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

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载体。在既没技术又没资本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以低价、低环境成本和高资源消耗为特征的存在。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不仅仅限于经济上的制造,也是文化上的制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种自信、开放和务实的态度使文化输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释力、引导力和传播力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代中国文化输出这个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21世纪初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因此,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即打造怎样的“中国制造”,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文化输出首先表现在文艺作品的输出上。黑格尔曾说,看一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史,关键看这个民族有没有戏剧史。在国际文化艺术领域,我们能叫得响的作品还是太少,尤其是中国的电影欠缺国际传播力,这恐怕与社会对艺术的商业化过度容忍有关。欧美大片不断输入,丹麦童话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影响起,而我们显然欠缺拳头产品。我们的邻国印度能拍出令世界叫好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而我们与之同题材的校园电影,多是炫富、拼爹、矫情和胡编乱造的题材,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之殇。

此外,“中国制造”还寄托于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文化最终体现于具体的个人。走出国门,每一个国民都代表着中国。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一些国人在国外的表现的确不尽如人意。尽管没有恶意,但是大声喧哗、不守秩序、脚踩马桶、多拿多占、景区里刻字、飞机上打架,总归给别人留下了粗鄙的印象。要扭转这种印象,最终还要靠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养成,要靠每一个国人于内于外的文明习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文化发达国家的好经验,对我们的“走出去”实践和打造“中国制造”也会有影响与启发。目前,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集文化创作与推广于一体的机构和机制。像新加坡的“媒体局”就致力于推动文化作品的生产和外推;韩国的“文化观光部”,直接把文化输出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进行发展;法国则在任何一个驻外大使馆中,除文化参赞外,都专门配备了一名“影视专员”,负责法国影视作品在全球的传播。而我国可以把前期规划、创作生产、海外推广做成一个成熟的“全产业链”和“输送带”,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打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力,让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文化软实力”蓬勃有力地坚实起来。

哲学大师冯友兰曾发愿,希望“中国文化像女排那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文化传播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骤雨打荷叶”不如“随风潜入夜”。打造“中国制造”和文化“走出去”,是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更为灵活的姿态和坚持贴近受众

需求至关重要。假以时日,中国文化定能大步走出去,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