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波普尔对_休谟问题_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论波普尔对_休谟问题_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论波普尔对_休谟问题_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论波普尔对_休谟问题_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第6卷 第2期2004年3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HIT(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 16No 12M ar.,2004

文章编号:1009-1971(2004)02-0011-05

收稿日期:2003-12-26

作者简介:樊庆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0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樊庆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 要:波普尔把休谟问题界定为:归纳逻辑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他在解决休谟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归纳逻辑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被证明为有效的问题,归纳逻辑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这确立了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而这种在解决休谟问题过程中衍生的反归纳立场,正是波普尔确立/可证伪性0划界标准及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的逻辑前提。可以说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就是从中逻辑地演绎出来的。因此讨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及其理论效用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归纳方法;休谟问题;理论效用 中图分类号:B812.3 文献标识码:A

Resolution to Hume problems by Popper and its theoretical effect

FAN Qing-hong

(Beijing Normal U 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Popper defined Hume problems as that whet her the inductiv e logic can be verified or on what cond-i tions can it be verified.He discovered that inductive logic can be proved to be a valid problem on no condition and in -ductive log ic do esn .t ex ist at all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lv ing Hume problems.T his view confirms his position of anti -induct ion,which fo rmed the pr emise of establishing his delimitativ e cr iterion of falsification as well as his w hole sc-i entific philosophy system.It can be said that his whole scientific philoso phy system is deduced from it.T his art icle re -views Po pper .s anti-induction ideas and its theoretical effect by analyzing his r esolution to Hume problems. Key words:Popper,Hume problems,induction,anti-induction

波普尔哲学的核心是/归纳问题0和/分界问

题0,波普尔最早(1919年)关注的是科学划界问题,后来(1923年)才发现科学/分界问题0与/归纳问题0的逻辑联系,于是开始关注归纳问题。他是通过休谟接触到归纳问题的。因此,要理解波普尔的基本哲学观念,必须从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入手。

1 归纳问题的历史考察

归纳方法虽由来已久,但在关于归纳的一些

重大方面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意见分歧,它发展到休谟那里已经经历了一系列嬗变与综合,因而要理解休谟问题,对归纳问题的历史做以适当考察是必要的。

对归纳的系统阐述始于亚里士多德。归纳(induction)一词是从亚里士多德所用的希腊词翻译过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是指/所有S 的都是P 0的命题形式,即通过对个别事例的考察建立普遍的命题。他认为,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种归纳推理形式。完全归纳的前提穷尽了考察对象的全部事例,其结论是必然的;不完全归纳推

理的前提只包括了被考察对象的部分事例,它只提供或然性的结论。本质上,两种归纳形式都是枚举归纳,区别在于前者可靠程度高,后者可靠程度低。鉴于此,不完全归纳只能用于辩论,不能用于证明。

由于亚里士多德把归纳方法局限于对已知事物的简单枚举,因而这种归纳方法只能描述既已存在的事实,而不能用于发现新知识。因此,它对于科学发现是无用的。随着科学地位的不断提升并日益成为知识构成的中心,是否有助于科学发现和知识增长,就成为衡量一种方法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于是,在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开始为使归纳的方法实际应用作了大量尝试。其中以弗兰西斯#培根的成绩最为显著,他将归纳法视为科学发现的基础并赋予其近代实验科学的气息,把它称作复兴科学的/新工具0。

培根的归纳法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不同。其归纳方法由一系列细致的归纳程式构成,他期望能够从细致的归纳程式中为现象提供普遍可靠的理论根据。这样,培根之归纳法的进取性要强得多,不再局限于对已知事物的概括,而是由已知推出未知,过去推知未来。培根反复强调,科学的归纳法不是辩论的工具,而是认识的工具,它的目的是要发现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于是,可以把培根的归纳法归结为两点:(1)由已知推出未知;(2)以形式上的合法性取代逻辑上的可靠性证明。而这正是休谟质疑归纳方法的着手点。以上两点在休谟这里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在归纳推理中,我们有什么恰当的证据从已观察到的事实推知未观察到的事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叙述为:我们有什么理由从对个别事例的观察中引出普遍性的结论?从单称陈述到全称陈述的推理如何能得到证明?培根没有给出理性证明,或者说是用程序上的合法性遮蔽了逻辑上的可靠性证明问题。因而休谟认为,归纳方法在逻辑上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和考证的。

2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就是科学理论中归纳方法的有效性问题。休谟是从因果关系入手考证归纳方法的有效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论证了/原因和结果的发现,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经验0[1](P21),从而指出归纳方法不仅没有理性基础,而且它依靠的仅只是习惯,一种对规则性的信仰。

休谟区分了七种哲学关系,涉及到类似、同一、时间和空间关系,数量或数的比例、任何性质的程度、相反和因果关系。他认为,其中只有因果关系是我们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推理的依据。因为因果关系是惟一能够推溯到我们感官之外,并把我们看不见、触不着的存在和对象报告于我们的哲学关系。但是他不同意因果是一种先验知识的论题,他否认因果关系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这需要对进入因果关系中的那个必然联系的本质作考察,考察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每一个有开始的存在的东西也都有一个原因这件事是必然的呢?0[2](P94)也就是问/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0哲学史上总是把/一切开始存在的事物也都有一个存在的原因0[2](P95)这个命题看做是必然的。休谟认为,这个命题没有直观的确实性。哲学史上关于这个命题的所有证明都把假设不存在的原因当做确实存在的东西。以克拉克博士的论证为例,据说,每一事物都必然有一个原因;因为如果假设任何事物缺乏一个原因,那么它就是自己产生出自己来的,也就是说,它在它存在之前就已存在,而这是不可能的。论证中显然的谬误在于:/在我们否定一个原因之后,我们仍然承认了我们所明白地否定了的事情,即必须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因此就被认为是对象自身,而这无疑是一种明显的矛盾。0[2](P97)另外休谟还考察了霍布斯和洛克的论证,结果显示,他们的论证与克拉克的论证建立在同样的谬误上面。休谟指出,争论之点正是在于每一种东西是否必然有一个原因,根据一切正确的推理,我们决不该把这一点看做已被承认的了。一旦肯定了这一点,我们便发现,原因的必然性既没有直观的确实性,也没有理性的确实性。这证明,认为每一个新的产物都必然有一个原因的那个意见/不是由知识或任何科学推理得来的,那么那个意见必然是由观察和经验得来的。0[2](P99)由是,休谟证明了,因果推论的基础是经验。

