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对“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浅谈对“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浅谈对“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浅谈对“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3-10-18T13:13:53.17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海勇韩磊兰文

[导读]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

李海勇韩磊兰文(济南市技师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建立科学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资格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动向都有很好的引导、指示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然而在工学结合职业、技工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目前人们主要聚焦在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事实上,在中观和微观的课程和教学层面上,我们也有必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课程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蕴含着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思想与方法。建立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系统化地去解决课程领域的诸多问题。

一、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1.综合职业能力。尽管“能力本位”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目前我们对“能力”这个泊来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按照英语对能力的理解强调结果,看重通过考核鉴定可以确定的技能和绩效;有的则接受德国概念强调能力的形成过程。不同理解影响了我们对课程目标的定位:即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还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不同选择的教育结果,可能是保证学生实现当前的就业需要,也可能是奠定持久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如果选择后者,那么对课程的实现方式就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学习领域课程。目前企业对职业院校不满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所需人才来说仅仅是个半成品。要想让企业对教育质量满意,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应当具备一定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其前提是在校期间系统化地完成过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也只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

3.职业资格研究。过去我们在课程开发工作中,通过专家研讨会找到一些“能力点”后,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将它们归类并形成新的课程,得出的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应当有可靠的职业和工作分析作为保障。要想培养学生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进行“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心理学译为胜任特征分析)。即将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在一起,同时兼顾生产过程分析、生涯发展和教学设计。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等程序化的方法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即典型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工作要求”、“职业资格”以及“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4.典型工作任务。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由简单的封闭性学习任务引领的学习,就达不到综合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的效果。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智力与身心的综合发展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

5.教学场所与教学材料。学习领域课程需要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学习站。学习站(专业教室)应具有以下特点: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合二为一;学生可以单独或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和教师一样在教师活动,有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如与实际项目结合,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学习材料是以引导性的文章、问题、图表和信息形式出现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它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控制的(独立或小组)学习,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二、工学结合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实践形式,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丰富学校内涵的重要内容。通过“工学结合”实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能有效地解决生产实习与工作实际脱节的问题,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可以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感受企业的文化,熟悉企业的管理,理解企业的精神,从而提升自己作为一名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

3.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实施“工学交替”能实现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企业通过接受学生实习,不仅满足了生产一线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解决了生产高峰期人手不足的矛盾,而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做准备;学校则能通过工学交替更好地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评价和期望,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总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资格都有很好的引导、指示作用。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当前教学实践 当中,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本次研究通过查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全面总结与分析前人的研究状况。在分析一体化教学主要定义之后阐述其实施的必要性,并对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实效性显著。 前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调整,社会以及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与要求。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也强调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为全面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当前教育体系广泛采用,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体化教学定义及实施必要性 1.一体化教学定义 对于一体化教学而言,主要是指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换言之,则是将各类别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融合,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等各类别的实践环节重新分解与整合,进而安排在专业的教师实现教学工作的开展。师生在专业化的教室当中,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动手操作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进而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教训实效性得以提升。真正做到“三个合一”,既教师合一、教材合一、教室合一。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为教学实效的全面发挥提供保障。 2.一体化教学实施必要性 (1)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 传统教学体育在当前的新型教学标准中,显然已经缺乏实用性。在传统授课方式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占整个知识比例当中的85%以上,造成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缺乏。而教学方式,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方式单一,授课十分枯燥乏味,影响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度。这种状况的产生,导致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差,理解以及主动性受到影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 (2)符合教学改革基本要求 传统的中职院校教学理论教材,虽然能够直接表现出理论知识,但与企业以及社会的融合度不强,造成教材体系严重脱节。其中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实时性在教材当中无法凸显,实效性难以发挥。针对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出现,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能够转变传统教材理论知识的单一性,增强实践效果,使得授课内容可操作性全面提升。

