,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研究得出大脑功能的秘密。第一章介绍了西班牙的Santiago Ramo`ny Cajal和意大利的Camillo Golgi这两位杰出的神经解剖学家的工作,他们依据细胞神经解剖(cellular neuroanatomy)中得到的信息,检验有关神经系统中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理论。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较之前人进步的是,研究者们运用新型的高分辨率仪器来探索心智(mind)的生理学基础。

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会学习一些用于探究脑功能解剖的新技术,这些技术以对形式和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基础。在后面的几章,我们将会看到很多不同认知功能的解剖学基础。大体解剖一定要依据神经系统中的结构、环路以及系统功能上的交互作用加以说明,因为相似的结构可能执行完全不同的计算,而同一结构在不同的时间也可能参与不同的功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形式如何完成心智的种种不同功能,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主要挑战。

在这一章中,我们会回顾脑和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microanatomy)的知识。首先会描述脑的主要解剖结构,并对脉管系统(vasculature system)和脑室系统(ventricular system)做一说明,也将讨论脑在出生前的发育以及直至成人阶段是如何变化的。其中,有关脑所支持的心理功能的功能组织的一些讨论将从这一章开始,后续的几章则会对脑在知觉和认知方面的诸多功能做更加详细的介绍。总之,本章的目标是为后面将要涉及的材料提供一个参考,并将对于整本书而言非常重要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发育的术语进行介绍。在后面几章中遇到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参照本章和第二章,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神经解剖

神经解剖学是对神经系统结构进行研究的科学,它探究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并描述这些结构之间的关联。与其他的解剖学一样,这些描述可以在很多水平上进行。对于神经解剖学家而言,主要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研究——大体解剖(gross anatomy)和精细解剖(也称作显微解剖(fine anatomy/microscopic anatomy)),前者关注那些可以用肉眼进行区分的整体的结构及其关联,而后者关注神经元甚至亚细胞(subcellular)结构之间的组织关联。第二章中,为介绍神经系统在发送信号中的生理学背景,我们介绍了细胞水平的神经解剖(cellular neuroanatomy)(详细内容可参照第二章中对神经系统中细胞的综述部分)。在这一章中,我们简要介绍研究神经系统大体解剖、显微解剖以及功能解剖的方法,功能解剖是指支持某一特定功能(比如客体知觉)的细胞、环路以及系统的解剖组织。

神经解剖学方法

对于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有着不同的描述手段,这些方法是高度专化的,以致它们代表了神经解剖学的不同分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第一章中描述的历史基本一致,因为神经解剖学这一领域的发展几乎与新技术的发展同步。

大体解剖(GROSS DISSECTION)

要确认脑的大体解剖,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来对脑进行观察。在能直接观察活体动物或人类脑的成像技术出现之前(见第四章),人们研究脑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其从头部剥离出来,放到桌上(更加确切的说是放到某种溶液中,比如福尔马林)。进行这一程序的神经解剖学家立刻就会看到对脑有保护作用的那些专化结构,这些结构不仅包括颅骨,还包括包围脑的硬脑膜(dura matter, 在拉丁语中,dura的意思是硬的hard或坚韧的tough,而mater是“母亲”mother的意思),构成致密的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s)层。

将硬脑膜去除之后,不需要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脑的表面即可发现一些很明显的结构(图3.1):大脑表面有回(英文单数形式为gyrus,复数形式为gyri)、沟(英文单数形式为sulcus,复数形式为sulci)和裂(fissure),回是指脑的表面突出而曲折的部分,沟是指较小的陷入的褶皱区域,裂是指那些较大较深的陷入区域;也可看到逐渐狭窄的脑干以及小脑皮层的叶片结构。表面观察之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剖可以发现其内部结构并探究其组织规律。例如,如果将脑进行切片,会发现脑可以分为灰质(gray matter)和白质(white matter):灰质组成一个连续体包围在白质外部,其得名是由于较深的颜色:在人工保存的脑中,灰质

是灰色的,但是由于血管的作用(vascularization),活体脑的灰质通常是粉色甚至红色的,灰质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以及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s)组成的。在人工保存的脑中,白质的颜色比灰质浅,而在活体的脑中,白质的颜色是乳白色的,这种颜色是由包围轴突的含有很多脂肪的髓鞘(myelin)导致的(见第二章)。

脑的神经解剖可以描述其主要的系统、结构及其关联。例如,大体解剖可以显示从外周的感觉结构或运动效应器(肌肉)经由神经的信息输入及输出,也可以沿着由多条神经元轴突组成的大的纤维束(轴突束)轨迹看到它们在脑中的进程以及与不同区域的连接。比如这种解剖会显示从丘脑到视觉皮层外侧膝状体纹皮层(geniculostriate)的投射,这一内容将会在本章的后半部分进行介绍,并在第五章中详细讲解。再比如,通过解剖可以看到弓状束(arcuate fasciculus),这是一条很明显的纤维束,它将支持语言功能的Broca区和Wernicke 区彼此连接(见第十章)。尽管上述联结在大体解剖的水平上能够进行观察,但如果采用更为精细的神经束路追踪技术(tract-tracing methods)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结构,就方法而言,可以采用某些化学物质和变性方法进行动物观察,对人类被试则可以采用神经成像技术,这些技术将在下面一部分进行介绍。

图3.1(a)人类大脑的正中矢状切面:这一通过大脑标本得到的切面可以很好的显示出大体解剖水平上可看到的结构,包括皮层的、皮层下的、小脑的以及脑干的一些区域。本图中的左侧为额极(frontal pole)。在皮层的表面(主要是上面的部分)可以看到很多脑回,图中的黑线或类似褶皱的区域是皮层折叠起来的部分(即脑沟或裂)。(b)对人类的大脑在水平方向进行横切(即沿着右图中黑线的方向)可以得到如左图所示的解剖图谱,在图中可以看到左右两个半脑(此时额极在图像的上面),小脑的一部分(在图像的下半部)。另外,本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白质(颜色浅的部分)和灰质(颜色深的部分)。

显微解剖与组织学:细胞染色和束路追踪技术(MICROANATOMY AND DISSECTIONHISTOLOGY: CELL STANNING AND TRACT TRACING)如果仅仅采用大体解剖学的方法,我们就不能知道诸如白质这样的结构是神经元的部分结构而非仅起到支持作用的组织(supportive tissues)构成的。为做出正确的推断,神经解剖学家必须用分辨率更高的显微镜来探测脑组织的精细结构。例如,通过观察白质的显微结构,发现白质实际上是由很多的独立的纤维构成的,每个纤维都包裹着髓鞘。这一水平上的分析属于组织学家(histologist)研究的范畴,所谓组织学是指运用显微技术(如第一章中介绍的早期神经解剖学家Ramo`ny Cajal采用的技术)对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的研究领域。

神经解剖学家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神经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是了解信息在在这一神经“高速公路”上传导方式的基础。但是由于神经元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的线性的方式彼此相连,这使得上述问题变得复杂了。皮层中的一个神经元可能接受很多神经元的刺激输入,而这些输送刺激的轴突则可能来自位于不同区域的神经元。换句话说,神经系统中存在很多很多不同的发散或会聚的方式,一个神经元可以接受很多神经元的刺激输入,也可以将刺激发送给不同区域的很多神经元。

大部分神经元的轴突较短,主要来自临近的神经元;另外,也有些轴突很长,发源自较远的皮层区域,这些神经元的轴突下行穿过白质,沿着很长的神经纤维束行进,然后进入另一个皮层区域、皮层下的神经核或者脊髓,才能到达目标神经元并与之进行突触连接。两个脑区之间近或远的联结被称为皮层间联结(corticocortical connections,按照拼写惯例,词的前半部分为起源,后半部分为目的地)。同样的,从皮层下结构(如丘脑(thalamus))到皮层的投射应该称为丘脑皮层联结(thalamocortical connections),反之则为皮层丘脑联结(corticothalamic connections);从中枢区域(如皮层)到周围区域的投射总称为离皮层投射

(corticofugal projections)。

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染色方法的新发现或者改良所推动的,染色法中所用的染料是能够被神经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所吸收的化学物质,这一部分在第一章中已进行了讲解。新的染色法是多次探索的结果,比如当一种化学物质与组织发生反应,产生某种特殊的染色效果时,这种物质即可作为染色剂使用。通过细胞染色可以对组织进行不同水平的分析,例如,可以展示视网膜的分层组织结构(如图3.2a所示);也可以通过向单个细胞中注射染料来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如图3.2b所示)。我们可以用较低分辨率的显微镜对染色细胞进行观察。而如果用较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则可以观察到亚细胞器(subcellular organelles),比如轴突终末的突触小泡(如图3.2c所示)。所谓电子显微镜是指用一束电子取代可见光来“照亮”神经组织的显微镜。另外,也可通过荧光染料(fluorescent stains)并结合紫外光(ultraviolet light)来对组织进行观察(见图3.3)。

图3.2不同水平上的神经解剖分析:(a) 幼年雪貂的视网膜细胞,经过较低倍数的放大,本图中组织的实际大小约为 1.5mm。(b) 注射了染料的猫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可以清晰的显示其树突,本图的放大倍数比图(a)大得多。图中标有箭头的位置是树突分叉(即树突棘)的位置。电子显微镜可以清晰的显示每个树突分叉的进程。(c) 深色区域是(b)图中的一个经过染色的树突,浅色区域是轴突与树突形成突触的区域。在这种放大水平上,我们可以观察到轴突终末的突触小泡(箭头所指的位置),这些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第二章中已有介绍。

图3.3荧光染色法显示的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a) 来自出生前八天的猫的视网膜。(b) 来自成年猫的视网膜。通过这种染色方式,可以发现在发育的过程中,有些树突的分支消失了。荧光染色法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包括将荧光分子与抗体或其他与神经元相关联的分子结合;也包括将荧光物质注射到神经元中,任其在整个细胞中进行扩散。