于是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经验如何产生那样一个原则呢?0[2](P99)休谟断言,/即使我们在经验了因果作用之后,我们从这种经验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是建立在推理或理解的过程上的。0[2](P26)因为/理性永远不能把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的联系指示给我们,,因此,当心灵由一个对象的观念或印象推到另一个对象的观念或信念的时候,它并不是被理性所决定的,而是被联

#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

结这些对象的观念并在想像中加以结合的某些原则所决定。0[2](P110)并且我们不能洞察这种结合的理由,只能观察到这件事情本身。归根结底,这些在想像中结合的原则依赖的只是人们的习惯性联想和信念,这种习惯和信念是不能找出任何理证性原因的,它本质上只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也就是说,一切关于实际事情的由此及彼的推论,其本性不是感性直观,不是理性推理,而是习惯。

至此,我们可以勾画出休谟追问的大致轮廓:第一,通过分析各种哲学关系,证明我们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推论的依据是因果关系。第二,通过否定原因的必然性,证明一切因果推论的依据是经验。第三,证明由经验得出的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习惯。

休谟的推论证明,因果之间,印象和观念之间的结合来自于一种习惯性的联想,没有理性根据,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也就是说,从已知到未知,从单称命题到全称命题,从经验到理论没有可靠的逻辑依据。/不可能有理论性的论证来证明:我们没有经验过的例子类似于我们经验过的例子0[2](P107)。例如,在逻辑上,我们不能从/今天太阳从东方升起0这个已知的单称的经验命题推断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0这个未知的全称的理论命题。两者之间在逻辑上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麦克马洪线。至此,休谟考证和质疑了归纳方法在逻辑上的有效性。

值得重申的是,休谟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指出了归纳方法的逻辑困境,而在于他论证了归纳方法所依据的最终原因和最后根据是经验,是对事物的印象。这是一切推论应该终止的地方。休谟发现,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传统哲学对知识必然性的追问是没有理性基础的。这种试图寻找一种确定性,渴望得到一种普遍的可靠的理性基础的经典理性主义在休谟这里受到了强有力的反驳。休谟作为怀疑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相信和运用因果推论是错误的,而是认为因果推论只是一种信念,不具有超越信念的本体论地位。也就是说,休谟认为,归纳方法只是在人性的可感和可理解范围内具有有限的可靠性,超出该范围将不能得到任何证明。因此,波普尔将休谟问题界定为:/归纳逻辑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0[3](P16)。

3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波普尔十分看重休谟对归纳问题的考察和质疑,认为休谟问题的提出澄清了归纳问题历史上最为晦暗不明的两个问题。

一是休谟区分了运用归纳方法这一事实和归纳方法的合理性证明问题。波普尔是这样来看待归纳问题的历史。他说,归纳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非常古老的混淆,就是把应用归纳这一事实与论证归纳方法的合理性问题等同起来。所以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即使/归纳在逻辑上当然是错误的,但从它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并不是非理性的,这有事实为证:每个有理性的人事实上都在应用归纳。0而休谟的伟大功绩就在于/破除了这种不加批判地把事实问题和论证合理的问题等同起来0[4](P64)65)的习惯性误区。把归纳问题界定为归纳方法的有效性证明问题,指出归纳问题本质上不是经验或实际应用的问题,而是逻辑问题。

二是休谟最为明确有力地指出了归纳问题的逻辑困境,向我们证明了/没有什么正确的逻辑论证容许我们确认-那些我们不曾经验过的事例类似于我们经验过的事例.0[4](P60)。因为/企图靠诉诸经验为归纳法找根据,必然导致无穷倒退。结果是,我们可以说理论绝不能从观察陈述中推演出来,也不能靠经验陈述为理论寻找理性论证。0[4](P60)这证明归纳问题是逻辑上不可证明的问题,不具备逻辑上的有效性。

波普尔充分肯定了休谟分析的逻辑力量,这是归纳问题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突破,从此休谟成为归纳问题历史上的不可略去的重要人物,于是他追随康德把归纳问题称作/休谟问题0。但他认为,/休谟从来没有承认他自己的逻辑分析的全部力量0[4](P64)。表现在,他在逻辑上宣判了归纳的无效性之后,又在心理学上为归纳找了个依靠,而休谟没有为这种心理学解释提供任何有效性证明。因而,波普尔认为休谟问题还远未解决,于是把自己放在/休谟问题0的直接继承人的地位来致力于/休谟问题0的解决。

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从批驳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心理学解释开始。他在5猜想与反驳6的第一章是这样分析和批驳因果关系的心理学解释的。他说,因果观念来自于习惯性的联想,是反复观察某种事件经常联结另一种事件的结果。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发生心理学理论,/它无疑是一个很普通的心理学原理)))不妨说是一种-常识.0[4](P61)。波普尔和休谟一样都不反对/常识0,两者的分歧出现在/常识0的起源问题上。休谟认为,是由于重复产生了习惯性的因果联想,从

#

13

#

第2期樊庆红: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0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而变成一种常识。而波普尔则认为,恰好相反,是因为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期望产生了重复,从而演变为一种常识。波普尔引用F.贝格的观察报道来证明这一点,报道说:/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在幼犬的鼻子旁边,它马上就嗅,然后跑开;随便什么都无法引诱它回到气味的所在地再去嗅。几天以后,只要看到一支香烟,甚至一个白纸卷,它仍会作出反应:跳开,打喷嚏。0[4](P62)由此可见,是由于一次留给人印象深刻的观察造成了一种信仰或期望,从而引起了重复。幼犬的试验向我们证明,至少有某些经验事实不支持休谟的观点,即重复产生习惯和对规则性的信仰。

