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消毒隔离知识与技能

消毒隔离知识与技能

消毒隔离知识与技能
消毒隔离知识与技能

消毒、隔离知识与技能

院感科黄凤荣

资料主要来源:《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1-2009)

一、相关概念

感染源: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二、隔离的管理要求

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

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三、隔离的实施

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一)手卫生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因此,世界各国对手卫生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以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

(二)安全注射

对接受治疗者无害;

不使医务人员的意外事故增加;

不使废弃物对他人造成危害。

非安全注射的预防:

?法律上的约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人员编制

?工作环境的设置

?医疗器具的管理

?社会的宣传

安全注射措施:

1.减少不必要的注射;

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具,并禁止重复使用;

3.医务人员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发生针刺伤等;

4.严格锐器废物管理,将使用后的利器放入防穿刺和防液体渗漏的容器,在容器装满之前将其关闭、运送至暂存地点。

(三)常用防护用品的使用

个人防护用品: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效期内使用,防护用品使用适应征、注意事项

1、口罩

?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应正确佩戴口罩。

口罩的佩戴方法

[戴口罩视频]

[摘口罩视频]

2、手套

手套——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用品。

根据不同操作需要,选择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无菌手套戴、脱办法

[戴手套视频]

[摘手套视频]

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3、护目镜、防护面罩

护目镜——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的用品。

防护面罩(防护面屏)——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到人体面部的用品。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

戴的方法:戴上护自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

摘的方法: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

[护目镜的戴、摘视频][防护面罩的戴、摘视频]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4、隔离衣

隔离衣——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受到血液、

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隔离衣的穿脱方法[穿隔离衣视频][脱隔离衣视频]

5、防护服

防护服——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防护服应符合GB19082的规定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防护服的穿脱方法[穿防护服视频][脱防护服视频]

6、防水围裙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7、帽子的使用

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四)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1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隔离原则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

(一)接触传播的隔离

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医务人员的防护: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

手套。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二)空气传播的隔离

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

?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

?应严格空气消毒。

2、医务人员的防护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三)飞沫传播的隔离

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1、患者的隔离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动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2、医务人员的防护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甲类和按甲类管理乙类传染病隔离措施

?鼠疫、霍乱、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病原携带者,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下同)指定场所隔离治疗。

?疑似病人确诊前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上述密切暴露者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

?隔离或观察期限遵循疾控部门的意见。

?拒绝隔离治疗的患者,报告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患者的隔离

?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

?严格限制探视者。

?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2、医务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

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3、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 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行更换。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其他注意事项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 ℃及时就诊。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

?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灭菌隔离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消毒灭菌与隔离原则,强调双向防护,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升医 院的医疗服务品质。 2. 范围:全院各科室工作人员。 3. 权责: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度的修订、完善及督查,医务部、护理部、后勤中心等部门参与协作管理。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制度落实。 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全面掌握相关文件及规程。 4. 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消毒与灭菌方法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应进行消毒。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所有 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 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耐热或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 的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植入物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 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 方法。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 并定期监测,记录。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消毒隔离管理细则 医务人员上班时应着装整洁,一律穿工作服,工作场所不得进食和堆放食物。 手卫生执行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09)。 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接触特殊感染和隔离患者前必须戴手套、穿隔离衣并及时更换,严禁将污染手套、隔离衣接触其他物品;离开隔离区 域应使用手消毒剂。 无菌操作前注意周围环境应清洁无尘,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的概念 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终末消毒方法:一拆、二擦、三照、四铺 一拆:拆除床单位,清除病人用过的物品。 二擦:一般病人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特殊病人用含有效氯1000mg/L或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 三照:用紫外线照射床单元30分钟以上,有效距离一米,注意防护。 四铺:铺成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衣帽每周更换1次。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單,持续使用4小时要更换。 3、病房与诊室保持整洁。 4、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5、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次,随脏随换。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6、各种治疗、护理、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治疗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防滲漏的污物袋内,及时处理。