神经束路追踪技术(tract-tracing methods)使得研究者们能够观察到神经元之间或者脑区之间的联系。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即为变性法(degeneration method),这种方法有着很长的历史,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变性法可以用于追踪由于疾病或脑损伤而变性的轴突通路;在最基本的水平上,研究者可以用变性法来寻找脑中损伤的轴突;在更为精细的水平上,可采用Marchi染色法,其染料可以选择性的对那些变性的轴突的髓鞘进行染色,当细胞死亡或轴突被从细胞体上切断时会出现这种选择性染色的现象。近年来,研究者们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一方法采用的关键物质为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HRP是一种逆行性示踪剂(如图3.4),将它注射到轴突终末,会被轴突吸收,并沿着轴突逆行到细胞体。HRP的这种特性使其可用于显示某个刺激的来源(如图3.5)。

图3.4图中显示的是顺行性示踪剂和逆行性示踪剂的作用方式:顺行性示踪剂(左侧)被注射到细胞体的附近,并被细胞体吸收,随后沿着轴突进行运输并在沿途留下标记;逆行性示踪剂(右侧)注射到轴突终末附近,并被轴突末梢吸收,随后沿着轴突进行运输,最后对细胞体进行标记。

图3.5染色技术使得研究者们可以对不同神经结构之间的联结进行观察。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是一种常用的逆行性示踪剂,它会被轴突末端吸收,并运输至细胞体。将动物处死后,研究者们运用组织学的方法可以对染色的区域进行定位。(a) 对大鼠丘脑中的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的注射区域。(b) 被展平的视网膜,本图中的放大比例很小。(c) 在较大放大比例的条件下看到的单个神经元(黑色的点是吸收了很多示踪剂的细胞体):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很多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的形状。

如果研究者试图回答是哪些皮层下结构投射到初级视皮层这一问题,则他可以将HRP 这种逆行性示踪剂注射到视皮层的输入层中,HRP会通过轴突上的离子通道进入轴突内,而这些通道也是轴突进行神经传导时钠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进出的通道。一旦进入轴突,

HRP就会在轴突内扩散并进入细胞体。之后将动物处死取脑,接受HRP注射的组织经过染色就可以呈现黑色、蓝色、棕色等多种不同的颜色。用切片机将染色后的组织切成薄片后,研究者即可对HRP染色后的组织进行定位。

HRP是多种逆行性示踪剂中的一种,除逆行性示踪剂以外还有顺行性示踪剂(如图3.4),它们被树突或细胞体吸收,并沿着轴突进行扩散。一种广为应用的方法是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材料作为示踪剂,例如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氨基酸,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autoradiography)即可显示出染色的效果。具体说来,组织在染色切片后会被放入某种照相乳剂(photographic emulsion)中,从而生成标记(放射性示踪剂)位置分布的照片。如果将逆行性示踪剂和顺行性示踪剂结合起来,研究者们就可以确定输入所至的特定区域,同时也可追踪源于特定区域轴突的去向。这样,神经解剖学家即可建立一幅神经系统中大小环路之间联系模式的图谱。

借助组织学的技术,神经解剖学家依据神经元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不同的种类。但是若仔细检查会发现,尽管神经元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但是异质(heterogenerous)的程度很高,大小和形状也多有不同。一些神经元(比如大脑皮层中大锥体细胞(giant pyramidal cell))的树突相对较少;而小脑皮层中浦肯野(Purkinje)细胞的树突则很多,可以形成超过200,000个突触(如图3.6所示;另外,在第二章中也有叙述)。

早期的神经解剖学研究,已经能够达到上述水平的细化程度。Golgi采用硝酸银做染料,对整个神经元染色(染色效果见图3.6)。这种染色方法只能使得1%的神经元着色,使得研究者可以在不受临近细胞影响的条件下对单个神经元进行观察。如果将Golgi染色和其他的染色方法进行结合,则可得到不同的染色效果:若采用能够对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进行染色的Nissl染色法,可以观察到细胞体的分布(粗面内质网是一种细胞器,也称为Nissl体(Nissl substance));而若采用能够对髓鞘进行染色的Weigert染色法,则可以显示神经元轴突的分布,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对不同脑区的细胞构筑及分层进行分析了。正如第一章中提到的,Korbinian Brodmann正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得到了脑的细胞构筑图谱(cytoarchitectonic map),这一部分也将在本章中进行详细讲解。Brodmann系统地将皮层表面各个部分的样本进行染色,从而获得了皮层上不同区域细胞构筑上的差异地图。随后依据细胞形态、密度以及分层(图3.7)上的差异,他将皮层进行了分区,并设计了一种现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编号系统。

图3.6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五种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大小有很大差异(本图并不是按照其实际大小比例所画),比如丘脑中负责联结的细胞的轴突长度小于1mm,而锥体细胞的轴突则可能纵穿整个脊髓。

轴突树突

锥体细胞(皮层)

联结细胞(丘脑)

运动神经元(脊髓)

躯体感觉神经元(皮肤)

浦肯野细胞(小脑)

图3.7大脑皮层中的灰质是由不含髓鞘的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的,依据其类型和组织方式,这些细胞体构成不同的层。(a) 以猕猴的皮层为例,可以看到构成皮层的细胞体的类型和密度是变化的,通过将这些信息和神经元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Brodmann对皮层区域进行了划分。(b) 对视觉皮层的纵切图:箭头的位置是两个Brodmann分区之间的界线(依据细胞构筑特性得到),请注意这一位置上细胞分层的变化。

(a)图皮层、纹状皮层和运动皮层;表层,上层、中层、深层

(b)18区,联结点,17区(纹状皮层)

这一部分介绍的方法和与神经解剖学相关的一般方法都已用于研究和描述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下面一部分将对人类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结构进行一简略的介绍。

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功能解剖

(GROSS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沿着某些特定的通路进行的,需要由某些解剖结构传递才能到达目标脑区、脊髓和周围的肌肉组织等。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回顾可以使我们清楚这种传递方式。我们首先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回顾,在后面的章节中再分别对感觉、认知以及运动加工有关的解剖系统进行讲述。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周围神经系统是指神经系统中在CNS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分。CNS可被视为神经系统中进行命令和控制的部分,而PNS则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将感觉信息传递到CNS,并将CNS发出的运动指令传递到肌肉,从而对肌肉的自主运动(主要由躯体运动系统(somatic motor system)发挥作用)和平滑肌、心脏以及腺体的非自主运动(主要由自主运动系统(autonomic motor system)发挥作用)进行控制。在本章的余下部分中,我们将主要介绍CNS,从而为后续章节中对认知功能的介绍做准备。

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

大脑皮层有两个对称的半球,每个半球都是由分层的神经元组成的。皮层位于端脑的表面,在部分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和基底神经核等核心结构的上方,并包围着间脑(diencephalon),这些结构将会在后面进行介绍。大脑皮层、基底神经核以及间脑共同组成了前脑(forebrain)。皮层的英文(“Cortex”)是“表皮”(bark)的意思,正如树皮(tree bark)中表皮(bark)的含义一样。人和其他高等哺乳动物的皮层有很多褶皱(如图3.8所示),正如本章前面提到的,那些凹陷的部分被称为沟,突起的部分称为回。很多哺乳动物的皮层较平,沟和回都较少,比如大鼠甚至像枭面猴(owl monkey)这样的新大陆猴(New World Monkey)。

人类大脑皮层上的褶皱有着功能上的特殊意义,它们可以使颅骨中存下尽可能多的皮层。如果人类的大脑皮层和大鼠的皮层一样是光滑的,那么必然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头来容纳这样的脑。皮层的褶皱使得所需空间缩小到展开时的三分之一:皮层的总面积大约为2200cm 2至2400cm2,但是因为有褶皱的存在,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部分被折叠到了脑的沟裂中。具

有褶皱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使得神经元之间形成非常紧密的三维联系,

度缩短,也因此使得神经传导的速度变得更快。这种高效性产生的原因在于:皮层之间进行联系的轴突是穿过白质行进的,而并非沿着曲折的皮层,这样的传导方式更加快捷。另外,皮层折叠也使得一些临近区域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例如,脑回中相对的部分之间的距离明显比皮层展开时的距离小。

虽然大脑皮层是由多层细胞组成的,但是其平均厚度仅有3mm,在不同的区域,厚度在1.5mm到4.5mm不等。皮层包括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以及部分轴突;皮层中还包括那些从其他脑区(比如皮层下的丘脑)投射到皮层的轴突以及轴突末梢;另外,一些血管也在皮层之中。由于皮层中含有大量的细胞体,因此相比于皮层下的主要由轴突组成的部分而言颜色较深,因此,解剖学家用“灰质”和“白质”指这两个分别主要由胞体和轴突束构成的区域,这在本章的开始部分已经提到了。组成白质的纤维束则代表了那些数量庞大的联结大

脑皮层和其他脑区神经元的轴突(图3.9)。

图3.8 (a) 人类左侧大脑半球的外侧面。(b) 人类大脑皮层的俯视图(背面观)。皮层上较为明显的结构包括四个叶和主要的脑回,脑回之间由脑的沟裂隔开。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大脑皮层的面积会逐渐增大并产生折叠,以节省空间。

(a)图中出现的术语:

Frontal lobe: 额叶,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

Parietal lobe: 顶叶,中央后回,Supramarginal gyrus: 缘上回,Angular gyrus: 角回

Occipital lobe: 枕叶,

Temporal lobe: 颞叶,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

Central sulcus: 中央沟

Sylvian fissure: 外侧裂

(b)图中出现的术语:右半球、左半球、中央沟

图3.9 (a)为沿着右图中的黑线对脑进行横切形成的水平切面。图中显示的白质是由髓鞘化的轴突组成的,而灰质则主要由神经元组成。本图中的灰质在两个半球表面形成高度折叠的连续体。(b)为与(a)相近的一个切面,是用高分辨率的MRI得到的人类大脑的结构像。这一T2图像是用4特斯拉的扫描仪(高场强的扫描仪)以512×512的矩阵得到的。在T2图像中,白质的颜色比灰质的颜色更深,并能够显示出颅骨和头皮。图中出现的术语(按顺时针方向):额极、灰质、白质、枕极。

解剖学分区(ANATOMICAL SUBDIVISIONS)

大脑的两个半球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叶,如果将边缘系统称为边缘叶,就是五个叶。这些区域担负着不同的功能,每个叶在解剖结构上都有着与其他叶进行区分的明显标志,比如脑的明显沟裂。这些脑区的得名来自于其对应位置的颅骨,例如,颞叶(temporal lobe)即为位于颞骨(temporal bone)下方的脑区。颞骨(temporal bone)来自于拉丁语中的颞部(意为(temporalis)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流失,颞骨附近的头发会变得花白,这可能即为“颞骨”这一名称的由来。

