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

下面是专门为您整理好的: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 太极拳重要流派。

因主要传承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故名。

赵堡太极拳尊王宗岳为师尊,由陈清萍广传于世。

流传的赵堡太极拳分高、中、低三种架式,除拳法外,还有各类推手以及太极剑、太极六合刀、太极十三把棍、春秋大刀、九节鞭等器械。

赵堡太极拳注重用意,强调内功训练,要求走架时配合呼吸,并练通大小周天,进而内转丹田。

其拳架轻灵柔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但首尾相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在技击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等功夫,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

赵堡村人和兆元为赵堡太极拳功夫最为精纯者,且对此拳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故有处也称赵堡太极拳为“和式太极拳。

[赵堡村] 太极拳名乡。

位于河南省温县境内。

因“赵堡太极拳的传播而闻名。

产生了陈清萍、和兆元等太极拳名家。

据《赵堡镇志》记载:“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于温东十五里许挖地筑堡而居,故称赵堡。

古赵堡东西长三里,南北二里半,周长九里十三步,护城墙二丈四尺,宽三丈八尺,望瀛,向离,瞻华,法坎,四座城门巍然屹立,护城河宽三丈,深丈许,沿青峰岭至赵堡九条路沟,曲折蜿蜒,乃形成九龙朝风之势。

堡南三官庙为凤头,中心关帝庙为凤腹,北面孙真庙为凤尾,东祖师庙,西三清庙为凤翅,另有名胜古迹多处:铁三官,杨裹槐,金银二家凤凰台,没梁庙,舍身台,七十二台阶至顶,穿走廊有三十二柱,六人合围唐古槐,魁星阁上点状元,永安寺(即南大寺)占地五百四十亩。

“赵堡北依太行山,南傍黄河水,山荫河育,人勤土沃。

“赵堡古来即居南北之要津,东西通衢,车水马龙,百业兴旺,姓氏一百单二。

可谓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誉满华夏。

该村成立有“太极拳研究会及“赵堡村武委会。

[郑悟清](1895—1984)赵堡太极拳名家。

早年名梧卿,字风臣。

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

受业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

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分校武术教官,并被选为西安市国术馆委员。

打破“赵堡拳不出村的规定,广泛传授拳艺,培养了大批太极拳人才。

于西安传授太极拳技艺数十年。

为发展赵堡太极拳做出了贡献。

深入研究儒、释、道、医及兵书等诸家学问,并使之融人拳法中,

练拳以柔为体,以柔为用,主张以柔克刚。

喜书法,并与太极内功相结合。

其传人弟子主要有顾泰隆、孙兰亭、王秉瑞、郭兴梁、尤国才、佘辉庭、高智怡、李道扬、吕兴周、郭德政、李文斌、魏习典、陈修祥、闫俊文、罗喜运、杨豪华、张志和、刘得印、李海龙、史寿之、李清贵、吴培仁、杨荣籍、高国庆、高全林、雷伯荣、唐允吉、袁清阁、唐裕源、郭大均、原宝山、李随成、陆华良、高潮、孟凡夫、李风兴、高峰、高怀旺、孙明伦、谭志远、郑子毅、吴生安、吴忍堂、张占迎、宋蕴华、王予孝、吴本忠、刘瑞、秦胜家、纪昌秀、李清林、常清岚、郑钧、郭命三、郑喜梅、郑喜桃、魏兴华、王志成、翟本源、徐景州、吴妙珍、张长富等。

[陈清平] (1795-1868)著名太极拳家。

有作“陈清萍或“陈青平。

河南温县人。

为陈家沟陈氏族人,后迁居赵堡镇。

文武兼备,人称“文武拳师。

以陈姓族侄从学于,陈有本。

陈鑫《陈氏家乘》中记载:“有本习太极拳,尤得骊珠。

……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伦……均有所得,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其练习的太极拳稳正柔顺,精巧圆灵,紧凑顺随,世称“赵堡太极拳,后演化成为太极拳重要一技。

解放思想,为发展太极拳,扩大影响,首先改变“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陈规,为赵堡太极拳的发扬创出新路。

陈清平传人众多,著名者有:和兆元、牛发虎、张汉、李景颜、李作智、任长春、陈景刚、武禹襄等。

对杨露禅的武学思想也有重要影响。

《秘传赵堡太极拳》太极拳专著。

由赵堡太极拳传人王海洲演述,严翰秀整理。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赵堡太极拳是太极拳中著名的流派,在太极拳发展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

本书详述了赵堡太极毒的特点,赵堡太极拳的技术体系、练习要领。

配图解说赵堡太极拳架式,每式均有用法说明并附歌诀。

介绍了赵堡太极拳的推手方法及其!理论要求,对点穴法及太极拳内功也有所涉及。

书中还摘登了赵堡太极拳古典拳论13篇,书末附有赵堡太极拳传流表。

赵堡太极拳一向在社会上鲜有流传,该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其技理风貌,为学习、研究太极拳有价值的资料。

