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课时教案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课时教案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教案(一)

第一课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主备人刘二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处在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理解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意义;了解我国处在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现象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通过对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的学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处在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三、教学设计

【课堂导入】

材料: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

你认识中国的国情吗?

【自主预习】

1、为什么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5、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7、三个有利于是指什么?

【新课讲授】

(一)材料:2012年11月,李克强指出,我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甜头已经尝到。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思考:你能说说近几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吗?(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展示图片或成就

(二)我评我论——新闻报道

“今天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经济高速发展,已经超过日本,GDP 上升至世界排名第二!世界因中国而精彩!”坐在电视机前的小王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报道非常兴奋,不禁惊叹:“太棒了,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你赞同小王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谓初级阶段指:P6

思考:为什么?

材料: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

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

(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材料:2012年2月,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指出: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3%,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以色列则达到90%;我国大部分高端优质蔬菜品种资源来自国外,大部分农机装备依靠进口。

图表:我国有文化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中外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对比(单位:人)

图表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

(2)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材料:2012年7月13日至15日,总理温家宝到成都市就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调研,强调要加快经济、教育、科技、文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思考:我国现在为什么还要推进制度改革?(学生思考)

(3)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2)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

拓展: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吗?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制定政策、措施必须以国情为依据)

国情导航——材料

温家宝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你还可以举例说明吗?(学生回答)

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喝水难等

展示相应图片

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问:按照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来解决主要矛盾?

学生举例。

展示图片

过渡:国家和政府为建设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那么衡量建设成败的根本标准是什么?(三个有利于)

(1)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渡:我国正处于社会注意初级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的特点,我国制定了国家发展的基本路线。

四、板书设计:

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基本国情)

1、初级阶段的原因:(1)(2)(3)

2、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

3、当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及含义

4、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意义

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主要矛盾

2、根本途径

3、根本任务

4、判断标准

五、教学反思: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是人类各种优秀思想文明成果的汇合,是迄今为止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 2、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独立社会形态,是对以往社会形态的辩证否定 3、社会主义是广大劳动人民逐渐摆脱被奴役地位的政治方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4、社会主义实行混合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能够最充分地体现资源共享、剥削减少的经济体系; 5、社会主义是能够实现最高劳动效率的社会管理体制,它可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人类的精神力资源。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总体概括。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因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政治条件): 马克思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科学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植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中”,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第一次解决了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产生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有规律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批判地吸收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没有批判地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就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和事实依据,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本课是全书的核心,与第一课共同构成全书的理论基础。 本课的内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处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具体要求: 知识要求: 识记以下知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 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 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 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以及几种主要的市场。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理解以下知识: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根据典型融合或统计资料,说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 从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外,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思想方法。如,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 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如,市场经济既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又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点,因而资源配置既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要加强国家的客观宏观调控。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比较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运用所学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宏观调控的有关理论正确认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必要性。 思想觉悟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条件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以及正面和反面的经验,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主要内容: 第一、德国的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他把发展辩证法的主体不是物质世界,而是一种"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费尔巴哈则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原理,并由些出发发展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但他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因此,他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依据。 第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它的创始人是配第,由斯密发展,完成者是李嘉图。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租的源泉。同时,比较正确地指出了资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但局限于把资本主义认定为人类社会永恒的、理想的制度。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人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第三、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最高阶段。一是其社会历史观具有丰富的唯物史观萌芽,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二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三是天才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许多特征和原则。这些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与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者流派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基本矛盾及其本质,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及其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作出社会主义可以先在几个或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不发达的俄国取得胜利的论断。并领导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列宁之后,斯大林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1.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1.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案(新版)粤教版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第一课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九年级学生对于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模糊、零碎、表面化、不系统,甚至是无意识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学生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懂得立足国情建设的重要性。 2.学生的需要: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了解国情是树立公民意识的要求,而且学生要了解和学习后面内容,也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三、综合设计思路 (一)导入 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思考下面问题: 1.反映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是哪件历史事件? 2.反映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哪件历史事件? (二)自学探究 1.反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哪个历史条件?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表现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5.如何认识基本国情的作用? (三)新闻播报,引出国情 来自新闻会客厅的报道:“xx年是中国人值得高兴庆贺的一年。从航空母舰“辽宁舰”的入列、国产歼-15舰载机着舰复飞到武直-10入役、歼31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亮相,从“蛟

