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藏地区水能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初探

西藏地区水能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初探

西藏地区水能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初探
西藏地区水能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初探

西藏地区水能与地热能开发利用初探

胡经国(执笔)任志民

西藏自治区政府于1984年提出,要大力开发能源资源,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西藏电气化。今后10年,是西藏电力建设的关键时期。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大力加强电力建设,是实现西藏电气化的根本途径。

本文拟以西藏电气化为主题,着重对西藏水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供从事和支援西藏能源开发利用和电力建设的同行参考。

一、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西藏缺乏煤、石油和天然气。但是,却拥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多种能源资源。

西藏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中国水力资源普查成果》,西藏的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0055.9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569.0亿千瓦小时,占全国的29.7%;可开发水能资源量为5659.27万千瓦,年发电量3300.48亿千瓦小时,占全国的17.1%。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尤其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大河湾,是我国水能资源特别集中的河段之一。在这里,若以长40公里的隧洞截湾引水,可以集中2400米落差,装机4000余万千瓦,建设世界第一特大巨型水电站。1982年底,全区水电装机5.95万千瓦,年发电量1.73亿千瓦小时,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到1985年,全区已建成中小型电站700多座,总装机12万多千瓦,比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增长了11倍。但是,水能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很低。可见,水能是西藏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水力发电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水能资源及其发电潜力巨大。

西藏地热能丰富,居全国之冠。区内已发现600多处地表地热显示点,年散热量相当于300多万吨标准煤。并且,已发现了羊八井、羊应乡、玛曲、那曲、宁中、阿里朗久等一系列高温和中低温地热田。其中,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大陆上发现的第一个高温湿蒸汽田。羊应乡地热田,是我国第一个地热流体温度超过200℃的高温地热田。地热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地带。羊八井湿蒸汽地热电站是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到1988年,该电站总装机达1.9万千瓦,是我国1984年地热能发电总装机的两倍多。在羊八井与拉萨市之间,架设了11万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供应拉萨市冬季40%的电力,缓解了拉萨市供电紧张状况。自治区政府计划,在7年内将地热能发电装机再增加5万千瓦,并确定以开发深层地热能为主攻方向。可见,地热能是西藏仅次于水能的重要能源;地热发电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地热能资源及其发电潜力较大。地热能开发利用在西藏占有独特的地位。西藏将成为我

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基地。

西藏太阳能资源丰富,居世界前列。藏北风能资源丰富。虽然,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但是,从长远看,它们将是西藏有价值的能源。这两种能源及其发电潜力也是相当大的。

总之,西藏能源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相当优越。多种能源,特别是水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为西藏别具特色的能源和电力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而,为西藏电气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能源开发利用与电力建设决策

为了加快西藏电力建设的步伐,正确选择发电能源是十分重要。考虑到西藏的具体情况,水能和地热能发电应同时并举,并且积极进行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实验研究。近期,应集中力量进一步建立、发展和完善水电和地热发电“两电互补、共同发展”的电力体系。这是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西藏能源和电力建设的一条根本途径。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都是多用途能源。合理确定能源利用方向,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到电力的种种优越性和电力紧张的实际情况,应最大限度地将多种能源用于发电。在能源利用上,以发电利用为主,非电利用为辅;相互结合,综合利用。也就是以电力为中心,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这是合理开发利用西藏能源的一条根本途径。

鉴于西藏地域辽阔,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电力供需及其增长的分散性,在电力建设布局和规模上,应以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能和地热能资源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在近期大电网难以形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建设以中型电站为骨干的中小型电站体系,;分区建设,自成系统,形成地区性电网。这样,可在满足近期电力需求的同时,为下一阶段电力建设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墨脱大河湾巨大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是一个全国性甚至世界性课题。当然,关于墨脱水电站与西电东送的设想,至少在2000年以前是难于实现的。然而,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进行国际合作开发利用,向邻国实行电力输出,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在世界上,实行电力输出的国家早有先例。墨脱水电站应成为我国水能开发利用的一个长远目标。西藏应当为此做出重大的贡献。

三、地热能资源的理论分析与勘探评价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带(缝合线),是地球上形成高温地热资源的最有利地带之一。与之相应的高温地热带就是地中海—喜玛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地带是强烈的地热活动带。它是地中海—喜玛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羊八井地热田是高温湿蒸汽田。它具有板缘缝合线型地热带高温地热田的共同特征。并

且,它具有深浅不同的两个储热系统。其浅层热储的热流量达每秒10.7万大卡;地热流体温度达150℃~170℃,最高达172℃;发电潜力可达2万千瓦。在羊八井地热田附近虽然没有火山活动,但是根据理论分析和浅层热储勘探评价成果,可以推断其热源可能是由于地壳局部重熔而形成的岩浆体,属于岩浆型热源。

羊应乡高温地热田203号钻井,打出了温度为201.8℃、工作压力为9.1大气压力的高温地热流体;单井发电潜力可达5000~6000千瓦。这表明,羊应乡地热田与羊八井地热田的浅层热储相比,温度、压力更高,发电潜力更大。

前不久,在玛曲地热田,中美合作地热试验井,正在继续向设计深度为2400米的目的层钻进。中美专家预测,它是一个高温地热田。若钻探成功,可建装机达10 万千瓦的大型地热电站。

四、地热田热源属性问题的中外之争

热源是地热田形成机制中的主导因素。火山(岩浆)型热源,导致板缘高温地热田的形成;而热流型热源,则只能导致板内中低温地热田的形成。

在西藏地热田热源属性问题上,中外专家之间存在尖锐的意见分歧。一些外国专家曾以羊八井地热田为例,认为西藏地热田深处不存在火山(岩浆)型热源,属于深循环热水系统,地热能资源潜力不大。根据对西藏的长期研究成果,我国专家认为,在西藏地热田深处,可能存在因地壳局部重熔而形成的岩浆型热源,地热能资源潜力很大。