全书约12万字,配图264幅。

看过“赵堡太极拳文章的人还看了:1.赵堡太极拳的名师大家2.赵堡太极拳的实战招式3.赵堡太极拳之内功修炼4.赵堡太极拳的功法特

点和原理5.如何解读赵堡太极拳内功决6.访赵堡太极拳十一代传人李随成7.赵堡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和发展8.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9.赵堡太极拳较手三十六病浅说10.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传统七十五式诀的介绍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38式武当太极拳详细分解动作 第一段: 1、起式:重心下沉,脚尖点起,左脚迈开成马步;两手合到腹前下沉,抱球提至胸窝,翻腕沉至膝盖前,两手合掌从两侧提至肩平,沉肩沉掌;合掌至头顶,翻腕下沉膝平,收起向手穿掌下沉勾手提于同肩宽。 2、退步崩式:两手交叉(左手在上),抱球扣脚收脚成丁步,转身左脚向斜脚迈步前移,马步弓掌。 3、揽雀尾:翻掌后座,扣脚抱球收脚,迈步按手,按手一插二插收脚,翻腕提膝弓直收回,重心下沉,上步马步送掌;转身翻腕收脚点起,后撤弓步带掌至后右斜角,后座穿掌收左脚,下沉扣脚抱球正前方。 4、正单鞭:左掌外翻,右手从左掌心穿出勾手,提膝蹬脚,脚尖崩直后收回,重心下沉,左脚迈出,掌心朝里向外旋转分开左弓步。 5、提手上式:后座扣脚,左掌由后向前穿出成正马步;翻腕收脚勾手蹬脚崩直;收脚抱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抱球,左脚迈出,马步成掌。 6、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举左按左脚前点。 7、左搂膝拗步:右掌旋下,左掌向上成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与肩平,重心下沉,左脚迈开,搂膝推掌。 8、右搂膝拗步:跟步后座,撇脚转身带掌成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右搂左推。 第二段: 9、倒转肱:拨掌后座,转腰右掌从拳位向左西下插,左插扣脚,拨掌后座,两手收至拳位,送掌提膝,两掌心朝上。重心下沉,右脚后退,左掌收至拳位向膝盖下插,二插扣脚,拨掌收脚,两手收至拳位,掌心向上,送掌提膝,脚尖崩直。 10、斜飞式:重心下沉,左脚向斜脚退步,转身右掌下插,二插收脚丁步。右脚后退,转身右掌从心窝送出成右弓步,掌心向上。 11、虚步亮掌:右掌翻掌,左掌收至拳位从腋下穿出,左脚前点成虚步亮掌,两掌心朝前。 12、提手上式:右掌穿出,左脚后退,带手收脚,两手收至拳位,勾手提膝蹬脚。收脚抱球,重心下沉,脚跟着地,扣脚转腰,翻球收脚,掌心相对。重心下沉,左脚迈开,马步成掌,掌背相对。 13、白鹤亮翅:抱球收脚,穿掌上步,右撩左按,左脚前点。 14、左搂膝拗步:右掌下沉,左掌上托,收脚丁步,左掌下按右掌上托,迈步搂膝推掌。 15、海底针:按掌收脚,一插二插换脚三插上步,成右虚步。 16、闪通背:重心前移,摆脚翻左架右,两拳心向上,马步。 17、上步搬拦捶:跟步合手(左手在上),后座转身收脚,上步带拳冲,两拳交叉与肩平,拳背朝上(左手在上)。 18、揽雀尾:跟步后座,两手收至胸前,推掌丁步。重心下沉,右脚迈出,左手从右臂上方穿出,右掌托

陈瑜先生传授太极拳内功心法

陈瑜先生传授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

学习太极拳基本功要点

1、压腿:后腿绷直,压得点与腰一齐,起腿,压的腿勾向鼻尖,腰挺直,身体慢慢向压得腿靠近,压完后蹬一蹬腿。 2、蹬腿:前腿向前弯曲,不能超过脚尖,后腿绷直,双手压住前腿膝盖,慢慢向前弓,需要时蹬2-3分钟。 3、踢腿:前脚勾起,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前腿踢完后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踢另一条腿。 4、拍手:前脚绷直,双手打开,与双肩一齐,一手拍打另一面的脚,一手拍完后腿收缩,如金鸡独立状,迈步,再拍另一只手。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2次,每次1小时 以下动作主要是锻炼腰部 1、双手垂直,弯腰,左右呈360度旋转,眼跟手走,反复做。 2、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似抱圆球状,左右摆动,注意要以脊柱为中心转,胯骨不动。 3、太极的灵魂是“松”,注意体会!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

一、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

太极拳内功精要

太极拳内功精要 我们要知道,一个裆是二个胯的组合,当我们在走架、推手时,两个胯的左旋右转,它的运作不完全相同,一个虚胯则另一个是实胯,一个是上提转则另一个是下落旋。例如金刚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捣捶时它是前后上下的旋转,也是由裆胯的组合来完成。所以两个胯并非是同一个方向运作的,整个裆胯的运作,以及配合技击的打法,千变万化,我们把它叫作变裆。 裆胯是太极拳的天机。所谓“天机”者,玄机关窍之意,凡动作变化全凭于此。不得此中奥秘,难以练成太极功夫。所以学练赵堡太极拳主要练的是运裆。“裆”是天机玄窍,没有裆的运作,就不存在赵堡太极拳,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见。 裆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运作,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以前老师用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来比喻太极拳裆胯的作用。木偶戏是用手来表演的,离开了手,就不存在戏文了。我想这样形象化的解释颇为得当,余练功几十年深感“以裆代手”的重要性。