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黄莹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上海 20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与差异化教学相关的教学政策与规定的研究。分析其实施策略和操作流程.结合英国差异化教学政策规定的操作策略中的长处。总结我国教学成果及不足。从而显示出差异化教学的优势及在我国施行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给我国差异化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示。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成功教育 一、差异化教学的提出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差异教学是立足学生的差异的异质教学 每个学生个体的遗传及其所在的环境不一样,致使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学习、认知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学。 (二)差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利用差异资源进行教学就是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各种差异,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来构建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使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促成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差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一位教师在一个班级讲授同一个内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也会出现极大的不同。差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后进生的学习达到最低要求,让优秀的同学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差异教学是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 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做出比较精确的诊断,然后根据其差异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包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全方位地适应学生差异的需要。 综合上述,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育体系中,教育者根据学生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差异化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法律颁布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第四章《教师》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这里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足以证明我国政府对于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倡导与重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适龄儿童、少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视为完成义务教育。说明我国教育法不仅对义务教育的达成基准有规定.而且考虑到天才儿童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我国的差异化教学 1.理论基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雍也》,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之一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像的自然知识变得直观,将不可视的现象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 模式之二自学——个别学习型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教师巡视,辅导答疑。课后通过教师主页的在线问题及留言簿使个别化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团材施教成为现实。如:一些动植物基本形态的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程序等。 模式之三任务——协作式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如:学习内燃机,以召开推销会的形式,分别扮演柴油机生产商、汽油机生产商、能源专家、史学家来进行讲述。在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同学积极协作顺利的完成任务,效果很好。 模式之四问题——探索型模式:将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信息,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应用于考查学生学习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如:摩擦单元学习中,拟定“增大及减小磨擦的方法和实例”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接合生活中的磨擦的实例,查找、收集信息,将信息加以整理,通过演示文稿输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集体智慧。 模式之五交流——讨论型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网络上的在线问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讨论向深层次发展,学生从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利用网络,此模式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适用问题——探索型模式下的交流及课堂上出现争议的话题。磨擦单元的交流汇报课上,各小组边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边对其他组的实例或见解提出异议、讨论。这样的学习气氛,能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许艳妮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目前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案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案例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在职业教育的现行形式下~很多的学校都出现了上理论的老师不管实践~上实践的老师也是纯实践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或理论先于实践~或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理实严重脱节状况~让学生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已经远远跟不上需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在中职学生的培养“以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下~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理实一体化”的道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既懂理论又能操作的老师~更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取得了学生、老师、学校、企业四赢的效果。 一、模式名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 模式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做、考”四位一体。

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包含设定项目和教学目标——教师示范性操作和讲解——学生理论和实物联系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考评及学习效果评价这五个环节。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能力本位教学理论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心理承受能力。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态度~能力本位是强调围绕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表明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此学习理论上的创新和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政治教学中 的运用 高明区技工学校杨婴宇 【摘要】本文从技工学校政治教学的现状出发,浅析了政治教学“一体化”的“四步”教学模式,即“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校内实验训练”、“校外实践和社会调查”、“成果展示——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教师课题成果发表或出版”。【关键词】一体化政治教学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近几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但这一改革涉及的只有专业课程,所以,一谈到“一体化”我们普遍认为它是专业教学的独有模式,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研究的重点也多在专业课程范围内,对文化理论教学一体化模式鲜有研究。笔者受暑期“全国通用素质师资培训”中“工学结合”的启发,在此与其他同行探讨技工学校政治教学中的一体化的相关问题。 一、政治教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技校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材以理论为主,考核以分数为主,教学以满堂灌为主,实践教学比较欠缺,课堂教学难,教学实效不显著,达不到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加上技工学校的教学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政治教学日益边缘化,使之在整个学校教学体系中变得可有可无,结果导致许多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行为失范,自卑疑惧,忧学怨学,扩大了“后进生”的范围。 二、政治教学“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关于“一体化”教学,不同的学者表述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方法,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二是认为一体化教学是将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上一体化教学的定义都是围绕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改革来谈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一体化的概念由专业领域涉及到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现结合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政治教学中的“一体化”作一个新的表述:政治教学中的“一体化”是指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机组合,将政治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重新分解、组合,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把政治教学任务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或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完成,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场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目标的教学改革活动。