西藏地热田热源属性问题,关系到地热能资源的潜力及其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关系到能源和电力建设的决策。虽然,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但是,笔者认为:⑴、在深层热储勘探评价完成以前,就做出悲观结论为时尚早。⑵、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成果,缝合线型地热带内国内外若干高温地热田的研究成果,西藏地热田的初步勘探评价成果,特别是温度超过200℃的高温地热流体的研究成果,对于验证我国专家的推断,都是比较有利的。

⑶、在这场西藏“贫热、富热”的中外之争中,应当吸取历史上那场关于中国“贫油、富油”之争的经验教训。⑷、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深层热储的勘探评价步伐,用客观事实来解决这场中外之争。

五、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有利形势

目前,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形势,对西藏地热能开发利用十分有利。

在国内,我国政府对地热能开发利用十分重视。到本世纪末,我国计划完成全国地热能评价;完成30个地热田的勘探;建成30个地热能综合利用基地和10个以利用地热能为主的城市。我国地热田勘探,已从“就热找热”发展到寻找隐伏地热田的阶段。我国政府正在并将继续增加对西藏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投入。

在国外,西方国家国内地热能的开发处于低潮,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寻找市场,输出资

金、技术和设备。美、意、日、法、新、冰等国,都曾表示对我国地热能开发感兴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积极倡导,培训人才,提供财政援助。大量的地热能开发活动,正在有资源前景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地热能开发利用已从干蒸汽发展到高温热水系统;而且中低温热水系统也终将用于发电。世界地热能发电装机增长率一直很高,并有越来越高的趋势:1950~1980年平均增长7%;1981~1985平均增长16.5%;1986~1990年估计会再增长一倍。世界地热能发电高潮正在东南亚兴起。地热能资源的非电利用,投资最大的项目仅限于地区供热系统,而且仅限于接近地热田的城市。

总之,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形势,抓紧西藏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六、地热能开发的环境问题

开发利用地热能应当重视和研究有关的环境问题。地热能开发实际上就是作为地热能载体的地下水的开发。在地下水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地热能开发中都可能产生。因此,在制定开发方案时,除了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外,还应考虑环境效益。

深层地热能开发,尤其应当慎重从事。否则,一旦造成环境问题甚至地质灾害,其治理难度往往大于浅层地热能开发。而且,深层地热能的开发深度,一般大于深层冷水的开发深度。若不对深层地热能开发加以适当节制,则地下热水水位会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温度和压力降低,地热流体枯竭,地面沉降加剧等环境问题,不但不可避免,而且在环境恶化速度上甚至会比开发地下冷水更快。这不仅会导致地热能资源过早枯竭,地热田寿命过快缩短,而且会影响地热能开发效益。

为了全面提高地热能开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制定地热能资源法规,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必要的环境监测和预测预报机构,长期进行相应的监测和预测预报。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在西藏能源结构中,水能最为丰富;地热能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太阳能和风能具有开发远景。水能和地热能发电已具有一定基础,其资源和发电潜力都很大。

2、水能和地热能发电应同时并举,积极进行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试验研究。

3、能源资源应以发电利用为主,非发电利用为辅;以电力为中心,多能互补,综合利用。

4、电力建设应以雅鲁藏布江流域水能和地热能集中的地区为重点,分区建设以中型电站为骨干的中小型电站体系,形成地区性电网和电力基地。拉萨河梯级开发宜尽早规划和分期实施。关于墨脱水电站的开发设想,值得认真考虑。

5、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在西藏能源和电力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重点加强高温地热田深层热储的勘探和评价,正确评价热源属性问题,重视环境保护,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总之,只要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能源资源,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电力建设,,西藏的电气化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1990年4月4日撰写于重庆

2000年2月20日修改于重庆

浅层地热能的特点

---本文出自华誉能源总裁张军的新书《地热能、余热能与热泵技术》第2.2章节 浅层地热能的特点与意义 浅层地热能接近常温,品位较低,需要通过热泵技术将其品位提升后 加以利用。浅层地热能既可以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用于供热,也可以作为 热泵的冷却源用于制冷。通过热泵技术将浅层地热能用于建筑的供热和制 冷具有很多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浅层地热能的优势 (1)分布广泛。浅层地热能在地球表层以下接近均匀分布,到处都有,从地下水、地下土壤和江河湖海等地表水中都能采集到浅层地热能,可以根据项目的条件在周边就近提取和利用,不需要大规模的集中开采和远距离输送,不需要大规模一次性投资建设。 (2)储量巨大。据测算,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热能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108kW的3750倍,而百米以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热能也有2×108kW。 (3)稳定持续。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温差势能,其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 (4)清洁环保。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通过热泵技 术进行采集利用。利用浅层地热能不会像利用化石燃料那样排放大量的CO 2、SO X 、 NO x 、粉尘等燃烧产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因此,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层地热能的不足 (1)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品位很低的能源,不能作为独立的能源使用,必须借助热泵才能利用,运行时需要消耗一部分高品位能源,主要是电能。同时,浅

层地热能的有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能量的采集、提升、释放等三部分。 如果应用条件不合适、设计施工不合理、产品性能不合格或者运行管理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投资过大或者运行成本过高,使用户的经济负担过重,不利于浅层地热能的推广应用。 (2)浅层地热能的采集受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尽管浅层地热能理论上均匀分布于地球表层以下,存在于地下水、地下土壤和江河湖海等地表水中。但实际应用中,在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利用浅层地热能的成本差异是相当大的。 对于利用地下水的情况,必须考虑到使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保可以通过打井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同时还要保证地下水在被提取温度之后可以顺利回灌至地下。 在无法得到充足的地下水源或地下水很难回灌的地区,可以采取在地下埋设换热管的方式取代地下水井。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层或细沙层较厚的地区,在以岩石层或卵石层为主的地区使用会因钻孔成本过高而使投资大幅度增加。 (3)浅层地热能的采集受到场地的限制。采集浅层地热能最常用的方式是地下水井方式和地埋管方式,这两种方式都需要较大的场地。现在城市中建筑的密度越来越大,建筑周边的空地越来越少,这使得利用地下水方式或地埋管方式采集浅层地热能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地埋管方式,在城市中心地区已经很难实施。