/不但经验事实不支持休谟,而且有纯逻辑性质的决定性论证可以否定他的心理学论。0[4](P63)由于休谟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以类似为根据的重复,因而对休谟心理学的反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的简单陈述:/休谟想像的那种重复永远不能是完全的重复;他心目中的事例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事例,只能是类似的事例。因此它们只是从某种角度看来才是重复。0[4](P63)譬如,对我起一种重复效应的事情,对一只蜘蛛可能不引起这种效应。换言之,纯粹重复是不存在的,只能是把相似理解为重复。因此,我们所谓的重复不过是/用我们把事件理解为相似的见解,代替那事件确是相似的天真见解。0[4](P63)这样,休谟关于归纳的心理学理论导致了无穷的倒退。波普尔认为,这种倒退和休谟自己发现的用来破除归纳逻辑的学说的另一个倒退没有两样。换言之,既然在逻辑上经验被验证千遍也只是经验,不可能产生理论。那么被理解为重复的类似的印象也只是一些印象,不可能产生观念。印象和观念之间没有逻辑上的中间项,不可推导。

事实上休谟已经在5人性论6中明确地承认了这一点,/经验不经过人的思想就可以借一种秘密作用产生对于因果的信念和判断0[2](P124),并且心灵永远不会明白地知道这一过程。显然,休谟对归纳问题的心理学解释中的逻辑难题一清二楚,但是他认为逻辑证明的问题在心理学上是可以回避的,只要有一种对规则性的信念就足够了,至于其如何产生,凭借什么发挥作用都可以悬置不问。

波普尔对这样一种态度颇为不满。他认为,归纳问题归根到底是归纳逻辑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而他对/休谟问题0的分析已经表明归纳逻辑证明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是不可克服的。也就是说,波普尔认为归纳逻辑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被证明为有效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归纳逻辑的问题。

而事实上人们确实需要一种与我们以前称之为归纳的方法在科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类似的方法,同时人们也在运用着这种方法。波普尔指出,那不是归纳理论,而是一种/与所有运用归纳逻辑观念的企图直接对立的0理论。/这理论可以称为演绎检验法理论,或者说是这样的观点:假说只能用经验来检验)))而且只是在这假说被提出以后。0[3](P18)

这一理论的提出表明了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也可以说是对休谟学说的颠倒。既然经验归纳不出理论,印象也归纳不出观念,而经验和印象是切实被经验到的,且不论我们把它看做什么,但总归是看到了,看到之后就有一个看做什么的问题,从解释学上讲就需要一个理解的前见。例如,初生的婴儿看见一个东西仅仅是看见了,他没用形成一种把这个东西看做什么的意识,因为他未曾见过与之相似的东西,也就是说初生的婴儿没有我们所谓的理解的前见。一旦认识到两个东西的相似性情况就不同了,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幼犬,当它第二次看到香烟甚至白纸卷时它就跑开,打喷嚏,这说明它把看见的白纸卷看做了与之相似的烟卷。

波普尔把这种相似性解释为是/包括解释和预期或者期望在内的反应产物0[4](P64),而这种看做就是/预期0和/期望0的结果。因此,波普尔建议把休谟的学说翻一个身,/不把我们指望规则性的期望解释为重复的结果,而建议把我们认为的重复解释为我们指望和寻找规则性的倾向的结果。0[4](P65)我们不是被动地等待重复把规则性印在或强加在我们头脑里,而是主动地企图把规则性强加给世界。我们企图在世界中发现相似性,并用我们发明的规律解释世界。而这种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理论,它本质上是一种发明、猜测和假设。

基于以上论证,波普尔否定了科学是从观察到理论的传统信念,提出了理论先于观察的观点。至此,他认为,关于/哪个在先,是假设(H)还是观察(O)0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象/鸡(H)和鸡蛋(O)哪个先有0这个问题一样。回答分别是/一种较早的假设0和/一种较早的鸡蛋0。波普尔承认在任何特殊假设提出之前都将有一些观察)))诸如他打算解释的一些观察。但是这些观察不是

#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

纯粹地看和经验,它必须是预先假定已经采纳一种参考框架,一种期望的框架,一种理论的框架。/如果这些观察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这些观察需要加以解释,因而导致人们发明一种假设,那是因为这些观察不能在旧的理论框架、旧的期望水平上加以说明。0[4](P67)波普尔认为这种解释没有无穷倒退的危险,并且不会导致先验论的产生。以婴儿的天生反应和原始神话为例,它们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任何生物都有天生的反应,波普尔把这种反应描述为/期望0,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期望是有意识的。新生婴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期望喂奶的,如果把这种/期望0理解为/知识0的话,那么这种/知识0确实是先天的,但不是先天正确的。因而天生的期望和先验论是两码事。

上述论证证明期望找到规则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在心理学上是先天的。波普尔进一步论证说: /期望找到规则性不但在心理学上是先天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先天的0[4](P68)。因为对规则性的期望先于任何对相似性的认识,而一切观察都包括对相似性的认识,所以对规则性的期望在逻辑上先于一切观察经验。而理论假设本质上又是一种对规则性的猜想和寻找规则性的期望,因而理论假设相对于经验观察具有逻辑在先性。

显然,波普尔是通过对休谟学说的倒转来解决休谟问题的,他反休谟之道而行之,提出了理论对观察的逻辑在先性。这奠定了波普尔反归纳立场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开出了/可证伪性0划界标准及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波普尔的学说引起了强烈反响,但他的理论本身也有可证伪性。其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没有注意到用于证伪理论的经验观察本身也是承载着既定的理论框架的。任何经验观察都不具有客观中立性,因而经验观察既不能成为理论的拥护者,也不能以客观仲裁者身份出现在理论的证伪推理中。于是拉卡托斯指出,理论的证伪和证实一样,是不可能的。这确实是波普尔学说的一个困境,这在其理论内部是无法解决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波普尔学说是具有科学意义的理论。因为科学理论不是宣喻,不是神话,因而它是可加检验的假设和猜想。波普尔把批判和理性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理性的本质不在于墨守成规,而在于批判。批判和怀疑不是对理性的否定,而是表明了理性的谨慎态度。这正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立场。

参考文献

[1][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吕大吉.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9.

[2][英]休谟.人性论[M].吴文运.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3][英]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纪树立.北京:三

联书店,1987.