消毒与灭菌与隔离制度

消毒与灭菌与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二、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和物品集中由中心供应室处置。 三、根据物品的性能,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时应做到: 1、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用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剂或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前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5、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使用浸泡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时,要求将清洗、晾干待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消毒处理一般10-45分钟,灭菌处理需要浸泡10小时。按无菌操作方法取出,无菌水冲洗并擦干。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的检测,室内须通风良好。 四、医务人员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熟悉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使用和戴无菌手套、取用无菌溶液等基本操作技能,并保证无菌操作技术的效果。 隔离技术与制度 一、建筑布局的隔离与功能流程 1、建筑布局:根据病人获得感染危险度的高低,将医院明确划分为低危险区域(清洁区、办公区、生活区等),中等危险区域(普通病房、普通门诊等),高危险区域(即污染区:感染性疾病门诊及病房)和极高危险区(如手术室)。应达到以下隔离要求: (1)各区分开,所属科室相对集中,污染区域相对独立,要远离普通病房和生活区。

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医护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图书馆、会议室、行政办公室、离院外出及其他公共场所。接触传染病人应穿隔离衣、鞋、帽、口罩,禁止穿隔离衣、鞋等进入非隔离区。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2、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彻底清洗(擦拭) 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严格执行“双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质、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合适消毒灭菌方法。凡能耐受高温高压的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受高温高压的物品,采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处理。手术器械禁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法使用。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用高、中、低效消毒剂和灭菌剂。定期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科室自配消毒药液,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制,并按要求监测、登记配制浓度、配置日期、有效期等。 5、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规范洗手,使用符合

要求的洗手设施。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均应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在进行外科手术前、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应进行手的消毒。 6、严格病区管理。卫生工具按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分别固定使用, 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清洁,湿式清扫;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 7、病室每天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依据Ⅰ、Ⅱ、Ⅲ、Ⅳ类环境室内空气的消毒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和时间对室内进行净化和消毒。 8、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等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有效期内使用,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处理不得进入换药室。换药包使用小包装,使用一次性无菌石蜡油棉球及油纱条。开启的药液须注明时间,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封存开启后输液瓶或袋需用“输液瓶口贴”。室内每天通风换气,清洁、消毒,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有合格洗手设施。 9、消毒用碘伏及酒精注明浓度并每日更换,消毒瓶应加盖并每周灭菌2次。 10、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

消毒隔离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消毒隔离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清洁: 2、消毒: 3、灭菌: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 A物理监测B生物监测C化学监测D以上都做 2、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后的物品存放不能超过() A6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3、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A消毒法B灭菌法C一般消毒D清洗处置 4、进入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C低度危险性物品D无危险性物品 5、目前医院常用的戊二醛浓度为() A%B%C%D%6、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存放时间(C)A7天B16天C10—14天D10小时 7、紫外线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计量不应低于() A10000μW*S/cm2B600000μW*S/cm2C60000μW*S/cm2D100000μ