上述四个脑叶分别为额叶(frontal lobe)、顶叶(parietal lobe)、颞叶(temporal lobe)和枕叶(occipital lobe)(如图3.10所示)。额叶和顶叶由中央沟(central sulcus)隔开;而外侧裂(Sylvian(lateral) fissure)则将颞叶与额叶、顶叶分隔开来;大脑背侧的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和腹外侧的枕前切迹(preoccipital notch)则将枕叶与额叶、颞叶分隔开来。左右半球由大脑纵裂(interhemispheric fissure或longitudinal fissure)隔开,大脑纵裂从脑的嘴侧一直延伸到前脑的尾侧。

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是由发源于皮层神经元并横穿胼胝体(corpus callosum)的轴突完成的,胼胝体是神经系统中最大的一个白质连合(commissure),所谓连合是指CNS中连接左右两侧的神经纤维束,而胼胝体(corpus callosum)的意思是较硬的部分(hard body),这一得名源于胼胝体的韧性。早期的解剖学家错误地认为胼胝体的作用是支持大脑半球,认为它的存在使得两个半球不会垮塌到下面的结构上。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胼胝体在整合两个半球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3.10 左半脑的侧面观,图中标出了大脑皮层的四个叶。文中有详细介绍。

额叶、中央沟、顶叶、顶枕沟、枕叶、枕前切迹、颞叶

细胞构筑学(CYTOARCHITECTONICS)

相比于四个或五个叶的划分,大脑皮层可按照多种方式进行更为精细的分区。按照功能进行分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些更为成熟的解剖学标志对大脑进行分区。其中的

一种标准即为细胞的类型和组织方式,这种分区方法常常被称为细胞构筑学(cytoarchitectonics),“cyto”是细胞的意思,而“architectonics”则是建筑学的意思;细胞构筑学关注一个区域内细胞的形态和相对排列方式。细胞构筑学需要对大脑皮层的某个组织进行详细的组织学分析,其目标是对细胞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进而划分出可能代表某个功能的同质区域。早在20世纪初,这项工作就开始了,其创始人是Korbinian Brodmann。

Brodmann(1909/1960)将大脑皮层大致分为52个区,这些区域的划分是依据细胞形态和组织之间的差异进行的(如图3.11)。之后其他的解剖学家将脑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将大脑皮层划分为大约200个脑区,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将很多的过渡脑区独立出来,也许并不应该这样做。事实上,综合皮层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描述将大脑皮层分成有意义的单元也许最为有效,但是由于我们对大脑皮层的功能组织仅有初步了解,这种理想的分区可能要在将来才能实现了。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用Brodmann的分区和编号系统来对大脑皮层进行描述和解剖命名(如上颞回)。

Brodmann系统常常被认为是非系统的,这些脑区编号往往意味着Brodmann分离出这一脑区的顺序而并非任何有意义的组织结构关系。但是在一些区域中,编号系统与功能相关脑区之间存在粗略的对应关系,比如Brodmann分区中的17、18和19区与视觉功能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对皮层的系统命名(nomenclature)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一个区域可能会具有一个Brodmann分区名、细胞构筑学的命名、大体解剖学的命名或者功能命名,功能命名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这是由新的研究数据决定的。例如,以皮层中最先接受丘脑的视觉输入的脑区——初级视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为例,Brodmann分区的命名是17区(即BA17);细胞构筑学的命名为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这一得名是由于在显微镜下它呈现很多条纹;大体解剖学上的命名是矩状裂皮层(calcarine cortex),即人脑中环绕矩状裂的皮层;从功能角度的命名则为前面提到的初级视皮层,在对猴子视觉系统的研究中,将其命名为V1区(即“visual area 1”)。选择初级视皮层为例有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这些名字所代表的是同样的皮层区域。但是在大脑皮层的很多区域这种现象并不常见,即不同的命名法所代表的区域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如视觉系统中的BA18区与V2(即“visual area 2”)区代表的区域并不相同。

另外,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分层模式(图 3.12)对大脑皮层进行分区,大脑皮层的90%都是新皮层(neocortex),这些皮层一般都是由6层细胞组成的,其神经元组织方式高度特化(如图3.12c)。第四层通常是输入层,从丘脑及其他更远的皮层区域接收信息;第六层通常被认为起到输出信息的作用,发出信息到丘脑,从而促进反馈作用。虽然通过轴突信息可以在各层之间共享,但是每一层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其独特性。

新皮层包括初级感觉皮层、运动皮层以及联合皮层(即并不能很明显是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的区域)。中间皮层(mesocortex)即为旁边缘区(paralimbic region)的皮层,包括扣带回(cingulate gyrus)、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us)、脑岛皮层(insular cortex)、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中间皮层位于新皮层和异质皮层(allocortex)之间,也分为六层。异质皮层通常仅含有一层到四层神经元,包括海马旁回(hippocampal complex,有时也被称为古皮层archicortex)和初级嗅皮层(primary olfactory cortex,有时也被称为旧皮层paleocortex)。综上所述,神经元分层的复杂程度也可以作为皮层分区的标准。

图3.11 (a) 20世纪初Brodmann制作的细胞构筑学图谱。根据对细胞显微解剖结构(cellular microanatomy)的组织学分析,Brodmann将皮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b) 左半球侧面观的Brodmann分区。经过多年研究,研究者们对原始的图示进行了修改,现在的标准版本略去了原始版本中的一些区域。(c) 右半球内面观的Brodmann分区。两个半球间的分区大部分是对称的。

图3.12不同颜色表示皮层之间神经元的分层存在差异。(a) 左半球的外侧面。(b) 右半球的内侧面。

(c) 新皮层神经元的分层示意图,用三种染色方法可以看到多种不同的细胞结构。左侧是用Golgi染色法染

色后的示意图:仅有很少的神经元被染色,但是每个神经元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中间的图是Nissl染色法染色后的示意图,可以看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右侧为Weigert染色后的结果,由于Weigert染色法会选择性的对髓鞘进行染色,因此能够很清晰的看到神经元的纤维。

功能分区(FUNCTIONAL DIVISIONS)

大脑皮层的各叶在神经加工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虽然主要的功能系统一般都能够定位在某个脑叶中,但是也有很多系统是跨脑叶的。换句话说,这些功能系统并不是完全由一个脑叶容纳的,大体解剖学上对大脑皮层的进一步分区在某种程度上与不同的感觉或运动功能相关。根据其基本原理,大脑中的认知系统通常由不同的神经网络组成,这些组成成分位于皮层的不同区域。最后,脑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共同作用,不论是感觉、运动还是认知功能都是如此。鉴于本书的一个目的是回顾我们已知的高级认知和知觉加工在脑中的定位,因此下面的一部分将对皮层的功能解剖做一初步介绍。

额叶中的运动区(Motor Areas of the Frontal Lobe):额叶在运动的准备和执行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运动皮层(motor cortex)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运动皮层起自中央沟(central sulcus)的深部并向前方延伸。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区)对应BA4区,它包括中央沟的前部和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的大部分。在这一区域的前部是两个更加重要的运动皮层(都在BA6区中):前运动皮层(premotor cortex)位于大脑半球外侧面,补充运动皮层(supplementary motor cortex)在前运动区的背侧并延伸至半球的内侧面。这些运动皮层中含有运动神经元,其轴突随着脑干和脊髓下行,并与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运动皮层的输出层中包含有很多特殊的神经元,包括大锥体神经元(large pyramidal neurons),即以Vladimir Aleksandrovch Betz的名字命名的Betz’s 细胞,这种细胞是大脑皮层中最大的神经元,其细胞体的直径在60mm到80mm之间,一些细胞轴突行进几英尺长到达脊髓。

额叶中位置更靠前的部分是前额叶,它在计划和执行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功能都要求对不同时间的信息进行整合。在大体解剖学的分区中,前额叶主要包括三个区(或更多)——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图3.13)、以及前扣带回和内侧额区(anterior cingulate and medial frontal regions)(可参照图3.18)。

图3.13 本图为额叶的分区:额叶既包括运动区,也包括更高级的联合皮层,例如前额叶与执行功能、记忆及其他认知加工过程有关。图中出现的术语:

额叶:前额叶、背外前额叶

中央沟:运动皮层、感觉运动皮层、眶额皮层

顶叶中的躯体感觉区(Somatosensory Areas of the Parietal Lobe):躯体感觉皮层位于中央沟的后部,围绕着中央后回及其临近区域(即Brodmann分区中的1,2,3区)。这些皮层区域接受来自丘脑躯体感觉中继的输入,包括触觉、痛觉、温度感觉以及本体感觉(limb proprioception)等。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即S1)在中央沟的尾侧,次级本体感觉皮层(即S2)在初级感觉皮层的腹侧,主要通过纤维投射直接接受来自S1的信息。投射到后顶叶皮层的躯体感觉信息来自S1和S2。躯体感觉信息首先输入到丘脑,接着经由两条主要通路进入初级躯体感觉皮层,这两条通路包括处理痛觉和温觉信息的前外侧系统(anteriolateral system)和处理触觉、本体觉和运动信息的背柱(dorsal column)——内侧丘系(medial lemniscal system)(如图3.14)。感受器会将外界的物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并沿着神经通路传递到脊髓和脑。但是上述躯体感觉信息的两条通路在脊髓、脑干和中脑中向丘脑走行的路径稍有不同,之后进入皮层。

枕叶中的视觉加工区域(Visual Processing Areas in the Occipital Lobe):初级视皮层(即由于肉眼所见解剖组织呈条纹状而得名的纹状皮层,也称V1区,或BA17区)接受来自丘脑外侧膝状体中继的视觉输入(如图3.15)。人类的初级视皮层位于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只向大脑的后侧延伸出一小部分。因此大部分初级视皮层在脑的表面是看不到的。这一区域的皮层含六层细胞,负责对颜色、明度、空间频率、朝向以及运动等信息进行皮层编码,其加工过程我们将在第五章和第六章进行讲解。

图 3.14 位于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皮层。从外周感受器传入的输入信息从丘脑(本图为横截面)投射至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1)。图中还示意了次级躯体感觉皮层(S2)。