如何开展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活动

(1) 如何开展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活动 江苏省高邮中学胡慧敏 首先,我要简单陈述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个人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往往会受到教学目标、教师个人、学校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处于高三阶段,也相应地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夯实基础、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会倾向于控制课堂,讲解语言点,经常性地采用全班活动以及操作性活动等形式。这种选择,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学校文化的影响。我所接触的学生,习惯于期望老师控制班级,认为与其他同学合作不一定对学习有帮助。因而,我在对课堂内容把握以及活动设计上的科学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难易度的准确把握。其次,教学活动顺序的安排,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教学活动难度倒置的现象,譬如有的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先让学生个体阅读课文,然后直接让学生通过阅读概括段落大意。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大都缺乏必要的语言基础,起点过高很容易让部分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 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那些能够提高解题能力的题型很感兴趣,所以授课初始阶段不妨多应用结合篇章内容的单选题,以及任务型阅读类型的题目,主要设计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寻找能力。针对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现状,我会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主攻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引导学生联想记忆,归类记忆,做到课上循环、课后循环,使其得到及时的强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课文教学巩固前期识记的语言知识。然后,有条不紊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活动,即将语言置于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对英语形成具体真实的感受。 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安排,可以帮助培养和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学习产生的畏难情绪。对个体能力差别的关注,有助于整体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 高中英语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表现和目标设定 高邮市第一中学陈悦 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施,根据目标的诸多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逐步递进,通过小组活动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学习能力,教育和不同的环境,以及学习机智等个体性差异的不同,学生在小学,初中的生理心理发展都已具备特殊性和差异性,进入高中后,差异性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学习习惯、学习需求和能力的发展上的不一致。 (一)学习习惯差异性 班级学生在多方面体现出学习习惯的差异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很有问题,从 教师布置作业的完成不佳到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一时期有意识地强调学生的习惯培养,跟踪学习习惯欠佳的学生,从根本上帮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作者:吴映辉程静 摘要: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就此模式的内涵和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 的本质是职业能力本位下的教育,核心内容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职业技能是肢体技能、言语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综合,以是否与就业活动相关来界定。例如,机动车驾驶技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是一种生 活技能,而在交通运输职业活动中就成为职业技能。人的技能结构在层次上最外端的表现形式是动作能力,即言语技能和肢体技能。在职业活动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主要靠言语技能,而机械维修人员主要靠肢体技能。另外,在项目策划、

组织管理、技术研发和自动化控制等的工作岗位上,职业技能更多地表现为知识的运用、信息的掌握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这种形式的技能称之为心智技能。一般来说,某种职业技能水平的等级越高,工作责任和服务范围越大,控制的系统和工具越复杂,对劳动者的智力和工作经验的要求越高。 训练与养成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根本方法“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掌握。”这句话揭示了获得职业技能的一般规律。知识学习是技能养成的基础,但绝不能代替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的养成与知识的学习截然不同。知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或灌输,而技能只能通过在具体工作或模拟条件下的实际操作中训练来获得。高水平的技能需要在有意识的实践和培训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巩固和提高。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面对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达到知行合一,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养成和练就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擅长形象思维是职业教育对象的特点现代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在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应用,将信息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善了课堂的质量,为我国高校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更有效的在课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伴随这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各层面开始熟练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方面的效率。在新的教育体质改革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课堂方式,无局限性的教学空间限制,致使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极大程度的得到了改善和转变,开始大规模的被我国高校接受和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及现状 1、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同,在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明显,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将信息化应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须,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在教学课堂中无法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从而无法真正的解决高校课堂的效率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将学生转变为技术人才从而送入社会的一个过程,在这种明确的目的下,就要求高校的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自主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必须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具备随时接受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心理态度。 2、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1] 首先,课堂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在我国高校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都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表现为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到什么,而课堂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围绕更好完成这一目的来进行,也就是说在每一节课学生必须要学会一些相应的知识。将整个课堂定义为学会,学生就存在一个很强的被动性,同时也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将课堂看作是学习知识,学会知识的场所。 其次,课堂以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主体。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很早就意识到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原本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为与老师共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还是主要利用老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加入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电子电工组吕家锦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生毕业之后需要面对不同的阶段,学生在中职学校毕业之后面对社会的检验。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之后更快适应社会环境,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拉近中职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被社会所认可。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直面社会,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行业。特别是如电气运行、机械制造等专业,需要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的能力,为成为社会中的技术型先锋做好准备。中职教育由于受到普通高中教育以及中国式高考制度的影响,使得传统教育模式深入人心。出现了一种教师注重于对理论知识点的灌输,家长学生过分看重理论成绩的现象,却忽略了理论需要有实践证明的这一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性,面对枯燥的理论讲解与公式推导,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抵触心理,学习变的更加被动,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的教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倾倒式教学将成为传统式教学模式的代名词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倾倒式教学方法,尽量把更多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的角色。在一个本应该是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却变成了被动接受。 (二)学习目标偏离自我提升的方向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般经历的都是传统教学过程,家长老师学生均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好学生的标准单单从一张考卷来反应,那么就出现了学生应对考试的题海战术。那么究竟从这张试卷上学会了多少?如果碰到一个实际的问题,能否解决问题?类似这些问题,无从考证。如今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般都是期末考试、会考、中考或者高考等考试中能考多少分、考入前几名,分数已经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路标。但是真正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学习理论是要更好解决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中职教育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三)偏重理论讲授,远离实践应用 在中职教育中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还是较多的出现教师作为“指导者”,学生作为“跟随者”的现象。教材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如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在模拟电路中,仍以三极管放大为重点。但是结合实际想想,在如今生产生活中三极管放大应用的领域已经少之又少,学生并不需要用一整个学期的时间来围绕这三极管放大来进行学习,对于中职学生需要的是最基础的知识以及与这些基础知识息息相关的实践应用,一些主流技术对于他们以后毕业就业来说更加有用。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面向的是社会就业,学生未来的角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给公司带来收益的人才。而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研究针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并对个人及课题组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做出总结,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做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企业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任务化,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渗透,及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实践对理论的深化作用。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 1 研究背景 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它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它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等国家、部委职教文件精神多次提到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