[4][英]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王春]

#

15

#

第2期樊庆红: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0的解决及其理论效用

对于休谟认识论哲学的思考探究

对于休谟认识论哲学的思考探究 ——读《人类理智研究》有感 牛牧晨2013202867 大卫·休谟是18 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 怀疑论者, 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休谟不是那类在哲学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 他同柏拉图、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一样, 是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持久而深远影响的哲学家。当我们看到当代的许多哲学巨匠仍在深入研究休谟的思想、并把他奉为理论先驱的时候, 不能不感受到休谟哲学所具有一的种现实的力量。 首先,休谟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基本观点贯彻着经验主义的原则——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完全依赖于直接的感知觉经验。他的思路是洛克还有贝克莱的延续。因而我们有必要先从经验主义的起源处谈起,以便于更好的理解英国经验主义的思想脉络和休谟哲学的独创之处。 洛克的白板说奠定了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根基,他从知识的来源出发,将知识分为对于外部事物的感觉和对于内心活动的反省。他认为知识就是人心对于两个观念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有关于观念的。而在洛克这里,观念就是人心在自身所直接观察到的任何东西,或知觉理解思想等任何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它将简单观念分为具有客观性和纯粹主观性的两类观念,再经过处理形成复杂观念。但是洛克这种单纯的认识论立场同样的主观抽象,由此分析得到的简单观念是实际上是一些抽象的感觉知觉经验,本身就是脱离实践的。一句话,洛克将知识彻底的经验化,知识也就完全的主观思维化。 而贝克莱的经验论思想则是对于洛克经验论的主观化发展,“存在即被感知”是沿着洛克的理论发展而来。本来在洛克那里,我们所经验到的存在,是具有着为意识存在的特性的,有些东西就不是自在的,比如颜色气味等纯粹主观性的观念,他们是为他物存在的。但是,洛克同样指出了广延这样一类具有客观性的观念,是具有自在性的。用黑格尔的话讲,洛克没有把纯粹主观的观念即为他物存在的东西当成概念,而是把它纳入到了自我意识的范围里;他所说的自我意识并不是普遍的自我意识,并不是精神,而是与自在相对立的东西。而贝克莱则不然,他把一切存在物和各种规定都当成是被感觉到且是自我意识造成的东西。它的存在就是它的被感知,如果主体感觉不到某物,那么可以说某物对这个主体而言就是不存在的。而实际上我们只能说它对于主体的感知觉不存在。 在洛克所认为的属于对象的基本性质即广延那里,贝克莱却根本否认了这一点,认为是矛盾的。洛克最后达到的抽象实体在他看来也是不可理解的,因而外部现实性也就在此消失了,存在就被作为一种完全主观感觉性质的事物揭露出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不能互相抽离。实质上是对于笛卡尔主义的极端发挥,一旦我们采取了单纯思维主体的立场,将人等同于思维存在进而等同于感知觉经验存在,存在也就仅仅成为思维的存在,而不成为其它。 近代西方哲学的共同主题是回答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和来源。休谟承袭洛克和贝克莱经验主义的传统,继续对以笛卡儿和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大陆唯理论进行彻底的攻击。休谟不仅要为知识的合法性清理地基,而且企图建立人的科学体系。而休谟首先要探讨的是,人类思维和语言如何能准确把握这个世界。 休谟和洛克一样,为了确定人类认识的性质和范围,他把洛克的观念分解为印象和观念,后者是对于印象的摹仿。同时对于贝克莱对“物质对象包含实体或

休谟

休谟 休谟 概述 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休谟 外文名: David Hume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苏格兰爱丁堡 出生日期: 1711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 1776年8月25日 职业: 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 首倡近代不可知论 提出著名的―休谟机制‖ 最先讨论到了伦理学 目录[隐藏] 简历 哲学思想 学术思想 著作 历史地位和影响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休谟(David Hume 、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编辑本段] 简历 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12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继续哲学著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著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编辑本段] 哲学思想 虽然休谟属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讨论到的题材大多与现代哲学界的主要争论有密切关系,这与其它同时代的哲学家相较是相当罕见的。一些休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因果问题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休谟在这里提出了―经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

休谟的不可知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休谟的不可知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把哲学家们划分为两大流派,洛克、贝克莱、休谟以及后来的许多经验主义者属于一派――经验派;而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属于另一派――理性派。这和恩格斯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来划分完全不同。但是由罗素的划分可以看出贝克莱和休谟对洛克哲学的继承――继承了洛克哲学中的经验主义方面。 贝克莱否定洛克世界构成要素中的物质存在,休谟则走得更远,不仅怀疑物质存在、也怀疑上帝存在。不过他不是象贝克莱那样断然否定物质存在,而是说物质存在与否不可知。 休谟的不可知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关于物质的存在不可知,这是继承了贝克莱的思想,而后一个不可知是他的创见,它对康德哲学和现代科学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后面所说的休谟的不可知指的就是后一个不可知。 关于后一个不可知,休谟认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 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 但是从理论上看,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他写道:“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休谟和洛克一样,初衷是:明理性、重经验,什么也不轻信,追求由经验和观察能得到的不拘任何知识。但是他最终却得出了从经验和观察什么也不能知晓这个倒霉的结论。 康德自称自己被休谟从形而上学独断论中惊醒,就是因为休谟提出的第二个不可知――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不可知。康德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主观改造客观理论。 康德接受了古希腊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和洛克关于感觉和外物不相似的说法,为了解释我们意识到的自然界是怎么来的,以及普遍必然规律是怎么来的,他提出主观改造客观理论:人通过感官直觉把外物(物自体)提供的材料表现成感觉对象――红绿软硬等,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通过理性――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自然界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所以我们知道的自然界都是现象界或者说表象世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这就是著名的关于世界本原的二元论。 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三十六节标题是:“自然界本身是怎样可能的?”其中写道:

休谟的怀疑主义及其意义

休谟的怀疑主义及其意义 作为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发展的逻辑结果,休谟的怀疑主义是把经验论原则贯彻到底的最后阶段,是最完全最纯粹的唯心主义经验认识论哲学体系。在哲学里,怀疑主义指以下的一些见解,它提出: 1. 知识的有限程度。 2. 一种以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以达到求知的方法。 3. 武断、相对或主观的道德价值观。 4. 知识反冒进及暂缓的判断 5.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 在宗教里,怀疑主义指"对宗教的基本原则(如永生,天命和启示等)作出质疑"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休谟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把所有知识都归结为心灵的知觉,认