Central sulcus中央沟

Postcentral gyrus中央后回

Somatosensory cortex area 3,1 and2 躯体感觉皮层3,1和2区

Frontal lobe额叶

Parietal lobe顶叶

Temporal lobe颞叶

Peripheral reception 外周感受器

thalamus in coronal section冠状切面中的丘脑

Ventral posterior nucleus腹后核

图 3.15 位于枕叶的视皮层。Brodmann17区,也称为初级视皮层(V1),位于枕极(occipital pole),并且一直延伸至半球的内侧面(medial surface),大部分埋藏于距状裂中

Area17(V1) 17区(V1)

Extrastriate cortex 纹外皮层

Calcarine fissure距状裂

Lateral view of left hemisphere左半球外侧观

Lateral geniculate nuleus of thalamus 丘脑外侧膝状体

Retina视网膜

Medial view of left hemisphere左半球内侧观

来自外界的视觉信息首先在视网膜上的多层细胞中得到加工,然后经由视神经传送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核(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of thalamus),之后传送至V1(初级视皮层)。这条通路通常被称为网膜膝状体纹体(retinogeniculostriate),抑或初级视觉通路(primary visual pathway)。此外,来自视网膜的投射还会通过次级投射系统被传送至皮层下的其他脑区。次级通路的主要目的地是中脑上丘,这部分结构参与一些视觉眼肌运动(visuomotor)功能,例如眼动。在第十二章中我们将会回顾视觉注意中的皮层和皮层下传导路径的作用。

围在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外的是一块较大的视觉皮层区,称为纹外(extrastriate)视皮层(猴脑中的这个结构有时也称为前纹状皮层,以表明它在解剖结构上位于纹状皮层之前)。纹外皮层包括BA18区和BA19区。

颞叶中的听觉加工区域(Auditory Processing Areas in the Temporal Lobe):听觉皮层位于颞叶上部,藏于外侧裂(sylvian fissure)中(见图3.16)。来自耳蜗(内耳中的听觉感觉器官)的投射从皮层下中继到丘脑的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继而传至上颞叶皮层中一块叫做颞横回(Heschl’s gyri)的区域。这个区域即为A1(初级听皮层)和A2(围绕着它且位于初级听皮层后部的听觉联合区域)(BA41和BA42)。听皮层周围的BA22能够促进对听觉输入的知觉加工;刺激这一区域时,人类产生对声音的感觉。个体运用音质图谱

(tonotopic map)在听觉皮层中对感觉输入进行表征;听皮层中对音频的有序表征也是由一些音质图谱(tonotopic maps)决定的。

图 3.16 (a)位于上颞叶(superior temporal lobe)的初级听觉皮层。初级听觉皮层以及周围的听觉联合区包含对听觉刺激的表征,呈现为音质定位(tonotopic)。(b)这张核磁共振成像水平切面图所呈现的是接收到许多不同频率声音刺激的上颞叶区域,图中显示出神经激活的结果:血流量增加。

联合皮层(Association Cortex):传统上将新皮层中不能被单纯划分为感觉或运动的部分定义为联合皮层(association cortex)。这些区域接受来自许多皮层区域的输入,其中包含的细胞可能被不止一个感觉通道的刺激激活,其作用很难被单纯地划分为感觉或是运动。以视觉联合区域为例,虽然初级视皮层对于视觉是必要的,但它和纹外皮层并不是视知觉加工的唯一位置。顶叶和颞叶中的视觉联合区域在对外界的准确视知觉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见第5、6章)。此外,视觉联合皮层在形成心理表象(mental imagery)的过程中也被激活,此处的心理表象是指在没有视觉刺激的情况下提取视觉形式的记忆。另一个例子如下:左半球中的顶-颞-枕联结(parietal-temporal-occipital junction)中的联合区域在语言加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右半球中的对应位置则与注意转移有关(见第12章)。综上,联合皮层区域主要负责一些更高级的心理加工过程,并同时与感觉和运动皮层存在交互作用(图3.17)。

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海马和间脑(Limbic System, Basal Ganglia, Hippocampus, Diencephalon)

之前我们主要关注了新皮层。这里我们将探讨大脑中的中间皮层(mesocortical)和异质皮层(allocortical)区域,继而关注皮层下的基底神经核以及间脑。

图 3.17

味觉、运动、躯体感觉、视觉、听觉、嗅觉

初级感觉或运动皮层

次级感觉或运动皮层

联合皮层

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及周围的联合皮层。蓝色的区域所代表的是初级皮层,即负责接受来自上行感觉通路信息的区域,以及负责向脊髓传送信息的初级输出区域。红色的部分是次级感觉和运动区域,其余部分则是联合皮层。

边缘叶(LIMBIC LOBE)

让我们来看一下前脑中统称为边缘叶或是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部分(见图3.18)。这一系统包含的一些结构在脑干周围形成了一个边界(在拉丁语中称为边缘(limbus)),被Paul Broca命名为大边缘叶(grand lobe limbique)(见第1章)。一条称为扣带回的皮层带在胼胝体上部自前向后延伸。扣带回,下丘脑,丘脑前核(anterior thalamic nucleus)以及海马共同构成“经典”边缘叶(图3.19)。在19世纪30年代,James Papez(发音像“payps”)首先提出这些结构是涉及情绪行为的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因此上述结构也被称为帕帕兹环(Papez circuit)。

图 3.18 右半球内侧面所示的边缘叶。图中标记为紫色的结构都是边缘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胼胝体下回,齿状回以及海马结构(在本图中无法看到)。

穹窿扣带回

额极胼胝体枕极

前连合丘脑

胼胝体下回海马旁回

自最初提出以来,我们对参与边缘系统的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如今杏仁核(amygdala)(位于海马前部的一组神经元)、眶额皮层和基底神经节中的部分区域(将在下一部分中讨论,但是在图3.19中没有出现)已经成为其中的关键成分;在某些划分方式中,丘脑的背内侧核(medial dorsal nucleus of the thalamus)也被包含到边缘系统中。边缘系统的组织和功能将在第9章中做进一步的介绍。边缘系统参与情绪、学习和记忆的加工。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对这一系统功能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入。

图 3.19 右半球内侧面示意边缘系统的主要联系。这张图片放大了3.18中紫色的部分,基底神经节及丘脑的背内侧核没有包含在图中。图中呈现的细节并不都需要记忆,但是随后章节学习时本图可以作为便捷的参考。

Prefrontal cortex前额叶皮层

From hypothalamus 从下丘脑传来

Subcallosal gyrus 胼胝体下回

Fornix穹窿

Amygdala 杏仁核

Cingulated gyrus 扣带回

Association cortical areas 联合皮层区域

Anterior thalamic nucleus下丘脑前核

Mammillary body 乳头体

Hypothalamus 下丘脑

Hippocampus 海马

Entorhinal cortex 内嗅皮层

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A)

基底神经节是指前脑中的一系列皮层下神经组织的集合,位于侧脑室(lateral ventricles)前段下方(见72页的“大脑如何运作:脑室”)。基底神经节在运动控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苍白球、尾状核和壳核(图3.20)。尾状核和壳核又被统称为新纹状体(neostriatum)。

图 3.20 (a)大脑前、后两个位置的冠状切面(如图中所注),图中呈现的结构是基底神经节。(b)对应的高分辨率结构性核磁共振图像(使用4特斯拉扫描仪),与(a)中的后一切面大致处于同一层面。与(a)不同,此图还包括脑干、头骨和头皮。

(a)前连合水平

大脑纵裂

胼胝体

侧脑室

1尾状核新纹状体(1,2)基底神经节(1,2,3)

2壳核

3 苍白球

前连合

乳头体水平

胼胝体

尾状核

丘脑

壳核

苍白球

底丘脑核

黑质

杏仁核

乳头体

一些解剖学家认为杏仁核及其联合核团(杏仁核复合体(amygdaloid complex))应该作为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但是当下的多数神经科学家都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底丘脑核和黑质被看做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与组成基底神经节的主要细胞群之间有紧密的交互联系。但是这些核团与基底神经节中的其余部分相距甚远。黑质位于中脑,确切地说是位于中脑和间脑的连接部分。而新纹状体和苍白球则位于前脑。与黑质和其他基底神经节核团之间大体解剖上的这种区分相比,在显微解剖(microanatomy)(细胞水平)以及功能上的联系更为重要。我们将在第7章详细介绍基底神经节的时候再来讨论这一观点。

基底神经节、底丘核、黑质以及皮层、丘脑协同合作,共同调节运动控制功能(包括躯体运动和眼球运动)以及某些认知功能。

投射到基底神经节的主要环路(The primary circuits)包括皮层纹状体(Corticostriatal)透射,它涵盖了从所有主要皮层区域到尾状核和壳核中神经元的直接投射,尾状核和壳核是基底神经节接受输入的结构。此外,皮层的运动区域可以通过丘脑和底丘核的细胞群向基底神经节投射。基底神经节的主要输出路径从苍白球至丘脑核团继而抵达皮层——主要是运动皮层、前运动皮层以及前额叶皮层(图3.21)。也就是说,基底神经节并不属于从皮层到脊髓的运动路径,即它并不参与对运动的直接控制。相反,基底神经节属于皮层-皮层下运动环路,这一环路同时监控运动及非运动活动的进程。

图 3.21 基底神经节的主要输入及输出。基底神经节属于皮层-皮层下负责监控运动行为的环路。

Thalamus丘脑

Caudate nucleus尾状核

To motor cortex and frontal areas传向运动皮层和额区

Cerebral cortex大脑皮层

Ventricle脑室

Internal capsule内囊

Subthalamic nucleus 底丘脑核

Substantia nigra黑质

Globus pallidus苍白球

Putamen壳核

海马结构和内侧颞叶(HIPPOCAMPAL FORMATION AND MEDIAL TEMPORAL LOBE)前脑中颞叶的腹内侧面上依次分布着海马(hippocampus)及与之联系的齿状回、海马旁回以及内嗅皮层,内嗅皮层位于海马旁回的前部(BA28)(图3.22)。海马和齿状回由3或4层皮层结构组成(古皮层(archicortex)),而内嗅皮层和海马旁回则是6层的皮层结构(尽管如此,它们还是中间皮层,不是新皮层)。