相衔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我们要切实行动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实践操作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深化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做中教,做中学。秉承实践为主、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以职业技能标准为要求进行训练考核,基于工作任务建立若干教学内容模块。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该模式凸显了职业教育实践技能训练的主体地位。围绕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做相结合。强调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做为中心,教学做一体,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效减少了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教学内容对接工作过程,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激发。教、学、做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能强化我们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指导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开题报告 《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JXKT-XJ-04-020 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中心学校武淑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当今,人类社会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信息化教学资源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再现场景、渲染氛围、简化步骤等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当着更多的中介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化普及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优化了课堂教学,为课堂带来更加实用的辅助作用。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不能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不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针对重难点设计内容等。那么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3.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校地处吴忠市城郊,是一所村级完小,学校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了课堂,今年乘着市教育局“三通两平台”网络建设的东风,我校也已实现了“班班通”,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使用、维护措施。教师通过早期的培训,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且被广泛应用,一批教师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课件和制作课件的能力。但部分教师只是死板地借用,不能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一教学方法适合应用在职业学校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领域,本文拟从一堂ZD6转辙机拆装课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理实一体;职业教育;转辙机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为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接轨,使学生掌握转辙机的结构分析、拆装检修等技能,我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及过程考核,提高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分析 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由转辙机转换和锁闭道岔,易于集中操纵,实现自动化。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转辙机的拆装和检修是我校城市轨道

交通信号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掌握ZD6转辙机的结构组成,能对照转辙机实物设备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熟练拆装ZD6转辙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规范操作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好动但不乐于思考,对待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渴望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展现欲望较强。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依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执行所有教学内容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坐中学”转变成“做中学”。 3教学方法 3.1 角色扮演式教学 我校信号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主要面向地铁或铁路 领域信号工岗位,为了使学生直接体会未来职业角色中所面临的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相对真实的情境和要求,提前获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所需的相应的经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一名地铁信号工,从岗位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转辙机的构成,去体验拆装转辙机的过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联系,与职业行为有机结合,培养学

差异化课堂教学

一大亮点:探索差异化课堂教学特色 谈起课堂教学改革的缘起,李校长告诉笔者,在长时间的听课观察中,他们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学上的“齐步走”,二是作业设置上的“一刀切”,这一现象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在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成分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切实的帮助,成为了“白读生”;一些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永远在等待别人,成为学习的“陪读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差异,进而探索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呢?正当李校长上下求索之时,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学”理论进入了他的视野,他的心一下子被点亮了! 自然分材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思想。这种“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就意味着学习任务是由学生的学力等因素决定,而不是人为分配,因而,就可以让学得快的同学获得更好的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则可以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与速度,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因人而异”的差异化教学问题。在“自然分材教学”理论指导下,崂山三中在班级授课的框架内加入了个别化教学的变量,构建了班级授课与个别化教学互补的教学组织形式: ●自然分材——不给学生贴标签 自然分材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普读求是”。所谓“普读”,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或圈点勾画,或解答问题,或自主探究,或小组互助。在普读的基础上,必然会区分出已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知者),和未能掌握当下学习内容的学生(补读生),这就实现了自然分材。 ●补读帮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自然分材教学特别强调对“学困生”的具体指导。要求教师在分出“补读生”与非补读生之后,适时地针对这部分补读生给予补读教学,以确保问题当堂解决,避免积重难返。补读的意义在于尽量不让学生带着“误解或不解”的知识前行,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知者加速——为“知者”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让通过“自然分材”暂时领先的“知者”坐等他人。崂山三中的主要做法是: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后面都备有一组练习题,对“知者”布置相应的提高类作业;对个别学习优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准备两套习题册,一套用于平时作业,另外一套用于自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简介 (一)个别授导 个别授导(Tutorial)是经典的CAI模式之一,此模式企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多媒体方式下,个别授导型CAI的教学内容呈示可变得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并可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二)操练与练习 操练与练习是发展历史最长而且应用最广的CAI模式,此类CAI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运用多媒体,可将许多可视化动态情景作为提问的背景。应当注意,从严格意义上说,操练(Drill)与练习(Practice)之间是有一定概念区别的:操练基本上涉及记忆和联想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和配伍题之类的形式;练习的目的重在帮助学生形成和巩固问题求解技能,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 (三)教学测试 此模式本质上属于CMI(计算机管理教学)范畴,用于检验与调控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进程,包括提供事前测试、分配学习任务、提供事后测试,以及进行测试分析和提供分析报告。 (四)教学模拟 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系统(自然的、物理的、社会的)的结构和动态,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教学模拟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CAI 模式,在教学上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模拟电子运动、原子裂变、落体运动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可以模拟果蝇的遗传过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发现”生物的遗传定律;可以模拟构造一个微型公园,让学生通过合理设计和妥善经营形成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五)教学游戏 教学游戏与计算机模拟有密切关系,多数教学游戏本质上也是一种模拟程序,只不过在其中刻意加入趣味性、竞争性、参与性的因素,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某些角色,如作为探险家在蛮荒险地求生存,作为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娱乐中形成相关的能力。 (六)智能辅导 严格地讲,智能导师也是个别授导的一种,因为它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因此又称为智能辅导系统。智能辅导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简称ITS)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家教”的行为,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一个理想的智能导师系统不仅要具有学科领域知识,而且要知道它所教学生的学习风格,还能理解学生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提问。然而,世界上迄今所建立的此类系统能达到实用水平的屈指可数。 (七)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但作为一种CAI模式,是专指利用计算机作为解题计算工具,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解决学科领域相关的问题。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让学生利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来编制解决问题的程序,如 Pascal、BASIC等,LOGO语言也可当作适合于儿童的问题求解语言;二是向学生提供问题求解软件包,如力学计算程序、化学分析程序、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通用数学计算程序Mathematica、工程数学计算程序MatLeb等。就CAI范畴而言,后一做法现已成为主流,因为它可使学生将精力集中于问题求解的方法而非编程细节。 (八)微型世界 微型世界(Microworld)是利用计算机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大多