宁夏地区常用园林植物

宁夏常用园林植物 1乔木类 1.1落叶类:银杏、丝绵木、元宝枫、文冠果、水杉、银白杨、新疆杨、毛白杨、河北杨、小叶杨、青杨、箭杆杨、旱柳、垂柳、沙柳、刺槐、核桃、枫杨、白榆、小叶朴、桑树、海棠、樱花、红叶李、碧桃等; 1.2常绿类:雪松、油松、侧柏、桧柏、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青杄、白杄等; 灌木类 2.1落叶灌木:珍珠梅、黄刺枚、月季、榆叶梅、丁香、连翘、金银木、接骨木、太平花、贴梗海棠、郁李、毛樱桃、蔷薇、绣线菊、木槿、小檗、宁夏枸杞、沙棘等; 2.2常绿灌木:卫矛、大叶黄杨、铺地柏、沙地柏等; 3地被类 地肤、红叶甜菜、鸡冠花、千日花、紫茉莉、半枝莲、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醉蝶花、羽衣甘蓝、紫罗兰、三色堇、牵牛花、波斯菊、大丽花、小丽花、瓜叶菊、孔雀草、马蔺、美人蕉等。 植物属性: 1.银杏:银杏科银杏属。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 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2.丝绵木:卫矛科卫矛属。丝绵木夏季开放淡黄绿色小花,为腋生聚伞花序。 树冠卵形或卵圆形,枝叶秀丽,入秋蒴果粉红色,果实有突出的四棱角,开裂后露出桔红色假种皮,在树上悬挂长达2个月之久,引来鸟雀成群,很具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地的优美观赏树种。园林中无论孤植,还是栽于行道,皆有风韵。宜植于林缘、草坪、路旁、湖边及溪畔,也可用做防护林或工厂绿化树种。 3.元宝枫: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高8~10m;树皮纵裂。单叶;单叶对生; 主脉5条;掌状;叶柄长3~5cm。伞房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本树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黄色或红色,为著名秋季观红叶树种。弱阳性,耐半荫,耐寒,较抗风,不耐干热和强烈日晒。 4.文冠果: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8m。树皮灰褐色, 粗糙条裂;小枝幼时紫褐色,有毛,后脱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杂性,整齐,白色,基部有由黄变红之斑晕;蒴果椭圆形,径4-6cm,具有木质厚壁。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原产我国北部干旱寒冷地区。喜光,也耐半荫;耐严寒和干旱,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荒、石砾地、粘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但以肥沃、深

济南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

济南市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 1、济南市城区热泵工程分布情况 在济南市历下、历城、槐荫、市中、天桥、长清区内,截至到2012年3月,一共有32处建成或正在建设热泵工程,其中地源热泵25处,水源热泵7处。总供暖冷面积为56.0万m2,供暖冷对象包括办公楼、体育馆、商场、博物馆、高层住宅、别墅、实验室等。 地源热泵工程主要分布在济南市东部高新区、南部及长清区,少量分布在市中区。供暖冷面积43.2万m2,最大、最小单工程供暖冷面积分别为162000、1000m2,最早建成时间为2001年,大多数工程建成时间段在2009~2011年。 水源热泵工程主要分布在长清区,少量分布在市中区及历下区。供暖冷面积万12.8m2,最大、最小单工程供暖冷面积分别为60000、2200m2,最早建成时间为2005年,大多数工程建成时间段在2005~2008年。 2、工程设计施工情况 对于地埋管换热方式来说,大部分工程在施工前均有专门单位进行设计,采用的地埋管工程间距一般在4~5m左右,单孔深度以80~120m 为主,所有工程均采用双U型垂直地埋管,管材规格有PEφ32与PEφ25两种。大部分工程均采用软化水作为循环介质,少部分面积较小的工程采用自来水作为循环介质。 地埋管工程施工地层以灰岩为主,有21个工程施工地层为灰岩,3个为第四系,1个为辉长岩。第四系与辉长岩钻探与下管施工难度较小,

部分灰岩地区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济南东南部的山前地带,如山东省环保产业研发基地、山东省奥体中心,普遍遇到岩溶裂隙及充填砾石发育导致施工困难。 对于地下水换热方式来说,由于工程普遍较小,只有2处进行了前期施工设计,施工水井一般在2~3口,1~2口抽水1口回灌,也有少量如强力胶棍公司只有一口抽水井。水井深度在长清地区一般为40~80m,其它地区多在200~300m左右。 3、工程运营情况 区内地埋管换热方式工程在夏季供暖效果较好,普遍能使室内温度达到26℃以下,冬季有部分工程效果一般,大部分房间内温度在18-20℃左右,别墅类工程供暖效果较差,甚至只有17℃。 通过多年运行来看,节能效果比较好。夏季运行费用普遍在0.066~0.191元/m2·d左右,冬季费用在0.028~0.128元/m2·d左右。冬季运行费用少于集中供暖,夏季制冷明显比空气源热泵用电要少。 对于地下水换热方式工程来说,工程投资小,供暖、制冷效果均较好,使用费用只有集中供暖和空气源制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节能效果十分明显。但长清地区部分浅井回灌效果较差,只有历下区公安局能达到全部同层回灌。 4、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有工程调查,普遍存在前期勘查不足、冬夏热不平衡、冬季供暖效果较差、运营管理落后、监测系统缺乏等问题。 除了部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施工的工程外,大部分工程前期没有