图 3.22 海马结构的解剖。海马位于颞叶内侧下部。

穹窿胼胝体扣带回丘脑中间块(massa intermedia of thalamus)

嗅球乳头体杏仁核海马

根据其中细胞的形态、联接以及发育上的差异,海马被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CA区(cornu ammonis是“阿蒙氏角horn of Ammon”的希腊文原文),分别是CA1,CA2,CA3,CA4(图3.23)。在第8章中我们将看到海马在记忆,更精确地说是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 3.23 海马横切面的组织学切片。可以看到齿状回(DG)、内嗅皮层(EC)、下托(S)以及CA区的细胞。图中同样标出了前下托(pre subiculum)(PrS)和旁下托(PaS)。

间脑(DIENCEPHALON)

前脑中剩下的部分还有丘脑(thalamus)和下丘脑(hypothalamus),两者共同构成间脑。这些皮层下核团由一些特化的细胞群组成,它们分别与大脑中的很多区域相互连系。

虽然丘脑(Thalamus)的希腊文意思是“内室(inner chamber)”,但实际上丘脑并不是中空的。它位于脑干的最前端,间脑的背侧;中间以第三脑室为界,背侧是穹窿和胼胝体,外侧则是内囊——包含由运动皮层向脑干和脊髓传导信息的神经纤维。位于左右半球的丘脑分由称为中间块(massa intermedia)的灰质结构相连。

我们通常将丘脑比喻为“通向皮层的关口”,因为除了某些嗅觉输入外,来自所有感觉通道的信息在到达初级的皮层感觉接受区域前都要先经过丘脑。丘脑的不同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类型的感觉信息输入。外侧膝状体核团负责接受来自视网膜上神经节细胞的信息,其轴突则连向初级视皮层,BA17(图3.25)。与此相似,来自内耳的信息经由上行听觉通路上其他脑干核团的传递到达内侧膝状体核团,其轴突则连向初级听皮层(A1)。躯体感觉信息经由腹后侧核团(ventral posterior nuclei)(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传向位于BA1,BA2以及BA3中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丘脑中的感觉中继核团不仅向与之相联的皮层传送信息,还接收大量来自相同皮层区域的大量下行的投射。

图 3.24 丘脑的大体解剖。这张图用一种透视的角度呈现了左、右两个半球中的丘脑。丘脑呈卵圆形状。它是感觉系统和皮层之间的门户,其不同部分与皮层中相应的区域之间存在双向环路。下丘脑同时也受到脑干投射系统的支配。

Thalamus 丘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

图 3.25 左侧丘脑。图中包括输入输出以及主要组成部分。丘脑的众多组成部分负责不同的感觉系统,参与不同的皮层-皮层下环路。丘脑的后侧部分(右下)被切下并与丘脑其余的部分区分开来,以便我们观察丘脑核团(左上)的内部结构。

Anterior nucleus前核

Ventral anterior nucleus 腹前核

From globus pallidus and substania nigra 从苍白球和黑质传来

Ventrolateral nucleus 腹外侧核

From cerebellum 从小脑传来

To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传向初级躯体感觉皮层

Ventral posterolateral nucleus 腹后外侧核

Ventral posteromediall nucleus腹后内侧核

Somatosensory from body 身体的躯体感觉

Somatosensory from head 头部的躯体感觉

From retina to primary visual cortex 从视网膜到初级视皮层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外侧膝状体核

From ascending auditory pathway, to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从上行听觉通路到初级听觉皮层

Medial geniculate nucleus内侧膝状体核

Pulvinar枕部

Intralaminar nuclei板内核

Dorsomedial nucleus(including some olfactory)背内侧核(包括部分嗅觉)

Lateroposterior nucleus后外侧核

Laterodorsal nucleus背外侧核

丘脑不仅中继初级感觉信息,它还与基底神经节、小脑、新皮层以及内侧颞叶建立了双向的信息传导,这些环路涉及很多重要的功能。枕核是丘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它参与一些涉及多个皮层区域的综合功能。

下丘脑(Hypohalamus)下丘脑位于丘脑的下边,包括位于第三脑室底部(on the floor)的一些神经核团及纤维束(图3.26)。下丘脑对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十分重要,负责控制维持动态平衡状态(例如维持身体的正常状态)所必须的部分功能。下丘脑还参与到一些情绪过程中并控制与其底部相联的垂体。

图 3.26 下丘脑的正中矢状切面(Midsagittal view)。图中呈现了许多核群。下丘脑位于第三脑室的底部(floor),正如其名字暗示的一样,它位于丘脑的下侧。图片的左侧代表解剖结构中的前侧。

Thalamus丘脑

Anterior commissure前连合

Third ventricle第三脑室

Massa intermedia中间块

Hypothalamic nuclei 下丘脑核团

Optic chiasm视交叉

Pituitary gland 垂体腺

mammillary body乳头体

pons脑桥

下丘脑产生的激素调控大部分内分泌系统。例如,在第三脑室周围的下丘脑神经元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送至下丘脑和垂体的交界处——正中隆起——释放因子(如肽)从此处释放至系统,使垂体前部的循环得以进行。在垂体前叶,这些来自下丘脑的缩氨酸促进(或抑制)多种激素向血液中释放;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都是在下丘脑的控制下由垂体前叶释放的。下丘脑前部内侧的神经元,如视上核和旁脑室核,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送至垂体后叶,刺激其向血液中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从而分别调节肾脏中水分保持、乳液的产生及子宫收缩的过程。除边缘系统外,下丘脑还接收来其他脑区的输入,如中脑网状结构、杏仁核、视网膜,以调整生理周期的节律(日-夜周期)。下丘脑的投射主要包括向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以及脊髓的投射。而最重要的投射之一则是向垂体的投射。

除了直接的神经投射之外,下丘脑影响其他神经元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向血液中分泌缩氨酸激素来进行神经调控。这些循环中的肽激素能通过在血液中的远距离作用来影响多种行为。与此相似,下丘脑也受到在血液中循环的激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神经反应。

脑干(Brainstem)

我们通常认为脑干有三个部分:中脑(mesencephalon,midbrain),脑桥(metencephalon,pons)、延脑(myelencephalon, medulla)。这三个部分组成间脑和脊髓之间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前脑的巨大体积相比,脑干的体积是相当小的(图3.27)。其中包括运动及感觉核团,分布广泛的调节性神经递质系统核团以及负责传送上行感觉信息和下行运动信号的白质纤维

束。

图 3.27 (a)头部正中矢状切面,显示脑干、小脑以及脊髓。(b)4特斯拉扫描仪获取的高分辨率结构性磁共振成像,与(a)中显示的是同一平面。

(a)第三脑室、胼胝体、中间块(massa intermedia)、扣带回、上矢状窦、小脑幕(tentorium)、第四脑室、小脑、硬脑脊膜、脊髓、延髓、脑桥、中脑、垂体、下丘脑、视交叉

从脊髓到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大脑皮层,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神经结构上的复杂性导致这些区域所控制的行为的复杂性依次递增。但这并不意味着脑干的运作过程是不重要的或是简单的,更不意味着脑干的功能仅仅是辅助性的。事实上,脑干损伤对生命的威胁是极其严重的,部分原因是脑干很小——因此很小的损伤就会涉及到很多组织;另一个原因是脑干核团控制呼吸乃至意识水平如睡眠和觉醒。因此脑干的损伤大多是致命的,而大脑皮层的损伤后果则视损伤区域和程度而定,相对来说,影响要小一些。

中脑(MIDBRAIN)

中脑(mesencephalon,又称midbrain),位于间脑尾部,脑桥前部。它包围在大脑导水管周围,与第三、四脑室相联,包括顶盖(tectum)(意思是“屋顶”,代表中脑的背侧部分)、被盖(tegmentum)(中脑主要部分)以及腹侧部分。腹侧部分包含一些大纤维束(大脑脚(crus cerebri)),起自前脑止于脊髓的皮质脊髓束,到小脑以及脑干的皮质脑干束等。中脑中的某些神经元参与视觉运动功能(例如上丘,动眼神经核以及滑车神经核),视觉反射(例如顶盖前区)以及听觉中继(下丘),中脑被盖(tegmental)核团还参与运动调节(红核)(图3.28)。

图 3.28 中脑的解剖。图中呈现的是脑干的背侧面,大脑皮层和小脑在图中没有呈现。横切面取自中脑上丘水平,它是皮层下的视觉运动核团。

Massa intermedia中间块

Third ventricle第三脑室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外侧膝状体核

Medial geniculate nucleus内侧膝状体核

Thalamic relays丘脑中继站

Cranial nerve VI第六对脑神经

Cerebellar peduncles小脑脚

Fourth ventricle第四脑室

Thalamus丘脑

Pineal body松果体

Superior colliculus上丘

Level of section切面水平

Inferior colliculus 下丘

Reticular formation网状结构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导水管周围灰质

Cerebral aqueduct大脑导水管

Red nucleus红核

Substantia nigra黑质

Crus cerebri大脑脚

Dorsal背侧

Ventral腹侧

中脑的大部分都由中脑网状结构占据,它是脑桥和延髓网状结构的向前延续。网状结构是脑干中一系列运动和感觉核团的集合,它们参与唤醒、呼吸、心血管调节、节段水平上(如四肢)肌肉反射活动的调节以及疼痛的调节。

脑桥和延髓(PONS AND MEDULLA)

脑干中我们最后要探讨的部分是脑桥和延髓,它们共同构成后脑(hindbrain)。脑桥(pons)包括构成第四脑室底部(floor)的脑桥被盖以及脑桥主体,脑桥主体由大量的纤维束以及中间散布的脑桥核团组成。这些神经纤维是从皮层到脊髓、脑干以及小脑区域的投射的延续;这些神经纤维最初在中脑腹侧面密集排列。到了脑桥,它们变为更小的围绕着脑桥核团的纤维束,一部分继续向其终点走行,另一部分则止于脑桥区域的核团(图3.27a中标有脑桥)。

脑桥水平的很多核团具有听觉和前庭觉(平衡)的功能;起自听觉和前庭觉外周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初级轴突突触在脑桥部分位于脑桥被盖细胞群中。此外,面部和嘴部的感觉运动核团以及控制某些眼外肌肉的视觉运动核团也位于此处。这一水平上的脑干仍有很大一部分由网状结构构成。

