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母亲河黄河的图片资料来历及美丽的传说

母亲河黄河的图片资料来历及美丽的传说

母亲河黄河的图片资料来历及美丽的传说
母亲河黄河的图片资料来历及美丽的传说

母亲河黄河的图片资料来历及美丽的传说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黄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无数小湖的沼泽。出星宿海后进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玛多,绕过积石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长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贵德至绥远省河口镇,长一千五百多公里。黄河在甘肃境内,穿过不少大峡谷,汇集许多支流。中游段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长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纵贯黄土高原,夹带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到了壶口,地势陡落,形成壶口瀑布,接着穿过龙门峡流到潼关,河道变宽,因汇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关为华山所阻,折向东流,过三门峡到盂洛,便进入平原地区。下游段自孟津到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长八百七十多公里,由于泥沙淤积,水流缓慢,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黄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则笔直。从兰州到潼关,河水绕流一个长方形的三边,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约长二千公里。古时下游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南夺淮流入黄海,两者相距达五百公里。

在历史上,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据记载,二千多年来,黄河下游溃堤达一千五百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灾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安徽,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河水夹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量,平均每年超过十六亿公吨。由于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平缓,流速减低,大量泥沙于是沉积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亿公吨,其余泥沙则流到河口,冲积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达二十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兰州以上大部分为半湿润区,兰州以下,西北部为干旱区,南部和东南部为湿润区,其余为半干旱半湿润区。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压衰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西伸,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丰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衰退,蒙古高压向南扩展,降水开始减少,但常发生连阴

雨天气。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大于14℃,最低的地区小于-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洛阳盆地44.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河源地区-53.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为秦岭,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为泰山顶达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为内蒙古杭锦后旗、临河一带,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为内蒙古杭锦后旗的陕坝,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强度较小,历时较长,暴雨极少,日降水量很少超过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强度较大,历时较短,暴雨较多。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乌审旗,1977年8月1日发生过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当,10小时降雨1400毫米(调查值),超过世界最高记录;三门峡至花园口间,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宜阳县石镇24小时降雨734.3毫米,也是黄河流域罕见的大暴雨。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黄河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径流的时空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比值,干流为2.5~3.5倍,支流为2.5~40.8倍。各地区的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11~0.53。多水区和少水区径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径流系数最大为0.7,最小只有0.01。

第二,汛期长、洪水次数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个汛期,总历时长达10个月。伏、秋汛合称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来源有兰州以上、晋陕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涨落比较缓慢,历时较长,兰州水文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40天,最长可达66天,最短22天;中游洪水涨落较快,尤其晋陕区间的洪水陡涨陡落,历时较短,干流龙门站洪水历时平均46小时,最长80小时,最短20小时,连续洪水一般为3~6天,涨水平均8小时,最长30小时,最短2小时;支流洪水更是来猛去速;下游干流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其特点与来源有关,但又受高含沙量变动河床和滩区建筑物的影响,往往使洪水演进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和黄河下游两个河段,均由冰塞、冰坝壅水形成。黄河下游的冰情变化极不稳定,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份则三封三开。60年代以来由于三门峡、刘家峡水库防凌运用,冰情有较大变化,凌灾有所减轻,但盐锅峡水库至刘家峡河段于1961~1962年度,青铜峡水库上游于1967~1968年度,天桥水库上游河曲河段于1981~1982年度都曾发生过严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桃汛是宁夏、内蒙古河段开河时融冰水和河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开放季节,洪峰不高,涨落较缓。1972年后为了下游灌溉,三门峡水库调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并且水沙异源。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三门峡以下水多沙少;黄河中游三门峡以上水少沙多,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支流窟野河温家川水文站最大含沙量达1700公斤每立方米。干流陕县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流,由于河流含沙量高带来了特殊的产流、汇流、产沙和

输沙规律,并造成河槽冲淤游荡,河床剧烈变化,水位变化无常。

黄河水文工作是治黄的基础,是各项治黄工作的重要依据。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又开始有描述雨情和占卜预测洪水的记载;战国时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黄河龙门流浮竹观察水流速度;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报雨制度;西汉后期(公元前77~前37年)创造了雨量筒,开始降雨的定量观测;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对黄河泥沙进行过观测论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设立“水则”观测水位;明万历元年(1573年)开展了“塘马报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兰州以下多处设立水志桩测报水情,并在泺口观测过含沙量。黄河下游传递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马改进为电话。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黄河水文工作已发展到采用近代科学技术方法。1912年设立了泰安雨量站。1915年设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后增设了黄河干流陕县、泺口、柳园口及支流泾河张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阳、交口镇、阳平关、泾河船头等水位站。1933年陕县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黄河下游的严重水灾,引起了国民政府对测报洪水的重视,促进了黄河水文工作的发展。1937年黄河水文观测站点有增加,曾达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处,水位站29处,雨量站185处。后因战争影响,一大批测站停测,1939年只有水文站26处,水位站4处,雨量站80处。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又恢复到水文站60处,水位站33处,雨量站73处。建国前夕1949年尚有水文站44处,水位站48处,雨量站45处。民国时期还进行过部分水文资料整编,开展过水文分析研究,随着通信技术的改进,报汛手段除电话外又设立了专用电台,但总的情况发展仍然比较缓慢,站网稀疏,设备简陋,技术粗放,资料不系统。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黄河治理十分重视,在治黄工作的推动下,黄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50年代。建国初期,黄委会统一了全河治理,确定了治理黄河的目的是“变害河为利河,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支流兼顾”的方针。黄河水文工作根据治黄要求,以为防洪服务为主进行恢复发展。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治黄工作进入了由防洪过渡到治本的阶段。黄河水文工作除继续为防洪作好水文测报外,并为黄河治理规划、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引黄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务。50年代末期,在国民经济“大跃进”的形势下,黄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之后,1960年又提出“开展全面服务,保证治黄重点,大力支援农业,洪水枯水泥沙并重,大中小河兼顾,基本站、实验站并举,定位观测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针,全面高速度地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建设过快、战线过长、工作不切实际的现象。总的来说,50年代是一个大发展阶段,水文站网已初步形成,水文测验已全面展开,测验规范己大力贯彻,实验观测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历年资料整编已全部刊印出版,逐年资料整编体系也已建成,水文情报预报,已在防洪防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黄河水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70年代虽曾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后期又得到了恢复发展,稳步提高。在这一阶段里,由于黄河干支流相继建成了15个大型水库,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库,引黄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积不断扩大,使黄河水文自然变化规律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治黄对水文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网,提高测验质量,算清水账、沙账,加强水文情报、预报,深入探讨水文变化规律的要求。据此进行了调整发展站网,整顿加强设施,以土洋结合和开展协作的方法研究创造了适应黄河特点的测验工具仪器,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水文测报质量,开展了气象预报和水质监测,增加了服务项目,全面展开了实验研究和水文分析计算并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各项水文工作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进入80年代,遵照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治黄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洪水测报为中心,研制、引进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始建立自动测报系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一、站网建设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战略部署,建国后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径流、泥沙为原则,恢复旧站,建设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复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为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编制了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站网提供了依据。1960年站网密度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网大大超过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后,为了适应黄河流域自然情况和治黄工作的新变化,又修订了四次站网规划,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60年代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不适当地撤销了一大批测站。到了70年代逐渐恢复和发展并设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网已有水文站451处(其中渠道站129处),水位站60处,雨量站2357处。其中属黄委会系统的分别为139、35、763处。全河水文站每万平方公里4.28站,为1949年每万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万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体制也由全部水文站常年驻站观测,改为大部分支流站实行站队结合。随着水文站网的逐步完善,黄河流域的径流、泥沙、洪水等各项水文因素的形成变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测验

