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三数学理科立体几何备考试题及解答

高三数学理科立体几何备考试题及解答

高三数学理科立体几何备考试题及解答
高三数学理科立体几何备考试题及解答

1. 如图, CA 2007 年高三数学理科立体几何备考试题及解

答 命题人:中山一中数学理科备课组 四面体 ABCD

中, O 、E 分别是 BD 、 BC 的中点, CB CD BD 2,AB AD 2. 求证: AO ( II )求异面直线 ( III )求点 E 到平面 ACD 的距离. 解:方法一: (I )证明:连结 I ) 平面 BCD ; AB 与 CD 所成角的大小; BO DO,AB AD, AO BD.

BO DO,BC CD, CO BD. AOC 中,由已知可

得 AO 1,CO 3. AC

2, AO 2 CO 2

AC 2,

AOC 90o ,即 AO OC

BD I OC O,

AO 平面 BCD ;

OC Q Q

在 M ,连结 OM 、 ME 、 而 Q ( II )解:取 AC 的中点 直线 OE 与 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 在 OME 中,

OE , AB 与 CD

所成的角 E 为 BC 的中点知 ME ∥AB,OE ∥D

C 1

EM AB

2

22,OE 1

2DC 1,

22

QOM 是直角 AOC 斜边 AC 上的中

线,

OM 1

AC 1, 2

2 cos OEM

4

异面直线

AB 与 CD 所成角的大小

2 arccos .

4

III )解: 设点 E 到平面 ACD 的距离为

h.

QV E ACD

V

A CDE

,

11

h.S ACD .AO.S CDE . 33

在 ACD 中, CA

CD 2,AD

S ACD 2 2

22 ( 2 )2

而 AO 1, S CDE 1 3

22 24

h AO.S CDE S ACD 13 2 72 2 21 7 点 E 到平面 ACD 的距离为

21 7 方法二: (I )同方法一. II )解:以 O 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1,0,0), D ( 1,0,0), 1 3 uuur

C (0, 3,0), A(0,0,1), E( , ,0), BA (

22 uuur uuur BA.CD 2 ,

4 uuur uuur cos

BA, CD uuu uuur

BA CD

异面直线 AB 与 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uuur 1,0,1), CD

1, 3,0).

2 arccos .

4

III )解:设平面 ACD 的法向量为 n (x, y,z), 则

y

r uuur n.AD r uuur n.AC x z 0, 3 y z y 1, 得 uuur EC (

uuur r EC.n

(x, y, z).( 1,0, 1) 0, (x, y, z).(0, 3, 1) 0,

0.

( 3,1, 3) 是平面 ACD 的一个法向量.

,0), 点 E 到平面 ACD 的距离

3 21 7

2.如图,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侧棱长 AA 1 =2,

解:(1)在

ADD 1中, DD 1 2, DA 1, D 1DA 60 ,

由此易得 AD 1

3, DAD 1 90 ,

方法一:( 2)如图,连结 AC ,交 BD 于 G ,连结 D 1G , 正方形 ABCD 中, BD AC ,又 AD 1 平面 ABCD ,由三垂线定理 可得, BD D 1G ,故 D 1GA 是二面角 A BD D 1 的平面角.

2 14

在 Rt GAD 1中, AD 1

3, AG ,可求得 GD 1 ,

22

连结

CD 1 ,由 V C BDD 1 V D 1 BCD

AB AD AB DD 1 AD DD 1 D 对于问题( 2)与

AB 平面AA 1D 1D AD 1 平面AA 1D 1D

3),有两种方法:

AD 1 AD

AD 1 AB AB AD A

AD 1 平面ABCD;

从而 cos D 1 GA AG

D 1G

2/2 14/2

3)由 CC 1 // DD 1 ,可知 C 1到平面 BDD 1的距离即为 C 到平面 BDD 1的距离,设该距离

d,

3 S BCD AD 1

13 S

BDD 1

d ,

D 1DA 60 , AB

DD 1 .

1) 求证: AD 1

平面

ABCD ;

2)

求二面角 A BD D 1 的大小的余弦

值;

3)

C 1 到平面 BD

D 1 的距离.

AB, AD , AD 1 所在的

直线为 x,y,z 轴建立空

间直角坐

标系,则有

A (0,0,0),

B (1,0,0),D (0,1,0),

D 1(0,0, 3 ),C 1(1,0, 3),

(2) BD ( 1,1,0), DD 1 (0, 1, 3), 设

n 1 ( x, y, z ) 为平面 BDD 1 的法向量,则

n 1 BD 0 x y 0

由 1 得 ,取 n 1 ( 3, 3,1) ,

n 1 DD 1 0 y 3z 0

(0,0,1) ,则二面角 A BD D 1 的大小的余弦值为:

中,侧面 AA 1B 1B ⊥底面 ABC ,侧棱 AA 1 与底面

ABC 成 600的

角, AA 1= 2.底面 ABC 是边长为 2的正三角形,其重心为 G 点。E 是线段 BC 1上一点,

B E

故d

1

12

1 1 3

21 1 2 14 7

22

cos

n 1 n

2

|n 1 | |n 2 |

|C 1D

1 n 1 |

| n 1 | | 3 |

21 7

方法二: 如图,以 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又平面 ABD 的法向量 n 2

3. 如图,在斜三棱柱 ABC - A 1B 1C 1

=

1

B

C

1

3(1)求证:GE∥侧面AA1B1B ;

(2)求平面B1GE与底面ABC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的余弦值.

解:解法1:(1)延长B1E交BC于F, ∵Δ B1EC∽Δ FEB, 1

=EC1

2

11 ∴BF=B1C1=BC,从而F为BC的中点.