练赵堡太极拳如何“运裆”不可不知太极拳高手郑悟清老师,他之运裆极为精微,虽有若无,显于见微。为什么说“虽有若无”为之佳者?大凡功夫高者深者,其走圈亦小,不显于形,所以若有若无,使对方不知其深浅,未能知其变化,深藏不露,适于灵变。否则的话,也容易给对方看出破绽,泄于活机,亦非高人之所为也。 裆即由两个胯组成,在一个中心两个不固定的位置上旋转,既有重心,而不知其重心何在,这是一个太极图的摆轮,是太极拳运作源泉,是阴阳变化之枢纽,动静开合,虚实变幻之裆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两脚有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手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或忽阴或阳、亦阳亦阴,这是阴阳消长重心虚实变换之关键。 “以裆代手”,“以身领手”是赵堡太极拳由裆胯带动手和全身动作,继之由裆胯来带动腹式呼吸,带动丹田运转,所谓“腹中有轮,旋转如规”。使之“聚而鼓荡,状若璇

赵堡太极拳七十五式心法口诀

赵堡太极拳七十五式心法口诀 (一)起势 纳新吐故起混元,摄得真金鼎内煎;披身滚臂展双掤,鼓荡往返折叠全。 (二)金刚 上步出手金刚掌,上下八法势中藏;连环玄肘扣搬拦,捣心顶裆跺脚面。 (三)揽扎衣 太极拳法妙无穷,二十四法扎衣生;掤捋挤按连殊用,采挒肘靠紧着根。 (四)左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五)单鞭 拉开单鞭中堂站,左像箭来右似弓;上下绕打用不尽,鞭捶击根追人魂。 (六)斜金刚 上步出手金刚掌,上下八法势中藏;连环玄肘扣搬拦,捣心顶裆跺脚面。 (七)右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 (八)斜行 正隅互变斜行进,贴身壁腿把敌封;十字手法变中论,肘靠膝胯顺势攻。

(九)琵琶势 怀抱琵琶上下翻,打了两头打中间;左右连环掌中窍,步走顺拗亦坦然。 (十)跃步斜行 跃步中定人称奇,专采两臁并两膝;斜行靠进十字肘,壁腿一落根制敌。 (十一)小开合 正身卸步拉满弓,进步放箭按法成;此式开合称虎扑,意到俱到方为真。 (十二)转身琵琶势 透步圆转琵琶成,掏腿倒卷采挒蕴;滚按卷挤绽开放,得机妙发最精良。 (十三)跃步斜行上金刚 跃步中定人称奇,专采两臁并两膝;斜行靠进十字肘,壁腿一落根制敌。 (十四)伏虎 若遇搂抱欲解束,十字抱胸意沉蓄;双肩环绕通肩抖,降龙伏虎世称雄。 (十五)小擒拿势 遇敌出手使擒拿,折叠反关把敌发;分筋错骨制顽敌,切磋技艺审慎拿。 (十六)串捶势 串捶巧打面胸足,两拳连环如串珠;屈沉蓄劲抖捶风,进步肘靠破中门。 (十七)肘底捶 打右顾左翻身肘,肘底看捶护中手;曲肘沉落千斤坠,肘捶齐进在当心。(十八)倒卷肱(gōng) 退行三把倒卷肱,怎识退中有进攻;进退顾盼都悟透,攻防防攻变化通。 (十九)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 (二十)斜行 正隅互变斜行进,贴身壁腿把敌封;十字手法变中论,肘靠膝胯顺势攻。 (二十一)闪通臂 闪通臂式圈划圆,须知圆中有往返;海底捞月单展翅,肘靠膝打挒为先。 (二十二)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腾了空,合手端肘倒栽葱;含胸拔背立圆进,顾盼轻灵立鹤群。 (二十三)单鞭 拉开单鞭中堂站,左像箭来右似弓;上下绕打用不尽,鞭捶击根追人魂。 (二十四)云手 云手三进顾盼间,两臂交叉成连环;上手头打后打面,左右开工打两边。 (二十五)左高探马 探马插镫蹬敌裆,翻身上马迎太阳;惊上打下互为用,劲走纵横挫敌根。 (二十六)右插脚 插脚一起进裆里,劲力原源在腰脊;脚面直撩尖对点,命门一突出神奇。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单贵文

武当太极拳108式拳谱单贵文 第一段 1 天地初动面北 5 力劈华山西北9 分金锉玉东北 2 太极捧球面北 6 太公出阁正北10 怀中抱月东北 3 试推山门面北7 叶底藏花站西目南11 扭转乾坤正中 4 袖里吞金穿掌东南8 老熊坐洞东北12 马上劈刀西南 第二段 13 怀抱琵琶东南17 拨云见日正东21 怀抱玉如南目北 14 横江飞渡西北18 如封似闭正东22 黄鹰掐嗉正北 15 风摆荷叶东南19 饿虎夺食正西23 黄鹰掐嗉正北 16 风摆荷叶东南20 马上挥刀西北24 野马分鬃西北 第三段 25 腋下藏刀正东30 黄龙踅水东南35 白蛇吐信指南 26 黑虎掏心正东31 顺手牵羊西北东南36 燕子抄水正南 27 黄龙升天东南32 金花落地西北37 燕子穿云目北 28 黄龙入海东南33 分金锉玉正北38 青龙探爪正北 29 蜀道横云东南34 投石问路正中 第四段 39 竹帘倒卷东南43 闭门推月面南47 马上开弓面西目北 40 竹帘倒卷西南44 猿猴坠枝面北48 堆窗望月西北 41 竹帘倒卷正南45 怀中抱月东北49 玉女穿梭正西 42 冰柱垂檐面南46 黄龙摆尾东北-西南-东北50 秀女纫针正西