为知觉是构成心灵的原子元素。全部知觉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种,印象是观念的来源,观念是印象的精确复现,两者的差别只在于刺激心灵的强烈和生动的程度的不同。每一个简单印象都对应于一个简单观念,各种观念之间是相互区分,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相联结的方式仅仅表现为类似关系、接近关系、因果关系三种性质,心灵通过联想顺利地从一个观念推移到另一个观念。休谟的观念理论把思维锁定在纯粹的感觉经验领域内,这无异于在心灵与外部世界之间竖起一道隔墙、屏障,为感觉之外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普通性、必然性埋下了不可知论的伏笔。 事实上,我们对外界物体的存在是不假思索地给予肯定的。休谟则认为,对外界物体存在的肯定是我们不可抗拒的一种“自然本能”,我们关于物体存在的信念毫无疑问是真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相信物体的存在? 但是如果问,毕竟有无物体? 那却是徒然的。那是我们在自己一切推理中的必然假设的一点。”他把关于存在的本体论问题转换成了关于信念原因的认识心理学问题,其怀疑指向为信念辩护和支撑所依赖的证据,纵然信念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心灵倾向”。休谟把对物体存在的信念划分为物体继续存在的信念和物体独立存在的信念,认为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证明了其中一个,也就证明了另一个。休谟主要论证:为什么当我们没有关于物体的感觉呈现时仍然相信物体的继续存在? 他把对继续存在信念的说明作为解决外界物体存在信念问题的突破口。 总之,不管是对心灵实体和外界物体的怀疑,还是对事物普遍性及

对休谟知识论中对因果关系的怀疑的讨论

大学本科学生通识选修课论文 对休谟知识论中对因果关系的怀疑的讨论 学生: 大学 2013年12月 摘要 哲学史不提供现成的真理,它是一系列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的展览。 在漫长的哲学史中,涌现过很多智慧的哲学家,他们在前人思维的基础上和自己的思考中总结出各种理论,这些理论或是对现实道理的总结,或者是对现有理论的怀疑,都体现了它们独特的价值。有些哲学家的思想,即使在他们本人已经远离人世很多年,依旧对我们现在的研究起着非常有意义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他提出的怀疑论对现在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依旧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通过对休谟知识论中对因果关系的怀疑的推导过程和分析,讨论探寻因果关系基础的重要性,并且在最后联系自然科学领域对因果关系的疑问与探索,推导出新的观念,进一步证明了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仍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认识因果关系依旧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休谟,因果关系,怀疑论,自然科学 对休谟知识论中对因果关系的怀疑的讨论 哲学史不提供现成的真理,它是一系列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的展览。[1] 在漫长的哲学史中,涌现过很多智慧的哲学家,他们在前人思维的基础上和自己的思考中总结出各种理论,这些理论或是对现实道理的总结,或者是对现有理论的怀疑,都体现了它们独特的价值。有些哲学家的思想,即使在他们本人已经远离人世很多年,依旧对我们现在的研究起着非常有意义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他提出的怀疑论对现在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依旧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1.休谟知识论中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大卫?休谟的怀疑论是他提出的知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休谟的怀疑论是全面的,他不仅怀疑传统的知识的基础,而且怀疑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前一种怀疑的目的是为了否认传统的学问是知识,后一种怀疑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有知识。但是,他的怀疑毕竟动摇了经验科学的基础,在知识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1] 休谟对经验知识基础的考察主要集中于对因果关系的探寻。他通过对因果关系的实质的追问证明出我们的因果观念也是来自于经验。他在他最著名的著作《人性论》中提到: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一切事实所作的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可以

《生活与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回答(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看法,将哲学划分为两个派别,即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什么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浪,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浪、庄子、康德、休谟。 )皮浪(前365——前275)皮浪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皮浪的主要观点如下: 、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

怀疑主义

一、什么是怀疑主义: 哲学角度: 在哲学里,怀疑主义指以下的一些见解,它提出: 1. 知识的有限程度。 2. 一种以系统化怀疑和不断考验,以达到求知的方法。 3. 武断、相对或主观的道德价值观。 4. 知识反冒进及暂缓的判断 5.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Keeton, 1962) 宗教角度: 在宗教里,怀疑主义指"对宗教的基本原则(如永生,天命和启示等)作出质疑" 二、怀疑主义与认识论 探讨怀疑主义首先要给怀疑主义一个意义界定。那么什么是怀疑主义?我认为怀疑主义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 如果没有认识论(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也就不会有怀疑主义。 也就是说怀疑主义存在的客观原因恰在于认识所必然具有的主观性和条件性。 认识毕竟是人的认识,因此主体对于认识的影响不但是不可忽略而且其影响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 主体的时代局限、社会立场、认识角度、知识结构、个体经验以及主观意志和情绪这些诸多因素都会干扰我们的认识的真理性,以至于最后我们根本无法达到真理本身,而只能无穷逼近真理,因为人不是上帝,以上的那些影响认识的因素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永远都无法根除的而只能尽可能的减少。就连最简单的物理测量,不管使用多么精密的测量仪器,误差也必然存在,我们只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而永远无法达到真实。这也是极限论的基本思想。 三、怀疑论的伟大功绩 怀疑主义其实是对古代哲学认识论的思维范式(思维与存在自然地统一命题)的否定。 近代哲学所以产生,正是因为对古代哲学的这个范式的突破。 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可以正是建立在思维与存在不存在自然的统一这个命题的范式下而区别与古代哲学的。 而这个新范式的开创和形成,显然是怀疑主义的伟大功绩。 四、怀疑论的的发展 编辑本段怀疑主义的早期形态 1.最早的怀疑主义哲学家--皮浪 哲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怀疑主义哲学家是后苏格拉底时期的皮浪(Purron)。 固然,把怀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课题化)引进哲学中的是皮浪,但是如果不从课题化的角度看,最早的怀疑主义就不能说是皮浪了。从非课题化的角度考虑,我认为最早的怀疑主义者是高尔吉亚(Gorgias)。 2.高尔吉亚的三个著名的怀疑论命题 高尔吉亚反对巴门尼德“存在论”的独断论提出了三个著名的怀疑论命题:(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