22

FG FE 1

∵G为ΔABC的重心,∴A、G、F三点共线,且==,∴ GE∥ AB1,

FA FB1 3

又GE 侧面AA1B1B,∴ GE∥侧面AA1B1B

(2)在侧面AA1B1B 内,过B1作B1H⊥AB,垂足为H,∵侧面AA1B1B⊥底面ABC,∴B1H⊥底面ABC.又侧棱AA1与底面ABC成600的角,AA1= 2,

∴∠ B1BH=600,BH=1,B1 H=3

在RtΔ B1HT中,cos ∠B1TH=TH

HB1

21

从而平面B1GE与底面ABC所成锐二面角大小的余弦值为。

7

解法2:(1)∵侧面AA1B1B⊥底面ABC,侧棱AA1与底面ABC成600的角,∴∠ A1AB=600,又AA1= AB= 2 ,取AB的中点O, 则AO⊥底面ABC.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A(0,-1,0),B(0,1,0),C(3 ,0,0),A1(0,

0,3 )B1(0,2,3),C1(3,1,3).

可取n=(3 ,-1,3 ).又底面ABC的法向量为m=(0,0,设平面B1GE与底面ABC所成锐二面角的大

小为

则cos

m?n

21

|m| |n| 7

21

在底面ABC内,过H作HT⊥AF,垂足为T,连

又平面B GE与底面ABC的交线为AF,∴∠∴AH=AB+BH=3,∠HAT=30B1T.由三垂线定理有B1T⊥AF,

B1TH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0∴HT=AHsin30 0=3,

2

94 3 21 ,7

∵G为ΔABC的重心,∴G(3,0,0),

3

∵ BE =1 BC

3

33 ∴E(,1,)∴

33 又GE 侧面AA1B1B,2)设平面B1GE的法向量

为GE =(0,1,3)

3

∴ GE∥侧面

AA1B1B n=

(a,b,

=13AB1 ,

则由n· B1E =0及n· GE =0得3a-b-

3 2 3c=0;

3

b+

3c=0.

3

1),

222 63

4.如图,三棱锥 P —ABC 中, PC 平面 ABC , PC=AC=2,

AB=BC ,D 是 PB 上一点,且 CD 平

PAB .

(I)

(II) 求证: AB 平面 PCB ; 求异面直线 AP 与 BC 所成角的大小; )求二面角 C-PA-B 的大小的余弦值.

解:解法一: (I) ∵ PC 平面 ABC , ∴ PC AB . ∵ CD 平面 PAB , AB 平面 PAB , ∴ CD AB .

又 PC CD C ,

∴ AB 平面 PCB .

III AB 平面 ABC , (II ) 过点 A 作 AF//BC ,且 AF=BC ,连结 PF ,CF . 则 PAF 为异面直线 PA 与 BC 所成的角. 由(Ⅰ)可得 AB ⊥ BC , ∴ CF AF .

由三垂线定理,得 PF AF . 则 AF=CF= 2 , PF= PC 2 CF 2 6,

PF

在 Rt PFA 中, tan ∠ PAF=

6 =

AF 2=

3,

∴异面直线 PA 与 BC 所成的角为 . 3

( III )取 AP 的中点 E ,连结 CE 、 DE .

∵ PC=AC=2, ∴CE PA , CE= 2 . ∵ CD 平面 PAB ,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 CED 为二面角 C-PA-B 的平面角.

DE

PA

由 (I) AB 平面 PCB ,又∵ AB=BC ,可求得 BC=

2 .

在 Rt PCB 中,

PB= PC 2 BC 2

6,

CD

PC BC PB

在 Rt CDE

中,

cos CED = DE

CE

2 4

3 3

23

0.

3 ∴二面角 C-PA-B

大小的余弦值为 3

3

解法二:(I )同解法一.

(II ) 由(I ) AB 平面 PCB ,∵ PC=AC=2, 又∵ AB=BC ,可求得 BC= 2 . 以 B 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

则A(0, 2 ,0),B( 0,0, 0),

C ( 2 ,0, 0), P ( 2 ,0, 2),

AP ( 2, 2,2), BC ( 2,0,0) .

则 AP BC 2 2 +0+0=2 .

AP BC 2 = 1 AP BC 2 2 2 2

∴异面直线 AP 与 BC 所成的角为 3.

III )设平面 PAB 的法向量为 m = (x ,y ,z ) .

AB (0, 2,0), AP ( 2, 2,2),

AB m 0, 2y 0, 则即

AP m 0. 2x 2y 2z 0.

y 0,

解得 令 z = -1, 得 m = ( 2 , 0, -1) . x 2z

设平面 PAC 的法向量为 n =( x ',y ',z ') .

PC (0,0,-2) , AC ( 2, 2,0),

z 0, '

解得 ' ' 令 x '=1, 得 n = (1 ,1,0).

PC n AC n

0, 0.

2z

2x '

0, 2y

cos AP,BC

23

面角 C-PA-B 大小的余弦值为 3 .

3

cos m,n

m n 2 3

m n 3 2 3

5.如图,直二面角 D —AB —E 中, 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E=EB ,F 为 CE 上的点, 且 BF ⊥平面 ACE.

(Ⅰ)求证 AE ⊥平面 BCE ;

(Ⅱ)求二面角 B —AC — E 的大小的余弦值; (Ⅲ)求点 D 到平面 ACE 的距离 . 解:解法一: (Ⅰ) BF 平面 ACE. BF AE.

∵二面角 D — AB — E 为直二面角,且 CB AB ,

CB 平面 ABE.

CB AE. AE 平面 BCE.

(Ⅱ)连结 BD 交 AC 于 C ,连结 FG , ∵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2,∴ BG ⊥AC , BG=

2 ,

BF 平面 ACE ,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

FG ⊥ AC.

BGF 是二面角 B — AC —E 的平面角 由

(Ⅰ) AE ⊥平面 BCE , 又 AE EB , ∴在等

又 直角 BCE 中,EC

BC 2

BE 2

6,

BC BE 2 2 2 3

BF

EC 6

3

23

直角 BFG 中,sin BGF

BF 3 6 , cos BGF

3

BG 2

3

3

面角 B —AC —E 大小的余弦值等于 (Ⅲ)过点 E 作 EO AB 交 AB 于点 O. OE=1. ∵二面角 D —AB —E 为直二面角,∴ EO ⊥平面 ABCD.

