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随着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有关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已受到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影响,学校和家长与社会总是认为考试成绩是作为衡量学生们优劣好坏的唯一的标准,以此教师的意念里只注重学生们的成绩高低和作业上的好坏,广大的社会舆论也跟随着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而起伏。学校在教育上很大程度以成为了传播知识的工具,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成长的极其重要阶段,然而,现在的教育方式给予他们却是更多的压力,导致了学生们缺乏自信、厌学、无奈和身心极度疲惫。遇事不能自主、也不能自理,这不仅阻碍了学生们的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们良好的个性的形成。那么,这种情况必须要有所改变,由此此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晓之以理、以之引人。

在心理品质不是良好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认识道理的水平比较低下,事情道理的观念非常淡薄,或者是在长期的负能量情况下,造成错误的不良心理基础。所以,对待教育心理品质不是较好的学生,主要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正确的正确的道理和知识,来触动他们的觉醒。所以在说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消除学生疑惧的心理,打开他们的心扉。

具有不良心理因素的学生因经常遭受到成人的呵斥、惩罚以及同学们的歧视、耻笑,形成一种很敏感的心理,对老师们一般都存在着戒心和很深的敌意,通常常以沉默、粗暴无礼、回避等态度对待教育者们。在这种情况下,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为此教育者必须要真正的尊重、理解他们,从多方面来帮助和关心他们,要让他们感到你是朋友,是真真正正的为他们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们。老师还要对教育其他学生进行教育,热情帮助和正确对待这些品德上有缺陷的学生,使其接纳和感受到温暖的集体。拉近你我心理距离,努力营造受教育者与教育之间心理地位的平等,以此消除这些不良心理学生的心理疑惧,让他们打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教育者才能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内心所想,教育引导意愿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2、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具有不良心理品质的孩子们,一旦向老师敞开心扉,我们就应有意识地、逐步地对其施加教育影响,用促膝谈心的方法,使其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及严重性,提高他们认识道理,促使他们改正错误。要讲究谈话沟通的艺术性,提高他们可接受性。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心理接触上。谈话沟通前一定要找准“病根”,找到他们欲求自解而又难以解决的苦恼。

第二、要做到心理相容。要有充分耐心,不可急于求成,只得循序渐进,。

第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范例,增强他们是非感。他们的是非观念差,辨别是非的能力缺乏,因此,促进他们明辨是非,

分清好与坏,从而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在对不良心理品质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以情感促认识,可以增强其告别过去,重塑自我的动力,激发其积极上进的动机水平。

1、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增强其自尊和信心。

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泽善去恶,使其逐步增长克服短点和错误的内在精神力量,也是教育心理品质不良学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要积极去发现和留心观察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比如,虽然他们心灵受过创伤,但他们仍然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教师的表扬,对未来充满没号的憧憬。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这些心理品质,不断培育,使他们在某方面获得成功,就能重新点燃其自尊的火种,激发其上进的信心,达到常善救失的目的。

2、抓住转变时机,引起其内心震动。

学生犯错误后,心理感到不安、恐惧、羞愧,感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险性,开始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努力做出好的表现,一心希望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和赞扬。此时是最有利的转变时机,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他们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会进一步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和信心,并使其正确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而巩固下来。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对转变品德不良的学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真诚地热爱学生,引发其上进的理智感。

热爱学生最终必然能得到爱的反馈,形成尊师爱生的风气。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表明,师生之间这种爱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息和决心。学生一旦发现教师是真正地爱护和关怀他们时,会感到这是教师、学校、社会对他们的

信任。因此而感到温暖,受到鼓舞,对未来充满信息,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特别是那些受歧视的品德不良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帮助他们,以爱的力量感召他们,因而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一、导之以行,以行练人。

教育重点不仅仅放在一般道德认识的教育,道德情感的培养上,而忽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便是不彻底的。

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行为经验较强的道德意志,他们难免会出现反复、动摇、言行不一的现象。

因此,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是必要的。

二、持之以恒,以志树人。

心理品质不良的学生大多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生活目标,在此情况下,即使通过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了正确的行为习惯,但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状况,他们容易滋生不良言行的心理环境还存在,就难以确保他们在以后新的情景中不犯其他错误。

因此,在对品质不良学生的矫正中,要使其新的道德行为习惯能持之以恒,还必须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直到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确立并不断提高其志向水平,一次引导他们积极发展,彻底告别过去,巩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各位老师必须做好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应对现代孩子的心理不可缺少的,是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