龙”号深潜器7000米级海试成功、到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成功等等,这一切带给国人目不暇接的惊喜。它们,让中国人在情感跌宕中畅想中国梦,圆了中国梦!” 坐在电视机前的小王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报道非常兴奋,不禁惊叹:“太棒了,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小王认为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说法对吗?你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你了解我国的国情吗? (设计目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四)你说我说,透视国情 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如此,首先得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到底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呢? 1.出示反映不同主题的典型国情图片(探究园P2~3),请学生为这些图片配上解说词; 2.说明我国国情的这些特点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指出我国发展存在有利和不利条件)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总体感知国情。 (五)国情透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表现: 材料:中美农业机械化比较;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的图片;各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必须坚持而不能超越。纠正小王认为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认识上的错误。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阶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3.综合上述,国情的表现说明我国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还不成熟、不发达,由此可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要求学生结合历史,以时间为线索,用年代尺形式,画一简图,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时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中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阶段。 我查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是:“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还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议论纷纷。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中国仍然存在着和多问题。下面我们就中国存在的问题来看看中国是否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进入发展国家的行列。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达到1.8亿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10年为4392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21位.中国仍处在世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与空想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空社”)的区别再明显不过——一个是“科学的”,一个是“空想的”。然而,若以严肃、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答案就绝非那样简单了。 众所周知,“科社”与“空社”的内容,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否定,对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或曰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与设想。因此,要分清“科社”与“空社”的区别,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在我看来,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社”与“空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还是唯心主义的,加之历史所限,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与缺陷。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和有关专著都这样是表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 “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晓得,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之所以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教科书和有关专著是这样分析的:“(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想,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2)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案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案例 案例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深刻教训 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推进了工业化,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看得极其短暂。1936年斯大林就宣布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就认为苏联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阶段。赫鲁晓夫当政后,在1961年宣布苏联20年内将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此后,勃烈日涅夫批评了赫鲁晓夫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提出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苏联宪法还把这一理论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勃烈日涅夫去世之后,其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又提出“发达社会主义入口”的主张,但始终没有对自身基本国情作出有科学根据的清醒分析。到戈尔巴乔夫,前苏联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理论,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也有着与苏联相同或相似的提法,基本认为处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教师提问: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是导致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苏联东欧过去对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估计显然过高,使得他们在实践上提出许多并不可行的目标,造成在内政外交战略上的一系列重大失误,不仅严重得阻碍了本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消极影响。在苏东发生剧变之后,其中教训尤为深刻。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在总体上还远低于原苏联东欧国家,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需要更加清醒和谨慎。 案例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是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人均0.29公斤,美国人均钢产量为538.5公斤;1938年日本的钢产量已达到700万吨,美国为2880万吨。即使在钢产量的最高年份1943年,也只有92.3万吨。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老祖宗,从清朝末期算起,包括张之洞和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遗产,钢只有90万吨,机床只有8万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现代工业只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占90%。绝大部分是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现代商品生产和交通运输微乎其微,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科学技术几乎是一张白纸,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人口中文盲占绝大多数。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一建国就开始了经济恢复和大规模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156项重点工程,使社会经济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 设计者:学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探究《探寻·中国的昨天》,通过前置学习了解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增强学生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的认同感。 2.通过学习《感受·中国的今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变化和国家发展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3.通过《奋斗·中国的明天》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新时代如何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通过“奋斗新时代—我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2、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坚持“四个自信”,如何坚持“四个自信”。 【教学过程】 一、学习过程: 探究一:《探寻·中国的昨天》 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 2、何时提出建设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回答了哪些时代课题?形成了哪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探究二:《感悟·中国的今天》 议题二:为何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生活的变化。 2、你能举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吗?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小组合作探究,时间4分 钟)

探究三:《奋斗·中国的明天》 议题三:如何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1、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青年学子应当如何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以“奋斗新时代—我参与”为主题,写一段话。时间为4分钟【课堂总结】 【课堂反思】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那么,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我认为这是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所谓国情,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基本状况的总体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 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社会集团的主观臆断,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他造历史,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活动。人们不能随意挑选生产力,不能离开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条件去创造新社会。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当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说来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种不发达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不成熟,不完善到成熟和完备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落后是本阶段最基本的特征。从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就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大比重,逐步转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_九年级政治教案完整篇.doc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_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三课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和环境形势;理解坚持两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内容和重大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各种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技能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办小报,办展览,实地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方法: 1、 主与次的关系——要主次分明 2、 事与理的关系——要用事实来验证理论 3、 虚与实的关系——要避虚就实,虚实结合 4、 新与旧的关系——要更新观念 教学时数:8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有利于。 教学难点:理解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出发。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状况是怎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这些都是本课要学习的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就会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又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伏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就拿资本主义来说,它的生产力发展,也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生产三个不同的阶段。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都花了一百年到两百年以上的时间。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从1764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成为“世界工厂”,花了230年的时间,在这中间,还伴随着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残酷的剥削和掠夺。美国从1776年独立到二十世纪初实现工业化,花了〕20多年。日本的发展速度相对快一些,但它从明治维新到今天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也走了100年的路程。那么,我们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从总体上看,并存着以原子能、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以蒸汽机为标志的近代生产力和以人力、畜力为标志的中世纪生产力。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正因为如此,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也许有人会这样想,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找到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那是不是可以把建设的速度搞得快一些,缩短初级阶段的时间呢?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实践证明,急于求成,以为单凭主观愿望,依靠群众运动,就可以使生产力急剧提高,是行不通的。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得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更细地分工、更多地采用新机器并改进新机器,由于更有利和更广泛地利用自然力,因而有可能用同样多的劳动或积累起来的劳动生产出比他的竞争者更多的产品(即商品)。”国际上即使有那么多的闲散资金,也不能一下子借得很多。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在六、七十年代由于超大规模地引进外资,曾取得短暂时间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由于外债过重,反过来又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要几十亿、上百亿美元。对此,我们要引以为戒,要发展我国的经济,还是应自力更生为主,艰苦创业,稳步前进。