11

设 D 到平面 ACE 的距离为 h , V D ACE V E ACD , S ACB h S ACD EO. D ACE E ACD 3 ACB 3 ACD

又平面 BAC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1,0,0) ,

m,n 1 3 cos(m,n) . |m| |n | 3 3

3

∴二面角 B —AC —E 的大小的余弦值为 3.

3

III )∵AD//z 轴, AD=2,∴ AD (0,0,2) ,

∴点 D 到平面 ACE 的距离 d |AD | |cos AD,n |AD n| 2 2 3.

|n| 3 3

AE 平面 BCE , AE EC.

11

AD DC EO 2 2 1 22 1

AE

2 EC 1

2 6 3

2

∴点 D 到平面 ACE 的距离为 23

3

解法二:(Ⅰ) (Ⅱ)以线段

线为 x 轴, AB 所在直线为 y 轴,过 于 AD 的直线为 z 轴, O —

xyz ,如图 .

AE 面 BCE , BE 同解法一 . AB 的中点为原点 O , OE

所在直 O 点平行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面 BCE , AE BE ,

在 Rt AEB 中, AB 2,O 为 AB 的中点,

OE 1. A(0, 1,0),E(1,0,0),C(0,1,2).

AE (1,1,0), AC (0,2,2). 设平面 AEC 的一个法向量为

(x, y,z),

AE

AC

0,

0, x y 0, 2y 2x 0.

解得

y z

x, x,

令 x 1, 得 n (1,

1,1) 是平面 AEC 的一个法向量 .

23

6.已知直四棱柱 ABCD —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且 DAB

点, M 为线段 AC 1 的中点 . (1)求证:直线 MF// 平面

ABCD ; ( 2)求证:平面 AFC 1⊥平面 ACC 1A 1; (3)求

平面 AFC 1 与平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 解 . 解法一:

(Ⅰ)延长 C 1F 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N ,连结 AN.因为 F 是 BB 1的中点,

所以 F 为 C 1N 的中点, B 为 CN 的中点 . 又 M 是线段

可知:

A 1A 平面 ABCD,

又∵ BD 平面 ABCD , A 1A BD. 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AC BD.

又 AC A 1A A,AC,A 1A 平面 ACC 1A 1,

BD 平面 ACC 1 A 1 .

在四边形 DANB 中, DA ∥ BN 且 DA=BN ,所以四边形 DANB 为平行四边形 故 NA ∥ BD , NA 平面 ACC 1A 1. 又 NA 平面 AFC 1

平面 AFC 1 平面 ACC 1A 1.

Ⅲ)由(Ⅱ)知 BD ⊥ ACC 1A 1,又 AC 1 ACC 1A 1, ∴BD ⊥AC 1,∵ BD//NA ,

∴ AC 1⊥ NA. 又由 BD ⊥ AC 可知 NA ⊥AC ,

∴∠ C 1AC 就是平面 AFC 1与平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或补角

故∠ C 1AC=30° .

∴平面 AFC 1 与平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30 °或 150° (说明:求对一个角即给满分)

解法二: 设 AC BD=O ,因为 M 、 O 分别为 C 1A 、 CA 的中点,所以,

MO//C 1C ,

又由直四棱柱知 C 1C ⊥平面 ABCD ,所以, MO ⊥平面 ABCD.

AC 1 的中点,故 MF//AN.

又 MF 平面 ABCD , AN 平面 ABCD. MF // 平面 ABCD.

Ⅱ)证明:连 BD ,由直四棱柱 ABCD — A 1B 1C 1D 1

在 Rt △C 1AC 中, tan C 1AC

C 1

C 1

CA 3

在棱形ABCD中,BD⊥ AC,所以,OB、OC、OM两两垂直. 故可以O为原点,OB、OC、OM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 轴如

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若设|OB|=1 ,则B(1,0,0),B1(1,0,2),A(0,

3 ,0),

C(0,3 ,0),C1(0,3 ,2)I )由F、M分别为B1B、C1A 的中点可知:

F(1,0,1),M(0,0,1),

所以MF (1,0,0)=OB.

又MF 与OB 不共线,所以,MF∥ OB.

MF 平面ABCD,OB 平面ABCD,

MF ∥平面ABCD.

III ) OB (1,0,0)为平面ACC1A1的法向量. 设

n(x,y,z) 为平面AFC1 的一个法向量,则n

AF,n MF.

由AF (1, 3,1), MF (1,0,0) ,得:x 3y z 0,

x 0.

令y 1,得z 3,此时,n(0,1, 3).

由于n OB (0,1, 3) (1,0,0) 0 ,所以,平面AFC1⊥平面ACC1A1.

(III )OM (0,0,1) 为平面ABCD的法向量,则

OM n |cos | |cos OM ,n | | |OM ,||n|

所以=30°或150° . 即平面AFC1 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150°。

7.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侧面PAD 是设平面AFC1 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

A B

正三角形,且侧面 PAD ⊥底面 ABCD ,E 为侧棱 PD 的中点。

(1)求直线 PB 与平面 EAC 的关系; ( 2)求证: AE ⊥平面 PCD ;

( 3)若 AD = AB ,试求二面角 A - PC -D 的正切值;

正三角形 PAD 中, E 为PD 的中点,所以, AE PD , 又 面 PDC I

面PAD PD ,所以, AE ⊥平面 PCD 。

3

2

6 。 12 22

即二面角 A - PC -D 的正切值为 6 。

(4)设 N 为 AD 中点,连接 PN ,则 PN AD 。 又面 PAD ⊥底面

ABCD ,所以, PN ⊥底面 ABCD 。 所以, NB 为 PB 在面 ABCD 上的

射影。

要使 PB ⊥ AC ,需且只需 NB ⊥ AC

在矩形 ABCD 中,

设 AD = 1, AB =x

2

2

2

1 2

1

12 x

1

1 x

2 2

2

3

4

3

解之得:

AD

( 4)当 AD

为何值时,

AB PB ⊥ AC ? 解:(1) PB//平面

EAC 。

(2)