30种适合河南生长的植物

30种适合河南郑州生长的植物 一.乔木类 1.龙柏:常绿乔木,喜温抗寒,对土壤 酸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 北南部及华东地区,亦常用作园林作 观赏树种。柏树对生长的环境要求不 高,能耐寒、耐旱、耐贫瘠,且四季常 青。龙柏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 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 养人体正气。 2.大叶女贞:女贞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为深根性树种,须根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但不耐瘠薄。对大气 污染的抗性较强,对二氧 化硫、氯气、氟化氢及铅 蒸气均有较强抗性,也能 忍受较高的粉尘、烟尘污 染。对土壤要求不严,以 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为宜,在红、黄壤土中也能生长。对气候要求不严,能耐-12℃的低温,但适宜在湿润、背风、向阳的地方栽种,尤以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

良好。 3.悬铃木:喜光。喜 湿润温暖气候,较耐 寒。适生于微酸性或 中性、排水良好的土 壤,微碱性土壤虽能 生长,但易发生黄 化。根系分布较浅, 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 4.白蜡树:美国白蜡树原产美国中部地区,为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喜光、喜湿润气候和潮 湿土壤,耐旱、耐寒、耐 涝、耐盐碱,在含盐量0 3%以下亦能生长,是沿海 湿地造林的优良树种。 它生长快,绿化效果好,生 态效益高,且材质优良,质 地坚硬,纹理通直,结构细

匀,耐腐力强,富有弹性和光泽,易加工,素有"水曲柳"之美称。 5.合欢树:合欢树又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姿态美观,叶形雅致,花色艳丽,气味芳香,适宜作公园、机关、庭院、行道树及草坪、绿地风景树,5 年即可形成绿色走 廊。树香具有健身 提神、解忿除郁的 药疗保健作用,还具 有净化环境之功效, 对氯化氢、二氧化 氮、二氧化硫等污 染性气体抗性很强。 6.香樟树: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以其生长快、常绿、枝叶繁 茂、冠形美观而被很多地方 作为优良的庭院、街道、公 园等风景区的园林绿化树。 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 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 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 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

浅层地热能单井回灌节能原理

浅层地热能单井回灌节能原理 对于地下200米以上的浅层地热能不但提取比较容易,而且节能环保,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冬季供热时浅层地热能通过热泵机组提取热量,使供热水温可达到45℃---85℃之间;夏季制冷通过热泵机组提取的冷量,使空调冷冻水温度可达7℃左右。地下浅层资源丰富、可以长期循环利用,利用该资源供冷、供热比传统的燃煤、燃气锅炉及普通空调供热供冷要节能约40%-70%。 单井循环技术是利用专业钻探设备从地层表面往下钻成孔,孔径为800mm 以上,深度为200米以内成孔后进行数据测定,根据电测数据对复杂的地层进行精确的计算,主要对其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流速和热传导系数进行精确计算。通过以上的计算要先设计水井桥式滤水管和螺旋管的下管位置,因为地质结构和下管位置的直接影响到单井换热量的大小,最后要确定最佳换热地层。利用不同地层的物理特性结构把回水按不同的地质结构进行回灌设计,地质结构的不同每百米的换热量也有所不同,百米换热量一般在200kw-800kw范围之间。 注:地下水在土壤中常年在不停的横向流动,浅层地热能单井回灌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其流动方向形成垂直流动,主要利用回水水流冲通地下土壤中的水通道,以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交换能量。横向流动主要以回水水流与土壤或沙层砾石等易于流动的地层进行能量转换。当水泵在井的下部抽水时形成负压,通过负压差的作用加快回水和扩散换热面积,其单井换热能效主影响区域宜为20-25米之间,再通过水泵循环、交换提取土壤、沙层、或砾石等地质中的能量。交换过程不损耗地下水、不污染地下水资源。单井回灌节能技术是目前国内最佳的节能、环保技术;也彻底解决了常规水源热泵系统井水回灌难题。而且本技术具有初装费低、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解决水源热泵系统回灌问题的最佳方法。 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地热能开发及利用现状介绍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 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地热资源既属于矿产资源,也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包括:天然出露的温泉、通过热泵技术开采利用的浅层地温能、通过人工钻井直接开采利用的地热流体以及干热岩体中的地热资源。在全球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地热能开发及利用取得较快发展,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 (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储量十分巨大,理论上可供全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据估计,即便只计算地球表层10km厚这样薄薄的一层,全球地热储量也有约1.45×1026J,相当于4.948×1015吨标准煤,是地球全部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几百倍。[1]世界上已知的地热资源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三个主要地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的地热带;二是从大西洋中脊向东横跨地中海、中东到我国滇、藏地热带;三是非洲大裂谷和红海大裂谷的地热带。这些地带都是地壳活动的异常区,多火山、地震,为高温地热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2]图1所示为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图1 全球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带 来源:鹿清华, 张晓熙, 何祚云. 国内外地热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 排, 2012, 2(1): 39-42 (二)全球地热资源利用 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热水型、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和岩浆热能四种类型;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非发电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是直接利用,多用于采暖、干燥、工业、农林牧副渔业、医疗、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此外,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温,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制冷。 根据2010世界地热大会的最新数据,2010年,全球有24个国家开发了地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715MWe,年发电利用总量为67246GWh,平均利用系数为0.72;有78个国家开展了地热直接利用活动,总设备容量为50583MWt,年利用热能121696GWh,平均利用系数0.27。 表1 地热发电排名前10的国家 国家装机容量 (MWe)运行能量 (MWe) 总生产能量 (GWh/y) 运行率 (%) 运行机组 (套) 美国3093 2024 16603 0.94 209 菲律宾1904 1774 10311 0.66 56 印尼1197 1197 9600 0.92 22 墨西哥958 958 7047 0.84 37 意大利843 843 5520 0.75 33 新西兰628 628 4055 0.74 43 冰岛575 575 4597 0.91 25 日本536 422 3064 0.83 20 萨尔瓦多204 192 1422 0.85 7 肯尼亚167 167 1131 0.78 6 表2 地热直接利用排名前10的国家国家总生产能量GWh/y 主要利用方式 中国20932 直接供热、地源热泵、洗浴 美国15710 地源热泵 瑞典12585 地源热泵 土耳其10247 直接供热 日本7139 洗浴 挪威7001 地源热泵