最后要介绍的是位于脑部最末端的部分,延髓(medulla),它与脊髓相连。延髓腹侧面有两对非常重要的双侧核团(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是从脊髓上行的躯体感觉信息的初级中继站。这些投射系统从脑干延续至丘脑直到大脑的躯体感觉皮层。在延髓的腹侧面,皮层脊髓运动投射再一次以束状形式组织起来,形成锥体(pyramids),即延髓腹侧面的双侧隆起(bump)。

在延髓水平上这些到脊髓的运动性轴突部分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从而将信息传递至对侧脊髓;例如,右半球的运动系统控制左侧的身体。延髓的最边缘是大的橄榄复合体(Olivary complex)(下橄榄核及内侧副橄榄核inferior and medial accessory olivary nuclei)。从横切面上看,它们是高度折叠的核团,是皮层小脑运动系统的一部分(图3.29)。橄榄核接受来自皮层和红核的输入,并将它们投射至小脑。负责前庭功能的感觉核团(前庭核尾部)以及一些来自面部、嘴部、咽喉部(包括味觉)以及腹部(abdomen)的感觉输入都汇聚于延髓。延髓还包括支配心脏以及颈部、舌和咽喉部肌肉的运动核团。

图 3.29 脑干侧面观,显示中脑,延髓和脊髓。横切面取自延髓中的下橄榄核水平。

Thalamus丘脑

Optic nerve(Ⅱ)第二对视神经

Trigeminal nerve(Ⅴ)第五对三叉神经

Cerebellar peduncle(cerebellum removed)小脑脚(小脑不在图中)

Cervical roots颈根

Spinal cord脊髓

Level of section横切面水平

Inferior colliculus下丘

Superior colliculus上丘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外侧膝状体

Fourth ventricle第四脑室

Various brainstem nuclei各种脑干核团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下橄榄核

Pyramidal tract锥体束

Medial lemniscus内侧丘系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内侧纵束

Dorsal背侧

Ventral腹侧

综上所述,脑干神经元完成大量感觉及运动加工,特别是涉及视觉运动、听觉及前庭功能的加工,以及负责面部、嘴部、咽喉部、呼吸系统和心脏的感觉运动控制加工。脑干容纳着从皮层传向脊髓和小脑的神经纤维,以及从脊髓依次传向丘脑及至皮层的感觉纤维。很多神经生化系统都有核团分布在脑干,并广泛投射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丘脑和下丘脑。

小脑(Cerebellum)

小脑(Cerebellum)(字面意思是“小的大脑”或是“小的脑部”)实际上是覆盖于脑干结构上部,处于脑桥水平位置的很大一块神经结构(见图3.27)。它组成第四脑室的顶部并位于小脑脚(cerebellar peduncle)之上,小脑脚由小脑的大量输入输出神经纤维组成(图3.29,左侧)。小脑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小脑皮层,四对深层核团以及内部的白质(图3.30)。在上述结构上,小脑与前脑的大脑半球很相似。小脑中充满了细胞;目前测量结果显示小脑中的细胞数量与中枢神经系统其余部分的神经元数量相等——约110亿!

图 3.30 小脑的大体解剖。图中的上侧代表脑中的前侧,脊髓应该处于底部的位置(图中并没有呈现)。这张小脑背侧观以透视的方式展示了小脑深层的核团。

深层核团:

顶核

中位核

齿状核

蚓部

原裂

小脑扁桃体(tonsil)

虽然小脑的部分输入止于深层的核团中,但是多数的纤维都会投射到小脑皮层。这些输入来自脑中参与运动和感觉加工的部分,因此它们携带着有关运动输出以及感觉输入的信息,这些感觉输入信息帮助我们了解身体所处的状态。来自前庭投射涉及平衡的输入信息以及听觉和视觉输入也会从脑干投射至小脑。小脑的输出始于深层核团。小脑的上行输出会传送至丘脑,然后到达皮层的运动皮层和前运动皮层。其他输出传向脑干的核团,并且影响传送至脊髓的下行投射。小脑在维持姿态、行走以及协调运动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小脑并不直接控制运动,而是整合有关身体和运动指令的信息并调整运动,使其变得流畅而协调。小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将在第7章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脊髓(Spinal Cord)

我们所要介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脊髓,脊髓从延髓一直延伸到其位于脊椎底部的马尾(cauda equina)(意思是“马的尾巴”)。脊髓主要负责将最终的运动指令下达给肌肉;同时从身体的外周感受器中接收感觉信息并传导至脑部。此外,脊髓的每个部分都包含反射通路,例如膝跳反射通路。脊髓的大体解剖结构较为简单:包括传送感觉、运动信息的白质纤维束(外加脊髓内的投射纤维),以及中心部分由神经元细胞体组成的灰质(图3.31)。其中有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以及感觉神经元。脊髓横切面中灰质看起来像一只蝴蝶,它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亦称为两个角,后角和前角(dorsal and ventral horns)。前角包括向肌肉投射的大型运动神经元;而后角则包括感觉神经元和中间神

经元。中间神经元投射至脊髓中同侧和对侧的运动神经元,使得四肢的运动更加协调。

图 3.31 脊髓的大体解剖。图中包括脊髓的横切面和三维图示,其中可以看到中央由神经元胞体组成的蝴蝶状灰质,以及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后者负责从脑部沿着脊髓向下传送信息到脊髓中的神经元,同时也负责从外周感受器向上传递信息至脑部。图中同样呈现了进出脊髓的前根和后根;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周围神经。外周感觉输入的胞体位于后根的神经节,并在后根中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它们在前根中通过轴突传递信息支配外周肌肉组织。

后角

前角

后根

后根神经节

前根

腹侧柱(Ventral columns)

脊神经

白质

灰质

背侧柱(Dorsal columns)

脊髓处于脊椎骨的保护之中,但是挪开脊椎骨后我们即可看到双侧的成对脊神经,携带着运动输出信息(前根)和感觉输入信息(后根)进出脊髓。这些神经从脊椎骨的间隙中进出。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也称为自主运动系统或内脏运动系统(autonomic,or viscer al, motor system))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参与对平滑肌、心脏以及各种腺体运动的控制。自主神经系统也分为两个部分,交感系统(sympathetic)和副交感系统(parasympathetic)(图3.32)。这两个系统都参与平滑肌和腺体的支配。交感系统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而副交感系统则使用乙酰胆碱作为递质。这两个系统通常以拮抗的形式共同作用。例如,交感系统的激活使心跳加快,使血液从消化道流向躯体肌肉,通过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来使身体为行动做好准备(战斗或逃跑)。与此相反,副交感系统的激活则会减慢心率,刺激消化,从总体上促进与维持身体有关的正常功能。

图 3.32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显示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

副交感系统:

收缩瞳孔

抑制泪腺

增加唾液分泌

减缓心率

收缩支气管

(使呼吸频率减慢)

增进胃和胰腺的消化功能

增进肠部的消化功能

刺激膀胱收缩

刺激血液流向生殖器官(勃起)

交感系统:

扩大瞳孔

刺激泪腺

抑制唾液分泌,增加汗液分泌

加速心率

扩大支气管

(使呼吸频率加快)

削弱胃和胰腺的消化功能

分泌肾上腺素

削弱肠部的消化功能

抑制膀胱收缩

抑制血液流向生殖器官

自主系统的很多专化功能在本章中都不会具体涉及,然而了解到许多反射行为以及非随意(involuntary)行为都涉及自主系统这一点,对理解本书后续部分大有裨益。在第9章中,我们将讨论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以及一些心理生理学指标的变化如何利用了自主神经系统中与情绪相关的变化。其中一个例子是皮肤导电性的变化与汗腺的分泌活动相关,而汗腺则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

神经系统的发育

(DEVELOP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已经完成发展过程的成人脑部的神经解剖结构。事实上在人类和许多其他物种中,胎儿的脑部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皮层的分层结构,神经联结以及髓鞘都已经出现,简而言之,胎儿的脑部已经非常复杂了。现在让我们来关注神经系统特别是新皮层的发展,探究如此复杂的脑部在出生前是如何发育的,以及引导这种发育的规则是什么。

动物模型(例如恒河猴),已经让我们有机会仔细观察皮层中的神经元如何与其他神经元以及脑系统的其他部分建立最终的联系。猴子拥有一个很大的皮层,其知觉和运动技能也发展得很好。虽然人类的脑部在体积上更大,而且联合皮层的比例比其它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大(第90页图3.33),但是其它物种提供了决定皮层发育机制的重要数据,仅仅研究人类的脑部是无从得到这些数据的。近几十年来,我们在细胞,生物化学以及激素等因素如何影响皮层的发生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新的复杂的研究方法让我们得以摆脱只是简单观察发育中的脑部变化这一局限。这些方法让我们有能力以某种形式控制发育的进程,从而了解潜在的发展机制。例如,解剖学家已经发明了定位发育中细胞的示踪技术,甚至还能通过在基因水平上进行调控以观察后续的神经发育结果。

图 3.33

大鼠猫猴子

感觉/运动皮层

联合皮层

人类

哺乳动物从大鼠到猫,到猴子,继而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脑(特别是新皮层)变得越来越大,联合皮层逐渐发展,沟回的数量增加,使得皮层表面积更大。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六篇 神经系统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六篇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六篇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主导系统。 神经系统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同学们比较好地掌握神经系统的知识构架,我们仍然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来表现这一篇的内容。 知识结构图习题训练【练习题】一、填空题 1. 膈神经起自_______丛,它的肌支支配_______,皮支分布到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处。 2. 分布到胸骨角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乳头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脐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 3. 支配小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外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4. 三叉神经的三个主要分支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其中支配咀嚼肌运动的为_______。 5. 动眼神经由_______和_______两种纤维成分组成,其中_______纤维在睫状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至_______和_______。 6. 内脏运动神经中,从低级中枢发出的纤维称_______;从内脏神经节发出的纤维称_______ 7.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_______核和脊髓的_______节段的_______。 1 / 6