矩形 ABCD CD AD

面PAD 面ABCD =AD CD 面PAD 面PDC

CD 面 PDC 面 ABCD 面PAD

PAD

( 3)在 PC 上取点

M 使得 PM 1

PC 。

4 由于正三 角形 PAD 及 矩 形 ABCD , 且 AD=AB

PD AD AB DC

连接 AM , 因为 AE ⊥平面 PCD , 所以, AM PC 。

在 Rt AEM 中, tan AME

AE ME

AB

所以, AME 为二面角

A -PC - D 的平面角。

2 3

x

AD 所以,当 2 时, PB ⊥ AC 。

AB 证法二: 设 N 为AD 中点,Q 为 BC 中点,则因为 PAD

是正三角

形,底面 ABCD 是矩形,所以, PN AD ,QN AD , 又因为侧面 PAD ⊥底面 ABCD ,所以, PN 面ABCD ,

QN 面 PAD ,

以 N 为坐标原点, NA 、NQ 、NP 所在直线分别为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D

P 0,0, 2

,B 1 ,a,0 ,A 1 ,0,0

22

,C 2 ,a,0

, 1

2 ,0,0

2

E 14,0,

2) uu ur

AE

3

4,0,

uuu r PD

1

2,0,

uuur , DC

0, a,0 ,

uuu r AE uu ur PD

所以, uuu

r AE

又 PD I DC

0, uu ur AE

uuur DC 0

uuur PD, uuur uuur AE DC 。

D , PD,DC

面PDC

以,

AE ⊥平面 PCD 。 3)当 a 1 时,由( 2)可知: uuu

r

AE

3

4,0,

是平面 PDC 的法向量;

设平面

PAC 的法向量

n

1

x, y,z ,

n

1

uuur PA ,

n 1

uuur AC ,

23z 0,取x 1,可得: y y0

1,z

所以,

n

1

1,1, 3 。

3

x, y,z 轴 1, AB a ,则

7

3)

C 1

D 1 ( 1,0,0),则C 1到平面 BDD 1的距离为:

从而平面 B 1GE 与底面 ABC 所成锐二面角大小的余弦值为

uuur

向量 AE 与 n 1 所成角 的余弦值为: cos

uuur n 1

3

4 3 2

1 4 47 3

7

。 。

所以, tan = 6 。 又由图可知,二面角 uuur 向量 AE 与 n 1 所成角 A - PC -D 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 的补角。其正切值等于 6。 面角 A - PC -D 的平面角就

uuur 4 ) PB 1 ,a, 2

3 uuur uuur 3 , AC 1,a,0 ,令 PB 2

uuu r AC

2

1

0 ,得

a

0 ,所以, 2

所以,当

AD

2 时, AB

PB ⊥AC

2018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科

黑池中学2018级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理科(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 -=A ,{} 2≥=x x B ,则A B =I A .{}2,1,1- B.{ }2,1 C.{}2,1- D. {}2 2.复数1z i =-,则z 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A .2x y = B .y x = C .y x = D .2 1y x =-+ 4.函数 y=cos 2(x + π4 )-sin 2(x + π4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 B. π C. π2 D. π 4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命题“若x 2 -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 2 -3x+2≠0” B .“x=2”是“x 2 -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命题p:存在x 0∈R,使得2 0x -x 0+1<0,则﹁p:对任意x∈R,都有x 2 -x+1≥0 D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q 均为假命题 6.在等差数列{}n a 中, 1516a a +=,则5S = A .80 B .40 C .31 D .-31 7.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π16+ B .π416+ C .π8+ D .π48+ 8.二项式6 2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64 B .30 C . 15 D .1 9.函数3 ()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1,2) B .(2,)e C . (,3)e D .(3,)+∞ 10.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0.9p =,则输出的n 为 A. 6 B. 5 C. 4 D. 3 开始 10n S ==, S p

高中文科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大题)

高考立体几何中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总结(文科) 一.平行问题 (一) 线线平行: 方法一:常用初中方法(1中位线定理;2平行四边形定理;3三角形中对应边成比例;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方法二:1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m l m l l ////??? ???=??βαβα 方法三:2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m l m l ////??????=?=?βγαγβα 方法四:3线面垂直 ?线线平行 若αα⊥⊥m l ,,则m l //。 (二) 线面平行: 方法一:4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ααα////l l m m l ??? ????? 方法二:5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αββα////l l ????? (三) 面面平行:6方法一:线线平 行?面面平行 βααβ//',','//' //??? ???????且相交且相交m l m l m m l l 方法二:7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βαβαα//,////??? ???=?A m l m l m l I , 方法三:8线面垂直?面面平行 βαβα面面面面//?? ??⊥⊥l l l

二.垂直问题:(一)线线垂直 方法一:常用初中的方法(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三线合一 ;3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方法二:9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m l m l ⊥?????⊥αα (二)线面垂直:10方法一: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α α⊥??? ? ???? ?=?⊥⊥l AB AC A AB AC AB l AC l , 方法二:11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αββαβα⊥???????⊥=?⊥l l m l m , (面) 面面垂直: 方法一:12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βαβα⊥???? ?⊥l l 三、夹角问题: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一) 范围:]90,0(?? (二)求法: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角。(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线面角:直线PA 与平面α所成角为θ,如下图 求法:就是放到三角形中解三角形 四、距离问题:点到面的距离求法 1、直接求, 2、等体积法(换顶点)

届高三文科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

2015届高三数学(文)立体几何训练题 1、如图3,AB 是⊙O 的直径,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一点. ⑴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 ⑵若PA=AB=2,∠ABC=30°,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 2、如图,已知P A ?⊙O 所在的平面,AB 是⊙O 的直径,AB =2,C 是⊙O 上一点,且AC =BC =P A ,E 是PC 的中点,F 是PB 的中点. (1)求证:EF 3、如图,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A A 1?底面ABCD ,且41=A A . 梯 形ABCD 的面积为6,且AD 平面DCE A 1与B B 1交于点E . (1)证明:EC D A 111A ABB 4、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AA 1=AB =2a ,D 、E 分别为CC 1、A 1B 的中 点. (1)求证:DE ∥平面ABC ; (2)求证:AE ⊥BD ; (3)求三棱锥D —A 1BA 的体积 . 5.如图,矩形ABCD 中,3AB =,4=BC .E ,F 分别在线段BC 和AD 上,EF ∥AB , 将矩形ABEF 沿EF 折起.记折起后的矩形为MNEF ,且平面⊥MNEF 平面ECDF . (Ⅰ)求证:NC ∥平面MFD ; P A B C O E F A B C D E A 1 B 1 C 1 D 1 A D F