郑州地区适生园林树种

郑州地区适生园林树种(仅供参考) 一、落叶树种 1、乔木(58种):银杏、法桐、水杉、马褂木、栾树、乌桕、 七叶树、千头椿、五角枫、三角枫、元宝枫、火炬树、垂柳、 金丝垂柳、国槐、刺槐、白蜡、合欢、栾树、青桐、山杏、 苦楝、皂荚、楸树、红叶李、龙爪柳、龙爪槐、龙拐桑、龙 拐枣、青桐、江南槐,(红、白、紫、黄)玉兰、望春玉兰、 喜树、杜仲、重阳木、木瓜、金丝楸、连香树、梓树、黄 连木、山楂、梨树、刺楸、卫矛、丝棉木、枣树、柽柳、灯 台树、毛梾(车梁木)、柿树、君迁子、雪柳、榉树、毛白 杨、三倍体毛白杨、中林系列杨树、欧美系列杨树 2、灌木(59种):牡丹、紫叶李、木槿、百日红(紫薇)、 红叶小檗、青叶小檗、黄栌、金枝槐、金叶槐、垂榆、山茱 萸、红瑞木、美人梅、红枫、羽毛枫、青枫、紫荆、连翘、 迎春、云南黄馨、樱花、红梅、绿梅、垂枝梅、银芽柳、贴 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月季(地被月季、丰花月季、 藤本月季、微型月季、大花月季)、腊梅,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 菊、珍珠绣线菊,椤木石楠、黄栌,榆叶梅,珍珠梅、木绣 球,山桃、红叶桃,碧桃,寿星桃,花石榴,棣棠,太平 花、八仙花、郁李、樱桃、大山樱、结香、丁香、海州常山、 金银木、淡竹、箬竹、山梅花、四季锦带、红王子锦带、紫 叶矮樱 3、藤本(7种):紫藤,凌宵,金银花,葛藤,藤本月季, 爬山虎,美国地锦 二、常绿树种 1、乔木(7种):大叶女贞、广玉兰、香樟、雪松、枇杷、 棕榈、蜀桧、黑松、油松、侧柏

2、灌木(41种):桂花、刺桂、四季桂、石楠、海桐、五 针松,蚊母、南天竹、法青、白皮松、云杉、华山松、小叶 女贞、火棘、金叶女贞、洒金柏、紫叶女贞、金叶瓜子黄杨、 龙柏、香柏、千头柏、龙柏球、花柏球、蜀桧球、大叶黄杨、 瓜子黄杨、金边黄杨、金心黄杨、雀舌黄杨、剑麻、构骨、 罗汉松、夹竹桃、金丝桃、地柏,沙地柏,花叶地柏、翠柏、 美人茶、丝兰、绒柏球 3、藤本(5种):常春藤,彩叶常春藤、木香、扶芳藤、爬 行卫茅 三、草本植物: 1、多年生宿根花卉(地被植物)(25种):芍药、荷包牡 丹、美人蕉、芭蕉,本地麦冬、葱兰、石蒜,地被菊、荷 兰菊,鸢尾,蜀葵,白玉簪、紫萼玉簪、普通大花萱草(桔 红色)、金娃娃萱草(金黄)、大花品种萱草(花色、红、黄、 粉)、茑尾(兰、黄花、4个品种)、福绿考、马阑、射干、 地被石竹、美人焦、蕨类、吉祥草。 2、水生植物(22种):大型荷花(60种)、微型盆栽荷花(160 种)、耐寒睡莲(109种)。千屈菜(2种)、花菖蒲(12种)、 水葱、花叶水葱、花叶芦竹、再力花(2种)、水生美人蕉 (6种)、花叶菖蒲、泽泻、香蒲、千屈菜、紫芋、慈姑、 香姑草、水葱、芦苇、荻、两栖廖、浮萍、水浮莲、水芹菜等。 3、草坪(9种):白三叶,马尼拉,狗牙根,马蹄金,早熟 禾,高羊茅,黑麦草,剪股颖、结缕草等 4、一、二年生花卉(20种以上):一串红、万寿菊、矮牵 牛、小丽花、彩叶草、金鱼草、鸡冠花、四季海棠、非洲凤 仙、美女樱、勋章花(勋章菊)、百日草、五彩石竹、旱金 莲、银叶菊、大花天人菊、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盏菊、三 色堇等。 四、引进树种