人体解剖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关节:间接连接又称关节,其特点是骨与骨之间借膜性互相连接,其间有腔隙及滑液,有较大的活动性。 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紧密窄隙,内含有少量滑液。 椎间盘: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肋弓:第8~10对肋软骨不直接连于胸骨,而是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一对肋弓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的凸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为一斜贯腹肌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厘米。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筋膜: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股三角: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和淋巴结等。 咽峡:由左、右腭舌弓(或腭帆后缘和两对腭弓)与舌根共同围成的通道。 皮下环: Treitz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被一条由少量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固定于腹后壁的十二指肠悬韧带,腹部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为麦氏点。 齿状线:各肛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的一锯齿状环行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肝门:肝中有肝左管、肝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通过的横沟。 弹性圆锥:又称环甲膜,为圆锥形弹性纤维膜,其下缘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其上缘游离,张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 声带:喉腔中前庭襞和声韧带、声带肌三者合称声带。 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是膜间部;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是软骨间部。是喉结核好发部位。 上呼吸道:在临床应用中称鼻、咽、喉三者为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临床上通常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合称为下呼吸道 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之处 肺根: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被结缔组织包绕所形成的结构, 称肺根。纵膈: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为肾门。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的部位。肾区: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口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由于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此区称为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睾提肌:来自腹内斜肉和腹横肌,呈伴状排列,可以反射性的上提睾丸。 精索:是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管延至睾丸的上端。主要成分是输精管、睾丸动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 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有节段性,段与段之间的缩窄部位称郎飞节。 4.骨连接:是骨与骨间的连接装置,根据他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纤维连接和滑膜关节连接两种形式。 5.关节:(滑膜关节连接,滑膜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接。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教大,这种连接叫关节。 15.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膈的周围是肌质部,中央为腱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1.体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或体循环。 2.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 5.微循环:是指由微静脉到微动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神经解剖学名词解释

神经解剖学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灰质: gray matter,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称灰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 2、白质: white matter,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而得名,如脊髓白质。 3、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皮质。 4、纤维xx: fasciculus,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5、神经核: 在中枢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6、神经节: 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面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内脏运动神经节。 7、神经:

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在一起称为神经,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外膜,结缔组织伸入神经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称神经束膜,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内膜。 8、神经元: 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9、大脑动脉环(Willis系统环): 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大脑厉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 (P473) 10、"颈膨大: 第4颈节至第1胸节,是因内部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而形成,与上肢出现有关。 (p321) 11、"三叉神经节: 又称半月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P414) 12、"内脏大神经: 由穿过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行走中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倾斜下降,穿过膈脚,主要终于腹腔神经节。(P436) 13、"白交通支: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神经系统 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nerve fiber:轴突+神经胶质 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 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 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神经节ganglion周围神经系统内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神经系统内 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 神经nerve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 脊髓spinal cord *椎管内45cm 枕骨大孔—L1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 *颈膨大(C5-T1) 腰骶膨大(L2-S3) *CTLSCo 4848440 -1-2-3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 *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 *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 络不同节段。 *侧角T1-L3交感神经S2-4副交感神经。 白质:*前后侧三索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 *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内→外侧骶→腰→胸→颈。 S2*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 *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 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小脑下脚→小脑皮质 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小脑上脚→小脑皮质 S3 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 *侧束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 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 *内→外侧与S2同

神经解剖学名词解释

神经解剖学名词解释 1、灰质: gray matter ,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称灰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 2、白质: white matter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而得名,如脊髓白质。 3、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皮质。 4、纤维xx: fasciculus,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5、神经核: 在中枢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6、神经节: 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神经元胞体聚而成的为感觉神经节,由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面成的,与支配内脏活动有关的称内脏运动神经节。 7、神经: 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集聚在一起称为神经,包绕在每条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外膜,结缔组织伸入神经束内将神经分为若干小束,并包围之,称神经束膜,包在每根神经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神经内膜。

8、神经元: 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9、大脑动脉环(Willis 系统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 末段,两侧大脑厉动脉借前、后 交通动脉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 (P473) 10、"颈膨大: 第4 颈节至第1 胸节,是因内部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而形成,与上肢出现有关。 (p321) 11、"三叉神经节: 又称半月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处,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P414) 12、"内脏大神经: 由穿过第5 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行走中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倾斜下降,穿过膈脚,主要终于腹腔神经节。(P436) 13、"白交通支: 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组成,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节前神经元的cell 体仅存在于脊髓T1~T12和L1~L3节段的脊髓侧角,白交通支也只存在于T1~L3各脊神经的前支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P435) 14、"内侧丘系: 为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组成,此束依次穿过延髓、脑桥和中脑,止

解剖学名词解释

1.McBurney点为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部位,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2.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二尖瓣、检索和乳头肌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称二尖瓣复合体,具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3.解剖学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4.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称肾窦,容纳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5.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牙周膜是介于牙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藉之将牙和牙槽骨紧密结合,固定压根,并能缓解咀嚼时的压力。牙槽骨是牙根周围牙槽突的骨质。牙龈是紧贴牙槽骨外面的口腔粘膜,富含血管,其游离缘附于牙颈。 6.Treitz韧带将十二指肠空肠曲悬吊于右膈脚的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及包裹其表面的双层膜结构,称Treitz韧带,是外科手术中识别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标志。 7.肺门肺内侧面中央部的椭圆形凹陷。 8.静脉角同侧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9.肾区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形成的夹角,称为肾区。肾病患者触压和叩击该处可引起疼痛。 10.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腭舌弓、舌根围成,是口腔和咽腔的分界线。 11.Willis环又称大脑动脉环,位于蝶鞍上面,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由两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与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及连接各动脉的前、后交通动脉共同形成 12.肝蒂进出肝门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 13.局部淋巴结是指收纳某个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当某个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有害物可经淋巴管进入相应局部淋巴结,可防止病变扩散。 14.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管,长约2.5cm,其肠壁薄,管径大,粘膜面光滑平坦,无环状襞,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穿孔的好发部位。 15.眼的屈光系统眼内具有屈光作用的结构称为屈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16.白交通支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细小神经支。 17.肝门是位于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左右肝管、肝门静脉左右支、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18.面神经丘在脑桥正中沟和界沟之间的部分轻微隆起称内侧隆起,其紧靠髓纹上方的部位,有一较明显的圆形隆凸为面神经丘,内侧隐藏展神经核及面神经膝。 19.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内面、视神经起始处的白色圆盘状结构,由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此处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20.翼点颞窝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交汇处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深方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外伤或骨折时容易损伤动脉,引起颅腔内血肿。 21.膀胱三角是指在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入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粘膜光滑而无皱襞,是肿瘤和炎症的好发部位,也是膀胱镜检查时的标志。

解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肌节: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 2.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第二肋。 3.翼点:在颞窝内侧壁上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的汇合处称翼点。 4.椎间孔:由上位椎弓的下切迹和下位椎弓的上切迹围成的孔称椎间孔,内有 脊神经通过。 5.界线:自后向前依次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 线称界线。 6.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 股沟韧带。 7.腹股沟管: 8.椎间盘:相邻两个椎体间的连结,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9.咽峡: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形成口腔与咽的分界。 10.麦氏点: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称为麦氏点,是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11.齿状线:各肛柱的下端和肛瓣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粘膜 和皮肤的分界标志。 12.回盲瓣:回肠与盲肠连结处,回肠末端突入盲肠,上下分别形成以唇状皱襞, 称回盲瓣 13.门管区:在相邻的几个肝小叶之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动脉,小 叶间静脉和小叶间管,此区域称门管区。 14.上消化道: 15.肝门: 16.上呼吸道:通常把鼻,咽,喉统称为上呼吸道。 17.肋膈隐窝: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的相互移形处,有一半环形的潜在性间隙,称 为肋膈隐窝。此处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18.气血屏障: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液体层,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基膜,间质层,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等7层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气血屏障。 19.纵隔: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20.肺门: 21.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是肾A、肾V,神经、淋巴管和肾盂出 入肾的部位。 22.滤过膜: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渗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必须通过毛细血 管内皮、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滤过膜。 23.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粘膜 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膀胱肿瘤、结核的好发部位。 24.精索:精索为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从腹股沟管内口穿经腹股沟管,出皮 下环后延至睾丸下端。它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等结构外包三层被膜构成。 25.排卵:由于卵泡液激增,卵泡腔内压力增高,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卵泡壁 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与周围的透明带、放射冠随同卵泡一起,脱离卵巢,排入腹膜腔,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26.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和血管也随之陷入。在

解剖名词解释

1.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象叫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如充分屈指后,再屈腕,则会感到屈指无力(原来握紧的物体有松脱感),这就是前臂屈肌群发生了多关节肌“主动不足”现象。在体育运动中出现了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应注意发展该群肌肉的力量。 当多关节肌收缩达到一定限度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发挥作用后,就不能再产生有效的张力,因此,对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或主动肌的“主动不足”)。还拿握拳这一动作分析,当腕背伸位或中立位时可以很充分,而在屈腕情况下再屈指,则会感到力量不足,这是因为屈腕再屈指超过了肌肉牵拉的限度,因此限制了握拳动作,即前臂屈肌群的“主动不足”。 2.多关节肌“被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如伸膝后再屈髋,即直腿前摆,腿摆得不高,这是由于股后肌群发生了多关节肌“被动不足”。在体育运动中针对容易出现多关节肌“被动不足”肌肉,要注意发展其伸展性,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和预防运动损伤起到积极作用。 当多关节肌被拉长伸展时,在其中一个关节已经被拉长后,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被拉长,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的“被动不足”(或拮抗肌的“被动不足”)。例如,当仰卧位膝关节屈曲时,髋关节屈曲可达120°,而当膝关节伸直时,髋关节屈曲幅度就小的多,这是股后肌群“被动不足”的现象。 "原动肌"、 在完成某一动作时,主动收缩发力并起主要作用的肌群,例如,手持哑铃弯举是肱肌、肱二头肌等主动收缩发力产生的运动,它们是弯举动作的原动肌。 对抗肌: 对抗肌和主动肌作用相反,是与直接完成动作相对抗的肌群。如双臂“弯举”中的肱三头肌、肘肌等是对抗肌。当主动肌收缩时,对抗肌就自然放松宽息,从反面协助主动肌完成协调动作。在作某些激烈的快速运动时,对抗肌除了协调放松外,还在动作的末尾作适当的收缩,避免关节损伤。 肌肉生理横断面: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垂直横切某块肌肉中所有肌纤维获得的横断面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力量就越大,这是因为肌纤维越粗,其中含的肌凝蛋白量就越多。 关节运动幅度: 是指环节绕某一关节的运动轴从动作开始到结束所能转动的最大幅度 肌肉起点与止点: 起点通常是指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止点则是指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远侧端的附着点。