第五段 51 老熊扳枝正西56 怀中抱月正北61 金鸡撒膀面西南 52 苍龙戏虎正西57 狮子开口正南62 浪子拍球西北 53 懒熊靠树正西58 夜叉探海正东63 猛虎出闸正北 54 麻姑献寿正东59 怪蟒翻身穿掌西北64 推窗望月正北 55 马上开弓面东北目 右 60 拨草寻蛇西北-东北 第六段 65 腰横玉带面南70 隔壁探囊正北75 脑后摘巾面南 66 横扫千军面东71 金鸡上架面西76 深海探宝 67 横扫千军面西72 金鸡上架面东77 逆水行舟打南 68 老君推炉正南73 脑后摘巾面北78 狮子揉球面南 69 扭转阴阳正北74 深海探宝 第七段 79 怀中抱月正南83 夜叉探海正南87 狮子吸灯西北 80 青龙探爪东南84 马上开弓面北马西88 樵夫指路正北 81 鹞子入林西北85 行步撩衣西南 82 鹞子翻身正南86 摧马挥鞭西南 第八段 89 蛟龙戏水面西93 坐山打虎面北97 燕子钻天穿掌西北 90 促动天机面东94 五行归园西东北西南 东南 98 落地生根西北 91 乌龙展腰面东95 似火烧身东南 92 铁牛耕地面北96 麒麟吐书面西北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对于没有任何学拳基础的人来说。练习太极拳就要从零开始学起,不是说练习太极拳不需要基础,而是练习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的练习,只有学好了基础才能提高你的太极拳。 一、无极桩 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二、开合桩 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每次可练3-5分钟,日久可渐增。 三、升降桩 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四、虚步桩 首先身体立正真好,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并将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迈出半步用脚跟点地将脚尖翘起,然后将左膝微微弯曲的同时将双手举向前放,将左手上举同鼻子高度,右手放于左边肋骨的下方,双手手指微微弯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如同左琵琶式。

赵堡太极拳 正宗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简介

正宗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简介 (2012-03-04 21:58:12) 分类:武术气功标签: 体育 正宗忽雷太极拳传有十一层练功法练法,即(“一联、二圈、三身转,四分、五劲、六圪 节,七起、八落、九自尊,十朝、十一哲”。)一套架路(型架、劲架、功夫架只是在初架 基础上加上不同的功法)此架发劲脆快,乃层层提进阶梯式练功方法,其训练方法科学 化,先以直线将定势联接起来,然后变曲加圈,再圆转关节,柔筋拔骨,以柔促刚,打通 血脉,圆转丹田,以柔促刚,劲由丹出,再由大圈到小圈,再到无形的意念圈,圈圈相 扣,一圈统百招,使初学者逐步进级,直至太极拳高层功夫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联: "联"按当地发音为"luan",意为将某物串联起来,如"衣服破了,将它联一联又称“连” 一是:熟练套路中每个动作的定型架势,以简单的直线将全套动作“联”起来。二则教师可有 充分时间,观察、启诱学生们的可塑性.三则利用馀裕于基本体能的锻炼,太极原理的绍 介,以及武术家心性修养的树立等等……此时在内裡的训练上,只要求一个气息自然,不 做作,不勉强。 ====(独联架) 二圈:在一联的基础上,再由简到繁,加圈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每个动作之间加上一个 个圈,以圈连接拳式动作,以转圈来作为动作之间的运行过渡,每招每势把动作走圆,全 套动作的每两势之间附加一个圈,以圈顺接下一动作,如一圈没走顺可再加圈,全套动作 圈圈相连,最后可达一圈通领百招。二是让每个动作的运行路线进量走圆划弧,变直为 曲,而且周身俱转圈,一立圈为主,横圈为辅 . “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强调了缠丝在太极拳 的重要性,也构成了太极拳独特的技术风格"此处所谓的“圈”即为太极拳的基本要求缠丝劲 此阶段在套路熟练的基础上,要在练习过程中加入缠丝劲"方法大致是先从手臂开始,然后逐 渐到全身"在加圈的过程中先将圈放大,然后在逐渐将圈缩小"亦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谓的” 先求开展,再求紧凑,乃可臻于填密矣” 此时要求呼吸与动作相配合。 自手臂开始。因吾人躯体之最常运动,且易受指挥者,莫过于手。其做法是:在已习得 的套路上,逐式加圈,转臂旋腕,内外缠绕。视能力,亦不限于手臂,能练下肢之缠劲者 更妙。此时试求呼吸与动作配合,大体上是气沉丹田。停蓄安适,意存勿忘即可。 =======(圈架) 三转:一层具备了“骨”,二层又添了“肉”,骨肉丰满了方可进入三层练功阶段。下一步就 是利用套路这个工具进行科学的磨练工夫。那怎练?三层以后的层次变化就是各种练功方 法的具体表现,如拳诀云:“一层工夫一层架,一层拳架一层功。”此阶段细致强调太极拳 的基本身法要领"强调手对足,肩对胯,肘对膝"在身体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 这些身法" 加圈是为了转圈,俱转指逐渐内外都转,在每招每势外形圈练熟后,要求周身放松,由 外圈带动内圈,手走圈时,要屈膝、圆裆、转胯,做到手眼身法步周身相随,将圈练成立 体圆,周身圆转自如,逐渐做到外三和,定势要求三尖相照。那怎快做到周身俱转呢?一 是经常体悟练习,逐渐达到要求,二是用“四头引转处处转”的独特方法,“四头”指手指 头,脚指头,舌头,小便头。以四头为四个领劲领圈而带动周身俱转。具体做法:舌头尖