广西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广西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一、乔木(181种) (一)观花乔木(38种) 1、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 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冠层伞形,花期2-4月,花橙红或橙黄色,杯状,明艳悦目;树干通直,层次分明,高大雄伟。 原产中国华南、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性喜暖热气候,喜光、耐旱,深根性,生长快。是我区崇左市市花,适宜桂南、桂中等地栽培。 2、美丽异木棉(美人树)Cnorisia speciosa 木棉科落叶中乔木。树冠层伞形,夏天至秋天开花,花淡紫红色,花姿美艳,树干绿色,枝叶青翠。 原产巴西、阿根廷。性喜高温,多湿,喜光。近年来南宁等地有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3、青皮木棉(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 木棉科落叶中乔木。树冠层伞形,秋季开花,花淡红色或黄白色,幼干绿色,主干挺直,树姿挺拔。 原产亚洲热带,喜暖热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喜光,生长快,现世界热带地区普遍种植,印尼最多,我区南部有少量栽培,不耐寒,南宁近年来引进栽培的青皮木棉都不同程度受到冻害。 4、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 苏木科半常绿小乔木。树冠锥形,花期3-4月,花桃红色,美似樱花,艳丽迷人。 原产中国华南及印度,喜光,耐旱,抗污染,生长较慢,萌芽力强,耐修剪,全区各地都有栽培。 5、洋蹄甲Bauhinia prupurea l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锥形,花期9-11月,花淡紫红色;树冠开展,枝低垂,树姿美丽。 原产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我国华南也有分布。喜暖热气候,耐干旱、生长快。 6、红花洋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伞形,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花紫红色,花姿如卡特兰般浓艳瑰丽,满树红花,灿烂夺目,十分美丽,是洋紫荆和洋蹄甲杂交种,不结籽,性喜高温,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 7、凤凰木Delonix regia 苏木科落叶大乔木。树冠伞形,花期5-7月,花鲜红或橙黄色,花大色艳,极为美丽。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各地。性喜高温,喜光,为热带树种,不耐寒,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快。 8、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f 苏木科常绿小乔木。树冠圆球形,花期4-12月,花鲜黄色,开花时满树金黄,极其美观。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大洋洲。性喜高温,喜光,耐旱,生长快,适宜桂南地区种植。 9、粉花山扁豆Cassia grandis l.f. 苏木科落叶中乔木。树冠伞形,花期5-6月,花粉红色,芬香美艳。 原产热带美洲,我国云南南部有栽培。性喜高温,喜光,南宁引种栽培,生长良好。 10、腊肠树Cassia fistula 苏木科落叶中乔木。5-7月开花,花鲜黄色,盛开时串串黄花,迎风摇曳,令人欣喜。 原产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性喜高温,喜光,不耐寒。

全面解读《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全面解读《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透露,《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已经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内容,十三五期间地热能开发将拉动总计2600 亿元投资。在此过程中,将探索建立地热能开发的特许经营权招标制度和PPP 模式,并且将放开城镇供热市场准入限制,引导地热能开发企业进入城镇供热市场。 发改委介绍,十三五期间,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 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 兆瓦。到2020 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 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 兆瓦。2020 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 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 万吨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000 万吨标准煤。 同时,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可拉动投资约1400 亿元,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可拉动投资约800 亿元,地热发电可拉动投资约400 亿元,合计约为2600 亿元。此外,地热能开发利用还可带动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钻井、热泵、换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我国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全国336 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 亿吨标准煤;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1.25 万亿吨标准煤。到2015 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3.92 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1.02 亿平方米。但另一方面,地热能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包括资源勘查程度低,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对此,在十三五时期,按照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水热型地热供暖,并将开展干热岩开发试验工作,建设干热岩示范项目。其中包括,大

我国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趋1

我国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 慧聪空调制冷网近年来,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节能减排大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北京约有2000万m2的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沈阳市已超过4300万m2。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奥运村、上海世博会等标志性工程都使用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将成为城市地质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对生态城市建设和节能环保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浅层地热能 (一)浅层地热能资源 地热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按照埋藏深度,200米以浅的称为浅层地热能,浅层地热能的温度略高于当地平均气温3~5℃,温度比较稳定,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方便,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浅层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将赋存于地层中的低品位热源转化为可以利用的高品位热源,既可以供热,又可以制冷。开发浅层地热能,可以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我国浅层地热能应用潜力 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最新数据表明,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为每年2.78×1020J,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每年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量为2.89×1012kWh,相当于3.56亿吨标准煤。扣除开发消耗电量,则每年可节能2.02×1012kWh,相当于标准煤2.4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2亿吨。到2015年,我国利用的浅层地热能资源量将达到4.26×1011kWh,相当于5269万吨标准煤(占我国浅层地热能可利用资源总量的14.8%)。 (三)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的进步是带动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是实现节能减排十分有效的途径。 1912年瑞士人首先提出了地源热泵技术,1946年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俄勒冈州诞生。1974年起,瑞士、荷兰和瑞典等国政府逐步资助建立了示范工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源热泵技术日臻成熟,其节能和减排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统计数据,地源热泵的年利用能量达到了214782TJ(1012焦耳),与2005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统计数据相比,五年内增长了2.4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9.7%。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统计的地源热泵的设备容量为35236MWt(兆瓦热量),其在五年间增长了2.29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8.0%。 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起步较晚,九十年代才引入地源热泵技术。清华大学徐秉业教授把这项技术引入中国,从此开启了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潮流。我国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与国外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已远超国外。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地区外,31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开发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 应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建筑物面积1.4亿m2,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的单位(住宅小区、学校、工厂等)约3400个,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山东等省市。北京约有2000万m2的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沈阳已超过4300万m2。据估算,2010年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使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约2200万吨。 (一)政策推广 为促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北京市、沈阳市和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有关文件。2006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对选用地下(表)水地源热泵的每平方米补助35元,选用地埋管地源热泵和再生水地源热泵的,每平方米补助50元。2007年7月,沈阳市出台了《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应用管理办法》,凡符合城市供热规划和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规划要求,并具备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耗能大的单位,应当建立地源热泵系统。

郑州常用植物汇总

常绿乔木以及小乔木 1、油松~强阳性,耐寒、耐干旱、耐贫瘠、深根性高达30米 老年树冠伞形,树枝苍劲古雅,枝叶繁茂 庭阴树风景林防护林行道树 2. 白皮松 阳性,适应干冷气候,抗污染能力强,不耐积水 老干树皮成粉白色,树冠开阔 庭阴树,风景林

强阳性、抗海潮风,益长在海滨,耐盐碱 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涝,耐干旱、瘠薄及盐碱土。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喜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树冠广卵行,庭阴树,防潮林、行道树 4.华山松 阳性树,但幼苗略喜一定庇荫。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气温 多在15℃以下,年降水量600—1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耐寒力强,在其分布区

北部,甚至可耐—3l℃的绝对低温。不耐炎热,在高温季节长的地方生长不良。喜排水良好,能适应多种土壤,最宜深厚、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不耐盐碱土,耐瘠薄能力不如油松、白皮松怕涝 园景树,庭阴树 5. 赤松 性喜阳光,强阳性,耐寒,耐干旱,要求海岸气候,深根性,抗风力强.耐贫瘠土壤,抗病力较差,真叶细软较短,暗绿色 观用途:庭荫树、风景林、园景树、行道树