F E A (Ⅱ)若3EC =,求证:FC ND ⊥; (Ⅲ)求四面体CDFN 体积的最大值. 6、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090=∠BCA ,AP=AC, 点D ,E 分别在棱,PB PC 上,且BC (Ⅰ)求证:D E ⊥平面PAC ; (Ⅱ)若PC ⊥AD ,且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8,求多面体ABCED 的体积。 7、如图:C 、D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上两点,==AD AB 232,BC AC =,F 是AB 上一点, 且AB AF 3 1 =,将圆沿直径AB 折起,使点C 在平面ABD 的射影E 在BD 上,已知2=CE . (1)求证:⊥AD 平面BCE ; (2)求证://AD 平面CEF ; (3)求三棱锥CFD A -的体积. 8、如图甲,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45,90,105,o o o A C ADC ∠=∠=∠=A B BD =,现将四边 形ABC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DC (如图乙),设点E 、F 分别为棱AC 、AD 的中点. (1)求证:DC ⊥平面ABC ;

2015届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15届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 解析:选A. 原几何体为组合体:上面是长方体,下面是圆柱的一半(如图所示),其体积为V =4×2×2+1 2 π×22×4=16+8π.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500π3 cm 3 B.866π3 cm 3 C.1 372π3 cm 3 D.2 048π3 cm 3 解析:选A. 如图,作出球的一个截面,则MC =8-6=2(cm), BM =12AB =1 2 ×8=4(cm). 设球的半径为R cm ,则R 2=OM 2+MB 2=(R -2)2+42,∴R =5, ∴V 球=43π×53=500π 3 (cm 3).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

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解析:选D. 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作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故选D. 4.(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正四棱柱ABC 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23 B.33 C.23 D.13 解析:选A.法一: 如图,连接AC ,交B D 于点O ,由正四棱柱的性质,有AC ⊥B D.因为CC 1⊥平面ABC D ,所以CC 1⊥B D.又CC 1∩AC =C ,所以B D ⊥平面CC 1O .在平面CC 1O 内作CH ⊥C 1O ,垂足为H ,则B D ⊥CH .又B D ∩C 1O =O ,所以CH ⊥平面B D C 1,连接D H ,则D H 为C D 在平面B D C 1上的射影,所以∠C D H 为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角.设AA 1=2AB =2.在Rt △COC 1中,由 等面积变换易求得CH =23.在Rt △C D H 中,s in ∠C D H =CH CD =2 3 . 法二: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A 1=2AB =2,则D(0,0,0),C (0,1,0), B (1,1,0), C 1(0,1,2),则DC →=(0,1,0),DB →=(1,1,0),DC 1→ =(0,1,2). 设平面B D 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 n ⊥DB →,n ⊥DC 1→ ,所以有????? x +y =0,y +2z =0, 令y =-2,得平面B D 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2,1). 设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的角为θ,则s in θ=|co s n ,DC → =???? ??n ·DC →|n ||DC →|=23. 5.(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已知正四棱柱ABC 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 D 与平面B D 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23 B.33

2020-2021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题

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 数学(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0123A ,,,, {}=21B x x a a A =-∈,,则=( )A B ? A. {}12, B. {}13, C. {}01 , D. {}13-,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12i z i +=,则z 的虚部是( ) A. i - B. i C. 1- D. 1 3.在等比数列{}n a 中, 13521a a a ++=, 24642a a a ++=, 则数列{}n a 的前9项的和9S =( ) A. 255 B. 256 C. 511 D. 512 4.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是由x 轴,直线1x =以及曲线1x y e =-围成, 现向矩形区域OABC 内随机投掷一点,则该点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 A. 1e B. 21 e e -- C. 11e - D. 11e - 5.在 52)(y x x ++ 的展开式中,含 2 5y x 的项的系数是( ) A. 10 B. 20 C. 30 D. 60 6.已知一个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 体积为 ( ) A. 36π+ B. 66π+ C. 312π+ D. 12 7.已知函数 ())2log(x a x f -= 在 )1,(-∞上单调递减,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高考文科数学 立体几何大题-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大题题型及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大题一般考以下五个方面: 一、平行位置关系的证明 1、证明线面平行(重点) 解题方法:(1)线面平行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证明面面平行 解题方法:(1)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推论;(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4)平行平面的传递性。 3、平行位置关系的探索 (1)对命题条件的探索;(2)对命题结论的探索;(3)通过翻折来探索。 二、垂直位置关系的证明 1、证明线线垂直 解题方法: 2、证明线面垂直(重点) 解题方法: 3、证明面面垂直 4、垂直位置关系的探索 (1)对命题条件的探索;(2)对命题结论的探索;(3)通过翻折来探索。 三、求空间距离

1、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题方法: 2、空间线段长 解题方法:(1)解三角形法;(2)列方程法。 四、求几何体体积 五、求空间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考点一:如何判断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排除法)

考点二:平行位置关系的证明 证明题一般的解题步骤: 一、根据题目的问题,确定要证明什么;根据题目的条件,确定用什么证明方法, 如果无法确定,则要通过逆向思维来分析题目; 二、看题目是否需要作辅助线(创造条件),证明平行位置问题一般作的辅助线是连等 分点,特别是中点; 三、根据确定的证明方法,看该方法需要多少个条件,然后看题目给的条件通过什 么方式给,如果是间接条件则需要推理证明得出,如果是直接条件或隐含条件则直接罗列; 四、准备好条件后,再次检查条件是否都满足,是否都罗列了,最后得出结论; 五、规范书写答案过程:一般过程为1、作辅助线;2、准备间接条件;3、罗列直接