(一)基本测验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础。建国后,各项基本观测迅速全面展开。在测验设施方面,除了进行高程和平面控制建设外,主要创建了适合各站特性的各种测验设施,用测船测验的水文站一般架设吊船缆道,山溪性河流架设缆车(吊箱)缆道,断面较窄河床比较稳定,漂浮物较少的水文站架设流速仪缆道。在洪水时用浮标测流的水文站都架设了浮标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设吊船缆道64处(其中黄委会系统37处),缆车和流速仪缆道252处(其中黄委会系统94处)。黄委会系统除黄河下游河面特别宽,游荡多变的夹河滩水文站外全部架设了缆道。兰州水文站还建成了半自动流速仪缆道,宁夏固原水文站架设了双刹型电动独轮缆道。电动升降缆车己作为中国水文业务技术经验之一,列入世界气象组织推行的《水文业务综合子计划》向各国推荐。少数使用机动船的站,则加大了马力,建立了机船组,提高了测洪能力。河口水文实验站建造了黄河上最大的600匹马力40.15米长的浅海测量船。

在测验工具仪器方面,首先配齐了各站必需的测验和测量工具仪器,然后根据各站特点逐步改进提高。雨量观测,由雨量筒改进为自记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1990年雨量自记程度全河已达46%,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60%。水位观测由直立固定水尺发展到活动水尺和各种适合测站特性的自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1987年水位自记程度全河已达20%,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24%。测速仪器由一般流速仪改进为防沙防草流速仪。测沙工具由直立式悬移质采样器改进为横式采样器,进而研制了同位素测沙仪。泥沙颗粒分析仪器初期为筛分析、比重计、底漏管,于1960年改为粒径计,1980年发展为光电颗分仪。

测验规范是测验工作的法规,为了统一测验标准,提高测验质量,1951年黄委会首先制订了一个简单的测验规定。1956年后认真贯彻了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并制订了补充要求,改进了测验方法。在测流方面,对测流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过试验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泥沙测验方面,建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测验外,还有部分站开展了精密泥沙测验。1956年按测验规范规定改为输沙率测验。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输移规律,1950年就开始在黄委会系统14个水文站上取样进行颗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发展到124站,其中黄委会系统68站。黄委会系统颗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1处增加到1980年的12处,后又调整为7处。

冰情是黄河上又一种复杂的水文现象,观测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达400处,其中黄委会系统181处。为认真贯彻水文测验规范的规定,除一般冰情观测外,还开展了特殊冰情观测。

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不仅需要掌握水量还必须了解水质。1958年开展了天然水为主的水化学成分测验。1972年开展了水质污染监测后,天然水化学成分测验与水质监测相结合。1975年建立了黄河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系统,增加了水化学成分测验站,布设了大量的水质监测站点。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学成分贯彻《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外,水质监测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规范执行。80年代逐步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分析仪器,改进了分析技术,分析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黄河水质状况经过调查和对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黄河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分布情况。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资料说明建国后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1990年低于三类水质的河长,干流为34%,支流达59%。

水文调查是弥补水文定位观测不足的一项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黄委会就组织了多次黄河干支流洪水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如黄河干流三门峡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黑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龙门镇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过实测资料的罕见特大洪水。80年代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将全河172个河段的调查洪水成果汇编成册,刊印出版。沿黄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也将调查洪水资料汇编刊印。

由于测验工作不断充实,测洪能力不断加强,测流历时不断缩短,测验方法不断改进,测验精度不断提高,水沙不平衡现象逐渐减少,散乱的水位流量关系逐渐变为较规律的曲线,为治黄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水沙、水质等资料。

(二)实验观测

为了掌握黄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测站外,还开展各项实验观测,探求水沙的形成变化规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实验站,进行黄河三角洲淤积延伸和尾闾摆动规律的观测研究。1956年开始在上诠、三门峡和三盛公相继建立了大型水面蒸发站,研究了水库水面蒸发和一般蒸发器与天然水面蒸发的关系,并为计算大范围陆面蒸发提供了资料。1957年在花园口游荡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变测验队,进行了河床冲淤摆动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弯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工控制的弯曲河段建立了弯曲河道观测队,进行了弯曲河道变化规律的观测。1958年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岔巴沟设立了子洲径流实验站,观测研究了黄土地区径流形成变化规律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同年又设立了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站,随着位山、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都相继成立了实验站(队),开展了以库区泥沙运行规律为主的观测研究。累计建立实验站(队)14个,测取了各种水文实验资料,撰写了大量的分析报告和专著,这些成果已在治黄规划、河道整治、水库建设管理运用、河口治理等治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资料整编

建国初期,根据治黄规划的急需,1952~1956年对1953年前的全部黄河基本水文测验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编,于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础上,确定自1954年的资料开始转向逐年整编,并建立了在站整编、集中审查、复审汇编、刊印出版四个步骤和保证质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测验资料一般隔年刊印出版。整编方法除贯彻全国统一规定外,又结合黄河特点进行了补充1976年开始试行电子计算机整编,1984年从国外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此后正式展开并开始筹备和建设水文资料数据库,以推动资料整编工作的改革。

水文实验资料整编,自1960年整编三门峡库区实验资料开始,相继展开对各实验资料的整编,同时还进行了小河站资料整编,并在整编资料基础上作了五次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值统计。在70年代初还进行了黄河流域特征值的量算,将原用的黄河流域面积745000平方公里修改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长4845公里修改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编刊印了各种水文资料368册,除提供水利部和黄委会有关单位使用外,还供应了其他165个单位部门应用。