驳不可知论

驳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者对于一切超验的事物(例如上帝)的存在性持怀疑的态度,而使他们拥有如此观点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我们的一切认识均来自对客体的表象的感觉,并以由这种感觉形成的经验为基础进而形成我们现在拥有的全部知识学基础。既便在康德那里先验范畴脱离了我们所有的经验,且也不作为一种概念形式的存在仅是一种脱离了一切外部的杂多纯然地在逻辑上先于经验且使我们的感觉经验转化为观念成为可能的东西存在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康德的先验范畴虽然自身脱离经验而独立存在,而事实上却仍在以感觉经验作为它的目的性,它并不能脱离经验而独自对任何一个客体对象形成认识即康德所说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这为超验的物自体世界的存在提供了空间,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彻底或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而言,感觉经验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超验的事物本身难以视为任何本体的表象,也难以作为对象而被感知进而形成经验,因此对于一切超出感觉与想象之外的事物的存在性均不能肯定。诚然,不可知论有其合理之处,例如它认为我们的一切认知都不能脱离开我们的经验,这使我们摆脱了关于纯粹的神的冥思,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某种事物超出认识之外。基于此我们就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察。首先我要承认在认识论上不可知论确实显得无懈可击,而如果把不可知论置于本体论的考察下,那么结果就将有所不同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感觉是否作为一种本原而独立存在着?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将是人主体感觉的受造物,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受感觉所决定,而感觉本身不再由任何其他的东西产生或决定,不存在这样一种事物即它可以脱离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就在于既然一切都作为感觉的受造物而存在,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个超越了感觉本身的超验事物存在呢?这就意味着该事物与作为本原的感觉之间不存在包括创造与受造在内的一切关系。如果说感觉并不作为一种本原,其自身亦是由一种更伟大的存在产生并决定的,感觉只不过是诸多受造物中的一个,如果我们秉持了这样的观点,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感觉可以与本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既然我们可以与本体发生联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本体而了解其他所有的受造物呢?换言之与第一个问题相比此处只是多了一个更伟大的存在作为中介,我们仍可以凭借这个中介了解一切。而对于一些否认本原的不可知论者而言,他们也并没有逃出本体论对他们的束缚,因为如果事实真如他们所言,一切事物统一于一个无限的存在序列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开端,那么在这个无限序列中的每一个存在都应由它之前的存在产生,因为一个非永恒性的存在要成为可能就必须凭借着那些已存在的东西(由于根据此种观点而言永恒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此时也可以认为一切存在都应如此)。既如此我们就与其它的存在之间发生了关系,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对一切事物加以认识。至此我们已经对不可知论发出了种种诘难,但事实上二元论才是不可知论真正的根基,因此最后一个答案也是较难驳回的一个答案是感觉是否作为一种本原而存在着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超验事物与感觉并不来自同一个本原,因此不论感觉是否是一个本体,它都无法认识来自于一个独立于它的另一个本体或其受造物。这样的解释秉持了二元论的观点,康德的物自体世界即是最好的例证。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即如果说超验的事物来自或自身即是独立于感觉的另一个本体,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感觉上丝毫不能认识它,而根据不可知论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关于一个事物的任

浅析休谟问题

试析休谟问题 一、对休谟的简要介绍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下午4点钟)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将其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二、休谟的生平 休谟汲取了洛克和贝克莱哲学中的纯正的经验主义要素,并又排出了他们思想中形而上学的内容,给了经验主义最清楚、严格的阐释。 休谟1711年生于爱丁堡,其父母都是苏格兰人。他早年的兴趣是文学,这种兴趣使他不会按照家里的意愿去做一名律师。休谟对一切增进自己文学才干以外的事都显得不屑一顾。相较于他的第一本书

《人性论》所受到的冷遇而言,他的第二本书《道德政治论》是较为成功的。 休谟还参加政治生活,1763年他作为英国大使的秘书到了法国。他的书让他在欧洲大陆声名广传,而卢梭正是他在欧洲大陆的朋友之一。 休谟想要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建立一门人性科学,最后却发现,使用科学方法来描述人的思维机制是不可能的。他早先对理性的信仰最终导致了怀疑主义,因为他发现认得思维范围是多么的有限。 三、休谟的主要哲学思想 1.因果问题 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诺,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诺、庄子、康德、休谟。 (1)皮诺(前365——前275) 皮诺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的。 皮诺的主要观点如下: 1、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2、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3、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 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的。 4、他认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断。”他要求人们要“放弃知识,放弃判断。”他要求人们“对现实漠不关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静。” 皮诺的两个故事 (2)庄子(前360——前286)