太极拳基本功

学太极拳要练好基本功,首先要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有几种,都有怎样的具体要求。太极拳要求劲力“ 运之于掌、通之于指”“ 形于手指” ,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有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六法直接以手完成。这首先要有正确的手法作为基础。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拳、掌、勾三种。太极拳虽然叫做“太极拳”,但是实际上用拳的时候少,用掌的时候多,主要是掌法变化多,而太极拳中用到勾手的地方很少。 拳:手法是四指靠拢向掌心卷屈,拇指与中指或食指相扣用意时松扣,用力时紧扣。握拳应注意勿过紧或过松,过紧则易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不便实用;当拳伸出时拳与前臂要成直线不可向外(或向内)扭曲,但一般人最易犯向外扭曲的毛病。向外或(向内)则使腕部紧张,必然妨碍气血畅通。此外,与对方交手时也易受伤。因此应注意这个缺点。 掌:手法是五指自然分开并微屈,虎口成圆形,掌心微含。力求自然状态,食指或小指虚领即可。如立掌时食指领,内缠外缠时以小指领劲,此掌法为半阴半阳或者半掌半拳取“中和”之意。伸掌法:五指微曲,不可伸直,指尖要留有空隙,不可靠拢,每当手掌伸出时,腕部不可过分弯屈紧张,伸出收回都不用力,因为紧张或用力都会妨碍气血畅通。 勾法:有两种,一种以拇指、食指相捏,其余指相合;另一种拇指、食指相捏,其余四指松松拢住。钩指的作用,在“单鞭”式中为“蛇尾”之象形。陈家沟太极拳宗师陈鑫为此式谱以歌诀“单鞭一式最为雄,一字长蛇亘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消息贵在脊骨中”。在实际用法,以钩手为“点穴撅”之所用。 关于太极拳的手法,一般只有上述三种,但这三种手式在太极拳运动中是经常变换的,每当变换时应注意缓慢,不可太快和用力,在不用时腕部必须松活轻灵,尤其腕关节不可紧张,否则影响气血畅通。 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有五种:即弓蹬步、骑马步、丁虚步、半扑步、八字步。现将各种步法要点分述如下:

赵堡太极拳前贤生卒年探析_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前贤生卒年探析_赵堡太极拳 近年来,随着赵堡太极拳系第四代传人王柏青所著的《太极秘术》残本的发现(《太极秘术》残本见郑瑞、谭大江编著的《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一书),使我们有可能大略地推算出王柏青的生年,并以此为基准推导出自其往上两代师、祖的大致生年。这个证据链条对于拨开太极拳源流之谜团,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笔者以王柏青为基点,依据大量的书刊资料,梳理出一个赵堡太极拳系前贤的生卒年表(见附表)。表中所列出的各太极拳传人的生卒年,可以确定(含公认)的用圆括号()标示。暂时不能确定而推导的生卒年用方括号[]标示。 附表 张三丰(1247-?)年 ?代数传 王宗岳[1540―1620]年 1、蒋发(1574―1654)年 2、邢喜怀[1594―1674]年 3、张楚臣[1623―1703]年 4、王柏青[1653―1733]年 陈敬柏(1707―1791)年 5、张仲禹[1673―1753]

6、张彦(1723―1807)年 7、陈清平(1795―1868)年 8、和兆元(1810―1890)年 9、武禹襄(1812―1880)年 本表中蒋发、陈敬柏、张彦、陈清平的生卒年在拳史或地方志书中有确切记载。既然陈王廷(约1600~1680年)的生卒年人们用推论方式确定而后基本被公认,那么王宗岳、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张仲禹的生卒年也是可以以合乎情理的方式假设和推导出来的。推理的理由和方式如下: 王宗岳的生年是假设他比蒋发年长34岁而定的。因口碑资料(传说)中说蒋发去山西王宗岳家学拳时,王因年纪大,不耐多言,便让女儿教蒋发,故此赵堡太极拳中留有女性动作。邢喜怀的生年是假设他比蒋发年轻20岁而定。理由是蒋发学成回乡后又过了数年才相中一个青年人,这样师徒间年龄上的差距应在20岁以内。张楚臣的生年是假设他比邢喜怀年轻29岁而定的。另外,王柏青说自己从学于张楚臣,师徒间相差25~30岁是有可能的。王柏青的生年根据《太极秘术》残本原序文及落款而推定。王柏青于雍正六年(1728年)时“余秘而习之已历四十余年”,落款为“愚叟王柏青留示”。此时他应该是70-80岁的人,本表取中的75岁。张仲禹的生年以假设他比(侄孙)张彦年长50岁而定(年长40岁也可能),根据是张仲禹临终时张彦还很年轻(30多岁,本表取30岁)。考虑到赵堡太极拳早期传人拳功与丹功合而为一而练,应该长寿一些,故寿年均以80岁计算(比实际寿年保守了一点)。假设与推定的生卒年可能会有5年左右的误差,但足以说明问题,且无关大局。根据大量的材料并结合本表做综合性的分析后,对赵堡太极拳早期的传承情况简要分述为下列十三题。 一、由王宗岳其师某人再上溯至宋末元初张三丰,其间隔计有二三百年,其中数代传人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