三、水文气象情报预报

情报工作。向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报汛的水情站网,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处增加到1959年的404处。水情传递手段,一开始就采用了公用电报、电话和专用电台、电话相结合的通信网。水情拍报办法,由简单的定时拍报,改进为分段次标准拍报。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文情报系统。60年代,水情站网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970年开始回升,70年代末稳定在500处左右。鉴于淮河1975年8月大洪水时水情信息不灵的教训,黄委会在三门峡以下建立专用无线通信网。自80年代初开始,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系统。现在黄委会水情部门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动接收、处理、传输系统,大大提高了水情传递时效。

水文预报。1951年开展了黄河下游的洪峰预报;1955年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径流和洪水过程预报;1959年又发展到上游,并全面开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长期、中期、短期各种预报。60年代末到70年代,采取协作的办法,加强预报技术的研究,并组织了一次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黄委会的大协作,研究改进了黄河长期暴雨洪水预报。70年代末又组织了一次有关省(区)和流域水文、水利部门的协作,研究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预报系统。1975年黄委会成立了气象组织,由全部依靠沿河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改为自行开展天气预报,并与有关省气象台建立了汛前长期降水预报会商和汛期暴雨联防,把天气预报与水文预报结合起来,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1982年后,逐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机,并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联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改进了以三花间预报为重点的全部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精度。天气预报也建立了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及各种气象信息自动接收处理系统,并开始研究建立专家系统,改进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准确率。黄河的水文、天气预报已开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建国以来,黄河水文气象情报预报,已对历年黄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约300万站次情报,4000多站次预报,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黄河大洪水中,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洪水情报和预报,使防洪工作采取了有力的防御措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了战胜各次洪水的伟大胜利。

四、水文计算和分析研究

这是治黄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治黄的重要科学依据,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简称黄河技经报告)时,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水文分析计算,同期还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降水和径流形成变化规律,此后在修订补充治黄规划时对有关内容又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60年代首先统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数据,确定了陕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3.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并围绕探求根治黄河水害的途径和三门峡水库改建,进行了有关水沙分析研究。鉴于钱宁1959年提出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成分是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沙,1965年后对此进行了粗沙来源的调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对上游刘家峡至盐锅峡河段的冰塞开展了观测研究,提出了计算方法。进入70年代后,根据水利电力部(简称水电部)指示,黄委会编制了黄河治理规划,并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和防洪为主进行了水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黄河下游的粗沙来源外,还研究了黄河泥沙的输移规律,分析计算确定了黄河下游花园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对三门峡、花园口的主要历史洪水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的凌汛,取得了不少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时,再次进行了水沙分析计算,并对多年来分析研究的泥沙运行规律、历史洪水、黄河冰情、黄河水资源,以及黄河流域的气候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撰写成专著。还开展了高含沙浑水流变特性试验和水内冰、河曲段冰塞的观测研究,取得了许多宝贵成果。

黄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写冰情论文参加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后,开创了黄委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进行了十余次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科研成果,推进了黄河水文研究工作的发展。

建国以来,作为防灾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的黄河水文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1990年仅黄委会系统事业费就有人民币2.2亿元。建立了一支业务熟练、思想过硬的水文队伍。全河水文职工到1990年为4680多人,其中黄委会系统2500

多人,已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黄河水文系统。广大的黄河水文职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水文职工,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与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争,仅黄委会系统就有3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多年中黄河水文工作已为治黄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和水文气象情报、预报,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文事业发展道路,无论在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黄河是世界上水文变化最复杂、测验条件最困难的河流,尤其随着黄河的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黄河水文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文测报质量远不能适应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规律尤其是在新的变化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黄河水文工作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站网,加强测报,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难,使黄河水文事业不断发展提高。

美丽的母亲河——黄河(演讲稿)

美丽的母亲河 ———黄河 它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它见证了中华民族那千千万万个辉煌,它就是我们美丽的“母亲河”—黄河。 儿时家住黄河岸边,朝夕与河相伴,自幼听长辈讲它那动人的传说,春天看它生机盎然,夏天看它热情奔放,秋天看它波澜壮阔,冬天看它银装素裹。 外地求学之后,闲暇之余常漫步于河边,此时印象中的黄河柔美与狂野并存。安静的黄河,就像一条玉带般蜿蜒盘旋与河道之中,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蓝的天空,洒向波光粼粼的河面,犹如玉带上镶嵌的钻石,闪耀晃动的光芒跳入眼帘,惹人喜爱,美不胜收。大堤上的垂柳亭亭玉立,清风徐来,随风飘散着她柔软的秀发,婉约可人。引黄闸前的河水拥挤着,像一群活泼的小精灵,奔跑于纵横交错的沟渠之中,犹如甘霖般滋润了沿黄干枯的农田,为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母亲河,安静祥和,温柔善良,伟大无私,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 汛期来临,奔涌而下的黄河犹如嘶吼的巨龙,浑黄激流的河水是它强壮雄伟的身躯,在河道之中狂暴的翻涌着,激起的金黄色浪花,层层叠与水面之上,如金色般的鳞片,庄重威严,让人心潮澎湃。临岸而立,奔腾的水汽夹杂着愤怒般的狂啸迎面扑来,激昂的水花冲撞之后,撕扯的碎片四散溅开,洒落衣襟之上,回想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在黄河岸边纵横沙场的豪迈霸气,忆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

自天涯”的满腹豪气,此时壮阔的景像与历史的厚重感彼此交融,作为炎黄子孙,一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怀。 党领导下治理黄河70余年历程,岁月峥嵘,波澜壮阔,成就斐然。饱含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殷切关怀,镌刻着老一辈创业者浴血奋战的不朽业绩,凝聚着几代建设者的青春与梦想、心血与汗水,见证着人民治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实足迹。我们将在党的旗帜引导下,怀揣治黄梦想,共同团结奋战一线,为千万年来祖先们的治黄意愿而战,让黄河能够造福两岸千秋万代,继而让我们的“母亲河”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家乡的故事作文