(第二版)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资料讲解

(第二版)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连贯分布之处,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 灰质。 2.皮质:在大脑、小脑的表面形成的灰质称皮质。 3.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成白色,称白质 4.髓质:在大脑、小脑深面的白质称髓质。 5.神经核: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聚集在一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称神经 核, 6.神经节: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聚集在一起,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称神经 节。 7.纤维束(神经传导束):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称为纤维束 8.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形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 9.脊髓节段:脊髓连接31对脊神经,将每队脊神经对应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 段。 10.边缘叶:是位于胼胝体周围的和侧脑室下角底壁的一圈弧形结构的总称,包括隔区 (胼胝体下区和中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边缘叶及其邻近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组成边缘系统。 11.基底核:为半球髓质深方的灰质团块,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核杏仁体。 12.大脑半球的髓质:由皮质深方的神经纤维聚集形成,包括联络纤维、联合纤维、投射 纤维。 13.内囊:绝大部分投射纤维集中在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通过,形成了宽厚的 白质纤维板,称为内囊。是联络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和脊髓间的上、下投射纤维。 内囊在大脑水平切面上,左右略称“><”状,分三个部分: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主要有丘脑前辐射和下行的额桥束通过; 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视辐射、顶枕颞桥束、听辐射和视辐射通过; 内囊膝:位于前、后肢的交角处,有皮质核束经此下行。 内囊是投射纤维高度集中的区域,该部位的小动脉破裂或栓塞时,内囊膝和后肢长受累及,可导致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对侧肢体随意运动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的“三偏综合征”。 14.语言区:左侧半球被认为是语言区的优势半球,包括说话中枢、听话中枢、书写中 枢、阅读中枢四部分。

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 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尺神经沟:尺神经沟位于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在其内通过,此处表浅贴近骨面,隔皮肤可触到。 界线:是指由骶骨的岬及其两侧的骶骨翼、髂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也是盆腔的入口。 颅囟: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颅囟主要有前囟(额囟)、后囟(枕囟)、蝶囟和乳突囟。 椎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Chopart 关节:又称跗横关节transverse tarsal joint.Chopart关节是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的联合构成,其关节线横过跗骨中份,呈横位的"S" 内侧部凸向前,外侧部凸向后.但关节腔并不相通,在解剖学中为独立的关节. 临床上常沿此线进行足的截断。 半月板: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面为平的,与胫骨平台相接。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

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故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当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臂丛,致使患肢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称“前斜角肌综合症”。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有两侧三层扁肌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至于耻骨联合,坚韧而缺少血管,中点有脐环。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近浅环外侧脚处有反转韧带参与构成后壁);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海氏三角:又称腹股沟三角,位于腹股沟区前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前面正对腹股沟管浅环。该三角区内无腹肌,腹横筋膜又较薄弱,加之腹股沟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壁的一个薄弱区,腹腔内容物若经此三角突出达皮下称直疝。 三角胸肌间沟:就是三角肌和胸大肌构成的一个沟,里面有头静脉穿过。 三边孔: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系统解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灰质: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积聚的部位。 白质:在中枢部,神经纤维积聚的部位。 皮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分布的灰质称为~。 髓质:位于大脑、小脑深部,被皮质包绕的白质称为~。 2、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常被起绝缘作用的髓鞘和神经膜包裹,称为~。 神经:位于大脑、小脑深部,被皮质包绕的白质称为~。 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积聚在一起称为~。 神经核: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深部积聚成团或柱,称为~。 纤维束(传导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称为~。 脊神经节:脊神经的后根在与前根汇合之前的膨大部分。 脑神经核:脑干内与第III-第XII对脑神经有直接联系的神经核。 3、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反射的形态学基础称为~。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脑桥小脑三角:在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延髓、脑桥和小脑的结合处称为~。 5、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在灰、白质交界处纵横交叉成网,胞体散在其中,称为~。 6、内侧丘系: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走向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集中上升,称为~。 外侧丘系:双侧蜗神经核和双侧上橄榄核发出的二、三级听觉纤维向上终止于下丘和内侧膝状体,称为~。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交叉到对侧,终于丘脑腹后内侧核,称为~,又称三叉丘脑束。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 脊丘系:即脊髓丘脑束,是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称为~。 内侧纵束: 7、锥体:延髓腹侧面、前正中裂上部两侧的隆起称为~,主要由皮质脊髓束构成。 锥体束:主要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类型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构成。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锥体交叉: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锥体束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称为~,具有传导四

神经解剖复习题打印版题库

神解复习题 第一章概述 名词解释 1.灰质:在中枢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因新鲜标本色泽暗灰称灰质;分布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又称为皮质。 2.白质:在中枢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新鲜标本呈白色,而称白质。 3.神经核:在中枢内,皮质以外,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细胞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4.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为神经节。 5.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6.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7.躯体神经: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关节和骨骼肌),管理它们的感觉及运动。 8.内脏神经:分面在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 神经系统按位置或分布是怎样区分的? 1.按位置区分 神经系统:中枢系统:脑、脊髓 周围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按分布对象分 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中枢部:脑,脊髓 周围部:躯体感觉N,躯体运动N 内脏神经系统:中枢部:脑,脊髓 周围部:内脏感觉N, 内脏运动N(交感N,副交感N) 第二章神经组织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尼氏体:光镜下碱性染料(如美蓝、甲基胺蓝、硫堇或焦油紫)可将神经元内的嗜染质染成深蓝的颗粒或块状,称尼氏体。(电镜下,尼氏体由大量平型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游离的核糖体组成)。 2.环层小体: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广泛分布于手掌、足趾的皮下组织、外生殖器、韧带、关节囊和肠系膜等处,感应较强应力刺激,产生震动、张力、牵张和压觉。背囊内可见数十层呈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其中央有一均质样柱状体,裸露的神经纤维穿行于柱状体内。 3.运动终板:脊髓前脚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长轴突接近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裸露的轴突反复分支,各分支末端形成纽扣样膨大,并与骨骼肌纤维形成突触连接,此链接区呈椭圆形隆起,称运动终板。 4.Golgi I型神经元:高尔基I型神经元,轴突较长,其轴突可以延伸到胞体范围以外的区域,从脑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学 一、骨学总论、躯干骨 1.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6.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二、颅 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常有血管沟,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2.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3.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由此经过。4.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5.颅囟:新生儿由于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6.蝶鞍:为蝶骨体上面呈马鞍状的结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三、附肢骨骼 1.桡神经沟:为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条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由此经过。 2.肱骨外科颈:为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肱骨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3.髂结节:髂前上棘后方5~7cm处,髂嵴外唇向外的突起,称髂结节。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和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4.喙突:为肩胛骨上缘最外侧向前伸出的指状突起。有肌肉在此附着。 5.髋臼:位于髋骨的外侧面,是一朝向外下的深窝,由髂、坐、耻三骨的体合成,有月状面、髂臼窝和髂臼切迹。 6.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第二节关节学 一、总论、中轴骨连结 1.关节:又称间接连结,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以相对骨面间互相分离,之间为充以滑液的腔隙,仅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2.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作用。 3.韧带:是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或限制其过度运动的作用。4.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组成。 5.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6.关节囊:关节囊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附着于关节周围,并与骨膜融合连续,它包围关节,密封关节腔。分为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

神经系统解剖基本知识

神经系统解剖基本知识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也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周围部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部分,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又称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 2.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除了血管和结缔组织被膜外,主要由神经组织所组成。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等功能;而神经胶质主要起着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形成髓鞘等作用。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元按其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根据突起数目又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反射活动的解剖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部-运动神经-效应器。 4..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地聚集地点,如脊髓灰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聚集地点,如脊髓白质。 皮质:构成大脑半球表面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皮质。 髓质: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团称为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聚的地方称为神经节。 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上相同的一束纤维。 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 1.大脑 1)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端脑)是脑的最大部分,被大脑纵裂分为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于沟之间的隆起称回。每个大脑半球都以3条比较深而恒定的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分为5个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额叶: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与躯体运动、发音、语言及高级思维活动有关。颞叶:外侧沟以下的部分,与听觉、语言和记忆功能有关。 顶叶:为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分,与躯体感觉、味觉、语言有关。 枕叶:位于半球后部,其前界在内侧面为顶枕沟,在上外侧面的界限是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与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 岛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掩盖,与内脏感觉有关。 2)大脑内部结构: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对称的裂隙,内含透明的脑脊液。 基底核:靠近大脑半球的底部,埋藏在白质之中的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 脑皮质:为覆盖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其功能定位见附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1.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是额、定、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多呈“H”型。该处颅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在外伤时,易骨折并损伤脑膜中动脉。形成硬膜外水肿。 2.头皮:是颅顶部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枕额肌三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故合成“头皮”。 3.海绵窦:是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与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内血液流动缓慢。 4.腮腺鞘: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5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由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的结构。 6.眉弓:为骨性标志,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横行弓状隆起。眉弓适对大脑额叶下缘,其内侧份深面是额窦。 7.神经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故称神经点。 8.颈动脉鞘: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浸没鞘。 9.颈动脉窦:颈内动脉的起始部和颈总动脉的末端膨大,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参与调节血压作用。 10.颈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第1颈神经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形,后又离开该神经构成舌下神经降支,该降支又名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的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下根。上、下根在肩胛舌骨肌中建腱上缘,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 11.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被颈深筋膜椎前层所覆盖。 12.Virchow 淋巴结:位于左颈根部左倾斜角肌处的淋巴结,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累及该淋巴结,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到此肿大的淋巴结。 13.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结节。三角内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星状)神经节等。 14.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该筋膜分别注入腋静脉和腋淋巴结。 15.乳房悬韧带:乳房结缔组织中有许多纤维束,两端分别附于皮肤和胸肌筋膜,称乳房悬韧带。乳腺癌时,淋巴回流受阻引起乳房水肿,同时乳腺癌局部的纤维组织增生,乳房悬韧带变短,使皮肤形成许多小陷凹。呈橘皮样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