图文教你武当秘传的太极拳八式[4P] 这套简化武当拳共八式。全套演练由起势到收势仅一个来回,所需时间约1分30秒左右。演练动作由慢至稍快,再由稍快到慢结束,形成一个高潮之后,静神平气收势。如果感到演练意趣还浓厚,可按反式再练一次。整个套路演练起来宛如动静自若、神表自在的游龙,轻松奔放地拧转翻裹,使练习者感到明快西藏畅,舒适快慰,神怡爽心。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习练,均能起到养生、健身、防身的作用。简化武当拳是在武当拳初级综合套路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便于武当武术爱好者初学和入门。一般情况下可在120分钟内基本掌握全套动作;两天训练,可以熟记全部内容。这套套动作虽少,但每一个动作都隐含养生、技击内容。认真习练到一定程度后,善悟者或对武当拳研练有造诣者,均能阐释或领悟其健身、防身作用。具有隐秘的养生,尤其是技击性。动作要求(1)动作阴阳,交合运变,体现势正、招圆、松静、柔绵之功;(2)手眼身法步高度配合一致,做到手到、眼到、身到、步到;(3)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蓄气轻缓,发劲快打;(4)稳定时无物无我,运动时得意忘形,轻松自在。行拳走架歌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

太极身安健,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八式动作说明与图解(一)无极起势1、预备势两脚并步自然站立,身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舌轻搭上腭,齿轻叩,口微合,呼吸自然,双目平视,心意纯静(如图1)。2、无极桩法双手从两侧合抱于丹田处,手势成阴阳八卦子午诀(即左手拇指与其它四指轻握,右手拇指从左手空拳眼中插入,指尖顶于食指、中指根节处,其作四指并掌拢覆于左手背上)。然后,用鼻轻、匀、细缓深吸一口气,闭气,鼓荡丹田8次,再呼气。微静,将口中津液分三口咽下(如图2)。要点:轻松自然,收腹提肛,含胸拔背(腹微收,肛有自提之势;胸微含,背有自拔之形,调节身体中正);虚领顶劲(意觉脖领中空,并微拉脖领使其中空之气上提百会,调节得法必使百会至尾闾会阴有气贯相融之感,微拉领脖时须配之下核内收,方才奏效)。说明:无极桩法属道门养生桩法,如得要领,站之得法,全身会有虚无飘渺之感。气之行身,无处不通,无处不透。但初学者不必刻意追求。知此理法,仅做外形即可。(二)两仪掳带1、两仪楼丹①双掌外旋,使掌心向上呈龙心掌型;屈肘后移,双拿后移至两肋旁,然后以肘腕为轴同时拧转外旋(如图3)。②接上动不停,双臂外展,双掌向体侧外伸,掌心向上,拇指向后(如图4)。③继而双臂内合,同时双掌两臂向内旋转180度,掌心向上;双掌当从体两侧向前旋转摆动至体前时,双掌回抽至两肋(如图5)。④接上动不停,如前动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上)

武当赵堡太极拳精华二十式(上) 本文介绍的拳架择取了传统武当赵堡太极拳架中的 常用招式,既是基本功,又是传统架中重要的、重复最多的招法。通过该简短套路的练习,习者能够锻炼身体,磨练心志,陶冶情操,增强内力。习者熟练掌握这一小套,能迅速学会传统拳架,一窥武当赵堡太极之堂奥。 本拳架只是在内容上做了精简,训练要求并未降低,习 者要严格遵循拳架习练规范:慢、松匀、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心意相合、虚实分明、式断意连、动中求静、三直四顺六合、意贯四梢、明三节、不撇不停不流水、随势借势,回归自然。逐步养成一些基本的太极运动习惯,比如手的滚圆,手臂的转圈,步伐的走弧,动作上的手脚上下配合等等。 拳架名称:预备式、起势、金刚、揽扎衣、白鹤亮翅、单鞭、云手、 左高探马、右擦脚、右高探马、左擦脚、倒卷肱、野马分鬃、倒卷肱、斜白鹤亮翅、斜行、海底针、闪通臂、白鹤亮翅、金刚、双退步收势。拳架详解:预备式: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两手面贴于大腿前部位置。虚领项劲,含胸拔背,收腹,沉肩坠肘,松膝吊裆,正腰落胯,脚踏实, 调节好呼吸(见下图)o

1、起式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双手外翻至掌心朝外 图1-1 );左脚向正前方迈一步踏实,同时双臂自前而后而 而前从头项抡下至大腿前部还原,跟右脚落于左脚平行位置(图1-2、1-3、1-4、1-5)。手脚同步定式。定式后姿势与预备式完全相同,只是位置向正前方平移一步。赞日:鸿蒙混元初太极,动分阴阳静合一。披身滚臂展双棚,鼓荡往返折叠意。 2、金刚接上势,右脚脚尖以脚跟为轴外摆45°,左脚向正前方 踏一步成左弓蹬步,同时双手自下而上划弧前棚,两掌指尖朝前,相距约七寸(正常人前小臂长度)掌心相对,左前右后,约与胸高,两臂弯曲大于90°角撑圆,形成拥势(图2—1);双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右摆,形成面向右侧方向右后弓步,双手同时向上划弧后捋,左手在下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两手相距七寸(两手叫“阴阳手” )。两手如同拉着人的胳膊,形成捋势(图2—2);身体左转,双脚脚尖前摆恢复前式,同时双手向下划弧前伸两手同步顺时针转动,两手 距离逐步缩短,形成挤势(图 2 —3);身体重心逐渐移向前脚(左脚),提右脚并向左脚,同步左手掌、右掌向前下方斜按出,形成按势(图2—4)(棚捋挤按整个过程两手画个立圆);接着右掌围绕左掌一周变拳。左手掌心向上收于