家乡的故事作文 家乡的>故事作文(一)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一个小村庄里,那里十分美丽,山好、水好、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春天,小草柳树发了芽,遍地的野花十分美丽。在花园里,满园子都是花有桃花、梨花、桔花………稻田里,一眼望过去全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可美了!农民伯伯正在用播种机播种呢!你一定奇怪了,一个小小的村庄怎么会有播种机呢?还是由我来告诉你吧,现在的社会先进了,什么东西都改变了,就连宠物也有了电子宠物。你说一个小村庄能不有播种机吗? 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在河边有许多小孩在那玩耍嬉戏。他们玩的可带劲了,而此时此刻许多农民穿着背心在田里劳动,而有些人怕热不敢出来正在家吹空调呢! >秋天,是物产丰富的日子,在稻田里农民伯伯正在笑不拢嘴地开着收割机收割呢!而“秋天舞会”当然少不了水果家族的参与。你瞧,他们正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参加舞会呢! 冬天,鹅毛大雪从天上飘下来,可漂亮了!鹅毛大雪下在小路上就像铺满了棉花一样。大雪下在松树上,松树一下子就被大雪染白了,亮晶晶的,十分美丽! 我爱我家乡,我对家乡的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我爱我家乡!” 家乡的故事作文(二) 我的家乡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可是又有谁知道,像泉州这样的大城市,昔日也曾经贫穷落后过。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到商场买衣服,我看着满商场各式各样的衣服,不禁眼花缭乱,这儿有羽绒服、毛衣、衬衣、外套。这时,爸爸对妈妈说:“现在买件衣服可真方便,哪像以前那么麻烦。…‘就是啊!”妈妈应道。听了这话,我便凑上去问道:“那么你们以前都穿什么啊?”爸爸说:“政府发会给我们布票的。买了布之后你奶奶便会做成衣服给我们几个兄妹穿。买一件现成的哪有那么容易啊!况且我们也不富裕,买不起。” 买了衣服回家后,爸爸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催我睡觉,而是打开墙角那个做工不怎么精细的木箱子给我看。里头的东西令我大吃一惊。那里头是一摊粗糙的衣服。我拿起布,结果撞了一手的灰尘,推开一看,原来是一件我穿着差不多舍身的衬衣。我又打开剩下的衣服,也都一样。他们色彩单调,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布质粗糙,穿起来一定十分难受。我惊讶地问爸爸:“你小时候就穿这种衣服吗?”爸爸说:“没错。这

沈阳传说

关于“沈阳”来历的传说 元初仍称沈州,后因沈州地居沈水以北之故,更沈州为沈阳路(古以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关于“沈阳”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沈水北岸的石嘴头山(今指柱山)下、住着一个小伙子沈哥。这年,沈水突然平地起浪,洪水肆虐,原来是沈水的龙王三头蛟在兴风作浪。一沈哥发誓要找到三头蛟,为民除害。恰好东梅龙王的三公主羊妹听说父母要将自己许配于表哥沈水龙王三头蛟,就背着父母跑到沈水龙宫来,想亲自观察一下表哥的人品,不料三头蛟正在大摆“童男宴”,羊妹一看,肺都气炸了,决心帮助沈哥除掉三头蛟。她脱下龙衣给沈哥穿上,说:“穿上龙衣,你就可以飞上天了,你要到火海里去把太阳哥哥搬来,只有太阳哥哥的火才能烧死三头蛟”沈哥闯进火海,太阳烤得沈哥都冒烟了,但是沈哥还是咬紧牙关,扛起太阳就跑。回到沈水,三头蛟正在拼命地把羊妹往水里拖,沈哥连忙将太阳扔了过去。三头蛟被太阳哥哥烧成灰,但是沈哥自己也支持不住,掉进了河里。羊妹见状。万分着急,喊了声;“沈哥——”便跳进河里想去救他。可是她忘了她的龙衣已经脱给沈哥了。

乡亲们找遍了沈水也没有找到沈哥和羊妹的尸体,就在沈水北岸立了块碑,上刻“沈羊”二字。后来,以这块石碑为中心修建了村落、城池,这地方就叫沈羊,因为正好又在沈水的阳面,后人不知道沈哥羊妹斗蚊龙的故事,就误以“沈羊”为“沈阳”了。 老汗王迁都沈阳的故事 萨尔浒之役后,老汗王努尔哈赤势力大增,随之便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到了辽阳,起名为东京。可是定都刚刚三年,突然又决定迁都沈阳。努尔哈赤为什么执意要迁都沈阳城呢?长久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努尔哈赤跟王公贝勒们一起议事,突然提出迁都沈阳的主张。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使大家十分意外,一时间七嘴八舌,纷纷表示反对。这样一来,君臣们在殿堂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诸王、大臣们认为东京城已经颇具规模了,如果再次迁移,势必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努尔哈赤据理力争道:"沈阳是形胜之地,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在那里建都,西可以进攻大明,北可以攻打蒙古,南可以征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

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以家乡的美丽小学作文1000字5篇

以家乡的美丽小学作文1000字5篇随着时代的变化,我的家乡缙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发展地越来越好。缙云有非常好的景色,比如说有仙都鼎湖峰,玻璃栈道……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家乡的美丽1000字5篇。 家乡的美丽 曾以一方土地养育了一方人民。以一身荣华,赢得一世美誉。当它身上的金箔被无情扒去。早已变得破败不堪。 以横拍来俯视秦岭,壮阔,优美,震撼。云雾缭绕,如梦如幻,隐隐约约的可看出许些山头,陡峭震撼,让人为之惊叹,植被翠绿,宛若一幅山水画,是真是假,似幻似梦,波澜不惊。绿中有着几许点缀,虽不起眼,但却让人感受到意境美,仿佛自己就像他身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切都是那么顺然,那么美妙,那么富有诗意。 一场细雨过后,雨珠点洒在树叶上,那在叶梢上的雨珠似掉又不掉,让人看了着急,可那滴露珠,更好的诠释了它的美丽,一切事物都变得鲜嫩,好像初发芽的草那样稚嫩,那样美好。雨珠细细的撒着,看似弄乱了人的心扉,却无不一时的触动着人们的心弦,是那样的美,是那样的鲜艳,是那样的耐人寻味。 它以它雄伟的胸怀,养育了我们,以他的一生荣华,换来了万山群中,一个个的脑袋,争嚷着,拥挤着,同时,又发出了无数的赞叹声,以一身繁荣换来了一世美誉,换来了万紫千红,换来了历史长久。 可终有一时,你褪去光鲜艳丽的金箔,将你的真正风貌展现于世,我相信会有鄙夷声,会有嘲讽声,当那棵小树被狂飞吹断时,甚至连

根拔起,那风好像在挑衅,你的臂膀是否足够深厚,可事实证明,你错了,风肆意的吹刮着,好似在宣示着它的主权,是什么导致这样的? 河流是你的血液,我们却要用污水来加入到你的血液里去,植背是你的外表,我们却用斧头毫不留情的挥洒,奇珍异兽是你的思维,我们却要硬生生的切断它们,优良的空气是你所需的,我们却用污染气体加入进去,让她更“美丽”一些。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破坏你强健的肉体,皎洁的心灵,飞速的思维,到最后,以至于你失去了原先的光鲜艳丽,一世美景,从而得到了更多的讽刺,鄙夷声。 人们一错再错下去,你只能懊悔,而又无奈的看着,他们所的所作所为,将所有可用的东西吃干抹净,一丝不留,将你身上所剩有的金箔残忍的扒去,破坏,火烧,种种罪行,已经让你变得破败不堪,毫无生气,奄奄一息的看着人们的掠夺,已经快要喘不过气来,随时都可以窒息。 恶行使你从顶峰跌到,低谷,人们中还无法察觉,一昧的一意孤行,终是有一天,有些人以他们的双手和力量,来和恶行作斗争。不辞辛苦地种树,植树造林,做公益行动,只是想让你回到原本应有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列以来,更掠夺这种事还是无法避免,他们以凭一己之力能铲除连根拔起,铲不徐的,请求领导处理,努力使秦岭恢复到原来的面貌。 一步一步的实施,一步一步的前行,脚踏实地的走,从以前的繁荣到衰败,再到现在的极力抢救,心灵,度过了种种难关,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被及时救回来,从边缘线上抢救回来,植树造林,要恢复你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教案-公开课