高三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平行垂直问题专题复习(含答案)

高三文科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平行、垂直问题 【基础知识点】 一、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定义判定定理性质性质定理 图形 条件a∥α 结论a∥αb∥αa∩α=a∥b 2.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判定 性质 定义定理 图形 条件α∥β,a?β 结论α∥βα∥βa∥b a∥α 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 二、垂直问题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 面垂直 推论 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这个平面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 两条直线平行 4.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性质 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 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 面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 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 面 类型一、平行与垂直 例1、如图,已知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中点,D 为PB 中点, 且△PMB 为正三角形。(Ⅰ)求证:DM ∥平面APC ; (Ⅱ)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 (Ⅲ)若BC 4=,20AB =,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 M D A P B C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专题

空间图形的计算与证明 一、近几年高考试卷部分立几试题 1、(全国 8)正六棱柱 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 底面边长为 1, 侧棱长为 2 ,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 E 1D 与 BC 1 所成的角是 ( ) A 、90° B 、60° C 、45° D 、30° [评注]主要考查正六棱柱的性质,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2、(全国 18)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 1,而且 平面 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 M 在 AC 上移动,点 N 在 BF C 上移动,若 CM=NB=a(0

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 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 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评注]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概念,以及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02全国文22)(一)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2)中,并作简要说明。 (3) (1)(2) (二)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三)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一. 选择题(12小题,共60分,每题5分) 1. 已知集合{}{} M N x x x x Z P M N ==-<∈=?13302,,,,又|,那么集合 P 的子集共有( ) A. 3个 B. 7个 C. 8个 D. 16个 2. 函数y x =-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 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βγ、、,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12314若,,则若,若,,则若,,则l l l l l ααββαββγαγγγββ αβαβ⊥⊥⊥⊥⊥?⊥⊥? 其中正确命题是( ) A. (4) B. (1)(4) C. (2)(4) D. (2)(3) 4. 设cos ()31233 x x x =-∈-,且,,则ππ 等于( ) A B C D ....±±±± ππππ 18929518 5. 设a b c a b c =+=-=sin cos cos 1313221426 2 2 ,,,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 6. ()15+x n 展开式的系数和为a x n n ,()572+展开式的系数和为 b a b a b n n n n n n ,则lim →∞-+234等于( ) A B C D ....- --12131 71 7.椭圆 x y M 22 4924 1+=上有一点,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 F MF MF MF F 121212、,若,则⊥?的面积是( ) A. 96 B. 48 C. 24 D. 12 8. 已知椭圆x y t 22 1221 1+-=()的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8,则实数t 的值为( ) A. 7和-7 B. 4和12 C. 1和15 D. 0 9. 函数y x x x =+2sin (sin cos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k k k Z B k k k Z C k k k Z D k k k Z .[].[].[].[]28278 27821588 58 3878 ππππ ππππππ ππ ππππ-+∈++∈-+ ∈+ +∈,,,, 10.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M 是棱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B 1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 ) A. 是π4 B. 是π 3 C. 是π 2 D. 与P 点位置有关 1 A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六个点O(0,0)、A(1,2)、B(-1,-2)、C(2,4)、D(-2,-1)、E(2,1)可以确定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

2019年高考试题汇编文科数学--立体几何

(2019全国1文)16.已知90ACB ∠=?,P 为平面ABC 外一点,2PC =,点P 到ACB ∠两边,AC BC 的距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 . 答案: 解答: 如图,过P 点做平面ABC 的垂线段,垂足为O ,则PO 的长度即为所求,再做,PE CB PF CA ⊥⊥,由线面的 垂直判定及性质定理可得出,OE CB OF CA ⊥⊥,在Rt PCF ?中,由2,PC PF == ,可得出1CF =,同 理在Rt PCE ?中可得出1CE =,结合90ACB ∠=?,,OE CB OF CA ⊥⊥可得出1OE OF ==,OC = , PO == (2019全国1文)19.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14,2AA AB ==,60BAD ∠=, ,,E M N 分别是11,,BC BB A D 的中点. (1)证明://MN 平面1C DE (2)求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 答案: 见解析 解答: (1)连结1111,AC B D 相交于点G ,再过点M 作1//MH C E 交11B C 于点H ,再连结GH ,NG . ,,E M N 分别是 11,,BC BB A D 的中点. 于是可得到1//NG C D ,//GH DE , 于是得到平面//NGHM 平面1C DE , 由 MN ?平面NGHM ,于是得到//MN 平面1C DE

(2) E 为BC 中点,ABCD 为菱形且60BAD ∠= DE BC ∴⊥,又 1111ABCD A B C D -为直四棱柱,1DE CC ∴⊥ 1DE C E ∴⊥,又 12,4AB AA ==, 1DE C E ∴=,设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为h 由11C C DE C DCE V V --=得 1111 143232 h ?=?? 解得h = 所以点C 到平面1C DE (2019全国2文)7. 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得答案. (2019全国2文)16.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 个面,其棱长为 .(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2021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专题

专题09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选择填空题历年考题细目表 题型年份考点试题位置 单选题2019 表面积与体积2019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8 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018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8 表面积与体积2018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7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7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6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6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6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 用2016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5 表面积与体积2015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5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5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4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4年新课标1理科12 单选题2013 表面积与体积2013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3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3年新课标1理科08 单选题2012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2年新课标1理科07 单选题2012 表面积与体积2012年新课标1理科11 单选题2011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1年新课标1理科06 单选题2010 表面积与体积2010年新课标1理科10 填空题2017 表面积与体积2017年新课标1理科16 填空题2011 表面积与体积2011年新课标1理科15 填空题2010 三视图与直观图2010年新课标1理科14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 1.【2019年新课标1理科12】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在球O的球面上,P A=PB=PC,△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P A,AB的中点,∠CEF=90°,则球O的体积为() A.8πB.4πC.2πD.π 2.【2018年新课标1理科0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高三数学理科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10i 2-i = A. -2+4i B. -2-4i C. 2+4i D. 2-4i 解:原式10i(2+i) 24(2-i)(2+i) i = =-+.故选A. 2. 设集合{}1|3,| 04x A x x B x x -?? =>=