怀疑与理性

怀疑与理性 一、题解 首先应该解释题目中的两个概念:什么是“怀疑主义”?什么是“理性”? 在《休谟》一书中,拉德克利夫分别对“理性”和“怀疑主义”作了这样的定义:“理性被理解为区别观念之间或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1;“有各种各样的怀疑主义者,但是,怀疑主义通常被定义为这样一种观点:对于心灵之外的世界,我们无法认识”2。而在《论休谟的怀疑论及其价值》一文中作者特别概括了休谟的怀疑论:“休谟怀疑论中的怀疑是对人类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对已有的信念或判断的正当性的怀疑。”3 休谟在《人性论》第一章第五节中提到类似关系、因果关系等七种哲学关系的根源。根据拉德克利夫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理性就是在一定印象产生了相应的观念之后,还能够进一步建立起这些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一种能力。如果把人们由印象而获得的观念比作储物柜中的一堆杂物的话,那么理性就应该是对这些杂乱地堆放在人脑中的观念分门别类,并建立一个很好的“索引”的能力。以七种关系之一的类似关系为例,当一个人在看到一个三角形之后,他会建立一个关于三角形的观念,并把它归类放好,比如放在他大脑中“几何图形”这一区域。那么在他再次看到一个三角形并建立新的三角形的观念时,他会迅速地“检索”出在他脑海中已有的三角形的观念,然后确定这个新的三角形的观念和之前的观念是有类似关系的,那么他会把这个新的观念和之前的观念经过整合之后,再次归类放好。在“几何图形”这一类别之下,这两个三角形的观念之间会连起一条线,以表明这两者具有类似关系,而这条抽象的连线就是通过理性建立起来的。 对怀疑主义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上面那个例子的延伸而获得。那个人可能会怀疑他已具有的信念:“虽然我建立了三角形的观念,但这个观念与我所看到的那个图像是相符的吗?我 1伊丽莎白S拉德克利夫.休谟[M].北京:中华书局,2002:41. 2伊丽莎白S拉德克利夫.休谟[M].北京:中华书局,2002:42. 3赵雁林.论休谟的怀疑论及其价值[J].太原:太原大学学报,2008(12):13.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对立 “可知论”既不是哲学上的基本路线,也不是一个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不可知论是哲学上的一个派别。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中间派,但最终属于唯心主义的基本路线,同不可知论相对立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因此,应当用“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来代替“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作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的“可知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只是折中主义的思维的产物。不可知论是存在的,它正好是哲学上折中主义的流派。一个折中主义的流派,与折中主义的产物能发生“根本对立”吗?“可知论”是不可知论的“假想敌”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不承认“可知论租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唯物主义是以反映论来同不可知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是要求把不可知论的不彻底的经验论、先验论引向彻底的经验论、先验论。离开了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不讲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不讲认识的泉源是什么,单纯强调可知与不可知具有“根本对立”的意义,这还是折中主义的立场。总之,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一命题中,不可知论是折中主义的流派,“可知论”是折中主义的虚构,.这两者之间的所谓“根本对立”,也只是对于折中主义来说才有意义,对于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秦淮沙《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之不能成立》, 《晋阳学刊》1985年第2期 秦文反对环绕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列的斗争”和认识论中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的提法,我感到是有启发的。第一,我认为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称作哲学的“两个派别”未必妥当,因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只是认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上的观点,而不是贯串于全部或大部哲学问题的最基本的原理,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哲学派别的基本标志。第二,我认为在认识论中为了划清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表述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也不十分妥当,因为这种表述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对立是平列的,于是容易使人们把两个“根本对立”当作同等重要的问题看待,不利于正确把握认识论中两条基本路线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因此,我主张不再采用“两个派别”和“根本对立”的提法,而表述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陈启曾《应该承认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与秦淮沙 同志商榷》,《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 二、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关系 总之,说唯物论者必然是可知论者,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是说不通的。事实上,许多不可知论者是从唯物主义的前提出发,即外部世界是真实地、客观地存在着的,而我们的感觉是由外部世界的现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⑧。但是,他们又否认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从理论上讲,在承认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原则的同时,否认

休谟思想

休谟 休谟沿着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的路线继续发展经验论,在批判经院哲学、唯物论、笛卡尔主义和贝克莱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过程中,创立了西欧近代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大卫〃休谟(1711—1776)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十二岁入爱丁堡大学攻读法学,后来转而研究哲学。1734—1737年,它在旅居发过期间写成了第一部、也是奠定它的哲学基础的重要著作《人性论》。该书于1740年在英国出版,但未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它当过家庭教师和辛克莱将军的秘书,出使过荷兰、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在这期间,它将《人性论》的第一卷和第三卷分别改写为《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理研究》,先后于1748年和1751年发表,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752—1757年,在爱丁堡市图书馆馆长的职务期间,他博览群书,认真研究,撰写了巨著《英国史》。1763年,他又去巴黎,任英国使馆的秘书,并曾代理公使职务。在此期间,他和当时发过的许多知名人士交往,结识了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杜尔阁、达朗贝等人。休谟同卢梭过从甚密,当卢梭受到法国政府的迫害而无处安身的时候,1767年他邀请卢梭到英国居住。他万年在法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他最后一次去巴黎时,受到当时文化界和学术界的盛大欢迎。1769年辞去英国副国务大臣的职务,1776年卒于爱丁堡。 休谟生活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兴旺发达的景象使他兴高采烈。因此,他十分注重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他于1732年

出版的《经济论文集》一书,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贸易自由。他还提出过著名的?货币数量论?,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他是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老师和朋友。他的遗著《我的一生》就是由斯密整理出版的。由于休谟提出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治学说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晚年很享受英国政府的器重。休谟后期还写了专门论述宗教问题的著作,除1757年发表的《宗教的自然史》外,晚年还写了《自然宗教对话录》,死后才出版。 在政治上,休谟拥护在英国已经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政治统治,认为1688年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休谟反对任何形式的民主,认为民众的激动,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可怕的。 在哲学上,休谟从贝克莱出发,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认识开始于经验的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入发挥了经验主义的因果性学说,做出了不可知主义的结论。列宁说休谟是?和贝克莱走着不同道路的十八世纪的大哲学家?。 (一)除了知觉,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休谟经验论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坚持感觉经验不仅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而且是唯一的存在,除此之外,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存在与否,都是不可知的。这就是所谓的不可知论。 休谟发对天赋观念论,他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认识开始于经验。他写道: 思想中的一切材料都是有外部的或内部的感觉来的。