6. 雪松 弱阳性、喜温和凉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抗污染能力弱,不耐水湿浅根性年幼圆锥形老枝铺散小子稍下垂 庭荫树、风景林 7. 日本扁柏 长江流域不耐寒,喜凉爽湿润气候,浅根性 树冠尖塔形

8.侧柏 阳性,耐寒,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耐修剪、幼时树冠圆锥形 9.云杉 中性,耐阴,喜冷凉湿润气候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干旱,浅根性灌圆锥形

10.桧柏 阳性,耐寒。幼树耐阴,耐干旱贫瘠,少耐湿,耐修剪,防尘隔音效果好。 幼年树冠狭圆锥形

常用植物配置

南京园林应用的常见乡土树种列于下。 (1)常绿乔木及灌木树种:圆柏、粗榧、罗汉松、广玉兰、含笑、樟树、枇杷、椤木石楠、石楠、蚊母树、锦熟黄杨、雀舌黄杨、苦槠、青冈栎、石栎、海桐、冬青、胡颓子、桂花、女贞、六月雪等。 (2)落叶开花乔木及色叶树种:白玉兰、银杏、水杉、合欢、山茱萸、灯台树、四照花、枫香、毛白杨、小叶杨、垂柳、枫杨、麻栎、白栎、槲栎、榆类、朴类、构树、杜仲、梧桐、乌桕、卫矛、丝棉木、枣、臭椿、无患子、黄山栾树、黄连木、五角枫、元宝枫、鸡爪槭、红枫、羽毛枫、小檗属、朱砂根、紫金牛、南天竹等。 (3)花灌木:月季、木香、棣棠、火棘、海棠、梅、蜡梅、杏、紫荆、红瑞木(冬天观红果)、锦带花、海仙花、天目琼花、蝴蝶绣球、结香、山茶、杜鹃、金钟连翘、八仙花、金银木、金丝桃、紫薇、栀子花等。 (4)林下耐荫地被:箬竹、水栀子、络石、石菖蒲、萱草、二月兰、紫萼、玉簪、垂盆草等。 (5)爬藤类:紫藤、金银花、中华猕猴桃、常春藤等。除乡土树种之外,南京园林还选择应用了性状优良的外来树种,如:雪松、法桐、日本五针松、火炬松、湿地松、池杉、铺地柏、鹅掌楸、樱花、槐、洒金珊瑚、八角金盘、珊瑚树、加拿大杨、木槿、石榴、爬山虎、葡萄、七叶树、云南黄馨、茉莉花、夹竹桃、大叶黄杨等。 香樟

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杭州)、木樟、乌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叶樟。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可驱虫,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樟树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园林应用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问题及建议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王鸿雁张葵叶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压力、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以促进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能源地热能地热资源可再生能源 一、地热能及其开发利用的特点 (一)地热资源再生速度慢 地热资源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热流体的循环要经历加热、运移、富集等过程,最后储藏在含水层中,但由于埋藏深,补给途径远,这个循环周期少则几十年,多则成千上万年。与冷水循环相比,其形成、补给和径流情况要复杂得多,周期也长得多。虽然与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的再生速度要快得多,但如果过量开采,超过了补给速度,也会造成地热资源的枯竭。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热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热产业更不是一个适合迅速做大的产业。据统计,每年地热的新再生量只有200多亿吨油当量,远低于太阳能的130万亿吨油当量、风能的1400亿吨油当量、生物质能的600亿吨油当量。1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地热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热能的累积存量上。 (二)具有潜在的环境问题 地热能虽然是较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地热水成分复杂,且属于地质构造的一部分,如果管理和保护不善,对地热资源的开采也同样会带来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地面沉降。如果长期抽取地下热水而不回灌会引起水位下降,导致地层进一步的压密,从而加剧地面沉降的发生。根据天津市对市区的沉降测量表明,开采300m深度以下地下水,对地面沉降影响约占总沉降量的35%—50%。2在人口居住区会造成住宅楼和其他建筑物基础的坍塌,而在非人口居住区会对地表水径流系统

关于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于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形势日趋严峻。在节能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能源,对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浅层地热能的利用和开发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相当看好这项有着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潜力的节能环保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迅速,但在开发中也存在一些技术、经济上的难题。虽然一些地方政府以极大的热情和力度来推广,但仍存在市场不规范、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行业的有序发展,促进我国浅层地热能的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 政策支持对开发利用影响重大 为应对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一些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大力开展替代能源技术研究与创新的同时,大力开展制度的创新,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国外的做法主要包括政府直接投资,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推广可再生能源,另外,政府出资开展资源调查与评价同时为商业化发展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政府也会给予适当的补贴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税收、价费优惠措施也是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手段之一。

通过收集我国及各省(市、区)从2004年至2008年的各类实施意见、管理办法、指导意见、规划、标准,不难看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与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息息相关。 2004年,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中的利用。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被明确列入新能源所鼓励的发展范围,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等。 2006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点扶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等在建筑物中的推广应用。2006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管局和中直管理局组织编制并下发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在建筑节能工程中“开展再生能源技术城市级示范活动,探索推广机制和模式,包括太阳能利用、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浅层地能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等”。2006年8月出台的《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2007年9月印发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推广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热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力发展地源热泵,满足冬