赵堡太极拳的五种功法

赵堡太极拳的五种功法 赵堡太极拳的功法1、站功 站功。场地无论大小,能容身即可,但要平坦、安静,有花木流水、空气清新之环境尤好。站功身法要端正,自头至脚要求自然空松,整体配合协调。 具体做法:虚领顶劲(顺直脖颈,脖颈中心有似线穿、百会往上提之感。平常人的脖颈习惯是往前倾,顺直的方法是脖颈稍微后靠,下颔稍微内收);两目平视,不可着意外界物像的观察;微叩齿;舌尖轻上卷舔上牙根,上下嘴唇自然相合;沉肘松膀(沉肘在于自然,只要肘、膀全然放松不着力,就可达到松沉);含胸拔背(胸不挺,两肩微前收,背呈圆弧状);微收小腹使尾脊端正;松胯提肛(松而不塌,胯松肛自提);膝微屈松(双膝受上体压力务要均衡,不使有酸乏感);两脚与肩等宽,成不丁不八步形,脚掌心空虚,脚趾踏地,脚前掌、脚后跟要均衡承受身体的压力;两手呈掌,十指微张(自然伸展)停放于两大腿前部稍侧部位。如此站好后意微关照丹田,似守非守,不可用意过重,即成气沉丹田之状。 站功势成后,周身关节松弛,呼吸自然,气血循环周流畅通。站功得法,势成后有5种感觉: 1、百会穴像婴儿似的有呼吸跳动感、气的出入感、回旋感等; 2、舌下津液不断涌沁,遇此情况可分若干小口徐徐咽下;

3、丹田处有微温和气动之感觉; 4、五脏之气行于两手指梢; 5、涌泉穴似有气在冲动。 除此之外,周身还有许多细微舒愉的其它感觉。否则必是身法和心意没有达到要求,或是站的时间过短,式成后未达10分钟以上。 站功符合法度后,保持安静的心理,自然的呼吸,即可收到全身平衡、阴平阳秘、元气生动、气血畅通的效果。 赵堡太极拳的功法2、坐功 坐椅高低适宜,落坐后大腿与膝大致形成水平状。坐功身法同样要端正,上体要求均与站功同。区别仅在手足姿势上。两手掌向下放于两大腿上,两手中指尖与两膝齐,两膝间距与肩同宽,并与两脚跟上下垂直,两脚略呈内八字形。 坐功同样要求心理安静,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周身关节松弛。坐功在达到上述要求后,过10分钟,也逐渐会产生站功的感觉。练到高层次,无论站功、坐功,均会使人全身有混圆虚灵、明静之感。 坐功在养生调气上与站功有相同效益,不同点是站功对锻炼人腿的支撑稳衡力有特别作用,而坐功对锻炼人的尾骨支撑稳衡力有特别作用。两者在拳艺中各有重要功能,可以互相补充,而不能互相代替。 赵堡太极拳的功法3、卧功 卧功有左侧卧和右侧卧两种。食后适宜右侧卧。方法为:侧卧时枕头与肩平,右卧屈右肘,手心朝上平放枕上,以头枕之,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2、单式训练 实质上是发劲锻炼。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3、练推手 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

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4、器械训练 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5、内功的训练 (即:意、气、力的训练) 意 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 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劲,都要做到外力和内劲的结

赵堡太极拳歌诀

第一式预备式 太极起势莫轻看, 左右相合人进难, 千斤坠功内中找, 逆腹呼吸转周天。 第二式领落 太极拳功十三法, 掤捋挤按要心明, 四手能化千万招, 应敌妙法用不尽。 赵堡太极十三翻,左顾右盼掌划圈,手到脚到身要到,拧腕压肘敌即翻。懒扎衣对敌从容,左摧右发显奇功,脚腿胯腰一齐到,滚压引化敌落空。如封似闭退为攻,即化即打敌全空,水涨船高仔细研,前进後退随人动。重手法单鞭对敌,卸腕骨对方自跌,左一鞭手脚齐到,右勾手挂化点穴。搂膝斜行四方管,对方拿我以拿还,跨肩齐到插足上,螺旋转动敌跌翻。太极奥妙开合中,一开一合妙无穷,三节齐聚劲要整,猛虎扑食快如风。初收擒打转活圆,意气相合气腾然,左手勾化右点击,发敌全在一瞬间。对付擒拿有妙法,拿哪松哪气不发,进步管足沈腰胯,腰裆劲出敌根发。

单脚抓地如山稳,气敛入骨裆要撑,手脚齐发敌招空,提膝十字防周身。身手被捆心莫慌,缠丝换劲身俱开,上下相随合一力,随手化打如解带。太极擒拿手法异,顺人之势借人力,任他巨力来拿我,反拿关节敌倒地。屈紧伸尽劲要崩,不贪不欠步轻灵,护中反打指下阴,身手齐到方为真。左手一掌防双抓,右拳迎面击太阳,一防一打一开合,妙手一著一阴阳。拳在肘底内藏凶,转胯活腰闪正中,左拳横打右卸骨,双拳连环显神通。倒卷肱以退为进,三环发圈中套圈,闪转腾挪在腰脊,四梢动全凭丹田。身带手转应万变,三节相顾记心间,梢领中随根节催,反拿肘击靠迎面。陷入困境解法妙,垂肩滚臂坐腿腰,抽臂击采一气成,海底探针无虚招。太极闪通背法精,击人周身都是圈,旋转三百六十度,十三法用一瞬间。云手运行如两轮,两轮全在一环中,中轴随腰任意变,任你水泼也难进。