W*S/cm2 8、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分别是() A20分钟达消毒要求,10小时达灭菌要求 B15分钟达消毒要求,4小时达灭菌要求C45分钟达消毒要求,9小时达灭菌要求D15分钟达消毒要求,8小时达灭菌要求 9、用碘伏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浓度和时间分别()A250mg/L,20minB50mg/L,40minC500mg/L,30minD200mg/L,15min 10、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 A病原细菌B病原真菌C病原病毒D病原微生物 11、关于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下述错误的提法是() A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B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C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正常情况下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采样面积分别是() A25cm2,30cm2B50cm2,50cm2C100cm2,30cm2D100cm2,60cm2 13、能准确判断灭菌包裹内微生物是否被杀灭的监测方法是() A化学监测BB-D试验C生物监测D无菌实验 14、灭菌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的部位应为() A中心部位B边缘C最难灭菌部位D最上层 15、清洗器械时使用软化水或纯化水的作用是() A使器械产生条纹的色斑B防止器械产生斑C消毒杀菌作D去除热源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消毒灭菌原则,应熟练掌握消毒隔离技术及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浓度、配制和使用方法。 2.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3.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内窥镜选用化学灭菌法,如2%戊二醛浸泡灭菌等。消毒首选物理方法,如煮沸,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4.医务人员上班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护士必须穿工作鞋;进入特殊区域(手术室、产房等)应换专用鞋。在传染病区应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等。诊疗、处置工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应消毒手。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医护人员、保洁员非因工作需要,不到非本人工作的病区去。 5.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等,应明确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并标志清楚。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抽血室等区域应有严格的保洁、消毒隔离措施,必须设有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每日一次(60分钟以上),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每半年用指示卡监测紫外线灯强度一次,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95%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二次。 6.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7.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和物品集中送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科室用后应先初步去污,感染病与非感染病人使用的器械分类放置,每天供应室负责下收下送。收回的可复用器械按可复用器械清洗流程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则应先消毒,再清洗,然后再消毒或灭菌。与供应室交换前应在原科室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初步浸泡消毒30分钟,浸泡容器应带盖。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8.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止血带、热水袋、冰袋、输液网袋、瓶盖启子等),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清洁,使用后应根据污染程度进行清洁或消毒。无污染时可用一般清洁剂清洗,遇污染时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 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电筒表面消毒可用75%酒精擦拭。由于电子血压计不易清洗消毒,故传染病病人及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时不要使用电子血压计。 9.氧气湿化瓶液每日更换灭菌蒸馏水,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其内管、雾化器、气管内套管、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产品;可复用的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必须一人一消毒;连续使用的呼吸机螺纹管,可每周消毒两次,如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上述器材用毕均需终末消毒。消毒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如有传染病污染时,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金属气管内套管应煮沸消毒。吸氧管、供氧长管使用一次性产品,吸氧管一人一条,每天更换。供氧长管每人更换,氧气表要保持清洁。 10.无菌持物钳筒尽可能使用干筒,每4小时更换;采用泡无菌持物钳筒每周高压灭菌二次,浸泡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消毒液应浸没钳的1/2~2/3。碘酒(包括茂康碘)、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盛装容器每周灭菌2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院感科)2015年5月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日期:姓名:科别: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B ) A.消毒法 B.灭菌法 C.一般消毒 D.清洗处置 2、进入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A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无危险性物品 3.取无菌物品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 B、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C、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 D、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E、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4、.用碘伏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浓度和时间分别是(C) A.250mg/L,20min B. 50mg/L,40min C. 500mg/L,30min D. 200mg/L,15min 5、有关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E) A.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C.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6、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E) 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 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 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7、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B.便于管理传染源 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 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1.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 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层流室、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应的措施。 2.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有原始记录。 3.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1.制定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2.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3.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四)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达到以下要求:1.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常规与合格的标识目录和可使用范围(器械、穿刺包、换药碗、碘酒、酒精瓶、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由供应室统一处理。 2.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3.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贴3M指示带。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24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4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4小时。 4.对监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五)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各项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并有记录。 (六)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在班时必须穿工作衣、裤,着装整齐;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黏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 (七)病人安置的原则: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要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科室: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分数: ______ 一、名词解释 1、 消毒: 2、 灭菌: 3、 标准预防: 二、 填空题 1、 能够作为灭菌剂的化合物主要有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等。 2、 消毒剂分级标准分为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口 ___________ 。 3、 消毒的方法: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 、喷洒、喷雾和熏蒸等。 4、 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 产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有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等。 6、 感染性病人的病房每日一次用消毒剂消毒地面;用 _________ mg/L 含氯消毒剂 三、 选择题 1、 对芽抱无效的消毒剂是:( ) A 70%酒精 B 2%碘酊 C 碘伏 D 0.5%过氧乙酸 E 环氧乙烷 2、 临床最常用、消毒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 ) A 日光暴晒法 B 焚烧法 C 煮沸消毒灭菌法 D 压力蒸汽灭菌法 E 辐射消毒灭菌法 ) B 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D 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其丧失氧化能力 ) C 0.2%新洁尔灭 D 环氧乙烷 E 2%戊二醛 5、中等水平消毒剂有:( ) A 75%酒精 B 2%碘酊 C 40%甲醛 D 漂白粉 E 0.2%新洁尔灭 6、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 ) 3、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是:( A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C 破坏结构,使其失去转化能力 E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 4、下列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有:( A 75%酒精 B 0.2%过氧乙酸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科别: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15分) 1、 . 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A. 消毒法 B. 灭菌法 C. 一般消毒 D.清洗处置 2、 . 用碘伏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的浓度和时间分别是() A.250mg/L , 20min B. 50mg/L , 40min C. 500mg/L , 30min D.200mg/L ,15min 3、有关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C .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 .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E .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4、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B.便于管理传染源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 人D.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 .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 察 5、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二、填空:(每空 4 分,共 40 分) 1、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不得使用。 2、无菌包外须标明()、()及(),物品按失效期先后 顺序摆放。 3、一次性口罩使用一般不超过() 4、穿隔离衣时,一般情况下更换时间是() 5、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饮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用()消毒剂。 6、手卫生泛指通过()、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7、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 三、判断题((对√,错× )每题3分,共15分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2、在一间19 平方米的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需要30W紫外线灯管 3 个。() 3、胃镜、结肠镜属于中度危险物品,需要用高效消毒剂2%戊二醛浸泡10 分钟及以上的时间;支气管镜浸 泡不少于20 分钟;遇有结核病污染的镜子,需要45 分钟及以上的时间。() 4、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 菌。() 5、口腔科的手机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用完后应当热水清洗、注油,然后用快速蒸汽压力灭菌器(132℃、4min) 灭菌。() 四、问答题:(每 10分,共 30 分) 1、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哪些 2、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3、碘伏有哪些特点?