我们的“母亲河” 教学内容: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母亲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的第一课。教材以祖国的山和水为主线,将我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有代表性的名山大川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起来,内容生活化,易于学生接受。《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是本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之一,该内容在承接了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的基础上整合了地理、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注意了将品德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来认识和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并进一步认识祖国山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走近、了解、热爱、赞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与情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中国政区图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 2、通过开展有关母亲河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3、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母亲河的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母亲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指图、识图、认图的能力。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母亲河的含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树立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 1、查阅有关母亲河资料,了解有关母亲河历史,收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亲河图片、故事、歌曲、诗词、童谣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间准备教师出示课件歌曲《龙的传人》。(配长江、黄河流 域图片) 2、谈话导入:同学们,江河是大地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江河

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云南有美丽的丽江,四季如春的昆明,还有明媚的香格里拉,那么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你又知道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篇1:泼水节 说起泼水节,许多人都知道,那是傣族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但要问它的来历,您可能就说不清楚了,这里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 相传千万年前,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他们的山寨里,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山寨里来了一个凶恶的大魔头,他杀人、放火、抢劫无恶不作,傣家人的寨子被搅的鸡犬不宁。 为了拯救山寨,英勇无畏的傣族小伙子们与大魔头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但魔头的魔法太历害了,一个个傣族小伙子先后被魔头杀害了,傣家人面临着灭族的灾难。这时,七个美丽善良的傣家姑娘挺身而出,她们假意顺从恶魔,陪他饮酒,将魔头灌醉,酒醉后,魔头泄露了秘密,对七个少女说:他不怕刀枪棍棒,就怕用绳子勒脖子。 七个性急的少女没等魔头把话说完,就找来绳子套在魔头的脖子上,一起使劲用力勒,魔头的脑袋一下就掉在了地上。可是万恶的魔头并没有死,他的脑袋变成了一团火球,到处滚动起来,滚到一个山寨,就在山寨燃起大火,刹那间许多山寨都火光冲天,烈焰滚滚,傣族人的生命财产眼看就要化成灰烬。

这时七个姑娘从惊愕中醒悟过来,奋不顾身地一齐扑向火球,一个姑娘伸出双臂,紧紧抱住燃烧的火球,尽管熊熊烈焰烧伤了她的肌肤,烧焦了她的秀发,但她丝毫没有放松,直到实在支持不住了,才传给另一个姑娘,就这样七个勇敢的姑娘轮流抱着燃烧的火球。这时山寨的人们想到水能灭火,于是就急忙拿出家里所有能盛水的锅碗瓢盆等器皿,装满了水,一齐向姑娘们怀里的火球泼去,就这样一直泼了七大天七夜,才将火球彻底扑灭,七个姑娘和傣族山寨终于得救了。 为了纪念这七个勇敢的傣族姑娘,傣族人民就把这一天定为傣族的新年节日,到了这天全族的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走上街头,你追我赶,相互泼水,嬉戏打闹,身上泼的水越多越好,得到的祝福就越多,新的一年就会更加幸福吉祥! 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篇2:睡美人山(滇池) 屹立在昆明滇池湖畔的碧鸡山又叫睡美人山,每当晴朗天气,从昆明向西眺望,碧鸡山就象是一个仰卧长眠的美丽少女,修长苗条的身躯,优美迷人的线条,轮廓分明,清晰可见,那长长的秀发一直低垂到滇池的波光里,所以人们又习惯叫她睡美人山,这里也有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 相传滇池湖畔有一个小山寨,寨子里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她的美貌在十里八寨远近闻名。转眼间,姑娘到了婚嫁年龄,附近山寨求亲的人骆绎不绝,而姑娘一心想嫁一个勤劳勇敢的人。 山寨土司的儿子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无赖,他看上了姑娘,挖空心思想霸占她。一天姑娘到坝上的集市赶集,土司的儿子就纠集几个地

我美丽的家乡作文5篇

我美丽的家乡作文(一):我美丽的家乡——黄山在我家乡安徽省的南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叫黄山。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在黄山留下了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足够证名(明)黄山(的美)了。黄山,以五绝著称,这五绝是:奇峰、怪石、云海、松树和温泉。就让我一一介绍一下了。(吧!)奇峰,有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等72峰。它们的布局错落有致、辟地摩天,非常雄伟。底下是万丈深渊、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构成雄伟、险恶、奇幻的山景特色,让人叫绝。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形态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金鸡叫天都、五老上天都、梦笔生花、仙人指路、苏武牧羊、飞来石等1200多个有名字的石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石头,可见石头是多么的多、怪。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在光明顶、天都峰看云海是最好的,雾来了,整个山顶像孤岛似的耸立在洁白的雾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云海有时风起云涌,有时涓涓细流;有时飞流直下,有时游丝微风轻拂,令人捉摸不透,变幻莫测。是黄山的一大奇景。松树,主要都是黄山松,它们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的扎根于石头中。黄山松针叶粗短,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有一句话:"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就是说黄山松的。最著名的松有:大王松、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等黄山十大名松。除了这些松树,还有数不清的松树,每一棵都秀丽、挺拔。温泉,古代又叫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可以喝也可以浴。传说黄帝就是在这里淋浴七七四十九天返老还童羽化升仙的,所以也叫"灵泉".黄山温泉水温一般在42度左右,是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皮肤病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黄山,有空你一定要来玩一玩。我美丽的家乡作文(二):我美丽的家乡----南宁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这里四季如春,风景迷人,尤其是建在城东中心的南湖公园,更是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在南宁柔和的阳光下,开着车民族大道一直向东用不着指南针,一会儿就到达南湖公园了(正门在园湖星湖路口)。下了车之后,远远看去,南湖上有一些星星点点的游船和蚂蚁般小的正在垂钓的老人。走近南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美丽的鲜花和刚长出嫩绿的小芽的百年大树。再步行向前走几步,芬芳迷人的花朵会将你团团围住,花朵的香味让你恨不得长十个鼻子,蝴蝶和蜜蜂都在和人们打招呼。在花丛的四周,有许多哨兵一样的大树,高大得像一栋房子,()似乎住着许多小"房客",这些小"房客"有的在帮大树除虫;有的在睡觉;有的在X小宝宝;还有的在守护自己的子孙。南湖南湖,那么有没有湖呢?有!在一座非常壮观的桥下,就是碧绿的像翡翠的南湖,被这座大桥拦腰切断,非常壮观。南宁,我爱你!我爱我的家乡------南宁!我美丽的家乡作文(三):我美丽的家乡——重庆我的家乡在重庆,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是个美丽的地方。春天,天空中飘着小雨,人们撑着一把雨伞走在大街上,"啪、啪",一只只鞋子踩在雨水汇成的浅水沟上,那清脆的声音真好听。过了一会儿,雨慢慢地停下来了,那温暖的阳光正向人们照来,春风轻轻地吹着,真舒服。夏天,太阳阳光普照,整个重庆都被阳光照着,大家都要吃冰棍儿、开空调、扇扇子……有一次,我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雪糕,过了一会儿,雪糕吃完了,我去垃圾桶丢棍子,我路过镜子才看到,我嘴巴旁边的雪糕让我变得像长了"白胡子"一样,逗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秋天,马路边银杏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掉了下来,有的像蝴蝶一样,飘过去、飘过来;有的像一张张黄黄的纸,慢慢从天空中掉下来。如果你路过水果店,就会发现店里放满了水果,梨子、苹果、橘子、蕃茄……各种水果都摆在水果店里。冬天,这里虽然不像仙女山可以下雪,但是这里经常都会下起蒙蒙细雨。有时候早晨出门会看见浓雾,远处什么也看不清,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整个城市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显得更加朦胧美。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重庆!点评:以春夏秋冬的角度去写家乡,是我没有想到的,虽然缺乏对重庆主要特点的描写,但创意不错,并且开始使用修辞手法。我美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一、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 1、课外阶段。 2、课内阶段。 活动安排: 1、课外阶段: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⑴ 申报阶段: 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 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 ⑵ 收集阶段:

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 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⑶ 整理阶段: 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 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 2、课内阶段: (作品展示、口头汇报) ⑴ 汇报阶段: 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 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 ⑵ 展示阶段: 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 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 ⑶ 竞赛阶段: 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 (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 ⑷ 感悟阶段: 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 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 二、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核心,化整为零,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

描写家乡的作文:家乡的故事

描写家乡的作文:家乡的故事 有一种东西,它可以垒之为高楼,架之为桥梁,筑之为道路。当它经历风雨,饱经沧桑,却仍不忘培养一方村民,它就是我们永远的----家乡。 家乡故事多,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家乡的大树所给予的那段美好的回忆。 从小的时候,我就清晰地记着家中最明显的标记,那就是家门前那棵树。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前的那棵树现已变成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 夏天,烈日当空,知了在枝头不停地叫着。这时候,我不像姐姐那样,乖乖地在房间做作业;也不像妹妹似的,躺在妈妈的怀里睡午觉。 调皮的我总是喜欢和七八个小伙伴,手拉手成一个圆,绕着大树转边唱歌谣。谁最先放开手就得闭上眼睛捉其他人。可惜的是,似乎每一次都是我捉别人的。 “哎,你们都在哪呀?”我着急得直跺脚。闭上眼睛的我眼前一片黑暗,只能随着声音去寻找。“喂,我在这儿呢!快来捉我啊!”“不对不对,我在你后面。”伙伴们东一句,西一句,搞得我就像一只没头苍蝇,到处乱转。 可谁知,想着想着,当我一回头时,“啪”的一声,转到了大树上。然而,当时的我竟天真地以为我捉到伙伴了。

于是,便高兴地摸着“她”的脸蛋叫道“哈哈,我捉到你了。”话音一落,便引起一阵笑声。我由此而感到莫名其妙,睁开双眼一瞧,我所谓的“脸蛋”竟是大树的树干。哈哈,哈哈。于是,我便也跟着伙伴们一起笑。 现在回想起来,才真正感觉到那天真的浪漫。 家乡的故事何止这些。秋天,我们成群结队地在树下放风筝;考试时,我们天真地写上愿望纸条挂在树上,求它保佑我们考个好成绩! 是的,家乡的树美,然而,家乡的故事更美,每一串都犹如葡萄,满带温馨与欢乐! 啊,就让我做家乡这棵银杏上的一片绿,来承担盘根的觅云揽雾,树枝的旱涝饥渴。悬系着一丝深爱的寂寞,满带着欢乐与温馨交织的乐章,谱写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是我们美丽家乡永恒不变的本色。

黄河母亲河的作文精选5篇

黄河母亲河的作文精选5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今天,我们来到了东营,观赏黄河入海口的壮观景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到了黄河入海口,可以领略黄河神奇的造陆 运动和海河交汇的奇特景观。自古以来,山东黄河三角洲是地球温带地区保持最完整、最 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这可是三角洲最有价值的旅游景观。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遮住了一片片湿地,好象来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边关。这里还有天然柽柳林, 被誉为“百鸟乐园,百鱼之乡”。 乘车来到黄河口第一镇——仙河镇,已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们吃了饭,便坐上了油田 的专车—一辆黑色的轿车。一路上,眼前全是芦苇,几条小溪盘旋在丛中,听司机说,这 水不能饮用,因为含碱量太高,所以附近很少有人居住。放眼望去,阴沉沉的天空下,芦 苇覆盖了大片土地。过了一会儿,正前方出现了一座铁门,横跨东西两岸,这就是著名的 滨海油田—孤东油田。进了油田的大门,到处似龙虾的钻油机,正为祖国辉煌的明天而忙 碌着。 瞭望台也是三角洲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是当年***同志来视察工作时建造的。它是一 个桶状物,里面是螺旋形的楼梯。登上了望台,油田的景色尽收眼底。不知不觉,我们来 到了黄河入海口的旅游服务中心。 因为这里地形的问题和方向位置的特点,连地面都是湿漉漉的。我们上了一座浮桥, 脚下的黄河水哗哗地流淌着,声音格外清晰。啊,我终于见到了黄河,她是那样地辽阔, 那样地壮观,那样地与众不同。就是她养育了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激动的我再也忍不住了,向着天空大喊:“母亲—”,一位叔叔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小 朋友,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把黄河建设得更好!”我自信地点点头。 坐上快艇,我们就开始了游黄河。到了深处,快艇后面溅起了两尺来高的浪花。在不 远处,一块湿地上面停留着几只海鸥,真像河面上开的洁白的花朵呀!渐渐地,到了,这时,大海和河水相撞,激起了一圈圈的波浪,好像来到了黄色的大海里,气势磅礴,景色 极为壮观。这时,阳光透过乌云照射在海面上,金光闪闪,美丽动人,让人感觉像是走进 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就像诗仙李白说的那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啊,黄河,伟大的母亲!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永远爱您! 黄河!你是我们的母亲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您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您甘甜的乳汁浦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 夏文明。