太极养生 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太极养生_详解武当太极拳十三式要领 在中国,关于太极拳的派别更是数不胜数,武当13式太极拳更是综合了内外功法,外有太极十三势,内有武当内家拳,下面北京迈凯奇就简单的介绍下武当太极拳十三式。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武当13式太极拳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武当13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第一式仙人放剑 (1) 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 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 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 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 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 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 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 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定位),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乾坤盘球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基本功 目录: 一、桩法 二、重心转移 三、单手缠丝功 四、双手缠丝功 五、步法 六、拳礼准备活动收势缠丝功 前言介绍 在武术领域,无论那一个派别都离不开基本功训练。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学者,都要时刻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只不过着重点不同罢了。初学者应以基本功训练为主,掌握了基本功后,在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套路和其它功法。自学拳起,无论学到何时,都要坚持每天练基本功。以后,随着功夫的不断增长,可以每天根据学拳者的目的性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但有些基本功如站桩、发劲等都要每天坚持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很多,除一些常规的压腿、踢腿及一些步法如弓步、扑步、马步基本训练外归纳起来主要有手型步型、基础单式、基础桩功和缠丝功四类。 一、手型与步型 1、手型:有五种:掌、拳、勾手、刁手和枪指 1)、掌:陈氏太极拳的掌俗称“瓦楞掌”,成掌时要求拇指与小指有相和之意,其余三指微向后仰,掌心要 虚、要空。 2)、拳:握拳时要求四指并行卷向手心,拇指向掌心方向卷曲,拇指内侧紧贴于食指和中指中节部位。握 拳时不要过分用力,拳心要有空的感觉。 3)、勾手:做勾手时要求五指轻轻捏拢,指尖向下曲腕,手腕背部向上隆起,但要注意放松,不要过分用 力,否则成僵腕,影响血液循环。 4)、刁手:做刁手时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以小指领劲,依次曲卷向手心,拇指自然伸直轻 压于食指上。做刁手时不要过分用力,让手指和手腕自然卷曲和隆起。 5)、枪指:做枪指时要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指以小指领劲依次卷曲向手心,食指自然伸直与小臂成一 直线,拇指自然向上翘起,形成一手枪状。注意使用时,卷曲的三指不要太用力。 2、步型:步型有六种:弓步、仆步、虚步、马步、独立步和坐盘步。 1)、弓步:分左弓步和右弓步,左弓步又分左正弓步和左侧弓步,反之已然。以左弓步为例:如做左 正弓步,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左前方,微向里合,右腿自然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成约45度角,身体面向左侧;做左侧弓步时,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正前方,右腿自然向右侧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90度,与左脚平行,面向正前方。 2)、仆步:分左仆步和右仆步,是基本步法中较低一个步法。做仆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殿部距 地面约5公分,另一腿向侧面伸直仆于地上,约平行于地面,脚尖里合90度,与另一脚平行。 3)、虚步:分左虚步和右虚步,左脚虚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做虚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幅度 应根据动作要求控制在90-150度之间,支撑身体约90%重心,另一腿向侧前方跨半步脚尖或前脚掌虚虚点地,支撑身体约10%的重量。 4)、马步:要求两腿向左右两侧分开,宽约三脚长或80公分左右,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成 90-120度,但不小于90度,两脚平行或略向外摆。做马步时要注意上半身要垂直于地面,不要翘臀前倾。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及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动作名称 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由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传弟子刘古泉道人,刘古泉传山西王宗岳,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蒋发又传邢喜槐,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武当赵堡太极拳。 武当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武当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武当赵堡太极拳大架七十二式,小架郑悟清拳法有拳架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

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指为筋梢。 武当赵堡太极拳架轻灵柔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绷、履、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采、列、肘、靠、之法。 外三合和内三合是研练武当赵堡太极拳的规矩和准绳。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盘与骨合。练法要求不撒不停、不流水,手、脚身体要互相配合,周身合成一劲。做到刚柔相济,招招清楚,式式法明。 武当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细分108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武当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在演练过程中,练至数趟,一经启动,旁人观之、见走圆画圈,却找不到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在推拿方面,以二人立步推手,棚、捋、挤、按、之动作,活步推手,以练採、挒、肘、靠之法。 在技法上:有完整的四十八法,即上、中、下三盘秘法。上盘功夫掤 捋挤按采挒肘靠攥扣锁撅跌挫扯掷;中盘功夫起落进退腾闪园转含拔通挺环管吞吐;下盘功夫缠跪挑撩劈壁挂蹬勾掰截点绷趾滚蜷。其上乘功夫要求凌空劲的无形弹放。真正做到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即扑。 《张三丰承留》是收载于《武当赵堡太极老谱》和《杨氏老谱》中的一篇诗文,中心意思是阐述道家“虚灵能德明”这一性命双修的核心观念。《杨氏老谱》中不少阐述十三势长拳特殊武术内容的篇目(如《太极懂劲解》等)都涉及到了性命双修,说明十三势长拳也即是太极拳曾是性命双修的一种形式。《张三丰承留》反映出了“虚灵”的功效与有关的历史等等,充分反映出“拳即是道”这一太极拳的锻炼宗旨。 原文: 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 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 授之至子来,字著宣平许;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 虚灵能德明,理令气形具;万载咏长春,心兮诚真迹; 三教无两家,统言皆太极;浩然塞而冲,方正千年立; 继往圣永绵,开来学常续;水火既济焉,愿至戍毕字。 校勘:“愿至戍毕字”中的“戍”字可能为“成”字之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