消毒隔离知识及原则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一、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 的过程。 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5、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6、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7、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8 —般污染:一般病人接触后污染的物品。 9、特殊污染:接触肝炎、结核、爱滋病等特殊病人后污染的物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物品。 二、消毒液的配制 含氯制剂: ①1000ml水加2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 ②1000ml水加4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 三、各类物品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1地面、墙面: ①当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拖擦每日二次。 ②当受到一般污染时,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③受到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④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总消毒一次。 2.病室内物品(桌子、椅子、床架等): ①当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每日清洁二次。 ②当受到一般污染时,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③受到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④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总消毒一次。 3.各种车辆(平车、轮椅等): ①每日清洁一次。 ②当受到一般污染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③受到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④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总消毒一次。 4.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有效 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污物筒每日清洗一次。 5 .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桌布消毒方法同扫床巾,用含有效氯 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小时。 6.清洁用具(拖把、抹布等): ①用清水拖擦的清洁用具,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

各种消毒隔离制度.doc

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SOP》。 2.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09版)》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感染性疾病科严格按照《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SOP》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SOP》进行设置管理。 3.按照《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和《医院消毒药械购置、验收、使用管理制度》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4.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所有诊疗物品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5.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各种溶媒开启后存放均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时间。 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7.特殊区域如各科治疗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儿科病房、婴儿室、ICU病房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l-2次;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及空气定期细菌学监测,洁净手术室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要有记录。 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8.病床湿扫(一床一巾)、床头柜湿抹(一柜一巾),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9.洗衣房布局符合要求,洁污分开,特殊感染性衣物应分开消毒处理后洗涤。运送车辆洁污分开,并有定期清洁消毒制度。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 服,换下带有脓血、体液的被服、床单放入污物袋中,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 不明原因传染病、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衣被要先消毒后清洗 或焚烧处理。 10.化验报告单应实行远端打印。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的概念 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终末消毒方法:一拆、二擦、三照、四铺 一拆:拆除床单位,清除病人用过的物品。 二擦:一般病人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特殊病人用含有效氯 1000mg/L或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 三照:用紫外线照射床单元30分钟以上,有效距离一米,注意防护。 四铺:铺成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医护人员上班期间穿戴工作衣帽,衣帽每周更换1次。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單,持续使用4小时要更换。 3、病房与诊室保持整洁。 4、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5、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次,随脏随换。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 6、各种治疗、护理、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 .