关于封神演义的6个故事传说

有关封神榜的六个小故事 1、《姬昌食子》 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的时候,他的大儿子伯邑考带着礼物去救他,但是被苏妲己害了,结果他被做成肉包子,送给周文王吃,其实周文王通过卦象已经知道儿子被害,但是他为了大业不得不吃。最后他吃进去的肉吐了出来,伯邑考变成了玉兔。 2、《姜子牙封神》 姜子牙原名姜尚,字子牙,号飞熊,乃阐教昆仑山元始天尊的弟子,七十二岁时被派下山辅佐明君助周灭商,代理封神。之后他经历了一系列挫折,被陷害后逃往西岐,终于在垂钓时等来了文王姬昌并被重用,后来辅助姬昌之子姬发成功灭纣。姬发成为天子后,他完成封神使命,并在武王封赏功臣时被封到齐国。 3、《哪吒闹海》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共商报复之计。 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4、《妖妃妲己》 妲己。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之女,世称“苏妲己”。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后来妲己被一只狐狸精附体,这只狐狸精本名胡仙儿。 商纣王喜好喝酒,沉湎音乐,迷恋女人。得到妲己后,对她非常宠爱,并且对妲己言听计从。于是,商纣王让一名叫涓的乐师作新的淫荡的曲子,鄙俗的舞蹈,颓废的音乐,加重赋税,充实鹿台的钱财和钜桥储存的粮食。多方收集狗马和珍奇玩好,充满宫廷。进一步扩建沙丘花园楼台,大量捕捉飞禽走兽在里面放养。整日在沙丘园中聚会玩乐游戏,把酒灌满池,把肉挂成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让男女脱光衣服相互追逐,通宵饮酒取乐。 百姓对商纣王的行为怨声载道,有诸侯开始背叛他。于是,商纣王加重刑罚,苏妲己发明炮烙刑法。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

母亲河—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分段点等基本情况 2.能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支流 3.能根据地形的特点说出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以及各河段的特征 4.了解黄河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说出治理黄河的措施 [重难点] 重点: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拥有的支流,黄河每个河段的特征 难点:治理黄河的措施,利用地图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教学媒介]多媒体 [课前准备]桌子摆成“几”字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黄》 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一堂课-《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宜人的气候,孕育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那今天就让我们亲临母亲河,一睹母亲河的风貌,让我们走进母亲河。 展示ppt:第一篇:走进黄河 二、教学过程 黄河诗句知多少 请同学们说出关于黄河的诗句。 师:关于黄河的诗句还有很多,其中李白有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 生:不是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图册找出黄河的源头和入海口。 生: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入渤海。 师:黄河的干流自西向东流,和我们中国汉字中的哪个字形状比较接近呢?生:几字 师:对,黄河呈现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型,我们今天在教室里坐的位置也是一个几字型。 请同学们用笔描出黄河的干流 师:那黄河全长多少?是我国的第几长河? 生:54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师:黄河可分为三个河段,请同学们找出黄河的分段点 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黄河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并在同学当中找到源头、入海口、河口、孟津这四个同学。 分组讨论 把学生按照自己所在的河段分成上、中、下游三队,讨论所在的队流经的省区,

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400字

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400字 导读:作文一: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里屋,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春天,山上的果园里要有许多的树,有的树上长出娇嫩的叶芽,有的上面有欢快的小鸟,还有的开出里美丽的桃花。各种各样的树多得可数不清。 夏天,果园里的树上长满了茂密的枝叶,有的还长着小果子呢!比如橘子姑娘,她们穿着深绿色的衣服,在微风中跳舞…… 秋天,果实成熟了!树上长出了果实,有:柿子、葡萄、梨……橘子姑娘见他没穿的这么美丽、漂亮、动人,自己脱下绿衣服,套上了一件橙色的衣服。正在这时,农民伯伯背着筐,走进果园深处,大家摇摇摆摆,好像在说:“来摘我,来摘我!”一下子,筐里就全是水果了。 冬天,鹅毛大雪下个不停,大风阵阵刮过果园,树上一下子就挤满了白雪。动物们都躲进了各自的温暖又舒适的家里,小朋友却在果园里打雪仗。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是个可爱又美丽的地方! 作文二: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流沙河畔,宁乡的西部地区,这里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白雪融化了,变成了小溪流进了流沙河,溪水淙淙地流着,溪里长满了春水,牛羊俯

下身子喝水,啊!春天是绿色的。夏天,绿树成荫,孩子们换上夏装,在水里嬉戏,有的在打水仗,有的在游泳,还有的在岸上说悄悄话,这时的流沙河仿佛成了欢乐的海洋,它是多么的热情奔放啊!看,夏天是彩色的。 秋天,果实累累,苹果像做错事了的小姑娘,脸红彤彤的。石榴剃了个洋葱头。这些诱人的水果会把你的脚牢牢地勾住,瞧,秋天是硕果累累的。 冬天,雪花飘扬,孩子们快乐的在堆雪人,打雪仗,整个流沙河像沉浸在了雪的世界,看,冬天是白色的。 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三:美丽的家乡 桐庐是我的家乡,它在浙江省的西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桐君山是桐庐的象征,也是桐庐文化的标志。桐君山风景优美,山上有龟鹤同春、桐君白塔等。晚上的桐君山五彩缤纷,灯光灿烂,好象到了上海世博会。富春江的夜晚静悄悄,江面上有几艘捕鱼船。放牧洲的树五颜六色,像图画里的奇景一样。 桐庐还有宽阔的中心广场,广场上的草坪像绿毯一样,鲜花盛放,还有许多的雕塑。广场上有健身器材,还有一个小木屋,边上有许多木头做成的器材,比如:双杠、绳梯等等。双休日爸爸妈妈还带我玩过小木屋的独木桥,还在广场的草地上踢过足球,别提多有趣了。 桐庐还有很多旅游景点:大奇山、红灯笼外婆家、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桐庐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路,还有许多座大桥。各种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10篇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一):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古至今,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伟大的华夏礼貌。她以前那么美丽:波飞浪滚,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瓜果飘香,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诗人李白以前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无节制的开垦,树木一棵棵地倒下,黄土高原的植被不断的遭受破坏,土壤结构变得稀疏,植物越来越稀少,昔日的天际之水变成了苍白的裸石和干涸的黄沙土,清清的河水失去了最初的灵秀清澈。因此,我倡议开展拯救母亲河行动,大家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用心投身关爱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的行动中来。提出以下倡议: 第一,用心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营建红领巾树林。每名少先队员每年参加一次植树活动,为改善黄河流域的土壤植被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节约用水。杜绝那些不良的用水习惯,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水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三,禁止排放污水,持续水源的清洁。同学们不仅仅要自己做到爱护水资源,还要主动监督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海纳百川,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黄河之水就不再断流,中华民族的栖息地将永远铺满绿色。愿黄河母亲青春永驻! 081111 倡议人:李想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二): 亲爱的伙伴们: 长江,黄河它们用那博大的胸怀哺育了我们各族儿女;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礼貌,它们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它们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它是我们的母亲河,祖国需要他;大地需要他;世界需要他。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就应保护它。 由于时代的改善,世界变繁华了,工厂越来越多了,工厂排泄出来的污渍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环境,更伤害了礼貌点母亲河,昔日赶紧清凉的河水已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污水了!人们贪求利益,把母亲河那茂密森林的黄土高原变成秃顶高原,一棵棵挺直的树木被放伐木工叫来一辆辆卡车给运走了。由于树木被伐昔日那坚硬的土壤慢慢的松垮,雨的冲刷让水土流失......母亲河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保护母亲河,为了大家,我提出了以下的倡议: 1,在长江,黄河旁边种一些花草树木,防止松懈。 2,节约用水,减少用水量,珍惜每一滴水。