A. 10 10 B. 15 C. 310 10 D. 35 解:令1AB =则12AA =,连1A B 1C D ∥1A B ∴异面直线BE 与1CD 所成的角即1A B 与BE 所成的角。在1A BE ?中由余弦定理易得1310 cos A BE ∠=。故选C 6. 已知向量()2,1,10,||52a a b a b =?=+=,则||b = A. 5 B. 10 C.5 D. 25 解:222250||||2||520||a b a a b b b =+=++=++||5b ∴=。故选C 7. 设323log ,log 3,log 2a b c π===,则 A. a b c >> B. a c b >> C. b a c >> D. b c a >> 解:322log 2log 2log 3b c <<∴> 2233log 3log 2log 3log a b a b c π<=<∴>∴>> .故选A. 8. 若将函数()tan 04y x πωω??=+> ? ? ? 的图像向右平移6 π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tan 6y x πω?? =+ ?? ? 的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 A .1 6 B. 14 C. 13 D. 12 解:6tan tan[(]ta )6446n y x y x x π ππππωωω??? ?=+?????? →=-=+ ? +? ????向右平移个单位 1 64 ()6 62k k k Z π π ωπωπ += ∴=+∈∴ - , 又min 1 02 ωω>∴=.故选D 9. 已知直线()()20y k x k =+>与抛物线 2:8C y x =相交于A B 、两点,F 为C 的焦点,

高三文科数学立体几何专题练习加详细答案

高三文科数学专题立体几何 1. (2013汕头二模)设I、m是不同的两条直线, 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I ,,则I// C .若I m, // ,m ,则1 【答案】D 【解析】T I ,// ,?- I ,- .■ m D .若I , // ,m ,则I m 2. (2013东城二模)给出下列命题: ①如果不同直线m、n都平行于平面,则m、n—定不相交; ②如果不同直线m、n都垂直于平面,则m、n—定平行; ③如果平面、互相平行,若直线m ,直线n ,则m//n ; ④如果平面、互相垂直,且直线m、n也互相垂直,若m 则n 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A . 3 B . 2 C. 1 D. 0 【答案】C 【解析】只有②为真命题. 3. 设I为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I // ,I// ,贝U // B.若1 ,I ,则// C .若1 ,I// ,贝U // D .若,I// ,则I 【解析】B 4. (2013 东莞 -模)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CD 1, BCD 60,且BD CD ,正方形ADEF和平面ABCD垂直,G, H是DF ,BE的中点. (1)求证:BD 平面CDE ; (2)求证:GH //平面CDE ; (3)求三棱锥D CEF的体积. C 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则下列命 B.若I// , ,则I//

【解析】(1)证明:平面 ADEF 平面ABCD ,交线为AD , ?/ ED AD , ? ED 平面 ABCD , ?- ED BD ? 又 BD CD , ?- BD 平面 CDE . (2) 证明:连接 EA ,则G 是AE 的中点, ??? EAB 中,GH//AB , 又 AB//CD , ? GH // CD , ? GH // 平面 CDE ? (3) 设Rt BCD 中BC 边上的高为h , 是棱PA 上的动点. (1) 若Q 是PA 的中点,求证: PC // 平面BDQ CQ ; (2) PC , PB PD ,求证:BD 解析:证明:(1)连结AC ,交BD 于O ,如图: 若 PB 3, ABC 60°,求四棱锥P ABCD 即:点C 到平面 DEF 的距离为 … V D CEF V C DEF _3 2 _3 3 5.(2013丰台二模)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 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Q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练习(文科)

立体几何大题练习(文科): 1.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梯形,AB∥DC,∠ABC=90°,AD=SD,BC=CD=,侧面SAD⊥底面ABCD. (1)求证:平面SBD⊥平面SAD; (2)若∠SDA=120°,且三棱锥S﹣BCD的体积为,求侧面△SAB的面积. 【分析】(1)由梯形ABCD,设BC=a,则CD=a,AB=2a,运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可得A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D⊥平面SAD,运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2)运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以及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BC=1,运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可得SA,SB,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1)证明:在梯形ABCD中,AB∥DC,∠ABC=90°,BC=CD=, 设BC=a,则CD=a,AB=2a,在直角三角形BCD中,∠BCD=90°, 可得BD=a,∠CBD=45°,∠ABD=45°, 由余弦定理可得AD==a, 则BD⊥AD, 由面SAD⊥底面ABCD.可得BD⊥平面SAD, 又BD?平面SBD,可得平面SBD⊥平面SAD; (2)解:∠SDA=120°,且三棱锥S﹣BCD的体积为, 由AD=SD=a, 在△SAD中,可得SA=2SDsin60°=a, △SAD的边AD上的高SH=SDsin60°=a, 由SH⊥平面BCD,可得 ×a××a2=,

解得a=1, 由BD⊥平面SAD,可得BD⊥SD, SB===2a, 又AB=2a, 在等腰三角形SBA中, 边SA上的高为=a, 则△SAB的面积为×SA×a=a=. 【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运用,注意运用转化思想,考查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的运用,以及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2.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1)EF∥平面ABC; (2)AD⊥AC. 【分析】(1)利用AB∥EF及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得结论; (2)通过取线段CD上点G,连结FG、EG使得FG∥BC,则EG∥A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FG⊥AD,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AD⊥平面EFG,从而可得结论. 【解答】证明:(1)因为AB⊥AD,EF⊥AD,且A、B、E、F四点共面,

高考文科数学专题5 立体几何 高考文科数学 (含答案)