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消毒灭菌与隔离是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制定实施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医护人员上岗,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图书馆、会议室、行政办公室、离院外出及其他公共场所。接触传染病人应穿隔离衣、鞋、帽、口罩,禁止穿隔离衣、鞋等进入非隔离区。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3、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彻底清洗(擦拭)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严格执行“双消毒”。 4、全院各科手术、换药、诊查、穿刺等所用器械皆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处理后发放使用。

5、根据物品的性质、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合适消毒灭菌方法。凡能耐受高温高压的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受高温高压的物品,采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6、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法使用。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用高、中、低效消毒剂和灭菌剂。定期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科室自配消毒药液,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制,并按要求监测、登记配制浓度、配置日期、有效期等。 7、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汜》T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上墙,使用符合要求的洗手设施。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接触病人皿股、体将朴被羊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均应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在进行外科手术前、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应进行手的消毒。 8、严格病区管理,合理划分三区。卫生工具按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分别固定使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清洁,湿式清扫;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 9、病室每天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依据Ⅰ、Ⅱ、Ⅲ、Ⅳ类环境室内空气的消毒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和时间对室内进行净化和消毒。 10、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等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无菌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一、手卫生 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减少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 减少常居菌 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迅速, 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作用缓慢, 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9、手卫生的 5 个重要时刻 二前三后: ●接触患者前 ●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接触血液体液后 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 ●入厕之后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先洗手, 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

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 确保湿润揉搓。 ●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 确保不留死角。 ●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 确保消毒效果。 ●揉搓直至彻底干燥, 确保消毒时间。 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 ●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 二、消毒、隔离、防护 1、标准预防的理念是什么?

2017医院消毒隔离知识

2017年消毒隔离知识 一、术语及定义 清洁:去除干扰灭活微生物作用的有机物、盐和可见污染物的去污染过程。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和破损粘膜,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体温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膈固定环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粘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尿壶和便器等。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法和采用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达到高水平消毒应杀灭芽孢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等物理消毒法,以及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和植物类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和物品 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四)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 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血液透析室、肛肠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关的措施。(二)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原始记 录。 (三)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 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一)制定有无菌技术规程,护理人员严格 按照规程进行。

(二)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三)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四、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 灭菌,达到以下要求: (一)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规范与合格的标志目录及使用范围,由供应室统一处理。(二)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医院消毒隔离基本知识精选文档

医院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一、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5.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6.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7.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8.一般污染:一般病人接触后污染的物品。 9.特殊污染:接触肝炎、结核、爱滋病等特殊病人后污染的物品。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物品。 二、消毒液的配制 含氯制剂: ①1000ml水加2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 ②1000ml水加4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 三、各类物品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1.地面、墙面: ①当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拖擦每日二次。 ②当受到一般污染时,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③受到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④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总消毒一次。 2.病室内物品(桌子、椅子、床架等): ①当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每日清洁二次。 ②当受到一般污染时,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③受到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④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总消毒一次。 3.各种车辆(平车、轮椅等): ①每日清洁一次。 ②当受到一般污染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③受到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洗。 ④每周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总消毒一次。 4.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化验室的各种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污物筒每日清洗一次。 5.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桌布消毒方法同扫床巾: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特殊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1小时。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手卫生 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减少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减少常居菌 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迅速,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作用缓 慢,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 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10cfu/ cm 5cfu/cm 2 。 2 。 9、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 前三后: 接触患者前 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接触血液体液后 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 入厕之后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 等 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 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 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 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确保湿润揉搓。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确保不留 死角。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确保消毒效果。揉搓直至彻底干燥,确 保消毒时间。 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外科 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二、消毒、 隔离、防护 10cfu/° c m 5cfu/cm

相关主题