北京地区常见绿化树种

包含的内容有:中文名称(或俗称)、拉丁名、原产地或分布地区,基本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等。 可能需要进一步补充:详细的观赏特性(包括如叶、花、树姿等照片),及其特性。 具体的我们再一起商量。你可以自己先想想,我知道一个类似的东西,当时也是我提议的(当时还没有这个网站),然后她就开始了;但我想你应该先自己想想,有个大概的轮廓,我们在参考别人的做法。 灌木,正在整理中;乔木部分,其实可以开始了。 常绿乔木 雪松 Cedrus deodara 喜光,稍耐荫,喜温和凉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不耐水湿,较耐干旱瘠薄,喜酸性土;浅根性,抗烟害能力差。 金叶雪松 C. deodara cv. Aurea 春天嫩叶金黄色。 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老年树冠常成伞形,强阳性,耐寒、干旱、瘠薄;深根性,酸、中、钙质土均可,生长速度中等;苍劲古雅,产华北及西北。 樟子松 P. syluestris 产大兴安岭山区,强阳性,极耐干冷及瘠薄;深根,主侧根均发达,抗风沙。 白皮松 P. bungeana 产华北及西北南部,喜光,适应干冷气候,耐瘠薄和轻盐碱土壤,强抗SO2及烟尘;生长缓慢,寿命长,长江流域生长较差。 华山松 P. armandi 产中部及西南高山地区,喜温凉湿润及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在阴坡生长较好,不耐碱;浅根,侧根发达。 马尾松 P. massoniana 强阳性,喜温暖多雨气候及酸性土;耐瘠薄,忌水涝和盐碱;深根性,生长较快,但目前虫害严重。 乔松 P. griffithii 产西藏南部及西南、云南西北部山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荫,耐干旱。北植有引种。 小蜡 Ligustrum sinense 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产长江以南各地,较耐寒,北京小气候好可露地栽培;耐修剪,生长慢;常于庭园作绿篱。

30种适合河南生长的植物

30种适合河南郑州生长的植物一.乔木类 1.龙柏:常绿乔木,喜温抗寒,对土壤酸 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南 部及华东地区,亦常用作园林作观赏树 种。柏树对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能耐寒、 耐旱、耐贫瘠,且四季常青。龙柏发出的 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 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 2.大叶女贞:女贞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为深根性树种,须根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但不耐瘠薄。对大气污染的抗 性较强,对二氧化硫、氯气、 氟化氢及铅蒸气均有较强抗 性,也能忍受较高的粉尘、 烟尘污染。对土壤要求不严, 以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 为宜,在红、黄壤土中也能生长。对气候要求不严,能耐-12℃的低温,但适宜在湿润、背风、向阳的地方栽种,尤以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3.悬铃木:喜光。喜 湿润温暖气候,较耐 寒。适生于微酸性或 中性、排水良好的土 壤,微碱性土壤虽能 生长,但易发生黄化。 根系分布较浅,台风 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 4.白蜡树:美国白蜡树原产美国中部地区,为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喜光、喜湿润气候和潮湿 土壤,耐旱、耐寒、耐涝、 耐盐碱,在含盐量0 3%以 下亦能生长,是沿海湿地 造林的优良树种。它生长 快,绿化效果好,生态效益 高,且材质优良,质地坚硬, 纹理通直,结构细匀,耐腐 力强,富有弹性和光泽,易

加工,素有"水曲柳"之美称。 5.合欢树:合欢树又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姿态美观,叶形雅致,花色艳丽,气味芳香,适宜作公园、机关、庭院、行道树及草坪、绿地风景树,5年即 可形成绿色走廊。树 香具有健身提神、解 忿除郁的药疗保健作 用,还具有净化环境 之功效,对氯化氢、二 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污染性气体抗性很 强。 6.香樟树: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以其生长快、常绿、枝叶繁茂、 冠形美观而被很多地方作为 优良的庭院、街道、公园等 风景区的园林绿化树。香樟 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 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 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 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

浅层地热能开发主要问题(PPT资料整理)

浅层地热能 概念 浅层地热能(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一般为恒温带至200m埋深),温度低于25℃,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河南省规范的定义] 地表以下200 m深度范围内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蕴藏在地壳浅部岩土体和地下水中温度低于25 ℃的低温地热资源。浅层地热能属于 低位热能,适合采用热泵技术加以利用,利用时不产生CO 2、SO 2 等污染气体,目 前主要用于城市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中国常规地热资源分布 中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广布于板块内部的大陆地壳隆起区和地壳沉降区。东南沿海地热带是地壳隆起区温泉最密集的地带,主要包括江西东部、湖南南部、福建、广东及海南省等地。在板块内部地壳沉降区,中国广泛发育了中、新生代沉

积盆地,如华北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渭河盆地、苏北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这些盆地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区为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京津冀蒙[呼、包、鄂、乌])、江淮流域(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河南东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四川盆地。浅层地热能开发主战场:京津冀地区、辽宁、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基于我国地质、水文条件和地形地貌不同的地域特点,将我国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应用环境划分为4类:①滨海型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应优先考虑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和地表水(江水、海水)地源热泵方式。②平原型城市,冲积平原型城市的浅层地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般可采取地下水或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冲积三角洲平原城市的浅层地温资源开发利用一般侧重于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山前平原城市的浅层地温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上讲应侧重于地下水地源热泵方式。③内陆盆地型城市,以地下水地源热泵方式和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为主;④高原河谷型城市,在深切峡谷区可选择地下水地源热泵方式,山坡地区可选择基岩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但是,在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的时候一般首要考虑水源热泵,当地下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才适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方式。 目前,中国在利用方式上形成了以天津、陕西、河北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沈阳为代表的浅层水源热泵供热制冷,以大连为代表的海水源热泵供热制冷。考虑到经济性和可用性,当前定义浅层地温能利用深度一般为200米。我国南方地区以散热方式为主,经济的地埋管施工深度一般为100米左右;北方地区以冬季取热为主要用途,由于浅部地温较低,根据地热增温率,开发利用深度可增加到300或400米。 一、国外研究现状 瑞士人(1912年)首先提出地源热泵技术; 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俄勒冈州诞生(1946年) 1974年起,瑞士、荷兰和瑞典等国政府逐步资助建立示范工程; 1986年 Tan和Kush根据线热源理论通过模型近似计算出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井(孔)周围土壤(岩石)的温度的解析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