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大全

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大全 关于重阳节的民间传说大全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鶪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干宝《搜神记》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姓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却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最终忍受不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知识整理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训练题 整理:胡玉琴 一、黄河知识积累。 1、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李白 2 345 大禹治理黄河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6 郑国、夏禹 7: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8 A.新石器文化时期 B.青铜器文化时期 C 细石器文化 :白日依山腾紫气,黄河入海涌春潮。 二、【训练题】 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一)设计主题语、宣传标语、公益广告。 1、 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走近黄河 2、 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3、请你设计一则保护黄河公益广告(要求简明,有创意。) 示例①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②黄河清,天下平 4、把“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改为用修辞手法的温馨提示语:爱护黄河,就像爱护我们的血脉! (二)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1、示例1:(1)举办黄河图片展览(2)举行黄河诗歌朗诵会(3)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4)举办有关黄河演讲比赛(5))举行关于黄河征文比赛 示例2:举行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的征文比赛。(1)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2) 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2、请你选择以上一种活动形式设计活动步骤。 示例1 活动形式:举行黄河诗歌朗诵会。 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宣布诗歌朗诵会开始。( 2)选手上台进行诗歌朗诵。(3)评委点评、颁奖。(4)主持人致结束语,宣布活动结束。 示例2 活动形式: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2)进行文艺表演(3)主持人或语文老师总结。 (三)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了解黄河的文化(至少从三个方面说明)。 1、示例①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黄河历史。②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③收集常用的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等。 有什么变化? (四)提建议 1、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有关部门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至少两条以上) 示例:①加大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②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水矛盾。③沿河各流域、各部门齐抓共管治理黄河。 示例2:①加大黄河沿岸植被保护。②加大宣传力度,保护母亲河。③加大监督管理和处理力度。 2、有关黄河图片展览之后,要进行诗歌朗诵会,可是选手却没有准备好,造成了冷场,请你针对此提点儿建议。 示例:在同学们观看黄河图片时,主持人应该提醒第一个上台进行诗歌朗诵的同学熟悉诗稿,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从两方面谈一谈。 示例1:①了解了黄河历史,感受到了黄河的风采。②认识到了黄河的忧患,觉得应从自身做起,保护母亲河。 示例2: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因这条母亲河而骄傲;知道了黄河的现状以及造成黄河污染的原因,增强了保护黄河的责任意识。

家乡美丽的传说作文

家乡美丽的传说作文 家乡美丽的传说——梁鸿孟光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古老葱郁的鸿山东麓,碧波荡漾的鹅湖之滨,这里人杰地灵,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梁鸿和孟光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传说孟光又黑又肥,模样粗俗。力气之大,能把将军、武士操练功夫的石锁轻易举起,被看成是无法管束的蛮婆,家里人作了嫁不出去的准备。可仍有媒人替孟光与一丑男搭桥,孟光开口道:“我只嫁给梁鸿,其他任何人都不嫁!”梁鸿是当时的大名士,文章过人,儒雅倜傥,堂堂的美男子,传说当时不少美女为他得了单思病。因此孟光对媒人说话,一时被国人传为笑料。但梁鸿看中孟光的品行,毅然娶了孟光为妻。初婚时,孟光高兴地穿着锦绣衣服,戴着金银珠宝饰物。可是梁鸿却皱着眉,一直不理妻子。孟光问梁鸿:“我仰慕你高义,嫁你为妻,你为什么冷待我?”梁鸿道:“我听说你贤德有名,想不到你这样爱打扮,这不是我的心愿。”孟光听了羞得满面通红,立即更换衣衫,从此荆衩布裙,勤奋劳动,处处襄助梁鸿,夫妻恩爱有加。梁鸿看不惯官场争斗,不愿为官,孟光就随他一起隐于霸陵山中,过着男耕女织,咏诗书以自娱的田园生活。有一次,梁鸿经过京师洛阳,看到帝王宫室奢丽,想到百姓劳苦,不禁感慨万分,因作《五噫歌》,批评朝政。汉章帝知道后,大为震怒,缉捕梁鸿。梁鸿只得隐姓埋名,带着孟光逃亡。他俩先到山东,又跨淮河、过长江,一路来到吴地,因仰慕泰伯高风,就在泰伯墓地铁山安顿下来。梁鸿夫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辛苦,但他们夫唱妇随,相敬如宾。传说梁鸿每天劳动而归,孟光总是把饭菜准备好,又用手将盘子举得和自己眉毛那样高,送到梁鸿面前请其食用,这就是“举案齐眉”这个典故的由来,传为千古佳话。梁鸿夫妇隐居在无锡一带,常倘徉于山水之间,赞山川之秀丽,抒心中之不平,忧百姓之疾苦。据说梁鸿闭户著书千余篇之多(今多散佚),还帮助无锡人民兴修水利,疏浚了惠山古溪,这便是无锡亦称“梁溪”的由来。人们为了感谢和怀念他们夫妻俩,将铁山改为“鸿山”,把他俩在鸿山铁槛寺的故居称为“鸿隐堂”,至今犹存。 听了这么美的传说,大家是否想去我的家乡看一看,我们家乡的人民一直学习着梁鸿孟光等古人的美德,建设家乡,我们鹅湖镇被江苏省命名为省级古镇。让我唱着我自己写的一首歌来欢迎你:小镇故事多,风景更迷人,这里的鹅湖水呼唤你,这里的鸿山招换你,这里的人民欢迎你,欢迎你到小镇来做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