浅谈一体化教学

浅谈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来看,目前的一体化教学仅仅是局部的,大多数仅限于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一体化,而占有较大比例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并没有被纳入一体化教学的范围。这种局部的一体化教学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职业学校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因此必须对包括学生、企业要求和知识构建与能力形成在内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首先,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同化理论,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突破应试教育情况下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逐步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和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通过与学生以前的学习内容和结构相似的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原来注重记忆和理解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以应用为核心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入学适应阶段的教学应当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贴近并融入学生的生活,突出教学内容在生活、学习中应用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仅限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不是以岗位工作中相应知识的应用方法、形式和条件等为教学目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没有延伸到实践中,这就造成各专业基础课之间以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相互割裂,而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因此,仅限于专业课与实践课的一体化教学并不能实现各课程教学的有效的相互配合,无法形成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可见,系统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各课程教学目标的一体化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职业学校是为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培养人才的,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理应与企业要求一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并没有保持一致。例如,一个学生加工的零件被老师评为95分,从学校来说,这个成绩是优秀的,但是从企业的要求来说,95分说明这个零件并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是一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最新教育文档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后,人社部组织有关单位和技工院校开发了汽车维修等5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及工作页。2010年9月在全国30所技工院校中开展了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5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首批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试点学校之一。经过近5年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我院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团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同原来的汽车教学有了大的变化。 一、一体化教学理念 一体化课程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 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 一。 一体化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教学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一体化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 1.一体化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详尽工作领域,是具有统统工作过程的一类工作任务。一个职业大凡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要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炼和审定。实践专家来自于企业的技术工人、技师、班组长、技术员和车间主任。只有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符合企业的职业发展历程,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高的技能人才。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是将企业生产的实际任务、工作程序和规范融入到教学中,模拟企业生产现场,按照企业标准和规范实施教学项目,规范操作,做到了“所学的即是将来工作所需的”。 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学习起来也更有热情,同时增强了质量意识和成就感,做到了“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真正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于一体,干中学,学中干,“教、学、做”融为一体。 我院还聘请校外一线专家多5名,进行交流、示范指导或专题讲座。将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引入6S现场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纯洁、素养、安全,将教学区化为6~7个区域,各区域的工具摆放、设施布局、环境美化、卫生、安全等都责任到人,每周轮换,并随时对各区域进行检查量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师要完成从“演员”向“导演”角色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布置任务去“引导和指导”学生去学习、讨论、实施、点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做”和“学”,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中各学习小组的进度和状态,发现各组的闪光点和不够,做出合适评价,进行激励和鞭策,要让学生体会胜利的怡悦,做到“喜悦中学习”。教师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点评者。同时学生也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的转变,同时实现了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这种模式的教学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有人做过实验: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所读到的10% ;所听到的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