高中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高中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高中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明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如,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调研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等必然性的分析,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贫乏。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更明确的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意识,自觉地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 l.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节的基本观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本节的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l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 (1)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 (2)表明中国不能实行私有化,而要坚持公有制的经济基础。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 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杨磊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养成重视教材的习惯,不仅要重视正文、插图、知识链接等内容的阅读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教材表述的透彻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性,认识到“实事求是”是其精髓所在。 课时:1课时 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南方谈话等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难点:认识到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导入: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展示两幅书法题字,引出问题,猜测哪一幅“实事求是”的题字是毛泽东的字迹? (可能的理由1,字如其人,从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入手;理由2,教材75页邓小平题字图片;……) 【设计意图】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阐释出本课主要线索——实事求是,引导学生注意到“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性。 教学过程: 一、“实事求是”与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展示记录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几个历史瞬间的图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手稿、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邓小平在十二大会场、邓小平92年视察深圳、邓小平看望十四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会场。请学生选取其中两个最为关键的瞬间。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分不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哪一个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 展示教材75页,“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引导学生思考,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什么只开了五天? 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补充展示材料,手稿的要点。 B B补充展示材料,必修二教材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比较邓小平讲话要点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发现两者相似之处的基础上透彻理解“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了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键性意义。 ⑵南方谈话 问题1,南方谈话的背景? (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人民版必修三教材75页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为透彻理解教材,需要进一步追问学生:“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 石庆华经济1103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济体制却发生着重大转变,由传统自然经济进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分配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进行的,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分配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经济体制的改变分配制度的演变 正文: 一、1949年以前经济体制转变下的分配制度变化 从清政府沦陷之后,中国陷入中国由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状态,国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食不果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地位的过渡性。经济体制则由传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皇族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不再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八种所有制:氏族主所有制、奴婢主所有制、领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资本家(雇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这些体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人独大,控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分配,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听其指挥做事。其劳动成果全部归所有者,再由其固定分配。在这种比较混乱的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制度。 二、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 这是发生在1949-1952年间的转变,1947-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全国内转入反攻,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即夺取政权后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1921-1948年28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了条件。并在1949年末完成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构思。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基本内容如下: (1)基本依据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前夕,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得比重约10%,农业和手工业占90%,这就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和在革命胜利后相当长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忽视这个出发点,就要犯左倾或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1949年中国已经有了相当比重的现代工业。它主要集中在国民政府手中。接管这些财产归人民政府所有,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样,政府就掌握另外国家经济命脉,可以使国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领导成分,并决定经济前进的方向。忽视这一点,否认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就会犯右倾错误。在国民经济中占90%的农业和手工业是个体化小生产。这是中国经济落后性的表现。要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并适应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则需要把个体经济组织成合作社经济。也正基于这种落后性,还要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 (2)经济形态 新中国的经济将由国营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它的先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理论水平。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主义发展史 60分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70分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2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 1、空想社会主义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合理成分、历史局限) 2、经典科学社会主义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意义 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 ②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4、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1、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①苏联模式的形成 ②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③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④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的探索

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⑥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2、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①东欧八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②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③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3、朝越古老等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①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②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③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④老挝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②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1、民主社会主义 2、民族社会主义 3、生态社会主义 4、西方马克思主义 5、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6、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流派

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 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我国农村的经营体制,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明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如,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调研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等必然性的分析,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贫乏。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更明确的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意识,自觉地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建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教材分析本节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 l.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节的基本观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本节的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l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 (1)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 (2)表明中国不能实行私有化,而要坚持公有制的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