专题五 立体几何 第一讲 空间几何体 1.棱柱、棱锥 (1)棱柱的性质 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且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2)正棱锥的性质 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斜高相等;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某侧面的斜高、侧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及底面边长的一半也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三视图 (1)三视图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轮廓线.画三视图的基本要求: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正侧一样高; (2)三视图排列规则:俯视图放在正视图的下面,长度与正视图一样;侧视图放在正视图的右面,高度和正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 3.几何体的切接问题 (1)解决球的内接长方体、正方体、正四棱柱等问题的关键是把握球的直径即棱柱的体对角线长. (2)柱、锥的内切球找准切点位置,化归为平面几何 问题. 4.柱体、锥体、台体和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不要求记忆) (1)表面积公式 ①圆柱的表面积 S =2πr (r +l ); ②圆锥的表面积S =πr (r +l ); ③圆台的表面积S =π(r ′2 +r 2 +r ′l +rl ); ④球的表面积S =4πR 2 . (2)体积公式 ①柱体的体积V =Sh ; ②锥体的体积V =1 3 Sh ;

③台体的体积V =1 3(S ′+SS ′+S )h ; ④球的体积V =43 πR 3 . 1. (2013·广东)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 ) A .4 B.143 C.16 3 D .6 答案 B 解析 由三视图知四棱台的直观图为 由棱台的体积公式得:V =13(2×2+1×1+2×2×1×1)×2=14 3. 2. (2013·四川)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课程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 题

专题三 立体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高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立体几何试题上,着重考查空 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空间角等几何量的计算.既有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的试题,也有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大多考查概念辨析、位置关系探究、空间几何量的简单计算求解,考查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解答题一般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空间几何量的求解问题,综合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在突出对空间想象能力考查的同时,关注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关注对条件或结论不完备情形下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 【考点透析】立体几何主要考点是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三 视图、直观图,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判断与证明,(理科)空间向量在平行、垂直关系证明中的应用,空间向量在计算空间角中的应用等. 【例题解析】 题型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面积和体积计算 例1(2008高考海南宁夏卷)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 和b 的线段,则a b +的最大值为 A . 22 B . 32 C . 4 D . 52 分析:想像投影方式,将问题归结到一个具体的空间几何体中解决. 解析:结合长方体的对角线在三个面的投影来理解计算,如图设长方体的 高宽高分别为,,m n k = =1n ?=, a = b =,所以22(1)(1)6a b -+-= 228a b ?+=,22222()282816a b a ab b ab a b +=++=+≤++=∴4 a b ?+≤当且仅当2a b ==时取等号.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理科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 (非选择题)3至4页,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2 {1,0,1,2,3,4},{|,}A B y y x x A =-==∈,则A B =I (A){0,1,2} (B){0,1,4} (C){1,0,1,2}- (D){1,0,1,4}- 2. 已知复数1 1i z = +,则||z = (A) 2 (B)1 (D)2 3. 设函数()f x 为奇函数,当0x >时,2 ()2,f x x =-则((1))f f = (A)1- (B)2- (C)1 (D)2 4. 已知单位向量12,e e 的夹角为 2π 3 ,则122e e -= (A)3 (B)7 5. 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渐近线方程为3y 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B) 3 (C)10 (D)10 9 6. 在等比数列{}n a 中,10,a >则“41a a <”是“53a a <”的

(完整)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一)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一) 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 2PD AB ==,点,,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 (1)求证:EF PA ⊥; (2)求二面角D FG E --的余弦值. 2.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角三棱柱ADE BCF -和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组合而成,AF AD ⊥,2AE AD ==. (1)证明:平面⊥PAD 平面ABFE ; (2)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h ,使得二面角C AF P --的余弦值是 22 .

3.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是 面积为ADC ∠为锐角,M为PB的中点. (Ⅰ)求证:PD∥面ACM. (Ⅱ)求证:PA⊥CD. (Ⅲ)求三棱锥P ABCD -的体积. 4.如图,四棱锥S ABCD -满足SA⊥面ABCD,90 DAB ABC ∠=∠=?.SA AB BC a ===,2 AD a =. (Ⅰ)求证:面SAB⊥面SAD. (Ⅱ)求证:CD⊥面SAC. S B A D M C B A P D

5.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测棱PD ⊥底面ABCD ,PD DC =,点E 是 B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F . (Ⅰ)求证:平面PCD ⊥平面PBC . (Ⅱ)求证:PB ⊥平面EFD . 6.在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AB AC ⊥,设1AB 中点为D ,1A C 中点为E . (Ⅰ)求证:DE ∥平面11BCC B . (Ⅱ)求证:平面11ABB A ⊥平面11ACC A . E D A B C C 1 B 1 A 1 D A B C E F P

《立体几何》专题(文科)

高三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资料 ——《立体几何》专题 一、空间基本元素:直线与平面之间位置关系的小结.如下图: 二、练习题: 1. 1∥ 2,a ,b 与 1, 2都垂直,则a ,b 的关系是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 2.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为AA 1、CC 1上的点,且满足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是 A . V 21 B .V 31 C .V 41 D .V 3 2 3.设α、β、γ为平面, m 、n 、l 为直线,则m 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l m l αβαβ⊥=⊥ B .,,m αγαγβγ=⊥⊥ C .,,m αγβγα⊥⊥⊥ D .,,n n m αβα⊥⊥⊥ 4.如图1,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 P 、Q 是对角 D 1 B 1

线A C 1上的点,若 a PQ= 2 ,则三棱锥P BDQ -的体积为 A3 B3 C3 D.不确定 5.圆台的轴截面面积是Q,母线与下底面成60°角,则圆台的内切球的表面积是 A 1 2Q B 2 3 Q C 2 π Q D 2 3π Q 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为棱BC、CC1、C1D1、AA1的中点,O为AC与BD的交点(如图),求证: (1)EG∥平面BB1D1D; (2)平面BDF∥平面B1D1H; (3)A1O⊥平面BDF; (4)平面BDF⊥平面AA1C. 7.如图,斜三棱柱ABC—A’B’C’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 侧棱长为 b,侧棱AA’与底面相邻两边AB、AC都成450角,求 此三棱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8.在三棱锥P—ABC中,PC=16cm,AB=18cm,PA=PB=AC=BC=17cm,求三棱锥的体积V P-AB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