休谟

我对休谟“怀疑论”的内容及其意义的理解 还是读完罗素写的哲学史中关于休谟的部分,实在看得逻辑有点混乱。只有一种确切地去否认实体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而他如何辩证的部分,我却感觉不到其中内涵的意义。所以我引用网上的总结作业概括: 休谟在哲学上,他首倡近代不可知论,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怀疑态度,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知觉分印象和观念两类,但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联系只是由于印象出现先后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在伦理观上,主张功利主义,认为快乐和利益是一致的。他还用其经验论、怀疑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论述了有关上帝观念和宗教问题 休谟的怀疑论对以后哲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⒈对于实证主义超越心、物对立的影响 休谟在怀疑主义论证中,描述了在心理的范围类,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如何被“虚构”出来的,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思想:不论是物质的现象还是精神的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知觉元素的组合,它们的区别不是心、物这种本质上不同,而是取决于知觉元素的不同联结和结构关系。这个思想给了后来的马赫、威廉.詹姆斯,以及以罗素为首的美国的新实在论者以很大启发。马赫认为,心理和物理现象不过是感觉要素的不同依存关系,并没有事实上的物质、精神实体,也没有二者的对立。詹姆斯认为,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是“纯粹经验”,而所谓的物体和心灵不过是纯粹经验组合成的不同构造。美国的新实在论者也认为,感觉材料是“中立的实体”。毫无疑问休谟正式这种“中立一元论”的真正源头。 ⒉对于现实的生活世界的重视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休谟的怀疑主义是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一些怀疑主义的,他的怀疑是针对形而上学独断论哲学家的体系而提出来的,是对他们狂妄的理性引起的“疾病”的一种治疗,并不是对生活本身真实性的怀疑,以及对自然状态下的“常人”的常识的推翻。在他那里,生活理性、经验的习惯受到了更大的尊重。休谟声称:“理性虽然不能驱散那些疑云,可是自然本身却足以达到那个目的,把我的哲学的忧郁症和昏迷治愈了,或者是通过松散这种心灵倾向,或者是通过某种实事务和我感官的生动印象,消灭了所有这些幻想。”[1](P300)休谟明确的反对皮浪的怀疑主义而赞成中期的学园派,就是因为后者虽然也认为应该放弃判断,但他们重视生活实践,肯定或然推论和自然习惯对于生活的意义。休谟的态度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潮流有强烈影响。胡塞尔认为实体世界是为了生活世界的需要而设定的假设,作为现象的生活世界是最为根本的,真实的世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尼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对现实的、此世的生活的强调都可以看作是对休谟的原则的继承。 3.对现代西方哲学中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巨大影响。 罗素认为: “在这样的自我否定理性精神的后面跟随着非理性信念大爆发,是必不可免的事”[2](P128)“整个十九世纪内及二十世纪到此为止的非理性主义的发展,是休谟破坏经验主义的当然后果。”[2](P128)如此,休谟哲学本身就具有非理性主义成份。首先,休谟用“心理原子主义”,取代和否定了单纯不变的实体的存在这本身就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可以看作是用感觉要素取代了只能为理性所把握的实体。其次,休谟把人的情感、情绪纳入人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过程之中, 使哲学开始关注于对非理性的情感、情绪的讨论。例如后来被认为使非理性主义的代表的唯意志论,其核心概念—意志就恰恰可以被看成一种能动的感觉,而又表现

休谟哲学思想浅析

休谟哲学思想浅析 休谟哲学思想浅析 0501027 05哲学班薛虎周 休谟是英国近代哲学中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他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合乎逻辑地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不仅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了困境,康德则认为“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 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休谟哲学所面临的问题是在知识真假难辩的情况下如何为之确定可靠的基础。他继承了洛克的思路,主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性”的研究。至于如何来研究人性,休谟明确指出:“关于人的科学是 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而我们对这个科学本身所能给予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而休谟哲学也是西方近代最为彻底的经验论哲学思想。 (一)经验论基本原则 休谟的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是:一切有意义的观念来源于

相应的印象。那么什么是印象和观念呢? (1)观念和印象 “印象”和“观念”是休谟哲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所谓“印象”休谟认为是指现时发生的各种内外感觉,包括“听见、看见、触到、爱好、厌恶或欲求时的知觉”,即当下所生的感觉、情感和情绪等生动活泼的知觉,它们是一切思想的来源和材料。印象又分为两种,一是感觉印象,一是反省印象。感觉印象是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产生于心中的,“反省印象只是在它们相应的观念之前产生,但却出现在感觉印象之后,而且是由感觉印象得来的”。休谟写道, “在印象这个名词中间,我包括了所有初次出现于灵 魂中的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 休谟把 “印象”当作人的一切观念和认识的来源。 “观念”则是通过记忆和想象这两种官能对以 前产生过的印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即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或者说是当理智反省感觉运动时,我们所意识到的那些比较不生动、不活跃的知觉。休谟把这称为对印象的“摹仿或摹拟”。因为休谟认为观念是印象的“暗淡拷贝”,在感官经验中印象必须在观念之前。休谟认为:“我们的所有单纯观念在 首次出现时全是由单纯印象来的,这种单纯印象与该单纯观

探讨休谟的怀疑论

探讨休谟的怀疑论 探讨休谟的怀疑论 休谟的怀疑论主要包括了:对知识的怀疑、理性方面的怀疑和感官方面的怀疑这三个方面。下面我将对其一一陈述。一、对知识的怀疑 我们的经验知识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的,但是对于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这个观念不可能从作为原因和结果这两个对象本身得的。 因为对象之间是可以相互独立的,不需要发生必然的联系;(二)由(一)可知因果关系必然是从对象间的某种关系得来的。而作为原 因和结果的对象之间有以下两种关系:1、接近关系;2、接续关系(即时间上原因先于结果,但这二者发生其间并没有任何可感知的时间间隔)。但是这两种关系并不能提供一个完善的原因作用的观念,因为一个对象可以和另一个对象接近、并且是先在的,而仍不被认为是另一个对象的原因。比如,有两个报时准确的时钟,甲时钟到整点时会报出点数但不会敲钟,而乙时钟到整点时会敲钟但不会报出点数,当到整点时,甲时钟报时而且乙时钟敲钟,但显然甲时钟报时并不是乙时钟敲钟的原因。

因此,对象间的关系也不能为因果关系提供依据。那到底是什么保证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呢? 一、是科学中的自然律?但是自然律本身表述的是事实关系,而归纳是我们建立所有的事实关系时所采取的方式,因此,自然律是由归纳得来的,但是归纳又是从单个的因果关系得来的。也就是说,因果关系的依据是自然律,自然律的依据是归纳关系,归纳关系的依据是因果关系,这样就陷入了循环,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是自然的齐一性(即过去出现的事实关系,现在还会出现)保证了因果关系?但是自然的齐一性是从归纳得来的吗?若是,就像上面一样陷入循环论证。若不是,那又是从何得来?显然不是由理证得来,因为这里只涉及事实关系,不涉及观念关系。那么,应该是直观得来,但直观给予我们的只是原因先于结果,即前面提到的接续性,已经证明了这种接续性只是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 由上述两点可以得出关于“因果关系”,我们提不出任何依据。但是,休谟进一步指出虽然我们没有依据断定因果关系,但是我们还是有权利声称自己知道什么。他认为,是“那个必然的联系依靠于那种推断,而不是那 种推断依靠于必然的联系”[1]。在他那里,所谓的推理是先有一种推移活动,接着这种活动产生了必然性,当这种必然性产生时,这种推移就成了真正的推理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